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培训提纲

合集下载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培训提纲(全文5篇)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培训提纲(全文5篇)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培训提纲(全文5篇)第一篇: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培训提纲南京市银行系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防范培训提纲为有效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柜面挽损意识和技能,大幅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和挽损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银行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对全行工作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提纲如下:一、培训对象本行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聘用的保安人员)。

二、培训目的通过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熟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易受害群体特征,掌握发现、识别、堵截和追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钱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和挽损率,切实减少客户经济损失。

三、培训内容1、案件特点电信网络诈骗是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银行支付业等科技手段的变革创新而产生的新型智能犯罪。

此类犯罪主要借助通信线路和银行网络两个渠道,犯罪分子无需和受害人面对面地接触,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实施诈骗。

基本流程为: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与事主联系,进行诱骗;事主受蛊惑上当后,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把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犯罪分子随即通过银行网络快速将钱提走。

2、高危人群的处理前来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妇女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均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银行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并做到每人、每笔业务有专人盯防提示。

3、异常情况的处理对所有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应及时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语言详尽提示、审核把关和确认签字。

凡符合以下异常情形的,包括熟人和常来办理的客户,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及时拨打110报警:(1)异常行为。

客户神色慌张、焦虑的;持续接打电话或手持手机的;手机一直处于通话状态的;(2)异常业务。

客户将多个账户中的资金集中到一个账户的;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国债、理财产品等,并转帐、汇款到异地账户的;跨行转账、汇款,特别是跨行转账、汇款至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3)异常账户。

防电信诈骗提纲

防电信诈骗提纲

讲座提纲:一、电信诈骗的概念电信诈骗(虚假信息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诈骗的起源及发展2000年以后,电信诈骗案件开始蔓延,组建成为诈骗犯罪的主流,后持续升温,2003年泛滥成灾,2004年后台湾的诈骗犯罪开始将窝点转移至大陆福建地区。

2007年后蔓延至广州,2008年开始在全国泛滥。

三、大学生受骗案件中常见的诈骗手段申领助学金诈骗案例:近期电信诈骗事件频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开学在即,18岁的山东女孩徐玉玉,被诈骗大学学费9900元,报警回家路上,心脏骤停。

事件始末:8月17日,徐玉玉的父亲徐连彬带着女儿到区教育局办理了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申请。

8月19日下午4点,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学费9900元。

在与父亲从派出所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于21日离世。

此案现已破获。

诈骗手法:由补贴诈骗转化而来,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目标群体个人信息,进行针对性诈骗。

类似诈骗还有“二胎补贴”等诈骗。

●网上购物诈骗案例:2015年7月18日受害人仟籼满在郑州大学宿舍上网时,在网易118城网站购买游戏币时被骗2500元.诈骗手法:作案人通过网络窃取当事人购物信息,冒充客服拨打电话,谎称无货或者支付未成功,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后转走受害人存款。

●网络贷款诈骗案例:网贷赌球欠债60万跳楼身亡,劝父母别收尸。

郑旭,21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

该同学从2015年开始接触各种网络贷款,种类达数十种之多。

并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个人电话及父母电话等信息借款达到60多万元,且无力偿还。

2016年3月9日,郑旭被逼无奈从青岛一家宾馆的8楼跳下,当场死亡。

他在跳楼之前,给46岁的父亲发了一则56个字的短信,文字里透出异常的决绝:“我跳了,别给我收尸”;“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你们”。

预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讲座讲课文档

预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讲座讲课文档

预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讲座讲课文档预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讲座讲课文档一、电信诈骗的定义与类型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手段实施欺诈的行为。

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包括:假冒公检法、假冒客服、中奖诈骗、贷款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等。

二、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与特点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网络等互联网手段实施欺诈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包括:钓鱼网站、虚假投资平台、虚假购物网站、社交媒体诈骗等。

网络诈骗的特点包括:作案手法隐蔽、欺骗性强、跨地域作案、技术手段先进等。

三、电信诈骗与网络诈骗的危害电信诈骗与网络诈骗对个人财产安全、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受骗者不仅会失去大量的财产,还会因为被骗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后果。

四、预防电信诈骗的措施1.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应用。

2.对于声称公检法等机关的电话或短信,要先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

3.对于声称中奖、贷款等好事的电话或短信,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4.在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时,要及时与亲友、警方等咨询核实,不要急于作出决定。

五、预防网络诈骗的措施1.谨慎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应用,避免感染病毒或泄露个人信息。

2.在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贪图便宜而冒险购买不明来源的商品。

3.在投资理财时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被高收益承诺所迷惑。

4.在社交媒体上要谨慎透露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六、提高防范意识,警惕诈骗陷阱1.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

2.对于声称有特殊渠道、内部消息等诱惑性信息,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盲目相信。

3.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报警或向相关机构举报,不要纵容犯罪行为。

七、安全使用银行卡、电话卡等金融工具1.要保护好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2.在使用电话卡等通信工具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应用。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指导提纲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指导提纲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指导提纲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南京市银行系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防范培训提纲为有效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柜面挽损意识和技能,大幅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和挽损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银行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对全行工作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提纲如下:一、培训对象本行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聘用的保安人员)。

二、培训目的通过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熟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易受害群体特征,掌握发现、识别、堵截和追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钱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和挽损率,切实减少客户经济损失。

三、培训内容1、案件特点电信网络诈骗是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银行支付业等科技手段的变革创新而产生的新型智能犯罪。

此类犯罪主要借助通信线路和银行网络两个渠道,犯罪分子无需和受害人面对面地接触,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实施诈骗。

基本流程为: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与事主联系,进行诱骗;事主受蛊惑上当后,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把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犯罪分子随即通过银行网络快速将钱提走。

2、高危人群的处理前来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妇女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均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银行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并做到每人、每笔业务有专人盯防提示。

3、异常情况的处理对所有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应及时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语言详尽提示、审核把关和确认签字。

凡符合以下异常情形的,包括熟人和常来办理的客户,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及时拨打110报警:(1)异常行为。

客户神色慌张、焦虑的;持续接打电话或手持手机的;手机一直处于通话状态的;(2)异常业务。

客户将多个账户中的资金集中到一个账户的;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国债、理财产品等,并转帐、汇款到异地账户的;跨行转账、汇款,特别是跨行转账、汇款至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3)异常账户。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总结教学提纲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及总结教学提纲

“识别诈骗伎俩,我的安全我做主”主题班会及总结【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

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

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

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

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

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15年10月28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活动班会。

班会流程如下:一、活动目标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21日,我校经管学院14工商1班某学生(原13工商2班学生)被骗8000元现金,给学生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诈骗主要手段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防止电信诈骗安全培训要点

防止电信诈骗安全培训要点

防止电信诈骗安全培训要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信诈骗活动日益猖獗。

为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电信诈骗安全培训应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详细分析和说明防止电信诈骗安全培训的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电信诈骗的侵害。

首先,电信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假冒公检法等机关的电话诈骗、中奖诈骗、微信转账诈骗等。

因此,在进行电信诈骗安全培训时,需要全面介绍不同类型的电信诈骗手段,并提供详细的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可以有效激发受训者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其次,要重点强调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电信诈骗的重要源头。

因此,在电信诈骗安全培训中,应向受训者传授正确的信息保护方法,如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等。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钓鱼网站、虚假投资平台等,帮助受训者警惕这些潜在的风险。

此外,培训中还应重点介绍电信诈骗的预防和举报方式。

在预防方面,可以向受训者传授一些实用的技巧,如如何利用手机软件拦截垃圾短信和来电、如何设置通讯软件的隐私权限等。

在举报方面,可以告知受训者有关举报电信诈骗的权威平台和方法,如向公安机关报案、向通信运营商举报等。

通过了解预防和举报的相关知识,受训者能够在遇到电信诈骗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最后,在电信诈骗安全培训中,还应注重实践操作的环节。

通过模拟电信诈骗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受训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电信诈骗的手法和技巧。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让受训者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防范方法。

通过实践和互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提高受训者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防止电信诈骗安全培训要点包括介绍不同类型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案例、强调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重点介绍预防和举报的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环节等。

通过有效的培训,可以提高受训者的防范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电信诈骗的威胁。

预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主题班会课件(共23页PPT)

预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主题班会课件(共23页PPT)
传播正能量 安全网络行
网络安全问题教育 主题班会
演讲者:
演讲时间:
传播正能量 安全网络行
目录
01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02 网络问题的危害
03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04 网络安全小知识
传播正能量 安全网络行 01 第一部分
常见的网络安全 问题
传播正能量 安全网络行
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或短信发布低价商 品消息,诱骗买家与其联系,一旦买家上 钩,便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或者 一旦买家付款到账便直接消失等方式骗取 买家钱财,完成诈骗。
定期备份数据的重要性
在网络安全中,数据备份是一个常被忽视 但至关重要的环节。无论是由于硬件故障、 恶意软件攻击还是自然灾害,数据丢失的 风险始终存在。因此,定期备份数据可以 帮助用户在遭遇意外时迅速恢复重要信息, 减少损失。
传播正能量 安全网络行
感谢听讲!
演讲者:
演讲时间:
影响经济发展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对个人造成损失,也对 整个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受害者在被 骗后,往往会减少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 到市场的活跃度。此外,频繁的诈骗事件 可能会导致外资企业对市场的信心下降, 从而影响到经济的整体发展。
传播正能量 安全网络行
破坏家庭关系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影响受害者本人,也可 能对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家庭成员之间 可能因为经济损失而产生矛盾,甚至导致 家庭破裂。受害者在被骗后,往往会感到 愧疚和自责,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家庭 的和谐。
学校可以与当地警方建立合作关系,邀请 警方定期到校进行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和宣 传活动。警方可以分享真实的诈骗案例, 分析诈骗手法,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同时,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警局,了解警方 在打击网络诈骗方面的工作,增强学生的 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电信)诈骗罪讯问提纲、询问提纲

(电信)诈骗罪讯问提纲、询问提纲

(电信)诈骗罪讯问提纲、询问提纲夜观警事电信诈骗罪讯问提纲1.犯罪嫌疑⼈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年⽉、民族、籍贯、⽂化程度、职业、现住址、户籍地、被拘留逮捕时间、健康状况、前科劣迹前科、聘请律师情况、履⾏权利义务告知情况、个⼈简历、家庭情况等)。

注意区分已满⼗六周岁不满⼗⼋周岁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应适⽤的法定情形。

2.犯罪嫌疑⼈是否具有特殊⾝份,与被害⼈是否有特殊关系关系,犯罪动机、⽬的,案件起因,如因经济拮据、图财、临时起意等。

3.犯罪起意,预谋策划的过程,是否有他⼈传授犯罪⽅法。

4.⽤于诈骗的⼿机、电脑等⼯具的来源;如何物⾊被害⼈,如何接近并骗取被害⼈的信任;诈骗的⼿法及流程,如以提供奖品、奖⾦为诱饵骗取钱财,谎称信⽤卡被刷卡消费要求转账,退税退费,冒充亲属要求汇款,⽹络购物中奖,⽹络炒股咨询,假冒企业、银⾏⽹站的“⽹络钓鱼”,利⽤电⼦商务安全漏洞实施欺诈等;诈骗信息的具体内容,发布⽅式;通过⽹络发布虚假信息的,发布信息的电脑、⽹站、IP地址;通过⼿机、短信与被害⼈联系的,联系的时间、次数、每次的通话内容;⽤于诈骗的图⽚、信息等资料的来源; 诈骗⽹站的域名、开办的时间,是⾃⼰建⽴的,还是利⽤其他门户⽹站的平台; 申请银⾏账号、开通⼿机号码时,登记的个⼈信息是否真实;开通多个银⾏账号,多个⼿机号码的⽬的何在;被害⼈⼈数,所在地区,骗取钱财的数额;犯罪后的表现情况,是否赔偿了被害⼈的经济损失。

5.是否追挤犯罪嫌疑⼈是否存在其他未如实交代的犯罪问题。

电信诈骗罪询问提纲1.被害⼈感知案件事实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被害⼈是否具有特殊⾝份;何时发现被骗,被骗的时间、地点、经过;是犯罪嫌疑⼈⾸先与⾃⼰进⾏联系的,还是⾃⼰看到有关信息后主动联系的;个⼈信息是否曾被泄露,犯罪嫌疑⼈可能的获取个⼈信息的途径;诈骗信息的具体内容,载有诈骗信息的⽹页、具体位置;与犯罪嫌疑⼈进⾏通话、短信联系的时间、次数、具体内容等,对⽅联系⽅式;犯罪嫌疑⼈以何种理由进⾏诈骗,诈骗的⼿段、⽅法、过程,骗取钱财的数额;犯罪嫌疑⼈的联系⽅式是否持续有效,在骗取被害⼈的钱财后是否关闭诈骗⽹站、⽹络平台或中断联系;受骗后如何交付的钱财,汇款、转帐等的过程,对⽅帐号;未及时报案的原因,是否存在贪图利益等⾃⾝过错;被骗财物详细情况,是现⾦、⽀票、有价证券,还是实物,实物的特征,外观形态、种类、颜⾊、数量、价值等,⽀票、有价证券的种类、额度;信⽤卡的透⽀额度;是否有其他知情⼈;是否为残疾⼈、孤寡⽼⼈或丧失劳动能⼒的⼈等;犯罪嫌疑⼈是否赔偿了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银行系统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防范培训提纲
为有效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柜面挽损意识和技能,大幅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和挽损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银行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对全行工作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提纲如下:
一、培训对象
本行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聘用的保安人员)。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熟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易受害群体特征,掌握发现、识别、堵截和追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钱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和挽损率,切实减少客户经济损失。

三、培训内容
1、案件特点
电信网络诈骗是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银行支付业等科技手段的变革创新而产生的新型智能犯罪。

此类犯罪主要借助通信线路和银行网络两个渠道,犯罪分子无需和受害人面对面地接触,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实施诈骗。

基本流程为: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与事主联系,进行诱骗;事主受蛊惑上当后,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把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犯罪分子随即通过银行网络快速将钱提走。

2、高危人群的处理
前来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妇女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均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银行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并做到每人、每笔业务有专人盯防提示。

3、异常情况的处理
对所有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应及时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语言详尽提示、审核把关和确认签字。

凡符合以下异常情形的,包括熟人和常来办理的客户,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及时拨打110报警:
(1)异常行为。

客户神色慌张、焦虑的;持续接打电话或手持手机的;手机一直处于通话状态的;
(2)异常业务。

客户将多个账户中的资金集中到一个账户的;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国债、理财产品等,并转帐、汇款到异地账户的;跨行转账、汇款,特别是跨行转账、汇款至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
(3)异常账户。

转账、汇款至北京、上海等地的账户,且客户对账户所有人身份不熟悉的;对方账户中短期内有大量资金进出,且存在资金一到账即被转出的;客户称给亲朋好友转账、汇款,账户资料不符的;
(4)异常问答。

在询问时,客户提及“安全账户”、“投资账户”、“社保账户”、“中奖”等可疑语言或一言不发的;客户称给单位转账、汇款,账号为个人账户,且无法讲明原因的;以外省市亲朋好友买房、做生意为由转账、汇款,无法或拒绝回答所购房屋和所做生意情况的;
(5)异常信息。

客户填写的帐户信息与客户语言表述的情况不相符的;新开账户、新开银行卡、新开通网银所填信息中所留
手机号码不是客户本人的。

4、转账、汇款业务的办理
(1)规范操作到位。

办理转款、汇款业务时,应严格执行“三问二看一核对”规范操作要求。

“三问”,即问明客户转(汇)出资金用途、问明是否知晓收款人情况、问清是否了解接收账户信息;“二看”,即看客户神色是否慌张、举止是否反常、看客户是否持续接听电话;“一核对”,即核对客户所留信息是否合理。

(2)安全提示到位。

对所有办理转账、汇款的客户应进行书面与语言并用的安全提示。

书面提示内容必须让客户仔细阅读,言语提示必须详尽,必须含有“警方提示目前电信诈骗多。

请您务必看清安全宣传单中内容,千万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一旦转账、汇款出去,钱款无法追回”等话语,并注意观察客户对安全提示的神情变化。

(3)签字确认到位。

在进行书面与语言详尽安全提示后,对办理2万元以上的转账、汇款业务,必须要客户进行签字确认。

5、发案后的处理
客户反应被骗后,应及时传授客户采取暂时性措施锁住对方账户,同时协助客户报警,并启动应急措施,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最大限度帮助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