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素描攻略
地质素描3

• 运用阴影线时也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①方向性。阴影线的起伏必须保持与景物表面的起伏一致,掌握"
线条随面走,面变线亦变"的原则。
•
②疏密性。线条的疏密是表示光线明暗的办法之一,明处用线要疏,
暗处用线要密,最暗时甚至涂黑,尽量符合阳光照射于景物上的实际情
况。
•
③灵活性。在注意景物科学性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美化图面,如何
合宜地运用阴影线颇有讲究。也就是说,阴影线的长短、疏密、曲直、
断续等技法的运用要灵活掌握,以美化和令人悦目为标准。
曲线—表现 光滑圆润的 轮廓和质感
折线-刚直 挺拔、明确 有力
点描-利用点的疏密变化表现质感
用不同的线条描画不同地貌形态
利用点描、直线、弧线、折线分别表示沙地、古长城遗址、页岩低山、 变质岩高山,使不同物象具有不同质感
山岳和断层三角面的几何形态
用不同方向和不同交角的线条 表示立体
用线条的疏密、粗细增加立体 感
线条和质感
• 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并非 物象本身所固有,而是抽 象出来的,如物象的形状、 结构、明暗、质地、以及 环境位置等特点中提炼而 来。如物象边线(轮廓 线)、起伏转折线、各个 局部的衔接线、明暗交接 线等等。
砂岩用点描表现
• 素描的线条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 一是轮廓线,用于勾勒景物的基本轮廓,必须抓住景物的关
顶面
亮调
正面
暗调
高光
亮调
侧面
灰调
围岩素描心得

地质素描注意事项:
1、图中比例为1:100,即一个大格代表1.0m。
每5.0m为一个标注断面,在左、右拱脚线外侧进行桩号标注。
2、图纸顶部为图名及部位名,第二行为比例尺。
3、按比例画出左、右拱脚线,左、右拱肩(起拱)线,拱轴线,并在图纸左侧进行相应注明,图纸右上角以半箭头注明水流方向。
4、根据现场实际观察情况进行围岩裂隙素描,并对裂隙进行编号,在相应部位注明渗水、掉块情况。
5、在图纸底部进行裂隙说明,说明包括:层(节)理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例如330°~335°/NE15°~20°;层(节)理性状描述,例如起伏粗糙,岩屑夹泥,有少量渗水,局部掉块;层(节)理条数等。
当底部位置不够时,可以记录到顶部或背面。
6、采用罗盘对围岩裂隙层(节)理产状进行测量。
走向测量时可假想在岩面上有一条水平线,将罗盘端平(盖在左),使罗盘前端与假想线平行,读取罗盘第一象限(0~90度)或第四象限(270~360度)度数,并记录;倾向测量时将罗盘向右旋转90度,读取指针所指方向(事先应先知道实际南北方向);倾角测量时将罗盘竖起,使罗盘翻盖轴垂直于岩面,按动罗盘背后按钮,读取指针数据。
7、当岩石性状发生变化时,在图纸左上角进行注明,例如从某某桩号开始围岩由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变为中上部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灰褐色粉砂质泥岩。
8、岩石性状判定可通过手的触感初步判定。
用手指搓动明显粗糙,且打湿后搓动无泥浆,可预判为砂岩,反之为泥岩。
以设计判定为准。
地质素描技术交流材料

某项目地质素描技术交流材料岩体素描1.岩石名称:地质报告中对区域岩性条件有集中说明,现场需鉴别岩石颜色、①主要矿物、②结构、③构造等,与地质报告对比后做出判断。
①主要矿物石英:从无色到烟灰色,玻璃光泽,断口上常见油脂光泽,抗风化能力强,无解理。
钾长石:包括正长石、微斜长石、条文长石、透长石等。
通常是肉红色,放大镜观察解理面上一半反光,一半不反光(卡斯巴双晶)。
斜长石:通常是灰白色,色浅,放大镜观察解理面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聚片双晶)角闪石:黑色、褐色或者暗绿色,常与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共生,硬度大于小刀,辉石:多为绿黑色,少数为灰绿色,有两组近于垂直的解理,常构成不整齐的阶梯状断口。
橄榄石:黄绿色,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不具解理。
黑云母:黑色或黑褐色,风化后褪色,呈金黄色,片状解理,珍珠光泽,硬度小于小刀。
②结构沉积岩:碎屑结构,按粒径大小可分为砾状结构、砂砾状结构、粉砂状结构,按颗粒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泥质结构:按颗粒大小及相对含量分为砂泥质结构、粉砂泥质结构,按组合形态分为豆状结构、鲕状结构。
岩浆岩:变质岩:变晶结构:热力作用为主引起矿物重新结晶,原有结构全部改变;变余结构:热力作用为主引起矿物重新结晶,但岩块中留有原岩结构;压碎结构:压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破裂,部分矿物重新结晶排列。
③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和其他组成部分的排列与填充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外貌特征。
沉积岩:水平层理构造、波浪层理构造、斜层理构造。
岩浆岩:变质岩:拓展:三大岩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2.岩石颜色3.岩石硬度:4.风化程度5.岩体完整程度和结构类型6.结构面产状,结构面与洞轴线的空间关系(注意区分试产状和真产状)7.结构面类型:8.结构面性质:挤压裂隙(断层):岩体破碎,破碎带范围较大(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剪切裂隙:产状稳定,延伸远;裂隙面平直光滑,有擦痕;在砂砾岩中一般切过砂砾和胶结物;未充填时,结构面闭合,若充填,脉体均匀平整;常呈共轭节理(X型)。
地质素描4

突起描画时,低突起矿物如石英、长石等轮廓线要细,甚至 点描或不连续线条,中突起矿物如磷灰石、电气石、黑云母 等轮廓线宜稍粗,高突起矿物如榍石、锆石用粗宽的黑线表 示,极高突起的矿物应在颗粒内分别加上稀疏或密集的、细 的或粗的麻点表示。
矿物解理、裂纹宜用线条表示,黑云母解理常用较粗的实线, 白云母的解理用较细的虚线
褶皱素描
(2)断层素描:
①素描断层现象之前,也应先找出它的“标志层”。 以此追索断层的上下盘及其错动关系,确定断层的 形态特征及其名称。
②将断层面(线)画在图框的适当位置内,勾勒时宜 注意断层面的产状,特别是倾角的大小、断距的大 小及其比例关系,必须尽量符合实际。然后画出" 标志层"的上下盘位置,这样,这个断层的性质及 其格局就基本上控制住了
坡面线:表示坡面特征和坡面起伏的线,有直立、水平、倾斜、弧状等多方面的情况。
花岗岩露头的层状剥离
石灰岩溶蚀 仍要注意层理及各层的关系
(三)、标本素描 岩石、矿石、矿物、化石等标本
首先定向放置,适当布景,如深色标本衬上白纸作背景 目测:确定轮廓和比例,用分规或直尺度量
描绘大体轮廓和主要地质界线
女神蚬
达尔文介属
描绘细部轮廓和次要地质界线
描绘明暗质感、突出地质特征
二、素描实例
(一)、露头素描 1、地层素描 地层素描多用于剖面图的测制方面,是实测
剖面图和信手剖面图的重要补充手段,通常 作为近景插图之用。 包括岩性、岩层层面、层理、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的含矿性等方面
③如果断层的规模较大,在断层带附近出现拖 曳褶皱、断层角砾岩、发育大量岩脉之类, 则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取舍,作删除或夸张的 画法,不必拘泥于如数素描,能说明问题就 行了。
地形素技法

(一)山地的素描山地是相对平坦地面而言的正地貌。
它由山岭和山谷复合而成,相对高度大者称为山,相对高度小者称为丘陵,是野外最常见的地貌类型。
山地的形态复杂多变,有的起伏剧烈、多悬崖峭壁,有的则起伏和缓。
山地的画法首先要从最明显的山脊峰顶线入手;第二步按照次一级峰顶线把它分解成一座座的山岭;第三步按照从某座山岭伸出的“山股”画出更次一级的峰顶线或者谷地线;最后在受光处少绘或不绘晕纹线,在背光处多画晕纹线,以衬出山脊形态。
对于由坚硬岩石构成的陡峻山地来说,轮廓多用硬直、棱角明显的线条表示,“山股”峰顶线多用“人”字线表示,山谷线多用较平直折线表示(图3—5,a);对于由软岩石或土质构成的和缓山地来说,轮廓线一般用平滑圆弧曲线表示,不画“山股”峰顶线,山谷多用倒“人”字线表示(图3—5,b)。
(a)陡峭山地素描图 (b)和缓山地素描图图3—5 山地素描技法(二)地质素描地质素描图的描绘是在地形素描图的基础上,画出岩石露头处的地层符号、产状、厚度和地质构造线等而成(图3—6)。
在岩石露头被松散堆积物掩盖的部位,仍按地形素描图的画法进行素描。
关于地层符号的画法应按有关地质书刊的统一范例,尽量不要在野外自创地层符号,以免给读者带来读图困难。
在地质素描图上,允许画上一些野外肉眼难以看出的地质构造线,并尽可能标出其产状。
对于断层构造线,如有可能亦应标出断盘位移方向。
为了突出表现特定的地质现象,在地质素描图上允许少画或不画与目的无关的景物或线条。
图3—6 地质素描技法(三)植物素描从自然地理学角度看,植物素描应表现植物群落特征,而不是表现单个植物体。
但由于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与单个植物形态密不可分,况且在近景素描时也要描绘一些单株植物,所以研究和熟悉单个植物体的画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植物素描时,最重要的问题是灵活运用不同的线条以区分不同植物的外貌特征。
如乔木应先画出粗大的树干和树冠外形,然后根据树杈和树叶的展布特征用不同的晕线表示出树冠内部细节特征(图3—7)。
地质素描的常识、步骤、实例:地层素描、构造素描、地貌素描、化石素描

地质素描的常识、步骤、实例:地层素描、构造素描、地貌素描、化石素描地质素描的常识、步骤及实例摄影有许多缺陷(或者说受限制)的问题,运用素描的办法差不多都可以得到弥补和解决。
比如素描不受天气的限制,不受镜头取景范围的限制,不受近景清楚、远景模糊的限制等等。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并认为哪些特征应该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可能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该排除时,若用照相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会有'鱼龙混杂'、'喧宾夺主'之嫌,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若用素描技术处理,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地质体的各种形象与特征,对附近的景物等有所取舍,该强调哪些,该精简哪些,都可以凭自己的运笔而描绘。
比如说,当我们在野外的岩层露头上看到有两三组颇有意义的节理,需要给予摄影,而这些节理的裂缝中长满杂草,摄下来的照片肯定看不清节理特征。
此时,若用素描技术处理,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了。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不画或少画那些干扰节理特征的杂草,而将这两三组不同方向的节理画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的处理,并没有歪曲地质体的客观事实,倒是更清楚地强调了客观实际,这是完全合理的。
又比如在野外遇上大型脊椎动物化石,为了研究它的埋葬特点,很需要有一幅能表达其实景的照片或画图。
但由于骨骼上沾满碎石污泥,若用相机摄影,这许多附属物必然完全摄入镜头,致使骨骼的轮廓带来模糊不清的形象,如用水冲洗或揩抹干净,费事费工,还不见得满意。
此时如用素描的办法来处理,可以有意识的把骨骼上的附属物舍去,将骨骼的轮廓画得清楚些。
再如画一幅视野广阔的地貌图,比用相机拍摄要好,它可以把远山远景的轮廓清晰地表达出来。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素描对于地质工作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何谓素描?简单他说,一句话:单色作画。
也就是运用单色线条在平面上勾画出景物的立体形象。
何谓地质素描?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
矿山地质素描知识

素描知识:
平巷、竖井收图一般做1:100的。
采场一般做1:200的素描图。
1.平巷、竖井:最常用的叫:
压平法!a两壁内倒式,就是平铺到一张纸上。
(优点:地质界线连续),常用!!
b 两壁外倒式(缺点:地质界线不连续)不常用!
平巷收素描一般收7个点:
左侧:左顶角、左腰线、左底角。
顶板:顶板中线线(以此为中线展开作图)。
右侧:右顶角、右腰线、右底角。
地质界线在7个点上不正好的就叫:
上下左右移的叫法,如:左腰线上200处等。
收穿脉或其他工程:一般以固定点为准(没变化的点)。
设置0点开始收,死帮为准不变。
2、采场收图:就收顶板!两帮有变化就收顶角。
实在变化大啦,就收帮!!!
矿体变化做剖面时(做剖面):
就是2米处?右帮?顶角?下移?说岩石界线!
3、竖井收素描:目的:做井剖时上图,井剖做剖面提出图时上图吗?
方井:井壁展开法!
井壁:分东帮、西帮、南帮、北帮。
变化大的做4壁。
变化小做2壁。
如:15米处哪帮?中心线有什么变化?。
中心线左?右?多少?变化多少?
圆井:就是做井的剖面,以剖面线为准投影!!
4、地质内业:整理资料。
提图、上图。
设计。
记录。
同时知道矿在哪里??
5、地质外业:现场办公。
井下现场收图。
现场看。
理论与实际结合管理!!!。
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以野外地质物象为对象,用素描技法描绘出地质客观实体的空间形态及相互关系。
如地貌景观、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内容。
往往用许多文字还表达不清的地质现象,而一张素描图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这对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份,第一步先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地质情况,必要时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一、透视法在野外素描中的应用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前远后、近弯远直的透视法原理,将地质景观反映到素描图面上二、块面的应用法为了将复杂的地貌形态反映到面上,就需要先简单的几何体将类似的地形形态逐块进行勾绘,构成与素描对象近似的块面,以及各部分相对大小和结合关系,组成景物的整体关系。
块断面是构面形体的基本单位,不论地景形态多么复杂多变,但均可划分成理想的几何形体,有利于分析、对比和素描。
三、素描图中线条的运用(一)、轮廓线条:它概括了物象外形特点,相当于逆光照片中物体周边线.(二)、块面分割线条:表现物象表面起伏变化的线。
在轮廓像中反映物体次级形态的一种线条,使物体具有立体质感,以表示物体的(竖面、平面、斜面、波状面和弧形面)五大块面。
(三)、阴影线条:用于反映物体明暗差别的线条或点。
运用线条时根据五大块面,可选用水平线、直立线、斜线、弧线和曲线分别表示地形、物体形态的变化。
在素描中,运用各种线条要注意其反映物具体部位特征:弧线、曲线一般附合物体起伏变化特征,线条宜均匀柔滑,如缓山坡地形。
陡坡、陡崖用直竖线,线条一般平行,不要相互斜交呈网。
四、野外常用的几种地质素描图(一)、剖面素描:野外地质工作者经常在穿越主要地质路线时勾绘地质随手剖面,以反映所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地层、构造、侵入岩形态及穿插关系等),但多是和平常的剖面测制图相同,没有反映路线所通过的地形地貌和在不同高程上地质现象的变化,缺乏立体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质状况简介
钻 孔
ZK005
矿 体 岩 心 柱 状 图
钻 孔 ZK001
矿 体 岩 心 柱 状 图
成因:与糜棱岩相同,是韧性或脆-韧性变形的产物
1)了解工作区所处构造位置,前人的研究成 果,推测区内的构造特点; 2)读懂所观察与编录的露头、探矿工程、地 质剖面的地质、构造变形与矿化现象,总结归纳-抽象-出易于表达的关键性构造变形形 迹,以及构造作用与矿化及其他(沉积、岩 浆、变质)地质作用遗迹。
地质构造素描
1、客观-准确地表达地质体(沉积岩 层、岩浆侵入体、火山结构、变质带、 矿化带和矿体)及其相互间的接触关 系与构造变形; 2、地质构造素描图力求重点突出、层 次分明、客观准确、通俗易懂;
地质观察与素描攻略
王全伟
地质构造观察与素描攻略
一、地质构造观察:
1、观察尺度:10+8~10–8(cm) 2、观察对象:⑴航-卫片观察;⑵野外 工作区-露头(槽、坑、钻)-标本观察; ⑶薄片(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 3、目标任务:解析构造变形历史与构 造特征
地质构造观察
4、观察要点:
地质构造素描
、比例尺、图 例、图名
二、地质状况简介 (地点:D和F-TC5探槽,E-PD6平硐)
矿体围岩S-C组构素描
地质构造素描
3、地质构造素描图是复杂地质体与构造变形 的简笔画,用简单-明快的笔画勾绘各种地质 作用间的相互关系和构造变形过程所保留的 遗迹,有层次、有动感; 4、素描图和随手剖面图上既能客观反映主期 地质-构造作用,又能以(方块状、气球状) 角图形式对构造变形期次、构造变形力学性 质和矿化蚀变特征予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