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知晓率国八条
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多少以上

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多少以上
本世纪,艾滋病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全民疾病。
为了有效地防治艾滋病,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十分重要。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指,年满15周岁以上的人口所掌握的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的比例,使人口更加全面的认识艾滋病,增加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体育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提升防艾能力。
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核心是正确认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以及采取恰当的防艾措施,避免艾滋病的传播,把艾滋病问题控制在最低水平。
因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至少应该达到85%,这是一个重要的责任,需要落实到国家层面,政府可以设立专门机构,联合专业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社会普及的重要知识展示给大众。
同时,教育系统也需要加强相关课程的教学,在学校、社区设立公共报告等艾滋病的常见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增加社会的认识。
综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层面进行支持,教育部门开展正能量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从常识角度了解相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才能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全面提升艾滋病防治的知晓率。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社会工作干预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社会工作干预【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M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性健康知识较缺乏,存在知识偏差与误区;青少年性知识来源渠道,性教育方式宜采用灵活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性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是注重性道德、性生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教育;家长和教师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主体,但多元主体的组成应当包括社区组织与同伴群体,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途径应实现泛化与多元。
基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干预路径: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推动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纠正偏差,实现增能;以多元化教育培训与学习方式,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渴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的整合,完善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治理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社会工作;健康教育一、研究缘起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例艾滋病在美国报道以来,全球已接近4000万人死于艾滋病,亦有超过3600万HIV携带者带病生存,艾滋病因流行迅速、死亡率高一度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发展的重大性公共问题。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其中近年来性传播在艾滋病传播中占据主流,随着世界范围内青少年风险性、无计划性以及无保护性婚前性行为的增加,青少年群体已成为世界上HIV感染的最脆弱的群体。
[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生理发展的成熟并没有伴随心理发展的成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青少年群体在面对生理发展、性意识觉醒、自我认同等问题之时,呈现出诸多困惑,青春期一度用“暴风骤雨期”、“多事之秋”、“最危险的时期”等词语来形容。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家庭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上的缺失,一方面形成了全社会谈性色变的羞涩心理,另一方面又为性健康教育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青少年面临着来自生殖健康、性健康、疾病防治与自我保护等层面的困惑与需求。
艾滋病主题新闻稿(精选8篇)

艾滋病主题新闻稿艾滋病主题新闻稿(精选8篇)随着时代在进步,新闻稿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新闻稿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最能体现出来的便是新闻稿是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台、杂志、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
那么新闻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艾滋病主题新闻稿(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滋病主题新闻稿1为进一步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日,英桥一中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该校各班召开了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班会上,各班结合艾滋病发病后的图片、案例等,向学生介绍了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危害及如何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通过这些渠道染病,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努力避免血液感染,不到不正规的医疗场所打针、输液,而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等。
同时教育学生不必过于紧张,了解握手、进餐、拥抱等一般不会传染艾滋病,让学生不惧怕、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学会正确对待他们,并通过预防艾滋病知识测试等形式广泛宣传防艾知识,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防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该校通过张贴标语,利用宣传栏、晨会、校园广播站等平台,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通过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了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增强了他们对艾滋病的自身防护意识以及关爱、扶助艾滋病人的责任感,营造了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艾滋病主题新闻稿2由xx工业大学共青团委员会,xx工业大学计生协主办,xx工业大学青协同伴教育承办,校研究生会生活部协办的121世界艾滋病日“为艾暖冬”活动在xx工业大学xx和xx食堂前广场成功举办,本活动旨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心,宣传正能量。
11月30日中午,活动场地周围摆放着各式“为艾暖冬”的的海报,伴随着红丝带之歌的响起,四位同伴举着“我有艾滋病,请给我一个拥抱”的牌子站在前面,后面的同伴们拉起横幅并折成红丝带的形状。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10.28•【文号】国艾办函〔2024〕1号•【施行日期】2024.10.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国艾办函〔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协调机制)办公室,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部委成员单位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为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二、活动要求(一)坚持高位推动,利用“世界艾滋病日”推动整体防治工作。
各地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契机,专题向党委政府汇报本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防控工作进展、问题与挑战、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以及下一阶段艾滋病防治重点工作建议等。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干部现场调研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参与本地区主题活动,为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表率。
持续发挥本地区防治艾滋病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向成员部门通报防治工作进展。
倡导部门负责同志以上率下,在本单位、本系统内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二)精心安排部署,提升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科学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稳步提升,为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受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人口频繁流动等因素影响,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氛围出现新变化,宣教工作面临新形势。
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15篇

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15篇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1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降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倡导大家关怀帮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高全社会对防治工作的认识,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院体检科开展了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
组织医务人员在体检科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两个小时的咨询活动共接待了150余位群众,该活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同时我们还拉了关于“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横幅1条;有关“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等板报联展共3块;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橱窗板报1块;发放“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200份。
此次宣传活动,使防艾知识得以在群众中传播开来,我们还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追求科学、礼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流行蔓延。
通过宣传使居民进一步加强了对防治艾滋病的认识。
提高了对艾滋病的了解,大家认为预防艾滋病,提高身体素质,要从自身做起,要与那些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斗争,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珍爱生命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2 为更好地宣传防艾知识,提高防艾水平,按照《关于下达____年防治艾滋病专项目标的通知》文件要求,区建交局立足于自身特点,积极行动,找准工作重心,层层抓防艾落实,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现将____年防艾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我局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办公室牵总头,责任科室具体落实,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明确职责,保证工作所需设施和经费,协调各方面力量,结合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等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有效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再次分解到具体科室,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提高知晓率(1)结合普法规划加强宣传。
将禁毒防艾法律法规纳入我局“七五”普法规划和“法律七进”普法活动计划,积极参与全区范围内开展的“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禁毒防艾主题宣传活动,加强职工教育,在全局职工大会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履行行政职能。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及教育路径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4期•47••院校管理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及教育路径的调查与分析陈潘,张超-(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515)[摘要]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整体认知率较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率在专业上存在差异,但在性别、婚姻状况、出生地、年级上无明显差异;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需求较高,高校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H IV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
“据联 合国AIDS规划署统计,全球约有5700例/d新发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其中约32.54%为青少年(15〜24 岁高校大学生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已成为发生性 行为的活跃群体之一。
本文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 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性行为的现状以及对性健康教育的 需求,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效果。
一、调查设计本研究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中关于青年学生的调查项目及“国八条”知晓率基础上,制 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其中艾滋病基 本知识的题目直接沿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 (试行)》中关于青年学生的调查项目,其他内容根据实际 设计。
研究组向广东省3所高校(其中医科类本科高校1所、非医类本科高校1所、非医类高职院校1所)随机发放 问卷4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 99.1%。
在参与调査的人员中,男生197名,女生229名;医学生203名,非医学生223名;已婚3名,未婚423名;一年级学生86名,二年级学生87名,三年级学生76名,四年级学生95名,五年级学生82名;家住城市的学生163 名,家住城镇的学生104名,家住农村的学生159名。
二、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状态及教育现状分析(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知的整体状况较好。
成都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DOI: 10.13419/ki.aids.2021.01.08•论著•成都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许靖',肖洁、杨义、李苑2,范双凤3,伍霞4,李娜4,廖瑞平4,奚静3,肖伟4,白云瑞\骆国涛',冷凤生2,王雪松2,万怡吉2,王润中2(1.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成都6111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1137; 3.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00; 4.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彭州611900)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地区>50岁的男性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 方法随机抽取6个乡镇797名调查对象,在私密环境接受男性调查员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797名调查对象年 龄(64.46 ±7.93)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1.47%,丨29名(16.19%)发生过高危性行为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50〜59 岁的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是70岁以上人群的2.853倍;上过初中的比高中及以上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比值比(()/?) = 5.772,95%可信区间OX ): 1.686〜19.756];近一年外出务工(0/?=3.059,95%C /: 1.537〜4.550)和一年前有过外出务工 (0/?=2.644,95%a : 1.530〜6.116)者比从未外出务T .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风险更高;对商业性性行为持不反对态度的 调查对象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是持反对态度者6.158倍结论成都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低,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危性行为。
有必要正视中老年男性性行为特点,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提高安全套使用 率,将艾滋病防治T 作从事后干预向事前预防转移关键词:高危性行为;中老年;男性;农村;艾滋病中图分类号:R 512.91; R 37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1 )0卜0029-04Sexual risk behavior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men in rural areas of Chengdu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X U Jing1,X I A O J i e ', Y A N G Y i ', LI Yuan', F A N Shuangfeng3, W U Xia4, LI N a 4, L I A O Ruiping\ XI Jing^, X I A O Wei\ BAI Yunrui1, L U O Guotao', L E N G Fengsheng2, W A N G Xuesong2, W A N Y i j r . W A N G Runzhong:. (I . School of Managemen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3.Chengdu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engdu 610000; 4.Pengzhou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engzhou 611900, Sichuan)C 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Yi, Email: thehanyang@Supported by the N ational N 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 f C h in a(81803300); the G eneral Project o 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 esearch o f the M inistry o f E ducation(18Y JA 840018); Sichuan Provincial Sexual Sociology and Sex Education R esearch C enter(SX JY C 1707)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 f sexual risk behavio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 f m enaged ^50 years in rural areas o f C hengdu, and put forw ard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on.Methods 797 respondents from six tow nships w ere random ly selected, to receive one-to-on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a private environm ent. Results T heage o f the respondents w as 64.46 士 7.93 years old. T he aw areness rate o f A ID S know ledge was 31.47%,and 129 (16.190/〇) had sexual risk behaviors. L 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ed the follow ing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 f sexual risk behaviors o f those aged 50-59 years old w as 2.853 tim es o f the people over 70 years old. The respondents w ith ju n io r high school education w ere m ore likely to have sexual risk behaviors (O R =5.772,95%C I: 1.686-19.756) than those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T hose w ho w ent out as m igrant w orkers w ithin the past year (O R =3.059, 95%C I: 1.537-4.550) and before a year ago (O R =2.644,95%CI: 1.530,6.116) w ere, m ore likely to have sexual risk behaviors than those who did not m ove out. The prevalence o f sexual risk behaviors am ong those w ho had no objection to com m ercial sexual behaviors w as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YJA840018);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SXJYC1707)第一作者简介:许靖(1995—),女,四川省乐山市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在读通信作者:杨义,Emai 丨:丨*****************收稿日期:2020-03-30;修回日期:2020-1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803300);教育部 6.158 tim es higher than those w ho had objection.ConclusionThere is a low aw areness rate o f A ID Srelated know ledge am ong m iddle-aged and elderly m en in rural areas o f C hengdu, with a certain proportion o f sexual risk behaviors.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up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 f sexual behavior o f m iddle-aged and elderly m en, to im prove the know ledge o f A ID 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o have early interventionby prom oting condom use.Keywords: high risk sexual behavior; m iddle aged and old people; m ale; rural areas; AIDS多性伴、特殊性交方式(如肛交)、商业性性行 为、婚外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使性传播疾病不断增 加,影响着社会风气,同时消耗了国家的卫生资源其中艾滋病给人类健康、社会及家庭等方面 造成了严重的威胁w。
防艾滋病主题心得体会6篇

防艾滋病主题心得体会6篇想与他人分享收获,写篇心得体会,能更好地整理和传达我们的感受,写心得体会使我们能够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防艾滋病主题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防艾滋病主题心得体会篇1为进一步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XX中学多举措扎实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确保防艾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级教职工的职责,全校教职工通力合作,保证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全校得到落实。
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设置宣传专栏,印发《预防艾滋病知识问答》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进行艾滋病知晓率国八条知识问卷调查,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提高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还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发送防艾知识,让防艾宣传走进家庭,形成辐射效应。
开展主题班会。
开展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主题班会,切实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能力,还呼吁学生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要善待、理解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艾滋病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今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县按照中央及省、市艾防办有关做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安排要求,围绕携手抗艾,重在预防的主题,围绕营造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的艾防社会氛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县掀起了艾防宣传教育活动飞腾,取得良好效果。
一、政府重视,周密安排,落实责任12月1日上午,县政府、县艾防委组织宣传、民政、妇联、教育、广电、团委、卫生、疾控、红十字会等27个艾防委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约30余人在党政办公大楼五层会议室召开了XX县艾滋病防治领导组会议,会议由卫生局长王印宝主持,疾控中心主任任延文首先通报了全球、全国及全省、全市和我县目前艾滋病疫情形势、防治进展情况及当前艾滋病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知晓率国八条(问卷调查表)
会东县中学班级学生: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看出来吗?()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2、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吗?()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3、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4、输入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5、与艾滋病病毒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A.可能
B.不可能
C.不知道
7、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A、可以 B.不可以 C.不知道
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A.可以
B.不可以
C.不知道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