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工程一级学科(0803)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年份:入学季节:学生类别:专业代码:专业名称:2010秋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430104仪器仪表工程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为建设祖国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而努力工作的抱负。
在仪器仪表工程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二、研究方向本校与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相关的学科有: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与“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攻读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人员的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考虑本校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更要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确定研究方向。
三、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
如需要可相应延长,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批准,报研究生部备案。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至少应完成总计26学分的学习任务。
课程分为学位课与非学位课。
学位课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实践课、专业选修课。
理论类课程应在第一年完成。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五、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应附文献综述)、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选题依据、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评述、理论分析(或方案论证)与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包括本人的创新点或新见解)、有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等。
4、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华中光电所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学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硕士研究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舰船光电技术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一型舰船光电设备总体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和海军现代化设备的需要。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光学工程专业方面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在所从事的舰船光电领域研究方向范围内,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动向及科研实际问题。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进行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具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
经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独立承担一项舰船光电技术预先研究课题的能力或具有独立承担一型舰船光电设备总体工作的能力。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 光电系统集成技术;2. 光电探测(红外、激光)技术;3.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4. 光电系统控制技术。
三、培养方式1、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方向,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新生报到两周内,按程序规定制定出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并最迟于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将该计划上报七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生在华中科技大学住校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七一七所学习专业课,利用所内的科研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并在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其研究成果——硕士学位论文。
3、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独立完成科研实践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4、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研究生的学习应强调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代码的编写规则(新)

课程代码的编写规则一、课程编码原则1、课程编码由两校区教务处统一编制,增设(或调整)课程编码,先由系、部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需求,再由两校区教务处审核后统一编制(发号)。
统招课程编码由瑶湖教务处编制,自考课程编码及双证专业课程编码由京东教务处编制。
2、为保证课程编码的科学性、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科代码、教育类别代码和课程类别代码由课程承担单位确定,课程序号代码由两校区教务处确定。
3、课程编码必须具有惟一性,不同课程的编码必须不同,不同专业开设相同的一门课程的编码必须相同。
课程名称相同但所属层次、类别、学时不同视为不同的课程,编码不同。
4、同一门课程分为几个学期开设且分别记录成绩的课程,要在课程名称后加上阿拉伯数字,且课程编码的序号代码不同。
二、课程编码方法课程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一)对非自考课程,每一位数字的涵义规定如下1、学科代码(第1~4位数字)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的代码,见附件一。
2、教育类别代码(第5位数字)(0)统招本科(1)统招专科(2)自考本科(校选课)(3)自考专科(校选课)(4)成教本科(5)成教专科(6)双证技能班3、课程类别代码(第6位数字)(0)理论课(含课内实验)(1)集中实践环节4、课程序号代码(第7~10位,从0001开始)课程流水号编制按照不同学科代码及教育类别代码,分别从0001开始编排流水号。
5、编码图示(二)对自考课程,课程编码规则如下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自考课程代码前面加5个“9”。
(三)编码示例(1)统招本科大学英语的课程编码为:第一学期,《大学英语1》的课程编码为050200XXXY第二学期,《大学英语2》的课程编码为050200XXXZ(2)自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编码为:9999903706附件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的代码0101 哲学0803 光学工程0901 作物学0201 理论经济学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902 园艺学0202 应用经济学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903 农业资源利用0301 法学0806 冶金工程0904 植物保护0302 政治学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905 畜牧学0303 社会学0808 电气工程0906 兽医学0304 民族学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0907 林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908 水产0401 教育学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1001 基础医学0402 心理学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2 临床医学0403 体育学0813 建筑学1003 口腔医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814 土木工程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815 水利工程1005 中医学0503 新闻传播学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1006 中西医结合0504 艺术学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1007 药学0601 历史学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008 中药学0701 数学0819 矿业工程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0702 物理学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102 战略学0703 化学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1103 战役学0704 天文学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1104 战术学0705 地理学0823 交通运输工程1105 军队指挥学0706 大气科学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1106 军制学0707 海洋科学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0708 地球物理学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0709 地质学0827 核科学与技术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0710 生物学0828 农业工程1202 工商管理0711 系统科学0829 林业工程1203 农林经济管理0712 科学技术史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1204 公共管理0801 力学0831 生物医学工程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0802 机械工程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1997年颁布)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
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9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6种。
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5个一级学科,31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湖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学位〔1998〕54号)文件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简章。
一、申请人条件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且已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二、报名程序1.报名时间:常年报名2.报名地点: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湖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力公室及各校外授权学习中心。
3.报名材料:申请人报名时需出示并提交如下材料:①有效身份证件、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并交复印件各一份;②填写“湖北师范大学接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登记表”两份;③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它成果(原件及复印件);④报名时需带同一底版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三张。
4.录取:预报名学员,经研招办初审合格后,还须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学校根据年度接收计划,择优录取,建立学籍档案,取得湖北师范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进修硕士学位课程资格。
凡因弄虚作假或个人原因而未被接受申请者,报名费一概不予退还。
三、学位课程学习和考试1.对取得学位课程学习资格者,各学习中心根据申请人意愿采取随在校研究生学习或单独开课等授课方式,在五年内修完所申请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全部考试(含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达到规定的学分。
2.专业跨度较大申请硕士学位者,学习期间(在开始学习的第一年内)应在我校补修所申请专业的3-5门本科阶段主干课,且考试成绩合格。
3.各专业的学位课程考试按在校研究生的考试要求和评卷标准进行。
学员在通过我校的全部研究生课程考试后,由我校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加盖湖北师范大学的钢印、红印、校长印)。
4.学习期间,外国语(限英语、俄语和日语)须通过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是隶属总装备部的一所正军级高等军事院校,主要面向全军装备系统和航天领域培养指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军事学为主、工学为支撑,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6个门类相互融合的学位授权体系,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军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拥有一批在全军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业。
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总装备部重点学科,有4个军队“2110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9个总装备部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2人。
1人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委员,5名国家级优秀教师,23名全军优秀教师,18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4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名国家973专家组专家,6名国家863领域(项目)专家组专家,3名全军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21人获航天基金奖。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高。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奖8项,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课程被评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17部教材获总部级奖励。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
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篇。
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
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军队重点实验室、3个总装备部重点实验室、15个专业实验室,各学科均建有研究生专修室。
建有万兆带宽校园网,节点覆盖到所有教学办公场所和学员公寓。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机械工程(0802)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光学工程(0803)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光学工程(0803)
第一部分 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具有 3 个(含)以上相对稳定特点鲜明的主干学科方向,对光学工程科学与 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学科特色。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特色,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服务国家、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具有良 好的社会声誉。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 25 人,其中每个学科方向不少于 5 人,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 教学梯队。 4.人员结构。教师队伍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专任教师 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不低于 40%,获外单位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不低于 15%。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有若干名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治学严谨、 为人正派且具备指导博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要 求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具有特色鲜明、国际 水平的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省部的重要项目或其它社会需求、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或其科 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科技成果奖,有稳定的科研经费。 三、人才培养 6.培养概况。有较高的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近 3 年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不少于 20 人。 7.课程与教学。针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全面、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 (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非学位课(选修课)等。针对光学工程的学科交叉的特点,设置 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及“双语”课程;并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培养制度等进一步 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8.培养质量。在学硕士生在所研究方向有显著研究进展,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获得科技奖励、 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硕士毕业论文整体质量高;毕业硕士生就业情况好,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硕 士生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9.科学研究。具备一定科学研究条件以支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 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等国家或省部级纵向及其他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稳定,导师人均科研 经费不低于 20 万元/年。 10.学术交流。研究生导师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主持召开或参加“光学工程”学科或 相关交叉学科国际学术会议、全国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国内外研究机构 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交流研究,与合作机构进行学生交流和互访;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张贴 自己的优秀成果和创新研究,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11.支撑条件。具有相应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活动依托的实验室和基地,建有相应的研究平 台和加工、测试、应用等研究设备和设施,为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研 究环境和硬件条件的保障;具有完整的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津贴资助和奖助体系,学业奖学金和国 家助学金覆盖比率应高于 50%;制定详细的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等管理条例,定期开展科学道 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对学术不端等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与惩戒;建设规范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 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规范研究生管理工作,专人负责研究生的各项管理。
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想象苑立波理学院,Tel: 82519758; lbyuan@摘要:教学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评价,这三者是教育过程的三块基石。
而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我们永远都要依据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做出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并考察教育作为一个过程究竟需要什么,不仅需要反思、设计,更需要一些想象。
没有什么严格的程序、万能的处方或严密的规则可以遵循。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以理学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尝试给出了一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想象。
当我们进入21世纪,我们的学习者面临着许多复杂、多样、不确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及环境。
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后工业时代经济结构的不断更新都受到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在影响着教育。
事实上,所有的研究生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都会遇到由于全球的迅速变化所带来的多种多样的挑战。
比如说:目前的全球金融海啸所带来的新的就业形势与机遇的挑战。
所以他们需要去积极地应对,富有创造性的回应以及合乎道德规范的面对。
在这些背景下,需要我们迫切回答的问题有三,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研究生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我们能够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我们过去培养了什么样的研究生,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
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于学位的认识侧重于学术标准,培养要求是针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培养目标基本是教学和科研人员。
而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只是科学家、大学教师,更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而且,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不仅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都产生了脱节,在原培养目标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0803)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专业:080300光学工程)
一、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应掌握光学和光学工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较广泛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
在具体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技术开发的能力。
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硕士学位获得者能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现代光学技术及工程应用
2、光信息传输与处理
3、光电测控技术及仪器
4、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三、课程设置
四、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
1、较强地获取知识和相关研究领域最新信息的能力。
2、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较强的实验及科学研究能力。
4、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五、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
六、其他要求
对于对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需补修本科专业基础课,具体课程为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非光学类专业)。
补修课程不单独设课,不计学分,在第二学期末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不准许进行硕士论文开题;在硕士学习期间以本人为第一作者、长春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公开发表论文1篇以上,否则不准授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