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事故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煤炭钻探工程中的钻孔事故及其预防处理分析

煤炭钻探工程中的钻孔事故及其预防处理分析

煤炭钻探工程中的钻孔事故及其预防处理分析摘要:煤炭钻探工程作为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的关键环节,通过钻探工程,可以获取地质样本和数据,揭示地下煤层的规模、质量、可采性以及周边地质条件。

这些信息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评估和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钻探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煤炭储量的评估和开采效率的提高。

然而,钻孔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项目延误,给煤炭钻探工程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本文对煤炭钻探工程中的钻孔事故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炭钻探工程,钻孔事故,预防处理引言:预防钻孔事故可以保护设备的完整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钻探设备是煤炭钻探工程的核心工具,其损坏和故障会给项目进展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通过采取合适的操作和维护措施,例如合理使用钻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可以预防钻孔事故引起的设备损坏,提高钻探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以确保煤炭钻探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项目进度的实现。

钻孔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工程停顿甚至项目失败,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及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可以降低钻孔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工程进度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一、钻杆卡钻事故及其预防处理在钻探过程中,如果钻杆遭遇到地层阻力过大或者钻进速度过快,很容易导致钻杆卡住,无法继续前进或撤出。

钻杆卡钻事故不仅会造成工作延误和项目进度的推迟,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及紧急处理手段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根据地层的特性和预测的阻力,选择适合的钻杆材质、直径和长度。

地质勘探数据的充分分析和研究对于确定合适的钻杆参数至关重要。

不同地层的硬度和稳定性差异性很大,因此,在设计钻探方案时,需要结合地质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钻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过快的钻进速度容易导致钻杆受到过大的阻力,进而卡住无法继续前进。

因此,需要合理调整钻进速度,根据地层情况和钻进的安全性评估,选择适当的速度进行钻探操作。

钻探施工中钻孔事故的分析及处理

钻探施工中钻孔事故的分析及处理

钻探施工中钻孔事故的分析及处理【摘要】在钻探施工作业中由于各种原因都容易造成钻孔孔内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分析了产生孔内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钻探;孔内事故;预防及处理在钻探工作中,由于地层、钻探设备、钻探人员的操作水平,工作责任心等原因,会经常发生孔内事故。

其结果直接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损坏机械设备,造成人身事故,给我们带来极大损失。

一、容易造成钻孔事故的原因1、主观原因是指操纵人员技术不熟练,技术措施不当及违章作业等,例如:在修理机器,进行长时间冲孔时,没有将钻具提离孔底并经常活动钻具,易造成埋钻、夹钻和泥皮粘附卡钻事故。

在钻进破碎及复杂地层,若不使用优质泥浆护壁或提钻不灌孔,就会加剧钻孔坍塌,掉块而造成埋钻、卡钻事故。

不根据岩石性质、钻头类型规格、钻孔深度、钻具组合等情况,盲目采取不合理的钻进参数就易造成钻具脱、烧钻事故等。

2、客观原因是指地质条件复杂,设备和管材质量不符合要求等,例如:岩石裂隙发育,有流沙,涌水,活石等。

泥岩、粘土等塑性岩石而遇水膨胀而使钻孔缩径;遇到严重漏水、钻孔内液面突然下降,易引起井壁坍塌。

管材质量有问题亦易发生孔内事故。

3、没有选择合理的钻进参数,如钻压,钻速,送水量。

如卵砾石地层是地质钻探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其基本特征是结构松散、无胶结,呈大小不等的颗粒状。

当地层一旦被钻开,很容易破坏原来的相对稳定或平衡状态,使孔壁失去约束而产生不稳定。

主要表现在钻进时易发生塌孔,冲洗液漏失严重,易发生卡、埋钻等孔内事故。

在这种地层中钻进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钻进方法,采用先进的钻进技术,重点预防钻进时的冲洗液漏失及孔壁坍塌,提高进尺速度及岩石采取率。

4、没有根据情况选用较先进的钻进技术,如深孔及复杂地层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反循环钻进技术,绳索打捞全面钻进技术,螺旋跟管无循环钻进成孔技术及潜孔锤同心跟管钻进技术等。

二、处理孔内事故的基本要求1、机场必须配备常用公锥、母锥、可退式捞筒、可退式捞矛、吊锤、导向器、割管器等专用器具,还应具备有起重机、反丝钻杆等专用工具和设备。

钻探工程事故检讨书模板

钻探工程事故检讨书模板

尊敬的领导:我作为本次钻探工程事故的直接负责人,在此深刻反省,向领导和同事们作出以下检讨:一、事故经过(一)事故发生时间:XXXX年XX月XX日(二)事故发生地点:XX地区XX项目现场(三)事故发生原因:在本次钻探工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施工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发生一起钻探工程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管理层面:(1)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扎实,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3)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安全设施配备不足。

2. 施工人员层面:(1)施工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对钻探设备的操作不规范。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3)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盲目蛮干,导致事故发生。

三、事故造成的损失1. 人员伤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给遇难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2. 设备损失:事故导致钻探设备损坏,经济损失约XX万元。

3. 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发生环境污染,需进行整治。

4. 社会影响: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四、事故处理及整改措施1. 事故处理:(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和处理。

(2)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3)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慰问,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2. 整改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3)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设施配备齐全。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行为。

(5)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五、今后工作计划1.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 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3. 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设施配备齐全。

挖掘机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

挖掘机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2.22” 装载机翻车亡人事
故 2004年2月22日川东钻探建安公司坡东一井工程指挥部技术员周XX

(死者),擅自无证违规驾驶,施工现场临时租用装载机。在违规驾驶 过程中,周XX 随坠入148米深谷,造成1人死亡事故 。(死亡职工:周
痹 XX、男、36岁、川东钻探建什么原因哭泣
但愿不是我导致
挖掘机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停车未稳, 2008年7月5日上午,成都某工地,19岁
的吴某在进行拆除作业时,停车未稳便开始
开始作业
作业,造成挖掘机倾翻。油箱、液压油箱、 工具箱、大泵严重受损,动臂严重变形。幸
亏大臂承受了大部分冲力,驾驶员没有生命
危险,只是轻微脑震荡。

芹的柳工50C装载机)开到指挥部门前右边熄火停住,到指挥部内吃饭,

下车时没有将发动机钥匙取下,车门未锁。两三分钟后,周XX(死者) 爬到装载机上,违规操作。擅自将装载机开走。上行230米弯道处掉头

往回开了80米,停下与一辆压路机会车后继续往前开,由于操作不当,

开了几米后放至空挡车速加快,1点15分,在距会车处33米的地方连人 带装载机驶向右边,翻下148米深的山谷,周XX在88米深处被抛出车外,
案例2
未经过专业 培训
2003年10月5日上午,北京昌平某工地,驾驶 员在进行拆除作业时,由于未经过专业培训,打 击承重柱顺序有误,导致楼体坍塌,钢筋直接戳 进驾驶室,孙某当场死亡。
案例3
停机距离沟沿过近, 摆放姿势不正确
2006年6月 15日,曾某新 购置的现代挖 掘机在楼槽施 工中,由于刚 下过雨土质松 软,机手操作 时距槽沿过近, 且摆放姿态不 对,导致溜坡 摔车。索性驾 驶员未受到伤 害。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4.1”事故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4.1”事故
塔北项目经理部
三、事故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
本起事故是一起因操作不慎、管理缺失引发的事故。为 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范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保 证安全生产,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 责任管理人员处分暂行办法》、《长城钻探工程公司HSE 事 故责任管理人员处分暂行办法》,经公司研究决定,对相关 责任人处理如下: (一)领导责任 1.钻井二公司经理王立波,是该公司HSE 第一责任人 ,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司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管理人员处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 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塔北项目经理部
分享完毕,谢谢!
塔北项目经理部
塔北项目经理部
三、事故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
(三)直接责任 井架工袁艳辉,失足跌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对本 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因已身亡不予 追究责任。
塔北项目经理部
四、事故防范措施
针对事故暴露出部分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不牢, 风险识别不全面、安全措施不完善、施工监管不到位,基层 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不高,安全风险防范缺乏自我 意识和主动性,培训缺乏实效性等问题,我们深刻反思,举 一反三,从管理层面、执行层面上入手,堵塞管理漏洞,夯 实基础,采取以下纠正及防范措施。 (一)强化风险分析。 (二)加大安全设备设施投入。 (三)加强教育培训。 (四)提升现场监督检查水平。 (五)充分利用事故资源。
塔北项目经理部
二、事故原因分析
2.岗位培训不到位。一是岗位员工风险辨识培训不足 ,只关注了特种作业、作业许可等关键环节的培训和要求, 对常规高处作业,没有引导岗位员工开展风险识别,最大限 度控制风险。二是HSE 工具应用培训不到位,工作前安全分 析等工具在基层培训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缺员情况下的换岗 培训不到位。三是基层培训尚未形成有效组织方式,针对人 员、岗位、设备变动等没有按照培训矩阵进行及时培训,仅 以简单的风险提示方式进行要求。 3.防护设施不健全。大庆Ⅱ型钻机本体无限制系索和 行走绳,也没有完善相应的防护装置。 4.劳动组织不合理。该队目前实行三班两倒、每班12 小时对12 小时的劳动组织方式,导致岗位员工长时间、超体 力从事单一动作,易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钻探孔内事故案例分析

钻探孔内事故案例分析

‘ P 7 3套 管 ( 共下人3 1 5 . 5 2 m) 换用 ‘ p 6 0 s钻 具 进 行 正 常钻 进 。 1 1月 1 日在 钻 进 至 孔 深 3 6 9 .5 1 m 时, 孔 内 3 2 4 m处 出现坍 塌 , 下钻受阻 , 采取泥浆扫孔、 排粉 , 1 1月 1 日乙 班 , 在 排 粉 过程 中 , 因 岩 粉 过 多 主 动 钻 杆变 径 卡在 ( p 7 3套 管 内 , 2 日乙班 请 地 方 气 焊 工 将 套管 割 开并 处 理 完 毕 后 继 续 排 粉 至 3 E t 乙班 , 3日 丙班 灌水 泥 , 6~7 日扫 孔 至 3 2 8 m时 , 钻具下钻头、
扣 , 位 置 分 别 在 井 上 9立 根 2单 根 、 1 1立 根 2单 根 、 1 9立 根 2单 根 、 1 5立 根 处 , 有 2个 ‘ p 9 6正 丝 锥 留 在 孔 内 。最后 用反 丝 钻 杆将 孔 内 ‘ p 9 6绳 索 钻 杆 反 出 , 孔 内 留 有 1根 钻 杆 ( 长 3 m)和 1个 ‘ p 9 6钻 具 ( 钻 具 长 4. 7 3 m, 带 内管 ) 被 卡 死 在 孔 底 多 次 处 理 无 法 反 出, 之后下人 ‘ p 7 5 s钻 具 扫 孔 清 除 事 故 钻 具 上 部 坍 塌物 , 在 扫孔 过 程 中 ‘ p 7 5钻 头 扩 孔 器 掉 人 孔 内 后 下 入 ‘ P 7 5正 丝 锥 把 钻 头 扩 孔 器 处 理 上 来 。 后 下 人 ‘ p 8 9 反丝 丝 锥 反 孔 内事 故 钻 具 , 未 能 反 出 。之 后 下 入 ‘ P 9 6钻 具 推 磨 孔 内 事 故 钻 杆 钻 具 。 从 9月 1 3 日丙 班 开 始 到 9月 2 1日 乙班 共 推 进 8 . 7 1 m, 提 钻后 发 现 ‘ P 9 6钻 具 ( 未 带 内 管 )掉 人 孔 内 。 先 用 正 丝 丝 锥 处 理 未 处 理 上 来 后 下 人 反 丝 锥 上 反 未 处 理 上 来 。后 下 人 ‘ P 7 5钻 具 进 行 扫 孔 目 的是 透 过 ‘ P 9 6钻 具 后 用 ‘ p 7 5

[最新]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最新]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地质钻探工程中井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地质钻探工程中井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地质钻探工程中井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矿井钻探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其成本高和受地质环境因素影响大,一旦工艺工法应用不当,会发生较大的事故,特别是井塌事故,轻则延误工期,重则造成废井。

为此,要对井塌事故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预防策略,从而减少地质钻探工程中的井塌事故。

关键词:地质;钻探工程;井塌事故;原因分析;预防策略1.井下钻探作业特点井下作业的工序繁多、流程复杂,在每一个的实施阶段,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是由于井下环境比较恶劣,再加上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在生产中,井下作业并不具有独立性,而是与地面作业紧密联系的,这种复杂性就使得井下作业存在以下突出特征:(1)作业环境的恶劣性。

井下的地质地形、水文等情况都可能会对正常的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井下作业开始之前,就需要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结果来进行井下作业方案的制定。

(2)作业地点的广泛性。

井下作业中,虽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但其作业环境却是非常开阔的,为达到相应的作业要求,企业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人员等,并制定完善的操作内容与规定。

(3)作业时间的长期性。

项目的规模较大,其在井下作业的开展过程中,往往会耗费非常长的时间。

2.井塌事故原因分析2.1地质因素(1)矿物质的化学作用。

一是泥页岩中的矿物质作用。

泥页岩中含有大量的粘土矿物,如在新疆昌吉硫磺沟四矿区井田钻孔施工中,蒙脱石矿、伊利石矿、高岭石矿、绿泥石矿,方解石矿等矿物质吸水后会发生膨胀,进而产生压力导致超过了井壁板结强度,就会发生坍塌[1]。

其中蒙脱石矿的吸水膨胀率达到90%以上,其他矿物质也同样具有很大的膨胀率。

由此可见,当土层中含有的矿物质含量多,尤其是吸水膨胀的矿物质含量越高,如果不加以抑制,就越有可能发生坍塌。

二是可溶性盐的作用。

页岩中如果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可能会在钻井液中溶解,从而使得页岩支撑力减弱,进而造成井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探生产事故分析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18年6月21日晚11点40分,公司钻井二队在施工瓦斯抽采井的过程中发生了钻铤丝扣断裂事故,造成空气潜孔锤钻头遗落井内,处理井内钻头耗时2天。

该井设计井深632m,二开井径215.9mm,使用空气潜孔锤钻头钻进至604.22m时,当班班长察觉井内潜孔锤工作不正常,立即向井队队长报告。

井队队长查看了车载钻机各类仪表,仪表均显示正常,空压机管线二级压力正常,但无锤头工作钻进振动感。

井队队长判断锤体或锤头脱落,立即安排当班作业人员上杆检查钻具,当时井内钻具组合为63根Φ114钻杆+变径接头+3根Φ159钻铤+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总长606.22m),机上余尺0.8m。

6月22日凌晨4点上完杆后发现,最下面一根钻铤的下接手断裂,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总长2.2m)遗落孔内。

图一事故钻具接头断裂情况
事故发生后,井队队长向钻探工程部和安全部上报了井内事故情
况。

经分析后决定,采用下Φ89细丝公锥处理孔内潜孔锤,经过两天处理,6月23日晚8点顺利将孔内事故钻具(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处理上来。

二、事故原因
1、由于今年工程量多,现场钻具使用时间长,抗疲劳强度降低,钻井队未加强对现场钻具的检查力度;
2、公司未建立钻具使用管理制度,未明确各类型钻具的使用时长及维修、保养、淘汰标准,部分质量已不满足施工要求的钻具仍在现场使用。

三、事故定损
本次事故共造成一根钻铤损坏,需重新车丝扣,加工费及运输费约1000元;处理事故共耗时两天,多消耗1吨柴油,费用约6000元;处理事故期间人员工资约3000元。

因此该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共计10000余元。

四、防范措施
1、加大钻具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金源煤层气公司《钻探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中钻具检查制度“四检查、三不准、两准备”,并做好检查记录;
2、建立钻具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钻具的使用要求;制定各类钻具使用时长及维修、保养、淘汰标准,施工现场的钻具使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聘请专业机构对公司现有钻具进行整体评估,对已不能满足
施工需求的钻具及时进行维护和淘汰。

钻探工程部
2018年7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