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欧洲知名历史学家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从苏芬战争比较中国抗战-

从苏芬战争比较中国抗战-

苏芬战争与中国抗战比较第一篇.苏芬战争与中国抗战比较 (1)1、从敌人(苏联和日本)方面比较: (1)2、从已方的实力(芬兰和中国)比较: (3)3、结果比较: (4)4、我们的思考: (5)第二篇.苏芬战争几个问题的解释 (8)一、苏芬战争芬兰是否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8)二、苏芬战争谁是胜利者: (9)三、国军和国民政府的所谓"胜利者"的实际价值: (10)四、中国和芬兰抗战区别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 (11)第三篇.以弱胜强的苏芬战争 (11)第四篇.苏芬战争背景资料: (15)第一篇.苏芬战争与中国抗战比较抗战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代价空前昂贵的一场战争,光死亡人数就达到了2000万人以上,战争持续了八年,人民流离失所、财产丧失殆尽的不在少数。

我看过很多书籍,包括台湾拍的记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都把民族遭受到的这种惨痛损失归结为中日两国的实力悬殊,好象中国能打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我原来也深以为然,直到了解到苏芬战争的情况,了解到芬兰这个远比当时的中国要弱小的小国,面对比日本要强大得多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入侵,仍能够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独立的事实以后,才知道大谬不然。

我现在为大家列出苏芬战争和中国抗战的比较,请大家也思考一下,对比芬兰这个远比当时的中国要弱小的小国,中国的抗战是不是应该打得更好一些:1、从敌人(苏联和日本)方面比较(1)从军队的武器先进程度方面比较:苏联军队实力和国力远胜与日本,武器也要比日本先进得多,这从苏联和日本步兵师的编制就可以看出:按照苏军1939年的编制,一个步兵师战时编有16797人,除了3个步兵团外,还编有两个炮兵团为师提供火力支援,整个师共有大、中口径火炮78门(其中152毫米榴弹炮24门,122毫米榴弹炮24门,76或77毫米加农炮36门)、45毫米反坦克炮36门、76或47毫米高射炮12门、迫击炮30门,各类火炮的总数达到156门(注1),另外,苏军一般的步兵师每个师还配有一个坦克连,拥有坦克17辆,而摩托化步兵师配有一个坦克营,拥有坦克54辆。

解析中国的二战历史与国际地位

解析中国的二战历史与国际地位

解析中国的二战历史与国际地位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在二战历史中的地位与国际地位进行解析。

1.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角色二战爆发后,中国成为了东亚地区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军队在艰苦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二战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对日本军队的抵抗上,还表现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上。

中国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抗战合作,与盟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中国抗日战争的持续时间之长和战斗强度之大使其成为了二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军事冲突之一。

中国的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其他亚洲国家的独立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声誉和尊重。

3. 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二战后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战争结束后,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抗战的英勇表现和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二战历史中,也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中国对和平与稳定的贡献中国的崛起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影响力和意图的关注。

然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并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推动全球经济和平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派遣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尽力而为。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这些方面的积极努力中不断得到巩固和提升。

哈佛教授查普曼: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骨子里的抗争精神

哈佛教授查普曼: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骨子里的抗争精神

哈佛教授查普曼: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骨子里的抗争精神哈佛教授查普曼: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骨子里的抗争精神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一直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也一直深受外国人的研究。

其中,哈佛教授查普曼就曾说过:“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骨子里的抗争精神。

”这个教授是研究我国战争历史后,得出的结论。

虎门销烟嘉庆五年( 1800),外国商人开始成千上万箱地向我国输入鸦片,并逐年猛增。

鸦片不仅给清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还深深地毒害着中国人民的身体。

林则徐疾呼:“再不禁烟,中国将没有能够抵挡侵略的兵勇,也没有可充作军饷的银两。

”道光皇帝也深知此事的危害,决定派他担任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英国人知道后,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林则徐,但林则徐没有让他们得逞,他还明确表示了这次禁烟的决心。

鸦片不停止,他就不回去,林则徐做好了长期硝烟的准备。

烟商看到外国人的压力不起作用,便开始用其他手段阻止,开始想用金钱贿赂林则徐,但林则徐视金钱为尘土,毫不动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最终成功销毁鸦片两百多万斤。

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抗日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大规模入侵中国东北地区。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人口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勇敢地站了起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这些英雄们开始带领中国人民抵御外侵,英勇作战。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以说,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更是伟大抗争精神的胜利。

为抗战,在冰天雪地吃草根、吃树皮,杨靖宇“既有血,又有铁,只待去冲锋”;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赵一曼告诫儿子“不要忘记你母亲是为国牺牲的”;张自忠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表明“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在抗日战争的壮丽进程中,中国人民孕育了伟大的抗日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抗战, 无 数 悲天 恸地 的事 件 , 万 千 大 小人 物 的命 运 变 迁 , 共 同构 成 了这 部 扣人 心 弦 的战争史 诗 。 在 书 中, 作者 严肃 地指 出: 自“ 二
战” 起, 中国就 已经 是“ 负 责任 的 大 国” 。忍 辱百 年 的 中国如何 从
战 火 中淬 炼重 生?今 天 的 中 日关 系动辄 紧 张 。背后 有何 历 史根 源? 翻开本 书 , 你 将 找到 真实 的答 案。
杀; 从 忍 痛 炸毁 黄 河堤 坝 以水代 兵 , 到派 遣 军 队远 征 他 国; 从与
罗 斯福 、 丘 吉 尔、 史迪 威 的 国际 大 斗 法 . 到 聚 焦 中国 三大 战 时人
物— — 自战火 中诞 生 的划 时代 巨人 毛泽 东 .扛起 千 斤 重担 的 战 时领 袖蒋介 石 .从 革命 志 士堕 落为 汉奸 的汪精 卫 ……八 年艰 苦
食 品安全 、 教 育 改革等领 域 的诸 多乱 象 . 并提 出 了解决 方案 。
《 中国 。 被遗 忘 的盟友 : 西方 人眼 中的抗 日战争 全史》
[ 英] 拉纳 ・ 米特 著 蒋 永 强 陈逾 前 陈心 心 译
新 世 界 出版 社 最 新 解 禁档 案 .西 方著 名 历 史 学家 拉 纳 . 米特 披 露 了 1 9 3 7 — 1 9 4 5年发 生在 中国战 场 上 的 一连 串入侵 、屠 杀 与抗 争 的史 实 :从 日寇 悍 然发 动 的七 七事 变 .到骇 人 听 闻 的南京 大屠
1 30 领导文革 2 0 1 4 1 2 ◆ 下 ◆
题 一针 见血 , 依 靠 真实 数据 , 并 能 给 出合 理 、 可操 作 的解 决方 案”
的特 点 . 围绕 “ 新 政” 能 否 改变 中 国这 一 主线 . 深入 剖析 了 当下 中 国经济 社会 领域 , 包 括城 镇 化 、 反腐 、 雾 霾治 理 、 金 融 改革 、 楼市、

2021年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考前突破19: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5课时 在世界

2021年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考前突破19: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5课时 在世界

考前突破19: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5课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一、单选题1. 下图资料取自于二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此文件理解正确的是①这份文件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②文件中的台湾被日本所窃源于甲午战争③该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④文件签署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A. ①④ B. ②④C. ①③ D. ③④2.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 萨拉热窝事件B. 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应用C. 凡尔登绞肉机D. 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主题活动。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3. 兴趣小组考察了位于南京城西郊江东门的南京大屠杀遗址,阅读了揭露德国纳粹党罪恶的《安妮日记》。

他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有()①实地调查法②查阅文献法③问卷调查法④访问调查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 兴趣小组还收集了一些数据,制作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看出()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时间最长②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规模空前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 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军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西……和德国配合起来。

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的话说明了( )A.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B.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C.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D.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6. 蒋介石在1938年1月15日的日记中记载:“这一星期中,自敌人借口所谓宣战,否认国民政府,继续军事行动等观之,对我威胁逼迫,可云极矣。

一部西方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力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一部西方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力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一部西方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力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作者:董文墨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5年第1期文/董文墨近期,新世界出版社编译出版了英国著名学者、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 RanaMitter)的新书《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该书于2013年首先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日战争1937一1945):为生存而战》。

同年9月,该书在美国出版,书名改为《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该书出版后即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反响,赢得《纽约时撮》、《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多国媒体赞誉,被英国《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评为2013年年度好书。

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为本书撰写推荐语:“它描绘了成百上千万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史,以及战争如何促使现代中国崛起。

”该书突破以往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为西方学界以及国内学者认沃抗日战争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主要内容本书除前言后记外共四个部分,全面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第一部分“大战在即”,分3章介绍了从19世纪末至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前的中日关系及力量对比变化。

涉及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四一二政变、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西安事变等史实。

作者用专门篇幅记述了蒋介石建立新政权之际英、美、日三国的态度,深刻剖析了日本“民族主义”的形成:“日本的民族主义汲取了禅宗和日莲宗的教义以及德国‘鲜血与祖国’的思想,其非理性和浪漫主义与‘泛亚主义’结合起来,使日本帝国走上了追求权力与荣誉之途。

”第二部分“兵灾连绵”,分6章介绍了从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到1938年武汉陷落间的战争灾难。

描写了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迁都重庆、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及花园口决堤等诸多历史场景。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科学与科学家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科学与科学家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科学与科学家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抗战,也是中国人民与侵略者顽强抗争的时期。

在这场战争中,科学与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保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一、抗日科学的重要性抗日科学是指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抵抗侵略者以及保护中国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它对于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抗日科学为战争提供了科学支持和技术保障。

在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但是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为抗战提供了可靠的武器和装备,如火箭、炮弹等。

其次,抗日科学还为医疗救援和伤病员的治疗提供了帮助。

科学家们在药物研究、伤病员护理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减少了伤亡人数,提高了抗战的可持续性。

因此,抗日科学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二、科学家的奉献与贡献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科学家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战斗中。

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位著名的科学家顾拜旦。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近代航天和导弹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顾拜旦将自己在航空热力学和火箭技术方面的专长应用于抗战事业。

他带领团队研制了中国第一颗火箭炮弹,并且在作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仅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和装备,还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有许多科学家在抗战期间作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钟自康等一批中国科学家秘密赴美学习现代军事法和火炮制造技术,为中国的军工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则投身于军事化学研究,大量生产喷火器和化学武器,有效地对抗敌人的进攻;还有一些医学界的科学家在战场上进行前线医疗工作,救治了大量伤病员,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三、抗日战争与科学发展抗日战争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首先,战争的紧急性迫使科学家们加快科研进程,做出更多、更快的创新。

抗日战争的历史评价

抗日战争的历史评价

抗日战争的历史评价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

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8年的悲惨战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团结抵抗外敌侵略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彰显。

抗日战争的历史评价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和评价这段历史。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抗日战争使中国经济几乎彻底崩溃,同时促进了计划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次,抗日战争也促进了中国军队的壮大和现代化,使中国拥有了更强的国防能力。

最后,抗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民族情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抗日战争中的中日战略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严重挑战。

中国军队一开始并没有赢得很多的战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队发展出了自己的战略,成功阻止了日军的不断进攻。

抗日战争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但是中国军队和人民没有放弃,依然坚持到了最后,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的代价抗日战争是中国作为一个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据统计,抗日战争中牺牲了2200万人,其中中国军人1300万,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甚至超过30万人。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难过,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许多人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家园和生计。

抗日战争的代价深深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评价,人们的认识和看法也不一样。

有些人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惨烈的失败,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对那段历史时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欧洲知名历史学家眼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纪念二战历史是为了开创更好的未来
本报驻欧盟记者鞠辉《中国青年报》( 2015年07月25日 04 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举行纪念典礼和阅兵仪式。

欧洲知名二战史学家、比利时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鲁迪·范·杜斯拉尔教授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中国为此举行纪念仪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欧洲对中国抗战缺乏足够认识
杜斯拉尔说,坦率而言,欧洲学界和广大民众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从全球视野来回顾和审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可以发现欧洲战场与中国战场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从1937年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一场赤裸裸的全面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源于日本当时急剧膨胀的殖民扩张野心,这一点与同时期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的战争如出一辙。

其次,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军队的主力,极大地削弱和阻滞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东亚的野心与能力,强有力地支持了盟军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第三,欧洲抗击纳粹德国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都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

与欧洲人民一样,中国人民从未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从未放弃抵抗,反对侵略战争、追求独立自由的顽强斗志是中欧人民共同的精神武器。

如没有中国抗战,二战历史可能改写
杜斯拉尔表示,欧洲学界和民众习惯于认为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及太平洋战场的主力,但中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绝不容低估。

20世纪初,日本在亚洲率先走上工业化道路,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政治腐败、军阀割据、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家。

与中国相比,日本在包括战争动员、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日本当局最初企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占领中国,但却遭到了中国军民坚持不懈地顽强抵抗,被迫不断向中国战场投入兵力和物资,以致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更无暇他顾,直至最终战败。

与此同时,中国也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倒在阻击日军的战场上,不计其数的无辜百姓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大量城市和村庄被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杜斯拉尔说,客观而言,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日本不仅将迅速占领中国,继而横扫东亚和东南亚,而且还将得以腾出手来与美国正面交锋,甚至北上进攻苏联,战争局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二战的历史都有可能改写。

举行胜利纪念仪式意义重大
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很多国家都将举行庄严而隆重的纪念仪式。

杜斯拉尔对此表示,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仪式,不仅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而且对当代社会以及未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他强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意义不是要谴责暴行和加深仇恨,而是要提醒世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反对战争,避免重蹈历史的悲剧,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杜斯拉尔说,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应该共同参与纪念活动。

就像在去年6月举行的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仪式上,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并肩而立,共同纪念这场对结束二战至关重要的标志性战役。

杜斯拉尔认为,中国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典礼和阅兵仪式为中日两国解决历史问题,恢复正常关系创造了宝贵的机遇,日本领导人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杜斯拉尔指出,欧洲国家之所以能够在战后比较顺利地达成和解并且走出战争阴影,直至建立欧盟,关键在于承认和正视历史,尤其是德国对战争罪行长期以来的深刻反省和真诚道歉。

作为一位知名的二战史学家,杜斯拉尔强调,二战的历史和成果不容掩盖和篡改,唯有承认并尊重历史,才能开启和解之路。

这对于年轻一代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

杜斯拉尔说,他所在的比利时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与德国史学界建立了共同开展二战历史研究的长期项目,每年都有德国青年学生到比利时来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对纳粹德国战争暴行的认识和理解令人印象深刻。

杜斯拉尔说,中日两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应该以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共同加深对二战历史和抗日战争史的学习和研究。

因为只有敢于正视历史,才能开创美好未来,永葆世界和平。

本报布鲁塞尔7月24日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