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图的阅读-习题课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1.在指定位置画出A向斜视图和B向局部视图。
精选2021版课件
1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2.补画下列各剖视图中漏画的线。
精选2021版课件
2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3.补画下列各剖视图中漏画的线。
精选2021版课件
3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4.补画下列各剖视图中漏画的线。
精选2021版课件
4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5.补画下列各剖视图中漏画的线。
精选2021版课件
5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6.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补画出适当的剖视图。
精选2021版课件
6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7.根据俯视图和A向视图,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并取适 当的剖视。
精选2021版课件
T r1 8 ×8 ( P 4 ) - L H
② 细 牙 普 通 螺 纹 , 大 径 12m m , 螺 距 1m m ,螺 纹 长 度 26m m 。
M 1 2 ×1
30
26
精选2021版课件
34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35. 画出外螺纹的两视图,已知普通螺纹大径为20mm,螺距为2.5mm, 单线右旋,中径和大径公差代号均为6g,螺纹有效长度为30mm, 头部倒角C1。 要求:①画出图形(按1:1的比例绘制)②标出 螺纹标记和螺纹长度。
36 6 6 1 右
8e
G1/2A
(查教材第275页附表6) 管螺纹(非螺纹密封) 20.955 1.814 1.814 1 右
A
精选2021版课件
33
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视图》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视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视图》是立体几何部分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三视图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于立体几何的概念和性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正确画出一般几何体的三视图。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通过对三视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直观、抽象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一般几何体的三视图。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概念,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出一般几何体的三视图,提高操作能力。
3.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
3.准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实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视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三视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几何体,动手画出其三视图。
在画图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三视图概念的掌握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2视图(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2.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和想象物体形状时的困难,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环节,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新课讲解
1.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绘制出相应的视图。
3.分析视图在工程设计、建筑、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视图知识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视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视图设计物体、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推理等方法,发现视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视图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视图设计物体、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
4.教师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视图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在绘制视图时保持准确性和规范性。通过完成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三视图习题课 》教学设计

§29.2三视图习题课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学习内容是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及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学习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能、会”,教学后要求达到的水平是掌握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理解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的方法,其维度目标是一条结果目标.2、教材分析本节课简单的物体主要是一些由小正方体搭成的实物,难度不太大。
另外三视图是本地区中考的考点之一,它主要涉及两种类型题:给实物图判断视图,给视图判断出实物图.3、学情分析优点:分析能力强、探究热情高缺点:观察视图能力和动手撘一搭实物的能力较弱.四、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二、第一遍作业题讲评——生生交流环节1.【教师公布答案.】环节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三、第二遍作业题讲评——师生交流环节1.【教师强调易错点——第2题】2.图1所示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为图2,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环节2. 【学生讲评,教师引导归纳第5题】5.由若干边长相等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构成这个几何体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三视图这一考点的动向.教师将批改完的作业题发回学生手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想跟老师交流哪些题?学生:第2、5、6、7、8题教师:第2题请同学们要注意对异形的部分进行单独判断.教师:哪位同学能来给大家讲评一下第5题?激趣导学,学生发现三视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顺利成章的过渡到对本课的探究.的小正方体有________个。
环节3.【“俯视图 + 数字→实物”再应用——第6题】6.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_______个.环节4. 【只给主视图和左视图选判断实物——第7、8题】7.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学生讲评第5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俯视图 + 数字→实物教师:哪位同学能来给大家讲评一下第6题?两名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讲评第6题其中一种示意图:最少:教师:第6题如果改为求最多你还会吗?学生得出结论:9个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这两道题先让学生撘一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后得出这样一种给俯视图标数字的方法,学生依据它能快速的在头脑中想象出物体的形状,从而顺利解决问题,省时,省力,而且准确度高,从而很好的达成了我的教学重点。
三视图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2 三视图一、课前小测:1、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距同一路灯2米、3米,路灯亮时,甲的影子比乙的影子(填“长”或“短”)2、小刚和小明在太阳光下行走,小刚身高1.75米,他的影长为2.0m ,小刚比小明矮5cm ,此刻小明的影长是________m.3、墙壁D处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A处测得他的影长与身长相等都为1.6m ,小明向墙壁走1m 到B处发现影子刚好落在A点,到B处发现影子刚好落在A点,则灯泡与地则灯泡与地面的距离CD =_______.4、圆柱的左视图是,俯视图是;5、如图,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那么这个几何体是;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二、基础训练:1、填空题(1)俯视图为圆的几何体是,.(2)画视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看不见的部分通常画成. (3)举两个左视图是三角形的物体例子:,.(4)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5)请将六棱柱的三视图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6)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个碟子.2、有一实物如图,那么它的主视图()AB C D 3、下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主(正)视图左视图(A) (B) (C ) (D)4、若干桶方便面摆放在桌子上,实物图片左边所给的是它的三视图,则这一堆方便面共有(有( ) (A )5桶 (B ) 6桶(C )9桶 (D )12桶5、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前面,则这个正方体的后面是方体的前面,则这个正方体的后面是 ( ) ( )A .OB O B.. 6C 6 C.快.快.快D D D.乐.乐.乐三、综合训练:1.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2、右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3、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4、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 )B AC D正面 A B C D (A) (B) (C) (D)5、画出下面实物的三视图:实物的三视图: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29.2 三视图三视图 参考答案:考答案: 课前小测:课前小测:1、短、短2、35723、15644、矩形,圆、矩形,圆5、空心圆柱、空心圆柱 二、基础训练:二、基础训练:1、(1)球,圆柱体;(2)实线,虚线;(3)圆锥,正四棱锥,倒放的正三棱柱等;(4)圆锥;(5)俯视图,正视图,左视图;(6)12.2、A ;3、C4、B5、B三、综合训练:三、综合训练:1、C2、D3、B ;4、A ;5、题图: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C2、C3、C4、B5、A6、A7、A8、D9、A 10、C二、填空题1、CAD2、时钟频率3、USB4、四5、摩尔6、电子管7、2108、操作数9、CRT 10、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第二章:一、选择题1、D2、A3、C4、A5、D6、C7、B8、A二、填空题1、1110111,167,772、位,字节3、8,7,2三、简答题1:1)易于实现。
2)运算规则简单。
3)适合逻辑运算。
2:1)取样:将画面划分为M×N的网格,每个网格称为一个取样点。
2)分色:将彩色图像取样点的颜色分成三个基色(R、G、B三基色),即每个取样点用3个亮度值来表示,称为3个颜色分量,如果不是彩色图像(即灰度图像或黑色图像),则每一个取样点只有一个亮度值。
3)量化:对取样点的每个分量进行A/D转换,把模拟量的亮度值使用数字量(一般是8~12位正整数)来表示。
3:1)采样,即每隔相等的时间T从声音波形上提取声音信号。
2)量化。
把采样序列x(nT)存入计算机,必须将采样值量化成一个有限个幅度值的集合y(nT)(n=0,1,2,……)。
第三章:一、选择题1、D2、B3、B4、A5、A6、D7、B8、B9、B二、填空题:1、下拉菜单2、程序和功能3、不可执行4、搜索你5、无子文件夹6、Setup.exe7、滚动条8、实时操作系统三、简单题1、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
操作系统的种类很多,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到超级计算机的大型操作系统。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
2、能使程序删除的干净、彻底。
3、方便用户更清楚、更直观的管理电脑的文件和文件夹及其资源。
视图操作练习题

视图操作练习题视图操作是指在数据库中创建、修改或删除视图的过程。
视图是由表或其他视图衍生出来的虚拟表,可以简化数据查询和操作,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个视图操作练习题,供读者练习和巩固对视图操作的理解和应用。
题一:创建视图假设有一个学生信息表(Student)包含以下字段:学号(StudentID)、姓名(Name)、性别(Gender)、年龄(Age)、班级(Class)。
请根据以上信息,编写创建一个视图(View_Student)的SQL语句,该视图包含学号、姓名和班级三个字段,并且只包含年龄小于18岁的学生信息。
题二:修改视图在题一的基础上,请根据以下要求进行修改:将视图View_Student中的字段名称“姓名”修改为“名字”,并增加一个字段“成绩”(Score)。
题三:删除视图假设已创建一个视图(View_Course)用于显示课程信息,包含以下字段:课程号(CourseID)、课程名(CourseName)、教师名称(TeacherName)。
请编写删除视图View_Course的SQL语句。
题四:更新视图假设已创建一个视图(View_Score)用于显示学生的成绩信息,包含以下字段:学号(StudentID)、姓名(Name)、课程名(CourseName)、成绩(Score)。
请编写更新视图View_Score的SQL语句,将学号为2021001的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成绩修改为90分。
题五:视图的嵌套假设已创建两个视图View_Student和View_Course,分别用于显示学生和课程信息。
请编写一个新的视图View_Score,以View_Student和View_Course 为基础,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
题六:视图的权限管理假设某个数据库有多个用户,其中用户A被授予了View_Student 视图的查询权限,但不允许对该视图进行修改操作。
请编写一个SQL语句,控制用户A对View_Student视图的访问权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视图》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视图》教案1一. 教材分析《视图》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能力。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并理解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能力还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概念,知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并理解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概念,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能力,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模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三视图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视图的形状。
3.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几何体,会看到什么形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三视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几何体模型,尝试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画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视图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正方体、长方体等常见的几何体,还有哪些几何体有特定的三视图?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探索更多几何体的三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别找出各线框对应 的其它投影,并结合各自 视图逐一构思它们的形状
(3)根据各部分的形状及 相对位置综合想象出其整 体形状。
例2
根据主俯视图补左视图
想出空间形状,分 别画各部分的视图
13
14
15
16
17
2、线面分析法
读图时,对组合体视图中不易读懂的部分,有 时候需要应用另一种方法——线面分析法来分析。 组合体可看成是由若干个面围成的,面与面之 间常存在着交线。 线面分析法:就是运用线、面投影规律来分析 组合体的表面形状、面与面的相对位置及面与面之 间的表面交线,然后将这些表面和线综合起来借助 立体的概念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得 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应用于:形体被多个平面切割、形体的形状不 规则或某视图中形体结构的投影重叠,而形体分析 法难于读懂时。
例1:压块
(1)确定物体的整体形状 (2)确定切割面的位置和面的形状 (3)综合想象其整体形状
线面分析法
培养读图和画图能力的有效手段
——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例2:已知支座主、俯视图,求作左视图。
解:(1)形体分析 (2)补画左视图
例3:根据主视图、俯视图想象其形状,并作左 视图。
形体分析
形体分析
作左视图
画外轮廓
作左视图
a ′ a ′′
画左前面
b ′
b ′′
a
b
作左视图
a ′′
画梯形槽侧面
b ′′
a
b
作左视图
完成左视图
3、组合体读图方法小结
一般步骤:
(1)分线框,对投影; (2)想形体,辨位置; (3)线面分析攻难点; (4)综合起来想整体。
抓特征 —— 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图,在 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概的了解。
2.分解形体对投影
分解形体 —— 参照特征视图,分解形体。 对投影 —— 利用“三等”关系,找出每一部分 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3.综合起来想整体
在看懂每部分形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和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想 象出整体的形状。 例1:轴承座 (1)从视图中分离出表示各基本形体的线框 3 1 2 3
相 切 无 线
无线
●
不画线 相切 不相切 要画线
3.了解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图框为平面 的投影
图线为 交线的 投影
图线为平面 的投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读图的基本方法 读图的步骤:
1.看视图抓特征
看视图 —— 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初步 分析组成物体的基本形体及其连接关系。
组合体形成方式
⒈ 叠加 叠加的形式包括:
表面不平齐叠加 表面平齐叠加
同轴叠加
对称叠加
非对称叠加
2. 挖切
二、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⒈ 两形体表面共面时,表面的交界处不画线
共面不画线
共面
2. 两形体表面不共面时,表面的交界处应画线
不共面要画线
不共面
3.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内部融合无线 相切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