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
合集下载
消费行为 课件 PPT 第五章 旅游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个性心理特征与旅游行为
三、能力 1 概念 能力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 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旅游者的能力结构 旅游者在感知旅游产品、分析评价旅游 产品、选购旅游产品、保护自我的消费 利益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能力,总的 来说,能力分为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 力。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个性
3 特质论 特质论强调根据具体的心理特征来测定 人的个性。特质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 诸多特质构成的。特质是指人拥有的, 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作为一种神经 心理结构,特质使个体以一贯的方式对 刺激做出反应。特质论并非把个性分为 绝对的类型,而是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 度,每个人在这些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慷慨是一种特质,每个人都可 能有慷慨的特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人的个性之所以有差异,在于不同的人 在各种特质上有不同的表现。卡特尔经 过多年的测查、筛选,找出了反映人的 个性的16种根源特质。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个性
4、其他心理学理论 (1)单一特质论。单一特质论强调某 种个性特质在解释某组特定行为上特别 有效。 (2)西方人格五要素理论。在对字典 中描述人的个性的词进行大量筛选后, 找出关于个性的五个一般性因素,其基 本反映了个性的大部分内容。这五个方 面有外倾性、随和性、责任感、情绪稳 定性、开放性;但这五大要素是基于美 国文化而提出的,对亚洲国家的提炼则 比较少。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其待人接物将比较冷静,做事谨慎并尊 重别人。 3 父母自我状态 人们通过模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威信相 当于父母的人的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一 种状态就是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 态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是非如何、形 成什么样的见解等,不是靠感情而是靠 权威来支配人的行为,并经常支配人们 批评、教诲、指点、教训及道德方面的 行为。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三、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 P由于同情亲朋管教孩子 A用于解决难题,计划开支 C用于外出旅游、娱乐 用于旅游业的宣传,即吸引儿童自我 说服父母 自 我 打动成人自我( “儿童自我”动心,“家长 自我” 放心,“成人自我”觉得省心。 ) 四、提平行互补的人际交往方式 家长命令--儿童服从 儿童任性--家长抚慰 成人理智--成人理智 诱导成人理智式
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了神经系统对人 气质的影响,这是其致命的缺陷。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根据人体内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在人 身上所占比例不同而决定的。 胆汁质:热情果断 精力旺盛 情绪变化剧烈 抑制 较差 外向性明显 多血质:活泼好动 对事物敏感反应迅速 注意力 和兴趣容易转移 表现外向 (兴趣广泛但坚持 不了多久) 粘液质:安静稳重 反应缓慢(不迟钝)沉默寡 言 情绪不外露 内向性 (作决定需要较长时间 不太外露) 抑郁质:孤僻 多愁善感 易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 细节 内向性
享乐型 旅行者
梦想型 旅行者
经济型 旅行者
探险型 旅行者
担心型 旅行者
旅游者基本类型
二、生活形态与旅游行为 1.清静安宁的人 一般不喜欢旅游,要去的话幽 静的度假地是其首选 2.交际型的人 乐于到国外旅游,对异国文化感 兴趣 3.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娱乐是次要动机 把旅游当 作了解他人、了解他乡习俗和文化的良机 4.使用信用卡的人 活跃自由不怕花钱 敢买头等 客票 敢住豪华旅馆 在赊购旅游产品时也处之 坦然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 婴儿 童年 成年 活动型:手脚乱动;闲坐不住;接受任务快、好 活动、不知倦、强烈的事业心 情绪型:经常哭闹;易激动、难相处;反应强度 大、喜怒无常 社交型:孤独时哭闹的凶;易受教育的影响;渴 望建立良好关系、善交际 冲动型:性急哭闹;坐立不安、注意分散;缺乏 抑制能力、行动不思索、讨厌。
第四章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汇编

8、国内综合分类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身心健康动机 探奇求知动机 社会交往动机 求实的经济动机 纪念象征的动机 宗教朝觐的动机
(五)旅游动机的激发
1.影响因素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主体因素:
旅游需要 旅游知觉 旅游者自身状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客体因素:
需要的内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 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需要的属性 对象性 紧张性 驱动性 竞争性 发展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定向运动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神秘感,让 人们充满探求欲,虽然景色还是一样, 但是赋予了很多神秘、惊险、有趣的元 素,赋予了新意。更重要的是与陌生异 性的朋友共同挑战智慧与勇气的极限, 有多了几分浪漫气息。 因此,满足了人们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 要;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及社会交 往等旅游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针对不同需要的激励方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三)旅游者的需要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 去旅行,最终是要找到自我。
——皮寇· 爱耶尔(美国)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旅游者需要的作用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 需要程度的大小决定行为实现程度的大 小 需要的层次决定旅游行为的方式
3、麦金托什分类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健康动机 文化动机 交际动机 地位和声望动机
第4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 3)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形成
➢ 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做出有关旅游的决定。一般而言,旅游者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识别旅游需求
或旅游环境、寻找旅游相关信息、做出旅游决策三个阶段。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3态度改变与旅游行为
➢ 1)改变态度的可能性 ➢ (1)改变态度是可能的 ➢ (2)改变态度的两种形式
点击添加文本 会有“看景不如听景”的观感,还有些旅游者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说明旅游者的态
度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 1)态度与旅游偏好 ➢ (1)态度的强度 ➢ (2)态度的复杂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2)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
点击添加文本
(1) 先天 遗传
点击添加文本
(3) (2) 成熟 后天 度。 环境
因素。
点击添加文本
(4) 学习。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 (1)气质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 态度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它由三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
意向成分(见图4—5)。
点击添加文本
➢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与旅游行为

月收入5000-10000元的请选择国内游;
月收入3000-5000元的请选择省内游;
月收入2000-3000元的请选择郊游;
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请选择梦游;
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请选择地沟油。
旅游者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
三、社会条件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提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完善旅游设施能提高 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
旅游者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经济条件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的行为,是以一定的经济 基础条件来支撑的。当一个人的经济收入仅够 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时,他不会有多余的财力 去支付旅游的开销,更不会产生旅游动机。
旅游者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
网上小段子
月收入3万元以上的朋友可以考虑选择欧洲游;
月收入1—2万的请选择东南亚游;
旅游者需要的类型
社会交往的需要
旅游者需要的类型
审美的需要
上:江西婺源油菜花海 右上:缅甸仰光大金塔 右下:希腊爱琴海
旅游者需要的类型
自我实现的需要
上:北极探险 右上:西藏墨脱徒步 右下:横渡马六甲海峡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 其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 部动力。
动机是由个体产生某种需要时所激发 的。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主要心理特征
积极性
消极性
热情、果敢、精力 冲动、急躁、难以自
充沛等
制等
活泼机敏、反应灵 情绪易变、轻率、浮 活、感情丰富等 躁等
含蓄、平和、自制 行事刻板、守旧、慢
力强等
条斯理等
情绪稳定、深思熟 行为孤僻、优柔寡断、 虑、细心谨慎等 不太合群等
气质分析
青少年旅游者行为与个性

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为青少 年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机制。例如,具有某种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是否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最要好同 伴的吸烟行为是否会改变青少年的个性特征?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帮助我们更深入 地理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青少年的个性特征。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可以影响他们的吸烟 行为。一些研究表明,具有冒险、好奇心强、寻求刺激等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更容 易尝试吸烟。另一方面,那些对健康和安全更为敏感的青少年可能更倾向于避免 吸烟。因此,理解并塑造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他们的吸烟行 为。
接下来是青少年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同伴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 素,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青 少年的最要好同伴吸烟,那么他们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可能是因 为青少年在同伴的压力下,更可能去模仿和学习他们的行为。因此,对青少年最 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进行干预,可能是减少青少年吸烟的有效途径。
3、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未来旅游业将更加注重满足青少年旅游者的个性化 需求。例如,定制旅行、小团游和特色住宿等将更加受欢迎。这些服务可以更好 地满足青少年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在旅行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感。
4、可持续旅游: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社会贡献的,青少年旅游者将更 加注重可持续旅游。他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环保型的旅游目的地和活动,以减少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也将贯穿于青少年的教育 过程中,促使他们在未来的旅行中更加环保和社会责任。
影响因素
青少年旅游者的行为与个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和教 育:
旅游者的个性 分析

五.人格心理特征与旅游行为
人格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 和行为,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一)气质 1.含义: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在行为
活动中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稳定的人格心理特 征,它主要表现在情感活动的速度、强度、变化 幅度以及隐性等方面。也能通过人的言语和行为 的动态特点表现出来。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其作用是 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 统一、和谐。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健康的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 认识自我、愉快地接受自我、延伸自我 和创造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部曲。
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生物遗传因素(前提和基础)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 的不同而异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 作用和结果
粘液质
1 7 10 13 18 22 26 30 33 39 43 45 49 55 57
抑郁质
3 5 12 15 20 24 28 32 35 37 41 47 51 53 59
类型
特
气勃勃,争强好斗,做事果断, 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开朗,积极,坦率,刚强;容易感情用事, 任性,脾气暴躁,情绪不够稳定,表里如一。
性格内向、文静,家庭观念强,比较传统,有较高的 教养,爱整洁,对身体特别注意,生活条件优越,对 幽静的生活非常注重,一般选择气候宜人、环境优 美 、宁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喜欢平静的旅游生活, 不喜欢冒险性的旅游活动。 性格外向,爱交际,比较活跃,充满自信,非常喜欢 旅游,希望自己有更多与别人相互接触的机会,喜欢 到陌生地去旅游,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爱结交一些新 朋友,联络老朋友。 多数为意志坚强的年轻人,敢于吃苦耐劳,旅游过程 中,不注重享受,也不苛求旅游服务条件,只追求旅 游活动中新鲜和刺激的感受。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个性

▪ 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木、水、火、 土五种类型。
精选课件
10
气质类型举例
(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1927):
▪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 伯羞、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 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 喜社交、好管事;
▪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 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 不听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 吃亏。
▪ 这一类型的旅游者因能去一些不被人知道的 旅游地、获得新的经历,而避免出现那些意 料之中和雷同的事而感到满意。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图7-2 美国人个性类型分析图示
-
表 7 3
安 乐 小 康 型 和 追 新 猎 奇 型 旅 游 者 的 行 为 差 异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图7-3 美国人的个性类型与旅游地关系的分布曲线
Hy
癔病
0.50
Ma
轻躁狂
0.24
Pd
病态人格 0.02
Sc
精神分裂症 0.69
Pa
偏执狂
0.39
Pt 精神衰弱 0.49
D
抑郁症
0.49
Hs
疑病症
0.56
Si 社会内向 0.60
Mf
性变态
0.74
精选课件
0.49 0.01 0.08 0.01
0.13 0.09 0.07 0.17 0.04 0.04
精选课件
25
四、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即使同卵双生子被分开抚养, 他们之间的相像程度也比异卵兄弟姐妹更高,说明遗传对 人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也表明,他们被分开抚养的时间越 长,两个人之间的就差别越大。
精选课件
10
气质类型举例
(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1927):
▪ A型气质的特点是温和、老实稳妥、多疑、 伯羞、依赖他人、受斥责就丧气;
▪ 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觉灵敏,恬静、不怕羞、 喜社交、好管事;
▪ AB型的气质特点是上述两者的混合型;
▪ O型气质的特点是志向坚强、好胜、霸道、 不听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 吃亏。
▪ 这一类型的旅游者因能去一些不被人知道的 旅游地、获得新的经历,而避免出现那些意 料之中和雷同的事而感到满意。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图7-2 美国人个性类型分析图示
-
表 7 3
安 乐 小 康 型 和 追 新 猎 奇 型 旅 游 者 的 行 为 差 异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图7-3 美国人的个性类型与旅游地关系的分布曲线
Hy
癔病
0.50
Ma
轻躁狂
0.24
Pd
病态人格 0.02
Sc
精神分裂症 0.69
Pa
偏执狂
0.39
Pt 精神衰弱 0.49
D
抑郁症
0.49
Hs
疑病症
0.56
Si 社会内向 0.60
Mf
性变态
0.74
精选课件
0.49 0.01 0.08 0.01
0.13 0.09 0.07 0.17 0.04 0.04
精选课件
25
四、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即使同卵双生子被分开抚养, 他们之间的相像程度也比异卵兄弟姐妹更高,说明遗传对 人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也表明,他们被分开抚养的时间越 长,两个人之间的就差别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基本观点:
游
人是有需要和欲望的,他们随时有待于 满足。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产生动
者
力。
的 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不同的层次,
态
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
度
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上升为支配人行为
的动力。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五种层次需要的心理发展关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态
秘、惊险、刺激等所有的时尚元素。
度
活动一开始,数十位陌生的青年男女将
会安排登上一辆班车,而面对面相坐的
旅
肯定是两对异性,漫长、枯燥的旅程使
游
热情的年轻人很快熟悉起来。下车后, 刚刚建立的友情使4个年轻人组成一个"
者
战斗团队",将参加到与其他十几个团
的
队在大森林中争夺神秘宝藏的行列......
态
一路上,既有山花、瀑布、激流与群山 等美景,同时还有标有宝物的神秘符号、
度
往等旅游动机
二、旅游者的动机概述
旅 (一)概念
游
是指激发与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其活 动朝向某个目的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者
的
态
度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旅 需要是动机的前提 游 需要在得到激发之后产生动机 者 动机的产生需要外界的刺激 的 态 度
旅 (二)旅游动机的功能 游 激励功能 者 指向功能 的 强化功能 态 持续功能 度
旅游心理学
项目四
旅游者的 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
任务一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案例引导
“十一”假期之际,有甲、乙、丙、丁
旅 四人决定外出旅游。其中,甲决定到
游 一个环境优美的乡村去亲近大自然、
者 体验田园生活,乙决定到沙漠探险、
的
挑战自我极限,丙决定到临近的城市 探访自己的亲朋好友、联络一下感情,
态 丁决定到城市周边的景点悠然地待上
态 的标号按顺序到访设置在实际环境中的
度 12个点标,并在点标处划卡确认,或接 通低压电源线路,在某处也许还有一些智
力题拦路。
旅
通常都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 而活动内容包括:"森林童话";"碧海
游
晴天";"旷野传奇";"合力制胜"等.定
者
向运动中最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就是"森
的
林童话",因为这里可以找到浪漫、神
旅 (三)动机的属性 游 始发性 者 内隐性 的 变化性 态 冲突性 度
旅 (四)旅游者的动机 游 1、旅游者动机产生的条件 者 时间、经济、社会 的 态 度
(四)旅游动机的类型
旅 1、田中喜一分类法
游 者
➢ 心理动机
的 ➢ 精神动机
态 ➢ 身体动机
度 ➢ 经济动机
2、 托马斯分类法
旅
游
➢ 文化教育动机
态机
➢ 自我尊重动机
度
5、波乃克分类法
旅
➢ 休养动机 ➢ 文化动机
游
➢ 社会动机
者
➢ 体育动机
的
➢ 政治动机
态
➢ 经济动机
度
6、刘纯分类法
➢ 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完善的动机
旅 ➢ 基本智力动机
游 ➢ 探索动机
者 ➢ 冒险动机
的
➢ 一致性动机 ➢ 复杂性动机
态
度
7、邱扶东分类法
旅 ➢ 身心健康动机
度 几天、放松身心。四人最终都达成了
自己的心愿,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问题思考:
旅 游
1、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旅游行为?
者 2、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旅游行为的差异,
的 尤其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 的差异?
态
度
一、旅游者的需要
旅 (一)需要的概念和属性
游 1、概念
者 的
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些生理或心理因 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 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针对不同需要的激励方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三)旅游者的需要
旅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 去旅行,最终是要找到自我。
游
者 的
——皮寇·爱耶尔(美国)
态
度
旅 1、旅游者需要的作用
游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
者 的
需要程度的大小决定行为实现程度的大 小
需要的层次决定旅游行为的方式
态
度
旅 2、旅游者需要的类型 游 好奇心需要 者 社会交往需要 的 审美需要 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度
定向运动
旅
定向运动(简称PWT)是一种体育赛事, 最早起源于雅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世
游 界范围内的时尚运动,参与者利用一张详
者 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
的
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内 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队员必须按照地图
态
旅游者自身状况
度
(2)客体因素:
旅
旅游客体的类型
游
吸引力大小
者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的
态
度
旅 (3)外部条件:
游
意识形态
者
社会状况
的
经济状况
态
环境状况
度
旅 2.旅游动机的激发:
游
第一,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者
第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的
第三,拓展旅游接待能力
态
第四,宏观环境营造
度
第五,加强宣传营销
任务二
者 的
➢ 休息和娱乐动机
态
➢ 种族传统动机
度
➢ 其他动机
3、麦金托什分类法
旅
游
➢ 健康动机
者
➢ 文化动机
的 态
➢ 交际动机 ➢ 地位和声望动机
度
4、奥德曼分类法
旅
游 ➢ 健康动机 ➢ 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
者 的
➢ 好奇动机 动机 ➢ 体育动机 ➢ 专业或商业动机 ➢ 寻找乐趣的动 ➢ 探亲访友动机
态
映。
度
需要的内涵
旅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 游 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者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的 态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度
旅 2、需要的属性 游 对象性 者 紧张性 的 驱动性 态 竞争性 度 发展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游 者
➢ 怀旧动机 ➢ 文化动机 ➢ 交际动机
的 ➢ 审美动机
态 ➢ 从众动机
度
8、国内综合分类法
旅
➢ 身心健康动机 ➢ 探奇求知动机
游 ➢ 社会交往动机
者 ➢ 求实的经济动机
的 ➢ 纪念象征的动机
态 ➢ 宗教朝觐的动机
度
(五)旅游动机的激发
1.影响因素
旅 游
(1)主体因素:
者
旅游需要
的
旅游知觉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一、个性概述
旅
有人热情奔放,有人冷淡孤僻
游
有人聪慧敏捷,有人反应迟钝
者
有人顽强果断,有人优柔寡断
的
有人善良助人,有人恃强凌弱
态
……
度
(一)个性定义
旅
又叫人格,是一个人在其社会实践活动 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
度
不可预料的困难与突发事件......
定向运动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神秘感,让
人们充满探求欲,虽然景色还是一样,
旅
但是赋予了很多神秘、惊险、有趣的元
游
素,赋予了新意。更重要的是与陌生异
者
性的朋友共同挑战智慧与勇气的极限,
的
有多了几分浪漫气息。
态
因此,满足了人们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 要;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及社会交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旅 基本观点:
游
人是有需要和欲望的,他们随时有待于 满足。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产生动
者
力。
的 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不同的层次,
态
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
度
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上升为支配人行为
的动力。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五种层次需要的心理发展关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态
秘、惊险、刺激等所有的时尚元素。
度
活动一开始,数十位陌生的青年男女将
会安排登上一辆班车,而面对面相坐的
旅
肯定是两对异性,漫长、枯燥的旅程使
游
热情的年轻人很快熟悉起来。下车后, 刚刚建立的友情使4个年轻人组成一个"
者
战斗团队",将参加到与其他十几个团
的
队在大森林中争夺神秘宝藏的行列......
态
一路上,既有山花、瀑布、激流与群山 等美景,同时还有标有宝物的神秘符号、
度
往等旅游动机
二、旅游者的动机概述
旅 (一)概念
游
是指激发与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其活 动朝向某个目的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者
的
态
度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旅 需要是动机的前提 游 需要在得到激发之后产生动机 者 动机的产生需要外界的刺激 的 态 度
旅 (二)旅游动机的功能 游 激励功能 者 指向功能 的 强化功能 态 持续功能 度
旅游心理学
项目四
旅游者的 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
任务一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案例引导
“十一”假期之际,有甲、乙、丙、丁
旅 四人决定外出旅游。其中,甲决定到
游 一个环境优美的乡村去亲近大自然、
者 体验田园生活,乙决定到沙漠探险、
的
挑战自我极限,丙决定到临近的城市 探访自己的亲朋好友、联络一下感情,
态 丁决定到城市周边的景点悠然地待上
态 的标号按顺序到访设置在实际环境中的
度 12个点标,并在点标处划卡确认,或接 通低压电源线路,在某处也许还有一些智
力题拦路。
旅
通常都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 而活动内容包括:"森林童话";"碧海
游
晴天";"旷野传奇";"合力制胜"等.定
者
向运动中最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就是"森
的
林童话",因为这里可以找到浪漫、神
旅 (三)动机的属性 游 始发性 者 内隐性 的 变化性 态 冲突性 度
旅 (四)旅游者的动机 游 1、旅游者动机产生的条件 者 时间、经济、社会 的 态 度
(四)旅游动机的类型
旅 1、田中喜一分类法
游 者
➢ 心理动机
的 ➢ 精神动机
态 ➢ 身体动机
度 ➢ 经济动机
2、 托马斯分类法
旅
游
➢ 文化教育动机
态机
➢ 自我尊重动机
度
5、波乃克分类法
旅
➢ 休养动机 ➢ 文化动机
游
➢ 社会动机
者
➢ 体育动机
的
➢ 政治动机
态
➢ 经济动机
度
6、刘纯分类法
➢ 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完善的动机
旅 ➢ 基本智力动机
游 ➢ 探索动机
者 ➢ 冒险动机
的
➢ 一致性动机 ➢ 复杂性动机
态
度
7、邱扶东分类法
旅 ➢ 身心健康动机
度 几天、放松身心。四人最终都达成了
自己的心愿,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问题思考:
旅 游
1、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旅游行为?
者 2、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旅游行为的差异,
的 尤其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 的差异?
态
度
一、旅游者的需要
旅 (一)需要的概念和属性
游 1、概念
者 的
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些生理或心理因 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 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针对不同需要的激励方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三)旅游者的需要
旅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 去旅行,最终是要找到自我。
游
者 的
——皮寇·爱耶尔(美国)
态
度
旅 1、旅游者需要的作用
游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
者 的
需要程度的大小决定行为实现程度的大 小
需要的层次决定旅游行为的方式
态
度
旅 2、旅游者需要的类型 游 好奇心需要 者 社会交往需要 的 审美需要 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度
定向运动
旅
定向运动(简称PWT)是一种体育赛事, 最早起源于雅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世
游 界范围内的时尚运动,参与者利用一张详
者 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
的
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内 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队员必须按照地图
态
旅游者自身状况
度
(2)客体因素:
旅
旅游客体的类型
游
吸引力大小
者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的
态
度
旅 (3)外部条件:
游
意识形态
者
社会状况
的
经济状况
态
环境状况
度
旅 2.旅游动机的激发:
游
第一,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者
第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的
第三,拓展旅游接待能力
态
第四,宏观环境营造
度
第五,加强宣传营销
任务二
者 的
➢ 休息和娱乐动机
态
➢ 种族传统动机
度
➢ 其他动机
3、麦金托什分类法
旅
游
➢ 健康动机
者
➢ 文化动机
的 态
➢ 交际动机 ➢ 地位和声望动机
度
4、奥德曼分类法
旅
游 ➢ 健康动机 ➢ 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
者 的
➢ 好奇动机 动机 ➢ 体育动机 ➢ 专业或商业动机 ➢ 寻找乐趣的动 ➢ 探亲访友动机
态
映。
度
需要的内涵
旅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 游 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者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的 态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度
旅 2、需要的属性 游 对象性 者 紧张性 的 驱动性 态 竞争性 度 发展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游 者
➢ 怀旧动机 ➢ 文化动机 ➢ 交际动机
的 ➢ 审美动机
态 ➢ 从众动机
度
8、国内综合分类法
旅
➢ 身心健康动机 ➢ 探奇求知动机
游 ➢ 社会交往动机
者 ➢ 求实的经济动机
的 ➢ 纪念象征的动机
态 ➢ 宗教朝觐的动机
度
(五)旅游动机的激发
1.影响因素
旅 游
(1)主体因素:
者
旅游需要
的
旅游知觉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一、个性概述
旅
有人热情奔放,有人冷淡孤僻
游
有人聪慧敏捷,有人反应迟钝
者
有人顽强果断,有人优柔寡断
的
有人善良助人,有人恃强凌弱
态
……
度
(一)个性定义
旅
又叫人格,是一个人在其社会实践活动 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
度
不可预料的困难与突发事件......
定向运动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神秘感,让
人们充满探求欲,虽然景色还是一样,
旅
但是赋予了很多神秘、惊险、有趣的元
游
素,赋予了新意。更重要的是与陌生异
者
性的朋友共同挑战智慧与勇气的极限,
的
有多了几分浪漫气息。
态
因此,满足了人们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 要;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及社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