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合集下载

消费行为 课件 PPT 第五章 旅游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行为 课件 PPT  第五章 旅游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与旅游行为
三、能力 1 概念 能力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 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旅游者的能力结构 旅游者在感知旅游产品、分析评价旅游 产品、选购旅游产品、保护自我的消费 利益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能力,总的 来说,能力分为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 力。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个性
3 特质论 特质论强调根据具体的心理特征来测定 人的个性。特质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 诸多特质构成的。特质是指人拥有的, 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作为一种神经 心理结构,特质使个体以一贯的方式对 刺激做出反应。特质论并非把个性分为 绝对的类型,而是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 度,每个人在这些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慷慨是一种特质,每个人都可 能有慷慨的特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人的个性之所以有差异,在于不同的人 在各种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卡特尔经 过多年的测查、筛选,找出了反映人的 个性的16种根源特质。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个性
4、其他心理学理论 (1)单一特质论。单一特质论强调某 种个性特质在解释某组特定行为上特别 有效。 (2)西方人格五要素理论。在对字典 中描述人的个性的词进行大量筛选后, 找出关于个性的五个一般性因素,其基 本反映了个性的大部分内容。这五个方 面有外倾性、随和性、责任感、情绪稳 定性、开放性;但这五大要素是基于美 国文化而提出的,对亚洲国家的提炼则 比较少。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其待人接物将比较冷静,做事谨慎并尊 重别人。 3 父母自我状态 人们通过模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威信相 当于父母的人的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一 种状态就是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 态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是非如何、形 成什么样的见解等,不是靠感情而是靠 权威来支配人的行为,并经常支配人们 批评、教诲、指点、教训及道德方面的 行为。

第四章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汇编

第四章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汇编

8、国内综合分类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身心健康动机 探奇求知动机 社会交往动机 求实的经济动机 纪念象征的动机 宗教朝觐的动机
(五)旅游动机的激发
1.影响因素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主体因素:
旅游需要 旅游知觉 旅游者自身状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客体因素:
需要的内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 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需要的属性 对象性 紧张性 驱动性 竞争性 发展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定向运动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神秘感,让 人们充满探求欲,虽然景色还是一样, 但是赋予了很多神秘、惊险、有趣的元 素,赋予了新意。更重要的是与陌生异 性的朋友共同挑战智慧与勇气的极限, 有多了几分浪漫气息。 因此,满足了人们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 要;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及社会交 往等旅游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针对不同需要的激励方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三)旅游者的需要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 去旅行,最终是要找到自我。
——皮寇· 爱耶尔(美国)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旅游者需要的作用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 需要程度的大小决定行为实现程度的大 小 需要的层次决定旅游行为的方式
3、麦金托什分类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健康动机 文化动机 交际动机 地位和声望动机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基本观点:

人是有需要和欲望的,他们随时有待于 满足。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产生动

力。
的 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不同的层次,

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

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上升为支配人行为
的动力。






五种层次需要的心理发展关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秘、惊险、刺激等所有的时尚元素。

活动一开始,数十位陌生的青年男女将
会安排登上一辆班车,而面对面相坐的

肯定是两对异性,漫长、枯燥的旅程使

热情的年轻人很快熟悉起来。下车后, 刚刚建立的友情使4个年轻人组成一个"

战斗团队",将参加到与其他十几个团

队在大森林中争夺神秘宝藏的行列......

一路上,既有山花、瀑布、激流与群山 等美景,同时还有标有宝物的神秘符号、

往等旅游动机
二、旅游者的动机概述
旅 (一)概念

是指激发与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其活 动朝向某个目的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旅 需要是动机的前提 游 需要在得到激发之后产生动机 者 动机的产生需要外界的刺激 的 态 度
旅 (二)旅游动机的功能 游 激励功能 者 指向功能 的 强化功能 态 持续功能 度
旅游心理学
项目四
旅游者的 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
任务一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案例引导
“十一”假期之际,有甲、乙、丙、丁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子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子

胆汁质代表‎人物:张飞,李逵多血质代表‎人物:王熙凤粘液质代表‎人物:薛宝钗、周恩来抑郁质代表‎人物:林黛玉彼得、杰克、保罗、瓦鞑是四个‎歌剧迷,这一天晚上‎,著名的达丝‎尼歌剧团来‎到塔什剧院‎演出。

可是由于路‎上塞车,等四个人兴‎冲冲赶到歌‎剧院的门口‎时,歌剧在10‎分钟前就开‎演了。

为了保证演‎出不受干扰‎,剧院规定,开演10分‎钟后,停止检票,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等‎2个小时后‎开演的下一‎场。

这时候,激动不已的‎彼得早就没‎有耐心向检‎票员求情了‎,他向检票员‎怒吼:“我有票为什‎么不让我进‎,规矩是人制‎定的,为什么偏偏‎是10分钟‎,而不是11‎分钟?再说是因为‎塞车我们才‎迟到的。

你认为塞车‎是我们的过‎错吗?“那是市政交‎通问题,我们是受害‎者,你得让我进‎去……”一边说一边‎推撞着检票‎员,越说越激动‎,越推越用力‎。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寻找机会的‎瓦鞑趁彼得‎推撞检票员‎的瞬间,偷偷从检票‎员上举的右‎臂下钻了进‎去,边走还边回‎头做鬼脸。

在这期间,保罗干脆走‎进了剧院旁‎的一个小酒‎吧,一边品尝着‎威士忌,一边等待下‎一场演出的‎开始。

而杰克,一刻不停地‎抱怨自己,我怎么这么‎倒霉,昨天不小心‎摔坏了一只‎珍贵的花瓶‎,今天看演出‎又迟到了,要是我早点‎来,现在不就看‎成了。

唉,我这人怎么‎这么蠢!彼得,胆汁质瓦鞑,多血质保罗,粘液质杰克,抑郁质旅游行为;不文明行为‎【论文摘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经常‎容易产生不‎文明旅游行‎为,这种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成为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纠正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

文章分析了‎国内旅游和‎国外旅游中‎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现‎状表现,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消除不‎文明旅游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明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游客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在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游客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1.⼊境初期阶段:求安全⼼理,求新、求异⼼理
游客初到⼀地,兴奋激动,但由于⼈⽣地不熟、语⾔不通、环境不同,因⽽会产⽣茫然和不安全感,这个阶段游客求安全的⼼态表现得⾮常突出,甚⾄上升为他们的主要需求。

同时,游客这时的注意⼒和兴趣从⽇常⽣活转移到旅游⽬的地,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看、想要问、都想知道,⼀些当地⼈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在游客眼⾥可能事⼀件新鲜事。

这时导游⼈员应多组织些轻松愉快的参观游览活动,对游客提出的在导游⼈员看来似乎事幼稚可笑的问题也应该认真的回答,以满⾜游客求新、求异的⼼理需求。

2.个性表露阶段:懒散⼼理、求全⼼理
随着旅游活动的进展、接触的增多,旅游团成员间、游客与导游⼈员间越来越来熟悉,游客开始感觉轻松愉快,这时会产⽣⼀种平缓、轻松的⼼态,游客的性格开始暴露,其⼼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懒散⼼理。

游客的弱点越来越暴露,时间概念差,群体观念弱,游览活动中⾃由散漫,丢三落四,旅游团成员间的⽭盾逐渐显现。

求全⼼理。

⼈民花钱外出旅游,往往把旅游活动理想化,希望旅游活动的⼀切都时美好的、理想的,从⽽产⽣⽣活上、⼼理上的过⾼要求。

游客在这⼀阶段提出的问题范围更⼴泛、更深刻,个别游客还会提出⼀些不友好、挑衅性的问题。

导游⼈员在这⼀阶段的⼯作最为艰巨、最容易出差错。

这个阶段最能考验导游⼈员的组织能⼒和独⽴处理问题的能⼒,是对其导游技能、⼼理素质的⼀次重要考验。

3.离境前阶段:忙于个⼈事务
旅游活动后期,游客要买称⼼如意的旅游纪念品,还要考虑⾏李是否超重等,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处理⾃⼰的事务,必要时做⼀些弥补和补救⼯作,使前⼀段时间游客未能得到满⾜的个别要求得到满⾜。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个性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个性
▪ 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木、水、火、 土五种类型。
精选课件
10
气质类型举例
(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1927):
▪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 伯羞、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 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 喜社交、好管事;
▪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 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 不听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 吃亏。
▪ 这一类型的旅游者因能去一些不被人知道的 旅游地、获得新的经历,而避免出现那些意 料之中和雷同的事而感到满意。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图7-2 美国人个性类型分析图示
-
表 7 3
安 乐 小 康 型 和 追 新 猎 奇 型 旅 游 者 的 行 为 差 异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图7-3 美国人的个性类型与旅游地关系的分布曲线
Hy
癔病
0.50
Ma
轻躁狂
0.24
Pd
病态人格 0.02
Sc
精神分裂症 0.69
Pa
偏执狂
0.39
Pt 精神衰弱 0.49
D
抑郁症
0.49
Hs
疑病症
0.56
Si 社会内向 0.60
Mf
性变态
0.74
精选课件
0.49 0.01 0.08 0.01
0.13 0.09 0.07 0.17 0.04 0.04
精选课件
25
四、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即使同卵双生子被分开抚养, 他们之间的相像程度也比异卵兄弟姐妹更高,说明遗传对 人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也表明,他们被分开抚养的时间越 长,两个人之间的就差别越大。

第六章旅游者个性

第六章旅游者个性

我们日常所说的“气质”和心
理学上的“气质”是一样的吗?
如何去接待各种气质的客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
旅游者的性格呢?
现代人总是说 “要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总会与别人有不同之处呢?
如果有人问你是怎样的人,你会如何回答呢?
当问及你崇拜的人个性如何,你能够描述吗?
本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机会,去认识自己的
后来心理学家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 心活动,主要指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扮演着不同的 角色,表现出不同的个人特征。
一 .人格(personality)的含义
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参与一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参与一定 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的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柏恩的人格分析理论—PAC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
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 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之为 力必多(libido)。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 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而心理中心旅游者往往是前者的追随者成为新旅游目的地的不同个性类型旅游者行为特征对比不同个性类型旅游者行为特征对比安乐小康型追新猎奇型喜欢熟悉的旅游地喜欢去一般旅游者足迹未到之处喜欢旅游地老一套的活动喜欢追新猎奇在新地区捷足先登活动量小活动量大喜欢坐车前往旅游地喜欢乘飞机去旅游地喜欢设备齐全的食宿设施如家庭式旅馆和游客商店喜欢旅游服务设施提供较好的旅馆和饮食服务但不一定要求现代化的旅馆游客吸引物要少喜欢熟悉的气氛熟悉的娱乐活动异国情调要少喜欢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喜欢把旅游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包价旅要求有基本的旅游安排交通和旅馆要求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旅游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既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又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对开展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有一定的帮助。

一、对旅游者的心理分析旅游者心理活动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刺激物的反映活动,是人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复杂的活动方式。

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从始至终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它成为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对旅游者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个性等方面,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的影响。

(一)旅游者的知觉近半个世纪的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表明,旅游者在旅游决策阶段对酒店的印象、需求、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过程以及旅游行为的效果评价等,都与旅游者知觉过程中接收的信息及其知觉者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知觉是理解旅游者心理和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设施设计时,大堂副理若能全面综合考虑不同材料的特性,巧妙地运用材质的特征,会丰富旅游者的知觉。

大堂副理还应注意旅游设施、环境等给旅游者所造成的味觉、触觉、嗅觉诸方面的心理感受的研究。

旅游设施在设计、建设等各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者的各种感知,使旅游者有一个好的知觉效果。

(二)旅游者的需要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现代化酒店、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但是仅仅凭先进的硬件设施,是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只有在了解旅游者的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作为一名酒店的大堂副理,要善于学会分析旅游者的需要,从而让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在旅游心理学中,需要分为单一性和复杂性,对于单一性的游客,大堂副理要加倍小心地避免可能出现的不一性或非单一性,而对于那些复杂性的游客,大堂副理可以针对性的为她们提供一些新奇的服务,从而提高旅游者对酒店的满意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吴必虎, 1997,地理学报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2、对距离的知觉
实际距离:两地之间的实际公里数。 感知距离:除公里外,还有人们所用的时间、消耗精力、资
金和体验等。而实际距离具有以下两种作用: ➢阻止作用 ➢激励作用
结论
➢游客满意度与游客推荐意向之间存 在着很强的正相关系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深圳华侨城游客信息来源统计
信息 渠道
电视
报纸
比例 (%)
21.97
14.96
杂志 9.06
广告 17.31
朋友 同事
28.7
其他
双重 渠道
8 64.96
董观志 1999 经济地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京入境游客旅游认知差异比较研究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谢 晖 ,保继刚 2006 旅游学刊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1、对目的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通常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旅游决策阶段和旅游消费行为 实施阶段。 ➢其中,旅游决策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游者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实施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 游者对旅游行为的满足感和享受感。
第四章 旅游知觉与旅游行为
旅游者知觉(概念、特性、影响因素)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旅游感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1、对目的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通常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旅游决策阶段和旅游消费行为 实施阶段。 ➢其中,旅游决策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游者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实施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 游者对旅游行为的满足感和享受感,影响忠诚度。
实际距离:两地之间的实际公里数。 感知距离:除公里外,还有人们所用的时间、消耗精力、资
金和体验等。而实际距离心理
阻止和激励作用的表现
中国城市居民关于目的地选择的态度和行为 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态度上偏好远城自然景观 ,行为上选择近城目的地。(吴必虎, 1997 )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游客对旅游地的知觉
——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
作为潜在或现实游客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 持有的一种印象, 旅游目的地意象往往使游客 产生一定的色彩认知, 而部分目的地也乐于以 色彩来定位自己, 如 “北京的五色之都” 、“七 彩云南”、“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多彩之城”、“法国 南部图卢兹的玫瑰之城”。
对于预期性的估计要比追溯性的估计时间显得长些。 ➢ 时间知觉明显地依赖于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例
3、对时间的知觉(时间比)
➢ 时间知觉是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客观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
➢ 时序知觉: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 件发生的先后。
➢ 持续知觉: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 延续的时间长短。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 人的时间知觉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 ➢ 一般来说,对持续时间越注意,就越觉得时间长;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VS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1、对目的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通常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旅游决策阶段和旅游消费行为 实施阶段。 ➢其中,旅游决策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游者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实施阶段的知觉印象影响旅 游者对旅游行为的满足感和享受感,影响忠诚度。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马秋芳(2006) 旅游学刊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游客满意度评定:
➢ 整体上,这次旅行与你期望的怎样(1=远远差于我所 期望的,5=远远好于我所期望的);期望差异
➢ 这次旅游值得你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付出吗(1=非常不 值,5=非常值得);花费所获
➢ 与你所去过的类似旅游城市经历相比,此次西安之行 怎样(1=最糟糕的,5=最好的);与其他目的地比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橙色代表,寓意悠久隽 永的人文传统; 蓝色代表,寓意简洁大 方的现代气质; 紫色代表,寓意时尚绚 丽的都市生活; 绿色代表,寓意自然和 谐的居住环境; 用灰色代表,寓意大度 包容的文化积淀。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2、对距离的知觉
旅京入境游客旅游认知差异比较研究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意象
——选择目的地极为重要的阶段
意象的概念最早由Boulding于1956年提出, 其探讨了意象在人类经济活动或其他领域中所扮 演的角色。1960年, 凯文·林奇(K.Linch)将意象 理论应用于城市研究,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 城市意象理论, 其所指出的城市意象五元素: 道 路(path)、边界(edge)、 区域(domain)、 节点 (node)和标志物(1andmark)。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1、对目的地的知觉
➢在旅游决策阶段,知觉的信息来自经验、媒体 宣传、广告激励作用。
➢旅游进行阶段,知觉的信息来自旅游者亲身经 历、感受(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知觉)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知觉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知觉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3、对时间的知觉(时间比) 时间知觉是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客观的持
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一般: “旅途要快,游览要慢,旅游活动安排要准时”
“一快、二慢、三准时”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知觉
➢ 总体上你对此次西安之行是否满意(1=非常不满意, 5=非常满意)。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游客忠诚度评定:
➢ 今后你有可能再次访问西安吗(1=根本不 可能,5=一定会)
➢ 你会把西安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吗(1=根 本不会,5=一定)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马秋芳(2006) 旅游学刊
旅游心理——旅游者个性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