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使用说明

储存温度:-‐80℃
基 因 组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简 介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链球菌属中的一种,具有致病性强的特点。菌
注 意 事 项 :
1、菌种活化前,将冷冻管保存在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室温下放
置会导致菌种衰退;
2、冷冻管开封、冻干粉复溶、菌株恢复培养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一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延迟期较长用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敬请正确选择,不清楚时来 电询问; 5、某些厌氧菌的培养,自开封到接种完成,均需以无氧气体充填,以保持厌氧 状态;培养过程中亦要保持厌氧状态; 6、某些菌种,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要 5-‐10%CO2 促 进生长; 7、如发现冷冻管盖松动、复溶液浑浊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对应产品。 8、部分菌种有致病性、扩散性,请专业人员在专业环境下有保护性操作。 保 藏 条 件 : -‐20℃保存(复溶液于 2-‐8℃保存) 保 藏 时 间 : 2-‐10 年,应根据菌种状况及时转接
面蘸取少量涂板或进行液体培养即可。也可以完全融解后使用,但随着冻融次数
的增加,细菌的活力会逐渐下降。
2,为保证菌种纯正,避免其它细菌污染,尽量先划平板,然后再挑单克隆
菌落进行后续操作。
冷 冻 管 开 封 :
用浸过 75%酒精的脱脂棉严格消毒冷冻管盖。
菌 株 复 溶 :
无菌环境中旋开装有复溶液的滴瓶盖,吸取 1ml 左右复溶液,加入到冷冻
管中。轻轻振荡,使冻干菌株溶解呈悬浮状。
菌株复壮: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转移到复溶液滴瓶中。做好标识,在适宜温度下培
养。细菌在 30-‐35℃培养箱中培养 24-‐48h,真菌在 23-‐28℃培养箱中培养 24-‐72h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三)生化特性
1、均分解葡萄糖产酸,产酸不产气。
2、对乳糖、甘露醇、水杨苷等的分解因菌株而异。 3、能使牛奶产酸而不凝固,不液化明胶 4、A群菌对杆菌肽敏感 5、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或 1% 去氧胆酸钠所溶解。这两 种特性用来鉴定甲型溶血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6、链球菌与葡萄球菌不同,不产生过氧化氢酶。
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可存在于水、空气、 尘埃、牛奶、粪便及人的咽喉和病灶中,按其在血平板 上溶血能力分类,可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亚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多属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血清 型90%属于A族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 性炎症及呼吸道感染,还可通过食品引起猩红热、流行
对氧稳定链球菌溶血素“S”,是一种小分子的糖肽,无抗原 性。对氧稳定,对热和酸敏感。血平板所见透明溶血是由“S” 所引起,能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给动物静注可迅速致死。注 射小鼠腹腔,引起肾小管坏死。
2、致热外毒素 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 物质,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红疹、发热、疼痛、恶心、呕吐、
周身不适。
该毒素是蛋白质,对热稳定,具有抗原性,则产生的毒 素能中和该毒素的活性。但可分为A、B、C三种不同抗原
性的毒素。无交叉保护作用。该毒素还有内毒素样的致热 作用,对细胞或组织有损害作用。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 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纤维
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
作用,该酶耐热,100℃50分钟仍可保持活性。 5、脂磷壁酸(LTA):与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有关, 大多数LAT位于细胞膜和肽聚糖之间,通过肽聚糖孔伸展 至细菌细胞表面,人类口腔粘膜和皮肤上皮细胞、血细胞 等细胞膜上均有LAT的结合位点。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疾病危害
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 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致病机理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其排出的毒素,首先损害人体的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咽部充血,水肿,这时局部有炎性 细胞浸润和渗出,致使咽部、扁桃体、软腭甚至悬壅垂(俗称小舌)发生红肿。扁桃体、软腭处的粘膜往往发生 坏死。坏死组织被病菌毒素和死亡的白血球放出的一种蛋白酶所溶解而形成脓性浮膜,覆盖在扁桃体及软腭上, 出现好象白喉的“伪膜”(又称偎膜)。这样,就发生了化脓性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坏死组织脱落后,又使局部 形成溃疡,严重的病人往往溃烂较深,从表面上看是烂糟糟的。这是患猩红热时特殊的咽部变化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泌的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红斑毒素),可自局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毒血症”而 出现高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各种脏器的病理变化 。
检测
乙型溶血性链球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菌 落为针尖状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透明溶血圈,在清肉汤中呈絮状或颗粒沉淀生 长,链激酶试验阳性。检测步骤如下:
定义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易感染的菌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平时寄植于人体上呼吸道。当人体免疫功能降 低时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变态反应性肾炎、风湿病、心肌炎等疾病 。
病理分类
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毒素及其侵袭性酶有关。 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链球菌溶血素:溶血素有O和S两种,O为含有-SH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S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较小, 故无抗原性。 2、致热外毒素: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红疹、发热、 疼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 散。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 扩散作用,该酶耐热,100℃50分钟仍可保持活性。 5、链道酶:又称链球菌DNA酶,能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6、杀白细胞素:能使白细胞失去动力,变成球形,最后膨胀破裂。
--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亚
急
性
条
细
件
菌
致
性
病
心
内
膜
炎
肺炎 链 球 菌
革兰染色 阳性球菌, 成双排列,
菌体呈矛头 状
生物学性状
无鞭毛, 不形成芽胞, 有毒株有荚膜
痰液中的肺炎链球菌 (革兰染色,×1000)
扫描电镜,×12000
菌落
营养要求较高, 形成α溶血环 (草绿色半透明) 产生自溶酶, 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状 此酶可被胆汁激活。
1、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LTA): 与M蛋白组成A群链球菌的菌毛样结构,参与黏附
M蛋白: •抗吞噬作用; •与人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引起风湿 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超敏 反应性疾病
FBP(纤维粘连蛋白结合蛋白): 重要的黏附因子
2、外 毒 素
致热外毒素(SPE): •猩红热主要毒性物质,引起发热、皮疹、 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A群链球菌以溶原性转换获得毒素基因;
(荚膜多糖型特异性抗体)
本节复习要点 思考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与A群链球菌引起
化脓性感染特点有何不同?为什麽? 2、ASO试验临床意义?原理? 3、致病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4、为何儿童患扁桃体炎须彻底治疗?
预习
第十一章 肠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埃希菌属 第二节 志贺菌属
注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区别!
抗原构造
细胞壁
M
T 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 R
A群
多糖抗原(C抗原)
S
核蛋白抗原(P抗原)
菌毛样结构(LTA+M)
二、致 病 性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90例临床分析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年5月第44卷第5期.591 .文章编号:1001-8689(2019)05-0591 -04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90例临床分析陈阳 朱紫瑶章婉徐志伟**收稿日期:2018-04-27作者简介:陈阳,男,生于1992年,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医学,E-mail: 1974004098@*通讯作者,E-mail: 823534368@(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温州325000)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pyogens, GAS)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05-2016年收住的90例证实为GAS 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GAS 感染在儿童中最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扁桃体炎(3&0%),成人中则为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72.7%)。
实验室指标,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有所升高。
目前GAS 对常用抗菌药物仍较敏感。
预后89例治愈后出院,1例死亡病例。
结论 GAS 感染在儿童中以学龄期常见,在成人中以中年期常见。
GAS 感染患者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后,预后良好,少有危重症感染发生。
关键词: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of 90 cas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group A Streptococcus pyogensinfectionsChen Yang, Zhu Zi-yao, Zhang Wan and Xu Zhi-wei(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Wenzhou 325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Group A Streptococcal infection.Methods We col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AS infections isolates from 2005 to 2016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GAS infectionsin children mostly were seen as tonsillitis (38.0%), while in adults were partly skin infections (72.7%). Experimental markers including CRP, WBC, PCT and ASO can increase. At present, GAS is sensitive to most of the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 Conclusion If taking good advantages of antibiotics, the prognosis of GAS infections can be really excellent and the dead case is rare.Key words Group A Streptococcus pyogens^ Infections; Clinical features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菌,常根据其在血琼脂培养基上溶血环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具有完全的溶血性,大多数人或动物链球菌感染即属于此型,Lancefieldi'i 将乙型 溶血性链球菌按C 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H 和 K-V 共20个族,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型。
溶血性链球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溶血性链球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溶血性链球菌所有的实验活动均应在BSL-2实验室操作一、评估对象及分类等级1 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细菌又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 hemolyticus Streptococcus)和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rnes),是链球菌按照是否产生溶血和溶血性质分类,在血平板上产生2~4mm宽的透明溶血环的一类链球菌,可引起人类及灵长类动物多种疾病。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列为乙类传染病。
3 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溶血性链球菌被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二、背景资料1 一般生物学特性1.1 形态染色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
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由于链球菌能产生脱链酶,所以正常情况下链球菌的链不能无限制的延长。
多数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培养2-4h易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继续培养后消失。
该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阳性,老龄培养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转为革兰氏阴性。
1.2 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补充血清、血液、腹水,大多数菌株需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等生长因子。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20-42℃能生长,最适pH为7.4-7.6。
在血清肉汤中易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
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溶血性链球菌形成透明溶血环。
1.3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醇、棉子糖、蕈糖、七叶苷的分解能力因不同菌株而异。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触酶阴性。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穿越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疏松结缔组织的基质是 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 定形胶状物质 , 这些生物大分子物质含有蛋自多糖, 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的分子筛。大 于分子筛 孔 隙的大 分 子 物质 、 菌 和肿 瘤 细胞 等 不 细 能通过 , 基 质成 为 限制细 菌 等 有 害物 扩散 的 防御 使 屏障 。乙型溶 血性链 球 菌 能 产生 透 明 质酸 酶 … , 它 能分 解蛋 白多糖 聚合 体 中 的透 明 质酸 , 坏 基 质 的 破 防御屏 障 , 而在 组 织 中扩 散 。软骨 基 质 的 主要 成 从 分也是蛋白多糖和水 , 其蛋 白多糖与疏松结缔组织 中的类 似 , 以长链 的透明质 酸分子 为主干 , 它 干链 上 以许 多较短 的蛋 白质链 连接 硫 酸 软 骨素 A、 C和硫 酸角 质素 , 种 羽状分支 的大 分子结合 着大量 的水 , 这 大分 子又相 互结 合 构成 分 子筛 j 因此 , 计 用 乙 。 设 型溶 血性链 球菌 产生 的透 明质 酸酶破 坏兔耳 软骨 基 质, 来观察 软骨组 织 受 损后 细 菌培 养 液 的渗 漏 和 细 菌的渗 出
3 讨
论
白色 葡 萄球 菌 不 产生 透 明质 酸 酶 , 不破 坏 软骨 的组织 结构 , 不发 生 菌 液 渗漏 和细 菌 的 渗 出。 而 故 乙型溶 血性链 球 菌 产生 透 明 质 酸酶 , 能 分 解 软骨 它 基质分子筛 中的透明质酸 , 破坏组织的防御屏障 , 使
菌液发生渗漏 , 细菌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 透明质 酸酶对 分 子筛 的破坏 愈 来 愈严 重 , 当软 骨 组 织 损坏 到某 种程 度时 , 型溶 血 性链 球 菌顺 势 流 出 。本 实 乙 验直接 观察 到 了乙型溶 血性链 球 菌对软 骨组织 的穿 越 。通 过 白色葡 萄球 菌 作 为 实验 对 照 , 以判 断 引 可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革兰阳性链球菌
血清学检查
抗“O”试验(ASO test):链球菌侵入体 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因病 人血清中抗体量很多,可与SLO结合从而 中和SLO的溶血作用,依据抗体效价用于 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原理:中和试验 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 意义: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五)防治原则 积极治疗儿童链球菌感染 选用青霉素
(3)侵袭性酶 1) 透明质酸酶
2)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3) 链道酶(streptodornase;SD)
2. 所致疾病
淋巴管炎, 化脓性感染 蜂窝组织炎, 扁桃体炎等 毒素性疾病 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痈
链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Ⅱ型超敏反应
溶血性链球菌 肾小球基底膜 共同抗原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 双球菌 矛头状:钝端相对 尖端相背
有厚荚膜
无芽胞和鞭毛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常用血培养,菌落与甲链相似,能自溶, 菌落呈脐状 3.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乳糖,菊糖, 胆汁溶菌试验(+) 4. 抗原结构与分型 5. 抵抗力 较弱 荚围无溶血环 一般无致病性
丙链
甲链
乙链
2. 根据抗原分类
荚膜 细胞壁 蛋白质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根据蛋白抗原 进一步分类 M抗原 多糖 分20个群, A群 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 或化脓性链球菌)
二、A群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G+,球形,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型超敏反应
M蛋白 + 抗M蛋白 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 肾小球基底膜。
(三)免疫性
可刺激机体产生各种抗体 抗M蛋白抗体有保护作用 型别间无交叉免疫 猩红热患者可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四)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脓汁,血液,咽喉拭子 与金葡菌的鉴别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
或含血清培养基 液体培养为沉淀生长 血平板呈灰白色表面 光滑小菌落,不同菌 株溶血不一
☆不完全溶血--溶血环
窄,环内RBC未完全破 坏,呈草绿色
α- 溶血
☆完全溶血--溶血环宽
大,RBC完全溶解溶血 环透明
β-溶血
3.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
预防 治疗 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抗生素
(3)侵袭性酶 1) 透明质酸酶
2)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3) 链道酶(streptodornase;SD)
2. 所致疾病
淋巴管炎, 化脓性感染 蜂窝组织炎, 扁桃体炎等 毒素性疾病 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痈
链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Ⅱ型超敏反应
溶血性链球菌 肾小球基底膜 共同抗原 急性肾小球肾炎
特点
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一般无致病性
丙链
甲链
乙链
2. 根据抗原分类
荚膜 细胞壁 蛋白质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根据蛋白抗原 进一步分类 M抗原 多糖 分20个群, A群 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 或化脓性链球菌)
二、A群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G+,球形,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G+)
革兰阳性链球菌
血清学检查
抗“O”试验(ASO test):链球菌侵入体 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因病 人血清中抗体量很多,可与SLO结合从而 中和SLO的溶血作用,依据抗体效价用于 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原理:中和试验 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 意义: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五)防治原则 积极治疗儿童链球菌感染 选用青霉素
(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4.抗原构造
荚膜
蛋白质
多糖 肽聚糖 细胞质 细胞壁
抗原构造
核蛋白抗原(P抗原)
链球菌共同抗原 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多糖抗原 (C抗原) 群特异性Ag
A、B、C、……V等20群 A群致病性最强
蛋白质抗原 (表面抗原)型特异性Ag
A群中M蛋白 与致病性有关
5. 抵抗力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链球菌属
一、链球菌分类
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致病性较弱,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环 致病性强(A群多属于此类)
丙型链球菌
(γ - streptococcus)
(二)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荚膜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O
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 2.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三)免疫性: 建立同型免疫 产生型特异的荚膜多糖抗体
(四)微生物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G+有荚膜的双球菌
菊糖分解试验
分离培养:
与甲链鉴别
胆汁溶菌试验
Optochin敏感试验
动物毒力试验
(五)防治原则
三、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 双球菌 矛头状:钝端相对 尖端相背
有厚荚膜
无芽胞和鞭毛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常用血培养,菌落与甲链相似,能自溶, 菌落呈脐状 3.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乳糖,菊糖, 胆汁溶菌试验(+) 4. 抗原结构与分型 5. 抵抗力 较弱 荚膜多糖抗原 菌体抗原
(2)外毒素类 1)致热外毒素
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
A群链球菌溶原菌菌株产生
引起猩红热
2) 链球菌溶血素
SLO:对O2敏感。测定SLO抗体含量,可 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 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SLS:对O2稳定,β溶血环
扩散因子 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组织中扩散
(二)致病性 致病因素
细菌胞壁成分—脂磷壁酸、M蛋白等 外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等 胞外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链道酶
1.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
F蛋白 (Protein F)黏附素,有利于细 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繁殖 M蛋白(Protein M) 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 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