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黄宗羲教育思想: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黄宗羲教育思想: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黄宗羲教育思想:学贵履践、经世致用黄宗羲教育思想: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编者按: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

明天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主张“穷经”、“通史”、“经世致用”,对浙东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其中专列《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

首先他主张各类学校都要成为讲政议事、确定是非、监督政府的机关。

主持学校的是“学官”,为使学校能够真正地履行议论国政、监督朝廷的职权,学官应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权力。

那么学官如何行使这种权力呢?黄宗羲主张天子和郡县官吏,都要接受祭酒和郡县学官的思想指导和政务监督。

另外一方面,广开言路,使学校成为舆论和议政的场所,限制君权。

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无疑起到振聋发馈的作用。

黄宗羲继承了王阳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天下之公,公言之而已矣”的思想,提出了“道”与“学”都“非一家之私”。

真可谓千古不刊之论。

正文:《明夷待访录·学校》[原文]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非谓班朝①、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②,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③也。

盖使朝廷之上,闾阎④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

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

簿书、期会、钱壳、戎(讼)狱,一切委之俗吏。

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

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黄宗羲民主法治思想评析

黄宗羲民主法治思想评析

黄宗羲民主法治思想评析
黄宗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他提出的民主法治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和政治实践,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宗羲在改革方面,最重要的是实行民主法治,他以政治实践为基础,倡导政治决策应该聆听全民的意见。

他提出的原则是:“一切臣民都可以向君主提出建议和建议,这样,朝廷就能得到正确的反馈。

”他认为,对公民动员要加以认真把握,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秩序,以免产生不安和不稳定。

黄宗羲还提出了“反暴力”原则,主张以和平优先,不用武力来实现政治变革,而是要用科学方法学习宣传和传播古典文学,以加强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智力认识。

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远超过当时的政治实践,因此得到了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普遍赞美。

他的思想被充分体现在《春秋》、《论语》和《韩非子》等典籍中,并与黄老之学、孟子之学等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为中国以及世界古
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借鉴。

从中可以看出,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其实质主张是实施一种君主制,但又以民主原则来构建具有人性尊严、国家合法性和政治正确性的政府体制,以确保整个国家政治稳定。

正是由于这一原则,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都保持了较长的历史稳定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文明能够历久不衰。

总之,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政治史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今日发展民主法治而言,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宁波商帮”经世致用思想探源——以黄宗羲为中心

“宁波商帮”经世致用思想探源——以黄宗羲为中心

“宁波商帮”经世致用思想探源——以黄宗羲为中心关于“宁波商帮”经世致用思想探源——以黄宗羲为中心的论文报告一、宁波商帮的形成与发展宁波商帮的兴起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明末清初,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宁波港成为了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商业贸易逐渐繁荣。

这一时期,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宁波士商逐渐形成,其中一些商人兼具经商和文化素养。

他们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理念,即“经世致用”,强调商业不仅仅是为了谋取利益,更是为了服务社会。

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宁波商帮的实力逐渐壮大。

二、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黄宗羲是宁波商帮发展的代表人物,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为整个商帮提供了引领。

他认为商人应该关注国家兴衰,注重人民福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商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今天中国商业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宁波商帮的商业特点宁波商帮以纺织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其中丝绸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

同时,宁波商帮的商业活动具有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规范,商人之间的信用评价制度相当完善。

此外,宁波商帮的商业活动还与政治紧密相连,商人担任地方官员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宁波商帮的文化影响宁波商帮融合了儒家经典思想和商人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其中,宁波商帮的儒家思想与商业道德相结合,成为今天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宁波商帮的书院文化也对整个地区的文化繁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宁波商帮的现实意义宁波商帮的发展历程以及“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为今天中国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今天的中国商业需要关注社会责任,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实现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同时,也需要保持对于儒家经典思想的受益和传承,强化商业道德意识,推动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

六、案例一:宁波商帮的地方政治参与宁波商帮的商业活动与地方政治紧密相连。

比如,罗隆基即是一位兼任宁波府同知的商人,同时也是宁波商帮的代表人物。

5第五章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5第五章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一、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思想 1、天下为主,君为客 、天下为主, 黄探索明朝灭亡的原因, 黄探索明朝灭亡的原因,把乱世归之于暴 又把暴政归咎于皇帝制度, 政,又把暴政归咎于皇帝制度,在《明夷待访 的首篇中,他提出了“天下之大害者, 录》的首篇中,他提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也。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而已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他 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社会批判思想的精华, 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社会批判思想的精华,将古 之君与今之君,古之法与今之法相互比照, 之君与今之君,古之法与今之法相互比照,批 判乃至否定了秦汉以来的政体、 判乃至否定了秦汉以来的政体、法制及政治关 系。
经济上,由于明实行皇帝颁赐庄田制度, 经济上,由于明实行皇帝颁赐庄田制度, 豪强地主拥有田地数万顷,耕者无其田。 豪强地主拥有田地数万顷,耕者无其田。 清实行圈地令, 清实行圈地令,使土地高度集中于满清贵 族和八旗兵丁,赋税苛重,经济凋敝, 族和八旗兵丁,赋税苛重,经济凋敝,民 不聊生。 不聊生。
黄在《原君》中,把人类历史分为三大阶段: 黄在《原君》 把人类历史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君阶段。有生之初 , 人各自私也, 第一阶段是无君阶段 有生之初, 人各自私也 , 有生之初 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 莫或除之。无君则天下利不兴、害不除, 莫或除之。无君则天下利不兴、害不除,天下之 人只求一己之利。在黄的政治意识中, 人只求一己之利。在黄的政治意识中,无君时代 无疑是乱世。 无疑是乱世。 第二阶段是君为天下的时代,黄继承儒家 “ 第二阶段是君为天下的时代 黄继承儒家“ 天 黄继承儒家 生民而树之君、民贵君轻的思想, 生民而树之君、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最初的君 主是为天下兴利除害而产生的, 主是为天下兴利除害而产生的,是君为客的大公 无私的时代,是人类社会的盛世, 无私的时代,是人类社会的盛世,即尧舜禹的圣 往时代。 往时代。

《黄宗羲权力制约思想研究》范文

《黄宗羲权力制约思想研究》范文

《黄宗羲权力制约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宗羲,明朝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史学家和哲学家,其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

其中,黄宗羲的权力制约思想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黄宗羲的权力制约思想,分析其历史背景、核心内容、思想特征及现实意义。

二、历史背景黄宗羲生活在明朝末期,这一时期封建社会面临深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各种政治弊端暴露无遗。

在这种背景下,黄宗羲开始关注权力问题,提出了权力制约的思想。

他的思想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三、黄宗羲权力制约思想的核心内容1.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黄宗羲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是导致社会矛盾和政治腐败的根源。

他批判了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君主的权力应受到制约和监督。

他主张君臣关系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而非绝对服从的关系。

2. 倡导权力分立与制约黄宗羲提出了权力分立与制约的思想。

他主张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这种分权制衡的思想,对于防止权力滥用和政治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3. 重视民意与民主黄宗羲非常重视民意和民主。

他认为,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应该成为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即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为天下百姓服务。

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推动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黄宗羲权力制约思想的思想特征1. 批判性黄宗羲的权力制约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他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弊端,指出了君权滥用的危害和后果。

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启蒙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2. 民主性黄宗羲的权力制约思想具有明显的民主性。

他强调民意的重要性,认为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应该成为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这种民主思想对于推动政治清明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 实践性黄宗羲的权力制约思想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具有实践性。

他提出了具体的政治改革方案,如分权制衡、设立言官等,这些方案对于当时的政治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日本学者关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 孙宝山 提 要: 本文旨在对日本

日本学者关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  孙宝山 提 要: 本文旨在对日本

日本学者关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孙宝山提 要:本文旨在对日本学者关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介绍和总体评价。

为了避免主观概括的误解,本文采用了原著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来介绍作者的基本观点。

首先,根据观点的逻辑共性进行了总体分类,每个类别中的观点大致按照原著初次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学者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同时还对中日学者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比较,并分析了双方分歧的原因;最后,针对日本学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日本学者 黄宗羲 民本 折衷 民主早在清朝的乾隆、道光年间,黄宗羲的著作《南雷文定》、《南雷文约》、《明儒学案》等就数度被输入到日本①,引起了日本学者的注意。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明夷待访录》的广泛流传,日本学者开始对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展开系统研究,并且一直兴趣不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采用原典主义的方法,首先对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的介绍;然后,对日本学者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对中日学者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比较;最后,针对日本学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着重从方法层次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一、关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总体定位在清末变革的风潮中,梁启超、陈天华等从提倡“民权”、“共和”的立场出发,把黄宗羲推崇为“中国的卢梭”,日本传统上关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这一说法展开的,并因此形成了三种观点:民本说(否定说)、折衷说、民主说(肯定说)。

(一)民本说。

这种观点完全否定“中国的卢梭”这一说法,将黄宗羲政治思想归为传统的民本思想,认为与近代民主思想绝对不可相提并论。

清水盛光是民本说的最典型代表,他说:“清初政治思想是对普遍专制的批判,其根据被从王道国家的重民思想中求得,因而这和在卢梭书中可以看到的王权批判、民主主义思想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巨大的差距。

”“因此,有时有的说法或者称孟子的政治论是民主的,或者称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民本的,但只 要二者是在承认王权的前提下谈论人民本位的政治,我们就应该强调意味着由全体人民治理 和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原本的民权思想和中国的民享思想之间的本质的区别。

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

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

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地反映了黄宗羲的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是中国政治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从政治制度方面看,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是对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在传统君主专制社会中,君主被视为天下的主宰,绝对的权力和统治地位使得君主可以肆意妄为,无视民众的利益,造成了天下百姓的疾苦和血泪。

黄宗羲认为,君主应当在天下人民之上,为天下人民服务,君主应当成为天下人民的仆人,而不是主宰天下人民的统治者。

在黄宗羲看来,君主应当尊重天下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尊重天下人民的意愿和诉求,从而建立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制度。

他主张通过平等法治来调整统治与管制的关系。

这在当时几乎是与众不同的观点,也是著名的政治思想之一。

虽然这一思想没有在当时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后来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伦理观念方面看,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体现了一种民主和平等的伦理观念。

在传统君主专制社会中,君主被认为是皇权至上的神圣存在,他的命令和意志具有绝对的权威,天下百姓只能顺从和服从。

而在黄宗羲的思想中,天下人民应当是主体和主人,而君主应当是客人和仆人。

这种伦理观念反映了黄宗羲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是对传统等级制度的一种根本批判。

他主张通过平等之道,来彻底改变绝对性的支配压迫的等级关系,建立一个以平等和自由为基础的社会。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后来中国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清末民初时期,新式的公民观念开花结果,思想家们开始以民主和平等为中心思想,推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变革。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影响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影响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影响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有⼒的批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提出经世致⽤等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批判了重农抑商思想。

主张从理学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社会的变⾰,在当时具有⾮常明显的进步意义。

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黄宗羲激烈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进⼀步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制。

他指出,专制帝王的袭法,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统治⽽制定的,因⽽是⾮法的。

黄宗羲认为,在法治的原则下,可以不废除君主。

但“天下不能⼀⼈⽽治”。

同时黄宗羲还驳斥了轻视⼯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商业和农业⼀样,“盖皆本也”。

他认为有关国计民⽣的⼯商业应该受到保护。

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他所提出的⼯商皆本的思想,反映了⼯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些政治要求,带有初期的民主思想的⾊彩,在当时是进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摘要】:经世致用思想囊括的内容繁多,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教育、地理、风俗、人情、自然科学等等,其核心内容皆饱含“实学”,即实实在在的学问,贯穿这一“实学”思想则是经世致用精神。

黄宗羲是明清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政治思想方面贡献对明清经世思想的推动尤为突出,他的主要政治思想集中在他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其主要政治主张即设相分权、君臣共治、学校议政、地方自治,提出这些政治主张的根本目的乃是对于君主(政府)权力的限制,这是对君主专制的集权时代的巨大冲击,同时,这也是黄宗羲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之处,所以学界有称黄宗羲政治思想为传统民本思想通向近代民主思想之桥梁。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去解析其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通过其限制君主(政府)权力的政治主张,根据其尊重人性本私、民为本的立场,依托其崇尚法治的治法思想,竭力挖掘其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宪政雏形,寻找其政治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关联。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作为政论文来讲,正是结合了儒家传统经世的眼光以及对实践“天下大治”的理想与抱负的,是对传统的扬弃与继承,这种既尊重传统,又着眼于现实的“经世致用”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我们需要借助古代先贤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要放眼于世界,看到全世界国家的政治潮流。

【关键词】:黄宗羲经世致用民本思想政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49.3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1第一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历史渊源11-201.1儒家政治思想11-181.1.1孔孟荀之儒学11-151.1.2汉唐宋之治道15-181.2宋明经世思想18-20第二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基础20-292.1人性本私20-212.2民本思想21-242.3治法思想24-29第三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之宪政雏形29-383.1宪政雏形略论29-303.2权力分立制度30-323.3朴素议会制度32-343.4地方自治制度34-38结束语38-39参考文献39-40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41致谢41-42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2-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