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1954年10月12日》1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pptx课件(35页)

状元成才路
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
状元成才路
秉性刚毅。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人物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 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 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 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等等。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 革”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 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 的走完了一生。
》》》》》》》》》》》》》》》》》》》》》》》》》
傅聪与母亲 (半岁)
傅聪(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生于 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 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 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8年 傅聪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
作家作品
《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 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摘编 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曾 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称号。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 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夫妇
作家作品
主要内容:
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
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
书首先强调的是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
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
状元成才路
秉性刚毅。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人物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 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 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 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等等。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 革”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 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 的走完了一生。
》》》》》》》》》》》》》》》》》》》》》》》》》
傅聪与母亲 (半岁)
傅聪(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生于 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 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 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8年 傅聪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
作家作品
《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 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摘编 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曾 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称号。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 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夫妇
作家作品
主要内容:
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
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
书首先强调的是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
《傅雷家书》读书分享课件ppt

家庭亲情
夫妻关系
在《傅雷家书》中,家庭关系是重要 的主题之一。傅雷通过书信向儿子传 授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成员之间 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傅雷在家书中也提到了夫妻关系的重 要性。他告诫儿子要珍惜夫妻感情, 互相扶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父子关系
傅雷与儿子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经常 在信中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和期望。他 鼓励儿子要孝顺父母,尊重兄妹,关 爱家庭。
人对传统交流方式的情感共鸣。
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02
傅雷家书涉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了
理解和沟通的契机。
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播
03
傅雷在家书中强调的道德伦理观念,对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
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06
总结与思考
Chapter
阅读感悟
感悟亲情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深刻感受到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深厚情感 和关爱,以及对家庭、对生活的热爱。
种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03
美术艺术
傅雷也涉及到美术艺术,他认为美术能够培养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他
鼓励儿子学习绘画或其他美术形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03
人物形象
Chapter
傅雷夫妇
傅雷
作为父亲和丈夫,他以严谨的教育态度和深厚的艺 术修养,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通过家书, 向子女传递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艺术见解,展现出 他的人格魅力和智慧。
艺术修养的培育
傅雷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的深入见解,激发了年 轻人对艺术的兴趣和追求,有助于提升个人审美 品位。
人生规划的指导
傅雷在家书中对子女人生的规划建议,为年轻人 提供了职业选择、人生目标等方面的思考方向。
《傅雷家书 1954年10月12日》课件2-优质公开课-鲁教八下精品

傅雷家书两则
1954年10月12日
傅雷简介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 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
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毕生翻译巴尔扎
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不仅所译
甚丰,而且文笔自然流畅。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
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感知文章
读读第一封家书说说它的主题是什么?
消沉苦闷
第一封信
如何面对挫折
结构划分
第一封家书
第一层(开头至“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宽慰儿子。 第二层(从“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
中浮沉”至“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告诉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情感解读
第一封信
和风细雨,款款相慰
第一封信析读
试分析此信的写作思路
课文分析
就是要你把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 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 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 心怀。
这个比喻,说了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就 像凭吊古战场时一样,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自读课文思考:
1、在第一封信中,作者是怎样鼓励
安慰儿子的?请找出文中的具体语句。
2、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 也会淹死庄稼。这样写的好处(作用):生 动形象地说明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
3、“高潮”指的是:欣喜、欢乐、成功„„ “低潮”指的是:消沉、苦闷、失败„„ 4、“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这句话意在说明控 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1954年10月12日
傅雷简介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 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
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毕生翻译巴尔扎
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不仅所译
甚丰,而且文笔自然流畅。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
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感知文章
读读第一封家书说说它的主题是什么?
消沉苦闷
第一封信
如何面对挫折
结构划分
第一封家书
第一层(开头至“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宽慰儿子。 第二层(从“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
中浮沉”至“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告诉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情感解读
第一封信
和风细雨,款款相慰
第一封信析读
试分析此信的写作思路
课文分析
就是要你把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 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 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 心怀。
这个比喻,说了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就 像凭吊古战场时一样,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自读课文思考:
1、在第一封信中,作者是怎样鼓励
安慰儿子的?请找出文中的具体语句。
2、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 也会淹死庄稼。这样写的好处(作用):生 动形象地说明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
3、“高潮”指的是:欣喜、欢乐、成功„„ “低潮”指的是:消沉、苦闷、失败„„ 4、“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这句话意在说明控 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精编版 名著导读名著阅读《傅雷家书》课件(共61张PPT)

在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书信总的说来 就是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归根结底还是老爸表 达对儿子的爱。
(一九五四年二月二日(除夕)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 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了,我在 心中拥抱你!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 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
• 家书当然首先是写给家人看的,从传播学上来讲 ,这是人际传播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时候家书也往往能够超越家庭的局限,通过 某种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 部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曾国藩家书》和《 傅雷家书》。近几年作为青年人导师的李开复也 通过“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样一种公开信的方 式,与青年人进行交流,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家书能呈现人的内心世界
• 当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书信逐渐落寞, 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没法逆转。但家书有 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个性化表达”就是 其中之一。“就像‘字如其人’、‘见字如晤’等所 言,书信里的字迹能够反映书写者的内心活动。与之 相比,短信、电报的表现形式是格式化的,
三、写信目的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 对手; (二)激发‘忠实的镜子’。
四、主要情节
①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有赤 子之心。 ②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五、专题探究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
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从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
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写在方格
内,不超过60字)(3分)
推荐的名著:《
(一九五四年二月二日(除夕)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 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了,我在 心中拥抱你!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 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
• 家书当然首先是写给家人看的,从传播学上来讲 ,这是人际传播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时候家书也往往能够超越家庭的局限,通过 某种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 部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曾国藩家书》和《 傅雷家书》。近几年作为青年人导师的李开复也 通过“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样一种公开信的方 式,与青年人进行交流,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家书能呈现人的内心世界
• 当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书信逐渐落寞, 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没法逆转。但家书有 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个性化表达”就是 其中之一。“就像‘字如其人’、‘见字如晤’等所 言,书信里的字迹能够反映书写者的内心活动。与之 相比,短信、电报的表现形式是格式化的,
三、写信目的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 对手; (二)激发‘忠实的镜子’。
四、主要情节
①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有赤 子之心。 ②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五、专题探究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
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从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
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写在方格
内,不超过60字)(3分)
推荐的名著:《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件(共49张PPT)

这段文字中,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 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 边。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 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
导学活动一
示例2:“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 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 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 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 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 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这段文字是傅雷针对傅聪八月一日的来信中所提的弹琴成 绩及自我分析的解读。提醒儿子不要让新感受的东西浮在表 面,要分析新旧感受的异同,要紧紧抓住学来的精华并深种 在自己性格里,这都是傅雷对儿子在提升艺术修养方面的精 心点拨,这是他艺术教育思想的体现。
《傅雷家书》的教育思 想
做人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这次(指比赛期间)无论谁(波兰的和其他国家的)批 评我的演奏时,总处处提到中国的古老文化。那是使我最快 乐的,因为能使别国人通过我而更崇敬祖国的文化。我也相 信我们中国人具备别国人所没有的优越条件,将来一定会开 出极美的花朵来。
分析:傅雷要求傅聪经常写信,并非只是为了以慰两地牵挂 思念之情,更是为了让他担负起一份责任,便是将国外的先 进理念带回中国,这样就“无形中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足见傅雷心心念念的是祖国,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并且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儿子的爱国情怀。
导学活动一
示例:这是一本(纪念刚直不阿的傅雷和善良贤淑的傅雷夫 人)的书。 这是(家书的重要范本,是现代文学界中的一朵奇葩,同时 也是中国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范本)。 这是(我国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夫人1954一1966年间 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的摘编)。
导学活动一
示例2:“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 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 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 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 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 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这段文字是傅雷针对傅聪八月一日的来信中所提的弹琴成 绩及自我分析的解读。提醒儿子不要让新感受的东西浮在表 面,要分析新旧感受的异同,要紧紧抓住学来的精华并深种 在自己性格里,这都是傅雷对儿子在提升艺术修养方面的精 心点拨,这是他艺术教育思想的体现。
《傅雷家书》的教育思 想
做人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这次(指比赛期间)无论谁(波兰的和其他国家的)批 评我的演奏时,总处处提到中国的古老文化。那是使我最快 乐的,因为能使别国人通过我而更崇敬祖国的文化。我也相 信我们中国人具备别国人所没有的优越条件,将来一定会开 出极美的花朵来。
分析:傅雷要求傅聪经常写信,并非只是为了以慰两地牵挂 思念之情,更是为了让他担负起一份责任,便是将国外的先 进理念带回中国,这样就“无形中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足见傅雷心心念念的是祖国,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并且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儿子的爱国情怀。
导学活动一
示例:这是一本(纪念刚直不阿的傅雷和善良贤淑的傅雷夫 人)的书。 这是(家书的重要范本,是现代文学界中的一朵奇葩,同时 也是中国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范本)。 这是(我国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夫人1954一1966年间 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的摘编)。
《傅雷家书 1954年10月12日》课件1-优质公开课-鲁教八下精品

错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第一封信
1954年10月2日
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
要这么称呼?
(注意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
活状态)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 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 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课文解析
1、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 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等的重要作品。他多艺
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 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 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 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预习检查
庸碌
扶掖 廓然无累 涕泗横流
凭吊
枘凿
谀词
垂手 重蹈覆辙 气吞牛斗
词语释义
扶掖:扶持,提携。 枘凿:“方枘圆凿”的略语。方榫头,圆榫眼, 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枘,榫头。凿, 榫眼。 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
制情绪的必要;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
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
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 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要学会保持平和心态,控制情绪起伏。 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分析,吸取教训,引 以为戒。
3、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
么?(注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注意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劝解分三层: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 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 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 伏中度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 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五、 阅读练习
• 亲爱的孩子:1956年6月14日 我六月二日去安徽参观了 淮南煤矿、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到十二日方回上海。 此次去的人是上海各界代表性人士,由市政协组织的, 有政协委员,人民代表,也有非委员代表。看的东西很 多,日程排得很紧,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得写小组的总 结,今晚,后天,下周初,还有三个会要开,才能把参 观的事结束。祖国的建设,安徽人民那种急起直追的勇 猛精神,叫人真兴奋。各级领导多半是转业的解放军, 平易近人,朴素老实,个个亲切可爱。
•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 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 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 的!……”
选读书信
• 与儿子谈李白杜甫的诗,谈《长恨歌》、《琵琶行》, 《人间词话》,给儿子寄《古诗源选读》、《唐五代宋 词》、《元朝散曲选》、《世说新语选》,让儿子学习 古典诗词,提升艺术修养。
• 儿子深受父亲影响,登报公开申明:“1、不入英国国籍。2、 不去台湾省。3、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
专题研读:拳拳爱国心
•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袭来,1966年8月30日晚,红卫兵到傅雷先生 家抄家,四天三夜的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让 这位怀着赤子之心的、纯粹的爱国知识分子不堪屈辱,服毒自杀, 悲壮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为国家的自然灾害担忧,真是一个具有高尚情怀和民族大义的知 识分子。
专题研读:拳拳爱国心
• 2、告诫儿子:1959年10月1日“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 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 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
• 1959年10月1日“一个人身在国外,对祖国的怀念是深切 的,不论做人方面,事业方面,处处要保持我们中国人 传统的谦虚和大方……”
傅雷家书-PPT(精)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 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 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 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 染启迪……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 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 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 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 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 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 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 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 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 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 溢于言表。
的感情深入。
• 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
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看完《傅雷家书》后,我发现这是一本充满父.的苦心孤诣、呕心沥 血的教科书。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 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 艺术理论,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非常 短,不能与其他人一起共事,总是在半路上退出,不能发展自己的爱好。 在这本书中,傅雷曾在信中对傅总说:“家信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 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 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 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 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不论在做人 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从这句 话中可以体会到傅雷对他的孩.非常关怀,并指引孩.走向成功。 而他的 孩.也取得了成功,傅聪成为了钢琴大师,而傅敏成为了英语特级教师。 这说明了傅雷的教.非常成功。 最后,我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 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 “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家书 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 父母.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封信 1954年10月2日
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 要这么称呼?
(注意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 活状态)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 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 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课文解析
1、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 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预习检查
庸碌 扶掖
凭吊 枘凿
谀词 垂手
廓然无累 涕泗横流
重蹈覆辙 气吞牛斗
词语释义
扶掖:扶持,提携。 枘凿:“方枘圆凿”的略语。方榫头,圆榫眼, 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枘,榫头。凿, 榫眼。 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 错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第一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 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 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 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 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 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 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 “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 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 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 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 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 沉郁而超然。
制情绪的必要;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 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 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 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要学会保持平和心态,控制情绪起伏。 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分析,吸取教训,引 以为戒。
3、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 么?(注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体验反思
傅雷是伟大的,傅聪 是幸运的。
其实,天下绝大多数 的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 慈爱的心,一份无私的爱, 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 健康顺利成长。现在静下 心来,好好回想,你们感 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吗?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 1954年10月12日》
导入
《傅雷家书》是傅雷 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 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1954年-1966年6月;这 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 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之 书。
傅雷,一代翻译巨匠。早年留学 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 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 了他的艺术修养。
回国后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 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 曼·罗兰的重要作品。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 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 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傅雷简介
傅雷,一代翻译巨匠。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 术理论。回国后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 遍法国重要作均显示出独特 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 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 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想鼓励儿子振作 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重点挫折,乐观 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 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 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 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 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 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注意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劝解分三层: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
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 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 伏中度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 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2、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
的比喻和克里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何 在? 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说明控
4、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在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 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 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 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总结
第一封信,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可以看 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