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主要图件格式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

地质图绘图规定(一般规定)地质图是地质学家和相关专业人员用来记录和展示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内部结构的一种图形化表达方式。
为了保证地质图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国际上制定了许多地质图的绘制规定。
本文将介绍一般规定下的地质图绘图规定,内容包括图式、颜色、标高、符号等方面。
图式地质图为了标识地球的各种地质特征,往往采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和线条进行表达。
在一般规定中,地质图的符号和线条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
除此之外,绘制地质图还需要有比例尺和方向标,比例尺可以根据绘图比例进行修改,方向标应指示出正北方向。
同时,地质图上的附加信息,如注记、标注、图例等也需要符合一般规定的规范。
颜色地质图中使用的颜色需要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
在一般规定下,地质图中常用的颜色为:•黑色和白色:用于标识构造线和区域边界线。
•红色:用于标识火山岩、花岗岩和热液活动等与火山有关的标志。
•蓝色:用于标识洞穴、水源和岩石中的矿物。
•绿色:用于标识沉积和风化的岩石。
•黄色:用于标识洪积平原、风化土、堆积和岩屑等沉积物。
•灰色:用于标识与大气和海洋有关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和硅质岩。
标高和地形图标高是指地点的海拔高度。
地质图中通常会标注地点的标高,并以不同颜色的等高线来显示地形高度的变化。
地质图上的等高线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在一般规定下,等高线的线宽和线距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
另外,地质图上还需要绘制地形图、剖面图和横向地形剖面图等。
在绘制这些图像时,需要按照一般规定所制定的要求,例如图线的厚度和间距、图形的比例和姿态等。
符号地质图上的符号是用于标识地质构造和各种地质事件的,如断层、岩浆体、火山、矿床等。
一般规定中,符号需要按照国际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规定进行绘制。
符号需要规范、清晰,符合一般规定下的比例和尺寸要求。
总结地质图作为地质学领域中的重要图像,在国际标准化协会等机构的规范下,绘制出来的地质图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标准化。
主要地质图件(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断层 煤层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发生断裂时,断层把煤层切断并 使其发生位移,其底板不再是连续的面,等高线在断层处中 断而不连续。 在地质上将上盘煤层与断层面的交线称之为上盘断煤交 线,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点线符号表示; 下盘煤层与断层面的交线称下盘断煤交线,用“——×—— ×——”叉线符号表示。
(2) 倾向 过F点作EF线的垂线交GH于Z,则FZ方向为 倾向。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3) 倾角 GH及EF为断层面的两条等高线,其倾角的求 法与煤层底板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4) 落差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断层:当遇见正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在图上为中断, 在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没有等高线通过,表示煤层缺失; 当煤层遇到逆断层时,底板等高线在图上表现为中断,上、 下盘断煤交线之间互有等高线通过,表示煤层重复。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在图上一般反 映为一组直线,当煤层走 向与倾角不变,等高线大 致平行而均匀;如果倾角 有变化,则等高线疏密不 均,且等高线越密煤层倾 角越大;如走向发生变化, 则等高线成为一组曲线;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4)断层几何形态图的功用
(1)求断距 上、下盘煤层任意2条同高 程等高线的水平距离为水平 地层断距hf。铅垂地层断距 hg。沿断层倾向作一直线AB 与上、下盘交面线分别交于A、 B两点,则两点间距离为平错, 两点的高程差为落差H.
煤矿地质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C3
C3 Q C2 C1 S1 Q S1
30
300
C3
15
50 300 45 250
40
3 00
35
C2
C1 300 12 55
C3
25
250 30 0
P1
C2
中石炭统灰岩 下石炭统细砂岩 (厚度250m) 下志留统板岩 上奥陶统灰岩
40
青岩顶
40 0 35 0
51
C2
70 75
C2
3 00
S1 65 O3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水平切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 1.确定图件比例尺 2.准备平面底图 3、确定编图水平高程 4、投绘地质点 5、对比连线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褶曲转折端的绘制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根据井巷实际资料编制 1、准备底图及编图资料 2、填绘地质资料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水平切面图上的表现 1、单斜构造 2、褶曲 3、断层
(五)根据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质剖面图上的表现
1、单斜岩层
2、褶曲
3、断层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三节:水平切面图 一、概念、内容及作用 1、概念 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之 为水平切面图。在煤矿生产中。水平切面图是沿某一 开采水平进行编制的。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地形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一)地形地质图的填绘 1、先选典型的剖面进行研究 2、根据比例尺的要求按一定间距、路线和观测点进行观 察研究。将所有地质界线填到图上。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地质图件的编制

5.主图中的其它内容
若在测区布置了地球物理、地球 化学和水文地质等观测点,以及 山地工程(探槽、竖井、平巷)和钻 孔等,也应用特殊性的符号将其 位置及编号表示在图上。
6.主图清绘顺序
①先绘制各种观测点、样品采集点、 山地工程和钻孔的位置及编号; ②然后绘断层; 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各种界线不要 穿过各种符号和编号; ④最后注上各种时代符号 注意:凡是被各种地质界线和断层或 圈闭的范围均应注意时代符号。
(1)剖面位置选择原则: ①垂直地层和构造线走向; ②地层发育较全; ③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从162.9高地—193.9高地—201.2高地—大 砾岩山—官地村 可将162.9高地-201.2高地(大砾岩山南 侧)连线,向两侧延至主图图框止,下 方(SSW)为A,上方(NNE)为A’。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4.主图图框
(1)先从给定地质图上套取图框及重 要地物标志; (2)套在实际材料图上,进行校正。
5.主图内容
填图区内和教师带队的路线,为 实际测量内容; 填图区外,从所给地质图中转绘; 上述二区接图处,注意连线、接 图误差范围和合理性。
4.主图内容
①主要地形、地物标志,如高地、公路、桥 梁、村庄、水库、五副坝、重要山谷、山沟 名称等; ②地质界线(实线),包括不整合界线(实 线+虚线); ③产状要素(与实际材料图一致); ④地质体代号; ⑤断层及其性质和产状(用红线); ⑥滑坡体。
5.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主要用于补充说 明全区主要地质构造的地下延伸 情况。该图位于主图的下方,要 求有图名、比例尺(可略)、剖 面方位、图例(与主图相同)等。 绘制程序如下:
5.图切地质剖面图内容
图名:A-A’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 方位:从地质图上由A- A’ 线量出
地质图基础

投画地形和断层点
SE
标绘地质界线等DSDCC
D D
实习四 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阅读褶皱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从地质图上认识和分析褶皱形态、组合特征及 形成时代; 3、学会在褶皱区地质图上绘制图切剖面图。 二、读图步骤 读褶皱区地质图与读一般地质图的方法一样, 首先从地质图的图例或地层柱状图上了解图区出露 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然后概略地了解 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并分析地形特 征。 从地质图上认识和分析褶皱及其特征,常先从 单个褶皱的分析入手,进而再分析褶皱的组合及形 成时代。
(3)判断轴面产状 在地质图上,从两翼产状大致判断出轴 面产状。如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 则轴面直立;如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 则轴面产状也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即为等 斜褶皱)。对于两翼产状不等或一翼倒转的 褶皱,若为背斜,其轴面大致是与倾角较小 的一翼的倾斜方向近于一致。除平卧褶皱和 等斜褶皱外,轴面倾角一般大于缓翼倾角而 小于陡翼倾角。据轴面产状与两翼产状的关 系可描述褶皱。
6、转折端形态绘制,轴面直立或近与直立的 褶皱,其平面和剖面形态近似。亦可据枢纽 倾伏角作纵向切面(辅助剖面),先求出到 剖面处核部地层枢纽的深度,然后再结合该 层两翼倾角及枢纽位置绘成圆弧。
根据同一岩层厚度不变校正同翼岩层产状 (A)校正前;(B)校正后
7、整饰地质剖面图,包括图名、比例尺、图 例、责任表、制图时间等。 图例:高X宽=0.5X1cm 排列:自上而下:地层(由新到老); 岩体(由新到老,由基到酸);褶皱轴迹、 断层、产状、其它(剖面线、制高点)
地质类图件编制

的(x,y,z); 6.在窗口左下角,单击“输入公共点”按钮,右边的数字变
为1,表示输入了一个公共点对; 7.按4、5、6相同的方法,依次输入另外的两个公共点对; 8.在“转换方法”一栏中,单击“七参数布尔莎模型”项,
2.生成1∶2.5万标准图框(四幅)。
3.用1∶2.5万标准图框之内图框线,从投影成1∶2.5 万的1∶5万地形图中裁剪出本幅的内容,形成1∶2.5 万地形图。
1.背景图层(地形图)
4.文件命名。命名原则同1∶5万图幅。按图幅新 建命名文件夹并建立工程文件。
5.对裁剪成的1∶2.5万地形图进行整饰,主要是 因为1∶5万投影成1∶2.5万后,各种注记的定位点、 点参数、线参数等都发生了变化。如高程点和等 高线注记都离的太远等,尤其是图边处的各种注 记,好多都被裁剪到邻幅了。
2.野外手图
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岩层 倾角大于地面坡 度角时,岩层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 呈相反方向的弯 曲。在沟谷中, 界线“V”字形的 尖端指向下游; 在山脊上,则指 向山脊上坡。
2.野外手图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 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 坡度角时,岩层界线与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也是相同的。但在沟谷 中,岩层露头界线的 “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 ;在山脊上,其“V”字 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 坡。这与第一种情况所 表现的形态不同之处在 于其露头界线的“V”字 形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度 。
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多年来的编绘经验, 本着实际应用,就地质工作中常见图件的内容、 编制要求及样式汇集如下,与广大地质同仁共同 学习。
按照地质工作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 和形成的图件,依次作简要介绍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2、出图:
出图也是提交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出图前要认真检查,自查或互查, 确保图件无误,并且要用对字库和系统库。 所出的图上下左右要留出3-5厘米的 空白边。
3、粘接图:
粘接图要用乳胶进行粘接,不得使用 双面胶。粘接后的图面内容要准确、整洁 美观,不得出现错位和污垢现象。
4、叠图:
要按照规范进行叠图,要叠成手风琴式,尺寸不 得大于标准A4开本(长29cm,宽21cm),图幅内 有效内容要往里折叠,只露出责任表即可。
4、地质图用色: 要严格按照地质图用色标准 (国家标准)和山东省区域地质 图计算机制图技术标准。
5、地质图的整饰
二、柱状图、剖面图制作应 注意的问题
1、柱状图:柱状图的格式要按严格 标准来做,特别是花纹制作要规范。 如:缩略号宽2mm、采样符号宽 1mm。 2、剖面图:①花纹制作要规范②标 尺要注单位(m)③x、y坐标要注全 ④表格中的单位要注全;⑤用色在整 套图中要一致。
(1)居民地选取总的原则:
先选城镇居民地,后选农村居民地;
先选行政经济意义重要的大居民地,后选
一般居民地;先选交通枢纽、河谷平原、 重要境界附近和高级道路终点的居民地, 后选偏僻地区的居民地。但对地质地形底 图说来,凡有利于判定地质矿产位置的居 民地,不论其大小都应当选取。
(2)居民地的表示方法:
3、道路的表示: 专业地形底图上道路的意义与普通 地形图也有显著的区别,它主要是起着 明显的地面标志作用,只需要反映道路 网的基本概况。一般表示铁路、公路、 简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和人行小路。 不表示废弃的或建筑中的道路。在作图 中一定要处理好十字路口、交岔口之间 的关系。
4、地貌的表示:
5、插图:
报告内的插图,必须清晰易读、线条实在,线段 比例尺、图名齐全。不能将附图缩小后直接插入报告 内,应按插图的格式重新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图件格式
6.1 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6.1.1 矿区地质图格式
6.1.2 其他地质平面图格式
6.1.3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格式
6.2 地质平面图的整饰6.2.1 图名、图廓
(1)图廓下方的比例尺:
(2)图廓上方的比例尺:
6.2.3 图例
6.2.4 图签
6.3 地质剖面图的整饰
注:1.图中标注的线划规格、距离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注记字体、字号执行国家标准GB5791—8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6.4 原始地质编录图图式
6.4.1 钻孔投影图
a、b、c、d、e—钻孔倾角转换点;l1、l2、l3、l4、l5—钻孔转换点水平投影线段长;o、a′、b′、c′、d′、e′—转换点方位偏斜方面投影点;o、a″、b″、c″、d″、e″—方位偏斜沿剖面法线投影线与过转换点的水平线交
点
6.4.2 钻孔柱状图
6.4.3 探槽地质素描图(1)斜坡槽探地质素描图:
(2) 露天平台槽探地质素描图:
6.4.4 探井地质素描图
(1)方井地质素描图:×××探井地质素描图
(2) 圆井素描图:
6.4.5 坑道地质素描图 (1) 坑道素描图展开方式:
(2) 弯曲坑道素描图:
(3) 穿脉坑道素描图:
(4)沿脉坑道素描图:
(5)倾斜坑道素描图:
6.4.6 天井地质素描图天井地质素描图如下:
6.4.7 露天采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
6.4.8 回采矿块地质素描图
6.4.9 开拓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开拓掌子面素描图如下:
掘沟地质素描图如下:
6.5 综合地质编录图图式6.5.1 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如下:
地形地质图如下:
6.5.3 地质横剖面图地质横剖面图如下:
1—第四纪;2—石英岩;3—千枚岩;4—假象赤铁石英岩;5—绿泥假象赤铁石英岩;6—极贫矿;7—混合岩;8—磁铁石英岩;9—煌斑岩;10—地质界线;11—实测断层;12—不整合界线;13—钻孔及编号;14—开采
平台
6.5.4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如下:
6.5.5 矿体底板等高线图矿体底板等高线图如下:
6.5.6 平台地质平面图平台地质平面图如下:
6.5.7 矿石品位分布图矿石品位分布图如下:
6.5.8 矿石品位等值线图矿石品位等值线图如下:
①中深变质岩地区,在未查清地质年代的情况下,可先建立岩组、岩段的相对层序。
其命名可用地方性代表性剖面的地理名称或加有关岩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