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一章-港口起重机械-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
港口装卸机械复习资料

港口装卸机械复习资料第一篇港口装卸机械1、定义:在港口用来完成船舶与车辆的装卸、库场货物的堆码、拆垛与转运以及舱内、车内、库内装卸作业的起重运输机械。
2、作用:1)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强度2)加速装卸,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提高港口通过能力3)降低装卸成本,减少压船压货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4)可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5)为建立程序化、自动化的装卸线创造条件3、分类: 1)港口起重机械2)港口连续运输机械3)港口装卸搬运机械4)港口专用机械4、发展趋势:1)高效大型化2)专业化和多用化3)标准化、系列化4)安全可靠性和环境保护要求5)省力化、自动化第一章港口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周期性间歇动作的机械。
分类:1)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起重葫芦、卷扬机等。
2)升降机:是沿导轨载运货物和人员的升降设备,有电梯和缆车。
3)臂架起重机,主要利用臂架的变幅(俯仰)、绕垂直轴线回转配合升降货物,使动作灵活,满足装卸要求。
可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浮式。
固定式:桅杆起重机、船舶吊杆移动式:轮胎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小型起重机4)桥架起重机:具有小车和大车运行机构,使它可在一个长方形的作业面上工作。
有桥式起重机和龙门起重机以上的各类起重机基本上都包括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及其操作系统。
起重机的参数及其确定起重机的参数是表征其技术性能的指标,也是设计和选用起重机的依据。
它主要包括:起重量、幅度(外伸距)、起重高度、工作速度、生产率、轨距(跨度)和基距、工作级别、起重机外型尺寸、自重和轮压等。
1)起重量:指最大额定起重量,它表示起重机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重物的质量。
2)幅度:指起重机吊具伸出起重机支点以外的水平距离。
不同型式的起重机往往采用不同的计算起点。
对回转臂架起重机,其幅度是指回转中心线与吊具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
非回转臂架起重机的幅度一般指臂架下铰点至吊具中心线的水平间距。
03-第一章-港口起重机械-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

DNF JC 100% DNFR
起升机构工作过程速度-时间图示
速度
工作
工作
v tq t1 tz ’
停歇
停歇
V’ tq’ t2 tz
时间
一个工作周期T
• 上升、下降起动时间 • 下降、上升制动时间 • 平稳上升、平稳下降时间 • 停歇时间
三、内燃机驱动
动力来自于起重机械自己具 有的独立的能源,而不依赖 外接输入的能源。主要有柴 油机、汽油机、液态石油气 机
(3)
• 内燃电力液力驱动:以内燃机或交流 电动机作为原始发动机
内燃电力驱动
广泛使用
特点 • 柴油机为原始发动机, 独立能源,工作范围 不受外部电网的限制 • 直流电动机分别驱动
流动式起重机和船用起重机上使用
QL16B型轮胎起重机 原始动力为柴油机,带动直流发电机发出直流电,供给各工作机 构 1-柴油机2-发电机3-回转机构4-变幅机构5-起升机构6-运行机构
第一章港口起重机械
第四节 起重机械的驱动装置
•起重机械的驱动装置是用来驱动各个工作机构的 动力设备。 •根据不同的动力形式,分为: 人力驱动、电力驱动、内燃驱动、复合驱动 •根据原动机与工作机构之间的驱动关系,分为 集中驱动、分别驱动
一、人力驱动
• 人力驱动通常采用手摇柄、 杠杆、手轮、曳引链以及脚 踏板驱使机构运动。 • 人力驱动的起重机机械构造 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但机械的工作速度低、生产 率不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大,并且不能长时间地连续 工作。
(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 简称为S5
S5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 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 段启动时间、一段恒定负 载运行时间、一段电制动 时间和一段停机和断能时 间。由于这些时间都很短, 均不足以使电动机达到热 稳定状态,但是在这种工 作之中除计入启动外,还 计入电制动对温升的影响 本工作制的负载持续率JC为:
港口机械PPT课件

四、内燃机 —液压驱动 变旋转运动 油马达 ————→
柴油机 —— 高压油泵(高压油)╱ ╲ 变直线运动
油 缸 ————→
39
五、电力驱动及电动机的选择 1.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①转子在旋转磁场中的转动
几种工作制度
41
a.连续工作制(S1) b.短时工作制 (S2)
42
c.间歇工作制,起动对温度无 影响(S3)
d. 间歇工作制,起动、制动 对温度有影响(S4、 S5)
43
3.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① 接电持续率,JC值
33
3.划分工作级别的方法和步骤 ①工作级别:整机 A1 A2 …… A8 机构 M1 M2 …… M8 ②表明繁忙程度 —— 利用等级 整机 U0 U1 …… U9 机构 T0 T1 …… T9 ③表明载荷的满载程度 —— 载荷状态 轻、中、重、特重 根据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可定出工作级别
34
4.接电持续率JC值的概念 由于起重机各个机构的工作繁忙程度不同,各机构接
电持续率也不一样,计算机构的接电持续率在于更适当地 选择电动机。
JC% = t/T×100%
起重机一个工 机作 构循 的环 运中 转时间 JC= 起重机一个工 总作 时循 间环 10的 % 0
式中: t ——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周期中,该机构的运转时间 T ——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总时间,T<10分钟
二线 10.5m
三线 15.3m
基距考虑轮压、稳定性
汽车起重机采用通用底盘
在汽车底盘的基础上放宽、加大
轮胎起重机
考虑火车能运输
32
七、起重机整机及其工作机构的工作级别 1. 定义 —— 表明起重机及其机构的工作繁忙程度及载荷 状态的参数 2. 为什么要确定工作级别 ①起重机工作时反复短暂,周期性、载荷的不均匀性。 ②为了在设计起重机及其零件时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 许用应力、安全系数 ,特别是疲劳安全系数。 ③便于用户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地选用相应工作级别的 起重机产品。
编第2章 港口装卸工艺

第二章 港口装卸搬运工艺第一节 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性质与作用第二节 件杂货物装卸搬运工艺第三节 大宗干散货物装卸搬运工艺第四节 液体货物装卸搬运工艺第五节 集装箱货物装卸搬运工艺第六节 危险品货物装卸搬运工艺第一节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作用及合理化原则一、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及内容所谓工艺,是指社会生产中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方法与过程。
在制造业中指的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
在港口生产中,港口装卸工艺是指将货物从一种运输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输工具(或库场),实现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港口的主要任务是货物装卸和储存。
对港口来说,装卸工艺即是港口的生产方法,研究港口装卸工艺就是分析和改进装卸方法,使通过港口的物流更经济、更合理,从而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成本完成装卸任务的目的。
港口装卸工艺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 装卸设备和工属具的选择;2. 工艺流程的设计;3. 在运输工具和库场上的货物摆放与堆码;4. 驾驶员和工人的操作方法;5. 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改。
二、港口装卸工艺在港口生产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港口装卸工艺是港口生产的基本手段与其他生产过程一样,物流过程中劳动对象也有数量、质量、空间和时间等多种形式的变化。
港口的主要生产活动是装卸搬运和储存,通过装卸搬运和储存创造货物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如果没有装卸搬运的方法和程序,即港口装卸工艺,港口的生产目标就无法实现。
(二)港口装卸工艺直接决定着港口生产成本港口的主要任务是装卸,即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进行货物换装。
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材料的消耗,只有机械的磨损及燃料的消耗。
因此,装卸成本主要取决于机械的折旧修理费、燃料费、机械驾驶员及装卸工人的工资等。
同样的任务采用不同的装卸工艺方案,其成本是不一样的,即装卸工艺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港口生产成本的高低。
最佳的装卸工艺方案应按照投入成本低、装卸效率高、安全可靠的原则合理组合。
港口装卸工艺知识点整理

1.码头前沿 泊位长度=集装箱船舶长度+泊位富裕长度(泊位长度=1.2 倍*船长) 约 78 米布置 1 台桥吊 两船靠泊间隔=(A 船长+B 船长)*5% 2.堆场 箱位号由箱区、位、排、层组成。 位数:箱区→2 位、位→2 位、排→1 位、层→1 位 3.集装箱拆装箱库(又称集装箱货运站) 4.指挥塔(又称控制室) 5.大门(又称检查桥、闸口) 6.维修车间
(4)轨距(跨距):起重机两条行走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5)基距:同一轨道上两个主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3.工作速度:起升速度,小车行走速度,大车行走速度,臂架俯仰速度
十.集装箱堆场作业机械:底盘车,跨运车,集装箱叉车,龙门起重机,正面吊,混合系统
1.底盘车
(1)特点:集装箱在码头堆场的整个停留时间均放置在底盘车上
五.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形式
1.船舶吊杆——流动机械系统(布置形式:一线仓库) 2.门座起重机——流动运输机械系统(布置形式:一线堆场一线仓库)(P56 图 3-21) 3.起重船——缆车——流动机械系统(内河斜坡式港口)(适用:长江港口,大水位差的港口)
系统组成: (1)起重船(浮吊)——装卸船舶 (2)缆车——沿轨道运行,运货上岸 (3)流动机械——水平搬运、库场内拆堆垛、装卸车辆
适用码头:吞吐量大而堆场面积有限或自动化要求高的大型码头
十一.水平搬运机械——牵引车挂车
1.牵引车分类:平头式、长头式
2.牵引车的拖带方式分类:半挂车(常用),全挂车,双联拖挂
3.半挂车的种类:平板式,骨架式(又称底盘车),鹅颈式,伸缩式
十二.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方式
1.装卸桥——跨运车工艺方案(欧洲常用)
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流程

• 各种装卸工艺(堆场作业)的比较
✓ 适用于年通过量8-10万TEU集装箱码头
b.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工艺系统
• 优点:轨距较大,可横跨14列集装箱或更多,可 堆码4-5层高集装箱
• 缺点:由于只能沿轨道运行,作业范围受限制, 机动性差;装卸车、倒箱作业较困难。
✓ 适用于年吞吐量10万TEU以上或两个以上连续泊 位的集装箱码头
5
C
堆
4a
牵引车+底盘车
C
轨道车辆 集运载重拖车
轮胎式龙门吊
堆场
4b
牵引车+底盘车
C
轨道式龙门吊
轨道车辆 集运载重拖车
集装箱堆场
4. 龙门起重机工艺系统 a.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工艺系统
• 优点:可以有效利用堆场,易于实现堆场作业自 动化
• 缺点:相对跨运车系统,灵活性不够,提箱作业 比较困难,设备维修量和能源消耗较大。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
1. 底盘车工艺系统 2. 跨运车工艺系统 3. 正面吊运机工艺系统 4. 龙门起重机工艺系统 5. 集装箱叉车工艺系统
1
牵引车+底盘车
C
牵引车+底盘车
轨道车辆 集运载重拖车
轮胎式龙门吊
1. 底盘车工艺系统 • 本系统码头前沿由集装箱装卸桥进行装卸船作
业。卸船时将集装箱卸到底盘车,由牵引车拖 至堆场停放;装船时由牵引车将装有集装箱的 底盘车拖至堆场,然后再拖运至前沿装船。 • 优点:这种方式在堆场上不需要其他辅助装卸 机械,并把水平搬运与堆场堆码作业合二为一 ,最适合“门到门”运输。 • 缺点:要求堆场较大,所需底盘车数量大,投 资大。 ✓ 适用于公路四通八达的“门到门”运输方式
场
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

3、港口装卸工艺现 代化是港口技术进步 的标志 现代化的机械设 备,先进科学的工艺 是港口技术进步的标 志。如现代化的集装 箱码头,现代化的管 理信息系统使装卸效 率得到很大提高。
4、港口装卸工艺直
接影响港口的生产 效率 港口装卸工艺 不同,设施配备不 同,从而产生不同 的装卸成本。即不 同生产组织产生不 同的经济绩效。
1、港口装卸工艺是 港口生产的基础 港口装卸过程中的 安全与质量、装卸效 率的高低、劳动强度 的大小都离不开装卸 工艺。可以说,港口 装卸工艺工作是港口 管理工作中头等重要 的工作,是港口生产 的基础。
2、港口装卸工艺 是劳动管理的重要 内容 港口装卸工艺 不同,装卸劳动定 额和装卸作业时间 就不同,对工人按 劳分配和奖罚制度 就不同。
桥吊是码头上用于将集装箱吊起进行装卸作 业的起重机,是码头的心脏。桥吊作业能力决定 着一个码头的货物吞吐能力。 桥吊经历四代升 级 ,目前为止为第四代,能吊起70吨重货物, 能升高42米,能前伸出70米远,采用智能交流 变频驱动装置。
龙门起重机装卸工艺 方案以龙门起重机为 主要装卸机械。这种 装卸工艺堆场利用率 更高,集装箱堆高可 达5-7层,专业性更 强,投资较大。龙门 吊轮压大,建设投资 大,要求高。
所谓工艺,是社会生 产中改变劳动对象所 采取的方法。在制造 业中指的是加工方法。 在港口企业中,港口 装卸工艺是指在港口 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 工具转移到另一种运 载工具的空间位移的 方法和程序。
1、提高了装卸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 度; 2、减少了货损货差,提高了货运质量; 3、加快了货物送达速度,加速了车、船 周转; 4、节省了包装费用,简化了理货手续; 5、减少了货物运输费用,降低了运输成 本;
港口装卸工艺与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港口装卸工艺与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港口装卸工艺概述 (3)1.1 装卸工艺的基本概念 (3)1.2 港口装卸工艺的分类与特点 (4)第2章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原则与要求 (4)2.1 设计原则 (5)2.1.1 安全性原则 (5)2.1.2 高效性原则 (5)2.1.3 可靠性原则 (5)2.1.4 灵活性原则 (5)2.1.5 经济性原则 (5)2.1.6 绿色环保原则 (5)2.2 设计要求 (5)2.2.1 符合法律法规 (5)2.2.2 满足装卸需求 (5)2.2.3 考虑港口条件 (5)2.2.4 优化设备选型 (6)2.2.5 保障人员安全 (6)2.3 设计流程 (6)2.3.1 调研与分析 (6)2.3.2 制定设计方案 (6)2.3.3 设计计算 (6)2.3.4 设计评审 (6)2.3.5 施工图设计 (6)2.3.6 设计变更与优化 (6)第3章装卸设备选型与配置 (6)3.1 装卸设备类型及特点 (6)3.1.1 集装箱装卸设备 (6)3.1.2 件杂货装卸设备 (7)3.1.3 散货装卸设备 (7)3.2 设备选型原则 (7)3.2.1 适用性原则 (7)3.2.2 高效性原则 (7)3.2.3 安全性原则 (7)3.2.4 经济性原则 (7)3.2.5 环保性原则 (8)3.3 设备配置与布局 (8)3.3.1 设备配置 (8)3.3.2 设备布局 (8)第4章装卸工艺操作规程 (8)4.1 装卸作业准备 (8)4.1.1 作业前准备 (8)4.1.2 设备检查 (8)4.1.3 作业现场准备 (8)4.2 装卸作业过程 (8)4.2.1 装卸作业流程 (8)4.2.2 装卸作业要求 (9)4.2.3 装卸作业监控 (9)4.3 装卸作业结束与交接 (9)4.3.1 作业结束 (9)4.3.2 交接工作 (9)第五章装卸作业安全管理 (9)5.1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9)5.1.1 安全第一原则 (9)5.1.2 预防为主原则 (9)5.1.3 规范操作原则 (10)5.1.4 持续改进原则 (10)5.2 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10)5.2.1 安全管理制度 (10)5.2.2 安全措施 (10)5.3 安全预防与处理 (10)5.3.1 安全预防 (10)5.3.2 安全处理 (10)第6章装卸作业质量控制 (11)6.1 质量控制原则与方法 (11)6.1.1 质量控制原则 (11)6.1.2 质量控制方法 (11)6.2 质量检测与监控 (11)6.2.1 质量检测 (11)6.2.2 质量监控 (11)6.3 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 (12)6.3.1 质量问题处理 (12)6.3.2 质量改进 (12)第7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2)7.1 环境保护措施 (12)7.1.1 港口作业污染预防 (12)7.1.2 生态环境保护 (12)7.1.3 噪音与振动控制 (12)7.2 节能减排措施 (12)7.2.1 能源管理 (13)7.2.2 节能技术应用 (13)7.2.3 减排措施 (13)7.3 环保设施与设备管理 (13)7.3.1 环保设施建设 (13)7.3.2 设备维护与管理 (13)7.3.3 环保监测与评估 (13)第8章装卸作业人员培训与管理 (13)8.1 培训内容与要求 (13)8.1.1 基础知识培训 (13)8.1.2 专业技能培训 (13)8.1.3 安全意识培训 (14)8.1.4 要求 (14)8.2 培训方法与评估 (14)8.2.1 培训方法 (14)8.2.2 评估 (14)8.3 人员配置与管理 (14)8.3.1 人员配置 (14)8.3.2 管理 (14)第9章装卸工艺技术创新与发展 (15)9.1 技术创新方向与目标 (15)9.1.1 创新方向 (15)9.1.2 创新目标 (15)9.2 技术研发与应用 (15)9.2.1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15)9.2.2 节能环保技术 (15)9.2.3 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 (15)9.2.4 高效装卸设备与工艺 (15)9.3 产业趋势与发展前景 (16)9.3.1 产业趋势 (16)9.3.2 发展前景 (16)第10章装卸工艺与安全管理实例分析 (16)10.1 实例分析一:集装箱装卸工艺与安全管理 (16)10.1.1 集装箱装卸工艺 (16)10.1.2 集装箱安全管理 (16)10.2 实例分析二:散杂货装卸工艺与安全管理 (17)10.2.1 散杂货装卸工艺 (17)10.2.2 散杂货安全管理 (17)10.3 实例分析三:液体散货装卸工艺与安全管理 (17)10.3.1 液体散货装卸工艺 (17)10.3.2 液体散货安全管理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起升高度H和下降深度h
表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指标 起升高度H,单位m • 空载条件下,从起重机支承面(停放水平状态)(地 平面或起重机运行轨道顶面)至取物装置最高工作位 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下降深度h,单位m • 若吊具能下降到地面或轨道面以下,则下降深度h是指 空载条件下从起重机支承面(停放水平状态)(地平 面或起重机行走轨道顶面或水面)至取物装置最低工 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起升总高度D(起升范围D) D=H+h • 取物装置最高和最低工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 浮式起重机的有效幅度指工作时吊钩铅垂中心 线到护舷外侧的水平距离
问题: 哪些因素影响幅度的选择?
幅度主要根据起重机所要求的工作范围确定。 如港口用起重机的最大幅度根据轨道布置尺寸、所 装卸船舶的最大宽度、是否要求外挡过驳作业或跨 船作业等确定; 最小幅度受到起重机结构布置和安全要求等条件限 制
(适合于各种起重机,表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
几种情况 桥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是空载时从地平面测算 起,到最高工作位置 臂架长度可变化的轮胎、汽车、履带起重机等 的起升高度随臂架仰角和臂长的改变而变化, 在各种臂长和不同臂架仰角时可得到相应的起 升高度曲线; 浮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以水面为基准面,是指 最大幅度下,满载起升时从水面至吊钩最高工 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吊具最高工作位置 受浮船倾侧的影响。
起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
1. 起重量、额定起重量 2. 起升高度、下降深度 3. 幅度 4. 悬臂有效伸距 5. 轨距、跨度、轮距 6. 基距 7. 工作速度 8. 轮压 9. 生产率 10. 工作级别
流动起重机常用 的还有: 最小转弯半径 最大爬坡度 最小离地间隙等
集装箱装卸桥 主要技术参数
表:起重机工作机构的速度范围
单位:m/s
起重机类型
起升速度m/s 主起升 副起升 0.1330.166
运行速度 小车 0.1660.332
m/s 起重机 0.5-0.667
通用吊钩 桥式起 重机
A1、A2
0.016-0.05
A3、A4
A5、A6
0.033-0.2
0.1330.332
0.1330.332
3、变幅速度Vr(适合于臂架型起重机)
• 变幅速度定义:在稳定运动状态下,工作载荷从最
大幅度到最小幅度水平位移的平均速度,m/min或m/s • 或定义为 – 起重机停在水平场地(或水平轨面)上、吊具吊有额 定载荷,由最大幅度到最小幅度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平 均速度。
• 变幅时间t, s (适合于臂架型起重机)
行驶速度vmax
无轨运行的起重机在水平道路行驶 状态下,依靠自身动力驱动的最大 运行速度,单位:km/h
5、机构工作速度合理选择(1)
• 机构的工作速度根据机构的工作性质、使用要求、起重量、
工作行程、装卸货种、作业效率等来确定。
– 在港口码头前沿或库场进行装卸作业的起重机的工作 机构, 为了提高生产率,一般采用较高的工作速度; – 进行散货装卸作业的起重机工作机构采用高速; – 吊运件杂货的起重机工作机构一般用中速; – 在吊装大件物品时甚至采用低速。 – 中、小起重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采用高速, 以提高装 卸生产率。 – 大起重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要求装卸作业平稳和安全、 并减小驱动功率, 一般采用低速;
二、幅度R
适用于臂架型起重机
• 回转起重机的幅度指 起重机空载置于水平 场地时,从其回转平 台的回转中心线至取 物装置垂直中心线的 水平距离
• 非回转臂架型起重机 的幅度指起重机空载 置于水平场地时,从 臂架下铰点至取物装 置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起重机工作在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
图示:
• 可回转起重机的幅度 起重机水平状态下, 吊钩铅垂中心线至 起重机回转中心线 的水平距离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或岸桥)主要技术参数
主参数:额定起重量 起升高度 运行轨道面以上 运行轨道面以下 前伸距(外伸距) 后伸距(内伸距) 跨度(习惯称为轨距) 基距 横梁下净空高度
双40英尺双小车岸桥主要技术参数表
起重量 前小车 双吊具下 单吊具下 吊钩横梁下 吊具下 主起升 80t(或120t) 65t 100t(或140t) 65t 90m/min 180m/min 240m/min 50m/min 100m/min 260m/min 45m/min 35m 55-63m 19m 大于40m 18m
– 下降深度应根据吊具在最低潮位,船舶满载时 能取到舱底货物来确定。
图示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的下降深度要考虑
• 船舶在港口最低潮位、满 载时,最底层箱子
四、悬臂有效伸距l
• 表征桥架型起重机的工作范围
• 定义:指离悬臂最近的起重机轨道中心线 至位于悬臂端部取物装置中心线的最大水 平距离,单位:m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桥式抓斗卸船机
额定起重量的选择,可考虑到港船舶
• 装卸单件 货物的最 大质量
• 装卸散货 的生产率
• 集装箱箱 重+箱内 货重;舱 盖板最大 质量。
舱盖板一般不大于 28t;最大14M*14M 的 35.6t
起重量较大的起重机常 有两套起升机构,起重 量大的为主起升机构或 主钩,起升速度低;较 小的为副起升机构或副 钩,副钩额定起重量为 主钩额定起重量的1/5~ 1/3,但起升速度高,可提 高装卸生产率。如吊钩 桥式起重机起重量为 32/8t
1、起升速度vh
• 定义:在稳定运动状态下,工作载荷的垂 直位移速度,m/min
– 或起重机起吊额定起重量时吊具匀速上升(下降) 的速度。
2、回转速度n,r/min
• 定义:在稳定运动状态下,起重机的回转 部分的回转速度 • 或
– 起重机停在水平场地(或水平轨面)上,最大 幅度、吊具吊有额定载荷、起重机回转部分匀 速转动时的(角)速度。
第二章港口起重机械
第三节 港口起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
• 集装箱吊具下的起重能力不应小于32.5t • 装卸桥的内伸距,不应小于8.5M • 轨距不应小于16M
起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表征起重机械 性能特征的主要指标,也是设计和选择起 重机械的主要技术依据。
我国起重机技术参数标准,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86-2009 •国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 •国家标准GB783-1987 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系列 •国家标准GB/T 790-1995 桥式起重机起升高度系列 •JT/T 81-1994 港口门座起重机幅度等参数标准 •JT/T 82-1994 港口轮胎起重机起升高度等参数标准
六 • 基距B、
七 • 工作速度 八 • 轮压P 九 • 生产率A 十 • 工作级别
一、额定起重量(起升质量)Q
• 表征起重机的起重能力的主参数。 简称为起重量 • 额定起重量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 下,对于给定的起重机类型和载 荷位置,起重机设计能起升的最 大净重量,单位:KG或t
额定起重量=有效起重量+可分的吊具质量 额定起重量=有效起重量+0
一 • 额定起重量Q 二 • 幅度R 三 • 起升高度H、下降深度h 四 •悬臂有效伸距为前伸距、后伸距 五 • 跨度L(亦跨距)
门座起重机 主要技术参数
一 • 额定起重量Q 二 • 幅度R 三 • 起升高度H、下降深度h
四 • 悬臂有效伸距l 五 • 轨距S 六 • 基距B、 七 • 工作速度 八 • 轮压P 九 • 生产率A 十 • 工作级别
– 臂架型起重机运行钢轨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 距离或起重小车运行线路钢轨轨道中心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
跨度 习惯称轨距轨距将此图看做塔式起重机的运行小车示意图
五、跨度L,轨距S,轮距K
• 轮距K(单位:M)
– 无轨运行起重机同一车轴上左右两组运行车轮 踏面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六、基距B
• 基距是指有轨运行的起重机沿平行于起重 机纵向运行方向测定的起重机支承中心线 之间的水平距离
参国家标准GB783规定的起重机 械最大起重量系列表P8表1-1
吊钩、吊环为取物装置时 额定起重量=容许起升的最 大货物质量
取物装置为集装箱吊具时
额定起重量=容许起升的最大集装箱质量+吊具的质量
工作性变幅的臂架型起重机 (如门座起重机)的额定起重 量指臂架处于最小幅度位置时 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 轮胎和汽车的额定起重量为 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即:使用 支腿和基本臂架条件下,在规 定的最小幅度时的起重量。
图示
• • 起重机取物装置上下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 要考虑集装箱的高度
吊具的最低点算起
H
• •
起重机取物装置上下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 要考虑集装箱的高度
• 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确定时要考虑:
– 要考虑提升物品所需要的高度、配备的吊具、 车辆、路基的高度以及悬挂钢丝绳最小安全长 度; – 对于装卸船舶的起重机还要考虑船舶倾斜、潮 水涨落、船舶满载与空载对起升高度的影响。
当臂架仰 角变化时
最大幅度?Rmax 最小幅度?Rmin
最大幅度Rmax?起重机工作时幅 度最大值 最小幅度Rmin?起重机工作时幅 度最小值 起重机的标称幅度? Rmin (是指最大幅) Rmax
• 有效幅度Rmin ~Rmax
– 轮胎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的有效幅度:指起重 机水平状态使用支腿条件下,臂架侧向工作时 吊钩铅垂中心线至该侧支腿中心连线的横向水 平距离
速度
后小车 前小车
80t负荷 空吊具 65t负荷 空吊具
后小车
小车行走 主起升
小车行走
大车行走
轨距 前伸距 后伸距 起升高度
轨上 轨下
七、工作速度
• 工作速度是表征起重机工作机构动作的快 慢程度
• 包括四种速度 1. 起升速度 2. 回转速度 3. 变幅速度(和变幅时间) 4. 运行速度(大车运行速度和小车运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