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 古代日本 (共19张PPT)

知识点2 大化改新 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__国___文化。中国文化
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开始:皇族中的_改__革__派____发动宫廷政变,_孝__德__天__皇__即
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__唐__朝_____的典章制 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__化__改__新___”。
8.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 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 是( D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9.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中日两国友好往来,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寻那段历史 ,探究其中的启示吧! 【储备改革力量】 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 ,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 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公元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 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派遣大 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 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
1.《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 国,以岁时来献见云。”5世纪,统一“百余国”的是( A ) A.大和 B.高丽 C.琉球 D.罗马 2.5世纪时期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称 为( B ) A.海部 B.田部 C.锻冶部 D.锦织部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中__央__集__权__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 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国__有_____,成为公地、 公民;国家将__土__地_____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第11课 古代日本【2022-2023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备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课题:第11课古代日本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3.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培养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自主学习】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一、6世纪前的日本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世纪初,政权统一了日本。
2.大和政权的巩固:(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依靠贵族统治全国;(2)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的形式组织生产;(3)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1.背景:(1)国际:日本积极吸收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进行改革。
(2)国内: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即位,年号。
2.概况: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制度,地方设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2)经济上: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③统一。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5.性质:大化改新是一场性质的改革。
6.启示:。
三、幕府统治1.背景:(1)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在地方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集团形成: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关系和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3.武士夺权:(1)形成: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2)职责: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最新九年级上册历史01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1课古代日本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A.波斯B.朝鲜C.大和D.新罗答案 C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
故选C。
2.公元5世纪,日本基本统一,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被称为()A.公民B.武士C.部民D.私民答案 C 由所学知识可知,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领地上进行劳动的居民被称为部民。
故C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说法错误的是()A.古代日本曾与中国汉朝有“通使”关系B.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皇”C.大和国的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D.大和国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答案 B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所以B选项错误。
4.六七世纪的时候,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开始的标志C.大化改新的经过D.大化改新产生的影响答案 A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六七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
结合所学可知,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由此可知,题干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
故选A。
5.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
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
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A.大化 B.德川C.明治 D.裕仁答案 A 根据所学可知,孝德天皇即位后,年号大化。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故选A。
6.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下列内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孝德天皇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B.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C.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D.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地税改革答案 D 大化改新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阅读历史学著作,制作历史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式。
小明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卡片内容评述的是古代历史上哪一场重大变革?( )A、明治维新B、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C、大化改新D、废除农奴制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键词:遣唐使、政变、革新。
日本社会进入( )A、部民制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日本成功地模仿中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顺利地进入到封建社会,请问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哪一朝代(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改革是(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北魏孝文帝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查理·马特改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选项中能够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丕平献土D、种姓制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而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作用是( )A、改进了中国先进文化B、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D、加强了奴隶制的统治【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日本各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其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A、1世纪前后B、2世纪前后C、5世纪前后D、7世纪前后【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观察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新2024秋季九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准确地将古代日本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时空框架中,理解其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脉络。
2.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古代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演变,学生能够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塑造了古代日本社会的面貌。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考古发现、艺术作品等史料,探究古代日本社会的真实面貌,培养史料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增强学生对本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古代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变(如天皇制、武士阶层兴起)。
•古代日本文化的特点(如和服、茶道、武士道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大化改新如何促进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分析武士阶层兴起对日本政治、社会的影响。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古代日本地图、历史图片、艺术作品等)•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相关历史纪录片片段或视频资料•考古发现介绍(如奈良古都和法隆寺)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讲授古代日本的基础知识。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史料,深入理解古代日本社会的特点。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古代日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变、文化特点等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文化展示导入:展示一幅精美的和服图片或一段茶道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古代日本文化的兴趣。
•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美丽的和服来自哪个国家吗?它背后的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代日本,探寻这个国家的奥秘。
”新课教学1.古代日本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简述古代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原始社会状况。
•介绍日本与中国、朝鲜等周边国家的交流情况。
九年级历史下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简明课件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原因:(P061下.大字)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 育的发展,(红色字为主要原因)引进外国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推 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加上实行国民经济非军 事化,政府把投资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 本国传统——“集团意识”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 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美国、日本、欧共体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 大中心——“三足鼎立”。 1987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第二经济大国。
单元回眸
基本线索:
知识提要:
P062.思考题
谈谈对日本企业中员工“终身雇用制”的看法。
答:①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稳定 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团队精神。(根本目的: 提高企业效益) ②但不利于企业和员工双向选择,不利于形成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利于员工危机意识的形 成,而易养成依赖企业的铁饭碗思想。
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11课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11课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背 记 口 诀
美占日本推民主, 5 0 年代中恢复。 干预经济引技术, 世界第二立三足。
P060.思考题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但日本也遭 受了严重的破坏。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日本军国主义是侵略战争的根源,反 对日本军国主义不仅是被日本侵略的亚洲 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也是日本人民的责任。 ②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必须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 的图谋。
1973年—美国历史上“黑色的一年”
①侵越战争结束(失败) ②二战后经济危机 ③欧共体恢复: 二战对日本的破坏 日本的民主改革 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政策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原因:主要原因是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 1987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练习

第11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及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天皇B.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 大化改新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D. 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掌握国家大权2.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 B.高丽C.琉球 D.本州3.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初,实现了统一。
统一日本的是( )A.武士 B.幕府C.大和 D.天皇4.《日本书纪》记载古代日本人认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受唐朝影响,日本( )A. 推行明治维新B. 进行大化改新C. 建立幕府统治D. 形成武士集团5.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
其中,大化改新“模仿”的是( )A.欧美工业文明B.中国隋唐制度C.希腊民主制度D.中国秦汉制度6.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他们领地上的居民的组织生产形式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B.人民公社化C.以“部”的形式D.家庭联产承包7.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这场改革是( )A. 大化改新B. 彼得一世改革C. 明治维新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9.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10.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
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
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A. 大化B. 德川C. 明治D. 裕仁11.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
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

大和政权管理措施
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 有臣、连、君、直、造、首等姓。这种以姓氏表示 的政治关系称氏姓制度。
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王室 和贵族各有自己的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 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历史上把这一制度称作“部民制”。是大和国奴隶制 社会的时代特征。
吗?
日本人的书法作品甚至 有些日本天皇本身就是 出色的汉字书法家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 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西
东
市
朱市
雀
大
街
朱 雀 大 街
西
东
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市
“南无阿弥陀佛”
这本日本 小说史上 里程碑式 的作品引 用白居易 的诗句达 90余处。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课堂训练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
C 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
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
B 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日本武士
日本三大幕府
“幕府”是中文词,本指将军出征在外的办公营帐。日本 古代史上的“幕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名词。日本幕府统 治共分三个时期,即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室町幕 府时期(1338—1573)、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镰 仓幕府的开创者是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今日本神奈川 县)。室町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 幕府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东 京)。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 恢复了最高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
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4、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是( A.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
C.扶植援助政策
)
B.削弱压制政策
D.放任自由政策
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图一 遣唐 使船
图二1871年 图三、20世 图四日本国 日本赴欧美梦 纪50-70年代 民生产总值 参观出港 主要出口数额 增长示意图
二是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 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强军事力量,出现 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 法?
一是认清军国主义的本质就是战争,就是侵略;
二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 家和人民带来空前劫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严重灾 难; 三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是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 人民在内的共同责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下列有 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完全依靠本国力量,取得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
B.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C.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D.随着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
3、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1、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①民主改革扫 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和援助; ③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④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⑤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⑥推行严 格的科学管理制度;⑦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2、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有:
一是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
1.大战对日本的破坏
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生产水平严重下降。
2.日本的民主改革
时间: 战后初期 背景: 美国占领日本,强制推行
主要内容:
意义:
二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除天皇统治权,保障人民基 本自由,实行非军事化的国策。
②经济上,解散财阀,废除日本企业中的封建家族式 统治,促进企业经营的现代化;同时,实行农地改革,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亚洲人民及世界人民对日本军国主 义死灰复燃的现象抱有高度的警惕
3.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1)具有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2)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开始衰退。 (3)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产 生很大冲击。
巩固与检测 1、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的原因,不 同的是 ( )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体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 强国后,出现了怎样的 政治变化?
9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 向海外派遣自卫队。
日本向伊派遣约 1000名以陆上自 卫队为主的陆、海、 空三军自卫队队员, 这是日本自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以来向海 外派遣的规模最大的 一支部队。
日本首相和政府 要员参拜靖国神社。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1.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2.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
4.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5.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表现 20世纪 50年代中 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期 60年代末 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1987年 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
(1) 图一中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图二1871年日本使团赴欧美参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图三、图四,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4)上述材料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哪一突出特点? (5)你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 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空前严重的 灾难。但日本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不仅仅是亚洲各国的 责任,也是日本人民的责任;维护和平 反对战争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新课教学
第11课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重大意义:①推进了日本的民主进程,使日本人从对 天皇的迷信中解脱出来;同时,对于清除日本军国主 义法西斯势力,实行民主化与非军国主义化具有一定 进步性。
②扫除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企业经营的现 代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日本经济的恢复及其原因
时间: 50年代中期 原因: ①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扫除了经济 发展的障碍; ②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