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三)注意事项
肌力﹥ 4 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 同一强度
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远端
痉挛性瘫痪患者不宜作徒手肌力检查
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 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 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禁忌
2、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一、等长肌力测试
(1)握力指数=握力/体重×100,正 常大于50 (2)捏力(正常值一般为握力的30% )
评级:
髋关节屈曲 4/5级
髋关节屈曲(3级)
髋关节屈曲(2级)
髋关节屈曲(0~1级)
缝匠肌
髋关节伸展-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运动范围:0°~ 15°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俯卧位,固定骨盆。令被检者尽力伸展髋 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单独检查臀 大肌肌力时应保持膝关节屈曲位)
(一)判定肌力分级
YES YES NO NO NO NO YES 抗部分阻力 抗最大阻力
0级
(二)补充分级法
Lovett分级法 0级 1级 肌力补充分级法 0级 (无) 1级 (轻微) 1 +级 (较强) 2 -级 (ROM>50%) 2 +级 (ROM<50%) 3 -级 (ROM>50%) 3 +级 (ROM<50%) 4-级 (ROM>50%) 4+级 (ROM<50%) 5 -级 (ROM>50%) 5 +级 (ROM100%)
(一)肌力分级
★★★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
级别
0 1
标
准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肌力评定标准

肌力评定标准肌力评定是评估一个人肌肉力量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健身教练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从而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或治疗方案。
肌力评定标准是评定肌力的参考标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肌力评定方法和标准。
1. 手握力测定。
手握力测定是评定上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测定者应坐姿或站姿,手臂自然下垂,紧握测力仪,然后用最大力量握紧5秒钟,记录下最大握力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手握力应在40-5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手握力应在20-30kg之间。
2. 屈膝力测定。
屈膝力测定是评定下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坐姿或仰卧位,双腿伸直,然后屈膝,直到大腿与小腿成90度角,再用最大力量抬起小腿,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抬腿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屈膝力应在150-20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屈膝力应在100-150kg之间。
3. 推肩力测定。
推肩力测定是评定上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坐姿或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最大力量向前推肩,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推肩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推肩力应在60-8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推肩力应在40-60kg之间。
4. 蹲起力测定。
蹲起力测定是评定下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站立,然后屈膝蹲下,直到大腿与小腿成90度角,再用最大力量站起,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站起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蹲起力应在200-25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蹲起力应在150-200kg之间。
5. 侧平举力测定。
侧平举力测定是评定上肢肌力的常用方法。
被测者坐姿或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最大力量向侧面举起手臂,维持2秒钟,记录下最大侧平举力量值。
成年男性的正常侧平举力应在20-30kg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侧平举力应在10-20kg之间。
以上是常见的肌力评定方法和标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进行肌力评定时,需要注意保持姿势正确、动作标准,以及确保测定仪器的准确性。
通过科学的肌力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肌力评定

4
四、肌力评定的分类
徒手肌力评定
使用器械与否
器械肌力评定 等长肌力评定
简单仪器 大型仪器
肌肉收缩形式
等张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5
第二节 徒手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的定义
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 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 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 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 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 能力。
1பைடு நூலகம்
二、肌力评定的定义
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 肉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 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 疾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 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 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 提供依据。
2
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 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 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 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 引起的肌肉废用等。
3
三、肌力评定的目的
1.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 围; 2. 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3. 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 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 疗计划提供依据。
32
33
10.前臂旋后
【主要肌】肱二头肌。 【评定分级】 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 90°,前臂置于旋前位,手指自然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 其上臂,另一手施加阻力于其前臂远端桡骨背侧及尺骨掌侧, 嘱其完成掌心向上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 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 上动作者为4级。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后 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 旋前。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 范围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后运动时,在前臂背侧 的桡骨头下方触诊旋后肌,在肘关节前下方触诊肱二头肌肌 腱,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34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

注意事项
1.评估肌力时,应充分考虑受试者是否存在疼痛、关节水肿,是否服用特殊药物,还需要考虑时间和环境等 因素; 2.注意禁忌症情况,关节不稳、骨折愈合不良、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 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等情况,不宜进行肌力检查; 3.阻力情况:施加阻力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阻力大小根据个体与检查部位而定,避免手法粗暴 造成损伤: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监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 4.有心血管疾病者进行肌力测试时,应注意避免用力憋气; 5.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止代偿动作出现;同时注意尽量减少受试者体位 的变化。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膝关节伸展
主动肌:股四头肌 固定位置:大腿远端
起点: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 止点:髌韧带至胫骨粗隆 功能:
屈曲髋关节 伸展膝关节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膝关节伸展
主动肌:股四头肌 固定位置:大腿远端
起点: 股骨大转子、臀肌粗隆和近端,股骨粗线外
侧唇 止点:髌韧带至胫骨粗隆
功能: 伸展膝关节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肩关节外旋
主动肌:冈下肌、小圆肌 固定位置:上臂远端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 外旋,内收,伸展,水平外展肩关节;止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肩关节外旋
主动肌:冈下肌、小圆肌 固定位置:上臂远端
解剖: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上2/3 止点: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功能: 外旋,内收,伸展,水平外展肩关节止止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髋关节外旋
主动肌:臀大肌、股方肌、梨状肌 固定位置:大腿远端
解剖: 起点:骶骨前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上缘
功能: 外展髋关节; 外旋髋关节;
mmt肌力分级法的评定标准

mmt肌力分级法的评定标准
MMT是指徒手肌力评定分级,其标准为按照肌肉收缩力的大小和关节活动情况,分为0~5级。
1、0级:指被检测的肌肉无任何收缩活动。
2、1级:被检测的肌肉有轻微的收缩活动,但不足以引起关节的活动。
3、2级:在减轻重力的情况下,被检测的肌肉收缩仅能引起关节水平方向的活动。
4、3级: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带动关节做全方位的活动,但不能抵抗阻力运动。
5、4级:能抵抗部分阻力带动关节全方位的运动。
6、5级:能充分抵抗阻力和重力进行运动。
肌力评定简要介绍

肌力评定简要介绍肌力评定是指对人体肌肉力量进行客观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它在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肌力评定进行简要介绍,从其定义、分类、常用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肌力评定是指通过测量肌肉产生的力量大小来评估人体肌肉的功能状态。
肌肉力量是人体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运动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评估肌力状态对于运动员的训练管理、康复科学以及老年人群体健康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类肌力评定可以根据评估的目的、测量的位置和评估的方法等进行分类。
根据评估的目的可以分为运动性肌力评定和功能性肌力评定。
运动性肌力评定主要评估运动员在特定运动项目中的力量表现,而功能性肌力评定则关注人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表现,例如下蹲、举重等。
根据测量的位置可以分为全身肌力评定和局部肌力评定。
全身肌力评定通常使用一些全身性训练项目进行测量,如卧推、深蹲等;而局部肌力评定主要关注特定部位的肌肉力量,如手握力、腿缩肌力等。
根据评估的方法则可以分为直接评定方法和间接评定方法。
直接评定方法通过使用专业的肌力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力量的大小,如动作分析仪、力量平台等;而间接评定方法则是通过一些特定的体能测试项目来推测肌力水平,如跳远、引体向上等。
三、常用方法肌力评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极限肌力评定和重复次数评定。
极限肌力评定是通过测量个体在单次最大耗力情况下的力量水平来评估肌肉的最大力量。
常见的极限肌力评定方法有一次最大重量(1RM)测试和一次最大重复次数(1RMT)测试。
1RM测试是将个体推至最大负荷,测量其能完成的最大重量;而1RMT测试则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尽量多次的动作,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重复次数评定则是通过测量个体在一定负荷下的动作次数来评估肌力的耐力水平。
常见的重复次数评定方法有平均力量测试(APFT)和康复指数测试,其中APFT常用于军事体能测试,康复指数测试主要应用于康复治疗等领域。
肌力评定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眼肌
• 眼轮匝肌:紧闭眼 • 上睑提肌:上眼睑上抬 • 右上直肌、右下斜肌:眼球向右上方转动 • 右上斜肌、右下直肌:眼球向左下方转动 • 内外直肌:眼球在水平内外转动
口面部肌肉检查方法
口肌
• 口轮匝肌:吹口哨时缩唇 • 提口角肌:冷笑 • 笑肌:得意洋洋地笑 • 颧大肌:微笑 • 颊肌:吹口哨时表情 • 降下唇肌:嘲弄 • 亥肌:怀疑、蔑视
结果分析
• 肌力低下是某些疾病或损伤的常见症状和
体征。
• 肌力低下的原因包括:1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
2肌腱损伤;3废用性肌萎缩;4劳损;5由 于关节水肿而导致的肌力下降;6其他
• 判断患者是肌力下降、耐力下降还是两者
兼而有之。
• ……
器械评定
等长肌力检查
• 握力:
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 正常人握力指数>50
• 捏力:正常约为握力的30% • 背力: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男性:105-200 女性:100-150
• 四肢肌力等长测试
器械评定
• 等速肌力检查:可提供最大肌力矩、肌肉
2级
1级
拇指
• 拇指掌指关节屈曲:拇短屈肌 • 拇指掌指关节伸展:拇短伸肌 • 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拇长屈肌 • 拇指指间关节伸展:拇长伸肌
主要肌肉的MMT评定
• 上肢
• 下肢
• 躯干
• 口面部
髋关节屈曲:髂腰肌
髋关节伸展:臀大肌及腘绳肌
髋关节内收:内收大肌、内收长短 肌等
髋关节外展:臀中肌、臀小肌及阔 筋膜张肌
3、2级
1级
肩胛骨上提(耸肩):斜方肌上部 及肩胛提肌
肌力的分级及评定标准

肌力的分级及评定标准
肌力是衡量肌肉力量的一种指标,一般采用以下的分级及评定标准:
1. 分级标准:
(1)0级:无肌力收缩。
(2)1级:肌肉有微弱的收缩,但肌肉无法升级。
(3)2级:肌肉能够升级,肌肉升级的幅度不足90度,即肌
力只能提供关节微小的运动。
(4)3级:肌肉能够升级,肌力能够提供关节完整的运动幅度,但是需要重力协助。
(5)4级:肌肉能够升级,肌力可以抵抗一定的重力,但是
抗重力的程度不足正常。
(6)5级:肌肉能够升级,肌力可以同等或者高于正常范围。
2. 评定标准:
评估肌力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判断:
(1)手握力测试:使用手握力计来测试患者的手握力。
(2)关节屈伸力测试:通过胳膊的活动范围来评估患者的肌
力。
(3)肌肉力量评定量表:使用肌肉力量评定量表来评估患者的肌力。
总之,评估肌力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是最终的评估结果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患者的肌力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检查方法
(一)下肢的肌力 评价
1.髋关节屈曲
• 主要动作肌:腰大肌、 髂肌。 • 辅助肌:股直肌、缝匠 肌、阔筋膜张肌、耻骨 肌、短收肌、长收肌。
• 运动范围:0°~ 125° •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5-3)侧卧位(2)仰卧位(1-0)。 手法:取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两手把持诊 台面台面以固定躯干。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令 被检者最大限度地屈曲髋关节。 •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屈 曲、外展、外旋运动者为五级, 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四级。 (不得出现髋关节垂直向上的屈 曲) 3级 维持以上体位,检查者固 定其骨盆,不施加阻力,能克服 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者 为三级。
2级 仰卧位,令被检侧足 跟置于另侧踝关节上方。 固定骨盆,完成髋关节屈 曲、外展、外旋。同时膝 关节屈曲,足跟能沿胫骨 前缘滑动至膝关节者为二 级。 1级与0级 不能完成以上动作,仅在髂前 下棘下方触到缝匠肌收缩者为 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 主动肌:阔筋膜张 肌 • 辅助肌:臀中肌、 臀小肌。 • 运动范围:因系关 节复合运动,故各 分离运动均不充分。
•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5-3)、坐位(2-0)。 手法: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髋关节屈曲 45度,另一侧下肢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一手 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 被检侧下肢完成髋关节外展运动。 • 评级:
8.髋关节内旋
• 主动肌:臀小肌、 阔筋膜张肌 • 辅助肌:臀中肌、 半腱肌、半膜肌。
• 运动范围: 0°~ 45° •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5-3)、仰卧位(2-0)。 手法: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被检者双手握 住台面边缘以固定骨盆。被检侧下肢大腿下方垫 一棉垫,检查者一手固定髋关节上方,防止髋关 节内收。令被检侧髋关节内旋,检查者另一手在 踝关节上方施加阻力。 •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 范围的运动者为五级,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 以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 完成髋关节外展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 为三级。
2级 长坐位,躯干与台面 呈45度,双手于体后支撑。 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 被检侧下肢可完成30度外展 运动为二级。 1级与0级 体位同2级检查法。令被检侧 下肢完成髋外展,同时触诊阔筋 膜张肌起、止部有无收缩,有收 缩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 1级与0级 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位,并给予支持,令其完成伸展膝 关节动作,同时触诊胫骨粗隆与髌骨之间的肌腱或股四 头肌如有收缩则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11.踝关节跖屈
• 主动肌:腓肠肌、 比目鱼肌。 • 辅助肌:胫骨后肌、 腓骨长肌、腓骨短 肌、拇长屈肌、趾 长屈肌、跖肌。
• 运动范围: 0°~ 45° • 检查方法: 体位:立位、侧卧位。 手法:被检侧下肢单腿支撑,膝关节伸展,足尖 着地。五趾着地,足跟离开地面 • 评级:
• 3.减少肌力检查的干扰因素,患者的疼痛、疲劳、 衣服过厚或过紧都会影响肌力检查的准确性。另 外,还应防止其他肌肉的代偿出现的假相动作。 • 4.检查前详细了解被检查部位的肌肉、肌腱的解 剖位置。 • 5.避免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在肌力的检查中 长时间的等长收缩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心脏 负荷增加,故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慎用 • 6.充分固定肌肉附着的近端关节。
2、评级标准
5级
4级 3级 2级 1级 0级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 动。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动。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 围的运动。 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 在以上基本分级基础上,通常还附加一个 “加号”或“减号”来表示其被测肌力比 某级稍强或稍弱,以补充分级不足。
(3)注意事项
• 1.检查前应向患者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检查的 目的和方法,如果患者仍不够明白,给与必要的 示范,已取得患者的配合。 • 2.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全 身的功能状况、关节活动的质量、关节有无异常 的病理形态以及患者的配合意识,按照检查的基 本原则,确定肌力检查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查 体位和姿势。
3.髋关节伸展
• 主动肌:臀大肌、半 腱肌、半膜肌、股二 头肌。(长头)
• 运动范围:0°~ 15° •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5-3)、侧卧位(2-0)。 手法:俯卧位,固定骨盆。令被检者尽力伸展髋 关节检查者在膝关节上施以阻力。
•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全关 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五级。 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 动作者为四级。 3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 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者为三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 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 的运动者为五级,能对抗 轻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 为四级。
3级 解除外加阻力,能完成 全关节活动范围的外旋运动者 为三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级 仰卧位,解除肢体 重力影响,能完成髋关 节外旋者为二级。
1级与0级 仰卧位,令其完成髋关节 外旋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 后方深部,有肌肉收缩者为 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 运动范围: 0°~ 45° •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5-3)、仰卧位(2-0)。 手法:侧卧位,被检侧下肢在上方,髋关节稍呈 过伸展位。下方下肢膝关节呈屈曲位。检查者一 手固定骨盆,令被检侧下肢外展,另一手在膝关 节处施以阻力。 •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 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动者为五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四级。
• 1级与0级 俯卧位,检查者支撑被检侧小腿,使膝关节屈曲。令被检 侧下肢完成屈膝动作,检查者如在膝关节附近大腿后面触 及到肌腱收缩则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
10.膝关节伸展
• 主动肌:股四 头肌,股直肌, 股中间肌,股 内侧肌,股外 侧肌。
• 运动范围: 150°~ 0° •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坐位,双侧小腿自然下垂,双手握住台面 边缘以固定躯干,身体稍后倾。检查者一手固定 其大腿,另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令其完成伸展 膝关节的动作与此同时施加阻力 • 评级:
• 1级与0级 取仰卧位,检查者托起被 检侧小腿,令其用力屈 曲髋关节,同时触诊缝 匠肌内侧腹股沟下方之 腰大肌,能触及到收缩 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 零级。
2.髋关节屈曲、外展、 外旋的同时膝关节 屈曲
• 主动肌:缝匠肌 • 辅助肌:髋关节和膝 关节的屈肌群,髋关 节外旋肌群,外展肌 群。
• 运动范围:因系复合关节动作,故各分离运动不 充分。 •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5-3)、仰卧位(2-0)。 手法: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令被检者屈曲髋 关节、膝关节,同时髋关节外展,外旋。此时检 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外侧,另一手在踝关节处同 时向相反方向施加阻力。 • 评级:
• 5级与4级 令被检者完成屈曲髋关节的 同时,对其膝关节上方施加 阻力。如能对抗较大阻力, 完成屈曲髋关节的全关节活 动范围运动者为五级。对抗 轻度阻力,完成关节全活动 范围运动者四级。
3级 被检者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髋关节 全范围的屈曲动作。 2级 侧卧位,被检侧在下方,托起上方的下肢、躯干、 骨盆,下侧下肢伸直。令被检侧下肢完成屈髋屈膝动 作,在解除肢体重力影响下完成髋关节全活动范围内 的屈曲。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 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伸展运动者为五级,能 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 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 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膝关 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 的运动者为三级。
• 2级 侧卧位,检查者支撑上方的下肢,被检侧下肢膝关 节屈曲,检查者固定其大腿,在解除肢体重力影响下可 以完成全关节范围的伸膝动作者为二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 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内旋运动者为五级,能 对抗轻度阻力完成以上 动作者为四级。 3级 解除外加阻力,完 成以上运动者为三级。
• 2级 仰卧位,髋关节置于外旋位,检查者固定骨盆,能 完成髋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二级。
• 1级与0级 作髋关节内旋动作时,如在髂前上棘的后方及下方阔筋膜 张肌起始部附近,及臀小肌处触及收缩者为一级,无收缩 者为零级。
9.膝关节屈 曲
• 主动肌:股 二头肌、半 腱肌、半膜 肌。 • 辅助肌:国 肌。缝匠肌、 股薄肌、腓 肠肌。
• 运动范围: 0°~ 150° •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侧卧位。 手法:以俯卧位,双侧下肢伸展。检查者一手固 定骨盆,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令其完成膝关节 屈曲运动。(检查股二头肌时应使小腿外旋。检 查半腱肌、半膜肌时应内旋小腿同时施加阻力。
肌力评定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肌 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效, 判断预后。
二、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
1.定义: 徒手肌力检查技术是评价由于疾病、外 伤、废用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程度,是检查 者用自已的双手、经验和判断力对被检者 的肌力进行评定和操作。
• 2级 被检侧下肢在下方的 侧卧位,检查者一手托住 上侧下肢一手固定骨盆, 令其下肢在台面上滑动完 成髋关节伸展,在解除重 力影响下可以完成全关节 活动范围的伸展运动者为 二级。
1级与0级 俯卧位,令其伸展髋关节,同 时触诊臀大肌有无收缩有无收缩 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4.髋关节外展
• 主动肌:臀中肌 • 辅助肌:臀小肌、 阔筋膜张肌、臀 大肌。
1级与0级 令被检侧下肢完成髋关 节内收。同时于大腿内侧 及耻骨附近触诊有肌肉收 缩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 零级。
7.髋关节外旋
• 主动肌:闭孔外 肌、闭孔内肌、 股方肌、梨状肌、 孑孓上肌、孑孓 下肌、臀大肌。 • 辅助肌:缝匠肌、 股二头肌。(长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