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现场测试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现场测试方法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现场测试方法赵斌超;王军;张婉婕;黄秉青;张国辉【摘要】简述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的产生,在对现有额定延时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现场实用的合并单元额定延时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常规继电保护测试仪和故障录波器即可完成测试,在山东电网合并单元反措实施中得到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期刊名称】《山东电力技术》【年(卷),期】2017(044)008【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合并单元;额定延时;采样同步;测试方法【作者】赵斌超;王军;张婉婕;黄秉青;张国辉【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智能电网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1],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智能变电站包括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按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3层结构体系分层构建[2],合并单元作为变电站过程层重要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层数据的共享和数字化,并为间隔层、站控层设备提供数据来源,在整个变电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
然而,随着合并单元的大规模应用,由合并单元缺陷导致的电网异常事件数呈现大幅增加。
据统计,在220 kV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缺陷率曾一度占智能站保护装置及相关设备故障率的50%以上[4]。
在合并单元的缺陷中,合并单元额定延时设置错误往往会引起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造成严重后果,近年国网公司通报的某500 kV智能变电站多套差动保护误动事件就是由于合并单元额定延时设置不一致造成的。
对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合并单元额定延时的产生进行阐述,分析目前合并单元额定延时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常规继电保护测试仪和故障录波器的测试方法,介绍该方法在山东电网合并单元反措执行中的应用情况。
智能变电站测试初探

了二次接线 复杂的问题 , 实现 了 不 同 厂 家
智 能 电子 设 备 的 互 操 作 问 题 , 解 决 了控 制 络 连 接 及 通讯 正 常 , 全 站 设 备 实例 化 后 , 组 置 中 检 查 接 收 的GO OS E 变位情况 。 由 测 试 电 缆 引起 的 电 磁 干 扰 问题 , 同 时 实 现 了 变 织 厂 家 就 全 站 各 分 系 统 功 能 进 行 验 收 测 仪 加 量 模 拟故 障 使 保 护 动 作 , 通 过GOO S E 电站 电 气 、 二次设备状态检修。 常 规 变 电站 试 , 包 括 计 算 机 监 控 系统 、 远动 系统 、 五 防 报 文 传动 开 关 , 智 能 操 作 箱 能 够 正 确 接 收 二次 图主要反映二次 设备的原理和 功能 , 系统 、 保护故 障信 息系统 、 高 级 应 用 系 统 GO OS E g J  ̄ 闸命令, 远 动 及 监 控 系统 能 正 确 主 要 包 括 电 流 电 压 回路 图 、 控 制 信 号 回 路 ( VQC、 顺控、 智能告警) 、 采样系统、 继 电保 记 录 状 态 变化 。 然 后 进 行稳 定性 测 试 , 即2 4
110kV数字化变电站现场测试探讨

Di c s i n f 1 V g t ls bs to fe d t s s u so o Ok di ia u t i n l e t l a i
TI AN ip n L — ig
( co l f l tcl n l t ncE g er g E s C iaJ oo gU i r t, ac a g3 0 1 , hn ) S h o o e r a a dEe r i n i e n , at hn i t nv sy N n h n 3 0 3 C ia E ci co n i a n ei
Ab ta t src :Br f v riw f h ii l u sa insr cu ea d fn t n o h y r s mma ie h a t ro edgtl i eve o e dgt b tt tu t r n u ci f e l e s, u e o t a s o o t a r dt em se f h ii z t a s b tt n f l e t n lss o e -i aa o h e tme h d On t i b ss,s lce 0 V ii ls b tt n o u sa i i d t s ,a ay i fral me d t ft e ts to . o e t hs a i ee t d a l k dgt u sa i f 1 a o te E s ia a n e ampe,ito u e h e e o man e idc t r e to ii l u sain a t ma in s se . h a tChn s a x l nr d c d te k y p r r f c n ia os ts fdgt b t t uo t y tm a s o o
数字化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的研究

2现场 调 试 的基 本方 法
数 字 化 保 护装 置 因 为 没有 了模 拟量 输 入 接 口, 我 们 不 能 再用 传 统的保护测试仪进行调试 了, 取代的则 是具有数 字信号输入输出功 能的数字式保护测试仪 。 数字式保护测试仪配备有光信号输出 口, 我们只需将其每一个光口定义成电流 电压的输 出, 以及开关动作后 的位置信息 的输 出, 然后用光纤将数字式保护测试仪 同保护装置连 接 起 来 就 可 以进 行 调 试 了 。 同 时通 过 报 文 分 析 软 件 接 入 G O O S E 网 络, 抓 取 网络 报 文 进 行 分析 。
与常规变 电站监控 系统调试一样 , 对数字化监控系统的调试 , 主要 包 括 遥 信 和 遥 控 功 能 的 检 查 。 当测试仪发 出测量信号 至设 备A/ D输入 端时 , 监控设备应 能 反应测量信号的精度和实时性 ; 模 拟 现 场 设 备 的 开 关 信号 时 , 监 控 设备应能查看变位信息的正确性 和实 时陛。 当设备异常时, 监控设 备应能准确提供S O E 报文及故 障信息 。 进行遥 控试验时 , 应验证五 防闭锁逻辑及 防误 闭锁 功能 , 并实 时反 应设备动 作情 况。 3 . 3网络 调 试 在单 间 隔保 护 调 试 中 , 要保证站控层 、 间 隔层 和 过 程 层 内相 关 设备 网络通道连接的正确性 , 即保护设备至合并单元、 保护设备至 1调试设备的变化 交换机 、 合并单元 至智能终端等光纤连接的正确性 , 并在光线故障 智能变 电站继 电保护装置及其相应二次设备 与传统设备在制 或通道异常 时能及时发出告警 信号 。 主要 的方法就是通过插拔两个 造原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 模拟信号变为光纤数字信号 , 调试 的方 式 设备之 间的连接光纤 , 并查看设备显示的报文 。 当拔 出两个设备间 方法都发生 了改变 , 调试仪器 也与传 统的调试设备不 同。 的连接光 纤后 , 设备的“ 通信 中断” 告警灯亮 , 同时后台应 收到“ 通信 传统变 电站的过程层和间隔层都是通过 电缆连接的 , 模拟量信 中断” 的告警信号 ; 当设备 间的光纤连接后 , 设备的“ 通信 中断” 告警 号通过 电缆直接输入保护 装置 的I / 0 接 口单元 。 而数字化变 电站在 灯灭 , 同时后 台应 收到“ 通信恢复 ” 的信号 。 二次 回路 由光纤取代了传统的电缆连接 , 装置 的I / 0 接 口单元也 由 3 . 4整 组 试 验 光 电收发模块取代 , 在装置 内部 简化 了模拟量采样 、 低通滤波和模 整组试验是在 智能电子设备检验完成 、 二次 回路相 关检查 完 数转换等元件 , 直接将数字信号接入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 。 成, 光缆接人 完毕, 通讯 正常 , 断路器本体检查 传动 完成后 , 进行带 同时 , 保护装 置之间通 过交换机 以G OO S E 和S MV的形式发送给对 断路器的整组传动试验 , 确认G O O S E 网络的正确性 。 试验前做好安 方, 改 变 了 传 统 的点 对 点 的 传 输 方 式 。 全措施 , 防止 设备损坏和人身伤 害。 数字化变 电站 中有别于常规变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变电站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现场调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的导则。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调试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变电站及自动化系统的接线、设备和仪表是否安装正确,并进行必要的校验和检查。
2.确认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文件、参数设置、软件和硬件版本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复。
3.对于新建变电站,需要进行设备预调和系统联调;对于改造升级的变电站,需要对老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与新设备兼容。
4.检查变电站及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是否正常,如有问题需要进行排查和调整。
5.为现场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工具、设备、备件、文档等。
二、现场调试步骤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进入现场调试阶段。
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启动和自检按照系统启动流程进行操作,对系统进行自检和初始化,确保各个模块和设备正常运行。
2.信号检测和采集对各种信号进行检测和采集,包括模拟量、数字量、状态量等。
检查数据是否准确、稳定和可靠。
3.控制命令测试对各种控制命令进行测试,包括开关控制、保护控制、调节控制等。
检查命令是否正确、响应是否及时、控制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4.通信测试对各种通信方式进行测试,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串口、以太网等。
检查通信是否正常、数据传输是否稳定、网络安全是否可靠。
5.功能测试对各种功能进行测试,包括故障诊断、数据存储、事件记录、报警处理、远程监控等。
检查功能是否完备、可靠、易用。
6.性能测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响应时间、容错性、可扩展性、负载能力等。
检查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7.安全测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数据安全、接口安全、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
检查系统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调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第一,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及试验方法

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及试验方法[摘要]智能变电站在信号采集和传输方式上的变革,使得其现场调试和试验方法与常规站有了较大的差异。
从分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适应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要点和方法,对推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试验;方法1现场调试总体要求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本体的调试与试验,可参考常规变电站开展。
根据国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要求,自动化系统具体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站内网络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远动通信系统、全站同步对时系统、网络状态监测系统以及采样值系统等调试内容。
各分系统功能调试工作,应在系统网络恢复并按要求配置完成、智能设备单体调试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与试验,从功能的实现上来看调试方法和传统站基本一致,包括信号对点、单体、整组传动等,主要问题集中在“虚回路”的检测、网络系统的测试、时钟同步系统的测试等方面,与传统变电站调试存在较大差异。
2继电保护系统从保护功能实现上来说,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传统保护装置基本一致,与传统变电站保护装置不同之处在于采样值品质位测试、采样值畸变测试、样值传输异常测试和修状态测试。
2.1采样值品质位测试(1)调试要点及要求。
采样值品质位无效标识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累计数量或无效频率超过保护允许范围,相关的保护功能应瞬时可靠闭锁,与该异常无关的保护功能应正常投入,采样值恢复正常后,被闭锁的保护功能应及时开放。
(2)调试方法。
通过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按不同的频率将采样值中部分数据品质位设置为无效,模拟mu发送采样值出现品质位无效的情况。
2.2采样值畸变测试(1)调试要点及要求。
电子式互感器双a/d采样数据中,一路采样值畸变时,相关保护应闭锁。
(2)调试方法。
通过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模拟电子式互感器双a/d中保护采样值部分数据进行畸变放大,畸变数值大于保护动作定值,同时品质位有效,模拟一路采样值出现数据畸变的情况。
500kV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00kV 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发布时间:2021-04-07T07:41:58.319Z 来源:《福光技术》2020年24期作者:史建文[导读] 针对 500kV 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图纸审核、系统配置文件检查、虚端子验证、二次回路对应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归纳总结出智能变电站调试中的注意事项。
史建文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摘要:针对 500kV 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图纸审核、系统配置文件检查、虚端子验证、二次回路对应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归纳总结出智能变电站调试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调试;逻辑配置;静态试验;现场试验1变电站调试方式的变化该调试方式有 3 个特点,一是审图重点在二次线部分,要理清电缆的来龙去脉及接口部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是电缆二次回路连接清晰可见,便于做安全措施,这是最大的优点;三是二次设备可单独调试,不需进行关联配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分为审图、二次设备联调和现场调试 3 个阶段。
审图重点在于智能设备配置、光纤通讯连接、二次信号流向和智能控制柜电缆接口部分。
二次设备联调和现场调试侧重点不同,但相互衔接紧密。
二次设备联调把全部智能设备集中到实验室依据设计完成通讯组网,依靠集成商和调试人员完成虚二次线关联,生成变电站核心配置描述文件 SCD,对相关智能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静态组网功能测试。
实验室的便利条件缩短了现场设备间的物理距离,便于文件的修改和问题的处理。
智能二次设备一个典型特点是未进行采样值 SV 和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OOSE 关联配置前,不能进行单体和组网调试,因此虚二次线关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调试人员要经验丰富、细致,同时还要结合设计意图和设备说明书,方能保证配置正确。
性能测试项目包含规约一致性测试、时钟系统测试(包括时钟精度、时钟切换、设备自守时能力等)、交换机性能测试、网络风暴测试、雪崩试验、动模试验;静态组网功能试验包含单体装置简单功能检验、过程层设备互联测试、站控层设备互联测试、系统功能检验(分间隔传动)、检修机制功能检验等。
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

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逐渐成为现实。
目前国内已经有陆续的各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智能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可大幅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实现无人值班和设备操作的自动化,提高资源使用和生产管理效率,使运行更加经济、节能和环保。
本文将介绍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测试技术。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原理;测试1、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智能变电站是以数字化变电站为依托,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全站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的数字化统一应用平台,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它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可通俗理解为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状态监测、一体化的建模及通信技术(IEC61850),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传统的变电站基本各个子系统是一个信息的孤岛,相互之间并没有充分的联系,但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及 IEC61850统一规约的应用,将各种应用以统一的规约通信方式交互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因此智能变电站包括了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的传输规约,将一、二次状态信息统一应用到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中去,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2、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节点,智能变电站是指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标准化,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实现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智能状态监测等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全站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等重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单体测试,主要测试单台设备的功能、性能、稳定 性和故障快速恢复能力。在智能变电站中,二层交 换机(简称L2)应用于过层程与间隔层网络,三层交 换机(简称L3)应用于间隔层与站控层网络。由于 二层交换机设备对变电站影响较大,本文主要对交 换机的二层功能及性能测试进行详细说明。测试 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一30一
的报文,复制到镜像端口。配置交换机端口a镜像 到端口c,镜像方向为双向。测试仪端口1和2分 别连接端口a、b互发报文,发送速率20 Mb/s。要求 端口C正确获取端口a、b的通信报文。 (2)VLAN划分功能 可解决以太网的全网广 播和安全性问题,且通过VLAN的划分,可减少交换 机数量。拟在下文结合VLAN数量和范同性能测试 进行详细介绍。
1 024、1 280、1 518
转发速率为设置的抑制值。
(6)Frame
Error
Filter测试用于测试交换机
能否正确处理非标准数据帧。测试仪端口分别与 交换机的所有端口连接。发送的异常数据包类型 为RFC 2889定义的Undersized
frames、CRC dribble frames、oversize
换机的所有端口连接,端口1作为仿真组播源发送 线速的组播报文到交换机,检查其它端口作为仿真 组播的接收者能否收到该报文。测试帧长分别为
64、512和1518B,组播组数目为100,测试时间30 s。 要求组播报文被线速转发到VLAN内的所有端口。
一31—
B等RFC2544标准推荐的字节长
s。
度,双向测试,发送速率为线速,每项测试时间30 丢包,无乱序帧。
靠运行提供依据。
1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特点
目前,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制约,
智能变电站的采样值一般不组网,全站只采用三层 两网结构,如图1所示。且独立于两网结构设计了 直采直跳,实现了保护装置的采样和跳闸信息传 输,但这种通信网络过渡方式未充分体现智能变电 站的共享性、集约性、一致性的优点。
图1
引言
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稳步推进,非常规互感 器和网络化智能电子设备逐步实用化,智能变电站 的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实现了网络化,通信网 络逐步成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命脉。不同 于一般的工业现场,智能变电站的信号和数据传输 对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和安 全性要求非常高,需对以太网交换机、通信网络进 行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验证测试,为智能变电站可
B等RFC2544标准
推荐的字节长度,双向测试,发送速率为线速,每项 测试时间30 s。要求丢包率为零。 (4)MAC地址表容量测试用于测试交换机支 持的MAC地址最大数量。首先由地址学习端口 (端口2)发送地址学习帧,然后测试流量发送端口 (端口1)发送测试流量到所有端口2的MAC地址。 如果所有地址被正确学习,变化端口2发送的地址 数目,搜索最大MAC地址容量。发送速率为端口速 率的50%,应选择两个以上的不同端口加以验证。 要求MAC地址表容量大于4K。 (5)最大广播包转发速率测试测试仪端口分
具备权限管理、日志、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等
功能。在硬件方面,电源模块、交换模块、端口等应
别与交换机的所有端口连接,端口1为广播测试帧 源端口,其余端口为接收端口。发送速率为100%
端口速率。要求达到线速,当设置广播包抑制时,
具备冗余,应采用无风扇散热设计等。
(8)告警功能 当与端口相连的设备发生重 启、通信中断等异常时,交换机能正常告警。 (9)IEC61588功能检查交换机所支持的IEC 61588协议版本与实际时钟源是否一致。当交换机 处于点到点透明时钟模式时,与主时钟的同步精度 要求在100 ns以内。 3.2交换机的性能测试项目 除了进行基本的性能测试外,还应重点评估交 换机的性能、快速故障恢复和收敛能力以及稳定 性。性能测试主要包括: (1)双向线速转发能力(吞吐量)测试用于测 试交换机的转发性能。测试仪端口分别与交换机 的所有端口连接,分别使用帧长64、128、256、512、
站通信网络技术开展了测试和认证业务,测试内容 和特点各有侧重,如表l所示。
表1
各认证机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测试特点对比 测试内容和特点 权威性高;依据IEEE
1613
认证机构
class4和
KEMA
IEC
61850—3/-10标准;型式试验;侧
重电磁兼容和一致性测试
誓糟朦蒌一冀
!i『=昙妻篓鼍:翌凳志淼篇苫萼篆篇
前者布线采用固定线槽,按双星型
和环网方式组网;后者布线较为灵活,采用单星型
61850—3的要求。
图2
丁业以太网交换机单体测试拓扑
2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测试综述
目前,大量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针对智能变电
(2)完成交换机单体测试后,根据设计图纸或 现场实际,模拟构建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对网络 的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等进行测试。测试拓扑如 图3所示。
errors
errors、fragments、alignment
and
errors。其中,undersi526
B,oversize
B。要求交换机能区分
并丢弃所有非法数据包(特殊的,目前某些交换芯 片具备超长帧的转发功能,所以转发超长帧亦可作 为交换机的新特性)。 (7)组播转发性能测试测试仪端口分别与交
ID
B的吞吐量。以64 B的数据
流为例,测试步骤:①流量按线速的10%发送,测试
时间30 S,在两个测试节点之间双向发送数据包。
②如果未发生丢包,则增加线速的10%流量;重复 操作,直到出现丢包。③取最大的未丢包的流量值
和最小出现丢包的流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新的流量, 再次进行测试(即采用二分搜索法重复操作),直到 最大未丢包流量和最小出现丢包的流量值的差值 小于1%,此时最大未丢包流量即为测试帧为64 平均值作为64 B测试帧的最终吞吐量值。 (2)网络传输延时测试与交换机传输延时测 试类似,用于测试网络转发数据包的传输时间。智 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存在某些对延时敏感的应用(如 GOOSE跳闸、实时联闭锁信号等),要求转发数据时 具备较短和稳定的延时,以保证应用的正常、实时 运行。根据RFC 2544建议,分别测试数据包帧长
B等RFC 2544标准推荐的字节长度,双向测
试,发送速率为线速,每项测试时间30 S。要求最大 时延在50ms之内。
(3)双向丢包率测试
用于测试交换机在
100%端口速率下的丢包率,该指标反映交换机在超 载情况下(特别是广播风暴)的性能。测试仪端口 分别与交换机的所有端口连接,分别使用帧长64、
128、256、512、1 024、1 280、1518
管理口,尝试创建VLAN ID最小值和最大值。例
如,VID咖=1,VID…=4094,保存配置,重启交换 机,检查设置的VID是否保存成功。要求VLAN 数量大于4K。 (9)RSTP收敛时间测试用于测试交换机在 网络拓扑变化(一般为环网)情况下,启用RSTP协 议的收敛时间。当网络发生环路或故障时,交换机 可使用快速生成树确保任两个节点之问只有唯一
第32卷第2期
2012年6月
电力易宅置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现场测试
Field Tes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Smart Substations
ISSN 1674-6104 CN 35-1296/TM
林国新1,唐志军2,朱维钧2,冯学敏2
(1.福建和盛T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对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测试技术进行研究,根据智能变电站现场实际配置,搭建了模拟测试平台,提 出了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功能和性能现场测试方案,并对性能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现场测试;测试方案;性能指标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sting technology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smart substations.constructs simulation system for field testing according
其他省级电科院 侧重联调性能和现场测试
图3
通信网络整体测试拓扑
3智能变电站交换机现场测试的内容
3.1
交换机的功能测试项目 (1)端口镜像功能将被镜像端口输入/输出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测试分为交换机型式试
验和网络现场测试。型式试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下 对交换机进行的单体测试,可进行现场条件所不具 备的测试(如电磁兼容等),而现场测试是根据现场 实际配置和运行情况搭建测试平台,通过构造数据 流、采样数据流和分析数据流进行功能与性能测 试,是对型式试验的验证和补充。本文只针对现场 测试进行阐述。其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测试将 作为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现场测试的研究重点。 这是因为它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交换的枢 纽,承载着重要数据信息的流通,是各智能电子装 置正确、高效运行的基础。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现场测试主要分为: (1)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以下简称交换机)进
(6)IEEE 802.1Q优先级转发功能用于验证
(2)双向转发时延测试用于测试交换机在最 大转发情况下的时延,包括交换机固有时延和数据 转发时延。由于固有时延小于J0¨s,相对于转发时 延可忽略。测试仪端口分别与交换机的所有端口
连接,分别使用帧长64、128、256、512、1
1 518
024、1 280、
(3)报文优先级QoS功能验证交换机能否根
据IEEE
802.1
Q进行优先级数据转发。测试仪从交
换机端口a、b分别发送2条不同IEEE802.1Q优先 级(1和7)的数据流到交换机端口C,速率均为80 Mb/s,观察发生拥塞的情况下每条数据流的延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