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与答案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代码03706)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理想以现实为根底•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C.理想受现实的制约• D.理想与现实是根本对立的参考答案:D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和平统一• B.建设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完成共产主义参考答案:B3、以享乐为目的,主张人生的全部内容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愉快,这是〔〕人生观的表现。

• A.拜金主义• B.享乐主义• C.个人主义• D.功利主义参考答案:B4、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自我完善•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参考答案:D5、被视为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并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处于根底层次的是〔〕• A.社会秩序• B.为人民效劳• C.集体主义原则• D.社会公德参考答案:D6、“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的强化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 A.省察克治• B.积善成德• C.慎单独律• D.知行统一参考答案:C7、〔〕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每个行业立足的根底。

• A.爱岗敬业• B.老实守信• C.办事公正• D.效劳社会参考答案:A8、人类最高的理想境地是〔〕• A.和平开展•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自由民主参考答案:C9、当代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应是〔〕• A.随遇而安• B.积极进取• C.消极无为• D.得过且过参考答案:B10、道德产生于〔〕• A.神的启发• B.人天生具有的• C.人性中的感情• D.人类的历史开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参考答案:D11、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开展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力开展水平• B.综合国力增强• C.社会道德风气• D.科技文化开展参考答案:C12、人们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感情•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13、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尊重他人是社会公德中〔〕• A.遵纪守法的要求• B.爱护环境的要求• C.老实守信的要求• D.文明礼貌的要求参考答案:D14、为了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通过法律标准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的表达。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公德缺失的是()。

A、过马路闯红灯B、排队加塞C、夫妻在家打架D、不爱护公物参考答案:C——出自第07章2、科学的人生观是()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表述是()A、不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影响B、不受一定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影响C、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参考答案:C——出自第05章5、现代家庭关系的核心是()A、夫妻关系B、亲子关系C、兄弟姐妹关系D、婆媳关系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6、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名称是()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民族爱国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7、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

这样的人()。

A、错置了爱情的地位B、误把友情当爱情C、只重过程不重结果D、功利化地对待爱情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8、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是()。

A、旅行结婚B、举办婚宴C、同居D、结婚登记参考答案:D——出自第07章9、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A、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的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构想D、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10、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一、单选题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的学习生活既需要耐得住寂寞,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树立()的理念。

A、自主学习的理念B、全面学习的理念C、创新学习的理念D、合作学习的理念2、()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B、学C、技D、行3、()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A、信念B、理想C、崇拜D、信仰4、()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A、平等待人B、诚信C、宽容D、互助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在当今中国,()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B、人治C、法治D、人治和法治并重7、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属于()。

A、政治权利B、人身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文化权利8、()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或代表机关对不称职的代表或者其他公职人员,在其任期届满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或立即免职的权利。

A、任命权B、提名权C、罢免权D、免职权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的伟大号召。

A、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世界大同D、和谐繁荣10、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坐享其成的过程B、信手拈来的过程C、纵情享乐的过程D、艰苦奋斗的过程1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

A、相互联系又制约的B、严重对立的C、相互背离的D、毫无关联的12、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周年。

A、70B、75C、80D、8513、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军事、文化、社会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人民安全14、人生观的核心在于()。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追求真理D、艰苦奋斗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总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德B、智C、体D、美2、大学生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是()。

A、标新立异B、自由学习C、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善于思考D、全面学习3、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理想B、道德C、科学D、信仰4、孔子曾经提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的观点,意思是指 ( )。

A、有限使用自然;B、不杀生灵,不砍树木;C、爱人更要爱惜自然;D、注意生态平衡与发展5、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养性B、内省C、慎独D、顿悟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0、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活动是()。

A、文娱、体育活动B、正常的宗教活动C、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D、请愿活动11、从理想的()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A、时序B、内容C、对象D、性质12、()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理想B、信念C、信仰D、空想13、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不正确的理解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A)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B)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的理想一定实现4、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C)A、设计好理想B、理论学习C、艰苦奋斗、勇于实践D、人际交往5、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D)A、有实现必然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B、不可实现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C、超越客观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D、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C、人生的桥梁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7、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A)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8、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D)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称为(C)A.幻想B.空想C.理想D.信念10、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宏大革命,在实践中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就成为新时期宽阔青年的历史使命。

【考点】绪论绪论2.【答案】C【解析】(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了举什么旗的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了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杰和精神风貌的问题;(4)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了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的问题。

【考点】绪论绪论3.【答案】B【解析】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公正、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应然状态的是民主。

【考点】绪论绪论4.【答案】D【解析】自然属性: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包括人的条件反射、新陈代谢、食欲和性欲等。

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意识、思维、语言等。

【考点】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科学熟识人的本质5.【答案】A【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用世界观去观看和对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了人生观。

世界观准备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进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必需和自我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制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不制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和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和答案

绪论一、单选1、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数:1 分)A. 全部内容B. 本质体现C. 所有要求D. 存在基础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2、决定人的历史使命的是()(分数:1 分)A. 人的主观需要和愿望B. 一个国家的传统和文化C. 人所处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状况D. 一个民族的特点和风貌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最终落实到()(分数:1 分)A. 掌握好基础知识上B. 通过考试上C. 提高自我觉悟上D. 行动上,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上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4、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它们是()(分数:1 分)A. 指人生的权利B. 指人生的价值C. 指人生的意义D. 指人生的责任和使命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二、多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数:2 分)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荣辱观标准答案是:ABCD。

您的答案是:再次测验一、单选1、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分数:1 分)A. 生活理想B. 职业理想C. 道德理想D. 社会理想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2、理想是()(分数:1 分)A.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B. 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地对未来的想象C. 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D. 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标准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3、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分数:1 分)A. 理想B. 信仰C. 信念D. 幻想标准答案是: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的四个基本道德原则?A. 人际关系和谐B. 诚实守信C. 个人主义D. 专制主义答案:B. 诚实守信2. 以下哪个是法律的基本特征?A. 具有强制性B. 个人意愿约束C. 不受社会制约D. 强调个人自由答案:A. 具有强制性3. 基本国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条件和制度选取的根本道路和任务,下列哪个不属于基本国策?A. 人民代表制B. 民族团结C. 科教兴国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下列哪个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拥有大量财富B. 参与决策C. 贪污受贿D. 随意侵犯他人利益答案:B. 参与决策5. 以下哪个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纪守法B. 尊重他人权益C. 参军D. 积极投票答案:C. 参军二、判断题1. 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行为与社会共识之间的统一。

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2. 法律是社会因循守旧的产物,不需要受到重视。

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3. 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利益。

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4.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纪守法和尊重他人权益。

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

答: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健康、积极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

它包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注重个人品质的塑造和修正,以及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

2. 什么是法律的适用?答:法律的适用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将法律规定应用于具体案件或事务的过程。

适用法律需要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对照,确定具体适用的法律条文,并合理解释、正确判断,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3.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基本国策。

答:中国的基本国策包括人民代表制、民族团结、科教兴国等。

人民代表制是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民主参与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下半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2 ( D )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精神健康D.身心健康3 ( A )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4 ( C )是否有权威和公信力,直接影响到法律是否有权威。

A.社会团体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立法机关5 ( B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B.人生的社会价值C.价值观D.价值标准6 ( D )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立法保障B.行政保护C.司法救济D.宪法保障7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是我国( B )的原则。

A.宪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体现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A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了( B )。

A.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道德B.推崇仁爱,追求人际和谐的传统道德C.讲求谦敬礼让、克骄防矜的传统道德D.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的传统道德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D )。

A.崇尚志向,重视情操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C.乐群贵和,孝慈友恭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作为中华儿女要( A )。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12 “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这说明( A )。

A.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B.竞争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C.竞争的成败完成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D.竞争是人们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行动13 “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这表明了爱情的( A)。

A.纯洁严肃性B.平等互爱性C.转移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14 “真正的爱情在个人的生活中是永恒的,它排斥昙花一现的钟情,也排斥另觅新欢的轻率。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爱情具有( C )。

A.平等互爱性B.专一排他性C.强烈持久性D.纯洁严肃性1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的学风是( C )。

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它的主要内容是( D )。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 D )。

A.公共道德规范B.职业道德规范C.家庭道德规范D.基本道德规范18 《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意( C )。

A.学习科学理论B.理论联系实际C.知行统一D.多思考深理解19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 A )的核心。

A.民族精神B.时代精神C.政治精神D.文化精神20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D )、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内在一致性。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祖国的灿烂文化C.爱自己的国家D.爱中国共产党21 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

这样的人(A )。

A.错置了爱情的地位B.误把友情当爱情C.只重过程不重结果D.功利化地对待爱情22 ( D )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A.人生观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23 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

体现的是( A )法治思维方式。

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人权保障D.正当程序24 不能体现出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含义的是( B )。

A.做任何事情包括实现理想也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B.干大事情的人是不屑于做小事情的C.大理想也要从微行做起D.理想和实践有关系,理想可以指导实践25 不能体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是( C )。

A.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B.人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具有动物性C.人实质上不是抽象物,而是具象物D.决定人的本质的是其社会性26 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处理好( C )。

A.个人与他人的自然关系B.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关系C.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D.个人与他人的竞争关系27 从内容来说,理想可以概括为四大类,其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D )。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力量D.社会理想28 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B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29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

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助人为乐的要求B.爱国守法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尊老爱幼的要求30 大力倡导和弘扬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努力践行与人为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美德;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损公肥私、假公济私、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这体现了“八荣八耻”( C )。

A.“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要求B.“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要求C.“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要求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要求31 大学阶段,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D )。

A.多交一些新朋友B.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C.学会赶时髦D.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32 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D )。

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 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D )。

A.生活理想的表现B.社会理想的表现C.道德理想的表现D.职业理想的表现34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35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A )。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36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其中,德是( C )。

A.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B.人才素质的基础C.人才素质的灵魂D.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37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A )。

A.民法B.商法C.经济法D.社会法38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C )。

A.是一种行为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规定制裁措施39 法治思维是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是( A )A.重证据B.重义务C.重实体轻程序D.重程序轻实体40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C )的必然要求。

A.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C.生产力D.生产要素41 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这说明( C )。

A.理想等同于现实B.理想高于现实C.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42 革命烈士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主要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B )。

A.艰苦奋斗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D.团结互助的精神43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D )。

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集体主义D.诚实守信44 公民要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时必须要向( B )申请,获得许可方能进行。

A.党委部门B.公安部门C.政府机关D.交通局45 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爱国主义不但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要爱祖国的灿烂文化B.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C.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高级阶段D.民族主义不等于爱国主义46 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D )。

A.生理欲求B.衣着和相貌C.财富和地位D.道德和精神47 关于道德的起源,以下哪种说法是错的( B )。

A.劳动是道德产生的第一历史前提B.人脑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C.人的意识形成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D.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48 关于信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B.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C.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D.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想法49 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是( A )。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C.国防安全和科技安全D.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50 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