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电工学实验培训课件

电工学实验培训课件

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流、电 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为实验提供理论基 础。
学习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 法,分析实验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分布。
电磁感应原理
交流电路基础知识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原理,探究实验中 的电磁感应过程及影响因素。
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为 实验中的交流电路分析打下基础。
02
电路基础实验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和并联实验
•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 电压、电流和功率,验证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和并联实验
实验步骤
1. 搭建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测量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2. 将电阻、电感和电容改为并联电路,同样测量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
电工学实验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电工学实验基础 • 电路基础实验 • 电机与变压器实验 • 电力系统实验 • 电子技术实验 • 实验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
01
电工学实验基础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意识培养
实验前需充分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并 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 中的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
2. 利用信号源、示波器等工具测试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 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指标;
实验步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 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
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信号源的选择,保证输入信号的稳定 性和准确性。
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
•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测试数字逻辑电路,掌握数字逻辑电路 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性能测试方法。

电工学实验讲义

电工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 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 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3. 掌握实验箱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 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 =f(U)来表示,即用I -U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 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 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 所示,该直线 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 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 高温状态, 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 越大,其温度 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 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 曲线所示。

图1-13. 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1中 c 所示。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 ,硅管约为0.5~0.7V ),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

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4. 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1-1中d 所示。

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基本维持恒定,当外加的反向电压继续升高时其端电压仅有少量增加。

注意:流过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否则管子会被烧坏。

三、实训设备四、实验内容1. 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按图1-2接线,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 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左右,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 R、I。

电工讲义

电工讲义

电工实验教程目录实验1常用仪器使用 (2)实验2电路元件识别与检测及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 (6)实验3电路基本定理 (11)实验4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 (14)实验5受控源的实验研究 (17)实验6三相交流电路 (20)实验7单相交压器 (24)实验1 常用仪器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DS1062C 型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DS1062C 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图2.1-1 数字存储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菜单操作键 模拟信号输入外触发输入探头补偿信号输出垂直控制 水平控制 触发控制自动显示波形停止或运行图2.1-2信号发生器三、仪器使用方法1、信号发生器使用方法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面板各按键及旋钮功能,特别是信号发生器频率、周期、幅值的设置方法。

例:设置正弦波(1)设置输出频率/频率:按输入所需的频率值:使用数字键盘,直接输入所选参数值,然后选择频率所需单位,按下对应于所需单位的软键,也可以使用左右键选择需要修改的参数值的数位,使用旋钮改变该数位值的大小。

周期:按(2)设置输出幅值按输入所需的幅值(3)设置DC偏移电压按输入所需的偏移量例:设置方波设置占空比:选中占空比,在参数显示区中,与占空比相对应的参数值反色显示,可在此位置对方波的占空比值进行修改。

按输入所需的占空比例:设置锯齿波设置对称性。

图形显示按钮频率/周期幅值/高电平偏移/低电平占空比/对称性数字旋钮按输入所需的对称性2、示波器使用方法: (一).衰减系数的调节1. 将探头上的开关设定为10Χ。

2. 示波器需要输入探头衰减系数。

按下1的操作菜单,应用与探头项目并形的3号菜单键,选择与你使用的探头同比例的衰减系数。

此时设定应为10Χ。

(二).波形的自动显示1. 将被测信号连接到信号输入通道。

2.示波器将自动设置垂直、水平触发控制。

如需要,可手工调整这些控制使波形显示达到最佳。

(三).自动测量功能(包括10种电压测量和10种时间测量)1. 选择被测信号通道:根据信号通道不同,选择CH1或CH2。

《电工学基础》实验讲义

《电工学基础》实验讲义

电工学基础实验讲义(2013)大连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13.8.22目录实验室学生守则 (2)实验要求 (3)实验一基本电路定理的研究 (5)实验二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1)实验三日光灯电路 (14)实验室学生守则1、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懂得实验的安全知识,经实验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验。

未预习或预习未达到要求的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实验前按指定的实验桌检查个人专用仪器、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如有缺损,应及时向实验教师或实验人员报告,不得随意挪用邻桌的仪器、用具,不准随意动用实验室其它仪器设备。

3、服从实验教师的指导,按规定格式做好原始记录,经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结束实验,并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4、实验进行中不得脱离岗位,必须离开时需经实验教师同意。

5、要爱护仪器、用具,实验后按原样摆放整齐。

6、损坏、丢失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应立即报告实验教师或实验人员,并进行登记,按我校《设备器材损坏丢失处理和赔偿办法》办理。

7、禁止在实验室吸烟、打闹、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以及做与实验无关的活动,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每次实验后,要将室内打扫干净,并按照要求关好水、电、气、门、窗,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8、每学期上实验课前,由实验教师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讲解本规则。

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按要求预习各实验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写出预习报告。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电工实习讲义

电工实习讲义

I1 I5 I4
I2 I3
圖 6 流經一個節點的電流 一般 KCL 可寫成一個通用數學式:
n =1

N
In = 0
(3)
五、實習項目
(一)直流串聯電路等效電阻
2-3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電工實習講義(二)
1.依照圖 7 接好電路。電路中 R1=47Ω、R2=100Ω、R3=270Ω、R4=330Ω、R5=470Ω。 2.利用三用電表的 Ω 檔分別記錄 R1、R2、R3、R4、R5、RT 的值,並計算理論值與實習結 果比較,並記錄於下表中。 R1 R2 R3 R4 R5 RT RT 計算值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電工實習講義(一)
實習一 基本儀器認識與使用
一、基本電子零件
電子學實習中,最先接觸的電子零件為電阻與電容,如何判讀電阻及電容上的條碼和數據? 1.電阻:一般電阻體積較小無法直接將其電阻值及誤差標示於電阻上,大多以色碼來表示, 且大多為四碼。如下圖所示。
常見色碼的顏色所代表的數值及誤差值如下表所示。 顏色 黑 棕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灰 白 數值 0 1 2 3 4 5 6 7 8 9 顏 色 金 銀
一、直流串聯電路
所謂的串聯電路是指兩個元件以上,元件頭尾相串接而成的電路。圖 1 為一個電阻串聯電 路,此串聯電路的總電阻值 RT =R1+R2+R3+R4+R5。若在此電阻串聯電路兩端加上直流電壓,如 圖 2 所示,則此電路就成為具有封閉迴路的直流串聯電路。
R1
R2
R3
RT
R5
R4
圖 1 電阻串聯電路
測量電壓 直流電壓
V
V1
V2
V3
10V 20V 25V 30V

武汉理工大学电工实验讲义

武汉理工大学电工实验讲义

电工实验须知一、实验课程的要求1.掌握常用的电工测量工具(如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常用的实验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稳压电源、毫伏表等)的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实验中实验板(箱)的使用方法,学会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线路与合理布线,并能够分析、排除一般实验故障。

3.学习观察实验现象,正确测量各种电参数,绘制图表、曲线,分析实验结果,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4.学习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理论。

5.学习电工技术研究方法,培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正确选择仪器设备与实现的能力。

6.学会一般安全用电知识。

二、实验环节电工学实验课分为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实验操作、课后整理、撰写实验报告。

各环节具体要求如下:1.课前预习要顺利地做好每个实验,使实验收到预期的效果,充分地预习准备是必要的,也能培养实验者良好的科学作风。

(1)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和有关理论知识,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

(2)看懂实验线路,熟悉实验内容、步骤和操作程序,并明确应记录哪些数据、观察哪些现象,填写哪些实验表格。

(3)了解实验设备及其使用的仪器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

(4)写好实验预习报告,画好实验记录的数据表格。

实验报告纸采用规定的格式。

为保证实验顺利、安全进行,学生经过认真预习后,才能参加实验,不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实验操作电工学实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学生按时到达实验室,在实验室考勤记录上签字,然后按分组在指定的实验台上做实验。

2)教师在实验前讲授实验原理、要求与注意事项,学生要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并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

3)学生按本次实验的仪器设备清单清点设备,注意仪器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辅助设备是否齐全,同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做好实验数据记录的准备工作。

4)连接实验线路。

选用适当的导线,按实验要求将自己布置好的仪器设备连接起来。

电工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技术实验讲义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3.掌握实验台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2-5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2-5中b曲线所示。

U(V)3.一般的半导体伏安特性如图2-5中 c 所示。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 ,硅管约为0.5~0.7V ),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

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4.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2-5中d 所示。

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基本维持恒定,当外加的反向电压继续升高时其端电压仅有少量增加。

注意:流过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否则管子会被烧坏。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 按图2-6接线,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 ,从0 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 ,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 R 、I 。

U图2-6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测定电路图2-7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测定电路2.测定非线性白炽灯泡的伏安特性 将图2-6中的R 换成一只12V ,0.1A 的灯泡,重复步骤1。

电工实验讲义(07.09.15)

电工实验讲义(07.09.15)

绪论Ⅰ实验须知电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理解一定的电工线路,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工仪器仪表,掌握基本的电路测量方法和一般的安全用电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实验的能力。

为使实验正确、顺利地进行,保证设备、仪器仪表和人身的安全,在做电工实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验预习实验前必须认真进行预习,弄清每次实验的目的、内容、线路、设备和仪器仪表、测量和记录项目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

二、电源1.实验桌上设有三相交流电源开关,由实验室统一供电,实验前应弄清各输出端点间的电压数值。

2.实验桌上配有直流稳压电源,在接人线路之前应调节好输出电压数值,使之符合实验线路要求。

严禁将超过规定电压数值的电源接人线路运行。

3.在进行线路的接线、改线或拆线以前.必须断开电源开关.严禁带电操作,避免在接线或拆线过程中,造成电源设备或部分线路短路而损坏设备或线路元器件。

三、实验线路1.熟悉实验线路原理图,能读图并能按图接好实验线路。

2.实验线路接线要准确、可靠和有条理,接线性要拧紧,插头与线路中的插孔的结合要紧固,以免接触不良引起部分线路断开。

3线路中不要结活动裸接头,距离较远的两接线端必须选用长导线直接跨接,以免操作不慎或偶然原因触电,致使线路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4.线路接好后,应先由同组同学相互检查,然后请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才能接通电源开关,进行实验。

5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数据要握住表笔的绝缘部分,不得触摸裸露的带电部分,以免造成触电。

四、仪器仪表1.认真掌握每次实验所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放置方式(水平或垂直),并弄清仪表的型号、规格和精度等级;2.仪器仪表与实验线路板(或设备)的位置配合应合理,以便于实验操作和测量。

3仪器仪表上的旋钮有起止位置,旋转时要用力适度,旋转到头时严禁强制用力,以免损坏旋钮内部的轴及其连接部分,影响实验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1所示。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2.恒压源(双路0~30V可调)3.NEEL-11下组件或EEL-53或MEEL—06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U S2用恒压源II路,输出电压+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开关S1 拨向上,开关S2拨向上,开关S3拨向上。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45图1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

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然后根据图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1中。

3.测量元件电压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2中。

测量时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高电位端,黑(负)接线端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低电位端。

五.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六.预习与思考题2.在图1的电路中,A、D两结点的电流方程是否相同?为什么?3.在图1的电路中可以列几个电压方程?它们与绕行方向有无关系?七.实验报告要求1.回答思考题;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结点,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VL)的正确性;3.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CL)的正确性。

实验二 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叠加原理;2.了解叠加原理的应用场合; 3.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2.恒压源(双路0~30V 可调)3.NEEL -11下组件或EEL -53组件或MEEL —06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Ω===510431R R R ,Ω=k 12R ,Ω=3305R ,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I 路0~+30V 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U S2用恒压源II 路0~+30V 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 (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开关S 3拨向上。

图11.U S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 1拨向上,开关S 2拨向下)。

用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测量各支路电流,并将数据记入表1中。

4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阻元件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端,电压表的黑(负)接线端插入电阻元件的另一端(电阻元件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1中。

表1 实验数据一2.U S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S1拨向下,开关S2拨向上),重复步骤1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1中。

3.U S1和U S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拨向上),重复步骤1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记入表格1中。

4.将U S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第2步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1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3.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去掉另一个电源,只能在实验板上用开关S1或S2操作,而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路。

六.预习与思考题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 S1或U S2)直接短接?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还成立吗?为什么?七.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表1实验数据,通过求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2.根据表1实验数据,当U S1=U S2=12V时,用叠加原理计算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实验三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电源模型的方法; 2.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3.加深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的理解; 4.研究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1.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外特性,即端电压U 与输出电流I 的关系U =f (I ) 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

实验中使用的恒压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压源。

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外特性,即输出电流I 与端电压U 的关系I =f (U ) 是一条平行于U 轴的直线。

实验中使用的恒流源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流源。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实际上任何电源内部都存在电阻,通常称为内阻。

因而,实际电压源可以用一个内阻R S和电压源U S 串联表示,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与恒压源相串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是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流源I S 并联表示,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大阻值的电阻与恒流源相并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流源。

3.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电压源U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串联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电流源I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并联来表示。

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取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 S ;(2)已知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U s 和R S ,则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SSS R U I =和R S , 若已知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I s 和R S ,则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S S S R I U =和R S 。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2.恒压源(双路0~30V 可调。

) 3.恒源流(0~200mA 可调)4.NEEL -23组件或EEL -51、EEL -52或MEEL —05、MEEL —04四.实验内容1.测定电压源(恒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 实验电路如图5-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 用恒压源0~+30V 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 ,R 1取200Ω的固定电阻,R 2取470Ω的电位器。

调节电位器R 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将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记入表5-1中。

表5-1 电压源(恒压源)外特性数据在图5-1 电路中,将电压源改成实际电压源,如图5-2所示,图中内阻R S 取51Ω的固定电阻,调节电位器R 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将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记入表5-2中。

表5-2 实际电压源外特性数据2.测定电流源(恒流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外特性 按图5-3接线,图中I S 为恒流源, 调节其输出为5mA (用毫安表测量), R 2取470Ω的电位器,调节电位器R 2, 令其阻值由小至大变化,将电流表、电 压表的读数记入表5-3中。

在图5-3接线中,将恒流源改为实际电流源,如图5-4所示,图中 R S 为1kΩ,R 2取470Ω的电 位器, 调节电位器R 2,令其阻值由 大至小变化,将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记入表5-4中。

图5-1U图5-4I S 图5-3I表5-4 实际电流源外特性数据3.研究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按图5-5电路接线,其中(a)、(b)图中的内阻R S 均为51Ω,负载电阻R 均为200Ω。

在图5-5 (a)电路中,U S 用恒压源0~+30V 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 ,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然后调节图5-5(b)电路中恒流源I S ,令表的读数与图5-5(a)的数值相等,记录U S 、I S 的值,验证等效变换条件的正确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测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I =0)时的电压值;测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U =0)时的电流值,注意恒流源负载电压不可超过20伏,负载更不可开路;2.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3.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

六.预习与思考题1.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2.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所谓‘等效’是对谁而言?电压源 与电流源能否等效变换?图5-5实验四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种接法下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之间的关系;2. 学会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及测交流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方法; 3. 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二.实验设备1. EEL -V 型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台 2. 电路实验箱三.实验原理1. 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或三角形。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是:P L P L I I U 3U == 流过中线的电流I NN '= 0,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