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大小.doc1111

合集下载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6分)1.下面的容器中,()容量大约是6升。

A.B.C.D.2.一个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剩下的角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D.以上都有可能3.小马虎在计算18+□×4时,先算的加法,再算乘法,结果是128,正确的结果是()。

A.14 B.16 C.74 D.864.欢欢和乐乐将进行羽毛球友谊赛,裁判准备用下面的规则来决定谁先发球,其中不公平的规则是()。

A.抛硬币,正面朝上欢欢发球,反面朝上乐乐发球B.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C.骰子六面分别写着1-6,抛出的数比3大欢欢先发球,抛出的数比3小乐乐先发球D.大王、小王两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摸到大王欢欢发球,摸到小王乐乐发球5.人民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三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参加的有28人;四年级有3个班,共90人参加。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人参加课后服务。

A.322 B.118 C.202 D.2386.小芳调查一周内全班同学看电视节目情况,将收集的数据制作成下面的统计图。

她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A.全班同学通常在什么时间看电视 B.一周内哪天看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C.全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 D.班上哪个学生一周内看电视时间最长7.下面几个物体从右面看是的有()。

A.①②B.①⑤C.②③D.③⑤8.540÷45的结果与算式()的得数相等。

A.540÷5×9 B.540÷9÷5 C.540÷9×5 D.540÷5÷40二、填空题(21分)9.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辆小轿车的油箱容量约60( );学校旗杆的高度约12( );妈妈献一次血大约200( );小明手的一拃长约16( )。

10.小勇用27、小英用36分别去乘同一个数,小英算得对,结果是720,小勇算错了,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100,小勇算出的结果是( )。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Xx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奥数培训综合测试(A级)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题Ⅰ(每题10分,共60分)1、计算:⑴454十999×999十545⑵999十998十997十996十1000十1004十1003十1002十1001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条线段()个长方形3、要使上下两排的小猫一样多,应该怎样移?4、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算出第24个图形是什么?(1)○○△□○○△□○○△□……第24个图形是()(2)☆◇◇△△☆◇◇△△☆◇◇△△……第24个图形是()5、用火柴棍拼成的数字和符号如下图所示,那么用火柴棍拼成一个减法等式最少要用_____________根火柴6、有学生若干人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组12人,就多11人,如果每组14人,就少9人。

问分成______组,共有______人。

二、填空题Ⅱ(每题10分,共90分)1、村姑卖鸡蛋,第一次卖出一篮的一半又二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又二个;第三次卖出再剩下的一半又二个,这时篮里只剩下二个蛋,问这篮鸡蛋有多少个?2、一个文具店中橡皮的售价为每块5角,圆珠笔的售价为每支1元,签字笔的售价为每支2元5角。

小明要在该店花5元5角购买其中两种文具,他有_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择。

3、一个书架上有数学、语文、英语、历史4种书共27本,且每种书的数量互不相同。

其中数学书和英语书共有12本,语文书和英语书共有13本。

有一种书恰好有7本,是_____________书。

4、下面两个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A +B +C +D +E +F +G=_____________。

5、 芳芳和明明两人集邮,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芳芳还比明明多2张.芳芳原来比明明多几张邮票?6、 做一道加法题时,小虎把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3看作5,结果和是86,问正确答案应是多少?D C B A G FE 9 3 8 7+ A B C D E F G 2 0 0 7 +一、填空题:1、99900090002、10183、从三排移三个小猫到下排。

(精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2公开课

(精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2公开课

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 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 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判断:
根据生活常识,在括号里打“√”或打“×”。
(1)太阳可能用左手拿筷子。 ( √ )
(3)抛硬币时,一定正面朝上,不可能背面朝上。
(× )
(4)明天可能会下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可能性(二)
演一演:
有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大笑、 大哭、惊讶,请你从中抽一张, 抽到什么就表演什么。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生活 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可以用 “可能”、“不可能” 或“一 定”来描述。
实验要求:
1、小组合作,一人摸球,一人摇匀球,一人监督, 一人用画正字的方法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 2、每摸出一球记录它的颜色后放回去摇匀再摸 (摸时不准偷看),重复摸20次,最后统计实验的 结果,完成实验记录单。
(√)
(5)小红明天考试一定会得100分。( × )
有一天,佩奇和乔治去郊外游玩,烈日炎 炎,佩奇和乔治都想吃最后一个西瓜,这时 乔治说:“我这有6张数学卡片,分别是1、2、 3、4、5、6,抽到小于3的佩奇你先吃,抽到 大于3的我先吃。”你认为这个规则公平吗?
3、按要求涂一涂。
(1 )指针可能停在红色、黄色或蓝色区域。
(2)指针可能停在红色、黄色或蓝色区域, 并且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红 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确定性:可能性是确定的即事件 发生的概率是确定的
可预测性:可能性是可以预测的 即通过概率论和统计学可以预测 事件发生的概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随机性:可能性是随机的即事件 发生的概率是不确定的
可变性:可能性是可变的即随着 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事件发生的概 率也会发生变化
可能性大小:指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的程度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可 能 性 的 概 念 03 可 能 性 的 大 小 04 可 能 性 的 应 用 05 可 能 性 的 局 限 性 和 注 意 事 项
概率分布:描述随机变量所 有可能取值及其对应的概率
概率: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通常用0到1之间的 数字表示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值表示
概率分布:描述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对应概率的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描述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函数其值表示随机变 量在某个区间内的概率密度
概率:表示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大 小概率越大可能 性越大
频率:表示事件 发生的频率频率 越高可能性越大
期望值:表示事 件发生的期望值 期望值越大可能 性越大
置信区间:表示 事件发生的置信 区间置信区间越 窄可能性越大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概率成正比 样本空间:样本空间越大可能性越小 独立性:事件之间相互独立可能性大小不受影响 依赖性:事件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可能性大小受依赖关系影响
风险评估:评估不同决策的风险和可能性以做出最佳决策 机会识别:识别可能的机会和可能性以抓住机遇 资源分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合理分配资源 决策制定: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制定决策方案
注意事项:在决 策时要考虑到可 能性的局限性不 能盲目乐观或悲 观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随笔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随笔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随笔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随笔1《可能性》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初步认识,要使学生对随机现象有初步的理解,必须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概率的意义,因此我非常重视过程性目标的达成。

让学生通过猜测、体验、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则是不确定的。

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________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使我对统计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注重统计内容的真实性统计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定量刻画和把握,其结果通常都是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都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

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统计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切实感受数据的客观性和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公正性。

注重在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融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让每位学生经历统计的每一个环节。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猜牌魔术情境导入新课,又设计了一个学生很常见又喜欢的摸奖活动,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的活动中,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思。

小学概率问题 知识点总结

小学概率问题 知识点总结

小学概率问题知识点总结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通过概率问题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总结小学数学中涉及概率问题的知识点,并简要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计算方法、概率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概率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概率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事件、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

事件是指一个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如抛掷一个骰子,出现1点、2点、3点、4点、5点或6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事件。

随机试验是指重复进行的具有随机性的实验,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如抛掷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为{正面,反面}。

概率计算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概率计算主要涉及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等。

事件的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P(A)表示,其中A是事件。

对于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S,事件A的概率P(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P(A) = n(A)/n(S)其中n(A)表示事件A发生的结果的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S的结果的个数。

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抛掷一个骰子得到奇数点数和偶数点数就是互斥事件。

对于两个互斥事件A和B,它们的概率之和为1,即P(A)+P(B) = 1。

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的对立事件是不发生A的事件,即A和A的对立事件互斥并且它们的概率之和为1。

用例和掷骰子是经常用来教授学生概率知识的例子之一,且相关的问题也经常考察学生对于概率知识的掌握情况。

概率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小学生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通常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图表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解决。

实际操作是指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观察来获取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概率。

图表分析是指通过图表来展示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如用概率树图、频率分布表等来展示事件的概率分布,让学生通过图表来深入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可能性的大小》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可能性的大小》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可能性的大小》︳西师大版教学目标•掌握可能性的大小的概念。

•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能够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大小的概念。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如何让学生根据实际事例快速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知识点1:可能性的大小的概念。

•知识点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知识点3: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的概念。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介绍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引出“可能性的大小”的概念。

场景:小明在家里摆出了一张普通的扑克牌,他要从中抽出一张红心A,那么这个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

步骤二:探究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根据实际例子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案例1:小刚在花园里捉蝴蝶,他想捉到一只彩蝶,这个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案例2:在学校的体育馆里,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在排队跑步,小丽比小娟跑得快,那么小丽赢得比赛的可能性有多大?案例3:小华今天生日,他买了一张彩票,他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教师让学生分析每一个案例,从实际角度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步骤三:总结教师通过比较法,让学生对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总结出比较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比较同一事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可能性大小。

•比较两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步骤四: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1:从扑克牌中随机抽出一张黑桃牌的可能性有多大?问题2:小明今天想在篮球场上击败同学,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问题3:今天学校放假,小华想去游乐园,他乘坐轮胎漂流的可能性有多大?步骤五:评价教师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四位二进制可以表示数的范围 概率计算方法

四位二进制可以表示数的范围 概率计算方法

四位二进制可以表示数的范围概率计算方法四位二进制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是从0000到1111,即从0到15。

这是因为每一位二进制数可以有两个取值,0或1,而四位二进制数可以有16种组合方式。

在概率计算中,我们经常使用概率分布来描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概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计算概率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公式,如加法法则、乘法法则和条件概率等。

加法法则是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互斥事件(即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那么它们的概率可以通过将它们的概率相加来计算。

例如,假设有一个骰子,事件A 表示投掷结果为奇数,事件B表示投掷结果为偶数。

由于奇数和偶数是互斥的,所以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之和为1。

乘法法则是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独立事件(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那么它们的概率可以通过将它们的概率相乘来计算。

例如,假设有两个硬币,事件A表示第一个硬币正面朝上,事件B表示第二个硬币正面朝上。

由于两个硬币是独立的,所以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可以通过将它们的概率相乘来计算。

条件概率是在给定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将两个事件的交集除以给定事件的概率来计算。

例如,假设有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事件A表示从袋子中取出一个红球,事件B表示从袋子中取出一个蓝球。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从袋子中取出的球是红球,那么事件B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将红球和蓝球的交集除以红球的概率来计算。

除了这些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我们还可以使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函数可以用来计算随机变量取某个值的概率。

常见的概率分布函数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总结起来,概率计算是一种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可能性的方法。

在计算概率时,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法则、乘法法则和条件概率等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数学理解。

“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

可能性的学习是学生从二年级已经开始接触,首先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三年级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联系;四年级认识了等可能性。

本单元的学习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几个年级已经掌握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认识了等可能性,故在本单元继续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不感到困难。

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摸索与探究,理解并领会用不同的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知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三、目标定位。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B.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认识可能性的大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知识理论强,比较抽象,故在教学中采取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1)故事情境导入;(2)小组合作讨论;(3)游戏、抢答。

五、过程实施。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采用“生死签”的故事情境导入,在学生回答“这位大臣明天的命运如何时”;学生有可能回答“大臣有可能死,也可能是生”,“大臣生或死的可能性为一半”;“这位大臣生的可能性是,死的可能性也是”等等。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说法的简洁性,得出可能性的大小最好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而揭示课题。

利用有趣的故事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是在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前提下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体验客观事件发生存在着可能性的大小,我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学习的空间,体验“猜测与验证”的过程,感受到事件发生结果的确定性,“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可能性是1”的数据来表示;“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可能性是0”的数据来表示,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用分数来表示。

这一部分的初衷,按我的思路设计是由老师在盒子里变换黄球和白球的个数,让学生说出摸黄球或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结果班上一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回答出结果,造成好的学生一下子理解,后进生跟不上的两极分化的现象,针对产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在设计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后,放手给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可以由以好学生带后进生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得出结论,以“结对子”的方式完成这节课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第2个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由空间,他们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一边放,一边说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既对新知识的加以巩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其中第1题的练习是前面故事的延续,形成一条教学主线,“生死”签的改变等同黄白球的变化引起可能性大小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第2、第3题练习的设计是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作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第4题练习是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给自己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知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六、评价与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教学设计合理流畅,在与孩子们亲切的交流中,知识成螺旋上升的态势,尤其难点的处理层层深入,学生一点也感受不到内容的抽象,而且学得兴致勃勃,时时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特别对于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应该还是比较落实。

本课的不足: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方面练习还是欠缺了一点,没有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有些可以放的环节还是没有完全放开,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去探究。

《设计活动方案》说课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88页。

一、教学目标1、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2、探索运用可能性的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进行合理设计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可能性的大小”这一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范畴,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两部分内容。

《设计活动方案》这一专题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在学生学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其目的是: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提出设计方案后,教材呈现了几种提示性的设计情况,这反映了学生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做一做”是通过另一个实例进一步让学生尝试设计。

而实践活动的内容,则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请学生根据相关的条件,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设计一个促进销售的设计方案。

针对教材的分析,创设教学设想如下:(一)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从游戏中激活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初步感知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用途,为教学做好铺垫,并激活尝试用此方法设计方案的欲望。

(二)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要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课堂的魅力,让课堂“活”起来。

(三)体会数学的用处。

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领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觉到数学的乐趣,学生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强了。

(四)设计开放性的课堂。

《设计活动方案》的内容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素材,是学生活用知识的有效载体。

在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考虑多方面的需要,所以每个设计都要具有开放性。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展设计,为全员,全过程参与提供了机会。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最早参与课改的学校之一,几年的课改实验,使我们对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的领悟,再加上不辍的实践与探索,所以在教学中偶有心得。

学生在课改中,更是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更为投入,并且在知识系统上,已经学习了认识客观事物可能性的大小,了解与相关条件的密切联系,认识了等可能性和分数表示可能性等知识。

因此,学生在已积累的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更强烈,并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有一些游戏既好玩,里面又有许多小秘密,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摸鲨鱼牙”的游戏。

2、介绍“大鲨鱼”的玩具,并说明游戏规则。

3、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摸鲨鱼牙”,鲨鱼有6颗牙齿,按到其中某一颗,鲨鱼嘴会合上,咬住手指。

同学、老师参与游戏,其它同学通过游戏想一想,发生鲨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4、游戏结束后,让大家说一说,鲨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汇报可能性是1/6,并说明理由。

5、教师导入,在游戏中我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鲨鱼咬手指的可能性是1/6,像这样好玩有趣的游戏你能设计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个小小设计师。

板书——设计活动方案。

[通过游戏环节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积极情境,也点明了本课的目的:用实践的方法巩固、探讨数学知识,简短的谈话形成了切入教学明快而强烈的吸引力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小小装配员1、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种口味的果冻,你们看,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

那老师接到了数学王国的一份订单,让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订单要求:要在包装袋中装入若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1/6。

3、老师接到定单后,想到同学们一定能帮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

那让我们用学习过的知识,在小组内按定单要求,试着来设计一个包装果冻的方法,看一看哪组小同学能合作默契,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然后,借助实物进行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最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写出设计的方案。

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对于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是1/6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自己去理解、体会、实践、验证、领悟的。

这样设计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

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5、学生在充分实验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设计出的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

6、在交流各组汇报设计的想法,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不急于否定,而是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

7、交流汇报后,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8、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方案的总数,柠檬口味果冻数量等,找出各种不同方案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9、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设计的基本特点。

[像“可能性”这一类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

不应在教师带领下仅为获一个结论而教学,而应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与探索的机会,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跳跃出来,让他们的灵性无拘无束的展示出来,促进他们在交流、探索、争辩、归纳、提升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三)再次实践、深入理解1、教师出示手中若干支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彩笔,把6枝彩笔装在一盒,使得从中拿出红色彩笔的可能性为1/2。

2、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交流看法。

3、全班同学共同来交流,汇报你的设计方案。

4、教师在实物挂图中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法,相机引导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和设计方法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