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的操作与选型
合集下载
反应器(化工设备操作维护课件)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表 釜式反应器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故障 搅拌轴转数降 低或停止转动
搪瓷搅拌器脱 落 出料不畅
产生原因 皮带打滑 皮带损坏 电机故障 被介质腐蚀
出料管堵塞 压料管损坏
处理方法
调整皮带 更换皮带 修理或更换电机 更换搪瓷轴或修 补 清理出料管 修理或更换配管
2、特点:反应过程伴有传热、传质和反应物的流动过程。 物理与化学过程相互渗透影响,反应过程复杂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1-2 反应器的类型
• 反应器的类型: 釜式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
操作方式 材料 操作压力 绝热管式
换热管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2023/10/13
b. 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 结构较复 杂,但密 封效果甚 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4、换热装置
换热装置是用来加热或冷却反应物料,使之符合工艺 要求的温度条件的设备。
其结构型式主要有夹套式、蛇管式、列管式、外部循 环式等,也可用回流冷凝式、直接火焰或电感加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第六章 反应器
第二节 釜式反应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2-1 反应釜基本结构
(一)基本结构:
壳体 密封装置 换热装置 传动装置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23/10/13
1、搅拌釜式反应器的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一般为碳钢材 料,筒体皆为圆筒型。釜 式反应器壳体部分的结构 包括筒体、底、盖(或称 封头)、手孔或人孔、视 镜、安全装置及各种工艺 接管口等。
反应器选型与设计完结版

反应器选型与设计完结版
一、引言
反应器是化工加工中的重要设备,它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有效地控制反应过程的进程、反应条件、反应热的产生与排除等,是
控制化学反应的重要设备。
二、反应器选型
1、根据反应物的特性:要选择最适合反应物的反应器,在有毒、易
挥发、易爆炸、有腐蚀性的反应物情况下,必须选择耐腐蚀、耐高温、不
易爆炸的反应器结构材料。
2、根据反应产物的特性:需要根据反应产物的性质,比如油,需要
选择排油口和排液口设备,或者选择水冷却反应器来降低温度;而对于反
应产物较稠的液体,则需要搭配搅拌机和负压反应器等特殊设备进行反应。
三、反应器设计
1、基本原则:反应器的设计是根据反应特性以及其他工艺运行参数
而定,要求反应器的容量设计得适当,尽量减少污染;反应过程要安全可靠;反应器结构材料要满足材料寿命和安全要求;反应器的运行参数要符
合反应要求。
2、常用反应器设备:常见的反应器设备有热气流反应器、攪拌式反
应器、膜式反应器、萃取反应器、反应罐、多反应器系统等。
3、设备设计依据:反应器设备要求反应物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
时间、反应产物的性质和量。
釜式反应器选择与操作

• 四、釜式反应器结构
• 图1一1是一种典型的釜式反应器,它由钢板卷焊制成圆筒体,再焊接 上由钢板压制的标准釜底,并配上釜盖、夹套、搅拌器等部件。由图 可见其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壳体结构、搅拌装置、密封装置 和换热装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釜式反应器的选择
• 1.釜式反应器壳体结构 • (1)罐体。 • 釜式反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筒体、底、盖(或称封头)、手孔或入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釜式反应器的选择
• (7)反应釜支架。 • 反应釜支架有两种:悬吊式支架和支承式支架。悬吊式支架是可以将
反应釜固定在操作平台上,而支承式支架则是安放在地面上,如图1 一10所示。 • 2.釜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 • (1)搅拌器的形式及结构。 • 精细化学工艺的许多过程都是在有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中实现的。 搅拌的目的是: • ①使互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混合均匀。 • ②形成乳浊液或悬浮液。 • ③促进化学反应和加速物理变化过程,如促进溶解、吸收、吸附、萃 取、传热等过程。一也能刮除沉积在器壁上的附着物,提高传热效率。
• ②活化能E不能独立预示反应速率的大小,它只表明反应速率对温度 的敏感程度。E越大,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除了个别的反应 外,一般反应速率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E越大,反应速率随温度 的上升而增加得越快。
• ③对于同一反应,即当活化能E一定时,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在均相反应系统中如只进行如下不可逆化学反应:
• 1.均相反应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物料数量的变化量。物料指
反应物或产物。因此,均相反应速率定义式为: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釜式反应器的选择
• 图1一1是一种典型的釜式反应器,它由钢板卷焊制成圆筒体,再焊接 上由钢板压制的标准釜底,并配上釜盖、夹套、搅拌器等部件。由图 可见其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壳体结构、搅拌装置、密封装置 和换热装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釜式反应器的选择
• 1.釜式反应器壳体结构 • (1)罐体。 • 釜式反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筒体、底、盖(或称封头)、手孔或入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釜式反应器的选择
• (7)反应釜支架。 • 反应釜支架有两种:悬吊式支架和支承式支架。悬吊式支架是可以将
反应釜固定在操作平台上,而支承式支架则是安放在地面上,如图1 一10所示。 • 2.釜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 • (1)搅拌器的形式及结构。 • 精细化学工艺的许多过程都是在有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中实现的。 搅拌的目的是: • ①使互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混合均匀。 • ②形成乳浊液或悬浮液。 • ③促进化学反应和加速物理变化过程,如促进溶解、吸收、吸附、萃 取、传热等过程。一也能刮除沉积在器壁上的附着物,提高传热效率。
• ②活化能E不能独立预示反应速率的大小,它只表明反应速率对温度 的敏感程度。E越大,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除了个别的反应 外,一般反应速率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E越大,反应速率随温度 的上升而增加得越快。
• ③对于同一反应,即当活化能E一定时,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在均相反应系统中如只进行如下不可逆化学反应:
• 1.均相反应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物料数量的变化量。物料指
反应物或产物。因此,均相反应速率定义式为: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釜式反应器的选择
反应工程第二版 第二章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FA2 FA0 1 xA2 V2 V0 1 A xA2
• 可以推导出:
xA1
1
xA2
23
• 平推流反应器设计方程中,转化率的基
准应当与反应器入口处体积流量及这一
体积流量下转化率为0时的A组分的摩尔
流率对应:
VR
FA0
dx xA 2
A
r xA1
A
• 式中,F’A0是一个虚拟的值,它由两部分 组成,新鲜进料FA0和循环回来的物流V3 中当转化率为0时应当具有的A的摩尔流
• 可由: dVR FA0 0
d
dx xAf
A
• •
得到:
1 rA
xAir xAiA来自xAf xAi• 它表示最佳循环比应使反应器进口物料
的反应速率的倒数等于反应器内反应速
率倒数的平均值。如图所示。图中KL代
表反应器进口的值,PQ代表整个反应器
的平均值。
33
34
反应器组合
• 为了使得反应器组的总体积最小,设计 这样一组反应器,在这组反应器中,反 应大部分控制在最高速率点或接近最高 速率点处进行。为此,可使用一个全混 釜式反应器,它可以不必经过较低反应 速率的中间组成,而直接控制在最高速 率组成下操作。然后再由平推流反应器 完成最终反应
6
• 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在恒温下进行,其
设计式为:
P
1
k
cn 1 A0
n
xA 0
1
1
A xA xA
dxA
•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在恒温下进行,其
•
设计式为:
m
xA
k
cn 1 A0
1
1
A xA xA
n
2-巯基苯并噻唑反应器的选型、设计与

四、从VX03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 1、打开反应器RX01放空阀V12 2、打开进料泵PUMP1的前阀V10 3、打开进料泵PUMP1 4、打开进料泵PUMP1的后阀V11,向RX01 中进料(Na2Sn) 5、进料完毕(LI103为0.09m),关闭 PUMP1泵的后阀V11 6、停进料关泵PUMP1 7、关闭进料泵前阀V10 五、从VX01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CS2) 1、检查放空阀V2开放 2、打开进料阀V4向RX01中进料 3、待进料完毕(LI101为0.00m),关闭V4 六、从VX02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 ( C6H4CLNO2) 1、检查放空阀V6开放 2、打开进料阀V8向RX01中进料 3、待进料完毕(LI102为0.00m)关闭V8 4、进料完毕后关闭放空阀V12
冷热源的选择
冷源:冷却水 反应温度达110~130℃,冷冻盐水冷却效果较好且 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
选择:压料 因为使用位差出料会使很多的产品留在釜 的内壁,上出料对于操作要求较高,出料 时通入增压蒸汽。出料时应该要注意不要 弄到皮肤上,因为该品低毒,对皮肤和粘 膜有刺激作用。
安全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十、出料准备 1、打开放空阀V12 5~10s,放出可燃气体 2、关闭放空阀V12 3、打开阀门V13和v15,通入 增压气体 4、打开蒸汽出料预热阀V14,片刻后关闭 V14 十一、出料 1、打开出料阀V16 2、出料完毕(LI104为0.00m), 保持吹 扫10s,关闭V16 3、关闭蒸汽阀V15和V13
釜式反应器温度自动控制
TT
隔套
TT
调节阀
2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m CAm 1 CA0 i 1 1 k i
VR1 VR 2 ... VRN
c A0 (1 k i ) N
c AN
2级反应
2
(rA ) kcA
i
c Ai1 c Ai kc Ai
2
k i c Ai c Ai c Ai1 0
2
c Ai
当反应温度相同,流量、初始浓度及各反应器体 积相同,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考察出口浓度。 则每只PFR出口浓度即为混合后的出口浓度:
CAf
VR CA0exp(k ) CA0exp(2k ) V0 / 2
2)全混流反应器的并联操作 达到相同转化率时,使反应器体积最小.与PFR一样,必须使:
VR VR1 VR 2
V0 V01 V02
VRi V0i c A0 (
xA
0
dxA )i0 (rA )
VR V01c A0 (
xA
0
x A dx dx A A )1 (V0 V01 )c A0 ( )2 0 (r ) (rA ) A
如果反应温度相同,使反应体积最小(极值):
[学习重点与难点]
复合反应用理想反应器和操作方法的评选。
间歇反应器
无返混
平推流反应器 全混流反应器 返混达到极大程度
反应器的选型 根据不同反应的特性,选择适合这种反应类型的操作方式。 正级数简单反应: 反应器体积相同时,PFR转化率更高;
出口转化率相同时, PFR反应器体积更小。
1 1 4k i c Ai1 2k i
例:P45例2-1
某厂生产醇酸树脂是使用己二酸和己二醇以等摩尔比在 70℃下,用间歇釜以硫酸为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而生产的, 实验测得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chap2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xA2 xA1
dxA (rA )
FA0 (1
)
xA2 dxA
1
xA2
(rA )
V0cA0 (1
)
xA2
1
xA2
dxA (rA )
21
讨论
(1) 0,
VR FA0
xA2 dxA , 0 (rA)
PFR
(2) ,
x A1
1
xA2
x A2 ,
微分反应器,整体上为CSTR
(3) 0 , 非理想反应器
k2 cA0
cP0 t
ln
cA0 cA
ln
k1 k2cP k1 k2cP0
25
反应物浓度多大时可以获得最快的反应速率?
根据求极值原理,将动力学方程式积分结果
对cA求导得
rA k1cA k2cAcA0 cP0 cA
cA
cA
cA op
k1
k2 cA0
2k2
cP0
此时的反应速率可由cA op 求得
10
2.1.2 理想流动反应器组合
2.1.2.1 理想流动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1 PFR串联操作
提高反应转化率 示意图
FA0,cA0, V0,xA0
1 xA1
2 xA2
3
xAN
N
单个反应器:
VRi i xAi dxA
FA0 cA0
r xAi1
A
N个反应器串联: VR
FA0
28
(2)循环反应器
循环反应器可以表现出介于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 流反应器之间的性能,对于自催化反应,循环反应 器或许更加适合。由循环反应器计算公式:
基础设计方程VR VR 1+
反应器选型与操作方式

xA
1
k
e
1
opt
max
CP,max CA0
[( k2
1 )1 2
1]2
k1
xA
k 1
1k1
opt
opt
转化率较高时
转化率中等时
0
xAf xA
CSTR PFR
∴ PFR 比CSTR优
0
xAf xA
CSTR PFR
∴ PFR 与CSTR相当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自催化反应的操作优化:
7.4平行反应的优化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平行反应的浓度效应 浓度升高有利于级数高的反应
•优化目标:CPf 或Φ
C CAf
Pf PFR
CA0
dCA
CPf CSTR f (CA0 CAf )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β
β
n1 n2
f
n1 n2
f
CAf
CA0
CSTR比PFR优
CAf
CA0
PFR比CSTR优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β 如图:问产物浓度最大 时的反应器组合形式? 答:PFR+CSTR+PFR
组合示意图: CA0
CAf
CA0
CAf
平行反应的加料方式 间歇操作: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连续操作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任务实施和检查
♪ 授课演示和点评
各小组随机抽一名代表进行授课演示汇报 本组内其他成员可在演示结束后做补充
六、任务评价及讨论
• 现场提问(学生、指导教师) 现场提问(学生、指导教师) • 现场解答(本组成员) 现场解答(本组成员) • 同学点评 • 指导教师点评 • 指导教师做内容补充
附:授课课件实例
三、制定任务完成计划和步骤
目的
提示学生完成该设计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所应 包括的大致范围,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计划的制定。 包括的大致范围,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计划的制定。
• 讨论授课大纲 • 搜集相关知识点的信息 • 讨论知识点内容 • 授课材料整理
四、任务实施前准备工作 搜集相关信息 讨论有疑问知识点 形成授课大纲 制定授课材料(ppt or word) word) 制定授课材料( 准备授课语言
排污
原料的预处理
化学反应过程
产品的提纯和精制
过程! 过程!
产品生产 工艺流程 若干单元操作和单元设备 组成的整体
东营亚通的过程
1、过程开发步骤: ①实验室的试验研究: 实验室的试验研究: ②预设计及评价: 预设计及评价: ③中间厂试验: 中间厂试验: ④工业装置的设计及评价: 工业装置的设计及评价: ⑤工业化生产与大型化: 工业化生产与大型化:
不同物料加料方式的特点
(1)间歇 非定态过程;基本特征:物系参数随时间变化;反 非定态过程;基本特征:物系参数随时间变化;
应过程中无物料进出;多用于釜式反应器;可视为恒容过程; 应过程中无物料进出;多用于釜式反应器;可视为恒容过程; 适合小批量生产
(2)连续
定态过程;物系参数一般不随时间变化, 定态过程;物系参数一般不随时间变化,但随位置
(二)非理想流动
• 不能完全满足理想流动模型时,即为非理 不能完全满足理想流动模型时, 想流动过程 (实际反应器) 实际反应器)
THANK YOU!
二、任务分析——进入工业生产大环境 任务分析——进入工业生产大环境
• 情境设计:Y2化工有限公司
• • • • 指导教师:该公司人事培训处的负责人 学生:该部门负责具体培训的师傅 学习小组:培训部门下设的培训教研室 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
• 本次任务:各教研室负责完成工业反应器的有关 培训任务。 —制定授课方案及完成授课过程。
一个新过程能否在工业规模上实现、它的开发期限多长 一个新过程能否在工业规模上实现、 以及所达到的水平如何, 在技术方面的决定因素有: 以及所达到的水平如何, 在技术方面的决定因素有:
(1)是否有足够有效的催化剂 ? (2)放大技术、特别是反应过程的放大技术水平如何? 放大技术、特别是反应过程的放大技术水平如何? (3)有无能够满足特殊性能要求(如耐高温、高压、抗腐蚀等等) 有无能够满足特殊性能要求(如耐高温、高压、抗腐蚀等等) (4)能否设计和制造相应的高精度或大容量的机器和设备? 能否设计和制造相应的高精度或大容量的机器和设备? (5)计量和自动控制的技术水平如何? 计量和自动控制的技术水平如何?
三、工业反应器的分类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1、按反应特性分
反应机理 (1)简单反应(2)复杂反应(平行、连串、平行—— 简单反应( 复杂反应(平行、连串、平行 连串反应) 连串反应) 反应可逆性 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 (1)可逆反应(2)不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 (1)单分子反应(2)双分子反应(3)三分子反应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1)零级反应(2)一级反应(3)二级反应(4)三 零级反应( 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 级反应( 级反应(5)分数级反应 反应热效应 (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
《反应器的
操作与选型》 选型》
• 任务1-1 任务1
认识工业反应器的 类型 及 特点
一、任务引出
电解食盐水原理
实验室: 实验室:
工业上与实验 室异同点? 室异同点?
图1-2 隔膜法食盐水电解工艺流程
怎样实现反应过程的放大 ???
讨论: 讨论: 1、装置不同 2、反应环境不同 3、设备材质不同 4、工业上的反应装置(反应器)有哪 工业上的反应装置(反应器) 些?各适合什么情况?———任务 各适合什么情况?———任务
变化;适合大规模生产 变化;
(3)半间歇、半连续 半间歇、
(二)工业反应器的分类
型式 间歇釜式 连续釜式 管式 鼓泡塔 填料塔 板式塔 喷雾塔 固定床 流化床 适用反应 液相、液—液、 液—固相 液相、液—液相 气相、液相 气—液相,气— 液—固相 液相、气—液相 气—液相 气—液相快速反 应 气—固相 优缺点 适用性大,操作弹性大,温度、浓度易控制,产品质量均一 结构简单,返混程度与高/径比及搅拌有关,轴向温差大 返混小,反应器容积小,比传热面大 气相返混小,液相返混大,温度较易调节,气体压降大,流速有限 制 结构简单,返混小,压降小,有温差,填料装卸麻烦 逆流接触,气液返混均小,流速有限制,如需传热,常另加传热面 结构简单,液体表面积大,停留时间受塔高限制,气流速度有限制 返混小,催化剂用量少,不易磨损,装卸麻烦,传热控温不易
授课内容包括: 授课内容包括: (1)查阅从实验室的小装置放大到工业规模的
大型装置的案例:均相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 大型装置的案例:均相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气液相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气液相反应器。 (2)每种反应器的特点及加料方式。 每种反应器的特点及加料方式。 (3)反应过程的放大步骤及方法
工业规模的 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过程 分解 物理过程 化学反应本身的特性 简化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动力学方程 建立数学模型 物料衡算方程 热量衡算方程
动力学方程
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式称为 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式称为 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式 化学动力学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温度、组成、 化学动力学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温度、组成、 压力、溶剂的性质、催化剂的性质等。 压力、溶剂的性质、催化剂的性质等。
认识 工业反应器的 工业反应器的
类型及 类型及特点
一、工业反应器和实验室反应装置的异同点 大小不同 原料、产品的输送方式不同 原料、 物料在两种反应器中的流动型式不同 物料在两种反应器中的反应状态不同
实 验 室 装 置
工业化装置
二、过程放大
原料 净化 反应 分离 粗 制 品 精制 产品
副产品
气—固相,特别 传热好,温度均匀,易控制,催化剂有效系数大,磨损大,返混大, 对转化率不利,操作条件限制大 是催化剂失活很 快的反应 气—液—固相 气—液—固相 催化剂带出少,分离易,气液分不要均匀,温度调节困难 固体返混小,固气比可变性大,床内温差大,调节困难
滴流床 移动床
釜式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
热量衡算方程
能量守恒定律,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 列出任一个组分物料衡算式。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出任一个组分物料衡算式。 微元时间、微元体积内: 微元时间、微元体积内: 组分A 组分A [进入反应器热量速率]—[排出反应器热量速率] 进入反应器热量速率] [排出反应器热量速率] —[化学反应吸收热量速率] [化学反应吸收热量速率] —[向环境散失热量速率] [向环境散失热量速率] =[反应器内热量积累速率] =[反应器内热量积累速率] 反应器内热量积累速率
全混流模型 • 定义:假定进入反应器物料瞬间混合均匀。 定义:假定进入反应器物料瞬间混合均匀。 • 特点:反应器内温度、浓度、反应速率等参数处 特点:反应器内温度、浓度、 处均匀一致,且等于物料出口处的温度、浓度。 处均匀一致,且等于物料出口处的温度、浓度。 • 注意:在间歇反应器中物料粒子的停留时间相同; 注意:在间歇反应器中物料粒子的停留时间相同; 在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粒子的停留时间可能不同, 在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粒子的停留时间可能不同, 即存在反混(又称逆向混合)。 即存在反混(又称逆向混合)。
固定床反应器
气液相反应器
四、物料流动形式
理想流动
简单混合 返混
非理想流动
(一)理想流动模型
Hale Waihona Puke • •平推流模型(活塞流、理想置换模型) 平推流模型(活塞流、理想置换模型) 全混流模型(理想混合模型) 全混流模型(
平推流模型 • 定义:它假设进入反应器物料齐头并进,向前运 定义:它假设进入反应器物料齐头并进, 动,无返混。 无返混。 • 特点:沿流动方向上,温度、浓度、反应速率等 特点:沿流动方向上,温度、浓度、 参数随位置而变;与流动方向垂直某一截面上, 参数随位置而变;与流动方向垂直某一截面上, 温度、浓度、反应速率等参数不随时间而变。 温度、浓度、反应速率等参数不随时间而变。所 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都相同, 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都相同,属稳 定流动过程。 定流动过程。
2、按反应系统中相的类别和数目分
均相 (单相) 单相) 非均相 (多相) 多相) 催化反应 非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 非催化反应 (1)液液相反应(2)气液相反应 液液相反应( (3)液固相反应(4)气固相反应 液固相反应( (5)固固相反应(6)气液固三相反应 固固相反应( (1)气相反应(2)液相反应 气相反应(
物料衡算方程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任一个组分物料衡算式。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任一个组分物料衡算式。微 质量守恒定律 元时间、微元体积内,某组分: 元时间、微元体积内,某组分: [进入反应器速率]-[排出反应器速率] 进入反应器速率]-[排出反应器速率] ]-[排出反应器速率 -[反应消耗速率] -[反应消耗速率] 反应消耗速率 =[反应器内积累速率] =[反应器内积累速率] 反应器内积累速率
3、反应技术
以反应器为中心的直接有关部分的技术情况。 以反应器为中心的直接有关部分的技术情况。主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