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药品八大经典营销案例
OTC药品渠道分析——以正堂药业为例

学年论文题目: OTC药品渠道分析——以正堂药业为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市场营销09-1班学生姓名:余常春学号: 20090410080121指导教师:李南鸿老师二○○年月日OTC药品渠道分析——以正堂药业为例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年论文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摘要2000年我国对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进行分开管理,非处方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和使用。
对于非处方药企业来说,药品营销渠道将成为他们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根据 SFDA南方所的测算,未来十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22%,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1因此,医药行业将很可能步入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同时随着人们自我治疗意识的增强,小病以及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都会自己在药店买药治疗,由此可见,非处方药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如何建设和管理营销渠道成为中小医药企业获取优势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分析正堂药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营销渠道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通过营销渠道的研究,提出有益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营销渠道营销模式非处方药OTC 正堂药业AbstractIn 2000, China managed separately prescription drugs (Rx) and non-prescription drugs (OTC), non-prescription drugs by consumers choose to buy and use. For non-prescription drug companies,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channels will be the key to their victory. According to SFDA Southern by the estimates, in the next ten years, the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Chinese medicine is expected to reach 22% by 2020, China i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pharmaceutical market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SFDA Southern Medicine Economic Institute] Therefore,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ill be possibl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s "golden years." With enhanced awareness of self-treatment of minor illnesses and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will at the pharmacy to buy medicine treatment, shows that non-prescription drugs will have a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channel is king" era, the building channel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paper analysis of positive Tang Pharmaceutical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 mode of its marketing channels to explore analysis aims through marketing channels, to mak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words:marketing,channel marketing model ,OTC ,Zhengtang yaoye company目录摘要 ............................................................................................................................................. - 3 - Abstract ........................................................................................................................................ - 4 - 1.绪论 ......................................................................................................................................... - 6 -1.1 研究背景...................................................................................................................... - 6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1.3 OTC药品现状分析....................................................................................................... - 7 -2.营销渠道理论概述.................................................................................................................. - 9 -3.OTC药品销售模式分析......................................................................................................... - 11 -3.1代理制......................................................................................................................... - 11 -3.2.买断制........................................................................................................................ - 11 -3.3.直营制........................................................................................................................ - 12 -3.4.经销制........................................................................................................................ - 12 -4.正堂药业营销渠道改进........................................................................................................ - 12 -4.1企业概况..................................................................................................................... - 12 -4.2正堂药业营销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4.2.1营销渠道现状................................................................................................. - 13 -4.2.2营销渠道存在问题......................................................................................... - 13 -4.3正堂药业营销渠道改进............................................................................................. - 14 -4.3.1加强终端市场建设......................................................................................... - 14 -4.3.2经销商选择的改进......................................................................................... - 14 -4.3.3营销渠道构建改进......................................................................................... - 15 -5.结论 ....................................................................................................................................... - 15 - 参考文献.................................................................................................................................... - 17 -1.绪论1.1研究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等社会因素,使医药市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21金维他成功案例

21金维他的案例21金维他,国内第一个多维元素类OTC药品,1984年面世,苦心经营10多年,销量一直未曾过亿,2001年,更是下滑到8000万。
2001年11月,在我们的全面介入下,民生药业决策层启动了21金维他的全新运作模式。
一年后的2002年底,民生药业市场部经理陈红飞传来喜讯:统计数字出来了,全年销售达一亿五千万,增长了80%!而当年的广告投入不到3000万。
2002到2005,短短4年,从8千万到10亿,21金维他的迅速复苏、崛起,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哈药模式,21金维他的成功,不是依靠传统的地毯式广告轰炸,而是在保证充分赢利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的实效整合行销手法,在最短时间内,稳健地赢得最大胜利。
不是每个企业都拥有巨大的资金实力;毕竟,赢利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毕竟,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
在崇尚大投入、大手笔的中国市场,21金维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并不需要顶着巨大的风险和资金压力,同样可以迅速崛起,并在短期内赢利从竞争对手方面来看:善存、施尔康两个合资品牌实力强大,还有一些中小品牌如维存、宝力维虎视眈眈,再加上养生堂、黄金搭档等开始强力抢滩维生素市场,21金维他颇为被动。
一、21金维他在人们身边存在了20年,廉颇老矣,消费者对它熟视无睹,因为缺少关注,导致消费群的萎缩。
二、在市场越来越规范,媒介费用越来越高的今天,资金问题困扰了很多品牌的成长。
民生药业多年苦心经营,积累了一定实力,但可供21金维他运作的资金并不多。
三、多年以来,21金维他的销量主要出在浙江。
在全国各个区域市场,都盘踞着一两个对手,要从别的市场分一杯羹,并不那么容易。
在21金维他这个困局中,还蕴藏着不可多得的机会一、“生命周期”的另一面:21金维他,看上去不起眼,但具备极大的市场潜质——功效确切,适用人群广泛。
卖了20年,如此长的生命力,恰恰证明了21金维他的产品力。
况且,作为复合维生素的21金维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OTC八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大全]
![OTC八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304534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8.png)
OTC八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大全]第一篇:OTC八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大全]OTC八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一、白加黑――策划从产品开始白加黑推出时,已值1994年末,比1989年进入中国的康泰克和1993年随后进入中国的泰诺都晚。
而且,在这两个品牌中,康泰克凭借独有的缓释胶囊技术,第一个建立了全国性强势品牌,其广告是“早一粒晚一粒,远离感冒困扰”,在当时普遍6小时吃一次的感冒药中,确立了“长效”定位;泰诺则依赖“30分钟缓解感冒症状”诉求成功,其定位于“快效”,与康泰克针锋相对。
面对强大而又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的的竞争对手,白加黑没有跟进康泰克或泰诺,而是在长效、快效之外,提出“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将两位领先者重新定义为黑白不分的感冒药,自己是“日夜分服”。
“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的传达产品概念。
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白加黑凭此定位进入了三强品牌之列。
最好的营销就是创造好的产品(概念),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就是占领了市场。
“白加黑”创造了一个好产品,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白加黑是研制产品之初就开始了营销策划,分析消费者、分析市场、分析竞品,最终推出满足消费者心理空白、自然也是市场空白的出色产品,名称、特点、功效浑然一体,为竞品设置了天然的竞争障碍。
这是其成功的必然,值得所有的厂家、尤其是那些习惯于在产品生产出来后才开始从中途营销策划的厂家学习。
OTC药品益安宁丸营销案例

OTC药品益安宁丸营销案例第一篇:OTC药品益安宁丸营销案例OTC药品营销案例——————益安宁丸如何做OTC药品营销一、如何做好品牌益安宁产品的渠道维价工作:首先品牌产品的维价工作必须解决的是认知问题。
1、必须得到企业老板思想上的高度的认可和支持,并从思想上根本意识到维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销售量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
有决心有信心彻底整改市场现状,并有以牺牲当前暂时销量为代价来换取市场价格稳定的信心和决心。
2、品牌产品的维价工作还必须在企业内部达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度,尤其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各区域市场的负责人。
3、区域市场所有一线基层员工的思想教育和统一,以确保维价工作在各个环节执行过程中能够强有力地执行下去,不打折扣。
二、成功的otc药品营销,了解市场是前提。
作为OTC生产厂家,必须要了解中国医药市场形势的严峻性,尤其是OTC市场的特殊性,在产品定位上要审时度势,避重就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正确的产品定位。
益安宁表示作为医药企业,既要研究竞争对手,以己之长,攻其所短,更要充分了解市场,不是我能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营销要以市场为导向。
好产品不一定是好商品。
因此,企业在产品立项前就应该以大量详实的市场调研作为依据,把握时机,适时推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才不会犯主观臆断的低级错误。
总之,通过对消费者药品消费习惯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发现新形势下一些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机会点,这对OTC 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功的OTC药品营销,终端组织执行是关键。
对OTC企业来说,药品零售非常重要,因为各种药品最终都是通过药店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
如果没有这一价值交换行为,医药企业就无法实现销售,也就无法获取利润。
因此,OTC产品上市时一定重视药品的终端工作,这样不仅可大大加快销售速度,还可为产品从上市走向旺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药品营销案例:江中健胃消食片1亿到15亿

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盒装王老吉推广战略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品牌定位战略战略细分,江中抢占儿童助消化用药市场五粮液黄金酒品牌定位战略羚锐牌通络祛痛膏品牌定位战略猫人保暖内衣品牌定位战略TCL美之声无绳电话的实效推广血尔补血口服液品牌定位战略乐华彩电的常规传播管理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品牌定位战略前言2010年,江中健胃消食片销售突破15亿元,持续6年位居国内OTC药品单品销量第一。
简单回顾一下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发展,可以看出该产品在历史上有过两次的“激增”,一次是在上市初期,当时还鲜有企业大量投入广告,江中药业以阿凡提形象制作了一条至今让很多消费者有印象的电视广告进行投放,销售迅速提升,到1997年销量达1亿多元后就一直无法突破。
第二次激增是在2002年的7月份,江中健胃消食片一改往日的沉默,突然发力,在各大电视频道重磅出击,在当年销售达到3亿多元,随后一路攀升,2010销售高达15亿元。
2002年,江中健胃消食片是如何突破多年的销售瓶颈,实现这一飞跃的?本文将从企业的最初动机到决策直至实施逐一叙述,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该案例的剖析,为其它类似的企业决策者制定战略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充满疑虑的市场突破点2001年,对于国内制药企业而言,是极不平静的一年。
国内药企纷纷重组,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被兼并,一些大型企业也在逐渐成型,如哈药集团、广药集团等。
在这个大趋势下,江中药业要避免被更大的鱼吞噬,就必须自己成长为一条大鱼。
成长的压力,迫使江中药业从2001年或更早些时候,就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2002年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江中药业寄予厚望的新产品被延期上市。
同时,健胃消食片的“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即将被终止(即国家不再限制其他制药企业生产健胃消食片),使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市场受到威胁。
为了巩固江中的市场,加之江中药业的总裁依然看好其市场潜力,力主将江中健胃消食片作为新增长点,承载起江中药业上台阶的艰巨任务。
对于总裁的主张,江中药业内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派赞同,另一派反对。
OTC八大经典营销案例

OTC八大经典营销案例在OTC市场,有许多经典的营销案例可以借鉴和学习。
下面是八个经典的OTC营销案例。
1.首乌正气丸首乌正气丸是中国老字号的中成药品牌,凭借其独特的配方,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乌正气丸通过广告和口碑,将产品定位为缺气虚弱、疲劳乏力人群的首选药品。
营销手法主要包括电视和报纸广告、医学专家推荐等,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2.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是一种传统中药,以其明星效应在市场上一跃而起。
杞菊地黄丸使用明星代言人刘涛,通过电视广告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成功打造了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
同时,杞菊地黄丸还与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医生的推荐增加产品的信任度。
3.心心相印口服液心心相印口服液是一种儿童感冒药,凭借其独特的产品配方和品牌形象,取得了很大的市场成功。
该产品主打儿童感冒及其相关症状的治疗,成功捕捉到了父母对孩子健康的关注点。
同时,心心相印口服液还与孩童卫视等儿童媒体合作,通过儿童节目、卡通形象等形式增加产品的认可度。
4.强力霉素软膏强力霉素软膏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软膏,采用“医生推荐、药店销售”的模式,成功打造了高效、安全的形象。
强力霉素软膏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如临床试验、专家讲座等活动,提高了产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同时,在药店推广过程中,充分利用药师的建议和推荐,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5.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是一种中药补品,以其滋补养身的功能在市场上赢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乌鸡白凤丸与中草药研究机构合作,通过科学实验和专家讲座等方式,增加了产品的信任度。
此外,乌鸡白凤丸还与养生行业的媒体合作,通过发布养生知识和康养推广活动,提高了产品的品牌形象。
6.脑白金脑白金是一种脑力补充剂,凭借其特殊的配方和口碑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脑白金广告以“神奇脑白金,让你变聪明”为主题,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广告,成功地传递了产品的功效。
此外,脑白金还与高校合作,举办了大脑训练营和脑力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认可度。
精心整理十大医药类营销案例之六:金赛药业

案例六:金赛药业爱心营销童话是美好的,但是童话般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遭遇的是误解,承受的是尴尬,面对的是孤独。
“成长”的药物需要被发现,“成长”的力量需要被鼓励,“成长”的环境需要被创造。
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出发。
背景尽管在中国,矮小症患者多达800多万人,且每年还在以16万多人的速度增长,但是整个市场仍处于“睡眠期”。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一般不把矮小症当成是一种疾病,不知道如果早检查,早发现,可以获得很好地治疗。
患有矮小症的孩子遍布各个地方,这增加了治疗目标患者的难度。
并且根据中国法律,制药公司和非OTC产品不允许在营销和信息沟通中提及名字,极大地限制了传统营销的有效性。
在医生层面,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也未被广泛普及。
此外,90%以上的矮小症患者有心理问题。
于是,一场旨在唤起全社会对矮小症儿童重视和关心,并积极帮助矮小症患者重塑健康身心的活动由金赛药业拉开了序幕。
定位金赛关注改善矮小人的身高问题,更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活动。
真正把“服务矮小人”作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患者共同成长。
创意——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红十字天使计划——金赛矮小症儿童医疗救助活动”。
通过红十字天使计划赢得营销和信息沟通的合法性和可信赖感。
——在全国各主要地区建立“矮小人俱乐部”,克服患者分布广泛的障碍,并且提供矮小人交流的平台。
——启动在线调查问卷,调查关于中国网民判断儿童平均身高和对科学方法治疗矮小症的认识。
结论是70%的网民不知道如何科学长高,甚至3%的人相信保健品增高广告。
——塑造矮小人的健康代言人形象,为矮小人群建立自信。
——通过矮小人的聚会活动,吸引媒体关注和报道,在大众层面扩大对矮小症知识的普及,营造关爱矮小人的社会环境。
执行——每年向中国红十字俱乐部捐赠100万元的药品,用于资助矮小人群的治疗。
已有超过百人接受治疗,每人每月平均长高1.2厘米,一年长高12 ~ 15厘米。
——出资协助成立全国公益性社团“南京矮小人俱乐部”、“上海矮小人联谊会”、“重庆矮小人俱乐部”、“长春矮小人联谊会”等,帮助矮小人建立自信、改善身高,参与社交、走出自卑,身心快乐地成长。
医药营销10大案例

十大营销案例1:学术决定加速度2010年,步长创造了丹红注射液年销售额过27亿的奇迹。
其高明之处在于:一如既往地借助已经得到国内医学同行认可的强大的理论体系,汲取其固有模式的优势,并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品牌的美誉度,最终加速提升销售额。
入选企业:步长制药入选案例:品牌营销品种:丹红注射液背景: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类中成药自2007年起复合增长率为21.94%,高于心脑血管总体用药市场及整个医院用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步长加速了对其相关领域产品的布局。
创意:自2004年问世以来,丹红注射液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年销售增长额,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步长以学术理论为指导,坚持企业家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品合一”的营销思想,成功实现了丹红注射液每年的销量突破。
执行:基于“脑心同治”和“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肯定,步长将这两个理论作为丹红注射液的理论基础,为其学术推广奠定了先天优势。
开展学术活动是步长提升丹红注射液品牌价值的重要方式。
步长每年都会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下属各分会召开学术推广会,并根据专业素质和活动能力严格选择推广人员。
此外,步长还会邀请医生到公司进行参观、研讨等活动,让医生充分了解丹红注射液及其临床研究成果,通过医生对患者的宣传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步长还专门培育了一支终端药学队伍进行患者教育,直接面对消费者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为维护丹红注射液逐渐形成的品牌,步长成立了“品牌战略委员会”。
坚持“三品合一”的营销思路,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不被假冒伪劣产品所侵害。
严格控制质量是步长维护丹参注射液口碑的基础。
步长做到自产品上市以来,无一例不良反应记录,使丹红注射液的品牌得到长久维护。
效果:2010年丹红注射液获得中国中药首个专利金奖。
丹红注射液2010年销售额27亿元,年增长率22.7%。
十大营销案例2:精耕通路细作人心任何一种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凸显出种种问题和矛盾,誉衡的代理制也不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亿的otc市场无疑非常巨大,各制药厂家无不想在这诱人的市场上有所斩获,也因此注定了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所有厂家在此斗智斗力,然而大浪淘沙,实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输赢成败。
放眼十几年来的otc营销,淘去无数的失败或平庸,留下是那些光彩焕然地吸引着我们眼球的经典成功案例。
一、白加黑――策划从产品开始白加黑推出时,已值1994年末,比1989年进入中国的康泰克和1993年随后进入中国的泰诺都晚。
而且,在这两个品牌中,康泰克凭借独有的缓释胶囊技术,第一个建立了全国性强势品牌,其广告是“早一粒晚一粒,远离感冒困扰”,在当时普遍6小时吃一次的感冒药中,确立了“长效”定位;泰诺则依赖“30分钟缓解感冒症状”诉求成功,其定位于“快效”,与康泰克针锋相对。
面对强大而又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的的竞争对手,白加黑没有跟进康泰克或泰诺,而是在长效、快效之外,提出“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将两位领先者重新定义为黑白不分的感冒药,自己是“日夜分服”。
“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的传达产品概念。
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白加黑凭此定位进入了三强品牌之列。
最好的营销就是创造好的产品(概念),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就是占领了市场。
“白加黑”创造了一个好产品,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白加黑是研制产品之初就开始了营销策划,分析消费者、分析市场、分析竞品,最终推出满足消费者心理空白、自然也是市场空白的出色产品,名称、特点、功效浑然一体,为竞品设置了天然的竞争障碍。
这是其成功的必然,值得所有的厂家、尤其是那些习惯于在产品生产出来后才开始从中途营销策划的厂家学习。
二、泻利停――广告成为经典泻利停的成功,应该说主要得益于赵本山的那版广告:“拉肚子,选好药,选药也要有诀窍,别看广告。
看什么?看疗效啊?”“泻利停,泻利停,痢疾拉肚……都知道啊?”在哈药集团巨大的投放量下,不仅消费者都能背下这版广告的全部方案,也使得“都知道啊?”这句话成为一度的流行语,从此泻利停深入人们的脑海,建立了“拉肚子就用泻利停”这样一种牢固的、很难被取代的品牌印象。
赵本山特有的幽默,也让人们把对明星的好感转移到产品上,给消费者增加了更多的精神利益。
这版广告成就了广告语,不仅使“都知道啊?”一度流行,还惠及了其他产品,被其他产品的广告所借用,最有名的是北极绒保暖内衣的那句“地球人都知道”,还有蚁力神的那句“谁用谁知道啊。
”这版广告也成就了赵本山本人,从此开始广告片约不断,而且身价一涨再涨。
可以说这版广告是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广告能够超过它。
三、斯达舒――广告“恶俗”有业绩斯达舒得益于成功的广告策略的又一个典型。
在强手如林的胃药市场,斯达舒只是一个毫无根基的小字辈。
不管是产品的特点,还是品牌的基础,都无法在强手众多的市场中占有优势。
由于斯达舒名字难记,在广告创意之初,如何能快速让消费者记得产品的名字、扩大知名度成为中心目的。
于是有了那个令人感到“恶俗”的广告:紧张的鼓点节奏下,一位年轻的母亲焦急地翻找着抽屉,原来丈夫胃病又犯了,找不到胃药,年轻的母亲急忙让儿子去找斯达舒,结果儿子却找来了一个呆头呆脑的男人,原来是所谓的四大叔。
妈妈气鼓鼓拿出真正的斯达舒胶囊纠正了儿子的错误。
该广告很快在央视大量投播,一时间“四大叔”家喻户晓,偶尔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幽默”话题,而斯达舒的品牌知名度不知不觉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完成了知名度的提高之后,斯达舒立马转向诉求症状,将胃病一网打尽地总结为“胃酸、胃胀、胃痛”三大症状罗列了出来,告诉人们胃酸、胃胀、胃痛要用斯达舒,表达比较平实。
可就是这朴实无华的诉求却简单、直接、实用。
新一版主打广告《胃篇》。
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幽默的人物形象、夸张的动作设计来重新诠释斯达舒的卖点:“胃痛、胃酸、胃胀”。
分“两步走”的策略,成就了“斯达舒”,使其曾一跃位居国内胃肠药销售排名第一,近几年来也一直和西安杨森的吗丁啉及江中制药的健胃消食片成为胃药市场的前三名。
斯达舒的成功,再一次验证了:“消费者讨厌广告和讨厌产品是两码事”。
广告真的很“恶俗”,甚至让人受不了,但产品也真的卖得很不错。
虽然修正药业认为:斯达舒的知名度得益于广告,但广告又不是斯达舒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而是企业苦练内功的结果。
但“非常有创意的广告才有非常的销量”,这一已被公认的otc类产品市场销售的金科玉律,自然也在斯达舒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修正药业在消费者心中牢牢地建立起“胃痛、胃酸、胃胀,快用斯达舒”的概念,自然是广告的功劳。
否则营销队伍再专业、促销活动再好,要想产品快速实现质的飞跃是不太可能的。
四、金嗓子喉宝――成功让人“困惑”金嗓子喉宝的营销策略是经常被业内的专家们的指摘批判的,或是针对其十年不变的、朴实无华的广告语“保护嗓子,请用金嗓子喉宝”,或是针对罗纳尔多做广告有些没有必要并且拍得极差。
金嗓子喉宝在营销手段方面似乎真的没有过人之处,在此把金嗓子做为经典案例或许会让人感到意外,但却能以每年6个亿的销售额和30%的市场占有成为绝对的护咽产品的第一品牌,就其业绩而论则是完全有资格的。
而且金嗓子的业绩并非是像某些产品一样靠入市较早的先机之利,其在上市之初就面临着像江中草珊瑚含片这样的强大对手,但最终“不仅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前辈”,着实让一些业内人士感到“困惑”。
但笔者认为金嗓子喉宝能取得如此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产品有个好名字。
“金嗓子”可谓雅俗共赏,容易记忆,应该是同类产品中名字最好的一个,许多消费者一提到咽喉问题就马上想到金嗓子,这种先天的优势是其能后来的居上的原因之一。
其二、金嗓子喉宝应该算是好产品。
这得益于一方面咽喉疾病比较容易起效、得到产品支持;另一方面其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之初还是动了一番脑筋:当时的咽喉含片均为药粉压制而成,一含即溶,很难在咽喉部较长时间保持药效,含片一般较小但药量不足,对急性咽喉炎或咽喉不适应者如不大量施药,见效也较慢,而润喉糖无治疗作用。
这样,两类产品之间存在一个空缺,金嗓子喉宝发现了这个空缺,推出了中间型产品。
其三、竞品也无出色表现。
我们可以批评金嗓子喉宝的营销不够出色,但反观同类产品似乎也都乏善可陈,少有比金嗓子表现更出色者。
伊利甘草良咽曾一度靠出精准的定位、有效的广告宣传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
但最终也没能超过金嗓子的成绩,一定意义上有点像昙花一现的过客,究其原因是因为吸烟带来的咽喉不适似乎并不迫切,消费者一度比较愿意购买很大程度上是受那颇有诱惑力的广告引导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需求不稳定,对广告有依赖性。
伊利甘草良咽的跟进产品、江中草珊瑚含片的同门兄弟――江中亮嗓,虽说已在某些地方取得不错的业绩,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要超过金嗓子喉宝的趋势。
本人倒觉得像金嗓子这样成功非常好,感觉较轻松、没费什么周折就成功了。
但细细想来,金嗓子在上市之后并没有什么大手笔,但进一步了解才发现金嗓子成功是有必然因素的:选择了一个好市场、一个效果不错的产品、一个较容易被接受的剂型、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恰当的价位等等,可见金嗓子在产品上市前期的“功课”做得是相当不错的,这些往往比产品上市之后的许多花哨的技巧更有用,这一点和白加黑一样应该是值得许多厂家借鉴和学习的。
五、荣昌肛泰――又一个全营销的典范笔者个人习惯把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营销策划的营销方式称之为全营销,否则称之为半营销。
笔者认为荣昌肛泰和白加黑一样,以消费者需求出发,将营销策划贯穿于营销的全过程,必然获得成功,是全营销的典范。
肛泰上市前,市面上已有痔疮宁栓、马应龙痔疮膏、化痔丸、槐角丸等肛门直接给药的产品,但荣昌制药在消费者调研后发现:栓剂用药后易产生便意感而被排泄掉,膏、栓用药后,药物也常随大便被排泄掉,致使药物不持久,患者不能得到持续治疗,也导致药物的浪费。
同时,栓剂、膏剂用药不方便,只能晚上在家用药,白天痛得不行,也只能忍着,有的患者都不能座着办公,只能站着。
患者特别希望有一种药,痛了就可以用,随发随治疗。
为了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荣昌制药研发了肛泰,于9 4年上市。
它根据中医脐疗原理,采用透皮吸引技术,贴肚脐治疗痔疮,避免了栓剂、膏剂肛门直接给药的弊端---容易被排泄而产生药物浪费。
一天贴一片,24小时持续有效地治疗。
它用药方便---随时随地可用药,在痔疮发作时,将药片往肚脐上一贴即可。
不需忍痛回家用药。
这一方便好用的新剂型成为了荣昌肛泰的最大卖点,也是当年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贴肚脐,治痔疮”,再加上幽默的电视广告、国内首创系列漫画广告配诙谐风趣的打油诗以及贴满了大江南北的卫生间不干胶公益广告,几乎给当年痔疮市场带来的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迅速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取得上市一年就销售上亿的好业绩。
近几年来,荣昌肛泰广告的创意、广告的力度反而不如最初之时,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希望荣昌肛泰能继承传统,再创佳绩。
六、洁尔阴――老大一直做到今“难言之隐,一洗了之”,这恐怕是中国最早流行的广告语之一,它就是女性洗液产品老大洁尔阴的广告语。
随着洁尔阴的上市,这句广告语仿佛是施了魔咒一般,随其产品火遍中国大地,家喻户晓,成就了洁尔阴至今仍难以动摇的洗液市场霸主地位。
当然洁尔阴的成功并不单单靠这句广告语,洁尔阴于1 989年上市时,上市时市场上已有甲硝唑片、制霉菌素栓、洗必泰栓、妇炎平胶囊,甚至碳酸氢钠、高锰酸钾溶液(俗称pp粉)等产品,但并无领导品牌和产品,经过精心研制组方合理、效果突出的洁尔阴,集上述竞争产品的性能于一身(可同时对霉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炎起效),而且符合广大妇女用水的卫生习惯,还有,纺锤型和扁圆型的包装看起来更象日化用品,价格在8-10元左右,易为大众所接受。
有了这样当时绝对处于领先水平的产品,再加上这句形象、生动、贴切、说到无数人心坎里、至今无人超越的广告语,宣传声势浩大,使产品品牌一时之间响遍了全国。
此外恩威公司还与全国妇联合办了“恩威杯妇女卫生知识竞赛”,聘请妇科专家做顾问,为其在医院处方市场铺路,公司较早地导入了ci系统等,在当时无不领先竞品一大截。
那时市场营销理念刚刚在中国出现不久,这一系列营销举措充分显示了企业决策人的远见卓识,也使得洁尔阴的营销势如破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纺织厂女工多的地方和一些民族地区,甚至还被当作劳保、福利品发放,确实取得了空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