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奶牛围产期精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奶牛围产期精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奶牛围产期精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围产期的术语和定义、健康监测、牛舍及环境消毒、精细化饲养及精细化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规模化养殖生产和管理,小规模奶牛养殖场(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1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GB13078.2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13078.3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GB17890饲料用玉米GB/T22514菜籽粕NY/T14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NY/T34奶牛饲养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与卫生控制规范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5049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兽药国家标准和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第67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奶牛围产期奶牛产前21d和产后21d这一时期,奶牛围产期又分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3.2奶牛酮病奶牛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血液中酮体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多在奶牛产后数天或数周发病,该病发病率较高,使奶产量明显减少(近50%减产),抵抗力降低,饲料报酬率也降低,是当前危害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主要营养代谢病之一。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三)饲养管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三)饲养管理

保 证 犊 牛 有 充 足 、新 鲜 .清 洁卫 生 的
. 7

———一源自‘ 田 维普资讯
革食家畜
管 理停 奶 前 1 ,应进 行妊 娠检 查和 0天 选 用 中等 质 量 的干 草 ,培 养 耐 粗 饲 性 能 , 隐性 乳房 炎 检 测 ,确 定怀 孕 和 乳 房 正 常 后 增 进瘤 胃机 能 。干 物 质 采食 量 每 头 每天 应 逐 步达 到 8 克 , 日增 重 为 0 7 ~0 8 千 方 可 进 行停 奶 。配 合 停奶 应调 整 日粮 ,逐 千 .7 .2 克。 充 足新 鲜 的饲料 供 给 。应保 证 充足 、新 鲜 、 渐 减 少 精饲 料 供 给 量 。停奶 采 用快 速 停 奶 消毒 后 ,注 入 专用 干奶 药 ,转 入干 奶 牛群 , 适宜 采 取 散 放饲 养 、分群 管理 。保 证 法 ,最 后 一 次将 奶 挤 净 ,用 消毒 液 将 乳 头
维普资讯
磕 食 萆畜 家
奶年 标 准 他 规 模 养 殖 生产 技 术 规 范 ( ) 三
饲 养 管 理
饲 养 工
艺 应 做 到
“ 勤 ” 即 四 , 栓 系 饲 勤 打 扫 、 勤 换 垫 草 、 勤 观 察 、 勤 消 毒 。 犊 牛 的 生 活 环 境 要
干奶后 期 ( 前 2 天至分 娩 ) 日粮 产 1 1 ~1 月 龄奶 牛 的 日粮 以 中等质 量 的 6 8 粗饲料 为主 ,混合 精饲料 每 头每天饲 喂 2 5 应 以优质 干 草 为 主 , 日粮 干 物 质 采 食 量 应 . .% %,粗蛋 白质水平 1 % , 3 千 克 , 日粮 蛋 白质 水 平达到 1 % , 日粮干 占体重 的 2 5 ~3 2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

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规模化养殖场(以下简称“牛场”)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场区布局及建筑设施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存栏成年乳牛2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其它规模的牛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68奶牛场卫生规范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567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数量规模、饲养设施和合理环境场所,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规范经营管理制度的现代畜禽养殖模式。

即:根据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充分运用动物行为学、营养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不同生产要求,对一定数量规模的畜禽进行集约化饲养,并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畜禽生产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畜禽养殖模式。

规模化养殖是相对传统的粗放、散养养殖模式的一种现代养殖模式。

3.2禁养区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任何畜禽养殖的区域。

这些区域包括: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13.3牛舍用于饲养成年乳牛、青年牛、育成牛等的设施。

3.4成年乳牛第一胎分娩之后的母牛。

3.5青年牛第一次配种到分娩前的小母牛。

3.6育成牛7月龄到第一次配种的小母牛。

3.7犊牛初生到6月龄之间的小牛。

3.8净道场区及牛舍内用于健康牛群与饲料等洁净物品转运和饲养员行走的专用道路。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四)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四)
状指标 。
发情 鉴定 采用 观察法 ,每天 不 少于
按 生 长发 育选择 主要 以体 尺 ,体 重 3次 ,主 要 观 察 牛 只性 欲 、黏液 量 、黏 液
为依据 。主要指 标包 括初生 重 、6 龄 、1 性状 ,必 要 时进 行 直 肠检 查 ,查看 卵泡 发 月 2 月 龄。 1 月 龄左 右及 头胎 牛的 体尺 、体 重。 育 情 况 5 体 尺性 状 主 要 有 体 高 、体 斜 长和 胸 围等 。 对超 过 1 4月龄 未 见初 情 的后 备母 牛 , 对产 后 6 0天未 发情的 牛 、阅情 期超过 按 体形 外貌 选择 根 据 后备 牛培 育标 必 须 进 行 母 牛 产科 检 查 和 营 养 学 分 析 。
准 对 不 同月 龄 的 后备 牛 进行 外貌 鉴 定 ,对
0天 的牛 、妊 检 时 未妊娠 的 牛 ,要 及时做 不符 合 标准 的个 体及 时 淘 汰 。鉴 定 时应 注 4
重后备牛的乳用特征、乳房发育 、肢蹄强 好 产 科检 查 ,必 要 时 使 用 激 素诱 导 发情 。 对 异常 发情 ,如安 静 发情 、持续 发情 、 弱 、后 躯 宽 窄 等 外 貌 特征 。
距 液 氮罐 颈 口部 8厘 米 以下 ,精 液 取 出后 查 阴 道 黏 液 的 洁 净 程 度 。 发 现 黏 液 不 洁 置于 3 ~3  ̄ 6 8 C温水 中浸 泡 1 ~2 秒 ,进 行 时 ,轻 微 的可 先 记 录 ,暂 不 处理 ,严 重 的 0 0 解 冻 。输 精 前 应进 行 精 液 品质 检 查 ,符 合 进 行治 疗 。产 后 3 5天 ,进行 第 二次产 科 检 国 家质 量 标 准 的精 液 ,方 可 用于 输 精 。 输 查 ,通过 临 床 检 查 、直 肠 检 查 子宫 恢 复 的 精 时 要迫 使 母 牛腰 部 下 凹 ,输精 器 插 入 子 程 度 和 卵 巢 健 康 状 况 , 并 重 视 对 第 一 次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一、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便利,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具体参照《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场所选址距离确认评估办法(试行)》执行。

二、布局奶牛养殖场总用地面积科学合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死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隔离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一)生活管理区。

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

(二)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三)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及化验室等生产性建筑。

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

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四)粪污处理、病死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

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五)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三'牛舍(一)牛舍。

泌乳牛舍应为散栏式封闭牛舍,原则上应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风机、风扇、雨帘配套温度、湿度、气体和光照等智能环境调节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智能控制。

后备牛舍应为封闭牛舍,四壁、屋顶、门窗齐全。

泌乳牛舍和后备牛舍饲喂通道宽度能够保证大型自走式TMR车通行,饮水槽数量满足奶牛饮水需求。

(二)基础。

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三)墙壁。

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四)屋顶。

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

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维普资讯
奶牛杂志
农业 部 办公厅 关 于下 发
《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 技 术 规 范 ( 行 ) 的 通 知 试 》
一 农办牧[08] 号 20 3
日期 :0 8 0 — 11:1 2 0 — 2 2 45 各省 ( 自治 区 、 辖 市 ) 牧 ( 牧 、 业 ) ( 、 、 直 畜 农 农 厅 局 委 办 )新 疆 生 产建 设 兵 团 畜 牧兽 医局 , 龙 江 省农 垦 总 局 : , 黑
和 污 物处 理 。
13 牛 舍 .
1. . 1原则 符 合 当地 土 地 利 用 发 展 规 划 ,与 农 牧 业 发 1
展 规 划 、 田基 本 建 设 规 划 等 相 结 合 . 学 选 址 . 理 布 农 科 合
局。
131牛 舍类 型 ..
按 开放 程 度 分 为 全 开 放 式 牛 舍 、 开 放 式 牛 舍 和封 闭 半 式 牛舍 。 全 开 放 式 牛 舍 外 围 护 结 构 全 开放 ,结 构 简 单 ,无墙 、 柱 、 , 棚 结 构 坚 固 。 般在 我 国 中部 和北 方 等 气候 干 燥 梁 顶 一
势。 11 .. 通 便 利 , 6交 但应 离 公 路 主 干线 不 小 于 5 0米 。 0 l . 边 环 境 应 位 于 距 居 民 点 1o _ 7周 1 0 O米 以 上 的 下 风
半 开 放 式 牛 舍 三 面 有墙 , 阳一 面 敞开 , 顶 棚 , 敞 向 有 在
开 一侧 设 有 围栏 。牛 舍 的 敞 开 部 分在 冬 季 可 以遮 拦 封 闭 ,
适 宜 于南 方 地 区 。
最 低 温 度 、 度 、 降 雨 量 、 风 向 、 力 等 , 择 有 利 地 湿 年 主 风 选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牛 高 产 时 的护 理 ,在 产 奶 高 峰 时 ,可 在 日粮 中添 加碳 酸氢 钠 1 %( 人 精料 中 ) 每 年 随机 抽 检 3一 O头 高 产 牛 作血 钙 、 . 加 5 。 O5 血
磷监测。
56 兽 药 使 用 准 则 .
52 .- 毒 方 法 喷 雾 消 毒 、 液 消 毒 、 外 线 消 毒 、 洒 消 2消 浸 紫 喷
5 . 立并保存奶牛的免疫程序记录 ; . 5建 6 建立 并 保 存 患 病 奶 牛 的治 疗 记 录 , 括 患病 奶 牛的 畜 号 或 其 他标 志 、 病 时 间 包 发 及症 状 、 疗 用 药 的 过 程 、 疗 时 间 、 程 、 用 药 物 商 品名 称 治 治 疗 所
及有效成分。
5 . 用 作 用 于 神 经 系 统 、 环 系统 、 吸 系 统 、 . 4慎 6 循 呼 泌尿 系
统 的兽 药 及其 他 兽 药 。
0 3 . %漂 白粉 或 3 4 0 % %的次 氯 酸 钠 等 . 巾要 消 毒 。挤 奶 后 , 毛 每 个 乳头 要 立 即药 浴 , 用 3 4 可 %一 %的 次氯 酸 钠 ( 配 ) 停 奶 现 。 前 l O天监 测 隐 性 乳 房 炎 , 阳性 或 临 床 乳 房 炎 必 须 治 疗 , 停 在 奶 前 3天 再 监 测 2次 , 性 方 可 停奶 。挤 奶 人 员 、 奶 器 等 工 阴 挤 具 一定 要 做 好 清洗 消毒 工 作 。先 挤健 康 牛后 挤 病 牛 ( 具 专 用 用 ) 对患 有 严 重 乳房 炎 的 奶 牛 , 淘 汰处 理 。 。 可 55 . 2蹄 部 卫 生 保 健 牛 舍 、 动场 地 面应 保持 平 整 、 净 、 . 运 干
中 药 材 和 中 成 药 。 允 许 使 用 符 合 规 定 的钙 、 、 、 等 补 充 磷 硒 钾

2023年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标准

2023年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标准

2023年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标准一、养殖设施标准1. 养殖场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远离居民区、学校、交通要道等公共设施,地势平坦、干燥、通风向阳,具有可持续供电和供水能力。

2. 养殖场应按照养殖种类和规模进行合理布局,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隔离区。

生产区包括养殖舍、饲料库、兽医室、消毒间等,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宿舍、厨房等,隔离区包括病畜隔离舍、粪污处理设施等。

3. 养殖舍应设计合理,满足通风、采光、保温、防暑、防寒等要求,同时便于清洗和消毒。

4. 养殖设施应具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如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等,确保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二、养殖技术规范1. 养殖技术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的养殖种类和规模,选择适宜的养殖技术和品种。

2. 养殖技术应包括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养殖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养殖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掌握养殖技术和操作规程,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

4.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技术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

三、养殖投入品管理1. 养殖投入品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包括饲料、兽药、疫苗等。

2. 饲料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优质饲料,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饲料。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饲料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 兽药和疫苗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剂量。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药品使用记录和档案。

4.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品和添加剂,确保养殖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四、养殖过程监控1. 养殖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对养殖环境、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

2. 监控设备应具备实时录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监控数据应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优化。

4. 监控结果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接受监督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1.1 选址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

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

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

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1.2.4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禽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

应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米以上的间距。

粪尿污水处理、病畜隔离区应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1.3 牛舍1.3.1牛舍类型按开放程度分为全开放式牛舍、半开放式牛舍和封闭式牛舍。

全开放式牛舍外围护结构全开放,结构简单,无墙、柱、梁,顶棚结构坚固。

一般在我国中部和北方等气候干燥的地区采用较多。

半开放式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

牛舍的敞开部分在冬季可以遮拦封闭,适宜于南方地区。

封闭式牛舍有四壁、屋顶,留有门窗,目前在我国各地区采用较多。

另外,按屋顶结构分为钟楼式、半钟楼式、双坡式和单坡式等;按奶牛在舍内的排列方式分为单列式、双列式、三列式或四列式等。

1.3.2基础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防止地基下沉、塌陷和建筑物发生裂缝倾斜。

具备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1.3.3墙壁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多采用砖墙并用石灰粉刷。

1.3.4屋顶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

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1.3.5地面牛舍地面要求致密坚实,不打滑,有弹性,便于清洗消毒,具有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1.3.6牛床牛床应有一定的坡度,有一定厚度的垫料,沙土、锯末或碎秸秆可作为垫料,也可使用橡胶垫层。

泌乳牛的牛床面积(1.65~1.85)×(1.10~1.20)平方米,围产期牛的牛床面积(1.80~2.00)×(1.20~1.25)平方米,青年母牛的牛床面积(1.50~1.60)×1.10平方米,育成牛的牛床面积(1.60~1.70)×1.00平方米。

犊牛的牛床面积1.20×0.90平方米。

1.3.7门牛舍门高不低于2米,宽2.2~2.4米,坐北朝南的牛舍,东西门对着中央通道,百头成年乳牛舍通到运动场的门不少于2~3个。

1.3.8窗能满足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采光。

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成乳牛为1∶12,小牛为1∶10~14。

一般窗户宽为1.5~3米,高1.2~2.4米,窗台距地面1.2米。

1.3.9牛栏分为自由卧栏和拴系式牛栏两种。

自由卧栏的隔栏结构主要有悬臂式和带支腿式,一般使用金属材质悬臂式隔栏。

拴系饲养根据拴系方式不同分为链条拴系和颈枷拴系,常用颈枷拴系,有金属和木制两种。

1.3.10牛舍的建筑工艺要求成乳牛舍可采用双坡双列式或钟楼、半钟楼式双列式。

双列式又分对头式与对尾式两种。

饲料通道、饲槽、颈枷、粪尿沟的尺寸大小应符合奶牛生理和生产活动的需要。

青年牛、育成牛舍多采用单坡单列敞开式。

根据牛群品种、个体大小及需要来确定牛床、颈枷、通道、粪尿沟、饲槽等的尺寸和规格。

犊牛舍多采用封闭单列式或双列式;初生至断奶前犊牛宜采用犊牛岛饲养。

1.3.11通道连接牛舍、运动场和挤奶厅的通道应畅通,地面不打滑,周围栏杆及其他设施无尖锐突出物。

1.4 运动场1.4.1面积成年乳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25~30平方米;青年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20~25平方米;育成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15~20平方米;犊牛的运动场面积应为每头8~10平方米。

运动场可按50~100头的规模用围栏分成小的区域。

1.4.2饮水槽应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按每头牛20厘米计算水槽的长度,槽深60厘米,水深不超过40厘米,供水充足,保持饮水新鲜、清洁。

1.4.3地面地面平坦、中央高,向四周方向呈一定的缓坡度状。

1.4.4围栏运动场周围设有高1~1.2米围栏,栏柱间隔1.5米,可用钢管或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

1.4.5凉棚凉棚面积按成年乳牛4~5平方米,青年牛、育成牛3~4平方米计算,应为南向,棚顶应隔热防雨。

1.5 配套设施1.5.1电力牛场电力负荷为2级,并宜自备发电机组。

1.5.2道路道路要通畅,与场外运输连接的主干道宽6米;通往畜舍、干草库(棚)、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及化粪池等运输支干道宽3米。

运输饲料的道路与粪污道路要分开。

1.5.3用水牛场内有足够的生产和饮用水,保证每头奶牛每天的用水量300~500升。

1.5.4排水场内雨水采用明沟排放,污水采用暗沟排放和三级沉淀系统。

1.5.5草料库根据饲草饲料原料的供应条件,饲草贮存量应满足3~6个月生产需要用量的要求,精饲料的贮存量应满足1~2个月生产用量的要求。

1.5.6青贮窖青贮窖(池)要选择建在排水好,地下水位低,防止倒塌和地下水渗入的地方。

无论是土质窖还是用水泥等建筑材料制作的永久窖,都要求密封性好,防止空气进入。

墙壁要直而光滑,要有一定深度和斜度,坚固性好。

每次使用青贮窖前都要进行清扫、检查、消毒和修补。

青贮窖的容积应保证每头牛不少于7立方米。

1.5.7饲料加工车间远离饲养区,配套的饲料加工设备应能满足牛场饲养的要求。

配备必要的草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械。

1.5.8消防设施应采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设施。

各牛舍的防火间距为12米,草垛与牛舍及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应大于50米,且不在同一主导风向上。

草料库、加工车间20米以内分别设置消火栓,可设置专用的消防泵与消防水池及相应的消防设施。

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应确保场内道路与场外公路畅通。

1.5.9牛粪堆放和处理设施粪便的贮存与处理应有专门的场地,必要时用硬化地面。

牛粪的堆放和处理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米),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2 饲料与日粮配制2.1 饲料分类奶牛生产常用饲料可分为:粗饲料、精饲料、糟粕类饲料、多汁饲料、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类饲料和特殊类饲料等类型。

2.1.1粗饲料一般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体积大、可消化利用养分少、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饲料。

常见的有青贮类饲料、干草类饲料、青绿饲料、作物秸秆等。

2.1.2精饲料一般指容积小、可消化利用养分含量高、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的饲料。

包括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

能量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饲料。

常见的能量饲料:谷实类(玉米、小麦、稻谷、大麦等)、糠麸类(小麦麸、米糠等)等。

蛋白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0%的饲料。

常见的蛋白饲料有豆饼、豆粕、棉籽饼、菜籽饼、胡麻饼、玉米胚芽饼等。

2.1.3糟粕类饲料指制糖、制酒等工业中可饲用的副产物,如酒糟、糖渣、淀粉渣(玉米淀粉渣)、甜菜渣等。

2.1.4多汁饲料主要指块根、块茎类饲料。

2.1.5矿物质饲料常见的有食盐、含钙磷类矿物质(石粉、磷酸钙、磷酸氢钙、轻体碳酸钙等)等。

2.1.6添加剂类饲料添加剂类饲料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

常见的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常见的非营养性添加剂:抗生素、促生长添加剂、缓冲剂等。

2.1.7非蛋白氮类饲料包括:尿素及其衍生物类;氨态氮类,如液氨、氨水;铵类,如硫酸铵、氯化铵等;肽类及其衍生物,如氨基酸肽、酰胺等。

使用非蛋白氮类饲料应注意控制用量,并与其他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硫的比例适当。

2.2 饲料的加工、调制与贮存管理2.2.1精饲料的加工方法各种原料经过必要的粉碎,按照配方进行充分的混合。

粉碎的颗粒宜粗不宜细,如玉米的粉碎,颗粒直径以2~4毫米为宜。

另可以采用压扁、制粒、膨化等加工工艺。

2.2.2干草的制备干草的营养成分与适口性和牧草的收割期、晾晒方式有密切关系。

禾本科牧草应于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应于初花现蕾期刈割。

牧草收割之后要及时摊开晾晒,当牧草的水分降到15%以下时及时打捆,避免打捆之前淋雨。

豆科牧草也可压制成捆状、块状、颗粒成品供应。

2.2.3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原料要求制作青贮的玉米最适宜的收割期为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入窖时原料的水分控制在65%左右为最佳,水分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青贮的品质。

青贮原料应含一定的可溶性糖:最低含量应达2%,当青贮原料含糖量不足时,应掺入含糖量较高的青绿饲料或添加适量淀粉、糖蜜等。

制作要求原料在青贮前,要切碎至3.5厘米左右。

往青贮窖中装料,应边往窖中填料,边用装载机或链轨推土机层层压实,时间一般应不超过三天。

对于容积大的青贮窖,在制作时可分段装料、分段封窖。

应用防老化的双层塑料布覆盖密封,密封程度以不漏气不渗水为原则,塑料布表面用砖土覆盖压实。

在青贮的贮藏期,应经常检查塑料布的密封情况,有破损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补。

青贮饲料一般在制作45天后可以使用。

密封完好的青贮饲料,原则上以1~2年使用完毕为宜。

2.2.4秸秆类饲料加工调制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切短、粉碎、揉搓、压块、制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