纳米硒是一种安全性的强抗氧化剂

合集下载

美国FDA二次认定:纳米硒是更安全的硒制品

美国FDA二次认定:纳米硒是更安全的硒制品

这二本书的主编是由美国FDA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科学家Dr.Sahu和前美国FDA毒理中心主任Dr.Casciano共同编辑。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是世界上最权威、最顶级的医药卫生管理机构。

当美国FDA组织专家进行纳米技术全面的安全评价并出版专著的时候,对于纳米硒的研究并安全地应用于健康领域,中国科学家在该领域拥有权威的、主导的话语权。

2011年3月美国Wiley出版社出版《系统毒理学手册》
(作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劲松博士)
提供了国际权威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发展汇编。

内容回顾了硒的发展,硒对人体的有益作用,纳米硒在目前已应有用的硒制品中,再次提出纳米硒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

2009年8月美国Wiley出版社出版《纳米毒理:体内体外研究模型到健康风险》
(作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劲松博士)
提出了令世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纳米技术作为最前沿的技术之一,纳米颗粒可能存在危害,但纳米硒却在目前已应用的硒化合物中属于安全性最高的新型硒源,纳米硒是纳米技术推动医学和营养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功典范。

一种纳米硒材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纳米硒材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18290.6(22)申请日 2020.08.14(71)申请人 酉西(龙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曲潭路1号国药商务中心大厦12层1201(72)发明人 林泽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代理人 苏娟(51)Int.Cl.A61K 33/04(2006.01)A61K 9/00(2006.01)A61K 47/36(2006.01)A61P 31/04(2006.01)C01B 19/02(2006.01)B82Y 40/00(2011.01)C08L 5/08(2006.01)C08K 3/02(2006.01)C08J 3/2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纳米硒材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纳米硒材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原料包括以下组分,0.005~0.3mol/L第一还原剂、0.00001~0.05mol/L透明质酸、0.001~0.05mol/L硒酸盐或亚硒酸盐、余量为水;所述第一还原剂为氨基葡萄糖。

本发明的纳米硒材料在使用前加入交联剂,与透明质酸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包覆还原形成的纳米硒,而且能与氨基葡萄糖反应,当交联的透明质酸逐渐降解,其包覆的纳米硒逐步释放出来,延长纳米硒发挥作用的时间,减少一次性加入纳米硒的短暂高浓度导致的对人体的伤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1840315 A 2020.10.30C N 111840315A1.一种纳米硒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组分,0.005~0.3mol/L第一还原剂、0.00001~0.05mol/L透明质酸、0.001~0.05mol/L硒酸盐或亚硒酸盐、余量为水;所述第一还原剂为氨基葡萄糖。

纳米硒的优点

纳米硒的优点

纳米硒的优点无机硒缺点:1)无机硒毒性大,日本已于1993年明文规定禁止在食品、饲料中添加。

同时由于用量少,难于混合,局部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另外在生产加工中的过多接触对人体也有害。

2 )无机硒吸收前必须要与肠道中的有机配体结合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而肠道中存在多种元素与硒竞争有限配体,从而大大影响无机硒的吸收。

3)硒以无机的形式添加,其稳定性,特别是与多种维生素复合在一起时,容易和维生素发生反应,生物利用率低,也降低维生素的生物效价。

有机硒优点:1)有机硒的安全较高,便于利用;2)有机硒是以主动运输机制通过肠壁被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率高于无机硒3)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被人体利用,有效改善人体内血硒状况。

有机硒的缺点:在安全性方面,有机硒并不比无机硒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文献显示,二者亚慢性毒性剂量是接近的,同时有机硒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实际应用较少。

纳米硒优点:1) 纳米硒的生物活性比有机硒、无机硒高;[清除自由基方面] 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证明:纳米硒清除羟自由基效率是亚硒酸纳的5倍;[抑制肿瘤方面] 对比试验证实;在较低硒剂量补充条件下,亚硒酸纳不显示抑制肿瘤作用,但是,纳米硒能有效抑制肿瘤。

[免疫调节方面] 对比试验证明,在较低硒剂量补充条件下,亚硒酸纳不显示免疫调节作用,但是纳米硒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2)纳米硒是已知硒制品中安全性最高的;[急性毒性] 纳米硒安全性高,亚硒酸纳急性毒性约是纳米硒的7-22倍,硒酵母急性毒性约是纳米硒的4-22倍。

[慢性毒性] 硒康胶囊与无机硒化合物(亚硒酸纳)、有机硒产品(硒蛋白)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动物体重、血液学、生化指标、脏器、病理组织学等,结果:所有实验观察指标空前一致的表明,纳米硒的安全性是最高的;注:安全性检测单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3)纳米硒销售多年,其良好效果已被大量的应用所证实。

上海四通纳米技术港有限公司出产的“硒旺胶囊”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通过国家认定,获卫生部批准的“纳米硒”产品,比传统无机硒(亚硒酸钠)、有机硒(硒酵母)的生物活性高5--7倍,同时又它具有无机硒、有机硒没有的低毒性,被称赞为“硒中贵族”,是目前市场上最安全、最高效、价格最实惠的补硒保健品。

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孙朋朋;宋春阳【摘要】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纳米硒具有吸收率高、毒性低等优点,已逐渐取代常规状态的硒而成为饲料添加剂.文章综述了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生长发育;纳米硒;动物生产;应用【作者】孙朋朋;宋春阳【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2;S814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导致鸡胰腺纤维变性、猪肝坏死、牛和羊肌肉营养不良或白肌病等,还会导致动物生长发育迟缓和繁殖力下降。

然而由于有机硒、无机硒等常规状态硒的吸收率低、毒性大等缺点日益严重,纳米硒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

纳米硒是以蛋白质为核、元素硒为膜、蛋白质为分散剂的元素硒纳米粒子,是纳米级的单质硒,具有吸收率高、毒性弱等优点,可以提高动物体的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以及产品品质等,同时能够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是补充硒的理想方式。

1 纳米硒1.1 理化性质硒在地质化学中属于超微量元素,天然的硒只有一种同位素,其原子量为79。

单质硒在常规条件下一般为灰色和黑色,纳米硒则是以蛋白质为核、红色元素硒为膜和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纳米粒子,呈红色,粒径一般约为20~60 nm,这种纳米红色元素硒对热敏感,不耐高温,易溶于水。

与常规硒相比,纳米硒比表面积大,表面含有大量活性中心,因此具有强大的催化能力。

Zhang等研究表明,纳米粒子的大小对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影响,粒径较小的纳米硒有更高的生物活性[1]。

1.2 吸收动物对纳米硒的吸收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以主动吸收机制通过肠壁进入体内和以被动扩散方式进入体内。

动物主要通过十二指肠对纳米硒进行吸收,反刍动物可在整段小肠内进行吸收,而单胃动物的吸收则主要在回肠。

纳米硒和铂—硒纳米材料模拟氧化酶特性及纳米硒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研究

纳米硒和铂—硒纳米材料模拟氧化酶特性及纳米硒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研究

纳米硒和铂—硒纳米材料模拟氧化酶特性及纳米硒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研究硒(Se)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其在维持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稳态以及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传统硒化合物存在着营养剂量和毒性剂量之间的界限较窄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限制了其在临床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纳米硒(SeNPs)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单质硒形态,其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展现出了优良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但是仍然缺乏从分子角度对其优良生物性能的合理阐述。

尤其是硒原子作为含硒酶的活性位点, 缺乏从模拟酶角度来认识SeNPs的高生物活性和低毒性。

另外,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人类健康重大威胁。

已有研究显示SeNPs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重生物效应,而氧化应激、咼血糖、咼血脂正是导致AS的危险因素,提示SeNPs可能有抗AS活性,但是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本文首先探讨了SeNPs是否具有模拟酶活性。

其次,将Se作为铂(Pt)纳米催化剂的掺杂原子形成Pt-Se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Se和Pt模拟氧化酶活性的协同作用以及在毒性金属离子Hg2+检测方面的应用。

最后,研究了SeNPs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S病变及肝损伤的影响及机理。

主要结果如下: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 化学还原亚硒酸钠制备了无定形的SeNPs。

SeNPs尺寸分布较均一(25-70 nm),平均粒径大约为38.7 nm。

SeNPs能够催化底物3,3 ' ,5,5 '-四甲基联苯胺(TMB)被溶解氧氧化成蓝色产物,具有一定的模拟氧化酶特性。

SeNPs模拟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4和30 °C ,并且其模拟酶活性表现出了对SeNPs浓度和粒径大小的依赖性。

SeNPs模拟氧化酶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0.0083 mol/L 和3.042卩M- in-1。

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在实验中发现,纳米硒能够显著改善肉品的质量,包括提高肉的嫩度、鲜度和口感等。

纳米硒通过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和细胞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肉品的品质。

纳米硒还可以降低肉中的致癌物质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益。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深入探讨纳米硒与肉品质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优化纳米硒在肉品质提升中的应用。

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为肉类加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望未来,纳米硒在肉品质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纳米硒、肉品质、调控机理、应用、相关因素、未来研究方向、加工业、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尽管纳米硒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对于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深入探讨纳米硒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肉品质的具体影响和调控机理。

通过对纳米硒与肉品质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提高肉制品质量、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延长其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为未来纳米硒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揭示纳米硒在肉品质领域的作用机制,为提高肉品质和促进肉类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纳米硒与肉品质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纳米硒在肉品质上的应用和未来研究方向,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对纳米硒对肉品质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肉类加工业中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纳米硒对肉品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纳米硒在肉品质上的影响纳米硒可以改善肉的色泽。

由于纳米硒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率,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被动物吸收和利用,因此可以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并提高肌肉的含水量和肌肉纤维的细腻度,从而使肉的颜色更加鲜艳、诱人。

纳米硒一种新型的硒

纳米硒一种新型的硒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纳米硒,从化学上来讲,就是元素硒或零价硒。

一般来讲,零价的元素进入人体后是不会被吸收和利用的。

但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硒,尽管还是零价硒,不仅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还能发挥硒的生物学和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毒性低于其他硒化合物。

安全、高效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硒和钙、钾、维生素C不一样,它的毒性比较大,它的有效量和毒性量之间,即安全范围比较窄,容易造成过量。

而纳米硒与其他硒化合物比较,最大优点是毒性低,即安全性比较高。

最近的科学进展表明不少微量营养素在较高的摄入量时具有预防营养缺乏以外的功能;如,大剂量维生素C有利于控制感冒,较大量(400微克)叶酸可以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大剂量维生素E有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等。

同样,硒的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特别是对抗肿瘤病人放化疗的副作用,需要比预防硒缺乏(50微克)更高的剂量。

而且,这些功能都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出来。

因此,毒性较低的硒就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医学实验的依据我的同事们做过两次3个月的大鼠毒性实验。

他们把纳米硒同无机硒(亚硒酸钠)、有机硒(硒蛋白)加入饲料中进行比较。

两次实验的结果都证实,纳米硒的毒性要比亚硒酸钠的硒和硒蛋白的硒,在同样水平下,对身体(主要是肝脏)的损伤程度显著的低。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的硒化合物不安全,而是说纳米硒是比较安全的。

纳米硒得到政府部门批准作为保健品的主要依据也是其安全性。

硒让您的呼吸更顺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教授陈小东硒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密切,能够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肺病、肺癌等。

哮喘硒具有较强的分解过氧化物和免疫调节能力。

研究发现,人群中硒的摄入量越少,哮喘发病率越高。

合理摄入微量元素硒能够有效地缓解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

通过补硒,哮喘患者血硒水平升至正常值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均有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肺内哮鸣音减少或消失,肺功能改善,且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也明显降低。

纳米硒制备方法、抗氧化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硒制备方法、抗氧化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硒制备方法、抗氧化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黄轶驰1,2,田红旗1,21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摘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纳米技术制备的红色单质硒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性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制备纳米硒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生物(如细菌、真菌、植物等)及物理制备三类:化学方法可通过硒源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纳米硒,同时用稳定剂对纳米硒表面进行修饰,可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调控制备纳米硒的释放速率;细菌、真菌及植物提取物均可用于生物制备纳米硒;γ-辐射和微波辐射等物理方法常作为化学或生物制备纳米硒的辅助方法,提升制备效率,提高纳米硒产量和质量。

纳米硒主要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簇、增强酶促抗氧化系统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

纳米硒在预防、保护氧化应激所致的组织损伤(例如生殖、消化系统)以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硒;纳米硒;抗氧化剂;活性氧;氧化应激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06.027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06-0103-06硒(selenium,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维持人体氧化还原平衡,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血症及癌症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成人每日硒摄取量55~400μg,每日硒摄取量>700μg时对人体产生毒性,严重时可导致硒中毒[2]。

硒中毒主要表现为疲劳及神经、心血管和胃肠系统紊乱等症状。

目前,有机硒和无机硒化合物作为硒的膳食补充剂已应用数年,但由于其安全范围极窄,用量不慎极易造成硒中毒[3];红色的单质硒毒性较低且有一定生物活性,但化学稳定性差,快速受热或室温下容易缓慢聚集成无活性状态[4]。

1997年,张劲松等[5]首次创造性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红色单质硒的制备,他们引入牛清血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作为保护剂,成功地制备结构稳定、生物活性高的纳米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硒对人类健康具有许多益处,然而其毒性也是令研究者最为头疼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种最被看好的化学预防剂,微量元素硒常被人
们长期的大剂量服用,此时硒的毒性是最为令人担忧的事。

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表明硒的化学预防主要是由几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硒蛋白以及在超营养水平硒上调的二相脱毒酶作用而使得硒具有化学
预防功能。

其中,存在各种有机硒产品中的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毒性最低的硒化合物。

中国科技大学张劲松教授等人通过小鼠实验研究表明,零价态红色纳米硒(硒旺胶囊)与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相比具有同等的调节含硒酶谷胱
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活力和超营养水平硒诱导上调二相脱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能力。

但是纳米硒却比甲基硒代半胱氨
酸的毒性要低得多。

无论是半数致死率还是急性毒性又或慢性毒性上比较,纳米硒都比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毒性低。

纳米硒作为硒化合物中的一种零价态的元素硒,毒性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硒化合物要低,同时具有同等的效果。

因此,纳米硒是一种低毒的化
学预防剂,它能够有效解决长期困扰研究人员以及患者的硒毒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