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物高考试题(光合作用部分)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吸收太阳能,并结合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和食物分子。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关概念和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练习题1:选择题1. 光合作用属于下列哪一类代谢?A. 合成代谢B. 分解代谢C. 呼吸代谢D. 缺氧代谢2. 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终端电子受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ATP3. 下列哪种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光合速率影响最大?A. 绿光B. 红光C. 蓝光D. 黄光4. 下列哪种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最高?A. 高温B. 弱光C. 适宜温度和光照D. 原生地光条件练习题2: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光能+ __________ +水→光合有机物+氧气。

2.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光反应和 __________ 反应。

3. 光反应发生在植物的 __________ 中。

4. 最终在植物体内产生的光合有机物为 __________ 。

练习题3: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描述,然后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回答问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核酸代谢过程,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需要光合色素、光合酶等参与。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主要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及CO2,进行光合醣的合成。

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简要描述它们的发生位置和所需物质。

2. 光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有哪些?这些产物在接下来的暗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请简要描述暗反应中光合醣的合成过程。

答案:练习题1:选择题1. A2. C3. B4. C练习题2:填空题1. 二氧化碳2. 暗反应3. 叶绿体4. 光合有机物(光合醣)练习题3:综合题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

2024高考题分类训练(生物)专题六 光合作用

2024高考题分类训练(生物)专题六 光合作用

专题六光合作用题组一一、选择题1. [2023全国乙理综,6分]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C. 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D.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解析]叶绿素由C、H、O、N、Mg组成,A正确;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正确;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C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D错误。

2. [2023湖北,2分]高温是制约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高温往往使植物叶片变黄、变褐。

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1℃ ,水稻、小麦等作物减产约3%∼8%。

关于高温下作物减产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 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养分B. 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C. 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发生萎蔫D. 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和ATP减少[解析]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气温升高,植物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造成农作物减产,A正确;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有机物合成减少,B正确;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萎蔫,从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造成减产,C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高温使叶片变黄、变褐,推测高温导致叶绿素降解,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NADH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D错误。

3. [2022湖北,2分]某植物的2种黄叶突变体表型相似,测定各类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单位:μg⋅g−1),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植株类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野生型 1 235 519 419 4.19突变体1 512 75 370 1.59突变体2 115 20 379 0.36A. 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B. 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更强C. 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所致D.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可导致突变体的叶片呈黄色[解析]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属于同一物种,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了遗传多样性,未增加物种多样性,A错误;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由表可知,突变体2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突变体1的少,故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弱,B错误;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有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也有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C错误;野生型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4.19,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呈绿色,突变体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叶绿素含量较少,叶片呈黄色,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第11讲 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专题第11讲 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专题 第11讲 光合作用一、单选题1. ( 2分 ) (2020·江苏)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B. 研磨时加入CaO 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破坏C. 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D. 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样液扩散2. ( 2分 ) (2020·闵行模拟)图中①代表规范操作下新鲜菠菜叶的叶绿体色素纸层析结果。

得到②所示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 未加石英砂B. 用银杏黄叶为材料C. 未加碳酸钙D. 用菠菜根尖为材料3. ( 2分 ) (2020·西藏模拟)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

某探究小组用适量95%酒精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

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出现了不同的色素带,对色素带由上到下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B. 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 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D. 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4. ( 2分 ) (2020·新高考I )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 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 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5. ( 2分 ) (2020·海口模拟)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植物叶绿体内C 3和C 5的浓度能达到饱和并维持相对稳定,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使叶绿体中的C 3浓度在短时间内上升。

据此分析,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 中断CO 2供应B. 突然停止光照C. 降低环境温度D. 减少水分供应6. ( 2分 ) (2020·天津)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含答案) 考点5 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含答案) 考点5  光合作用

考点5 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新课标全国卷Ⅱ•T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三点:(1)两种叶绿素中都有镁元素。

(2)色素将吸收的光能通过传递、转化,储存到有机物中。

(3)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吸收光的峰值不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色素的元素组成和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A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植物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2.(•重庆高考•T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解题指南】本题较难的是A、D选项。

A项,马铃薯块茎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另外还有蛋白质等其他成分。

D项中的无水Na2CO3可强烈吸水而使95%的乙醇接近无水状态。

【解析】选C。

本题综合考查所学实验。

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以及其他蛋白质类的酶,A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即可观察到,B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不能以是否产生CO2来判断细胞呼吸类型,C项错误;无水Na2CO3可以与95%乙醇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Na2CO3•10H2O,使所用乙醇接近无水状态,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D项正确。

3.(•重庆高考•T6)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基本过程含解析81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基本过程含解析81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基本过程一、选择题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不含有( )A.光合色素B.DNAC.酶D.磷脂解析:选B DNA位于叶绿体基质中。

2.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B.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C3数量减少C.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O2不足D.光反应中产生的ATP数量减少解析:选B 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降低,CO2的固定速率降低,产生的C3数量减少。

3.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解析:选A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离体的叶绿体在自然光下通过光反应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时可产生氧气和ATP,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4.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解析:选A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不吸收红光;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来绘制的,因此可用CO2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叶绿素吸收640~660 nm的红光,导致水光解释放O2。

5.(2019·南通学测模拟)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A.18O2、222C.18O2、O2D.O2、18O2解析:选D 根据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示踪法实验可知,光反应中的O2来自H2O的分解。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9光合作用Ⅰ含解析苏教版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9光合作用Ⅰ含解析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九) 光合作用(Ⅰ)(建议用时:40分钟)1.(2020·某某某某调研)用叶绿素完全缺失的水稻叶片进行的相关实验中,正确的是( )A.叶绿素完全缺失的水稻叶片不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面积为暗反应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C.用该水稻叶片进行光合色素分离实验,滤纸条上会出现两条色素带D.夏季晴朗中午该水稻光合速率会降低,起限制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C[本题考查光合色素缺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该水稻缺失叶绿素但还含有类胡萝卜素,能吸收蓝紫光,A错误;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面积为光反应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B错误;用该水稻叶片进行光合色素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会出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条色素带,C正确;夏季晴朗中午光照充足,限制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不是光照,D错误。

]2.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B.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C.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D.滤纸条上没有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A[叶绿体色素中绿色的叶绿素含量占到3/4,所以提取液呈绿色,A正确;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所以处于滤纸条最上方,B错误;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含量的多少,C错误;用黄化叶片进行绿叶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仍然会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色素带,D错误。

]3.(2019·某某高考)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B.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C.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需要有ADP的参与D.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但需要利用光反应阶段形成的[H]和ATP,A正确;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B错误;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要有ADP和Pi及ATP合成酶的参与,C正确;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光能可以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光合作用(Ⅱ)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光合作用(Ⅱ)含答案
②曲线分析
图1图2
图1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图2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是因为温度高,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了CO2的供应。
③应用:合理灌溉,预防干旱。
(5)矿质元素
①原理:矿质元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N是酶的组成元素,N、P是ATP的组成元素,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等。
4.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值)的自然环境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时,植物在白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而且植物在夜间又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减少,因此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
5.生长环境中的CO2浓度由1%降低到0.03%时,植物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2.在温室大棚生产中,施用农家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原理是什么?
[提示]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能够产生无机盐和CO2,为大棚作物的生长补充CO2和无机盐,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
3.在农业生产上,农作物的种植密度过大时,农作物的产量反而会降低,原因是什么?
[提示]农作物的种植密度过大时,会造成作物下部的叶片通风和透光度低;下部的叶片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低,光合速率降低,而作物种植密度大又造成整体上作物的细胞呼吸强度的增大,因此作物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解析](1)由题图可知,乙的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都比甲低,因此甲、乙两种植物在光照强度较低时乙更具有生长优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高于乙种植物,因此甲种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根据曲线图可知,甲种植物的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照的需求大。当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3)乙种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所以更适合在光照较弱的林下种植。(4)夏日晴天中午温度过高,气孔部分关闭,因此进入叶肉细胞的CO2不足,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高考生物考点导航 第二单元 专题六 光合作用 全国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点导航 第二单元  专题六  光合作用 全国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细胞代谢专题六光合作用考点1 光合色素和叶绿体1.[2019江苏,17,2分]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2.[2017全国卷Ⅲ,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考点2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3.[2019全国卷Ⅰ,3,6分]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2017天津理综,6,6分]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如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5.[2020山东,21,9分]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

(1)该系统中执行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功能的模块是,模块3中的甲可与CO2结合,甲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105年江苏省高考
光合作用部分试题汇编
(2010)1.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光合速率会产生影响。

某课题组测定生长于A地(平原)和B地(山区)银杏叶片不同时时间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1)植物中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

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

A、B两地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
采样日期(月-日)A地银杏叶绿素含量(mg/g)B地银杏叶绿素含量(mg/g)总量游离型结合型总量游离型结合型
7-1 2.34 0.11 2.23 2.43 0.21 2.22
8-1 2.30 0.12 2.18 2.36 0.29 2.07
9-1 1.92 0.21 1.71 2.11 0.58 1.53
10-1 1.58 0.29 1.29 1.75 0.81 0.94
11-1 1.21 0.41 0.80 1.44 1.05 0.39
①请完成总叶绿素含量与采样日期关系的二维曲线图。

②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银杏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为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

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3)a、b是7月1日和10月1日B地银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填字母)是10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

(2011)2.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

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2012)3.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晌,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图1 图2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进而加快对图2中(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 pomol/L
硫酸甲酯吩嗪( PMS)和1 mmol/L 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
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

请用柱形图绘制
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1)。

(2013)4.为探讨盐对某生物燃料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不同浓度 NaCl 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 CO2浓度、
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

检测期间细胞的呼
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

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______ __。

(2)大气中的 CO2 可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进入植物体内。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有氧呼吸后到终产物______中。

(3)当 NaCl 浓度在200 ~250 mmol/ L 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净光合速率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

前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后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

(4)总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________表示。

请在坐标图上绘制该实验中总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________ 。

(2014)5.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l)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可研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
水中的HCO3—获得CO2。

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在更高NaHCO3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培养基中的HCO3—与CO32—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3—越少,CO32—越多,而CO32—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间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2015)6.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消耗的C5由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参考答案
1.(1)①
②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
(2)酒精(丙酮)、碳酸钙、石英砂(二氧化硅)基本不变
(3)a 10月1日的光合效率低,a中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破坏
2.AC
3.(1)②株型、长势、叶片均一蒸馏水 1 mmol/L NaHSO3溶液
③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2)类囊体A、B、D
(3)见下图
4.(1)吸收、传递、转换光能(2)气孔CO2CO2(3)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胞间CO2浓度降低(4)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或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绘图
5.(1)光强光质(2)难以确定(3)120 mg·L—1达到了CO2饱和点CA量有限
(4)CO2(或HCO3—)供应量不同CA(细胞)活性变化
6.(1)光照强度、CO2浓度O2(2)C3C3(3)[H]和ATP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4)P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