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常见病防治规程
奶牛养殖厂的常见疫病及防控措施

奶牛养殖厂的常见疫病及防控措施随着人民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养殖厂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疫病问题,给养殖厂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对于奶牛养殖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奶牛疫病,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
1. 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产生乳房肿胀、发热、乳汁产量减少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乳腺炎,养殖厂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牲畜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牛棚;-定期检查乳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炎;-合理饲养和营养,增强奶牛的免疫力;-严格控制乳牛的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2. 需求缺铁性贫血需求缺铁性贫血是由缺铁引起的常见疾病,会导致奶牛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贫血,养殖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铁;-增加牧场中的铁含量,比如添加来自植物的铁肥;-定期检查并补充奶牛的铁元素。
3. 蜱虫传播的疾病蜱虫是常见的寄生虫,容易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和疟疾。
为了防止蜱虫传播疾病,养殖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定期清除秽物,减少蜱虫滋生环境;-对牛群进行定期的蜱虫检查和清除;-使用适当的蜱虫药剂进行防治;-培养养殖员工掌握蜱虫防治及咬伤后的处理方法。
4. 乳房皮肤病乳房皮肤病是奶牛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包括皮肤溃疡、皮肤炎症等,严重时会影响乳房健康和产奶量。
预防和治疗乳房皮肤病的措施包括:-保持牛棚的卫生清洁,定期对牛棚进行除螨等消毒处理;-增加牛的免疫力,定期给予疫苗注射;-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饮水,防止奶牛因营养不足而易受感染;-经常检查奶牛的乳房,及时发现和治疗皮肤病。
5. 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饲料发生改变或不适当的饮食引起。
为了防止酸中毒,养殖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奶牛的需要,提供均衡的饮食;-逐渐改变饲料的种类和质量,以避免剧烈的饮食变化;-增加奶牛采食的次数,减少小牛对同一种饲料的过度消耗。
奶牛易患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奶牛易患疾病及其防治措施奶牛是重要的家畜养殖物种之一,其身体健康与否对于奶牛养殖的盈利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奶牛易患的疾病主要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大类。
以下是奶牛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与治疗措施。
传染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且容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口蹄疫、疯牛病和布氏菌病等。
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口腔疾病,通过接触患病牲畜或被感染的环境而传播。
预防口蹄疫的关键是做好生物安全隔离措施,全面消毒和干燥环境,并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疯牛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通过血液和组织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环境卫生、严格控制饲料和水源,以及定期进行免疫检测。
布氏菌病是一种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乳房炎、乳汁异常等。
预防布氏菌病的关键是做好农场的卫生环境管理,定期兽医巡查,及时确诊患病奶牛并采取隔离防控措施,灭鼠消蝇,保持奶牛舒适。
除传染病外,奶牛还常常患有一些非传染病。
常见的非传染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繁殖障碍等。
例如,奶牛容易患有消化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溃疡和饲料中毒。
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正确饲喂、合理饲料和饲养环境管理。
保持奶牛饮水干净,避免饲料发霉、异味和变质。
奶牛的呼吸系统也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保持牲畜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
及时加强牲畜的营养和免疫力,减少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奶牛呼吸系统的影响。
此外,奶牛的繁殖障碍也会导致奶牛产犊率下降和生产力下降。
常见的繁殖障碍包括不孕症、胚胎吸收和胎儿畸形等。
预防繁殖障碍的关键是定期对奶牛的生殖系统进行检查和预防治疗。
合理管控奶牛的营养摄入,保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以提高其繁殖能力。
综上所述,奶牛易患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对于奶牛养殖的盈利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预防及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在于做好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和定期检查等工作。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奶牛是养殖业中常见的家畜之一,但由于其生理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奶牛常常会患上各种疾病。
对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保证奶牛健康生长和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病毒性疾病1. 奶牛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组织受到细菌侵袭引发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哺乳期的奶牛。
病症表现为乳房肿胀、局部发热、产出带脓血的乳汁,严重的还有乳腺炎症状。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合理饲养、防治乳房受伤、合理消毒等。
2. 奶牛口蹄疫奶牛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牛、羊等哺乳动物。
病症表现为口腔、蹄部皮肤溃疡、水泡、严重时还会引起蹄部溃烂,影响奶牛正常的进食和行走。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严格消毒隔离、注重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预防接种等。
奶牛口疮病是由口腔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疾病,传染途径为飞沫和唾液。
病症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口唇肿胀、流涎、进食困难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环境卫生、密切监控奶牛健康状况、提高饲养水平等。
二、细菌性疾病1. 奶牛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饲料粗细度不合适、饲料中纤维成分不足等原因引发,病症表现为奶牛进食减少、口舌干燥、躺卧时间增加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合理饲料配制、增加日常观察和检测等。
2. 奶牛产后感染性疾病奶牛产后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产后子宫炎、子宫脓肿等,常在产后30天内发病。
病症表现为发热、产后不适、产后恶露异常、食欲不振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产后护理、加强环境卫生、提高饲养水平等。
3. 奶牛肠胃功能紊乱奶牛乳房病包括乳房肿瘤、乳房坚硬、乳汁产量减少等,常常是由于饲料营养不均衡、粗糙引起,病症表现为乳房肿胀、乳汁产量减少、乳房疼痛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饮水卫生、合理饲料搭配等。
三、寄生虫性疾病1. 奶牛肝吸虫病奶牛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肝脏内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常见于湿润的环境,病症表现为奶牛体重下降、毛色暗淡、食欲不振等。
试论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试论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奶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品种之一,养殖奶牛不仅对农民家庭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奶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为了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针对奶牛常见的疾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传染病传染性疾病是奶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如乳房炎、口蹄疫、瘟疫、疯牛病等。
针对这些传染性疾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隔离措施,确保新引进的牛只不会传染病毒给其他牛只。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牛只的免疫能力。
- 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干净整洁的饲养环境,保持牛舍干燥通风,定期清理卫生,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 动物观察:定期观察牛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隔离,以避免疾病传播。
2.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奶牛养殖中另一常见问题,如饲料中毒、肠道蠕虫感染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措施:- 合理饲养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营养,并注意分阶段喂养,防止饲料中毒的发生。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确保其不含有害物质。
- 组织清洁:保持牛舍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防止牛只感染肠道蠕虫等疾病。
- 定期驱虫:定期进行驱虫,防止肠道蠕虫感染。
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避免驱虫药物过度使用导致药物抗性的产生。
3. 生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生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繁殖障碍、子宮脫垂等。
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 繁殖管理:做好繁殖管理工作,合理安排配种和分娩时间。
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孕、难产等问题,提高奶牛的繁殖率。
- 保持清洁:保持牛舍和繁殖器官的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感染。
定期对奶牛进行泼洗和消毒,定期清理牛舍等。
规模化奶牛养殖常见疫病及其防治

规模化奶牛养殖常见疫病及其防治规模化奶牛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牛奶和奶制品。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奶牛疾病防控成为了养殖户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规模化奶牛养殖常见的疫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常见疫病(一)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会出现乳房肿胀、产量减少、奶质变稀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养殖户应该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对发现炎症症状的奶牛进行隔离治疗,同时注意卫生和饲养管理,减少细菌的侵袭,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牛口腔、蹄部出现水疱,患病的牛会出现跛行、饮食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养殖。
防治口蹄疫的关键是加强对奶牛的检疫和隔离管理,同时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三)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患有伪狂犬病的奶牛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瘫痪等症状,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预防伪狂犬病的关键是加强蚊虫防治,对奶牛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其抵抗力。
(四)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防治措施(一)加强卫生管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圈舍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清理排泄物,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应加强对奶牛的定期检疫,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的奶牛,减少疾病的传播。
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三)科学饲养管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应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调整饲养方法,确保奶牛的健康生长。
(四)防控外源感染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应加强对外来人员、车辆等的管控,防止外源疫病的传入。
对来访人员、车辆进行检疫消毒,减少外源感染的风险。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奶牛是养殖业中重要的动物之一,但同时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以下是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1. 乳房炎:乳房肿胀、发热、乳汁混浊是乳房炎的典型症状。
临床观察时可注意乳房的变化,观察乳汁的颜色和质地是否正常。
防控措施包括定期对乳房进行检查、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定期清洁和消毒乳房。
2. 肺炎:肺炎的临床观察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症状上,如咳嗽、气喘等。
可通过观察奶牛的呼吸频率和呼吸困难程度来判断其是否患有肺炎。
防控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牲畜场的干净整洁、定期接种预防疫苗。
3.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观察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蹄部疼痛、乳汁减少等。
观察奶牛是否有食欲减退、乳房肿痛等情况。
防控措施包括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定期消毒牲畜场、及时接种口蹄疫疫苗。
4. 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观察时可注意奶牛是否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防控措施包括提供优质的饲料、分轻重奶牛饲养、定期进行疾病筛查。
5. 蛋白质缺乏症:蛋白质缺乏导致奶牛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临床观察时可以注意奶牛是否有发育迟缓、毛发干燥等情况。
防控措施包括提供有足够蛋白质含量的饲料、补充蛋白质饲料。
6. 疟疾: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临床观察时可注意奶牛是否有皮肤瘙痒、贫血等症状。
防控措施包括对牛棚、饮水设施等进行消毒,定期除虫。
临床观察是诊断和防控奶牛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牲畜场的卫生等防控措施也是降低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为了保障奶牛的健康和产量,养殖者应密切关注奶牛的临床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
牛是农民常见的饲养动物之一,然而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牛疾病的问题。
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牛的常见疾病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热病
发热病是由于牛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
防控措施:应及时隔离患病的牛难接触其他牛,并进行药物治
疗。
二、口腔炎
口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牛患上该病后,会出现口角炎症、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控措施:在饲料和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加强卫生状况,定期对牛进行口
腔检查以及口内清洁。
三、乳房炎
乳房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分泌物异样、乳房局部发
红等症状。
防控措施:加强卫生条件,定期对牛进行乳房检查,对乳房局部肿胀、发红等
症状发现,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
四、产后疾病
产后疾病常常出现在牛产后一段时间,会出现饮食不振、腹痛以及泌乳下降等症状。
防控措施:为了避免产后疾病的出现,应及时给予牛营养均衡的饲料以及适量的运动,同
时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五、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是由于牛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气喘、流鼻涕等症状。
防
控措施:保持牛舍的通风状况良好,避免牛受到寒冷或潮湿的刺激,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总之,以上列出的常见牛疾病的临床观察及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牛的疾病,为提高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农场中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主要用于生产牛奶。
奶牛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了解奶牛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户是非常重要的。
一、常见疾病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会导致奶牛的乳房发炎,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奶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产奶。
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以及奶水变质。
乳房炎的引起原因有细菌感染、环境卫生不佳、乳房受伤等。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和胃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细小病毒等。
3.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的繁殖系统疾病包括子宫炎、乳房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的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器官发炎、不孕等症状。
繁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二、防治方法1. 营养合理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和饲料供给是防治奶牛疾病的关键。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合理的饲养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奶牛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疫苗接种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奶牛疫苗包括乳房炎疫苗、肠道疾病疫苗、繁殖系统疫苗等,这些疫苗能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3. 环境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和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干燥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通风可以排除臭气和病原体,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日常饲养中要定期清理牛舍、清洁饮水和饲料槽,保持牛舍的卫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监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奶牛的饮食、粪便、体温和行为等情况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用药当奶牛患病时,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和残留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常见病防治规程一、如何揭发病牛(一)在挤奶通道外观察回牛舍的奶牛运动状态,如运步缓慢、运步困难、弓腰、运步时出现点头运动、伸低头运动、运步停下,在回牛舍挤奶通道落在最后的牛,这些牛可能是有病的牛。
(二)注意观察泌乳牛回牛舍后上颈枷的情况:泌乳牛挤完奶回牛舍后,应立刻上颈枷高高兴兴吃草,不上颈枷或回去后卧地的牛往往是有病的牛,应注意观察这些牛。
(三)牛吃饱后应该在卧床上舒舒服服地反刍,不反刍的牛往往是有病的牛。
(四)观察奶牛的鼻镜,如果鼻镜无汗,干燥,眼无神的,是有病的牛。
(五)凡怀疑有病的牛,都要做以下检查:测体温、听心音、听心侓。
测次数,检查胃肠蠕动,看粪便,必要时做直肠检查,观察直肠内粪的性状,感觉子宫的大小、有无积液等,以确定奶牛是否发生了疾病。
(六)观察奶牛的腹围大小,有无鼓气、积液、真胃积粪,应进行腹部的触诊,以判定奶牛有无疾病。
(七)观察奶牛阴道有无异常,有无异味,排出的分泌物性状、气味等。
(八)通过上述的检查,对有病的牛,用喷漆在牛体上做好标记,将牛分离到奶牛医院隔离、治疗。
(九)观察圈内的各种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反馈给兽医处长。
(十)做好每日的巡圈观察记录记录,做好巡栏兽医交之间的接时交接。
二、疾病诊断与治疗程序(一)建立病牛病历档案制度:每头病牛都有1个病历,病历填写的内容为:一般检查:体温、心跳/分钟、呼吸/分钟,粪的性状、鼻镜、精神状态、病牛的瘤胃蠕动、肠音、真胃触诊状态。
通过信息中心电子档案了解病牛圈舍、胎次、产后天数、病史、产奶量等,并登记在病历上。
(二)病牛临床检查:病牛的现症检查; 在做了体温、心跳、呼吸、粪的性状、鼻镜、精神状态、瘤胃蠕动、肠音等检查的基础上,必要时再做直肠检查,进一步判定粪便有无异常,子宫有无异常、胎儿是否存活、真胃的触诊判定真胃有无积粪等,必要时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
肢蹄病的检查,是通过运动检查和肢蹄的局部检查以确定患肢与患部。
(三)实验室检查:对不能确诊的病牛,根据怀疑的病因,可采集相关的病料,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临床常做的检验项目有:1、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分类等,这类检查对发热性疾病很有意义。
2、建立血钙、血镁、血钾、血磷含量监测制度:采血,送化验室化验,对指导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及用药很有意义。
血清钙含量:健康牛:9.5mg/100ml以上围产牛:7.8mg/100ml初产牛:7.5—7.8mg/100m血清钙低于上述指标就可能产后发生低血钙。
3、牛猝死症:采血、脾、肝、小肠,送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1)牛球虫检验,断奶前后犊牛拉稀粪,采粪样,送化验室做球虫卵鉴定。
(2)皮肤病化验,采病料送化验室鉴定有无螨虫及蠕形螨虫。
(3)血液涂片染色镜检,以确定血液原虫及附红细胞体病。
(4)凡有传染性疾病可疑的病牛,均需采集病料,送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为奶牛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4、建立诊断:在进行了全面检查后,进行综合分析,对病牛建立正确诊断。
5、治疗:主治以上人员提出治疗方案,开写处方。
6、观察病牛恢复情况:治疗过程中,每天多次观察病牛采食、反刍、粪便等变化情况等,观察治疗效果,并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均记录在病历档案中。
7、停药:临床症状消退、精神及食欲全部恢复正常的牛即可停药,转入待抗圈。
8、兽医院牛只转入大奶厅之前全部要做抗生素检测,抗生素阴性后方可转入大奶厅。
三、疾病诊疗流程及常见病的治疗.. 病牛记录治疗流程1.1每天下午下班前兽医主管整理并打印出当天疾病牛只治疗信息(一式两份)将当天新发病牛只和治愈已转出牛只信息更新;1.2记录表包括以下信息•牛号•体温•疾病名称•处理方法•疗程执行天数•发病日期•治疗兽医•备注2.1兽医记录所有挤奶牛只耳号2.2 与疾病治疗信息表核对出在治牛头部做蓝色/黄色标记(连续两天用不同颜色标记)2.3每一批次挤奶结束后,兽医在前,挤奶员在后,2人协助将赶出小挤奶厅,需要隔离牛挑出来3.1 隔离牛只包括:•在治牛(头部有蓝色/红色标记)•新发牛(头部无标记)•疗程结束治愈牛(头部有蓝色/黄色标记)4.1 全面检查•体温•听诊(瘤胃蠕动、是否移位)•直肠检查(粪便、瘤胃充盈度等)4.2 对新发病牛正确诊断,根据疾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5.1 转牛:•在治牛和新发病牛转回病牛舍•乳房炎牛转入乳房炎牛舍•用药疗程结束需要停药测抗牛转入待抗牛舍各项疾病治疗方案一.消化系统疾病(一)、单纯性消化不良主要症状:体温正常,食欲减退,瘤胃蠕动弱,粪便颜色正常,没有其他症状。
治疗处方:1) 肌注:复合维生素B 30ml;灌服:丙二醇300ml;疗程:一次/天,连用3天;2) 对瘤胃蠕动停止的牛只肌注:复合维生素B 30ml;灌服:丙二醇300ml;静注:50%葡萄糖500ml疗程:一次/天,连用3天;治疗可在新产牛舍和病牛院进行。
(二)、瘤胃鼓气瘤胃鼓气一般分急性鼓气、慢性鼓气1、急性臌气主要症状:左侧腹围高度膨胀,肷窝消失,甚至高出脊背部,牛心跳呼吸加快,可视粘膜发绀,伸颈、伸舌、张嘴呼吸甚至牛无法站立,瘤胃蠕动停止,食欲废绝,不及时发现治疗,很快死亡。
治疗处方:立即用套管针放气或用插入胃管放气。
若为泡沫性瘤胃臌气放气无效时瘤胃内注射或口服消气灵(二甲基硅油)30ml,用三倍水稀释。
当泡沫性急性瘤胃臌气上述方法无效时,应做瘤胃切开进行瘤胃冲洗。
疗程:一般1次即可。
2、慢性鼓气主要症状:精神稍沉郁,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少,腹围明显膨胀,反刍减少或停止,食欲减退。
诊断:要注意测体温,凡体温偏高者,应当怀疑创伤性网胃炎引起。
治疗处方:灌服消气灵30ml(用三倍水稀释);液体石蜡油(500ml/瓶)×4;人工盐100g;小苏打100g。
疗程:1次/天;连用3天。
当上述治疗无效时,可做瘤胃切开冲洗。
(三)、瘤胃积食主要症状:体温一般在正常范围,瘤胃蠕动减弱,甚至停止,瘤胃内容物坚实,触诊发硬,用手按压后长时间有按压痕迹,粪便少或无粪便,精神严重沉郁。
治疗处方: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0ml;5%碳酸氢钠500ml;10%氯化钠500ml,肌肉注射复合VB 20ml;灌服:液体石蜡3000ml,硫酸镁500g,小苏打150g,水20kg。
疗程:1次/天;连用3天。
当治疗3天未好转,应尽快做瘤胃切开术。
(四)、肠扭转主要症状:肠扭转常发生于盲肠和小肠的扭转,发病后病牛突然频繁起卧,后肢踢腹,磨牙,呻吟,努责,瘤胃及肠管蠕动停止,排粪减少或停止,精神沉郁;病的后期体温下降至38℃以下,皮温降低,末梢变凉,腹痛消失,心率100次/min以上;最后扭转肠管坏死,产生内毒素,休克死亡。
诊断:对腹痛的牛做直肠检查,可触及臌气积液的肠段。
治疗处方:应果断采取剖腹诊断,对扭转的肠管整复。
术后护理:静脉注射:10%氯化钠500ml;50%葡萄糖500ml;头孢噻呋4g ;1次/天,连用3天。
(五)、真胃扭转(RDA)主要症状:发病急,体温偏低,精神沉郁,脱水,食欲废绝,粪便稀薄、发黑,腥臭,腹围明显膨胀;当顺时扭转时,右侧肩端水平线9—11肋骨之间叩诊有明显的钢管音,当逆时针扭转时,钢管音在腹部的前中部。
喜饮水,发病一般在产后1个月内。
治疗处方:发现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1、术后静脉注射:10%氯化钠500ml;50%葡萄糖500ml;头孢噻呋4g ;1次/天,连用3天。
2、口服丙二醇300ml ,1天1次,连用三天。
(六)、真胃阻塞主要症状:病牛采食减少,反刍减少或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肠音消失,排粪逐日减少直至排粪停止或仅排一些粘液,个别的排少量稀粪。
病牛鼻镜大多湿润,口角不时滴出口水,脱水眼窝下陷,在左右腹部的上方,倒数1-3肋间有小范围的钢管音,钢管音范围时大时小,时有时无。
真胃充满硬实感,轮廓明显。
不完全阻塞,真胃轮廓不十分明显,但向腹下推晃时感到真胃体积增大。
治疗:1、保守疗法:灌服液体石蜡3000ml2、手术切开真胃取出阻塞物术后静脉注射:10%氯化钠500ml;50%葡萄糖氯化钠500ml;庆大霉素200万单位;1次/天,连用3天。
(七)、腹膜炎主要症状: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复前胃弛缓。
治疗处方: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0ml;头孢噻呋4g,1次/天,连用3天。
(八)、肠炎(腹泻)1.水样粪便,体温正常,瘤胃蠕动正常,无其他异常症状;治疗处方1:三天内观察,无需治疗,不需要转入病牛院;三天后,症状没有好转,应进行副结核检测,阳性牛只做淘汰处理,阴性牛只按照下述治疗处方2进行治疗;2.水样粪便,体温升高,瘤胃蠕动异常,无其他症状;治疗处方2:(1)肌肉注射速解灵25ml;(2)静脉注射美达佳15ml(只用一次);(3)50%葡萄糖500ml,复合维生素B 30ml;(4)对有脱水症状的牛只静脉注射10%Nacl 500ml,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治疗可在新产牛舍和病牛院进行。
二、呼吸系统疾病(一)、肺炎: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异常。
治疗处方:(1)肌肉注射速解灵25ml,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治疗可在新产牛舍和病牛院进行。
(2)对于经三天未好转的牛只静脉注射:土霉素30ml,50%葡萄糖500ml,对于牛只状况差时可静脉直接推注美达佳15ml(只用一次),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三、外科疾病(一)、脓肿在任何组织和器官内形成了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蓄积的腔洞时即称为脓肿。
主要症状:体表脓肿部位显著肿胀,热痛明显,早期按压发硬,后期脓腔形成按压有紧张,波动感,脓汁越多越紧张,穿刺从针头排出脓汁即可确诊。
治疗处方:用20号针头进行穿刺(穿刺时穿刺部位用5%碘酊进行消毒),如果有脓,就可以切开。
开刀部位应选择在脓包的最低点,使里面的脓排净。
首先剃毛,5%碘酊消毒,然后用手术刀向脓腔内刺入,切口约2~4cm。
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脓腔内填塞魏氏流膏纱布条进行创腔引流。
术后1~3天每天换药一次,4~6天2天换药一次,4~9天4天换药一次,12天左右即可愈合。
局部涂抹鱼石脂,同时用抗生素全身治疗,青霉素800万单位。
疗程:一次/天,连用5天。
(二)创伤一般由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的作用使牛体某部位的皮肤、粘膜及其深部组织发生的开放性损伤,称为创伤。
主要症状:出血、创口裂开、疼痛和机能障碍。
处理方法1、剃毛(距离创口周围3厘米部位全部剃毛);2、清创、清洗:除去坏死腐烂的组织,直到看到新鲜的肉芽组织为止,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再用0.9%盐水冲洗;3、缝合:如需缝合,创口撒青霉素400万单位,肌肉用12号线,皮肤用18号线进行缝合;4、缝合完毕后5%碘酊进行消毒,用纱布绷带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