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I)卷
兰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卷(模拟)

兰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有些人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 .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B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C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D .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 . 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 . 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 . 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3. (2分)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 . 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 . 太升南路一家手机经销店在搞让利促销,我去垂询了一下几款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没有便宜多少。
D . 潘昊出院了,小魏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4. (6分) (2016高一上·龙江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无论是“五线谱”还是“数字简谱”,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声音进行数量化的记录和描述。
2025届兰州第一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兰州第一中学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星污名化现象的思考郑宜庸作为公众人物,明星的形象管理至关重要,一旦形象受损,明星的名誉、地位与价值也随之下降,被大众谴责、抛弃甚至遗忘。
近年来,明星因违法被公安机关查处的事件屡屡曝光,引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视,自2012年起,多次下发通知、文件,严禁丑闻劣迹者在各类媒体发声出镜。
而部分明星违反法规、道德的行为,令大众产生“贵圈真乱”的错觉,影响了大众对于艺人这一职业的看法,进而出现对明星群体的污名化现象。
“污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指在人体刻画特殊记号以标志奴隶、罪犯或者叛徒等社会个体的劣等性。
随着污名研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般认为,污名指社会大众给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不名誉的个体或群体贴上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
相应地,污名化就是这些个体或群体由于被贴上标签导致身份、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贬损,并遭受社会歧视和排斥的过程。
也就是说,标签界定的事件或行为,最初可能只是某个个体或某一行为,一旦被标签定义后,就可能被更多人接受并用以某一群体或某一品质,然后被泛化。
特别是在现代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作用下,标签得以迅速地波及整个行业。
因此,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下,明星的污名化现象越发严重。
这种污名化一旦形成,就可能继续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偏见和歧视,将明星群体妖魔化,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明星作为一个集体概念被批评,除了部分明星的自我堕落,还在于大众对于明星的期望值过高。
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

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国家。
与工商业社会不同,在农业社会统治者基本无法征收商品税,只能从农民那里征收各种形式的直接税。
无论是西周诸侯向天子缴纳的“贡”,还是秦汉之后普遍实行的“田赋”,实际征收的都是农民生产的实物,主要是粮食、丝麻,也有兽皮、茶叶等各地土特产。
就保证农业社会实物税收的适度和公平而言,度量衡,尤其是“量”和“衡”,先后扮演了至为关键的角色。
所谓关键,并不是说,统治者借此才能获得赋税,而是说相对精确的度量衡,能使民众相信并接受税收的公平合理。
当然,这种税收制度首先要进行一项基础性工作:统一并公道地分配土地。
而“度”正好能确认土地产权,定分止争。
依古人对西周初年井田制的描述,当时每家授田百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以井字方块划分,每900亩地构成一“囲”;中间为公田,八方为私田,八方各家共耕公田,公田的收益用来缴税。
这样分配和利用土地的要害,就是借助计量技术“度”(“六尺为步,步百为亩”)来完成。
以长短计量来分配土地,可以保证各家占有基本均等的土地;每“囲”九分之一的公田由各家共同耕作,又大大便利了国家获取赋税。
从计量学上看,这种巧妙用“度(长短)”获得的计量,替代了在人类早期几乎无法获得的计量——“量”(容积)或“衡”(重量);从政治上看,井田制用“度”成功解决了西周有关土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列小题。
意境是可以借助艺术作品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亦即是文人士大夫所向往的一种理想境界。
他们在吟诗、作画、奏乐、唱曲或造园之时,会将某种精神寄托其中,如此创作出来的作品,使欣赏者在观摩、聆听或游览时,能够,产生共鸣。
因此,要了解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必须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和哲理。
园林意境的欣赏具有意随人异、境随时迁的特点。
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感受到的意境会。
园林主人以自我的兴趣造园,因而园中诸物皆具园主之色彩,见园如见主人。
园林兴作的意境营造,具有极大的主观性。
也正是由于创作者和欣赏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其中,才足以打动人心,才经得起时间考验。
有我之境是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自然景物,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同样在中国园林中得到了体现。
唐代柳宗元曾说过:“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所以东方造园艺术并不注重对真山真水的,而是追求“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神似,重视意境的表达,即“山川与神遇而迹化”的“人化自然”。
强调抒情写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能文善诗、挥毫泼墨的文人将诗词书画融入园林中,使之成为造园的要素,故“诗情画意成了中国园林的一个重要特色”。
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园林景物之中,激发观景者类似的情感或理念的联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身临其境泾渭分明移植效仿B.触景生情泾渭分明移置效仿C.触景生情大相径庭移置模仿D.身临其境大相径庭移植模仿2.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园林作为文人们的“会心处”,不仅是山川树木的实体结合,更是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所。
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模拟)

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20分)1. (2分) (2015高一上·绍兴期中)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遒(qiú)劲脊(jǐ)骨召(zhāo)唤百舸(gě)争流B . 跬(kuǐ)步经传(zhuàn)戕(qiāng)害锲(qiè)而不舍C . 赭色(zhě)慰藉(jiè)创(chuàng)痕铜枝铁干(gàn)D . 箕踞(jī)愀然(qiǎo)笔杆(gǎn)绿林豪客(lǜ)2. (6分) (2020高三下·柳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常言“文如其人”,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情、喜好等等会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字和作者,非常相似。
如果作文之人风流倜傥,他的文章定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如果作文之人不苟言笑,他的文章定然庄严肃穆,天然一般有威慑力。
()。
每当阅读先贤的书籍,常常忍不住或者为先贤的,或者为先贤的深刻思想,恨不得立马和他当面交流所得、畅所欲言。
然而面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转,使所有的想法只能一人独对,先贤言谈的美好景象惟有在梦中出现,稍稍可以安慰的是,通过阅读先贤书籍,了解先贤的品性,知道先贤的喜好,体会到先贤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自觉心意相通,感情更加贴近,未曾得缘一见,内心里却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朋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休戚相关金玉良言拍手称快虽然B . 息息相关金玉良言拍案叫绝虽然C . 息息相关金科玉律拍案叫绝即使D . 休戚相关金科玉律拍手称快即使(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所以熟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了解一个人,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B . 所以了解一个人,就大约能够揣摩出这人的性格;同样的,熟读一个人的文章,自然能够推断他文章的大体风貌。
[高中语文]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
![[高中语文]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e613dd3e27d3240c8447efc7.png)
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一下·崇仁期中) 阅读下面的论说文,完成后面题好莱坞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在全世界上映后迅速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引发了人们探讨科幻电影乃至理论物理学的热潮。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说,《星际穿越》上映后,就连在扑克牌桌旁边玩牌的陌生人都会过去找他询问有关虫洞和相对论的问题。
观众对于其中涉及的有关物理学的疑问显然远远超过了对电影自身剧情的关注,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实地展现宇宙中各种奇妙的天体现象的电影,想要理解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与好莱坞经常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不同,在《星际穿越》中,最后是几位理论物理学家拯救了全人类。
其实,电影中运用的主要的情节与场最,例如地球上发生了无法挽救的灾难而且人类必须移民外星,驾驶飞船穿越虫洞、进入黑洞、探索地外行星,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改变……这些桥段在之前的很多科幻电影中早都被运用过多次,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星际穿越》成为一部让所有人都开始讨论理论物理的电影呢?这就必须提到为这部电影设置物理学背景、使电影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有物理学的支持、使情节合乎科学原理的人——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
科幻作品中常有“软科幻”和“硬科幻”之分,“软科幻”通常涉及的科学理论比较少,只是需要设置一个幻想的场景即可,而“硬科幻”则更需要有实在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并且让科学理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说,《星际穿越》因为有了来自各个领域专家的支持,硬到不能再硬。
据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普雷斯基回忆,索恩为了设置电影中的科学场景,在加州理工学院召集过一些科学家进行研讨,与会者包括物理学家、太空生物学家、行星学家和心理学家。
兰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模底考试试卷(I)卷

兰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模底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安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是能让人的想象飞翔。
():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
《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栩栩如生急遽倾注昭示B . 惟妙惟肖急剧灌注展示C . 栩栩如生急剧倾注展示D . 惟妙惟肖急遽灌注昭示(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现实的B . 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C . 孔乙己既是现实的,又有着被苦难压榨出来辛酸的浪漫D . 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里有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B . 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

2024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暨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8分)1.(3分)B2. (3分)B3.(3分)C4. (3分)D5. (6分)①汉字。
因其不以语音为中心,具有象形的特点,提高了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使用这项资源辐射、扩展的影响力。
①思想系统。
文字记载的中原文化,能够使得争夺中原的各方势力掌握历史的书写权,进而在文化上实现大一统。
①周代开创的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
天命观与大一统观念的无私原则,能产生用低成本谋求使自身统治合法化的高收益。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二)(17分)6. (3分)D7. (3分)B8. (5分)①“罗杰斯老眼忽然精光四射,指向水中石堆”,是罗杰斯让黎国铧发现浮漂已下沉后,黎国铧才急急抄起插在石间的钓竿,准备收线;①黎国铧在收线中遇到“绞动线轮曲柄,才拉几转就纹丝不动”时,是在罗杰斯的指挥下,依照罗杰斯的手语,及时“放绳和挪动位置角度”,反复拉锯后才钓到了大鱼;①钓到鱼后,以“黎国铧自认资深钓客,却不知水底石堆别有洞天”的心理活动,反衬罗杰斯选中的下游石滩是“钓客吉位”,足见罗杰斯才是真正的“钓客”。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6分)①“老人与河”,指老兵罗杰斯在孙女和黎国铧陪伴下,在河边钓鱼的事情,是小说的中心事件。
①“老人与河”,又指老兵罗杰斯给黎国铧讲述岁月长河中的往事:当年在飞虎队最后执行任务时的情形,以及在锦江边养伤时与妻子蓉贞相遇相识的故事。
①小说将老兵光荣而骄傲的经历放在河边钓鱼这件事中来叙述,突显宏大历史背后老兵的使命和悲喜,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价值性。
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19分)10.(3分)B DG每涂对一处给1分。
涂四处及以上不给分。
11.(3分)D12.(3分)A13.(8分)(1)(3分)尧舜时代的礼乐教化,历经百代也没有中断,(可见)行仁尚义的社会风气源远流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高一上·承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袁行霈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度的艺术技巧,但只凭这些显然不足以产生那么强大的艺术力量。
李白乃是以气夺人。
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屡见不鲜。
尽管古人对气的理解和用法不完全相同,但大致说来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
说李白的诗以气胜,就是着眼于这些方面的。
读者都会感到,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使人不得不慑服于他的力量。
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
所谓气奇,是指李白的诗歌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使人惊讶、叹服。
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发了盛唐人的创造力,而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
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最为他所不齿。
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像的。
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意象。
还有一些自然界的景物,前人似乎忽略了,没有形成饱满的诗歌意象,李白却有新的发现,咏之于诗,成为独具特色的意象。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李白的诗风飘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
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
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不肯让诗歌格律束缚自己,当感情达到高潮时,往往冲破格律的束缚,写出一些散文化的诗句。
和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是一个文化比较自由的时代。
李白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和时代的脉搏是一致的。
所谓气壮,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而这也是植根于盛唐时代的。
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育了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
他有深沉的苦闷和忧愤,但主导方面还是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
李白经常写自己的愁,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贺的愁比一比,和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愁比一比,和宋词里那类锁在小楼深院中的闲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也有一股浩然壮气充溢其间。
盛唐时代,随着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上升,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也达到相当充分的地步。
李白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以桀骜不逊的态度向社会的庸俗挑战,显示了人格的力量。
这是中国古代志士最可宝贵的节操,也是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
(节选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1)下列关于李白“以气夺人”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气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
B . 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使人不得不慑服于他的力量。
C . 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
D . 李白诗歌的气奇表现为超凡的创造力,逸气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气壮则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
他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因此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B . 李白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集中表现在李白的山水诗中。
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C . 李白的乐观自信的精神是植根于盛唐时代的。
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育了李白的这种精神。
D . 李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困难、挫折和打击,并以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回避了苦闷和忧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有一些自然界的景物,因为前人的忽略,没有形成饱满的诗歌意象,但在李白的吟咏之下,成为独具特色的意象。
B . 和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是一个文化比较自由的时代。
李白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和时代的脉搏是一致的。
C . 与后世一些诗词中的“愁”相比,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也有一股浩然壮气充溢其间。
D . 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其气壮,在于其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以桀骜不逊的态度向社会的庸俗挑战的人格力量。
2. (9分) (2018高二上·沾益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
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
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
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
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
73%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
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的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
其次是环境因素,25%的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
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
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
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
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
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材料二: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
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
“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
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郑彬)材料三: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的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
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
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可以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B . 对于同一旅游现象,“旅游者意愿” “出游方式”“市场秩序”“经营者业绩”“游客体验满意度”等专业术语,都是游客群体关注的重点。
C . 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D .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 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B . 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游市场新近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C . 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这对今后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 .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E . 三家媒体发布的关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的新闻,是社会对于旅游项目重视的体现,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3. (12分) (2017高二上·枣庄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屋小记史铁生二十三岁时我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
我们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如今回想,能够符合它的只应当是一句平白的歌词,惟颤动的一条直线,可一旦去找它却又飘散。
当时V带我头一回看见那两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一群老太太正在屋前的太阳地里劳作,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直起腰,从老花镜的上缘挑起眼睛看我。
V仰头叫了一声“B大爷”,房顶上蹲着一个老头,正在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
“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
老太太们盼望这个小生产组能够发达,发展成正式工厂,有公费医疗,一旦干不动了也能算退休,儿孙成群终不如自己有一份退休金可靠。
我们干的活儿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家具上描绘出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出它们的轮廓、衣纹、发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金碧辉煌地送去出口,换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