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13五四运动试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五四运动一.单选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4.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前一个“天安门”指的是我国历史上()A.五四运动B.“门户开放”政策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D.开国大典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6.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D.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8.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9. 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10.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1.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年新版)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测试卷(word版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66分)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B )A、《中外纪闻》B、《新青年》C、《民报》D、《每周评论》2、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 C)A、反对专制B、反对独裁C、反对愚昧D、反对腐败3、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里的孔家店是指( D )A、专制B、旧文学C、愚昧D、封建儒家思想4、“吾以为今日而文言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烂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月不避俗字俗语。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B)A、梁启超B、胡适C、李大钊D、陈独秀5、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A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6、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B)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7、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
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C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8如图是某校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A、五四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9、1919年5月4日,有3000多学生在北京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场运动的目标是( D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0、“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B )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1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离,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4.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天津B.重庆C.上海D.北京5.周瘦鹃于1919年5月9日写了《卖国奴之日记》,此小说是“五四事件”的艺术反映,其反应之迅速亦是让人惊叹。
“冷嘲与热骂俱备”“穷极酣畅”。
下列口号不可能在“五四事件”中出现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驱逐鞑虏,恢复中华D.取消“二十一条”6.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一、选择题1.“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
”据此推断,该日记应写于( )A.1915年9月B.1919年5月C.1921年7月D.1931年9月2.“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在这个宣言的指引下由北京学生率先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中“彻底地”是强调( )A.直接目标的实现B.领导阶级的变换C.不妥协的革命精神D.社会性质的变化4.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
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
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北京B.长沙 C.上海 D.广州5.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6.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决定因素是(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B.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悟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述材料说明( ) A.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B.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是斗争的主要目标C.武装斗争的必要性D.工商界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8.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13课五四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2.爆发:1919 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和要求: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4.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知识点2 五四运动的扩大5.扩大的原因(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2)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3)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6.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7.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8.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9.意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配套K12]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c7a0306c85ec3a86c2c536.png)
第13课五四运动【学习目标】1.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自主探究】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召开会议,决定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___________。
2.爆发:时间:_____;地点:_____;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扩大: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6月3日北京学生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6月5日,_____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机器局安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___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_____。
2.成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________,罢免_______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________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___________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___________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60页第一段,出示图片:请找出五四运动前期的相关信息: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领导人、结果等。
2. 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
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4.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天津B.重庆C.上海D.北京5.周瘦鹃于1919年5月9日写了《卖国奴之日记》,此小说是“五四事件”的艺术反映,其反应之迅速亦是让人惊叹。
“冷嘲与热骂俱备”“穷极酣畅”。
下列口号不可能在“五四事件”中出现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驱逐鞑虏,恢复中华D.取消“二十一条”6.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当堂达标题 新人教版

第13课五四运动【基础达标】1.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中所反映历史事件爆发在( )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2.“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
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①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废除“二十一条”③科学,民主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五四运动期间两幅对联:“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害国,鹿獐螬。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悖余孽死有头。
”其中的“曹瞒遗种”、“章悖余孽”指的是人们痛恨的()①袁世凯②陆宗舆③曹汝霖④章宗祥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4.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
该漫画(右图)反映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5.“……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词中的“学子激扬焚佞府”和“众工人,上阵”分别发生在()A.北京广州 B.北京上海 C.上海北京 D.广州北京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B.6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7.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8.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 (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五四运动
知识点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B)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导学号8416411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
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D)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民主、科学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3.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最先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爱国斗争的是哪个城市的工人(B)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唐山
4.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B)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商人
D.市民
5.导学号841641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重要成果的是(D)
A.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B.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C.罢免卖国贼职务
D.废除了“二十一条”
知识点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6.导学号84164116五四运动的性质是(D)
A.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B.一次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7.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D)
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
?
?
9.导学号84164117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有(A)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收回青岛主权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C)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1.导学号84164118像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是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运动。
最能体现材料中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C.取消“二十一条”
D.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2.“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于北京首先爆发,人民的反应强烈而迅速,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C)
A.工人阶级
B.爱国商人
C.爱国学生
D.农民阶级
1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词中的“学子激扬焚佞府”和“众工人,上阵露
锋芒”分别发生在(B)
A.北京广州
B.北京上海
C.上海北京
D.广州北京
14.导学号8416411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D)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假如你是当时一名中国旅欧记者,高兴地采访了参加巴黎和会的中方代表后却愤怒了,为何高兴
?从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国家主权将得到维护。
愤怒: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被拒绝,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下;弱国无外交。
?与图1之间有何关系?
:五四运动。
关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4、图5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说明这一事件结果如何。
3:北洋军阀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
图4: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图5:中国代表没有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6.导学号84164120(2017湖北鄂州)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这主要是因为(B)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17.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中国20世纪的命运,是“伟大的开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谣学史】
材料一巴黎和会传消息,中国落后受人欺。
郁积愤怒像火山,五四运动就掀起。
学生集会大游行,“反帝爱国”搞斗争。
“外争主权”拒签字,“内除国贼”曹汝霖。
工人阶级登舞台,各地民众当援兵。
彻底反帝又反封,爱国精神后人敬。
(1)“巴黎和会传消息,中国落后受人欺”具体指的是什么?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为什么仍然摆
?(提示:从国情、社会性质分析)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正义要,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很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
: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显示出伟大的力量。
(3)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
请结合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
,就是忧国忧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彻底地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