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质图件的编制
地质图件编绘与地质 报告编辑格式使用手册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勘探一分队地质图件编绘与地质报告编辑格式使用手册(修订稿)勘探一分队综合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1、编制说明 (1)1.1 适用范围 (1)1.2 编写目的 (1)1.3 本手册主要起草人员 (1)1.4 使用本说明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1.5 参考文献或引用标准 (2)2、地质图件编绘中常见要素的格式要求 (3)2.1 等高线 (3)2.2 水系 (4)2.3 道路 (5)2.4 居民地建筑物及相关标志 (5)2.5 测量控制点及地貌 (6)2.6 境界 (7)2.7 地质界线 (8)2.8 地质注释、地层颜色、岩浆岩颜、岩脉 (8)2.9 褶皱 (14)2.10 断层 (15)2.11单体符号 (16)2.12 工程类 (19)2.13 植被 (20)2.14 岩性花纹 (21)2.15 异常线 (32)2.16 填图或采样点 (33)2.18 图例 (41)2.19 图签或责任表 (41)2.20 其他修饰部分 (42)3、图件分类说明 (44)3.1 交通位置图 (44)3.2 水系图 (45)3.3 地貌图 (45)3.4 构造纲要图 (46)3.5 地形图 (47)3.6 地形地质图 (48)3.7 勘探线剖面图 (50)3.7 钻孔柱状图 (51)3.8 资源储量计算平面图 (52)3.9 矿体水平断面图 (54)3.10 探矿工程素描图 (55)3.11 云南省构造分区图 (60)3.12 云南省水系图 (61)3.13 溶解性表 (62)3.14 元素周期表 (63)3.15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64)3.16 空间坐标系及其参数规定 (66)4、成果整理 (67)4.1 报告 (67)4.3 图件 (77)4.4 资料清单 (78)5、矢量化步骤 (79)6、图件的审校与验收 (80)6.1 审校与验收内容 (80)6.2 审校及验收方法 (81)7、野外地质工作 (82)7.1 野簿的记录格式 (82)7.2 野外资料及成果保密工作 (84)8、附录 (85)8.1汉语拼音字母表 (85)8.2英文、拉丁文字母表 (86)8.3希腊字母表 (87)8.4俄文字母表 (88)8.5植字字级表 (89)8.6地质界线、断层的绘制方法 (90)8.7槽探、井、坑工程绘制及编录 (91)8.8野外记录薄记录格式 (93)8.9脉岩代号 (94)8.10测试样品代号 (95)8.11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表 (96)8.12物、化探代号举例 (97)8.13工程代号 (99)8.14地质年代(年代地层)表 (100)8.15第四纪分期与分界年龄 (101)8.16各种观察点代号 (101)8.17山地的高度分类 (101)8.18云南省手持GPS参数 (102)8.1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框架图 (112)1、编制说明1.1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勘探一分队区调、矿调、矿产普查和物(化)探各专业、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地质图的编录与地质报告的编写

正文
第6章 专项调查研究
如专题1:矿 产
一、概述 综合叙述矿种、矿化现象。 二、分述 按矿种如煤、铁矿、铝土矿、粘土矿、石灰岩矿、建材等叙述。 如专题2:地质灾害 一、灾害概述 灾害类型、分布、险情评估等 二、分述 按灾害种类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
正文
第7章 地质发展史
一、构造发展史 以构造运动为主线,由老至新叙述。 二、沉积发展史 可以从早古生代浅海相、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 陆相至中生代河流相进行分析、描述沉积环境。 三、生物发展史 从前寒武中中生代的动、植物化石入手,阐明 生物演化发展的历史。
附各填图单位的岩石地层实测剖面图和柱状图;相剖面图; 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图;区域地层格架图;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演 化模式图;各时期岩相古地理图等。
正文
第3章 岩浆岩
• 二长岩体及接触变质带岩石。 • 岩体的岩性、产状、内部分带、接触变质带、矿化特征、 岩体形成时代、成因分析等,附必要的插图。 • 3.1 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岩 • 按时代从老到新,并按超基性岩、基性岩顺序,分述 各时代侵入岩的特征,出露面积、岩体(群)数量产出 部位、产状、形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原生构造和次生变化、接触关系;岩石化学、岩石地球 化学特征;蚀变、内外接触带特点,岩性岩相划分;时 代归属及其依据。并以研究较详细的岩体为例,反映岩 浆岩特点。综合各种资料,结合野外客观特征,探讨与 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蛇绿岩”归入此节)
正文
第3章 岩浆岩
• 二长岩体及接触变质带岩石。 • 岩体的岩性、产状、内部分带、接触变质带、矿化特征、岩体 形成时代、成因分析等,附必要的插图。 • 3.2 中酸性侵入岩 • 应全面反映调查区花岗岩类的野外地质特点和室内分析鉴定综 合特征。可按概述、各论和综合特征对比三部分编写。 • 概述:主要简述调查区花岗岩类活动规模、产出地质位置、形 成时期、产状以及岩石类型和各自所占比例。填图单位划分。 • 各论:一般以填图单位划分从早到晚依次叙述。首先简述每个 单位(或独立单元)出露地理位置、面积、单位划分、岩体数 量等。然后详细叙述每一单位的下列特征:1)地质特征。2) 岩石学特征。3)组构、节理、岩脉、岩墙及包体发育情况和产 状变化规律。4)内蚀变作用和外接触变质作用。5)岩体的侵 入深度、剥蚀程度及形成物理化学环境、侵入机制等。6)时代 归属及其依据。
地质图编制

地质图阅读与编制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厚度 岩性描述
1 14
备注
25
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界 系统
组
段
代 号
柱状图
厚度 (m)
岩性描述
二 叠
下
山 西
系统 组
P2s
底部为褐灰厚-中厚层状岩屑石英 60 杂砂岩,向上为粉砂岩、砂质泥岩、
泥岩和煤。
上
上太
古 生 界
石统 炭
原 组
系
中
本 溪
统组
下部为石英砂岩、砂岩、煤层,中
C3t
部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
铁路城市等; • ⑦图名、图例、比例尺等。
• 7、地层标准着色(DZ/T0179-1997,色谱)
➢ 第四系,601~640号色谱; ➢ 侏罗系,699~738号色谱; ➢ 三叠系,743~784号色谱; ➢ 二叠系,789~820号色谱; ➢ 石炭系,825~855号色谱; ➢ 泥盆系,860~907号色谱; ➢ 志留系,912~951号色谱;
5.6cm
图名 单位 组别 制图 清绘 审核 指导老师
巢湖北部狮子口实测地质剖面图 0.8cm
第3小组
图号 比例尺 资料来源 日期
Ⅰ
1:1000 实测 2009-09-12
2.5cm
3.5cm 12cm
2.5cm
3.5cm
实测地质剖面图
100°
导线平面图
0 43°1 2
D2
3 40°
4 5
45° 6
• 3、实测地层柱状图的画法
• (1)岩层厚度的计算和整理
公式:h=L(sin·cos·sin±sin·cos)
当导线前进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即90>->270: h=L[sin·cos+sin·cos·cos(-)]
地质类图件编制

的(x,y,z); 6.在窗口左下角,单击“输入公共点”按钮,右边的数字变
为1,表示输入了一个公共点对; 7.按4、5、6相同的方法,依次输入另外的两个公共点对; 8.在“转换方法”一栏中,单击“七参数布尔莎模型”项,
2.生成1∶2.5万标准图框(四幅)。
3.用1∶2.5万标准图框之内图框线,从投影成1∶2.5 万的1∶5万地形图中裁剪出本幅的内容,形成1∶2.5 万地形图。
1.背景图层(地形图)
4.文件命名。命名原则同1∶5万图幅。按图幅新 建命名文件夹并建立工程文件。
5.对裁剪成的1∶2.5万地形图进行整饰,主要是 因为1∶5万投影成1∶2.5万后,各种注记的定位点、 点参数、线参数等都发生了变化。如高程点和等 高线注记都离的太远等,尤其是图边处的各种注 记,好多都被裁剪到邻幅了。
2.野外手图
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岩层 倾角大于地面坡 度角时,岩层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 呈相反方向的弯 曲。在沟谷中, 界线“V”字形的 尖端指向下游; 在山脊上,则指 向山脊上坡。
2.野外手图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 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 坡度角时,岩层界线与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 也是相同的。但在沟谷 中,岩层露头界线的 “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 ;在山脊上,其“V”字 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 坡。这与第一种情况所 表现的形态不同之处在 于其露头界线的“V”字 形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度 。
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多年来的编绘经验, 本着实际应用,就地质工作中常见图件的内容、 编制要求及样式汇集如下,与广大地质同仁共同 学习。
按照地质工作在不同阶段所需要的 和形成的图件,依次作简要介绍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1、水系的表示: 水系的含意是指四大类水系物体(海洋;河流、运河
和沟渠;水井与水源)的总称。由于水力(shuǐlì)活动, 直接影响到地貌的发育和原生矿物的搬运,水系也是水文 地质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地形的骨架,又是地面和空中的 良好方位物,因此,水系地质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图上表示河流时一般用100%纯蓝色,字体用 左斜宋蓝色。
精品资料
三、其他(qítā)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精品资料
根据自己用图的需要在搜集的资料 来的图上裁下一范围作为用图,这里就 要注意(zhù yì)几点:
a、图面四周的地质体的代号是否注 全。
b、图边上的居民地名称是否注全。 c、境界的行政区划名称是否注全。 d、河流的名称是否注全。 所裁剪下来的图不论是缩、放用图, 图面都 要进行调整。缩放的图面要清 晰、字体大小适中、内容安排合理。如 是放大的图,要注意(zhù yì)等高线、地
精品资料
2、地质界线: 描绘地质界线要线号准确(一般线
号0.25-0.3毫米),粗细一致,弯曲自 然。
作图时需注意处理好地层的新老关 系,先绘新地层地质界线,后绘老的, 由新到老逐次绘出。地质界线与河流符 号平行重合时,可省略地质界线重合部 分。地质界线不能穿越双线河、水库 (shuǐkù)、湖塘等水域。
精品资料
(2)居民地的表示方法: 一般规定为1/20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
底图,都用真形符号表示;1/50万和更小 比例尺地形底图,可用圈形符号表示。 1/5万和更大比例尺图上都按规定街区及 依比例尺的房屋用单晕线表示。具有明显 方位意义的独立(dú lì)地物,如远离居民 地的纪念碑、古塔、油气井、天然气井、 深山旷野的古庙、高大的城墙和长城等都 要表示。一般的地物可不表示。
动态分析及地质图件编制 地质图件分析与编绘课件 (1)

3)井号及井底位置 标定 ●斜井:根据目的层井深和井斜资料确定地下位置
(4)将整理后的钻井深度标定在井口一侧,斜井标定在目的层 地下位置。 (5)根据构造剖面图确定断层位置,后根据内插法绘制等深线 (6)图例、绘图人、绘图时间
xxx区Ⅳ油组顶面构造图
0
200m
平行分布型
对掉型
帚状型
“Y” 字型
截切型
“人”字 型
下降盘
上升盘
断距
上盘
下盘 正断层
1 2 3
Xxx井
地层缺失 1 2
3 正断层一般地层缺失
上升盘
下降盘 A
A
B B
上盘
下盘
C
C
逆断层
逆断层
xx井
上升盘
下降盘
1
1
2
2
上盘
下盘
3
3
逆断层一般地层重复
正断层表示方法
倾向
下降盘
下降盘
逆断层表示方法
倾向
-400 -370
平面图上判断断层断距
五号桩油田桩74块ES3下Ⅱ24顶面构造图
桩74-7-2
桩74-7-4
测井曲线 对比判断
断失
见曲线 纸图
井间对比判断断层断距
74-7-2
74-7-4
ES3下Ⅱ
ES3下Ⅰ 1
2
1 2 3
ES3下Ⅱ
3
4
地层断失剖面示意图
走向 倾向
倾角
断层产状 ?
Xxx断层断面图
1、上部、左部标大地坐标 2、下部、右部标测线号 3、等值线标“-”,且可以间隔加粗 4、断层、井位、储量图例按规范标注 5、日常使用图件可以没有图例,正式必有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与地质图件、地质报告编制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6.观测、记录和描绘巷壁地质现象 观测、记录和描绘巷壁地质现象,是井巷地质编录的关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3)井筒水平切面图式编录 适用于地质条件简单岩层倾角较陡的地区。此种方式是
当井筒每掘一定深度编录一水平切面图,并根据各水平切面图 编绘井筒柱状剖面图。为了便于各水平切面图相互对应,在各 个水平切面图上要准确标注指北线和井筒柱状剖图的剖面线位 置。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2)石门地质编录 石门是垂直或接近垂直地层走向且水平或近于水平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1) 煤层平巷地质编录 (3)平巷断面图式编录 对于平巷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急倾斜煤层,其编 录的基本方式是测绘巷道横断面图。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1) 煤层平巷地质编录 (4)巷顶水平切面图式编录 对于平巷不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急倾斜煤层,应 根据煤门和钻孔资料编绘巷顶水平切面图。
的穿层巷道。 (1)石门展开图式编录
在构造非常复杂,煤层极不稳定,岩浆侵入煤层等 条件下,巷道两壁现象很不一致,为了反映地质现象的 真实面貌,需要编录巷道展开图,巷道展开图的展开方 式有以下4种: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1)石门展开图式编录 两壁--顶展开图: 巷顶下落,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所绘地质现象相当
于 从巷顶外观察的结果。
1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1)石门展开图式编录 两壁--底展开图: 巷底保持不动,两壁向外展开成平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构造纲要图图式
3.构造纲要图图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纸张大小:44×44 cm 主图:38 ×26.5 cm 左边空3 cm,装订 上余6 cm作图名、比例尺 右面作图例
4.主图内容
主图表示的内容主要有: (1)构造层:所谓构造层系指一个地区,一 个地质发展阶段,在一种构造环境下所 形成的一套沉积建造、岩浆岩、变质岩、 构造变形和矿产的组合。 构造层由角度不整合来划分,还可依据 平行不整合划分亚构造层。
④在水平基准线上画上各地质界线的位置,并将 各地质界线点垂直投影到地形剖面图上,按各 点产状绘出地质界线,并注记上各地质体的代 号; 注:地质界线的连线,据地表产状、厚度等向 深部的变化进行推断。 ⑤将剖面所经过的主要山峰、河流、城镇名称注 明在地形起伏线上面,标上剖面方向,图切剖 面即告完成;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6.图例
③断层、产状及其它:
7.着色
上述表示方法系指黑白图而言, 若是颜色图则应在图例格中还应 注标与地质图地质体相同的颜色; 地质图、图切剖面及图例颜色参 照实习指导书后(p.117)。
8.图幅结合表 一般置于图的右上角,用以表示所 测图幅的位置。该表由九幅图组成, 所测图幅位于中央,图廓中注有各 幅图的名称及国际分幅代号。
5.图例
6.责任表
7.清绘、着色
黑线-地质界线,红线—断层,亚构造层 颜色由浅至深 Q:淡黄; C2-P1:浅灰;Є1-O1:绿色 :浅灰; Qb:浅棕;Jx:棕红;Ar:深红;
γ5 :大红; γδ52 :浅红; ηο5 2:浅红; δο52 :中红; 岩脉: δ和δµ-深蓝; χ-暗绿; ι-浅红; ρ-浅红; γ-大红。
9.责任表
三、构造纲要图 1.概念 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 的线条、符号、颜色表示一个地区 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2.构成
①图名: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地区 构造纲要图(正上方) ②比例尺:1∶10000(图名下正 中); ③主图(构造纲要图); ④图例:在图幅的右侧; ⑤责任表,右下角。
8.注意事项
主图与图例颜色相同; 在透明纸背面上色,彩色铅笔放平, 先界线,后中心,色彩要涂匀。
只要用心
就会赢得精彩!
——与同学们共勉
谢谢大家
①选一水平基准线(0 m),NW(SW)-SE(NE)代表A—A‘; ②两边用垂直线限制,按1:10000在垂直 线上标注标高,标高应与地形的标高一 致(高293.9 m,<300~350 m); ③从地形图上,依剖面各地形拐折点的标 高绘出地形剖面图;
(2)在方格纸上作图: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2)标志层
所谓标志层系指岩性特殊、岩性稳定、 地层不大的岩性层而言; 在构造纲要图中运用它可以表示大型褶 皱时的几何形态及其空间展布。不同构 造层中的标志层由于变形特征及构造线 的方向不同,还可清楚地表示出变形的 序次其相互关系; 本区没有特殊的标志层。
(3)各种构造要素
①褶皱,以背、向斜轴迹表示(P.117)。褶皱 用轴迹线表示,轴迹线的宽窄(<4 mm)反映核 部或褶皱的宽度变化。褶皱的倾伏应用枢纽产状 表示。 164背斜:向东倾伏,核部变窄; 太平山向斜:沿太平山-二亩岗宽窄变化; NNE向褶皱: ②断层:地质图上的所有断层及其性质和产状; ③反映构造特征的产状,如断层产状、褶皱两翼、 面理和线理; ④滑坡体。
3.地质图图式
综合地层柱状图
另 附
接图表
3.地质图图式格式
纸张大小:49×44 cm 主图:38 ×26.5 cm 左边空 3 cm,装订 上余 6 cm作图名、比例尺 下留11.5 cm,图切剖面 右面作图例
4.主图内容
将实际材料图中的地质观察点、 观察路线及编号、取样点及编号、 实测剖面和山地工程等去掉后,将 其余内容用透明纸转绘出来即是。
3.实际材料图的构成
一张正规的实际材料图,在结构 上应由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 主图(实际材料图)、图例及责任表 几部分组成。
4.地质实际材料图图式
线条比例尺
5.主图的内容
① 地质界线及地质体代号; ② 地质观测点(○)及其编号; ③ 地质观测路线(绿色虚线L10— --L10′); ④实测剖面位置及编号; ⑤各种产状要素(地层、面理、线理 等); ⑥取样点位置(▲)及编号; 注:地质点与取样点重叠用▲
(3)将方格纸上图切剖面转绘在地 质图上。
教师审查后,转绘到地质图的下方,上墨 清绘后,加上颜色 (要与地质图主图、图 例相同)。
6.图例
(1)位置:右侧,由上而下,由左至右, 分两列,框1.2×0.8 cm; (2)顺序:地层、岩浆岩(或侵入岩)、 断层、产状及其它; (3)内容: ①地层:Q, P1y, P1s, C2t, C2b, O1m, Є 2+3, Є1+2, Є1f, QbJ, QbC, QbX, JxT, JxH, JxW, Arg; ②岩浆岩: γ5, γδ5, Q δ5 ;
5.主图中的其它内容
若在测区布置了地球物理、地球 化学和水文地质等观测点,以及 山地工程(探槽、竖井、平巷)和钻 孔等,也应用特殊性的符号将其 位置及编号表示在图上。
6.主图清绘顺序
①先绘制各种观测点、样品采集点、 山地工程和钻孔的位置及编号; ②然后绘断层; ③再绘其它地质界线,各种界线不要 穿过各种符号和编号; ④最后注上各种时代符号 注意:凡是被各种地质界线和断层或 圈闭的范围均应注意时代符号。
实际材料图不需着色!!
二、地质图
1.概念:以实际材料图为基础编制。
是用规定的符号(文字、颜色及线条)把 某一地区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 各时代地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 等的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 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图 件。
2.地质图的构成
一张正规的地质图包括:图名、图幅 代号(以国际分隔为单位)、比例尺、主 图(即地质图)、图例、综合地层柱状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图幅结合表和责任 表等几部分。
本课程内容
一、地质实际材料图 二、地质图 三、构造纲要图
一、地质实际材料图
1.概念:指用线条、符号、花纹等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质界线、地质观 测点、地质观测路线、各种样品的 取样点及其编号、山地工程和钻孔 等位置的一种图件。
2.作图要求
是根据野外地质草图编制成的。 内容要求准确、真实。 本次的实际材料图直接编绘在野 外用 1∶10000 地形图(老图)上
(1)剖面位置选择原则: ①垂直地层和构造线走向; ②地层发育较全; ③地质研究程度较高。 从162.9高地—193.9高地—201.2高地—大 砾岩山—官地村 可将162.9高地-201.2高地(大砾岩山南 侧)连线,向两侧延至主图图框止,下 方(SSW)为A,上方(NNE)为A’。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4)侵入体
各侵入体及其地质代号: 燕山期花岗岩(γ5) 燕山期花岗闪长岩(γδ5) 燕山期石英二长岩(ηο5) 燕山期石英闪长岩(δο5) 闪长岩脉(δ) 闪长玢岩脉(δµ) 煌斑岩脉(χ) *侵入体要并标出原生构造产状。
(5)主图作法
将透明纸套在地质图上,将上述内 容一一转绘出来。
5.图例
7.关于图例
图例的内容与主图的内容不尽一 致,它只含实际材料部分,而不 含地质体的图例。原因在于地质 图例已在地质图中清楚地表明了。
7.关于图例
图例的排序,一般按上述主图的 内容由②至⑥,自上而下或自左 而右进行。
8.编制实际材料图的意义
可以反映: (1)测区工作布置及其合理性; (2)成果及地质论断的合理性; (3)实际工作的详细程度和深度; (4)存在的问题。
4.主图图框
(1)先从给定地质图上套取图框及重 要地物标志; (2)套在实际材料图上,进行校正。
5.主图内容
填图区内和教师带队的路线,为 实际测量内容; 填图区外,从所给地质图中转绘; 上述二区接图处,注意连线、接 图误差范围和合理性。
4.主图内容
①主要地形、地物标志,如高地、公路、桥 梁、村庄、水库、五副坝、重要山谷、山沟 名称等; ②地质界线(实线),包括不整合界线(实 线+虚线); ③产状要素(与实际材料图一致); ④地质体代号; ⑤断层及其性质和产状(用红线); ⑥滑坡体。
5.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主要用于补充说 明全区主要地质构造的地下延伸 情况。该图位于主图的下方,要 求有图名、比例尺(可略)、剖 面方位、图例(与主图相同)等。 绘制程序如下:
5.图切地质剖面图内容
图名:A-A’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同地质图 方位:从地质图上由A- A’ 线量出
5.图切地质剖面图编制程序
(1)构造层
在本区,除Q外,分为: 盖层构造层: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亚构造层 C2-P1:上石炭统—早二叠统亚构造层 Є1-O1:下寒武统—下奥陶统亚构造层 Qb:青白口系亚构造层 Jx:蓟县系亚构造层 基底构造层:Ar:太古界构造层 作图时将划分各构造层、亚构造层的不整合画在图上, 以划分出各构造层、亚构造层。构造层、亚构造层以 地层时代代号表示。构造层、亚构造层没有统一规定 的色谱,一般时代愈老色调愈深,愈新色调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