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计算题
建筑的施工技术计算题

建筑的施工技术计算题
1.某场地平整有4000m3的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填筑,其土质为密实的沙粘土(Ks=1.25,Ks’=1.05),试计算:
(1)填土的挖方量;
(2)已知运输工具的斗容量为2m3,需运多少车次?
2.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为35m×20m,埋深4.5m,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0.6m宽的工作面;基坑长边按1:0.5放坡,短边按1:0.33放坡。
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1=1.25,最终可松性系数K2=1.05。
试计算:
(1)基坑开挖的土方量?
(2)现场留做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基础平面尺寸为30m×10m,埋设深度为标高-3.5m,自然地面标高为-0.5m,四面防坡1:0.33,并要求每边留出0.5m的工作宽度,试求:
(1)基坑放灰线的尺寸;
(2)基坑的挖土工作量;
(3)当基础体积为153m时,则弃土量为多少?
(ks1.24,ks1.04)3'
4.设混凝土水灰比为0.6,已知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260㎏:650㎏:1380㎏,现测得工地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施工配合比。
若搅拌机的装料容积为400L,每次搅拌所需材料又是多少?
5.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1:2.46:4.67,水灰比0.5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80㎏,现场实测砂的含水率3﹪,石子的含水率2﹪。
现在用J1-250型搅拌机,试计算搅拌机的一次投料量。
6.某梁采用C30混凝土,原设计纵筋为620(fy310N/mm2),已知梁断面尺寸为宽×高=300㎜×300㎜,试用Ⅰ级钢筋
(fy210N/mm2)进行代换。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试题之简答题计算题(1)(2)

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之简答题计算题四、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42 分)1.为什么在雨季施工时,土方边坡要留的宽一点?07.1 雨季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对土方边坡有什么影响?答题要点: (1)雨季进行土方边坡施工时,应增加边坡的宽度。
(2)因为雨季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引起边坡塌方。
42.在土方填筑施工中,为什么要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答题要点:填土含水量小时,土颗粒间摩擦力大,不宜被压实;填土含水量大时,土颗粒间孔隙全部被水填充而处于饱和状态,也不宜被压实;只有当填土的含水量适中时,土颗粒间摩擦力由于土中水的润滑作用而减小,填土容易被压实。
18.简述土方工程施工主要特点。
08.7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
11.7 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及主要施工内容。
答题要点: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复杂。
露天作业,受地区、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影响大等。
21.制定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09.7答题要点:(1)工程类型与规模。
(2)施工现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
(3)现有机械设备条件。
(4)工期要求。
23.哪些土料不宜作回填土。
10.1答题要点:含水量大的粘土、冻土,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得用作回填土料。
19.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08.7答题要点: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填土的含水量、压实功、及铺土厚度。
31.简述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 12.1答题要点: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的浮力,而且受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
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发生流砂现象。
13.流砂防治的途径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 08.1/10.7/13.1/13.7答题要点: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变其方向。
具体措施为:(1)抢挖法。
(2)打钢板桩法。
(3)水下挖土法。
施工员岗位理论(计算题+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论述)

施工员岗位理论与实务一、计算题:1.已知:某构件砼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x:y=1:2.55:5.12,水灰比为W/C=0.6,每1m3, 砼的水泥用量C=285kg,现场测得砂含水率为3%,石含水率1%。
求:施工配合比及每1m3各种材料用量。
答:施工配合比为1:x(1+Wx):y(1+Wy)=1:2.55(1+3%):5.12(1+1%)=1:2.63:5.17水泥285kg 砂285×2.63=749.55Kg 石285×5.17=1473.45kg水285×0.6-285×3%-285×5.12×1%=134.61kg2.某房屋基础为带状基础,其基槽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根据设计提供的资料,地基土为亚粘土,Ks=1.30,Ks\=1.05。
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批准,规定基槽两面均按1:0.33放坡,余土用2.5m3/车容量的自卸载重汽车外运。
经计算,基槽全长240m。
问题:(1)边坡坡度和坡度系数是同一回事吗?为什么?(2)计算基槽挖方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计算弃土土方量;(4)计算外运车次。
答:(1)边坡坡度和坡度系数不是一回事。
边坡坡度i指挖土深度h与边坡底宽b只比;工程中常以1:m表示放坡,m称为坡度系数即:i=1:(b/h)=1:m;2)基槽挖方量:Vw=(1.5+0.33×1.5)×1.5×240=718m3;(3)弃土量:基础体积=(1.2×0.55+0.6×1.0)240=288m3;(4)外运车次:401/2.5=160车;3.利用高程为9.354m的水准点A,欲测设处高程为的8.765B点,若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A点水准尺度读数为1.736m,问B点水准尺读数应为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HAB=HA-HB=9.354-8.765=0.589m b=(HA-HB)+a=0.589+1.736=2.3524.某高层建筑基础C15砼垫层审计尺寸为:80×60×0.2m,基坑深5.0m。
施工技术计算题

吊装机械的选择1、柱采用斜吊法吊装。
最长最重的柱子Z2,重6.4t,长13.10m要求起重量 Q=Q1+Q2=6.4+0.3=6.7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86+3=12.16m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23m,当Q=7t>6.7t时相应的起重半径R=7m,起重高度H=19m>12.16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
由此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23m。
2、屋架采用两点绑扎吊装。
屋架采用两点绑扎安装,安装所要求的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不统一,屋架分为低跨犀架和高跨屋架,在此以高跨屋架的计算为准。
要求起重量Q=Q1+Q2=4.46+0.3=4.76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11.34+0.3+2.6+3=17.24m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23m,查表得当起重量Q=5t 时,起重半径R=9 m,其中高度H=19m>17.24m,故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
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3、屋面板要求起重量Q=Q1+Q2=1.35+0.2=1.55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11.34+0.3+0.24+2.5=14.38m吊装高跨跨中屋面板时,采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h=11.34-1.7=9.64m最小起重臂长度时的起重臂仰角arc arc54α=︒所需最小起重臂长度L min=h/sina+(a+g)/cosa=9.64/sin54+4/co54=18.7m选用W1-100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23m,仰角54°,吊装屋面板时的起重半径R=F+Lcosa=1.3+18.7*cos54=12.3m查W1-100履带式起重机的性能曲线,当L=23m,R=12.5m时,Q=3t>1.55t,H=17m>14.38m,满足吊装高跨度跨中屋面板的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试题与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模拟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土方工程按照( )程度,分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等( )类。
2、基坑坑壁支护有( )、( )以及两种形式结合使用的混合型三种类型。
3、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沉管方法主要有( )、( )。
4、砖墙砌筑临时,间断处留槎的方式有( )、( )。
5、吊车梁平面位置的校正方法主要有( )和( )两种。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大型场地平整工程,当填挖深度不大时,土方机械宜选用( ) A推土机B反铲挖土机 C 正铲挖土 D 抓铲挖土2、为提高单桩承载力( )施工中常用复打法施工A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B 套管成孔灌注桩 C干作业成孔灌注桩D静力压桩3、砖墙砌体灰缝厚度一般应控制在( )左右 A 8mm B 10mm C 12mm D 15mm4、闪光对焊主要用于( ) A钢筋网的连接B钢筋搭接C坚向钢筋连接 D水平钢筋连接5、预应力筋拉的变形是 A 弹性变形 B 塑性变形 C 弹塑性变形 D 都不是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才可打桩作业 A 50% B70% C 90% D 100%7、滑升模板施工时,砼出模强度宜控制在( )N/mm2 A 0.1~0.3 B1~3 C10~30 D100~3008、J1-400型搅拌机进料容量为( )升A350 B400 C260 D7509、当柱平放起吊抗弯强度不足时,柱的绑扎起吊方法应采用( ) A斜吊法B旋转法C直吊法D滑行法10、沥青的延伸度是表示沥青的( ) A粘性B抗老化性C塑性D温度稳定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哪些土不宜作回填土?2、灌注桩与预制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3、砌筑用脚手架的基本要什么?4、钢筋冷拉和预应力钢筋拉的作用有什么区别?5、什么是施工缝?施工缝留设的一般原则是什么?6、为什么要进行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7、柱的吊升方法有几种?桅杆式和履带式起重机对柱的吊升有什么影响?8、先法施工时,常用哪些措施来减少砼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四、计算题(40分)1、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自然地面标高+45.00m,地下水位标高+43.20m,基坑底标高+40.70m,地基土的渗透系数为15m/d,含水层厚度10m,井点管埋深5.8m,井点管围成的面积1256m2,滤管长1m。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15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一、 土方工程算设计标高;算零线;算挖填土方量1.某建筑物基坑体积为2548m 3,附近有个容积为1560m 3的基坑需回填,试求前者挖出的土将后者填满夯实后还剩下多少土?需要运多少车?(Ks =1.26,K ’s =1.05,车斗容量为3.5m 3)31156014861.05v m '== 31254814861062v m ''=-=321062 1.261338v m =⨯=;运车数=1338/3.5=383辆2.某建筑场地土方工程中,基坑开挖后将附近两个容积为1000 m 3和776m 3的弃土坑进行了回填,还剩余松散土1648.8 m 3,试问基坑有多大体积?(Ks =1.26,K ’s =1.05) 解:1000+776=1776 m 31776/1.05=1691.43 m 3 1648.8/1.26=1308.57 m 3 1691.43+1308.57=3000 m 33.某场地平整的方格网边长为20m ,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所示,地面排水坡度i x =3‰,i y =2‰,试计算确定场地平整达到挖填平衡的设计标高H 0和考虑排水坡后的各角点设计标高(H n )并标注于图各角点右下角,施工高度标注于图角点右上角。
并求零线。
解:由图知,方格数N=7考虑泄水坡度计算得;H8‘=28.67mH1‘=H o-40×3‰+20×20‰=28.67-0.12+0.04=28.59m H2‘=H1+20×3‰=28.59+0.06=28.65mH3‘=H2+20×3‰=28.65+0.06=28.71mH4‘=H3+20×3‰=28.7l+0.06=28.77mH5‘=H4+20×3‰=28.77+0.06=28.83mH6‘=H o-40×3‰=28.67-0.12=28.55mH7‘=H6+20×3‰=28.55+O.06=28.61mH9‘=H8+20×3‰=28.67+0.06=28.73mH10‘=H9+20×3‰=28.73+0.06=28.79mH11‘=H0-40×3‰-20×2‰=28.67-O.12-O.04=28.51mH12‘=H11+20×3‰=28.51+0.06=28.57mH13‘=H12+20×3‰=28.57+0.06=28.63mH14‘=H13+20×3‰=28.63+0.06=28.69m将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标注于图角点右下角上,其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即为施工需挖(+)或填(-)土方高度(见图角点右上角)。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参考资料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参考资料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 37 分,共37 小题,每小题1 分)1. 内部振动器:又称______。
1. 参考答案:插入式振动器2. 水井的类型: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______。
2. 参考答案:承压非完整井3. ______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像普通布筋一样先铺设在支好的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进行张拉锚固的施工方法。
3. 参考答案: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法4. 水泥砂浆在______ 宜采用。
4. 参考答案:建筑基础砌筑中5. ______ 是为施工作业需要所搭设的临时性的架子。
5. 参考答案:脚手架6. 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或______ 而确定。
6. 参考答案:是否受震动荷载7. 水下或泥浆中浇筑混凝土一般采用______。
7. 参考答案:导管法8. ______直接埋在构件或结构中不再取出,特别适用于留设曲线孔道。
8. 参考答案:预埋波纹管法9. 土方施工中要考虑土的可松性,是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______ 来计算的,土的可松性用______来表示。
9. 参考答案:自然状态的体积;可松性系数10. 在进行模板的施工设计时,就应考虑模板的______ ,以便更多的模板参加周转,减少模板用量,降低工程成本。
模板的拆除时间与构件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模板所处的位置有关。
10. 参考答案:拆除顺序和拆除时间11. 小规格饰面板(砖)的施工常采用______方法;大规格或安装高度超过1米的饰面板(砖)施工常采用_____方法。
11. 参考答案:镶贴、安装12. 砖墙砌筑临时,间断处留槎的方式有______ 、______ 。
12. 参考答案:直槎斜槎13. 预应力筋放张时,对配筋不多的钢丝,可用剪切,______等方法放张。
13. 参考答案:切割14. 土层锚杆的承载能力取决于______ 、______ 、锚固体与钻孔土壁之间的摩阻力等因素。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15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题一、 土方工程算设计标高;算零线;算挖填土方量1.某建筑物基坑体积为2548m 3,附近有个容积为1560m 3的基坑需回填,试求前者挖出的土将后者填满夯实后还剩下多少土?需要运多少车?(Ks =1.26,K ’s =1.05,车斗容量为3.5m 3) 321062 1.261338v m =⨯=;运车数=1338/3.5=383辆2.某建筑场地土方工程中,基坑开挖后将附近两个容积为1000 m 3和776m 3的弃土坑进行了回填,还剩余松散土1648.8 m 3,试问基坑有多大体积?(Ks =1.26,K ’s =1.05)解:1000+776=1776 m 31776/1.05=1691.43 m 3 1648.8/1.26=1308.57 m 3 1691.43+1308.57=3000 m 33.某场地平整的方格网边长为20m ,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所示,地面排水坡度i x =3‰,i y =2‰,试计算确定场地平整达到挖填平衡的设计标高H 0和考虑排水坡后的各角点设计标高(H n )并标注于图各角点右下角,施工高度标注于图角点右上角。
并求零线。
解:由图知,方格数 N =7考虑泄水坡度计算得; H 8‘=28.67m H 1‘=H o -40×3‰+20×20‰=28.67-0.12+0.04=28.59m H 2‘=H 1+20×3‰=28.59+0.06=28.65m H 3‘=H 2+20×3‰=28.65+0.06=28.71m H 4‘=H 3+20×3‰=28.7l+0.06=28.77m H 5‘=H 4+20×3‰=28.77+0.06=28.83m H 6‘=H o -40×3‰=28.67-0.12=28.55m H 7‘=H 6+20×3‰=28.55+O.06=28.61m H 9‘=H 8+20×3‰=28.67+0.06=28.73m H 10‘=H 9+20×3‰=28.73+0.06=28.79m H 11‘=H 0-40×3‰-20×2‰=28.67-O.12-O.04=28.51m H 12‘=H 11+20×3‰=28.51+0.06=28.57m H 13‘=H 12+20×3‰=28.57+0.06=28.63m H 14‘=H 13+20×3‰=28.63+0.06=28.69m将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标注于图角点右下角上,其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即为施工需挖(+)或填(-)土方高度(见图角点右上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建筑物基坑体积为2548m 3,附近有个容积为1560m 3的基坑需回填,试求前者挖出
的土将后者填满夯实后还剩下多少土?(Ks =1.26,K ’
s =1.05)
3
11560
14861.05
v m '== 3
1254814861062v m ''=-=
3
21062 1.261338v m =⨯=
2.某建筑场地土方工程中,基坑开挖后将附近两个容积为1000 m 3和776m 3的弃土坑进
行了回填,还剩余松散土1648.8 m 3,试问基坑有多大体积?(Ks =1.26,K ’
s =1.05)
解:1000+776=1776 m 3 1776/1.05=1691.43 m 3 1648.8/1.26=1308.57 m 3 1691.43+1308.57=3000 m 3
3、采用轻型井点系统进行降水施工,自然地面标高+45.00m ,地下水位标高+43.20m ,基坑底面标高+40.70m ,实测地基土的渗透系数15m/d ,含水层厚度10m ,井点管埋深5.8m 。
井点管围成的面积1226m2,滤管长度1m ,计算轻型井点系统的涌水量。
解:①轻型井点系统布置
根据本工程条件,轻型井点系统选用单层环形布置。
井点管长度6M ,直径50MM ,滤管长度1.0M ,井点管露出地面0.2M ,基坑中心要求的降水深度S 为:
S = 43.2-40.7+0.5=3.0M
井点管所需埋置深度 H = 5.8M ②基坑涌水量计算
由于含水层的厚度为10m ,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抽水影响深度按表计算: S /——原地下水位线到井点底部的距离 S /=5.8-(45.0-43.2)=4.0M
H0=1.85× (S/ + L ) = 1.85 × ( 4.0 + 1.0) = 9.25M < =10.0M 取H0=9.25M
4.某砼实验室配合比为:C :S :G=1:2.3:4.27,水灰比为0.6,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为300kg ,测定砂子含水量为3%,石子含水量为1%,求施工配合比?若采用250升搅拌机,求每盘砼中各种材料用量。
施工配合比1:2.3(1+0.03):4.27(1+0.01)=1:2.37:4.31
每盘材料用量
水泥:300*0.25=75kg
砂: 75*2.37=177.8kg 石子:75*4.31=323.3kg
水: 75*0.6-75*2.3*0.03-75*4.27*0.01=36.6kg.
5、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28:4.47,水灰比为0.63,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85Kg ,现场测定砂的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如采用400L 搅拌机,求(1)施工配合比及1m3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2)搅拌机搅拌一次投料量。
解:施工配合比l :x(1+WS):y (1+Wg ) =1:2.28(1+3%):4.47(1+1%)=1:2.35:4.51 按施工配合比得到1m3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为:水泥 C/=C=285kg ; 砂 S/=285×
2.35=669.75kg 石G/=285×4.51=1285.35kg 水:W=(W/C—Ws—Wg)C=(0.63—2.28×3%—4.47×1%)×285 =(0.63-0.0684-0.0447) ×285=147.32kg 400L搅拌机每次可搅拌出混凝土400L×0.65=260L=0.26m3则搅拌时的一次投料量:水泥285 ×0.26=74.1kg (取75kg,1袋半) 砂75×2.35=176.25kg 石子75×4.51=338.25kg 水75×(0.63—2.28×3%—4.47×1%)= 75×(0.63-0.0684-0.0447)=38.77kg
6、某基坑底面尺寸50×20m,基坑底面标高-4.3m,自然地面标高±0.00m,基坑边坡坡度1:0.5,实测地下水位标高-1.3m,地基土的渗透系数10m/d,含水层厚6.0m,按无压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解:①轻型井点系统布置
根据本工程条件,轻型井点系统选用单层环形布置。
总管直径选用127MM,布置于天然地面上(如图所示),基坑上口尺寸为:
长:50 + (4.3 - 0.00) ×0.5 × 2 = 54.3M
宽:20+ (4.3 - 0.00) ×0.5 × 2 = 24.3M
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为1.0M,则总管长度为:
2 × [ 54.
3 + 2 ×1.0] + (24.3 + 2×1.0 )] =165.2M
井点管长度选用6M,直径50MM的钢管,滤管长度1.0M,井点管露出地面0.2M,基坑中心要求的降水深度S为:S = 4.3-1.3+0.5=3.5M
井点管所需埋置深度
H = H 1+ h + I L = 4.3+0.5+1/10 ×26.3/2=6.115M<6.0-0.2=5.8M
不满足要求。
将总管埋设于地面下0.5M处。
即先挖去0.5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如图所示),此时井点所需长度:
基坑上口长:50+(4.3-0.5)×0.5×2 = 53.8M
宽:20+(4.3-0.5)×0.5×2 = 23.8M
H= (4.3-0.5)+0.5+25.8/2 ×1/10 =5.59M<6.0-0.2=5.8M 满足要求。
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两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②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H=6m
7.某场地平整的方格网边长为20m,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所示,地面排水坡度i x=3‰,
i y=2‰,试计算确定场地平整达到挖填平衡的设计标高H0和考虑排水坡后的各角点设计标高(H n)并标注于图各角点右下角,施工高度标注于图角点右上角。
解:由图知,方格数N=7
考虑泄水
坡度计算得;
H8‘=28.67m
H1‘=H o-40×3‰+20×20‰=28.67-0.12+0.04=28.59m
H2‘=H1+20×3‰=28.59+0.06=28.65m
H3‘=H2+20×3‰=28.65+0.06=28.71m
H4‘=H3+20×3‰=28.7l+0.06=28.77m
H5‘=H4+20×3‰=28.77+0.06=28.83m
H6‘=H o-40×3‰=28.67-0.12=28.55m
H7‘=H6+20×3‰=28.55+O.06=28.61m
H9‘=H8+20×3‰=28.67+0.06=28.73m
H10‘=H9+20×3‰=28.73+0.06=28.79m
H11‘=H0-40×3‰-20×2‰=28.67-O.12-O.04=28.51m
H12‘=H11+20×3‰=28.51+0.06=28.57m
H13‘=H12+20×3‰=28.57+0.06=28.63m
H14‘=H13+20×3‰=28.63+0.06=28.69m
将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标注于图角点右下角上,其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即为施工需挖(+)或填(-)土方高度(见图角点右上角)。
i x=3
图1-1场地平面图
‰
8、梁高为550mm,梁保护层为25mm,1号钢筋直径为25mm,且左右对称。
①计算1号钢筋的下料长度。
②按照钢筋配料单中简图形式标明1号钢筋每段尺寸。
解:
①下料长度=(395+500×1.414+200)×2+{6240-2×(370+50+500)}-4×0.5d-2×2d+2×6.25d=2604+4400-50-100+312.5=7166.5mm
②
代号:KL :楼层框架梁WKL:屋面框架梁L非框架梁KZL:框支梁JZL:井字梁XL:悬挑梁
序号:以数字为顺序号
跨数及是否有外伸:(XX)表示X跨,端部无外伸:(XXA):表示一端有外伸
(XXB):表示两端有外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