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说课稿1000.doc
高中化学选修五优秀说课稿:《有机合成》

高中化学选修五优秀说课稿:《有机合成》高中化学选修五优秀说课稿:《有机合成》
【摘要】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化学选修五优秀说课稿:《有机合成》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节有机合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CH3COOH+C2H5O H
(2)官能团的消除 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或取代等消除羟基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消除醛基 ④通过消去反应或水解反应可消除卤原子
(3)官能团的衍变
主要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图
烷
烯
炔
卤代烃
水解 醇 氧化
还原
醛 氧化
羧酸
酯水 化解
酯
4.官能团的转化: 包括官能团种类变化、数目变化、位置变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节 有机合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
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
官能团的转化。
关键:设计合成路线,即碳骨架的构建、 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
CH2
H2C—OH H2C—OH
C—H C—H
O
CH2
试一试: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
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
吗?
O
戊酸戊酯 CH3(CH2)3C-O-CH2(CH2)3CH3
1-戊烯 CH2=CH-CH2CH2CH3
H2O H+
E 浓 H2SO4 F C14H20O4
HBr 浓 H2SO4
Br NaOH H2O O CO OC FO
OH [O]
B
C
O HCN
OH CN
H2O H+
D
OH COOH E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42022/3/4March 4,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课件34有机合成(人教版)(完整版)5

之不能参与反应
五、碳链的变化
1.减少碳链 R-COONa + NaOH △ R—H+Na2CO3
R-CH=CH—R′ KMnO4(H+) R—C=O+O=C—R′
2.增加碳链 CH2=CH2 + HCN
一定条件
R—Cl + Cl—R′+ 2Na
二、有机合成的预备知识
1.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官能团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苯环 羟基 醛基
羧基
酯基
结构 -C=C- -C≡C-
-OH
O CH
O C OH
O C OR
性质 加成、氧化 加成、氧化 加成、取代 消去、氧化、取代、酯化
氧化、还原 中和、酯化
水解
2.常见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的官能团
—X
—OH
常见的反应 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 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
CH3CH2OH, 2CH3CHO + 2H2O, CH3COOCH2CH3 + H2O。
。
; ; 。
第四节 有机合成
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加成、消去反 应)、原理及应用,初步学会引入各种官能团的方法。 2.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 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3.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使用逆向合 成法合理地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 4.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有机物逆向合成
(1)方法与步骤
目标化合物
中间体
中间体
基础原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合成》说课课件

CH3 CH2 C CH3
CH3
CH2 C n
CH 2
COOCH 2CH 2OH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CH 3 C COOCH 2CH 2OH
OOCCH3 COOH
O CH3 C
O CH3 C
O
OH
乙酸酐
OH
COOH
水杨酸
甲基丙烯酸
H OCH2CH2OH
CH CH
2
2
情景创设3 大分子合成
海 葵 毒 素
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生
活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第二课时)
重点突破
情景创设
自主探究
师生共享
引入课题
研究课题
交流课题
四、教学设计 难点化解
剖析典型事例 设计梯度问题 归纳积累方法
有机合成(第二课时)
价格很贵,是目前有效的药物。
情景创设3 美丽的海葵
情景创设3 大分子合成
海 葵 毒 素
分子式 C129H223N3O54
知识链接
海葵毒素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271个,目前最复 杂的化合物,但已被科学家全合成。
1989年经8年之久由哈佛大学的Kishi领导24名 博士和博士后完成。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逆合成分析法
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确定
有机物的合成思路
研究、合成有机化合物
第六环节 课堂反馈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 些有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 味的戊酸戊酯。请同学们分析出戊酸戊酯结 构,讨论如何利用逆合成分析制取这种香料?
人教版有机合成说课稿

人教版有机合成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机合成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不仅涉及到基础的化学理论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关键环节。
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有机合成单元,旨在通过对有机合成基本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的演示,使学生能够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常见反应类型及其机理,能够识别和书写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有机合成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有机合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本次说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合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首先明确有机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强调其在新药开发、材料制造等领域的关键作用。
2. 有机合成的基本反应类型:介绍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并通过实例讲解它们的机理和特点。
3.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讲解如何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路线,包括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试剂和催化剂等。
4. 有机合成实验操作:通过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次说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有机合成的知识框架。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有机合成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合成过程和策略。
3.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有机合成的过程,加深对反应机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有机合成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和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合成材料,引起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
有机合成说课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有机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1. 核心价值与功能(1)学科价值:整合有机反应,建立物质转化观;体会转化过程中逆推的思想和原则。
(2)社会价值:体会科学家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可以合成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巩固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有机合成的学习,体会化学的魅力②通过有机合成题的成功突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乐趣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2)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3)障碍点:官能团的性质二.说教法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首先是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问题驱动式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促进学生学科认知发展方面具有过程性的教育价值。
2. 教学策略(1)学生障碍点解决策略:课前热身,从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引入、反应类型、常见试剂与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复习(2)学生的难点解决策略:提供大量素材,利用媒体演示,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同时将任务按步骤分解3. 教学设计(1)有机反应的学习方法①明确研究有机反应的一般思路②熟练从不同视角看有机反应(2)有机合成的学习方法①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②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③有机合成的综合练习4. 学情分析(1)已知:①基本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②知道一些官能团引入的方法③知道一些碳链增减的方法(2)未知:①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②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三.说过程1。
教学线索一条明线:引入合成——初识合成—-学习合成——体验合成--感悟合成.两条暗线,一条是情景线:围绕阿司匹林的问世、合成与发展展开,一条学法线:围绕如何关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如何实现目标化合物结构的构建展开。
有机合成说课稿

有机合成说课稿有机合成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的根底课一、新课程标准要求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构造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p1.学习内容分析^p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解。
本节教学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烃及烃的衍生物构造、性质、互相转化的根底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原那么;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线路;同时培养并进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才能,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奠定根底;同时让学生感受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效劳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将来最重要的手段,对学生浸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 学生情况分析^p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根底之上纯熟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构造、性质、互相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根底知识。
因此在本节之前我们上了一节《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稳固课,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形成知识网,使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官能团构造与性质的'辩证关系,掌握重要有机物互相转化关系,可以从断键、成键的角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的认知尽可能到达其“最近开展区”,这样为我们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基于以上分析^p ,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三、本节课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①使学生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互相转化的一些方法②让学生初步理解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才能。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内容包括: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和特点;3.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对有机化学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案例: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医学、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电池隔膜等。
(2)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动画:通过动画形式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
(3)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如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等。
2.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我将结合实例、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原理。
3.我还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4.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将提供更多的拓展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5 有机合成说课稿有机合成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选修 5 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的基础课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
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解。
本节教学要在协助学生复习再现烃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
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 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线路; 同时培养并提升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水平,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
习奠定基础; 同时让学生感受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理解到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
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对学生渗透
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 学生情况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
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所以在本节之前我们上了一节《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巩固课,协助学
生的有机化形网,使学准确理解结 构证关系,掌握重要有机物化关系、 的角度写化学方程学知尽可能达到其“最近
发展区打实。
基
于
以上分
析
,
我
制定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教学目标
1.:①使学生的衍生及相互转
化的一些方法 学
生初
步了解逆向合成法方法 程与方法:
纳、整,培养和官
转化方纳水平。
有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
水平以及信息迁移水平。
度析有机程巩有机构及相互转
化关系。
3. 情度 ①体会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的特殊的科学魅力,对
学生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应
用
、践。
学生的沟通水平和合水平 ; 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
化学学科、生活化趣。
四
、计流
程与计 ㈠
依据
杰建果茨基“最 展区。
㈡教学策略与准 根课教的内次,化学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 高二学生发展情况,我班学生和水平特征, 化学科的特征 ( 研究方法思构 ) 的势水平及 我校化学教学条件。
㈢教学策略 合作式教学式教学 ㈣点突破 重点逆合成分析法,我读教材,初步了 解逆学生自主探来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 方法,最后学生掌握合成草酸的逆推法,体会逆 合成分析法过程。
五、程 1】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相站起火爆炸射危害、核辐 服及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社题,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引的主要内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 步中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2】 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有机合成程
目的学生独立利用教材,了解什么是有 机合成、明行有机合成是什么、要完成有机合成需要怎 程、行思考等,培养学读水平和信息素养。
【活动3】
学生小组讨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合成乙烯、氯乙烷、乙醇。
本活
动的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以便学
生在原有的学习和掌握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通过
思考、交流、评价不但知道了如何制取乙烯、氯乙烷、乙醇,更重要
的是还知道了能够用过已经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用多种方法制取同一
物质,激活了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桥梁。
为顺利完成活动4提供了真实
的学习情境。
【活动4】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归纳完成问题导学3,再现官能团间的转化关系。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利用活动3中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当
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某种官能团的转化有多种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
纳总结水平。
渗透在实际应用实行物质合成时,必须依据某些原则选
择合理的方法,从而顺利过渡到逆合成分析法。
【活动5】
学生自学教材体会“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展
示合成草酸二乙酯的逆推法。
本活动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及核心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
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核心知识的形成过
程,学案上采用图表引导学生构建乙二酸二乙酯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
过程。
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
成路线,通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水平及自信心,进一步
体会如何利用逆推法解决具体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已有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学会学习。
【活动6】
学生讨论小结有机合成的原则,在前面的活动中已经渗透了有机
合成的一些原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
考虑到本节
是有机合成的第一节基础课,鉴于学生的基础,可能总结不够全面,
我再利用大屏幕协助学生完善。
这样可为以后评价合成线路打下基础。
学生观看大屏幕“20 世纪在有机合成方面获诺贝尔化学奖的重要
事件”,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共安排了两道题,一题涉及的是正合成分析法,另一题
是逆合成分析法。
难度逐渐加深。
【活动7】
学生完成达标训练1,再小组讨论,最后板演展示化学方程式。
本题已经给出合成路线,只要求学生根据合成路线写出各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均是以前没有学过的,但是可
利用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准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案将本题作为达
标训练第一题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画合成路
线图; 二是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察学生对官能团相互转化关系的掌
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水平; 三是让学生感觉此题并不简单,但经过思考又能够解出准确答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成
就感。
【活动8】
学生用5 分钟独立完成,用 2 分钟组内讨论合成路线,学生抢答
展示合成线路。
第2 题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合成路线,考察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
的掌握情况,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节的导学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总结】通过度析、总结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到新化合物的持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魅力。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