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件解读

合集下载

CAD地质图件解读

CAD地质图件解读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4)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一样,在河谷中呈“V”
字型弯曲,尖端指向上游,整个地层界线是封闭的曲线。
(5)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及地形坡度: A.地形坡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岩层厚度成正比。 B.岩层厚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地形坡角大小成反比, 当坡角等于90°时(陡壁处),岩层的顶底界线重合,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倾角 大于坡角
在山谷处“ V ”字的尖头指向下游; 在山脊处“ V ”字的尖头指向上山方向。 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弯曲方向。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 2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倾角小 于坡角 在山谷处“V”字的尖头指向上游方向; 在山脊处“V”字的尖头指向上下山方向。岩 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弯曲相同,但 露头线的弯曲程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程 度。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 第五节 煤层立面投影图
第一节
一、概述
地形地质图
(一)概念 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地层、 矿产分布、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 (二)内容 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地质资料(断层、 煤层、标志层等)形成的图件。 理解:地形图内容+地质图内容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五)其它地质现象的表现
1.岩浆侵入体 岩浆侵入体出露地表时,用红色实线圈出范围,并用 相应的岩性符号表示。 2.陷落柱 椭圆形封闭曲线,其它界线在柱内中断。 3.不整合面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四、地形地质图阅图步骤

主要地质图件

主要地质图件
二、地形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⑴地形地质图的填绘
地质填图首先是从研究地质剖面工作开始的,应以填图区 内典型而最完整的剖面来代表全区的地层情况。
⑵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地形地质图
①绘制经纬网格线
②投放勘探工程
按各个勘探工程点平面坐标值,将钻孔、探井和探槽投放 到相应的平面位置上,其中同一条直线上的各工程点连线即为 勘探线(图10-1)。
4.连线 先将大的地层界线、含煤组段界线、主要煤层及标志层连起 来,然后再连其它煤岩层界线。
三、水文地质图 生产矿井最常见的水文地质图有充水性平面图、矿井富 水性图、水文地地质剖面图。其中,水文地质剖面图除反映 地质情况外,还应反映许多水文地质内容,例如含水层的分 布、地下水的水位、地下水的流向、泉和溶洞的分布及必要 的抽水资料等(图10-45)。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1)地质勘探阶段 ①储量计算;②编制勘探设计。 2)矿井设计及建设阶段
井型较大的矿井,要根据储量分布特点来确定井筒布置是 否合理。此外,它还可作为铁路、工业广场等预留煤柱的底图, 有时也可作为布置通风、运输、排水系统的参考图件。 3)井田开采阶段
1.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煤层的产状(图10-37)。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断距(图10-38,39)。 3.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编制地质剖面图(图10-40)。
③投放隐伏地质点 把各勘探线地质剖面图上地表或基岩界面出露的地层界线 点、矿层露头点、断层点分别投放到平面图上与地质剖面对应 的勘探线位置上,平移时应注意剖面图与平面图不同比例尺之 间换算,且要以经纬线或准线为基准进行投放。
④分析连线
详细分析区内构造形态和特征,将各勘探线上同一地层界 线点、同一断层的露头点分别按图例用圆滑线条连接起来,连 线时应先连断层线,然后连地层线、煤岩露头线。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㈠单斜岩层 地形地质图上岩层分布的形态繁杂多样,它受多种因素的 控制和影响,如地形起伏、岩层的倾角及倾向等。

第十章主要地质图件(3水平切面图)

第十章主要地质图件(3水平切面图)
作为编图的底图。如果没有分水平巷道图,则应根据编图的 比例尺和编图范围准备底图。底图上要准确地绘上经纬线、 地质剖面线,并根据测量资料投绘该水平的全部巷道及穿过 该水平的全部钻孔。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测点标高,并用 规定的符号和颜色把不同类型的巷道加以区别,使之一目了 然。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二)根据井巷实测资料编制水平切面图 2.填绘地质资料 按坐标与测点的相互关系,把井下地质编录资料填绘在平
二、水平切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3.投绘地质点 将水平高程线与剖面图上的各煤层、标志层及断层等 交点,以经纬线为准线,按比例尺投绘到水平切面图相应 的剖面线上去。
3 . 投 绘 地 质 点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二、水平切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4.对比连线 先把相邻剖面线上的相同构造线连接起来,然后把断 层同一盘的相同层位的煤层、标志层和含水层等连接起来 。连图时还要充分考虑实测的产状资料。
2.确定编图水平高程 根据设计的水平标高,在地质剖面图上绘制水平高程。 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开采水平巷道的实际坡角或设计坡 角推算出各条剖面所在位置的开采水平标高,并把推算出 来的标高,用水平标高线绘在该剖面图上;另一种情况是 根据开采水平,用固定标高绘水平高程线。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l′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二、水平切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5.对比连线应注意的问题 5.1 断层两侧煤层的连接方法 5.2 褶曲转折端的绘制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5.1 断层两侧煤层的连接方法 根据I—I’剖面和Ⅱ一Ⅱ’ ,
剖面绘制一200m水平切面图。首 先将上述两剖面图中一200m标高 线与煤层和断层的交点投影到水 平切面图上,然后把相邻剖面线 断层同一盘的相同煤层连接起来。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工作者表达和传递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们以图形、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地质现象和地质特征。

对于地质研究、矿产勘查、工程建设等领域来说,准确理解和运用地质图件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图件。

一、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地质体的垂直断面图。

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层的顺序、岩性、厚度、接触关系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

在绘制地质剖面图时,首先要确定剖面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会选择穿过研究区域内重要地质现象的路线作为剖面线。

然后,根据实地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将地层和构造按照实际比例和形态绘制在图上。

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层通常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示,以区分不同的岩性。

例如,砂岩可能用黄色线条表示,页岩用灰色线条表示。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等,也会在图中清晰地展现出来。

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是地质剖面图中的重点内容。

褶皱的形态、轴面的走向和倾斜角度,断层的位置、性质和位移量等都会准确地标注在图上。

通过地质剖面图,我们可以了解地质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地质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质平面图地质平面图是在水平面上展示地质信息的图件。

它反映了地表出露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的分布情况。

绘制地质平面图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工作。

首先,要确定图的比例尺和范围。

然后,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如地层的露头、岩石的分布、断层的走向等,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标注在图上。

在地质平面图中,地层通常用不同的花纹和颜色来表示,并且会标注地层的代号和名称。

构造线,如褶皱的轴线、断层线等,会用特定的线条来表示,并注明其性质和产状。

此外,还会标注出矿产的分布位置和类型。

地质平面图是进行区域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的基础图件,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

三、柱状图地质柱状图是对一个地区地层垂直序列的综合描述。

各种地质图件

各种地质图件

各种地质图件各种地质图件福旺旺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ft=,+0,][ft=,+0,](一)地质图的种类[ft=,+0,][ft=,+0,]1、普通地质图[ft=,+0,]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ft=,+0,](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ft=,+0,]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ft=,+0,](>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ft=,+0,][ft=,+0,][ft=,+0,]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ft=,+0,][ft=,+0,]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ft=,+0,][ft=,+0,]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ft=,+0,][ft=,+0,][ft=,+0,](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ft=,+0,][ft=,+0,]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ft=,+0,]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ft=,+0,](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

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

地质人必备!一文教你如何读懂地质图!岩层的产状分为三大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倾斜岩层:倾角在50-850的岩层•直立岩层:倾角大于850的岩层岩层基本产状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简表一.水平岩层与水平地质界面水平岩层分布区具有以下特点:1.上新下老当水平岩层未发生倒转时,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在上;2.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受地形的控制水平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并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

其形态与等高线相似;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该岩层的顶底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出露宽度越小,反之相反。

二.倾斜岩层与倾斜地质界面(1)相反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2)相同相反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角大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3)相同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左为立体图,右为平面图(地质图)三、倾斜岩层分布区的基本特点(1)倾斜岩层出露界线的弯曲特点当倾斜岩层的走向与山脊的走向、山坡的坡向垂直或斜交时,倾斜岩层的出露界线多呈“V”字型,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V”字型弯曲方向有以下三种关系:1.相反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2.相同相反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相同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学领域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描绘和分析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情况。

地质图件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构造图等。

本文将对这些地质图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读。

一、地形图地形图是描绘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形和地势分布、地貌类型和演化过程等。

地形图使用等高线和颜色填充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地表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颜色填充则用来区分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图还标注有河流、山脉、湖泊等地貌要素的位置和名称,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二、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下岩石分布和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通过对地下地层的垂直展示,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结构的分布和变化。

地质剖面图通常是由一条剖线上的观测数据绘制而成,具体包括地层厚度、构造断层、岩石种类、岩性变化等信息。

这些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绘图方法来表达,如叠加法、比例法等。

地质剖面图可用于分析岩层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化以及可能的地质问题,为地质调查和地质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地质构造图地质构造图是描述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球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变化。

地质构造图记录了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各类构造变形,如褶皱、断层、蚀变等。

地质构造图中使用了符号、颜色和箭头等图形元素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构造特征,并标注了相应的测量数据和解释说明。

通过地质构造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分布、演化历史、构造力学等,对于研究地质变形和构造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地质图件除了上述常见的地质图件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地质图件,如:遥感图、地震剖面图、重力异常图等。

这些地质图件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观测方法,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地质信息。

例如,遥感图利用卫星或航空平台采集的遥感图像,可以揭示地表的植被、土壤、岩石等特征;地震剖面图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研究地下构造和岩石的物理性质;重力异常图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密度和物质分布等。

怎么样阅读地质图

怎么样阅读地质图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地质图是一种将出露在地表的地质构造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的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

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地质图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测制单位和测制日期。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如《嵩山地区地质图》。

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与线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如1:1000表示图上1cm相当实地1000cm即10m)。

分子规定用1,因此,分母愈大,表明图缩得愈厉害。

线条比例尺是在图上绘一直线如尺状,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每段标出所代的实地长度米或公里。

比例尺一般放在图名下或图框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表示地质现象的各种色谱。

花纹和符号的说明,通常放在图的右方或下方。

地质图例的安排以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则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按由新到老排列,或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岩层产状等排在最后,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

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主要表示平面图区内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变化及接触关系等。

黑山寨柱状4、比例尺说明比例尺的大小,用数字:1:×××也可用尺标:5、图例主要说明地质图中所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按照沉积地层层序、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其它地质现象的顺序排列。

6、责任栏(图签)说明地质图的编制单位、图名、图号、比例尺、编审人员、成图日期等,便于查找。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一)地层岩性的表示地层岩性在地质图上是通过地层分界线、地层年代代号、岩性符号和颜色,并配合图例说明来表示的。

1、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形状不规则,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在河谷斜坡、盆地边缘、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大致沿山麓等高线延伸。

2、岩浆侵入体的界线形状最不规则,也无规律可循,需根据实地情况测绘。

3、层状岩层的界线(1)水平岩层,水平岩层的产状与地形等高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

-(2)直立岩层,直立岩层的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与地形等高线直交。

(3)倾斜岩层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V”字形弯曲尖端)和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大。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二)岩层产状的表示水平岩层直立岩层,箭头指向较新地层。

倾斜岩层,长线代表走向、短线代表倾向,数字代表倾角的度数。

倒转岩层,长线代表走向、弯线代表倒转后岩层倾向、箭头指向老岩层,数字代表倾角度数。

(三)岩层接触关系的表示1、层状岩层间的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两套地层的界线大体平行,较新的地层只与一个较老地层相邻接触,且地层年代连续。

(2)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两套地层的界线大体平行,较新的地层也只与一个较老地层相邻接触,但地层年代不连续。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两套地层的界线不平行,呈角度交截,一种较新的地层同多个较老地层相邻接触,产状不同,地层年代不连续。

2、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1)侵入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沉积岩的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

(2)沉积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浆岩的界线被沉积岩界线截断。

(四)褶皱的表示褶皱在地质图上主要通过地层的分布规律、年代新老关系和岩层产状综合表示出来,为了突出褶皱轴部的位置及褶皱的形态类型,在地质构造图上,常在褶皱核部地层的中央,用下列符号加重表示:背斜倒转背斜向斜倒转向斜(五)断层的表示在断层出露位置,在彩色地质图上常用红线、在黑白地质图上用粗黑线符号表示:代表正断层,长线代表断层出露位置和断层线延伸方向,带箭头的短线代表断层面的倾向,数字为断层面倾角,不带箭头的双短线所在的一侧为断层的下降盘。

代表逆断层,符号与上同。

代表平移断层,箭头代表本盘相对滑动的方向,短线代表断层面倾向,度数表示断层面的倾角。

三、阅读分析地质图-读图步骤1、比例尺:各类地质图都有一定的精度,从比例尺大小就可以看出,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地质现象表达的就越清楚,同时也可根据比例尺,计算该图区的面积。

2、图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的地层图例(符号、颜色、线条等)都是一致的,此外还有构造图例(包括产状、褶皱、断裂)、地貌、自然地质作用的图例(滑坡、岩溶)等。

3、地貌:了解地形起伏,山川、河流水系的分布等,并结合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分布。

4、地层分布和岩性:区内出现的地层时代、岩性、产状等。

5、构造:断层、褶皱的类型、规模、分布和性质,本区的构造线走向6、不良地质:滑坡、崩塌、岩溶等。

7、地史分析8、评价:根据图内表现的地质条件,可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并可提出进一步勘察工作的意见。

四、地质剖面图的绘制(一)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1、选择剖面线2、确定剖面制图比例尺3、切制地形剖面4、勾绘地质界线5、标注花纹、代号6、整饰图件(二)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在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上切制地质剖面图,其作图方法大体上与水平岩层地区地质剖面图的切制方法相同,但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1、选择剖面线之前要仔细阅读和分析地质图,了解图幅内各地层的时代、层序、产状、分布及其与地形起伏和分布的关系。

剖面线方向应尽可能垂直区域地层走向,且通过所有地层及地层起伏最大地段。

剖面选好后需在地质图上注明位置和编号。

2、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

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换岩层倾角。

3、当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

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二者所夹锐角<80°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制。

4、在地质剖面图上用规定的图例将不整合明确表示出来。

此外,在画角度不整合构造时,要先画不整合面以上岩层,后画不整合面以下岩层(三)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根据褶皱地区地质图切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与切制水平岩层及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基本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分析图区地形和构造特征作图前应仔细阅读地质图,分析图幅内组成褶皱构造的地层,褶皱的展布方向和形态特征,次级构造、断层及岩浆活动情况,以及构造、岩性与地形起伏的关系等问题,作到心中有数。

2、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尽可能垂直皱褶轴线方向,并通过全褶皱构造主要褶皱构造。

3、具体绘制方法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也不相同。

(1)地质图上无地形等高线且褶皱岩层的厚度及产状无详细记载时,在这种情况下,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如下。

ⅰ)假定地面水平,则地形剖面线可用水平线代替。

ⅱ)在地质图上选择一层出露次数最多的地层,并以它在地质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作为其地层的厚度。

ⅲ)在地质剖面图上,以所选地层上层面与剖面线的交点为圆心,以它在地质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为半径画弧,从该地层下层面分界点起引此圆弧的切线,则此切线即为该地层的下层面界线。

用这种方法得出该地层在剖面上所有露头点的底面界线后,再用光滑曲线将该岩层各底面界线界线连接起来,即画出该地层的褶皱形态。

ⅳ)剖面上所切过的其它地层界线露头点,可按照上述褶皱形态依次勾绘出这些地层界线,即绘制出整个地质剖面。

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也不相同。

(2)、当地质图上有地形等高线且岩层厚度及岩层产状均有较详细记载时,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与水平岩层地区及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

在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ⅰ)剖面线切过褶皱岩层,当发现褶曲一翼仅有局部地段的岩层产状不协调时,应在保持岩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局部较陡或较缓的岩层向深部加以修改,使之逐步与岩层主要产状一致。

ⅱ)当使用的地形地质图比例尺较小,采用编构法编制地质剖面图。

当使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可直接根据实际资料或深部的工程控制所取得的确切资料,进行编联地质界线及勾绘褶皱形态。

ⅳ)在绘制褶曲转折端时,可根据褶曲岩层产状的变化趋势来勾绘。

ⅴ)当剖面切过不整合界线时,可在地质剖面图上先画出不整合面以上的构造形态,然后再画不整合面以下的构造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