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群常见疾病
奶牛常见疾病【28页】

瘤胃酸中毒
精料 中和
产酸 大量氨和小苏打)
粗料 产碱(唾液中含有
原因 精粗比例高 换季或偷食大量谷物、甜菜、马铃
薯 饲料变化太快
由于瘤胃内碳水化合物快速发酵酸度增 加导致反刍终止,产奶量下降
乳脂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草的质量和采 食量 ,精饲料喂量越高乳脂率越低
产后奶牛开始大量产奶,奶中含有大量 的钙,此时奶牛消化道难以吸收足够的 钙到血液中,且由于干乳期高钙日粮的 作用又减弱了从骨骼中调运钙的能力; vavd的缺乏也会减少钙的吸收,从而出 现短时间内血钙过低、肌肉无力。
治疗:
输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补va、vd 补给肌肉兴奋剂
少挤奶
• 三、酮病
又称牛酮血症,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 物和生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
挤奶
挤后药浴
六、胃肠炎
原因 发霉变质的饲料和草 草中掺杂有泥土或其它杂质 误食农药或有毒物质 环境阴暗潮湿,长途运输,风寒露宿 犊牛环境卫生差,牛奶腐败温度不适 主要表现:腹痛、频繁起卧、拒食、拉 稀
胃肠炎治疗除保护胃肠粘膜,消除炎症 外一定要防止脱水和酸中毒,尤其犊牛
七、胎衣不下
正常生产的牛胎衣不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原因:
形成炎症。偶见于胃肠炎、腹膜炎、子 宫内膜炎及外伤所致。
无论是临床型乳房炎还是隐型乳房炎都 可导致产奶量和奶品质下降,是养牛业 发病率最高、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
预防:良好的卫生环境、挤奶前后的消 毒、避免机械损伤、定期监测、停奶时 的保健
治疗
急性乳房炎静注、肌注抗菌素
乳房送药
灌服中药
乳房外用药
奶牛养殖厂的常见疫病及防控措施

奶牛养殖厂的常见疫病及防控措施随着人民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养殖厂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疫病问题,给养殖厂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对于奶牛养殖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奶牛疫病,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
1. 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产生乳房肿胀、发热、乳汁产量减少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乳腺炎,养殖厂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牲畜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牛棚;-定期检查乳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炎;-合理饲养和营养,增强奶牛的免疫力;-严格控制乳牛的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2. 需求缺铁性贫血需求缺铁性贫血是由缺铁引起的常见疾病,会导致奶牛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贫血,养殖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铁;-增加牧场中的铁含量,比如添加来自植物的铁肥;-定期检查并补充奶牛的铁元素。
3. 蜱虫传播的疾病蜱虫是常见的寄生虫,容易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和疟疾。
为了防止蜱虫传播疾病,养殖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定期清除秽物,减少蜱虫滋生环境;-对牛群进行定期的蜱虫检查和清除;-使用适当的蜱虫药剂进行防治;-培养养殖员工掌握蜱虫防治及咬伤后的处理方法。
4. 乳房皮肤病乳房皮肤病是奶牛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包括皮肤溃疡、皮肤炎症等,严重时会影响乳房健康和产奶量。
预防和治疗乳房皮肤病的措施包括:-保持牛棚的卫生清洁,定期对牛棚进行除螨等消毒处理;-增加牛的免疫力,定期给予疫苗注射;-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饮水,防止奶牛因营养不足而易受感染;-经常检查奶牛的乳房,及时发现和治疗皮肤病。
5. 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饲料发生改变或不适当的饮食引起。
为了防止酸中毒,养殖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奶牛的需要,提供均衡的饮食;-逐渐改变饲料的种类和质量,以避免剧烈的饮食变化;-增加奶牛采食的次数,减少小牛对同一种饲料的过度消耗。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奶牛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威胁,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一、病毒性疾病1. 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牲畜和野生动物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牲畜的生产。
口蹄疫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牛的蹄部和嘴巴的皮肤溃疡病变,导致牛群的生产能力下降。
预防口蹄疫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病毒传播,全面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
预防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关键是定期对牛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原体,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群的免疫力。
3. 牛瘟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严重影响牛的生产和健康。
预防牛瘟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的干净卫生,对牛进行定期检疫和免疫接种,提高牛群的免疫力。
二、细菌性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包括真菌、放线菌等。
乳房炎会导致奶牛乳腺组织受到感染,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
预防乳房炎的关键是保持牛舍卫生,定期对奶牛乳房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奶牛。
2. 颈下淋巴结炎颈下淋巴结炎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病,主要表现为颈下淋巴结肿胀、疼痛和脓腔形成。
预防颈下淋巴结炎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卫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包括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殖能力下降,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
预防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的饲养水平和生活环境,定期检查奶牛的泌尿生殖系统状况。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几种常见奶牛疾病的诊治

几种常见奶牛疾病的诊治奶牛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畜牧动物,但是由于环境、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奶牛常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疾病。
这些疾病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地进行奶牛疾病的诊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奶牛疾病及其诊治方法。
一、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奶牛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奶牛进食过度或采食过短的草原或饲料等原因引起。
疾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奶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随着病情的加重,奶牛会出现牛产后厌食、躁动、痉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状。
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奶牛可能会患上深度昏迷,甚至死亡。
治疗方法:1. 饲喂药物:使用吸附剂等方法来清除胃中多余的酸,如活性炭、氢氧化铝等;2. 液体补液:使用电解质溶液、葡萄糖酸钙等来补充奶牛的水分和电解质;3. 给予静脉注射药物:利用静脉注射药物来补充奶牛体内缺少的糖、水和电解质。
二、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乳房细菌感染引起。
该疾病通常会使奶牛的乳汁变质,导致奶牛产生发热、乳房肿胀、乳汁分泌减少等症状,这些都会对奶牛的身体和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
治疗方法:1. 给予抗生素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该疾病,如青霉素、四环素等;2. 清洁和消毒:定期对奶房和乳头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3. 鉴定干奶牛:对干奶牛进行诊断和鉴定,防止疾病的潜在传播。
三、疱疹病疱疹病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
该疾病通常会引起奶牛的发热、流泪、鼻塞、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特别是对于产后奶牛,该疾病对于乳汁的生产还会造成重要影响。
治疗方法:1. 给予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该疾病,如阿昔洛韦等;2. 采取隔离措施:及时将感染病毒的奶牛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3. 强化营养:在奶牛的进食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保证奶牛的免疫力。
四、乳热病乳热病是一种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奶牛的乳房和生殖道受到感染所引起。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乳制品,还提供了大量的肉类、皮毛和其他副产物。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一些疾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重影响奶牛的产量和健康。
因此,为了保障奶牛的健康和养殖效益,我们需要了解并有效治疗奶牛的主要疾病。
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这些细菌通常从受感染奶牛的乳房分泌物中传染给健康奶牛。
症状包括乳房肿胀、红斑和分泌物变稠。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清洗乳房。
预防的方法包括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以及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
2. 肠胃炎肠胃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肠胃问题。
而奶牛的肠胃解剖结构使其更加容易发生肠胃疾病。
症状包括粪便异常、缺乏食欲、腹泻和腹胀。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调整奶牛的饮食。
预防的方法包括定期清洁饮用水器和饲料箱以及逐渐改变奶牛的饮食,使其更加适合其肠胃系统。
3. 阴道炎4. 爪病爪病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它是由于长时间的膝跖和活动不足,导致爪部滑脱、角质坚硬等问题而引起。
症状包括步态异常、脚受伤和疼痛。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和进行清洁。
预防的方法包括检查奶牛的爪部健康,及时修剪、清洁爪部,并为奶牛提供宽敞的场地进行活动。
5. 呼吸道疾病在预防和治疗奶牛疾病时,兽医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对奶牛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并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此外,农民还应注意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以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减少奶牛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9篇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9篇第1篇示例:奶牛是农民朋友们经常养殖的一种家畜,其产出的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奶牛在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牛奶的品质和产量。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奶牛的主要疾病有哪些。
奶牛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乳房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乳房炎会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奶牛还容易患上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进而影响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奶牛还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炎症等。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奶牛的这些主要疾病呢?首先要做好的是预防工作。
在日常养殖中,要保持奶牛圈舍的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秽物。
要合理安排奶牛的饲养管理,保证其合理的饮食和休息,提高其免疫能力。
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对于乳房炎这样的常见疾病,可在日常养殖中加强对奶牛乳房的清洁和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要注意合理配饲,避免饲料过于粗糙,定期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密闭的环境,以减少病原体传播。
对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要定期检查奶牛的生殖器官和泌尿系统情况,避免患上感染性疾病。
当奶牛确实患上了疾病时,我们也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对于一般的轻微疾病,可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
对于严重疾病,要请兽医进行诊断,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要选择正规的兽医药品,避免使用劣质药物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避免对奶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还要注意对患病奶牛进行隔离,避免疾病传播给健康奶牛。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奶牛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会遭受不同的疾病威胁,给牛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疾病,采取措施防治疾病,对于确保奶牛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一、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并降低乳质。
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局部温度升高、乳汁外流或凝块、体温上升等。
防控措施如下:1.加强卫生管理,保持乳房和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2.对乳房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炎症。
3.注重奶牛的营养和饮水,增强其身体抵抗力。
4.在使用药品时,应该根据医嘱使用合理的药物。
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常常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发生。
临床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控措施如下:1.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环境的干燥和温暖。
2.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
3.加强疫苗接种,提高牛的免疫力。
三、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农业生产。
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腹泻、体温升高、蹄部溃疡等症状。
防控措施如下:2.严格的检疫制度,确保入境动物的健康状态。
四、对流感病毒对流感病毒是一种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由于病情凶猛、致死率高,可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轻微疲惫等。
防控措施如下:1.与人接触的牛应加强隔离管理。
2.及时进行病原体检测,采取对症治疗。
3.加强对流感病毒变异的预警,根据最新的流感病毒管理计划来预防该病毒。
五、肺炎1.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帮助预防病原体的传播。
2.拓宽牛舍通风的口径,保证空气流通。
3.加强牛群管理,追踪潜在的感染源。
总之,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奶牛疾病,采取合适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奶牛的疾病发生率,促进奶牛健康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群常見的疾病一、青草痙攣病(鎂缺乏症)青草痙攣症主要由於血液中所含鎂離子不足所造成。
鎂離子對於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代謝過程中所須的反應有密切關係。
(一)症狀:動物步伐踉蹌並跌倒,跌倒後前後足前後擺動、頭部往後方擺、多唾液、磨牙、眼皮急速張閉、眼球翻白、抽筋、臉部、肩部輕微抽搐、昏迷、死亡。
(二)原因:1.主要原因是飼料中鎂及鈣含量過低。
2.能量不足及蛋白質過多(8~1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25~30%粗蛋白)。
能量補充可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提高,進而減少瘤胃中氨氣(NH)3濃度,使得氨氣(NH)抑制鎂吸收情形減少。
33.太多的鉀肥會植物從泥土中吸收鎂。
飼料中太高的鉀含量也會降低動物吸收鎂的能力。
此外草料中若氮含量過高,也會使得瘤胃中氨氣(NH3)濃度增加,抑制鎂的吸收。
(三)治療:靜脈注射500ml的25% 葡萄糖酸鈣及5%的硫酸鎂。
注射必須緩慢注射以免有心臟停止的危險。
靜脈注射後,若再以皮下注射200ml的50%硫酸鎂(MgSO)的話,其效果更好。
灌餵鎂溶液至瘤胃中效果比較差,因為4鎂被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
(四)預防:1.飲水中可加入硫酸鎂或氯化鎂。
2.飼料中添加鎂或礦物質鹽,並須確保泌乳牛每天有30克鎂攝取量,小牛有4~8克鎂的攝取量。
3.施予鎂肥料可使牧草中鎂含量提高。
4.儘可能讓牛隻攝食苜蓿及一般草料的混合草料。
P1二、瘤胃過酸症主要由於突然增加可醱酵碳水化合(RFC)的攝食量,造成瘤胃中醱酵速度增快而產生各種的酸,改變了瘤胃微生物的族群,造成大量乳酸,使瘤胃內的酸鹼值由正常的6.8~7.2降為4~6,因而出現瘤胃過酸症,而此酸性物質被瘤胃吸收至血液中,進一步造成了血液過酸症。
(一)原因:突然從高纖維飼料轉變成高濃厚精料或蘿蔔、馬鈴薯的快速採食,尤其是以小麥、玉米或高梁為主的精料,使得澱粉分解或醣類利用的乳酸菌大量繁殖,造成瘤胃乳酸產量遽升。
(二)症狀:呼吸增快及飼料換肉率減低,肝臟潰爛,瘤胃發炎,血液中鈣含量減少,pH值下降,乳酸增多。
(三)預防:1.從高纖維素飼料轉變至高精料飼料須緩慢,時間約須2~3週完成轉變(每日逐漸減少高纖維飼料及增加高精料飼料餵量)。
密切留意每日攝食量及動物本身狀況。
2.飼料中加入抗生素如莫能菌素或拉沙洛西,用以改變瘤胃醱酵型態,減少乳酸生成。
3.飼料中加入金黴素(氯四環素)或泰樂菌素可減少肝臟潰爛。
(四)治療:立刻停止高精料飼料的餵食並給予高品質牧草。
在緊急狀況時須靜脈注射電解質液或碳酸緩衝液以中和血液中酸度。
三、瘤胃鼓脹症(Bloat)放牧於茂盛的豆科植物草地,或餵飼日糧中粗飼料太少,特別是餵給大量苜蓿乾草時發生。
鼓脹症是一種消化障礙,主要由於瘤胃中發酵氣體大量產生,而無法經由打嗝排出,引起瘤胃急速膨大,胃機能也停止。
鼓脹症可分為兩種:(一)『自由氣體式』原因攝取過多飼科使得瘤胃賁門部份壓至液相下,使得氣體無法由賁門排出。
(二)『泡沬式鼓脹』原因苜蓿中高含量的泡沬形成蛋白質在瘤胃形成黏稠物質。
氣體困在黏稠物質中以致無法排出賁門。
除了苜蓿蛋白質外石鹼草素(Saponin)、氰酸(HCN)、硫化氫(HS)、組織胺(histamine)等皆被懷疑與鼓脹有關。
2(三)症狀:P2 牛的左側鼓脹、弓背、踢肚、腳步踉蹌、經常排尿及排糞、呼吸急速、舌延伸至外、嘔吐。
(四)預防:1.可使用抗泡沬生產劑如矽質去疤劑(Silicones)、清潔劑、植物油、牛油等防預,使用方法可以投入水中,噴灑於牧草上或添加於補充料或礦物鹽中,在美國普遍使用Poloxalene,效果最好。
2.最有效的防治法是在苜蓿及一般草料的混合料中,保持一般草料的量在50%以上。
3.口服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鏈黴素,可減少鼓脹形成。
(五)治療:1.若鼓脹是由於自由氣體所造成的話,可將口徑約1吋的管從口腔塞入瘤胃中以減少氣體壓力。
也可沿管加入polaxalene或其他抗泡沬生成劑。
2.若情況緊急,直接割開體壁及瘤胃以抒解壓力,開口約15公分即可。
四、分娩麻痺/乳熱症(泌乳低血鈣症)分娩麻痺主要發生於高產乳牛第3~5產時容易發生的代謝性疾病,大部分再分娩後48小時以內發生:乳熱症主要發生於年老母牛,大部分再分娩後24小時以內發生,兩者幾乎可以算是同一病。
(一)原因:牛在泌乳期中所須的營養需求很高,從泌乳初期,鈣從骨骼中抽出的速度比鈣流失速度(隨牛乳而出體外)慢,並且此時攝食量尚未達到最大量以致於鈣攝取量不夠,造成血液中鈣濃度減低而引起泌乳低血鈣症。
(二)症狀:無精打采、耳朵溫度較冷、口鼻部乾燥、行走不平衡、肌肉麻痺、胸部著地且頭偏向旁邊。
體溫下降(非上升),代謝速度及胃腸蠕動減少、神經傳導減弱。
血液鈣磷下降而鎂上升。
(三)預防:1.在乾乳或分娩前,給予鈣含量較少的飼料可以減少此症狀發生,因為低鈣飼料可以刺激乳牛骨骼中的鈣被抽取到血液的速率增加,如此當牛隻進入泌乳期時,不會因為乳產量突然增加而使得血鈣量減少。
2.在乾乳期中,務必控制鈣及磷的攝食量於NRC標準附近,每日每頭牛攝取鈣量應在100克以下,鈣磷比例應少於2~2.5:1。
在乾乳期中,每頭體重為455公斤奶牛,乾物質攝取量須限制在6.4公斤。
P3(四)治療:靜脈注射500ml,20%的葡萄糖酸鈣可以有效治療,痊癒時間很快且須注意在注射過程須緩慢以免引起心臟停止。
五、足部健康足部疾病嚴重地影響到乳產量及生殖性能。
由於足部疼痛,使得攝食時間及量的減少,造成乳產量下降。
遺傳性因足部或腳部不正常是屬於高度遺傳性,牛隻若有此特性應予淘汰。
正確修蹄方式包括前蹄與地面應成50~55°而後蹄與地面應成45~50°。
(一)預防1.環境因素:圈飼方式通常增加蹄病發生,其原因是牛隻長期站立於堅硬及粗糙的水泥地上,增加蹄磨損的機會而造成蹄病。
在圈飼中應給予足夠空間以便運動及躺下休息,避免飼養擁擠。
新造的水泥地比舊的水泥地磨擦大。
溼水泥地磨擦係數又高過乾水泥地。
每日最好給予牛10~12小時離開水泥地面以減少蹄病及關節炎發生。
2.營養及飼養管理:過多精料餵飼會造成瘤胃過酸症及蹄葉炎。
給予牛隻均衡日糧、精料最好不要超過全量的65%以及同時須2.3~4.5公斤長纖維的乾草存在。
添加1%碳酸氫鈉可以減低瘤胃酸度及蹄葉炎。
3.修蹄:每年須至少修蹄2次,趾長應在7.6公分以下,後跟離地面須有3.2公分。
修蹄目的是使全身體重均勻平散在蹄表面積上,減少受力不均產生。
A) 前足趾與地面須呈50度,後足趾與地面須為45度。
B) 腳趾長度維持在7.6公分。
C) 後腳跟離地面約須3.2公分。
4.足浴:足浴不能取代良好的衛生的環境。
在潮濕、多糞便的環境下,提供足浴可控制腳部細菌的生長,足浴槽長至少須9公尺,內置3~5%福馬林溶液,須保持浴池福馬林液高度在15公分左右。
連續3天使用,每3或4週重複一次可有效減少蹄病。
足浴後,讓牛隻站立或行走30分鐘左右以待福馬林蒸乾,如福馬林未蒸乾而牛隻接觸到墊料時,會使墊料遭受福馬林污染,當牛隻躺P4 下後,受福馬林污染的墊料會接觸到乳房而使乳房受傷。
足浴前應清洗牛蹄部的,泥糞土以維持浴池中福馬林效果。
每25隻牛通過浴池後,應再加3.8公升福馬林溶液補充。
使用抗生素於浴池中也能治療蹄病,但每年不得用超過二次,以免增加細菌抗藥性。
足部若有破損時,切記不可用福馬林藥浴。
❖註:5%福馬林溶液,3.8公升36%福馬林液加72公升水。
六、腐蹄(一)原因:潮溼、骯髒的環境下,受損皮膚經由細菌感染而起。
石塊及外物皆可使得腳趾間皮膚破損。
受感染後的動物會繼續污染環境,造成其他牛隻感染。
(二)症狀:腳部發生腐臭,趾間皮膚潰爛,腳部疼痛及腫脹。
(三)預防:1.隔離感染動物。
2.提供乾燥環境。
3.每兩週用3~5%福馬林足浴。
4.清除運動場中的石塊等雜物。
(四)治療:用青黴素或土黴素都非常有效。
七、蹄葉炎急性蹄葉炎:通常發生於第一次泌乳的動物(泌乳期第60~90天左右),其明顯症狀為動物大部份的時間都躺著、不願行走、足部冠狀環以上紅腫。
此疾病與遺傳、環境、營養及飼養因素有密切關係。
(一)治療:可用消炎藥治療,將牛隻移離水泥及石塊區至草原處或鬆軟的土地上並停止精料的餵飼(只能給予乾草)。
慢性蹄葉炎:症狀較輕微而不易被發現。
蹄變平、變寬。
主要原因與多量穀物餵飼有關。
沒有特別治療方法,只有按時修蹄以預防。
P5 八、腳底潰爛與腐蹄不同的是此症發生時,腳部不會腫脹。
其主要由於硬質腳跟產生洞穴或破裂以致於被污染物(如細石屑)進入造成感染。
污染物繼續堆積,壓力隨之增加而造成極度不適。
除非此洞穴或裂縫予以治療,否則會繼續擴充到軟組織,造成潰爛。
治療上須將潰爛部分予以洗除,潰爛洞穴或裂縫要以浸有7%的碘酊棉花球予以封填。
一般而言不須用抗牛素治療除非感染己經深入內層組織中。
大部份牛隻會有立刻的改善,除非潰爛嚴重,則須好幾天時間治療。
此症狀所產生的痛楚非常強烈。
可在未感染的腳趾下墊一小木塊使得另一邊受傷的腳趾離開地面,免除體重壓力的負荷。
九、白線疾病腳底與堅硬的蹄壁有一層纖維性的結蹄組織。
碎石及外物會刺穿此層組織造成腳底內潰爛。
當牛腳部長時間潮溼時,此症較易發生。
十、乳房炎(一)起因:細菌經由泌乳孔進入乳房造成感染。
(二)症狀:牛乳外觀會有塊狀、血塊、或水樣狀物。
嚴重時,乳房會發熱、腫脹、變硬、疼痛。
(三)治療:1.令受感染的牛隻乾乳且灌入抗生素於乳房內,灌入前乳頭末端須用酒精徹底消毒,每一受感染的乳頭須用新的灌藥管處理。
2.若抗生素治療無效,牛隻應予以淘汰。
(四)預防:1.擠乳前所有乳頭必須清洗並用紙巾擦乾。
每一乳房須用新的或清潔紙巾擦拭,擠乳後須用碘劑消毒乳頭。
2.須常檢查榨乳機器真空泵是否運作正常(壓力是否正確) 。
避免過度擠乳,榨乳機器應須每年檢查二次。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