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洛河市区段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滨水公园是一个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心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活动。
1.规划布局:滨水公园将以开放的方式呈现,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主要区域。
2.休闲区: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区域。
在休闲区设置舒适的躺椅、凉亭和露天咖啡厅,让人们可以欣赏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3.运动区: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运动锻炼,滨水公园将配置开放式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设置跑步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4.文化区:这是一个为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的区域。
在文化区设置露天剧场和展览空间,举办各类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出、画展等,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儿童区:儿童是滨水公园的重要客户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儿童区将设置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教育展示区等。
这里会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等,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6.景观区:这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体现自然风景和景观设计。
在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美景。
此外,景观区还会有人造湖泊、喷泉和绿道,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7.交通布局:为了方便市民前往滨水公园,公园周边将设置公交站点和停车场。
同时,还将修建步行桥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公园,减少车辆交通。
8.环境保护:滨水公园将重视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和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并且,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绿化管护小组,保持公园整洁美观。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为市民带来舒适和愉快的体验。
同时,公园的规划布局和交通布局也便于市民的出行和交通安排。
深受市民欢迎的滨水公园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滨水公园建设施工方案(水景设计与生态恢复)精选3篇

《滨水公园建设施工方案(水景设计与生态恢复)》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滨水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本滨水公园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生态恢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水空间。
项目地点位于[具体地点],周边交通便利,居民众多。
该区域原有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通过本次建设,将对水景进行精心设计,并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价值和景观品质。
二、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与平整-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垃圾和障碍物。
- 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地形符合设计要求。
2. 水景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水景池的挖掘和基础处理。
确保水景池的深度、形状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铺设防渗膜,防止水体渗漏。
- 安装水景池的排水系统和循环系统。
3. 水景景观构建- 安装喷泉、瀑布、溪流等水景设施。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喷头、水泵和管道,确保水景效果美观。
- 布置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菖蒲等,增加水景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 放置景观石,营造自然的山水景观。
4. 生态恢复工程- 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投放水生生物,如鱼类、虾类、贝类等,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 种植滨水植物,如柳树、杨树、芦苇等,起到固土护岸、净化水质的作用。
- 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进一步净化水体。
5. 园路与广场施工- 铺设园路和广场的基层,确保基础牢固。
- 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如透水砖、石材等,进行园路和广场的铺装。
- 安装园路和广场的照明设施和休息设施。
6. 绿化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种植。
- 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和养护,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7. 配套设施建设- 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桶、指示牌等配套设施。
- 安装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材料清单1. 水景设施- 喷泉喷头、水泵、管道等。
滨河公园规划设计探讨报告

滨河公园规划设计探讨报告1. 引言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探讨滨河公园的规划设计,包括场地选择、功能布局、景观设计等方面。
2. 场地选择选择滨河地带作为公园场地是十分合理的,因为这里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如河流、湖泊等,为公园提供了独特的水景资源。
此外,滨河地带通常地势平坦,便于规划和开发,同时也便于市民出行。
3. 功能布局滨河公园的功能布局应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利益,同时充分利用场地的特点和资源。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功能布局建议:3.1 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可以包括草坪、花园、游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供给市民一个放松和娱乐的空间,增加市民的生活乐趣。
3.2 健身活动区在公园中设置健身活动区非常重要,可以包括室外健身器材、跑步道、篮球场等。
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提供一个让人们锻炼身体的场所。
3.3 文化展示区考虑到公园的文化价值,建议设置文化展示区,可以包括露天剧场、艺术雕塑和展览馆等。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还能增加公园的艺术氛围。
3.4 自然保护区滨河公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展示自然生态系统。
设置自然保护区,留出一部分自然草地和湖泊,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提供一个生态平衡的场所。
4.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滨河公园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景观设计建议:4.1 水景设计滨河公园作为河流或湖泊的沿岸绿地,应充分利用水资源。
可以设置人工湖泊、喷泉和小溪等水景,增加公园的美感和观赏性。
4.2 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是公园设计中的重点。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布置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4.3 艺术装置设计艺术装置的设计能够为公园增添艺术氛围。
可以设置雕塑、立面装置等艺术装置,使公园更加独特和美丽。
5. 结论滨河公园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生态康养体验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设计说明(一)

基于生态康养体验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设计说明(一)
基于生态康养体验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说明
背景介绍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康养潜力设计原则
1.生态保护: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
2.公众参与:设计公园参与性项目,吸引市民积极参与
3.多样性体验:提供多元的康养体验,满足不同需求
4.可持续发展:运用可再生材料,节能环保设计
功能规划
1.运动健身区域
–跑步道:提供专业跑步道,设置不同难度等级
–公共健身设施:设置多种器械,满足不同健身需求
2.休闲娱乐区域
–野餐区:布置草坪、桌椅,提供野餐场所
–游乐设施:设置游乐设施,供儿童游玩
–阅读亭:提供供读书休息的亭子
3.生态体验区域
–生态湿地:打造湿地环境,吸引候鸟及水生生物
–花草园:丰富植被种类,增加花草观赏价值
–观鸟平台:设置观鸟平台,方便市民观察鸟类
4.文化交流区域
–音乐广场:设立开放性音乐广场,举办音乐表演活动
–文化展览馆:提供展览空间,展示当地文化特色
–游船码头:建设可乘坐游船的码头,推广滨河文化设计亮点
•高科技应用:运用智能系统,提供导览、信息推送等服务•扶老携幼设施: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儿童使用•环保建设:利用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能耗设计效果预期
•增强市民健康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区融合和交流,增加居民的社交圈子
•推动城市旅游发展,吸引游客流量
以上是基于生态康养体验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的相关说明,通过
合理规划功能和亮点,期望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休闲场所。
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概况

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概况摘要:一、项目背景二、项目规划三、项目设计理念四、项目功能分区五、项目生态效益六、项目社会效益七、项目未来展望正文: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位于洛阳市洛河南岸,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总投资约10 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200 公顷。
公园以洛河为依托,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生态气息的城市滨河绿地。
一、项目背景洛阳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洛河南岸的滨河区域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
为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洛阳市决定建设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
二、项目规划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规划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洛河为主线,构建生态廊道,形成“一带三区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一带即洛河生态景观带,三区分别为城市休闲区、文化体验区和生态游憩区。
三、项目设计理念项目设计理念为“洛水韵,绿色梦”,强调自然、文化、生态的融合。
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洛阳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等因素融入公园建设中,展现了洛阳市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四、项目功能分区1.城市休闲区: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有广场、亲水平台等设施。
2.文化体验区:以洛阳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设置文化展览馆、艺术雕塑等,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3.生态游憩区: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设置观鸟区、湿地景观等,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五、项目生态效益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注重生态保护和恢复,通过建设生态湿地、绿化带等,有效改善了洛河南岸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态品质。
六、项目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观赏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项目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洛阳市的旅游业发展。
七、项目未来展望洛阳滨河景观公园项目将成为洛阳市的生态名片,展现洛阳市绿色发展的新形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首先,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期,我们注重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和分析。
该公园位于城市河流旁,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首先,我们根据河流的形态和流向,合理规划公园的布局,确保公园的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河流的曲折变化,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使得公园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在景观设计中,我们注重植物配置和绿化设计。
滨河公园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选用了大量本地特色植物进行绿化。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还能有效地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景观节点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物,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我们设置了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林荫大道,既增加了公园的绿化率,又营造出一种庄重大气的氛围。
此外,在公园内部,我们还设置了多个特色景观节点,以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滨水步道的设计。
这条步道沿着河流蜿蜒前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步道的两侧,我们设置了亲水平台和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河景。
同时,为了增加步道的趣味性,我们还在其中设置了一些景观小品和雕塑,使得游客在漫步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妙的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的设计,我们还注重公园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将其融入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例如,在公园的某个角落,我们设置了一个以当地传统建筑为原型的小品,既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增加了公园的景观亮点。
在公园的设施配置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需求,我们设置了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在公园的中央区域,我们建设了一个开阔的草坪,供游客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活动。
在公园的边缘地带,我们还设置了健身器材和篮球场等运动设施,供游客进行锻炼和娱乐。
滨河公园运营方案

滨河公园运营方案一、公园管理方案1. 组建专业团队为了保障滨河公园的正常运转,我们建议成立专业团队。
该团队应包括公园经理、维护人员、保洁人员、安保人员等。
公园经理负责整体的管理和运营工作,维护人员主要负责公园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洁人员负责公园的清洁工作,安保人员负责保障游客的安全。
2. 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公园应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游客的行为规范和公园的管理流程。
同时,还需规范公园内商家的管理和经营行为,确保店铺的安全和环境的整洁。
3. 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公园设施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例如,可以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公园内部的情况,保障游客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引入手机APP进行公园的预约和导览服务,提供更便捷的游园体验。
二、公园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1. 提升公园景观设计为了提升滨河公园的吸引力,我们建议对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提升。
可以引入更多绿化和花卉,打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同时,还可以设置景观水池、喷泉等,丰富公园的景观特色。
2. 完善游憩设施公园应提供多样化的游憩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露天茶座等,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休闲时光。
3. 打造现代化运动场地在公园内设置现代化运动场地,例如篮球场、排球场、橄榄球场等,为市民提供更多锻炼的选择,推动城市健康运动的发展。
三、宣传和营销方案1. 强化线上宣传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等,加强线上宣传工作。
可以发布公园的最新消息、活动安排和景点介绍,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2. 举办主题活动公园应不断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手工艺品市集等,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观和体验,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结合地域文化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公园所在地的特色文化和历史背景,结合地域文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例如,可以举办地方美食节、民俗表演等,展示当地的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前来品味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偃师市洛河市区段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摘要:本规划对偃师滨河公园的基本现状、规划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功能分区、轴线设计、道路系统、植物配置、水系景观等做了详细阐述。
在满足各项
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滨河公园;生态湿地;人文景观;天人合一
1、概况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阳盆地东隅,是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朝古都。
东邻巩义;西接洛阳和孟津;南倚嵩山;北与孟州隔黄河相望。
本次规划的石河道滨河公园,南岸自郭家滩---岳滩村,全长约4000米,平均宽度40—60米;北岸自新寨---西寺庄,全长约4500米,宽度在60---110米。
规划面积约50公顷。
目前,洛河规划段内两岸现状用地开发情况较为原始,除两岸留有一定原生绿地、水生芦苇和310桥东边部分绿化之外,大部分为滩地。
北岸西段有部分村庄沿河建设,局部建筑帖临河堤建设,既对河堤造成压迫,也给防洪造成隐患,同时对环境和景观都有较大破坏。
随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完成,偃师中心城区向南发展已成定局,洛河将变成流经偃师中心城区的内河,它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是洛河综合环境治理及开发则被提上日程。
在《偃师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确定城市总体向南发展。
将伊、洛河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两条生态走廊,伊、洛河的综合治理和风光带的形成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偃师城市形象。
《河南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于2009年10月份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领导和专家的评审,进一步说明伊、洛河在偃师乃至国家生态层面上的重要性。
2、面临问题
1、如何体现偃师的自然人文特色
2、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洛河自然湿地
3、如何运营建洛河具有“生态性”的湿地公园
3、规划策略
三种文明串写偃师人文脉络
1、滩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追忆渔猎文明。
2、田园河畔:体验农业文明。
3、后工业生态文化:建立便捷的、多重体验空间,畅想后工业生态文明。
4、规划原则及目标
原则:
1、建立生态城市的意识。
2、从偃师的实际出发。
3、突出洛河景观的人性化特征和人文关怀。
目标:在确保洛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规划,突出生态、景观、娱乐、休闲功能,以清新、优美的自然河景带动周边房地产开发,创造出现代都市理想的人居
5、规划布局
一脉、两带、三区、十一景”
“一脉”:洛河,东西向的文化、生态脉络,构筑都市开放、开敞的景观廊道和文化铭记。
“两带”:洛河两岸的生态绿化,与长河交相辉映,形成绿荫葱茏、鸟语花香的休息场所。
“三区”:帝都遗韵、盛世欢歌、未来瞩望。
“十一景”:分别为:沙洲城影、芦荻雁鸣、花坞觅渡、盛世流韵、玲珑溢彩、贤达话唔、塔影玲珑、好雨知节、林木芳菲、桑陌烟柳、星空遥响
6、分区规划
A区:帝都遗韵
沙洲城影:位于场地东北部,现状为大面积沙滩,设计赋予其“帝都”意象,以堆筑起的沙土地形模拟夏商时期的都城,墙体回环之间,长河落日,黄滩斜阳,其间点缀的仿青铜雕塑小品更彰显古都文脉的凝重,让游人流连忘返,兀
自嗟叹。
芦荻雁鸣:该区域位于310国道跨河桥梁东边的洛河南岸,下游紧邻伊洛合流的三角洲地段,其生态保育和维护尤为关键,设计将其定位为湿地保育区,在满足河道防洪需求的条件下,以“田字格”形式植入适生水草,在湿地区域边缘,适当布控涉水木栈道,满足少量游人亲水体验和科研维护需要.
花坞觅渡:位于该区域中段,平缓内凹的河岸线使场地平添几分妩媚,岸边小岛桃李掩映,岛上风车迎风轻摇,可谓水中天地,怡情乐园。
沿岸游船码头满足泛舟洛河、抚今追昔的功用,与人流集散相适应的是岸上一处开敞平缓的大草坪,岸上绿意春浓,渡口花影重重。
B区:盛世欢歌
盛世流韵:该景点即提取戏剧脸谱艺术为代表元素.在入口广场处设置景观跌水,使广场增加其观赏性.广场上设立特色景观灯,脸谱景观灯,更体现了中原民风的大气淳朴.在广场中央设置舞动雕塑,寓意着人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广场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文化景墙,生肖景墙,寓意着偃师的民风民艺千载传承.该景点还设有旗鼓广场,寓示着”偃旗息鼓”的历史文化,更寓意着偃师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蓬勃发展,奋进向前的恢宏场景.
玲珑溢彩:位于该景区中段,以大面积立体绿化的形式实现沿河生态格局的优化,植物品类丰富,既有观花的花灌木,又有纳凉的庭荫木,还有秋冬的硕果飘香和红梅傲霜,从而四季常青、常年有花,竖向上乔灌草密切搭配,自然式的游路蜿蜒穿梭,花香鸟语,万木竞秀。
贤达话唔: 该景点位于本景区起始部位,紧邻桥头,为日常人流集中地段,设计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设置偃师华夏名人雕塑园。
园中集中展示偃师数千年来在各个领域卓有作为的贤达名匠,以雕塑、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亦采用富于人文气息的植物、铺装渲染氛围。
塔影玲珑:310国道跨河桥梁南端桥头,视觉焦点,以灯塔的竖向与对岸文化广场的水平形成对比和呼应。
由于处于新城区伊始地段,设计以钢构玻璃形式强化其时代精神和风发意气。
紧跟灯塔由代表16个乡镇的灯柱组成。
灯塔俊秀挺拔,倒影明净清丽。
灯柱稳重庄严,光环缭绕。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以其标识功用守望洛河,引领梦想。
灯柱带领人们展望未来。
位于灯塔区域的亲水部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音乐喷泉。
整个景区的音乐氛围与对岸文化广场粉墨流韵的舞蹈场景交相辉映,既是对乐舞盛唐的深情回望,又是对梦幻未来的执着凝眸。
C区:未来曙望
好雨知节:“老龙卧堤”作为偃师洛河岸边经久流传民间传说,富于地方记忆和情感归属,同时,该地块旁边现存黄王庙遗址,设计以场所精神的植入,
将其演进为好雨时节景点,既有传说的底蕴,有将唐代诗人杜甫“好雨知时节”的欣喜心情纳入其间,景观构成以图文时刻为主。
林木芳菲:该景点位于洛河北岸,大面积的绿化形式可实现沿河生态的更好的发展,在游路的映衬下,更展示其优美的植物形态.且种植一些该地区的特色植物,如:酥梨,山枣,板栗等.该景点临岸的小岛赋予垂钓休闲功能,满足游人垂钓的意愿.
桑陌烟柳:位于该景区最西段,本节点以种植各种蔬菜为主.偃师以特产”银条”驰名中外.本景点给游人以可观,可赏,可品的景观寓意.并使其能弘扬偃师的”银条”文化.
星空遥响:位于该景区中心部位,小岛上设置亭榭、花廊,并以景墙、灯柱、铺装等形式展示时代科技飞跃之日新月异,增加市民和游人对偃师当今发展和未来美景的自豪感。
月牙状的小岛与周边景物共同发出对未来星空的遥响。
该景点即撷取偃师工业发展史上的精彩乐符,以鲜明的红色记忆铭刻那段史诗般的燃情岁月。
7、道路设计
设计结合场地特征与景观营造,将整个设计区域分为三级道路系统,如下:
一级道路,即全园主干道环线,宽度为6至8米
2>二级道路,即各景区内部主要游览道路,宽度为2至3米。
3>三级道路,即各景区内部次要游览道路,宽度在1.2至2米。
8、竖向设计
针对滨水坡道,设计给出多种设计手法,以期解决不同地段的竖向层次。
在河岸与水体的结合部位,选用生态材料进行界定和构筑,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9、种植设计
设计坚持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经济性的统一,突出植物的景观营造和生态效益:通过花、叶、果、香体现季节流转与生命历程,关注季相景观所形成的丰富的植物序列。
春景园:营造意向:以春意昂然,花红柳绿为基调。
夏荫园:营造意向:营造柳笼绿雾、林尽幽深、香风送爽、翠滴篡红的景观意向。
秋果园:营造意向:利用微地形配置植物沿地势层层叠叠成错落有致的种植带,创造“山花烂漫尽秋时,霜叶红玉遍四野”的景观意向。
冬雪园:营造意向:营造一个沐浴阳光,亲近自然,表达人与自然沟通的舒畅环境。
10、照明设计
1 应满足夜间照明功能需要,并符合国家有关照度及安全标准。
2 应符合环境特点,塑造及表现照明对象的形象和气氛,使之产生美感。
3 应以人的活动及感受为中心,避免眩光、频闪、超强光刺激,高度低于1.5M
的光源应采取防护措施。
4 路灯、灯杆和其它附属设施应相互匹配并选用深色系或黑色,这两组色系易于和树木颜色融为一体。
11、投资估算
项目总规划面积实际为洛河南北岸西至郭家滩规划道路,东至迎宾路,实际总面积为:564583平方米,约56公顷。
投资估算为5506万,每平方米约100元。
(此投资估算不含土方工程与绿化给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