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化县华埠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有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科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高二下学期第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三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特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这种凝聚力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繁衍生息,在创造灿烂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积累凝聚而成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刚健奋发的民族气派,“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抱负,“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高贵品德,兼容宽厚、世界大同的恢宏气度……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哺育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经久不衰、发扬光大的根底所在。
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合力”是多向的、合一的,大体说来可分为纵向力和横向力两种。
纵向力是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凝聚力,有大一统的社会结构,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精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六个方面。
横向力是纵向力这一纵向系统的积淀,表现为某种剖面的横向结构;这种剖面横向结构由中华民族领导核心内部的内聚力、核心对核外群体个体的吸引力、核外群体个体对核心的向心力、核外群体个体之间的亲和力、中华民族的总体协合力五项力构成。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历史存在,它具有历史性。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凝聚力又都离不开该时代的特定现实,离不开该时代的时代背景。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2013年9月1日,又一批方便民众、还政于民特色的行政法规在全国开始实施,得到了众多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B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四成的大学新生和五成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
C .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选拔考试影响甚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功名不仅是读书人的个人奋斗目标,而且全社会都会厚待科考士子。
D . 针对我国有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我们一定要吸取发达国家有过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其覆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旬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隐逸文化岳国文①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浙江省开化县华埠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一、单择题:(70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请读图1回答1~2题。
1.(图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 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 A .93% B .23% C .13% D .60%2.与 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以上都不是4.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低 C .人口自然增长快 D .人口迁移造成的 5.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 ) A .比现在小得多 B .比现在大得多 C .与现在相当 D .无法比较2004年3月“两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选择性别中止妊娠法规的提案》。
其中人口的性别结构是这一提案中涉及的关键词,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图为四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4判断6~8题: 6.在这四条曲线中,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7.若图中的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 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 .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B .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C .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D .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8.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 ) A .城市化的表现 B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C .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D .城乡差别过大造成的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学生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箭镞(zú) 砾石(lì) 呆滞(zì) 盔甲(kuī) B.芜菁(qīng)罹难(lí) 折皱(zhé) 凛冽(liè) C.湛蓝(zhàn)脚踝(guǒ)诧异(chà) 拮据(jié) D.噩梦(è) (xī)山脉(mài) 古冢(zhǒng)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我凝视着浮桥,挑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竞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暴发。
B.你可以训服一只恶狗,吓唬一头牡牛,诱骗一条蟒蛇,威胁一只老虎,软化一只狮子;可是对这样一个怪物——一尊脱了琏的大炮——却没有办法。
C.她们的肖像从墙上俯视着我,她们娇妍的脸庞上流露出贵族的气度,她们的华发梳成古香的发式,她们长长的睫毛妩媚地垂在忧悒而温柔的双哞上…… D.不管在哪里,栗树越长越绸密,漂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越多,它们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耽搁的原因是娜塔莎的裙子,太长了,两个奴仆在缩短裙边,匆忙地咬去线头。
B.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原因是因为跳第一圈华资舞的不是她。
C.在这封信中简短地向玛丽亚公爵小姐说,他们所有的误会都消释了。
D.当他换了一口气,放下她,停下步子,开始望别的跳舞的人时,他觉得自己活泼年轻了。
4.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
B.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地思想划开世界…… C.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PDF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试题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考试题)2020届南大奥宇高二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Ⅰ卷39分,Ⅱ卷111分。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Ⅰ卷和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A. 靡.(mǐ)途镂.(lóu)空桂棹.(zhào)拱券.(quàn)B. 懿.(yì)范彭蠡.(lǐ)联袂.(mèi)挑衅.(xìn)C. 梵.(fán)文拮据.(jū)赍.(jī)发蜜饯.(jiàn)D. 盛筵.(yàn)梭.(suō)子冠.(guān)动脉凫.(qiú)水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A. 田筹.盘桓.饯.别北海虽荼.B. 矜.持迁徒.希翼.讥俏.C. 陶治.乞.今眄.视编辑.D. 江皋.坍.缩晦溯.臭名昭.著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__①__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职业技术__②__另外学的。
__③__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__④__才是跟先生老师学习。
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
__⑤__,社会除了政治力量、财富力量以外,__⑥__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浙江省开化县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浙江省开化县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6高三上·清流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的保守思想。
③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
A . 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畏首畏尾B . 畏首畏尾举棋不定犹豫不决C . 犹豫不决畏首畏尾举棋不定D . 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犹豫不决2. (2分)(2017·苏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B . 秋雨跳着欢快的舞蹈,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了。
C . 我和村里的伙伴们跳入清澈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水流像父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D . 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3. (2分)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很讲究礼貌。
比如,在提及对方的时候常使用表示恭敬的言辞。
这是交际的需要,也是文化修养的体现。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下面四句话用在信函中最讲究礼貌的一句是()语境:学生会准备举办“中华传统礼仪”专题报告会,宣传干事给前来作报告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发去信函。
A . 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B . 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C . 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D . 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中日是否会在钓鱼岛问题上“擦枪走火”,进而爆发一场局部战争?大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基本理由是:日本不敢打,中国不想打。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1. (6分) (2018高一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
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
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
为何那么多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细究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
不少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其实是不愿面对充满竞争和纷扰的真实世界。
二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
处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族群往往要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感知个体存在的价值。
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于资本市场可能是利好,但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
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个场域完成的。
新媒体不仅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宽广的展示平台,还为网络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
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
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使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参差不齐的窠臼。
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速。
为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有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提倡的要素。
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痉.挛(jìng)赝.品(yàn)踯躅.(chú)颐.指气使(yí)B.倾圮.(pǐ) 脚踝.(huái)蜷.缩(quán)卷帙.浩繁(zhì)C.伛.偻(yǔ)羊圈.(juàn)喝.问 (hâ) 戛.然而止(gā)D.毗.邻 (pí) 晌.午(xiǎng)矗.立(chù)浑身解.数(xi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怨媲美纡尊降贵阒无一人B.勋绶暴燥破釜沉舟浮想联翩C.震撼凋敝风弛电掣美轮美奂D.摩娑周正端庄雍容踌躇满志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农奴制我虽然未曾经历、未曾见到,但是,我至今还记得在安娜·格拉西莫芙娜姑母家,我对这种制度却有过。
②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③我本来可以站起来,但是,我站起身来瞧瞧它,十之八九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
A、体会点染虽然因为B、体会点缀虽然如果C、体味点染即使因为D、体味点缀即使如果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如何防止上海世博会参展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上海保安部门深感责任重大的事情。
B. 我国近年来重视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旨在均衡教育结构,解决人口众多与蓝领人才短缺的不协调问题,促进教育平稳发展。
C. 同学们常常想到要学好数理化和外语等课程,而对与这些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却往往被忽视。
D. “太平洋保险公司”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②我不敢肯定③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④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⑤使我觉得如果我用手指顺着墙壁摸过去⑥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⑦不过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⑧就像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那些古冢A.①②③④⑧⑦⑤⑥B.③④①②⑦⑤⑥⑧C.④⑧②③①⑦⑤⑥D.⑦④⑧⑤⑥③①②7.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人物是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需要贴着人物的心理写和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B、叙述角度有“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小说中采用第二人称的很少见。
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
C、小说情感的处理,一般是“节制胜于放纵”;小说主题则忌讳太“鲜明”。
情感讲究一个“蓄势待发”,主题则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形象大于思想。
D、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非说理,但小说中也有“理”可寻,这种“理”蕴涵在事实之中,并不特别彰显,因而使小说的主题往往模糊多义。
8、下列文学常识连线对应正确..一项是()A.保罗·戈埃罗——巴西“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炼金术士》B.伍尔芙——俄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墙上的斑点》C.雨果——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黎圣母院》D.蒲宁——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安东诺夫卡苹果》9.诵读体验(2分)《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脸色和眼神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
‘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应读出娜塔莎参加舞会前__▲__的心情;当好朋友索尼亚对娜塔莎的爱情(和阿那托尔)质疑并指责时,娜塔莎说:“除了他,我什么人也不需要,我什么人也不爱。
你怎么敢说他不高尚?你难道不知道我爱他?索尼亚,你去吧。
我不想和你争吵,你去吧,为了上帝的缘故,你去吧,我多么苦恼。
”话语中充满了__▲ _的情绪。
10.“我给‘文学人物’写句话”主题活动中,赵伟同学写下的这句话(例句),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请你在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以“希望”开头拟写句子。
要求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
(6分)例句:写给“祥林嫂”:希望就是你对阿毛的无尽惦念,如春天贺家墺漫山遍野的绿色,在你的心头鲜活到永远。
写给“清兵卫”:写给“丹柯”:写给“素芭”: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11分)我看到了一条河[英] 理查德•布兰森(王悦译)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
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
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
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
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
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
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
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
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
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
“请停车!”我大叫起来。
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最后再试一次游泳。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
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
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
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
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
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
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大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
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
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
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
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
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
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赢得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
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
…………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
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
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
”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
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
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选自《环球时报》,文字略有删改)11.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地一项是( )A.“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好斗争强,贪心十足的小男孩。
B.母亲曾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特点。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与朱迪斯姑姑打赌一事旁外观望,漠不关心。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
”说明她安慰我的同时,也对“我”失去了信心。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时,表现了“我”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使“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B.第一自然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下文写游泳中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说明了在此游泳的困难,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C.文章详略得当,详细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并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中划线句“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这句话突出了“我”学会游泳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
13.读罢此文,你对文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请说说理由。
(不少于50个字)(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23分)吻【加拿大】菲丽丝〃沃尔肯斯我是护士。
每天下午,在我值班的时候,总是要沿护理之家的走廊走一走,和每个房间的病人们聊上几句,观察一下他们的病况。
每次我都会看到凯特和查尔斯夫妇二人坐在那里,腿上放着一个大大的相册①,看着上面的照片在追忆往事。
凯特总是很自豪地给我看当年他们的那些旧照。
照片上,查尔斯高高的个子,金发碧眼,英俊潇洒。
而凯特则是一头黑黑的秀发,她笑容可掬,楚楚动人。
两个年轻的恋人含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现在看上去他们依然还是那么相亲相爱。
灯光照在他们那满头银发,照着那两张满是时间线的脸。
他们含笑沉浸在过去那幸福的回忆之中。
就寝前,我总是要给病人们送去晚上服用的药。
每次,凯特都是穿着睡衣和拖鞋坐在椅子里等我。
每次都是我和查尔斯看着她把药吃下。
然后,查尔斯便小心翼翼地把她从椅子上扶到床上,再给她那虚弱的身子盖好被子。
看着他们的举动,我曾一千次地想过:上帝啊,护理之家为什么不给已婚夫妇设置双人床呢?他们一生都是同床共枕的,可在这里却要把他们分开,一夜之间他们就被剥夺了一生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