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焊工

合集下载

焊工代号释义

焊工代号释义

焊工代号释义一、焊接方法分类代号二、材料代号FeI:碳素钢;FeII:低合金钢;FeIII: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FeIV:奥氏体、双相钢。

三、试件形式,位置代号1、板状试件位置代号:1G(平焊),2G(横焊),3G(立焊),4G(仰焊);2、管状试件位置代号:1G(水平转动),2G(垂直固定),5G(水平固定),6G (45°向上焊);3、管板角接头试件位置代号:2FRG(水平转动),2FG(垂直固定平焊),4FG(垂直固定仰焊),5FG(水平固定),6FG(45°向上焊)。

四、试件壁厚及管径代号1、板材≥12,全覆盖厚度,<12,最大覆盖2倍厚度。

2、管材五、填充金属代号1、Fef1:钛钙型包括E4303、E5003、E5503-B1等。

2、Fef2:纤维素型包括E4310、E5011等。

3、Fef3;钛型、钛钙型包括G202、G302等。

4、Fef3J;低氢型包括E4315、E5015、E5016、E5515-B2、G307等。

5、Fef4:钛钙型包括E308L-16、E308-16、E309-16等。

6、Fef4J:低氢型包括E308-15、E347-15、E309-15等。

六、焊接工艺因素代号1、手工焊⑴无填充金属焊丝:01⑵填充实芯焊丝:02⑶填充药芯焊丝:03⑷有背面保护气体:10⑸无背面保护气体:11⑹气保焊电流类别与极性(直流正接):12⑺气保焊电流类别与极性(直流反接):13⑻气保焊电流类别与极性(交流):14⑼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喷射弧):15⑽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短路弧):162、机动焊⑴钨极气体保护焊有自动稳压系统:04⑵钨极气体保护焊无自动稳压系统:05⑶有自动跟踪系统:06⑷无自动跟踪系统: 07⑸侧坡口内焊道单:08⑹每侧坡口内焊道多:09⑺各种焊接方法目控:19⑻各种焊接方法遥控:20。

焊工试题4及参考答案

焊工试题4及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 )1.由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能如实表达空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 )2.剖面图要求画出剖切平面以后所有部分的投影。

( )3.识读焊接装配图时,应与阅读工艺卡或工艺规程相结合。

( )4.图样上一般不需特别表示焊缝,只在焊缝处标注焊缝符号。

( )5.在图样上用睛焊接形式、焊缝尺寸和焊缝形式的符号称为焊缝符号。

( )6.金属材料焊接性能的好坏只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 )7.合金的导热性比纯金属好。

( )8.Q235一A·F中235代表的含义是屈服点为235 MPa的A级沸腾钢。

( )9.Q235钢一般用于制作要求强度较高的工件。

( )10.40Cr表示平均含Cr量为0.40%的合金结构钢。

( )11.低合金钢结构钢的强度比碳素结构钢低,但它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

( )12.QAl7表示含Al为7%,其余为铜的铝青铜。

( )13.硬铝的耐蚀性远比纯铝好。

( )14.根据铸铁中石墨的形态,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

( )15。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和切削性能。

( )16.普通玻璃属于晶体,而绝大多数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非晶体。

( )17.合金中含有金属化合物后,其塑性和韧性变好,而强度、硬度降低。

( )18.珠光体,莱氏体是铁碳合金的基本相,而铁素体和奥氏体也是铁碳合金的基本相。

( )19.焊后消除应力处理是一种退火热处理方法,一般称高温回火。

( )20.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硬度和塑性。

( )21.中碳钢淬火的口的是为了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成马氏体。

( )22.正火与退火两者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正火钢的强度、硬度比退火钢低。

( )23. 钢回火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和开裂。

( )24.锻造、焊接后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去应力退火热处理方法,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 )25.单液淬火适用于形状复杂的碳钢和合金钢工件。

4电焊工国家职业标准

4电焊工国家职业标准

电焊工国家职业标准1.概述。

1.1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

1.2 鉴定要求: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3 申报条件(初级和高级技师略)1.3.1 中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 (结) 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6 年以上(4)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1.3.2 高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7 年以上(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10 年以上。

(4) 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5)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1.3.3 技师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8 年以上。

(3) 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生,。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2 年。

1.4 基础知识1.4.1 识图知识(1)简单装配图的识读知识。

(2)焊接装配图识读知识。

(3)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表示方法。

1.4.2 金属学及热处理知识(1)金属晶体结构的一般知识。

焊工证覆盖管径范围

焊工证覆盖管径范围

焊工证覆盖管径范围
焊工证的覆盖管径范围是根据不同的焊接标准和规范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焊工证会标明焊工被授权进行的管径范围。

在焊接领域,常见的焊工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G、2G、3G、4G、5G和6G。

这些等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焊接位置和焊接方法。

对于每个等级,焊工证会规定焊工可以焊接的管径范围。

例如,1G和2G等级主要涉及水平焊接,通常适用于较小的管径,如直径小于4英寸的管道。

3G和4G等级涉及垂直焊接,适用于较大的管径,如直径大于4英寸的管道。

5G和6G等级涉及斜角焊接,适用于较大的管径和较高的焊接难度。

特殊工种人员标准

特殊工种人员标准
附件2
特种作业人员最低要求及人员配备情况
序号
资质等级
人数
人员配备
序号
资质等级
人数
人员配备
一、施工总承包
1
建筑工程(省建管局证书)
特级
69
电工20、焊工10、架子工10、信号工10、塔机司机10、施工升降机司机9
2
公路工程(电工、焊工、架子工可以使用省建管局、安监局证书;高处作业为安监局颁发的高处安装维修拆除作业证书;起重作业可以使用省建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证书;龙门吊操作工为质量技术监督局证书)
一级
36
电工5、焊工6、高压电工6、起重作业5、信号工5、架子工5、高处作业4
二级
33
信号把钩工4、井下电钳工4、绞车司机4、爆破员4、瓦斯检验工4、电工3、焊工3、架子工3、塔机司机2、信号工2
二级
29
电工4、焊工5、高压电工5、起重作业4、信号工4、架子工4、高处作业3
三级
14
信号把钩工2、井下电钳工2、绞车司机2、爆破员2、瓦斯检验工2、电工2、焊工2
三级
15
电工3、焊工3、架子工3、高压电工3、起重作业3
三级
20
高压电工3、高压试验3、电工3、焊工3、架子工3、起重作业3、高处作业2
7
矿山工程(电工、焊工、架子工、塔机司机、信号工为省建管局证书;信号把钩工、井下电钳工、绞车司机、爆破员、瓦斯检验工为煤管局证书)
特级
78
信号把钩工10、井下电钳工10、绞车司机10、爆破员10、瓦斯检验工10、电工6、焊工6、架子工6、塔机司机5、信号工5
一级
10
电工3、焊工4、架子工3
16
公路交通(公路安全设施)(起重作业、信号工可以使用省建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证书)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1【第1篇】电焊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电焊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合格证和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工操作证。

(2)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需要遮盖,脚面应有鞋罩并戴电焊手套。

(3)不准在带有液体压力、气体压力或带电设备上进行焊接。

(4)禁止在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内焊接,室外焊接时,与易燃易爆物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m,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5)禁止在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或在油漆未干的物体上焊接。

(6)在风力超过3级或雨雪天气时,禁止露天焊接。

(7)清理焊渣时必须戴上白光护目镜,并避免对着自己和他人的方向敲打焊渣。

(8)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电焊机和工具。

(9)固定或移动的电焊机外壳和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10)电焊机所用的导线必须是良好的绝缘软导线,接头应包有可靠的绝缘。

(11)电焊机应带有保险的电源刀闸,并装在密封的箱内。

(12)电焊钳应能夹牢焊条,并与焊条接触良好,握柄用绝缘耐热材料制成并且无缺陷。

(13)电焊机的裸露、导线和转动部分应装有防护罩。

(14)在合上和拉开电源刀闸时,应戴干燥的手套,另一只手不准按在电焊机上,当电焊设备通电时,不准触摸导电部分,更换焊条时必须戴电焊手套,焊工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把电源断开。

(15)在潮湿地方进行焊接时,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

(16)电焊工所坐的椅子必须用木材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

(17)禁止将带电的绝缘导线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防止重物、车辆砸、压,以防漏电。

(18)接电源时应从开关的负荷侧接出,严禁带电接电源。

【第2篇】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电焊机应设单独开关,焊钳和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

(2)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的容器和管道时,应先清洗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试题库系列-焊工4(可编辑)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试题库系列-焊工4(可编辑)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试题库系列-焊工4(可编辑)一、判断题1、运行记录可以在与下一班交接时集中填写,也可以在接班时全部填写完成。

(×)2、每个人只要熟悉与本岗位相关的各种信号即可,不必熟悉矿山的全部信号。

(×)3、斜井行车不行人,否则就会发生危险。

(√)4、斜井提升和运输,用红绿灯和电铃来做信号。

(√)5、听到或看到报警信号,必须停止作业,躲避到安全地点,危险信号解除后方可从安全地点出来。

(√)6、红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7、黄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8、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9、冒顶片帮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开叉和贯通处、大面积硐室、破碎带、采矿场、岩石节理发育场所。

(√)10、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等作业不妥当都能造成冒顶片帮。

(√)11、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支护质量和顶板压力不相适应,检查不周、疏忽大意,处理前未对顶板做细致检查也会发生冒顶片帮。

(√)1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坚持一人支护一人处理。

(√)13、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气、爆破后产生的炮烟、火灾后产生的有毒烟气、采空区集聚的气体都可能造成中毒窒息事故。

(√)14、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达到一定浓度或接触时间较长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15、中途窒息事故如救援不当,极易造成次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16、中毒窒息事故多发生在爆破后的作业面、炮烟流经的巷道、通风不良的巷道、采空区等地点。

(√)17、进入作业面不必佩戴自救器,通风一段时间就可进入,不必检测空气是否合格。

(×)18、采场上通风巷道堵塞严禁入内。

(√)19、当地质条件不明,未查清含水层和老窑、老窿就进行掘进作业,极易发生透水事故。

(√)20、做好提前探水工作是预防透水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21、在掘进作业前,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焊工代号及代号意义

焊工代号及代号意义
70 SMAW-FeⅣ-6G(K)-13/219-Fef4J
GTAW-FeⅢ-2G-3/219-FefS-02/10/12 和
71 SMAW-FeⅢ-2G(K)-13/219-Fef4J
GTAW-FeⅢ-5G-3/219-FefS-02/10/12 和
72 SMAW-FeⅢ-5G(K)-13/219-Fef4J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12 D≥76 板管角焊
≤12 D≥76 板管角焊
≤12 D≥76 板管角焊
≤12 D≥76 板管角焊
不限 D≥76 板管角焊
平、横、立、仰管板 Fef1,Fef3,Fef3J 不限 D≥25 角接角焊
所有位置管板
Fef1,Fef3,Fef3J 不限 D≥25 角接角焊
平、横管板
Fef4,Fef4J
不限 D≥25 角接角焊
平、横、立、仰管板
Fef4,Fef4J
不限 D≥25 角接角焊
所有位置管板
Fef4,Fef4J
不限 D≥25 角接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FefS
≤12 D≥76 板管角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加工制造类焊工项目竞赛实施方案一、竞赛项目及组别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加工制造类焊工项目,分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各组均为个人赛项。

二、竞赛内容与要求:1、理论知识竞赛内容:《焊工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出版的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书号:isbn978-7-111-03551-0)所包括的知识。

采用网络机考,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目类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2、操作技能竞赛内容:(1)按图纸要求进行一套组合试件的装配和焊接。

①中职学生组: 4~10mm低合金钢板对接、角接、搭接和T型接头的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位置的焊接;碳钢小径管的全位置焊接;焊接方法包括焊条电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三种;氩弧焊、CO2②高职学生组: 4~12mm低合金钢板对接、角接、搭接和T型接头的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位置的焊接;碳钢、不锈钢小径管对接接头的全位置焊接;焊接方法包括气体保护焊三种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CO2③教师组: 4~12mm低合金钢板对接、角接、搭接和T型接头的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位置的焊接;低合金耐热钢、不锈钢小径管对接接头的全位置焊接;焊接方气体保护焊三种;法包括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CO2(2)竞赛时间:中职学生组210分钟,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240分钟。

3、理论成绩占比赛总成绩的20%;技能成绩占比赛总成绩的80%。

三、竞赛试题1、理论试题由大赛组委会赛前在试题库中抽取,试题库由大赛组委会提前统一公布。

2、技能试题和技术文件赛前由专家组依据操作竞赛内容与要求编制,赛前30天公布。

四、竞赛规则1.理论知识竞赛(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并携(佩)带统一印制的参赛证提前30分钟经检录、抽取机考位置入场参加比赛,开赛后迟到15分钟的选手视为自动放弃参赛,比赛开始30分钟后方可离开考场。

(2)理论知识比赛以闭卷机考方式进行。

(3)答题用的稿纸由现场工作人员统一发给,选手不得夹带任何资料进入赛场。

(4)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应独立进行考试;不得违反考场纪律,一经查出取消本次比赛成绩。

2.操作技能竞赛(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并携(佩)带统一印制的参赛证提前30分钟到赛场检录,并抽取工位号;开赛后迟到15分钟的选手视为自动放弃参赛。

(2)进入赛场后,参赛选手应对赛场的环境、设备、试件、焊材进行检查、确认。

(3)试件的打磨、组对和焊接全部在各自工位上进行。

电动磨光机只允许用于竞赛开始时试件的除锈、坡口修磨和定位焊修磨,不允许用于焊接过程中的焊道(层间)清理和焊缝表面清理。

否则,涉及的焊缝均判为0分。

(4)参赛选手应按竞赛图样的规定进行装配,试件的对口间隙、钝边、反变形和装配顺序均由参赛选手自定,但装配尺寸和精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5)试件组对(包括正式施焊)过程中,如因选手装错、焊错等而致试件受损,一律不得调换和补发试件,但允许选手自行手工修复。

(6)试件组对时,允许采用夹具和定位板固定试件,但定位焊采用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必须与该道焊缝正式施焊相同。

(7)对定位焊的规定:a.板对接焊缝的定位焊应在两端20mm范围的坡口内;板角焊的定位焊应在焊道背面均分三段进行,每段定位焊缝的长度应≤20mm。

两端不允许加引弧板和熄弧板。

b.管子对接焊的定位焊应在坡口内,管板角焊的定位焊应在焊道内,定位焊不得超过三段,每段长度应≤10mm。

c.规定在5G和6G位置施焊的管件,上架固定时,不得将定位焊缝置于仰焊位置(即5~7点钟位置);违反上述相关规定的焊缝均判为0分,(8)组对完成后由监考裁判确认后方可施焊;焊接时,试件最高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2m,且焊接过程中不准取下或改变焊接位置和高度(包括焊缝的层间清理),但可垂直转动。

(9)5G、6G位置的管对接焊,均应沿两半圆自下而上焊接,所有板立焊均应采用自下而上焊接;所有焊道需沿同一方向焊接,不得从中间向两端焊接。

(10)钨极氩弧焊盖面焊缝的表面严禁重熔。

(11)参赛选手必须按技能试卷规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位置进行施焊。

如其中有任一项与规定不相符,则该道焊缝判为0分。

(12)焊条、焊丝的品种、数量应按竞赛规定和定额发放,参赛选手应按规定选用。

用剩的焊条、焊丝应及时清理回收,不得随意丢弃。

(13)剩余长度大于6cm的焊条头不得超过3根。

(14)竞赛完毕,选手应将试件表面的焊渣、飞溅等清理干净(不得使用电动工具),但不得破坏试件焊缝的原始表面,且焊缝的正、反表面均不准修复补焊。

否则,所涉及的焊缝均判为0分。

(15)参赛选手不得用任何方法在竞赛试件上做任何标记,赛场裁判和评分裁判应严格检查。

对故意做标记的试件一律判废,该违规参赛选手的操作技能总分判为0分。

(16)比赛过程中,无故不得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现场裁判长同意。

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时间内。

(17)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现场裁判员示意。

比赛终止时间由现场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结束比赛后立即离开赛场。

(18)比赛结束前10分钟,吹提示哨音。

选手在比赛规定时间结束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

(19)提交试件:选手提交试件时应进行必要的清理,参赛选手与现场裁判员共同在竞赛情况记录表上签字确认,现场裁判员对以试件进行密封。

(20)各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比赛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如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等情况,经裁判长同意可立即终止比赛或取消比赛资格。

(21)参赛选手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穿戴个人劳保用品,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比赛,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五、技术平台1、竞赛场地:(1)理论竞赛场地配有80台以上有隔离装置可连接网络的电脑。

(2)技能竞赛场地面积800平米,45个以上配有监控装置标准工位。

(3)检测评分室1间(≧50平米)。

(4)编码保密室1间(≧20平米)。

(5)赛务办公室1间(赛场附近,供大赛组委会、巡视员、仲裁人员使用)。

(6)技术支持办公室1间(赛场附近,技术支持人员使用)。

(7)技能操作实况转播观摩场地:100~200平方米。

5、其它设备、用品(1)消防设备:干粉灭火器若干(2)服务设备:饮水机4台(3)应急车辆:1辆(4)棉纱、刷子:若干6、相关人员(1)竞赛现场裁判员:若干名(可由各市推荐)(2)设备维护:若干名(3)电力管理人员: 1名(4)后勤保障人员: 2名(5)保安人员:4名(6)医护人员:2名六、评分标准1、试件的检验要求:(1)板材:正反面外观检查焊缝全长(但两端各20mm焊缝不评分);对接焊缝内部100%X射线拍片检查(去除两端各20mm焊缝)。

(2)管材:焊缝正面外观l00%检查;内部l00%X射线拍片检查。

(3)评分标准1)板材对接焊缝外观检查评分标准①违反赛场纪律者;②试件焊缝施焊不完整者(包括焊缝表面低于母材);③试件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纹、未熔合缺陷及焊接方法错误者;2.试件焊缝表面出现气孔、夹渣或未焊满缺陷之一者,其外观质量评为0分,内部仍继续评定。

注: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焊缝成绩判为0分。

①违反赛场纪律者;②试件焊缝施焊不完整者;③试件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纹、未熔合缺陷及焊接方法错误者;2.焊缝表面出现气孔、夹渣或未焊满缺陷之一者,其外观质量评为0分,内部仍继续评定。

3. 括号外的为GTAW测量标准,括号内的为SMAW测量标准。

3)角焊缝外观检查评分标准注: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焊缝成绩判为0分。

①违反赛场纪律者;②试件焊缝施焊不完整者(包括焊角尺寸小于规定要求最低值);③试件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纹、未熔合缺陷及焊接方法错误者。

2.试件焊缝表面出现气孔、夹渣或未焊满缺陷之一者,其外观质量评为0分。

4)焊缝射线探伤评分标准陷状况扣分。

1.底片为Ⅰ级片无缺陷不扣分,有缺陷,在45分的基础上,再按表规定扣分。

2.底片为Ⅱ级片,在40分的基础上,再按表规定扣分。

3.底片为Ⅲ级片,在20分的基础上,再按表规定扣分。

4.底片为Ⅳ级片,内部得分为0分。

5.评定标准为JB4730-2005。

七、成绩评定1、理论成绩由计算机进行评分。

2、操作技能总分=试件外观得分+内部得分+安全文明生产得分(详见评分标准)。

3、安全文明生产为考查项目不予配分,如有违规可以扣分,由现场裁判评判并做好赛场记录,并经裁判长批准生效。

如有下列情形者将予以单独扣分:(1)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扣总分10~15%,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2)因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污染赛场环境等严重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总分5~10%。

(3)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员工作,视情节扣总分5~10%,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4、参赛选手当出现总成绩相同时,先比较操作技能成绩,成绩高者名次在前;若成绩仍然相同,比较操作时间,提前完成者名次在前。

八、申诉与仲裁1. 参赛选手对赛地提供的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实验材料,对有失公正的检测、评判,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代表队领队、指导老师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有序地向赛点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

2. 大赛采取两级仲裁机制。

赛点设仲裁组,省大赛组委会设仲裁委员会。

省大赛组委会选派人员参加赛点仲裁组工作。

赛点仲裁组在接到申诉后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各市领队向省大赛组委会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省大赛组委会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3. 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九、竞赛观摩1、技能比赛赛场设有网络监控设施,对全程进行实况转播,允许参赛选手和教练持有效证件在指定场地进行观摩。

2、嘉宾和新闻媒体人员进入赛场必须经过赛点领导小组允许,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比赛进行。

十、其他1、参赛选手及相关工作人员,由赛点赛务工作小组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2、本技术文件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织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