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外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五完小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Βιβλιοθήκη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活动
反思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

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东胜区第四小学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三年级下)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 20 -。
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登记表

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登记表摘要:一、引言二、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性三、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具体实施1.实验探究2.课题研究3.科技创新竞赛四、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质量1.教师指导2.合理分配活动时间3.激发学生兴趣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这门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九年级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开展了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并对如何提高活动质量提出建议。
二、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兴趣:课外科技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实践能力: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探究,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3.提升综合素质:化学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拓展知识视野: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展知识视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具体实施1.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科技创新竞赛:积极参加各类化学科技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质量1.教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合理分配活动时间:学校应合理安排课外科技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总结与展望九年级化学课外科技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4、把另外两个圆片也放在陀螺上,旋转陀螺,会出现不同的颜色组合。
5、解释原理:陀螺旋转时,角动量守恒,因此会保持稳定的旋转轴,而不会倒下。
同时,彩色圆片的颜色组合是由于色光三原色的原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研究了陀螺的原理,并通过制作彩色圆片的方式,了解了色光三原色的组合原理。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内容:三个科学实验活动记录活动1:三原色相互搭配变色的游戏在两个圆片的相对扇形上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陀螺上旋转,观察颜色的变化。
在另一个圆片上涂上七种颜色,放在陀螺上旋转,观察颜色的混合,得到“牛顿盘”。
活动2:自制二氧化碳灭火器准备白醋、碱面、烧杯、塑料瓶子、火柴、酒精灯、塑料勺等材料。
在烧杯里混合白醋和碱面,点燃火柴放入烧杯中观察火柴的熄灭。
将白醋和碱面放入塑料瓶中,点燃酒精灯,按压喷嘴观察火焰的熄灭。
活动3:蜡烛的实验准备蜡烛、火柴、水桶、玻璃杯、塑料瓶盖等材料。
用玻璃杯盖住短蜡烛并放入水桶中观察蜡烛的熄灭。
点燃长短两根蜡烛并用玻璃杯罩住观察哪根先灭。
用塑料瓶盖支起玻璃杯并点燃蜡烛,倒扣玻璃杯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通过这些实验,小学生们了解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6年5月12日活动地点:实验室参加成员:XXX科学兴趣小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神奇的牙签活动过程:1.小心地将牙签放在水面上。
2.在离牙签较远的地方放入XXX,牙签会向XXX移动。
3.换一盆水,将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在离牙签较近的地方放入肥皂,牙签会远离肥皂。
活动小结:当XXX放入水盆中心时,XXX会吸收一些水分,导致水流往XXX的方向流,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肥皂投入水盆中,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会把牙签向外拉。
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6年5月19日活动地点:实验室参加成员:XXX科学兴趣小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研究土壤的成分活动过程:1.用纸巾包住泥土,用力捏一捏。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实验室
参加成员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内容
胡椒粉与盐的别离
活
动
过
程
1、将盐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后粘附在汤勺上。
活动
小结
胡椒粉比盐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轻。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21.9.24
活动地点
实验室
参加成员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内容
种植植物
活
动
过
程
1、老师介绍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
2、老师教“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
3、把学校科学种植基地分成4块分组负责种小白菜。
4、安排成员负责对菜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和收获等。
3、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接一碗。
4、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5、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活动
小结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半的杯子提起来。
莲峰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酒精变色
活
动
过
程
1、把水彩颜料分别〔如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放在一个个烧杯中,观察浓浓的颜色。
2、用滴管吸酒精再参加到有颜料的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幼儿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10.13
活动人数
16
活动内容
会唱歌的塑料袋
活动
目标
1.尝试使用多种方法使塑料袋发出声音,如搓、揉、甩、拍、捏等。
2.产生探索塑料袋的兴趣。
观察与
分析
的塑料袋娃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开小汽车入场)
二、自由与塑料袋娃娃玩游戏。
呀,塑料袋王国到了,有这么多可爱有趣的娃娃在等着我们小朋友呢,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一玩吗?等一会请每位小朋友找一个塑料袋娃娃,玩的时候要爱护他们,轻轻的玩,想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和它一起玩?(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进行探索,教师指导)
提问:刚才你是怎么样和娃娃一起玩的?
个别人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与娃娃一起来游戏,还有的小朋友说他和娃娃一起玩唱歌的游戏呢!我们请他来说一说是怎么样玩的?(幼儿个别讲述)
小朋友想出了许多的方法让娃娃来唱歌,现在我们就一起让塑料袋娃娃听着音乐唱起好听的歌好吗?(听音乐用塑料袋娃娃来伴奏)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今天塑料袋娃娃玩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很累了,我们让它们休息一会吧。天也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大家和塑料袋娃娃说拜拜!(听音乐回家)
观察分析:
我在引导幼儿塑料袋变伞时,不应该把塑料袋套在头上,而应该引导幼儿把塑料袋平铺在头顶上,这样可能更形象一些。在第二部分中,让幼儿想一想除了老师用搓的方法让塑料袋唱歌外还有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唱歌时,幼儿想出来的方法还是可以的,如来来小朋友就想到了甩一甩、揉一揉的方法。但在这环节中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够,幼儿和教师配合的不是很好,导致有的幼儿自顾自的在玩。但在最后一部分游戏时,幼儿的参与性还是蛮高的。
科学发现室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科学活动记录表

附件1 科学活动观察记录表附件2 科学活动观察记录表师回答:好,那我做做看。
哎呀,真的像她一样,这个是它的什么?(灯光)对,这是它的灯光,但是小熊的影子呢?(没了,被它罩住了)为什么小熊的影子不见了,谁来帮帮她?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多次强调用完手电筒后要及时关掉,要节约用电,可以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4.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教师控场能力较弱和教姿教态还不够完善,对于幼儿的有些“奇思妙想”有时会控制不住表情,甚至会被幼儿影响到接下来环节的进行。
教具方面,只有一个小熊图案过于单调,可以增加多种图案的图片让幼儿自由选择。
附件3 科学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班级大班活动教师陈桑活动名称观察对象 5 观察地点3楼大班教室记录时间10:00-11:00内容主要材料幼儿操作过程教师指导行为解释与说明配图13节电池,2个小灯泡,1根导线幼儿将导线的一段放在电池的负极,在这个电池上又叠加了2节电池,再将小灯泡放在最上面一节电池的正极,最后将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教师让幼儿再次操作,灯泡不在亮。
教师引导幼儿换个灯泡再试一试,灯泡亮了。
教师将两个灯泡放一起并提问这个灯泡怎么了?幼儿回答焦教师在灯泡坏掉的时候没有直接批评幼儿,保护幼儿的自尊,鼓励幼儿再次操作,在实际操作和对比中发教师手里拿着两个灯泡让幼儿观察泡的节点,小灯泡超级亮掉了,坏了,这个亮太大了。
教师:所以你们觉得放3节电池合适吗?幼儿:只能放1-2节。
现灯泡不亮的原因,并启发幼儿小灯泡适合1-2节电池不适合3节,爱护玩具材料2 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幼儿将刚发光的小灯泡拿给小伙伴,让她摸摸烫不烫。
小伙伴摸了一下说:陈老师,这个小灯泡我嫌烫,幼儿也摸了一下说烫教师回答那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烫。
幼儿回答说电出来了。
老师说:嗯,然后呢,小灯泡它怎么了?教师对于幼儿提出来的现象反问那这是为什么呢,启发幼儿思考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将现象转变为问题。
在幼儿回答后追问,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幼儿园科学探究主题活动记录表 幼儿园记录

幼儿园科学探究主题活动记录表活动主题:探索自然界活动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幼儿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间:xxx活动地点:幼儿园实验室活动内容:1. 实验一:观察植物生长- 活动介绍:让幼儿在花盆中种下小麦籽,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 结果:幼儿们通过观察发现,小麦籽在逐渐生长并发芽,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2. 实验二:探索水的性质- 活动介绍:在实验室中,让幼儿分别观察清水、盐水和油水的性状,并做简单的实验验证。
- 结果:幼儿们发现清水透明、无味,盐水呈现盐的结晶,油水不与水混合,对水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3. 实验三:制作彩虹- 活动介绍:在实验室中,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料和水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制作彩虹。
- 结果:幼儿们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后可以产生新的颜色,制作了美丽的彩虹图案。
4. 实验四:观察昆虫活动- 活动介绍:在户外活动场地观察昆虫的活动轨迹,并记录下其行为特点。
- 结果:幼儿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蚂蚁的合作、蜗牛的缓慢移动等特点,对昆虫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活动评价:此次探索自然界的活动,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了幼儿们的兴趣,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增强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幼儿们在活动中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培养了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下一步工作计划:在今后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将继续丰富活动内容,加强观察和实践的环节,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找到答案,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续写:下一步工作计划:除了丰富科学实验内容,并引导幼儿们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探究外,我们也计划利用科学探索主题活动,将自然科学知识与美术、音乐、语言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探究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2011年小学生趣味运动会项目一:“跃动先锋”参与人数:20人,男女各10人。
比赛道具:
1、踏板球:1个
2、短绳:1根,长度2M(学校自备棉质短绳)
比赛方法:
1、比赛距离为20米,起点线及终点线后各排列10名队员,面对面站立;
2、比赛以接力跑跳的形式进行。
比赛开始后,由一名参赛队员踩跳踏板球,从起点线一边踩跳踏板球一边跳绳行进至终点线;
3、第一名参赛队员完全越过终点线后,将踏板球和短绳交给终点线后的第一名参赛队员,以相同的方式跑跳至起点线进行接力,依此类推;
4、最后一名参赛队员完全越过起点线后比赛宣告结束,用时最少的一组队伍即为获胜。
比赛规则:
1、根据裁判口令开始比赛(口令为二级口令),任何参赛队员须于起点线、终点线内出发,不可压线、超线;
2、各参赛队在各自跑道中进行比赛,不可超越至其他参赛队的跑道;
3、预备时,参赛队员必须手握短绳处于静止状态站立在地面,踏板球须置于起跑线内。
参赛队员必须在听到发令信号后才能踩跳踏板球,并摇动短绳;
4、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的脚不可接触地面。
如有参赛队员的脚接触地面、或从踏板球上落地、或跳绳失误,则该参赛队员须退回失误点重新开始;
5、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每次跳跃必须以跳绳的形式进行,如没有跳绳而直接在踏板球上跳跃,则为失误,该参赛队员需退回失误点重新开始;
6、接力时,参赛队员须连同踏板球和短绳完全越过终点线,才能将踏板球和短绳交给下一名参赛队员。
2011年小学生趣味运动会项目二:“极速穿越”
参与人数:22人,男女各11人。
比赛道具:
长绳:10根,长度4M(学校自备棉质长绳)
比赛方法:
1、参赛队员两人一组,第一组参赛队员并排面向跑道站立在起跑线后;
2、其余20名参赛队员每两人为一组,各手持长绳的一端面对面站立在跑
道上,有节奏地甩动长绳,每组之间的距离为3米;
3、比赛开始后,第一组参赛队员同时进入第一根长绳进行跳动1次后跑向第二根长绳,依次完成10次跳动后,替换最后2名摇绳的队员;
4被替换的2名参赛队员迅速跑回起点线,同时依次进入长绳完成10次跳动后,替换倒数第2组的摇绳队员,依次类推;
5、最后一组参赛队员完成10次跳动后比赛宣告结束,用时最少的一组队伍即为获胜。
比赛规则:
1、根据裁判口令开始比赛(口令为二级口令),任何参赛队员须于起跑线内出发,不可压线、超线;
2、预备时,绳子必须处于静止状态,摇绳者必须在听到发令信号后才能摇绳;
3、比赛过程中,每组参赛队员必须两人同时进入长绳完成1次跳动,如两人没有同时跳动、或直接穿过长绳没有跳动、或跳绳失误,则该组参赛队员须退回失误点重新开始;
4、比赛过程中,除正在交接长绳的参赛队员以外,其余摇绳的参赛队员不可以停止摇动手中的长绳,直至比赛结束。
如有任一组参赛队员停止摇绳则判为犯规,每发生一次,在总成绩上加罚5秒;
5、交接长绳时,须依次从最后一组参赛队员开始替换,如替换错误,则
宣告该参赛队伍挑战失败。
2011年小学生趣味运动会项目三:“锦上添花”
参与人数:8人,男女不限,其中2人为替补队员。
比赛道具:
1、毽子:1个
2、档网:1个,长4M,宽50CM(训练时学校自备,比赛提供)
比赛方法:
1、对抗赛场地为4×8米的长方形,每队比赛区域为长4米、宽4米;
2、比赛以对抗形式进行,通过抽签决定“开球”方;
3、比赛开始后,由“开球”方率先将毽子踢入对方场地,另一组参赛队须将毽子踢回,双方依次往返对抗;
4、如任何一组参赛队无法接住毽子并将其踢回对方区域,致使毽子在己方区域落地,则宣告该轮比赛失败,对方参赛队得1分;
5、本轮获胜的参赛队伍获得下一轮比赛的“发球”机会;
6、比赛时间为3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分最多的一组队伍即为获胜。
比赛规则:
1、根据裁判哨声开始比赛,任何参赛队员须站于己方区域内;
2、裁判哨声指示发球后,发球队员可在己方区域内任意位置发球,且必须在5秒钟内将毽子击出;
3、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只可用除手及手臂以外的身体部位接触毽子,如有任一参赛队员的手或手臂碰到毽子则判为犯规,每发生一次,对方参赛队得1分;
4、比赛过程中,毽子在己方区域落地、或在对方区域外落地(出界)、或发球不过网,则判该参赛队本轮失败,对方参赛队得1分;
5、比赛过程中,毽子在己方区域内传递时,同一名参赛队员不能连续击毽超过3次,如任一名参赛队员连续击毽超过3次,则判该队员犯规下场,由替补队员接替;
6、比赛过程中,毽子在己方区域内传递时,同一参赛队不能连续传递毽子超过3人次,如同一参赛队在己方区域内连续传递超过3人次,则判该参赛队本轮失败,对方参赛队得1分;
7、比赛过程中,任何参赛队员不得故意接触档网妨碍对方参赛队员,如发生则判该队员犯规下场;
8、每个参赛队有2名替补队员,用于犯规、疲劳等原因下场的参赛队员的接替,替补队员名额用满后则该参赛队以实际剩余人数继续参加比赛,被判犯规下场的队员不得再次上场比赛;
9、比赛时间为3分钟;
10、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如对抗的2个参赛队得分相同,则立刻进行加时赛,时间为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