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与电梯
建筑常识-楼梯、电梯规范

建筑常识-楼梯、电梯规范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上下楼方式。
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楼梯和电梯都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楼梯和电梯的规范要求。
一、楼梯规范要求1. 楼梯的基本要求楼梯的设计应根据使用需求确定,包括楼层高度、设计荷载等。
楼梯的宽度、坡度、踏步深度、扶手高度等参数应满足相关标准。
楼梯的通行宽度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一般不得小于1.2米。
楼梯坡度一般不大于35度,踏步深度应在25cm以内,超过3m高的楼梯应设有休息平台。
2. 扶手和栏杆的要求楼梯应设有扶手和栏杆,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扶手的高度应在80-85cm之间,扶手上部应略高于楼梯的承重结构。
扶手的形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使用者握持。
栏杆的高度应在90-100cm之间,栏杆间距应小于11cm,以防止孩童从栏杆间隙处穿过。
3. 照明和防滑的要求楼梯应设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使用者在楼梯上的安全视野。
照明设备应安装在楼梯的上部,不得有明显的遮挡物。
楼梯的踏步面和扶手应采用防滑材质或防滑处理,以防止行人在湿滑或湿润的情况下滑倒。
4. 颜色和标识的要求楼梯应采用明显的颜色和标识,以帮助使用者准确找到楼梯的位置。
楼梯的扶手和栏杆可以采用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相协调的颜色,而楼梯的踏步可以用与扶手和栏杆有所区分的颜色。
楼梯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于使用者辨别。
二、电梯规范要求1. 电梯井和轿厢的要求电梯井的尺寸和结构应满足电梯机械设备的安装要求,防止机械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电梯轿厢的大小应适应使用需求,轿厢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轿厢的门的尺寸和开启方式也需要满足相关要求。
2. 开关按钮和指示灯的要求电梯内部应设有明显的开关按钮和指示灯,以便于乘客操作并了解电梯的状态。
按钮和指示灯的位置和高度应符合相关标准。
电梯内部还应有紧急报警装置和电梯故障时的安全开门装置。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 24 种组合方式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楼梯间和电梯的组合方式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出行便捷性,还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 24 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是“一梯两户,单楼梯”。
这种设计常见于一些较早期的高层住宅,一个电梯服务两户人家,仅配备一个楼梯间。
优点是相对节省空间,缺点是在电梯维修或高峰时段,居民的出行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第二种是“一梯两户,双楼梯”。
相较于第一种,增加了一个楼梯间,大大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能力,安全性更高,但也会占用更多的建筑空间。
第三种“两梯两户,单楼梯”。
两个电梯为两户服务,只有一个楼梯,提升了电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满足基本的疏散需求。
第四种“两梯两户,双楼梯”。
这种组合在高端住宅中较为常见,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应急疏散,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障,但建筑成本相对较高。
第五种“两梯三户,单楼梯”。
两个电梯服务三户人家,一个楼梯。
对于住户来说,电梯的等待时间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成本和使用需求。
第六种“两梯三户,双楼梯”。
增加的楼梯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不过也会使公摊面积增大。
第七种“两梯四户,单楼梯”。
电梯的使用压力相对较大,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不过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第八种“两梯四户,双楼梯”。
在保障出行和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平衡了建筑成本和空间利用。
第九种“三梯四户,单楼梯”。
电梯数量的增加缓解了出行压力,但单个楼梯在紧急情况下可能略显不足。
第十种“三梯四户,双楼梯”。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既能提供高效的出行,又能确保安全疏散。
第十一种“三梯五户,单楼梯”。
电梯的服务户数增多,出行效率可能受到影响。
第十二种“三梯五户,双楼梯”。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第十三种“三梯六户,单楼梯”。
这种组合在一些经济型高层住宅中较为常见,居民出行可能会有一定不便。
楼梯和电梯寓言作文

楼梯和电梯寓言作文在一座高楼大厦里,住着楼梯和电梯这对邻居。
楼梯呢,是那种老实巴交、踏踏实实的家伙,一步一个台阶,从大楼建成起就稳稳地待在那儿。
电梯可就不一样了,那是个充满现代感的时髦玩意儿,亮晶晶的,还有个小屋子,进进出出的人只要按个按钮,“嗖”的一下就能到想去的楼层。
楼梯看着电梯整天忙忙碌碌,把人快速地运来运去,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
有一天,楼梯就忍不住对电梯说:“我说电梯老弟啊,你说你有啥好的呢?你看你,整天嗡嗡作响,还得用电,要是哪天没电了,你就成了个没用的大铁盒子。
哪像我,不管什么时候,都稳稳当当的,只要人有腿就能走,这才叫靠得住呢。
”电梯听了,一点也不生气,还笑嘻嘻地回答:“楼梯大哥呀,您说的没错,您是很可靠。
可是现在的人都忙得很呢,谁有闲工夫一层一层地爬楼梯啊?就像那些上班族,早上起晚了,要是靠您这慢慢爬,不得天天迟到呀?我这是给大家节省时间呢。
”楼梯哼了一声,心想:“哼,就会找借口,我就不信没我不行。
”可是,过了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让楼梯改变了想法。
有一天大楼突然停电了,电梯真的就像个大铁盒子一样,停在那儿动不了啦。
那些急着上班、上学的人都围在电梯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有人说:“没办法了,走楼梯吧。
”于是,大家纷纷朝着楼梯涌来。
楼梯一开始还挺得意,心想:“哼,现在知道我的好了吧。
”可是很快,楼梯就发现问题了。
好多人爬了几层就气喘吁吁,一边爬还一边抱怨:“这楼梯怎么这么长啊,累死了。
”还有个胖胖的大叔,爬了没几层就坐在台阶上说:“我这老腰啊,早知道平时多锻炼了。
”楼梯看着大家这么辛苦,心里有点愧疚了。
这时候,楼梯才明白,自己和电梯各有各的用处。
电梯虽然依赖电,但在正常的时候能快速地把人送到目的地,给大家带来方便;而自己虽然慢,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是一种选择。
从那以后,楼梯再也不嫉妒电梯了,它们俩成了好朋友。
电梯会对那些想要锻炼身体的人说:“你们可以偶尔走走楼梯,很健康的哦。
”楼梯也会对那些着急的人说:“要是赶时间,还是坐电梯快些。
建筑常识-楼梯、电梯规范

建筑常识-楼梯、电梯规范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和舒适性,对于楼梯和电梯的规范有一系列要求。
本文将介绍楼梯和电梯的相关规范。
一、楼梯规范1. 楼梯的施工材料应该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楼梯的防滑性能也非常重要,应该使用具有防滑功能的材料,以减少意外滑倒的风险。
2. 楼梯的建造应该牢固可靠,确保楼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楼梯的设计应该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包括楼梯的宽度、高度、踏步深度和扶手的位置等。
- 楼梯的宽度:一般来说,宽度不应小于90cm,公共建筑的主楼梯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10cm。
- 楼梯的高度:一般来说,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9cm,踏步高度的差异应控制在3mm以内。
- 楼梯的踏步深度:通常情况下,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8cm,应保证人的脚部可以完全放置在踏板上。
- 楼梯的扶手:所有的楼梯都应该设置扶手,扶手的高度应在90cm至100cm之间,扶手的宽度不应小于4cm。
3. 楼梯的开口处应该设置合适的栏杆或护栏,防止人员从楼梯的开口处摔落。
开口处的栏杆或护栏的高度应在90cm至110cm 之间。
4. 楼梯间的地板和楼梯踏步的形式应该有明显的视觉区分,以提醒人们注意踩踏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5. 楼梯间应该保持通风和照明良好,以提供合适的空气流通和良好的照明条件。
二、电梯规范1. 电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梯的各个部件和系统应当运行良好,能够确保电梯的顺利运行。
2. 电梯的载重量和尺寸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3. 电梯的入口和出口应该有明显的标识和信号灯,提供给乘客正确的操作指引。
4. 电梯间应该保持通风和照明良好,确保电梯内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5. 电梯的门和门锁装置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的门应该有适当的宽度和高度,以便于乘客的进出。
楼层选择靠近楼梯还是电梯更快捷

楼层选择靠近楼梯还是电梯更快捷在现代的高楼大厦中,电梯和楼梯成为人们常用来垂直移动的工具。
然而,当我们需要选择前往楼层时,我们是否应该选择靠近楼梯还是电梯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选择靠近楼梯的优势。
楼梯作为一种传统的垂直移动方式,不需要等待和拥挤,因此可以节省时间。
特别是在人流较多、电梯等候时间较长时,楼梯能够提供更快捷的上下楼方式。
此外,楼梯还可以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通道,当电梯出现故障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楼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快速、更安全的逃生通道。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选择靠近电梯的一些优势。
首先,电梯可以提供较大的运载量,尤其是在高楼大厦中,这是楼梯无法与之匹敌的。
当人流较多时,选择靠近电梯可以避免在拥挤的楼梯间等待和挤压的情况。
其次,电梯通常会经过各楼层,无需在途中停下,因此省去了爬楼梯的时间和劳力。
此外,电梯的设计和维护也更符合无障碍要求,可以为有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便利。
当然,我们在选择楼层时不仅仅考虑快捷性,还应充分考虑自身需求和具体情况。
如果我们需要搬运大件物品或者携带婴儿车等大型物品,电梯无疑会更加便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靠近电梯的楼层,以方便物品的运输。
另外,如果我们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喜欢锻炼身体,或者只需要上下几层楼,选择靠近楼梯的楼层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鉴于楼梯和电梯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如果我们追求更快捷和便利的垂直移动方式,我们可以选择靠近电梯的楼层;如果我们追求更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选择靠近楼梯的楼层。
最重要的是,在选择楼层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自身需求。
综上所述,选择靠近楼梯还是电梯更快捷,取决于我们对于快捷性、便利性和个人需求的权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所提供的便利设施,以方便、安全、快捷地前往所需的楼层。
楼梯与电梯

第一节楼梯的类型、组成和尺度
根据楼梯的平面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直行单跑楼梯:指沿着一个方向上楼且无中间平台 的楼梯。一般用于层高比较小的建筑。 2)直行双跑楼梯:在直行单跑楼梯的基础上增设了中 间平台。 3)平行双跑楼梯:是指第二跑楼梯段折回和第一跑平 行的楼梯。这种楼梯所占的楼梯间长度较小,面积 紧凑,使用方便,是建筑物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第一节楼梯的类型、组成和尺度
三、楼梯的设置与尺度 (一)楼梯的设置 楼梯在建筑中的位置应当标志明显、交通便利、方 便使用。当建筑中设置数部楼梯时,其分布应符合建 筑内部人流的通行要求。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中至少要设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楼梯。普通公共建筑一般至少要设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楼梯,如符合表8-1的规定,也可以只设一个楼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梯
二、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根据楼梯段的传力特点及结构形式不同,现浇整体 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可分为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两种。 (一)板式楼梯:包括普通板式楼梯和折板式楼梯。 普通板式楼梯是将楼梯段做成一块板底平整、板 面上带有踏步的板,与平台、平台梁现浇在一起。楼 梯段相当于是一块斜放的现浇板,平台梁是支座,其 作用将在楼梯段和平台上的荷载同时传给平台梁,再 由平台梁传到承重横墙或柱上。如图8-10 (a)所示。 荷载--梯段板--平台梁--墙或柱。
作。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梯
按照构成材料的不同,楼梯可以分成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 梯、钢楼梯和用几种材料制成的组合材料楼梯。其中钢筋混凝 土楼梯最常用。 一、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分类 钢筋混凝土楼梯按其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和预制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是指楼梯段、楼梯平台整体浇筑在一起 的楼梯。 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坚固耐久,可塑性强,对抗震较 为有利,并能适应各种楼梯形式。 缺点:在施工过程中,要经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振捣、养护、拆模等作业,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拆模之 下一页 返回 前,不能利用它进行垂直运输。
楼梯与电梯(建筑构造)

该剖面图是从右往左作投影而形成的
楼层与平台标高
共十级踏步,每个踏步高150mm
栏杆扶手做法参照标准图集
其轴线尺寸为4800mm 与楼梯平面图对照
建筑标准层楼梯平面图的识图及绘制步骤
120
-0.900
2700 60
1150 1150 120
1 120 120
2700 120 1150 1150 120
(二) 楼梯详图
3.楼梯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3)楼梯平面图的线型与建筑平面图一样。
(二) 楼梯详图
3.楼梯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3)通常,楼梯平面图画在同一张图纸内,并互 相对齐。这样,既便于识读又可省略标注一 些重复尺寸。
各平台的标高 剖切符号与剖面图对应
开间3600mm、进深4800mm, 墙的厚度为370mm
(二) 楼梯详图
2.楼梯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1)在楼梯平面图中,要注出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尺寸、楼地面和平台面处 的标高以及各细部的详细尺寸。通常,把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尺寸与踏 步数、踏步宽的尺寸合并写在一起。
(二) 楼梯详图
2.楼梯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2)各层平面图中应注出该楼梯间的定位轴线;底层平面图中还应注明楼梯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
(二) 楼梯详图
3.楼梯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1)楼梯平面图一般采用1∶50的比例绘制。
(二) 楼梯详图
3.楼梯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1)按“国标”规定,各层被剖切到的梯段,均在平 面图中以45°细折断线表示。在每一梯段处画有带 箭头的指示线,在指示线尾部注写“上”或“下” 字样及踏步数,表示从该层楼地面到达上(或下)一 层楼地面的方向和步级数。
楼梯概述
(一) 楼梯的组成和形式
房屋建筑学 第2版 第10章 楼梯与电梯

第10章 楼梯和电梯
(2)预制装配式楼梯 是将楼梯分成若干个构件,在工厂或工地
预制,施工时将预制构件进行装配、焊接。这 种楼梯施工速度快,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模 板,是目前各类建筑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楼梯施 工方式。按照组成构件的大小分为小型构件装 配式和大、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两大类。
10.1楼梯概述
梯段中各级踏步前缘的假 定连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楼梯的坡度由踏步高宽比决定
一般楼梯的坡度范围在 23°~45°,适宜的坡度为 30°左右。
10.2 楼梯设计要求
楼梯间剖面 楼梯、台阶和坡道 坡度的适用范围
第10章 楼梯和电梯
10.2 楼梯设计要求
楼梯的坡度取 决于踏步的高度与 宽度之比,踏步尺 寸可按下面的经验 公式来确定:楼梯 踏步宽度b加高度h ,宜为b+h=450mm, b+2h≥600~620mm 。
图10-4 楼梯梯段板的计算厚度
无平台梁的板式楼梯是将楼梯段和平台板组合 成一块折板,这时板的跨度为楼梯段的水平投影 长度与平台宽度之和(如图10-5b) 。板式楼梯的 水平投影长度≤3m时比较经济。
图10-5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a)有平台梁 b)无平台梁
第10章 楼梯和电梯
10.1楼梯概述
b)
c)
d)
图10-8 其他楼梯形式
a)由中间钢砼筒支承的挑板楼梯 b)悬挑楼梯 c)支撑在中心立杆上的螺旋楼梯梁 d)悬挂楼梯
第10章 楼梯和电梯
6.按照楼梯常用施工工艺分类
楼梯的施工工艺主要分为现浇和预制装配 两种。钢筋混凝土楼梯可以根据建筑主体的结 构施工情况采用整体现浇或预制装配;钢、木 楼梯则全部采用装配式的施工工艺。
住宅共用楼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多跑式楼梯
(六)、交叉楼梯
防火交叉楼梯
(七)、剪刀楼梯
防火剪刀楼梯
(八)、螺旋形楼梯
(九)、弧形楼梯
2-5-2 楼梯的设计
一、楼梯位置的确定 1、楼梯应放在明显和易于找到的部位。 2、楼梯不宜放在建筑物的角部和边部,以
便于荷载的传递。 3、楼梯间应有直接采光。 4、4层以上建筑物的楼梯间,底层应设出
二、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是建筑物层间连续运输效率最高 的载客设备,多用于大量人流的建筑物, 如机场、车站、大型商场、展览馆等。
自动扶梯由电动机械牵引,梯级踏步连同 扶手同步运行,机房搁置在地面以下,自 动扶梯可以正逆运行,既可上升又可以下 降。
在机械停止运转时,还可作为普通楼梯使 用。
自动扶梯的平面中可单台布置或双台并列 布置;竖向布置形式有平行排列、交叉排 列、连续排列等方式。
预制踏步的支承有三种形式,墙承式、梁 承式以及悬挑式。
(二)、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一般由楼梯段和带 平台梁的平台板两个构件组成,带梁平台 板将平台板与平台梁合并成为一个构件, 当起重能力有限时,可将平台梁和平台板 分开,这种构造作法的平台板,可以与小 型构件装配式楼梯的平台板相同。
(三)、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是将整个梯段与平 台预制成一个构件,按结构形式不同,有 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两种 。
2-5-4 楼梯细部处理
一、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 踏步面层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地面砖、
各种天然石材等 。
在踏步上设置防滑条可以避免行人滑倒, 并起到保护踏步阳角的作用。
2-5-1 概述
一、楼梯主要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 扶手三部分组成 。
二、楼梯的坡度
楼梯的允许坡度范围在20°~45°之间, 正常情况下应当把楼梯坡度控制在38°以 内,一般认为30°是楼梯的适宜坡度;坡 度大于45°时,由于坡度较陡,人们已经 不容易自如地上下,需要借助扶手的助力 扶持,此时称为爬梯。坡度小于20°时, 只需把其处理成斜面就可以解决通行的问 题,此时称为坡道。
(1)、楼梯间应靠近外墙,并应有直接天 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 散方向开启。
(3)、底层可以做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三)、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适用于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 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塔式住宅,19层及19层 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其 特点是:
用于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作安全疏散人 员和消防人员紧急救援使用。 2、按电梯行驶速度分类 (1)、高速电梯:速度大于2m/s,梯速随层数 增加而提高,消防电梯常用高速。 (2)、中速电梯:速度在2m/s之内,一般货梯, 按中速考虑。 (3)、低速电梯:运送食物电梯常用低速.速度 在1.5m/s以内。
入口,在4层及以下的建筑物,楼梯间可以 放在距出入口不大于15m处。
二、楼梯的尺度
(一)、楼梯段宽度
(二)、梯段净高及净空
(三)、梯段踏步数
为了适用和安全,每个梯段踏步一般不应 超过18步,也不应少于3步。
(四)、楼梯坡度和踏步尺寸关系
2h+b=s=600-620mm
(五)、楼梯平台
3、其他分类
有按单台、双台分;按交流电梯、直流电 梯分;按轿厢容量分;按电梯门开启方向 分等。
4、观光电梯
观光电梯是把竖向交通工具和登高流动观 景相结合的电梯,透明的轿厢使电梯内外 景观相互沟通。
(二)、电梯的组成
电梯是由机房、井道和地坑三部分组成。 在电梯井道内有轿厢和与轿厢相连的平衡 锤,通过机房内的曳引机和控制屏进行操 纵来运行人员和货物。
三、楼梯的类型
楼梯按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室内楼梯和室外 楼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辅
助楼梯、疏散楼梯和消防楼梯;按其材料 可分为木楼梯、钢楼梯和钢筋混凝土楼梯 等。 楼梯按照其外观形式和构造特点可分为直 跑式、双跑式、三跑式、多跑式及弧形和 螺旋式各种形式。
(一)、直跑式
(二)、平行双跑式楼梯
(一)、板式楼梯
(二)、梁式楼梯
对于楼梯段水平投影长度超过3m,多采用 梁式楼梯 。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按楼梯构件的拼合程度一般可分为小型、 中型和大型预制构件装配式楼梯。
(一)、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根据其断面形式不同,一般包括一字 形,L形(包括正L形和反L形两种)和三角形三种 。
常用的防滑条材料有:水泥铁屑、金刚砂、 金属条(铸铁、铝条、铜条)、陶瓷锦砖 及带防滑条缸砖等,防滑条应突出踏步面 2~3mm,但不能太高,否则会造成行走不 便。
二、栏杆、栏板和扶手
栏杆、栏板形式可分为空花式、栏板式、 混合式等类型 。
三、楼梯的基础
2-5-5 电梯与自动扶梯
一、电梯 (一)、电梯类型 1、按使用性质分类 (1)、客梯:(2)、货梯:(3)、消防电梯: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²,居
住建筑不应小于4.5m²;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
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5-3 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根据其结构承力方式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板式楼梯,一种是斜梁式楼 梯。
楼梯平台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两部分。
(1)、直跑楼梯中间平台深度应≥2b+h。
(2)、双跑楼梯中间平台深度应不小于梯 段净宽度。
(六)、梯井
所谓梯井是指梯段之间形成的空隙,此空 隙从顶到底层贯通。梯井宽度一般为60~ 200mm,当梯井超过200mm时,应在梯井 部位设水平防护措施。
三、楼梯间的类型以及尺度的确定
(一)、开敞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仅适用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高层住宅, 要求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 墙,并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二)、封闭楼梯间
封闭式楼梯间适用于24m及以下的裙房和建 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12 层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11层及11层以下 的通廊式作宅。其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