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师德规范与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师德规范与职业道德修养一、教师师德规范的意义教师是社会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教师师德规范的意义在于规范教师的行为,引导教师积极履行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师师德规范的内涵1. 爱岗敬业教师应以教育事业为己任,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2. 忠诚守信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于学校,遵守职业道德,言行一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3. 严肃认真教师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 持续学习教师要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关注教育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 人际关系协调教师要与同事、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6. 忧患意识教师应具备忧患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抓得早、治得好。
7. 平等公正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8. 尊重个性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9. 着眼长远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长远的发展中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0.尊重生命教师应尊重生命,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师作为社会的灵魂工程师,其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影响。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1.遵守职业道德教师应遵守教育行业的道德规范,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维护教师的职业操守。
2.关注学生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会倾听和理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3.倡导诚信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直、诚实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持续学习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反省:教师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是否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和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2.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职业观念,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盲目追求名利和权力。
3. 学习专业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以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任务。
4. 注重个人修养: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修养,坚持真诚、正直、善良、公正的道德品质,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6. 具备批判能力:教师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及时纠正和改进自己的错误。
7. 持续的职业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改革,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包括自我反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学习专业知识、注重个人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备批判能力和持续的职业发展等。
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和修养,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维度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维度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在教师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中形成的职
业道德品质和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岗敬业:教师应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自豪。
同时,教师要认真负责,一心一意地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关爱学生: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和欣赏学生。
同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为人师表: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4. 教书育人: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潜能。
5. 诚实守信: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学生、家长和社会,不泄露学生隐私和教学机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维度涵盖了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教师的品格和形象,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教师职业操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教育法律法规,遵守教育伦理和职业准则,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耐心指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树立平等、尊重、互信、关爱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是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的心态。
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要有正确的态度,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自我调适和心理疏导,积极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五、注重自我反思和修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自身职业行为的反思和修正。
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修正,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行为和教育教学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自我反思和修正。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引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岗位上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它不仅是教师责任与使命的体现,也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涵盖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需的道德理念、职业操守、职业行为和职业规范等多个方面。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道德理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道德理念,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追求。
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爱、帮助他们成长。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引领学生。
1.2 职业操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即敬业、守信、尽责。
教师应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投身于教学与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同时,教师应守信用,言行一致,履行自己的承诺与责任。
教师还应尽职尽责,尊重学生权益,注重课堂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3 职业行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具备合适的职业行为,即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和发展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还应注重团队合作,与家长、同事和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4 职业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遵守职业规范,即教师应遵循法律法规和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学校的管理制度。
教师还应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原则,保持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不搞特权,不偏袒任何学生。
教师还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履行职责和使命的前提和保证。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声誉,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发展和提升的基础。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一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诚信和诚实守信诚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石,教师要言行一致,言行背后要有真实的内心。
教师要诚实守信,对待学生、家长和同事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不散布虚假信息。
同时,教师还要守信用,信守承诺,履行教育教学任务,不轻易违背教育规章制度。
2. 崇尚职业操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包括崇尚职业操守,教师要具备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要以身作则,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歧视、不偏袒,要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帮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 保护学生权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包括保护学生权益。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和虐待。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
5. 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注教育教学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6.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要求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人意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涵盖了教师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品质、职业操守、教育教学实践等。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形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为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第一,加强道德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开展道德教育系列活动,培养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道义,增强爱岗敬业、一心为教、乐于奉献的意识。
第二,加强师范教育。
教师是从师范院校走出来的,师范院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人生观,培养教师严谨的学风和严肃的职业态度。
第三,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制度。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制度是推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评价标准,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将道德修养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组织对教师的评价和培训,及时发现、纠正职业道德问题,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第四,加强教师的自我教育和学习。
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习班、培训班等方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要注重阅读,通过读书、研究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五,加强教师的监督和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理,切实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奖惩办法,对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和职业道德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励教师追求卓越、规范行为,形成一种风尚。
同时,学校还可以融入绩效激励机制,通过与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相挂钩的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以及学校本身都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发展,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坚实的基础。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引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品德修养,更关系到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从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和实践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础,反映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1. 教育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教育敬业精神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心,不辞辛劳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努力,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 教育公平正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或性别等因素而区别对待,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让教育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工具。
4. 教育责任担当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教育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切实负起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负责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 教育自我反思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教育方式,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1. 课堂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首先体现在课堂教育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 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还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中。
教师要关心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给予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3. 自身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还需要教师注重自身的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教师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教师行为的各个方面,其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职业: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
3“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是职业的外部特征。
4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5职业的特点: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
6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一、长期性和复杂性;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四、主体性和示范性;五、个体性和群体性。
(个体劳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方式)7“道德”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8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道德”这个词的起源和历史,都包含有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行为标准等广泛的内容。
9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10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
1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一、意识水平高层性;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对教师职业行为有决定作用。
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
1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调节作用;教育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
1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1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原则,也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原则。
1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三、教书育人原则;四、乐教勤业原则;五、教育民主原则;六、教育公正原则;七、人格示范原则;八依法执教原则。
16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三、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四、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17教书育人是教师基本职责的概括,是教师的天职。
18韩愈在《师说》中,以“传道、授业、解惑”概括了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的职责。
徐特立把“经师”和“人师”统一看做搞好教书育人的根本。
19那种把育人单纯理解为对人思想品德的培养的观点是应当注意修正的。
20乐教勤业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
21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22《礼记·中庸》中说:“君子慎其独也”。
(人格示范原则)23良心:首先,良心是人们意识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其次,良心是人们意识中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良心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结合。
24教师良心,作为存在于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其中包含的教师行为善恶标准和一系列道德要求,是一定社会教育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
25教师公正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
26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7教师公正的作用: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
28义务既表明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承担的责任,也表明社会和他人对个人行为的要求。
29教师义务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总和,而不是解决具体利益矛盾的道德要求。
30教育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态。
31教育威信形成的途径:一、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二、日常的师生交往;三、第一印象的建立。
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新一次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六条,具体内容如下:(即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一、爱国守法。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守法是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表现为热爱教育工作和热爱学生;教师的敬业,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是灵魂,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四、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判断教师道德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教书育人是为师从教的基本职责和任务。
五、为人师表。
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关键。
六、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33对于所有的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34学风是学习风貌或学习风气的简称,是反映学生学习品质和精神状态的概念,是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以及学习方法具有评价意义的概念。
教师的学风教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学风。
35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一、好学不倦,精通业务。
“学”是“教”的前提,好学不倦是为人师者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顺利承担或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保障。
二、把握规律,科学施教。
三、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36师爱是一种社会爱,它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青少年的热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37爱是教育的桥梁,调查表明: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
37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二、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三、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
38“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说明了师爱的作用。
39对每一个学生都施以爱心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爱学生的重要标志。
40尊重学生,主要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41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42教师对于后进生更要注意尊重,采取体罚、打骂以至设“特座”、评选“最差生”等做法,都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4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
”(了解学生)44公正地、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并不等于否定因材施教,并不等于在教育上实行平均主义。
(公正地对待学生)45赞可夫曾经指出,“爱难看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46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意味着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严格要求学生)47严格要求学生的基本要求: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二、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三、合理要求,持之以恒。
48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文献《学记》提出的主张。
蔡元培先生指出,“就学行言,固有先后;就人格言,总是平等。
”49教学相长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从学生的“学”中汲取营养来改进自己的“教”。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二、要求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欢迎学生指出错误并勇于公开承认错误。
三、要求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看法的独立见解。
四、要求教师要有欢迎、鼓励和支持学生超过自己的宽阔胸怀。
50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在我国学术界,有些人就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这一教育现象称为“苏步青效应”。
51马卡连柯所说:“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具有决定性的一件事”。
52尊重同事的具体要求:作为一个教师,要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一、尊重同一学科的同事;二、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三、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四、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五、不同年龄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六、领导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
53在学校,利益分配的依据应该是教师劳动的绩效。
54各个教师抱着何种动机、采取何种手段参与竞争,却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
55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教师。
56爱岗敬业精神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
57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一、热爱教育,乐于从教;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四、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五、勤奋钻研,科学施教;六、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58廉洁从教的意义:一、廉洁从教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二、廉洁从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三、廉洁从教是“树人”的根本人格条件;四、廉洁从教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操的活的源泉;五、廉洁从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的重要因素;六、廉洁从教是转化社会风气的重要举措。
59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朱熹说“指引者,师之功也。
”教师的功劳在于引导、指导学生。
60卢梭说:“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
”马卡连柯说“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意味着培养人”。
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无论何时都必须“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61赫尔巴特强调:树立不容争议的教师威信是绝对必要的。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解释,“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自己的行为要做别人的模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
”62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一、语言规范健康;二、教态高雅自如;三、仪表朴实大方;四、身教重于言教。
63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64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及对教育对象的热爱。
65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培养所有教师献身教育的精神和崇高的社会主义师德品质。
66崇拜“自发论”的倾向,反对用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代替道德教育。
67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一、传授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二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三、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四、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五、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的原则;六、榜样引导与正确舆论相结合的原则;七、理论灌输与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八、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8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一、说理疏导法;二、榜样教育法;三、实践锻炼法;四、对比教育法;五情感陶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