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河南卷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河南卷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正文开始)
阅读理解一: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1)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孩在面对艰难抉择时的感受。
(2)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女孩在做出抉择之前的困惑和内心挣扎。
(3)文章情节紧凑,氛围紧张。
(4)读完短文后,我们可以反思人生中的抉择和取舍。
阅读理解二: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
(1)短文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2)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科学家独特的思考方式。
(3)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4)短文读后使人深思,思考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阅读理解三: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1)短文主要描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2)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感受到传说中的浩瀚宇宙和神秘力量。
(3)短文情感饱满,令人陶醉。
(4)短文读完后,读者可以思考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理解。
(正文结束)
以上是2023年高考语文河南卷阅读理解的真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河南高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
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
河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河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解析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理解。
答案:B解析:通过对文言文中句子的分析,可以判断出“诣”的意思是“前往”,而“谒”则是“拜见”的意思。
因此,选项B“前往拜见”是正确的。
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答案:C解析:文章通过叙述主人公的经历,表达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对现代化冲击下文化传承的担忧。
选项C“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最符合文章主旨。
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赏析中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答案:A解析:通过对古诗中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选项A“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是正确的。
4.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案:B解析:根据文学史的常识,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而著称。
选项B“杜甫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是正确的。
二、阅读理解解析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答案:(1)比喻。
作者通过将“时间”比喻为“流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2)拟人。
在描述“落叶”时,使用了“追逐”一词,赋予了落叶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和作者写作手法的理解。
答案:文章通过对比传统手工艺的精致与现代工业产品的粗糙,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宁静与现代生活的喧嚣,突出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批判。
三、作文题目解析1. 题目分析:本次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就“网络与现实生活”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可以从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网络与现实生活的界限、如何在网络时代保持现实生活的质感等方面进行论述。
可以结合具体例子,如网络购物、社交媒体等,分析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02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2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202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详解)小编带来了202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高三语文复习的策略要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一般说来,语文总复习安排四个阶段为宜。
第一阶段按照课本单元的编排顺序进行复习(一般称横的复习),一单元一检测。
这个阶段的复习,重在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能力,使课本知识系统化。
第二阶段按照《考试说明》的37项能力要求进行复习(一般称纵的复习),一项一项复习,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
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限量的训练。
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做好考前的练兵。
第四阶段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养精蓄锐,迎接高考。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 D说明 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喻证法D 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 G 反复F 设问 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
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文章摘要:本文探讨了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例证,阐述了文化自信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
1. 文章中提到的“文化自信”是指什么?答案: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自豪感,它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
2.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答案:文化自信能够激发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同时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
3. 文章通过哪些历史和现实例证来阐述文化自信的作用?答案:文章通过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近现代中国在文化上的自我革新以及当代中国在文化自信上的实践,来说明文化自信在促进民族复兴中的关键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6题。
诗题:《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地上的霜,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月光的明亮和清冷。
6. 这首诗的韵律特点是什么?答案: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7. 根据题目要求,将以下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原句:春天的景色真美。
答案:春天的景色难道不是美不胜收吗?8. 根据题目要求,将以下句子改写成被动句。
原句: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
答案:这项工作被我们完成了。
9. 根据题目要求,将以下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原句:他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答案:他不可能克服不了困难。
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见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河南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河南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河南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旋窝(xuàn) 巷道(hàng)焚膏继晷(guǐ)铩羽而归(shā)B.谲诈(jué) 桎梏(gù) 溘然长逝(kè) 抛头露面(lù)C.感喟(kuì) 鏖战(áo) 脸色刷白(shuā)量体裁衣(liàng)D.便笺(qiān) 炽热(chì) 博闻强识(zhì)烜赫一时(xuān)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A.首先登陆华夏天空小说网,然后在搜索框中搜索《凤凰斗之绝色皇妃》,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它的详细信息了,更多章节更新请关注凤凰斗之绝色皇妃官网、纵横中文网或关注新浪微博凤凰斗之绝色皇妃。
B.明星(袁姗姗、陈晓、范冰冰、韩庚等)到底会不会有自己的微信号、qq 号或是MSN,到底会不会亲自回复普通网友的留言?或许是工作太忙,或许是自身感情的牵制。
毕竞,他们是公众人物。
C.英国《XXX报》的报道说,今年已经是四年来航空事故死难最多的1年。
仅14年7月就出现了3起飞机事故,使不少网友认为飞机是交通工具的杀手涧。
但华尔街见闻整理发现,目前飞机还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D.中国如今维护其海洋主张有多重战略:不仅诉诸小棒外交,还奉行钓鱼竿外交,北京的钓鱼竿外交能否如愿以偿?或许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在自己的领土上做些“寻常事”,如闲庭信步般地钓鱼。
从某种程度看,北京这种战略乃“天才之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于酒驾危害成本的警方告示出现在江苏省宿迁市城乡各建筑工地的宣传板报上,其别出心裁的“计算”方式引来不少建筑工人的围观。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拟召开“家在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 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小题1】1. 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A. pǔxīng mòB. bǔ xìng mòC. bǔxīng màiD. pǔ xìng mài【小题2】1. 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知识点]字音,字形[答案]【小题1】C【小题2】①祥②棋[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读音。
哺(bǔ)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
兴(xīng )业:发扬学术或复兴旧业。
根脉(mài):指根颈的脉络走向。
故选C。
【小题2】本题考查字形。
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
星罗棋布:像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分布得多而密。
2. 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答案]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提携玉龙为君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注意“抟、厦、庇、俱、贱、提携、蜡炬”等字词的书写。
3. 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
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约8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9、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0、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4分)1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15、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2)修改:。
(2分)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1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峭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20、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21、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22、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2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2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