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梯数量设计简易计算方法

建筑电梯数量设计简易计算方法
建筑电梯数量设计简易计算方法

可以依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及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

4.1.4 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条文说明(这里说的很详细):4.1.4 调查中,发现各地很多办公建筑的电梯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上、下班时间拥挤不堪,并影响办公工作效率。故对电梯的数量作了规定,根据2003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对电梯数量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文见表1:

表1 电梯数量、主要技术参数表

标准数量额定额定

载重量速度

建筑类别经济级常用级舒适级豪华级 (kg) (m/s)

按建筑面积 6000 5000 4000 <4000

m2/台 m2/台 m2/台 m2/台 630 0.63

办按办公有效 3000 2500 2000 <2000 800 1.00

使用面积 m2/台 m2/台 m2/台 m2/台 1000 1.60

按人数 350 300 250 <250 1250 2.50

公人/台人/台人/台人/台 1600

注:本表的电梯台数不包括消防和服务电梯。

表1中,建筑标准分为四级,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对办公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常用级”作为最低限是合适的,故本条规定电梯数量一般应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设一台,此处“办公建筑面积”是指电梯所服务的总建筑面积,不包括裙房中商场、营业厅等面积。如果消防电梯或服务电梯是独立设置,那么该电梯无法与其他电梯共同发挥作用,故不能计算在电梯数量内,反之,可以计算在内。电梯载重量建议选择1000kg和大于1OOOkg,因办公建筑上下班人流较为集中,大容量电梯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电梯速度建议采用1.60m/s以上,大型高层或超高层办公建筑

应采用中速或高速电梯。

多规上并没有明确说明具体的多大面积应设几台消防电梯.高规上说的很清楚.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总的说来,电梯的数目可依据办公规范上来设,其中几部做成消防电梯兼客梯就可以了

如何配置电梯数量

登录天涯 | 注册天涯 | 帮助 由于浏览器不支持或者禁用JavaScript ,您可能不能使用到本网站的所有功能。 参见如何启用JavaScript 脚本. 首页提问列表 如何配置电梯数量 [工程 技术] 悬赏点数 10 1个回答 443次浏览 0 湖北过客 2009-3-12 9:25:01 58.49.8.* 举 报 如何配置电梯数量 回答 登录并发表 取在谷歌搜索如何配置电

回答消梯数量 系统推荐答案 yanlei1212009-3-12 9:33:20 218.83.222.* 举报 可以依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及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 4.1.4 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条文说明(这里说的很详细):4.1.4 调查中,发现各地很多办公建筑的电梯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上、下班时间拥挤不堪,并影响办公工作效率。故对电梯的数量作了规定,根据2003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对电梯数量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文见表1: 表1 电梯数量、主要技术参数表 标准数量额 定额定 载重量速度 建筑类别经济级常用级舒适级豪华 级(kg) (m/s) 按建筑面积6000 5000 4000 <400 0 m2/台 m2/台 m2/台 m2/ 台 630 0.63 办按办公有效3000 2500 2000 <20 00 800 1.00 使用面积m2/台 m2/台 m2/台 m2 /台 1000 1.60 按人数 350 300 250 <250

电梯受力计算修订稿

电梯受力计算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一、曳引力校核 1.钢丝绳曳引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轿厢装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 (2)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轿厢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 (3)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GB7588-2003附录M 提示曳引力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 式中: —当量摩擦系数; α—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 rad ; T 1、T 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e —自然对数的底,e ≈ 2.校核步骤 (1)求出当量摩擦系数 a)对曳引轮为半圆槽和带切口半圆槽,使用下面公式: 式中: μ——摩擦系数。 β——下部切口角度值, rad ; γ——槽的角度值, rad ; 式中的 γ βγβπβγsin sin 2sin 2cos 4+---? ?? ?? -的数值可由绳槽的 β、γ数值代入经计算得出;也可以从下图直接查 得: 图8-1 b) 对曳引轮为V 形槽,使用下面公式: 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停的工况: 轿厢滞留的工况: c) 计算不同工况下值 摩擦系数μ使用下面的数值: 装载工况μ1=;轿厢滞留工况μ2=;紧急制停 工况μ3= 10 /11 .0s v + (v s ——轿厢额定速度下对应的绳速,m/s )。 (2)计算 еα

分别计算出装载工况、轿厢滞留工况、紧急制停工况的е1α、е2α、е3α 数值。 ( 数值在步骤①求出;钢丝绳在绳轮上包角α的弧度值由曳引系统结构得到) (3)轿厢装载工况曳引力校核 (按125%额定载荷轿厢在最低层站计算,轿底平衡链与对重顶部曳引绳质量忽略不计) 式中: T 1、T 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N ; Q ——额定载重量,kg ;K ——电梯平衡系 数; W 1——曳引钢丝绳质量,kg ;W 1≈H(电梯提升高度,m) ×n 1(采用钢丝绳根数) ×q 1(钢丝绳 单位长度重量,kg/m) ×r(曳引钢丝绳倍率); W 2——补偿链悬挂质量,kg ;W 2≈H(电梯提升高度,m) ×n 2(采用补偿链根数) ×q 2(补偿链 单位长度重量,kg/m) r ——曳引钢丝绳的倍率; g n ——标准重力加速度,m/s 2α(gn ≈9.81m/s 2) 校核:轿厢装载工况条件下应能满足 2 1T T ≤е1α,即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不滑移。 (4)在紧急制停工况曳引力校核: (按空轿厢在顶层工况计算,且轿顶曳引绳与对重底部平衡链质量忽略不计,滑动轮惯量折算值与导轨摩擦力因数值小忽略不计) 式中: α——轿厢制动减速度(绝对值),m/s 2(正常情况α为0.5m/s 2,对于使用了减行程缓冲器的 情况,α为0.8m/s 2); W 3——随行电缆的悬挂质量,kg ;W 3≈H/2(电梯提升高度,m) ×n 3(随行电缆根数) ×q 3(随行 电缆单位长度重量,kg/m)。 校核:紧急制停工况条件下,当空载的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应能满足 2 1T T ≤е3α,即曳引钢丝 绳在曳引轮上不滑移。 (5)在轿厢滞留工况曳引力校核: (以轿厢空载,对重压在缓冲器上的工况计算) 校核:在轿厢滞留工况,当轿厢空载,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在轿厢滞留工况条件下,应能满足 2 1T T ≥е2α,即曳引钢丝绳可以在曳引轮上滑移。 计算实例: 曳引系统参数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VI类电梯》 GB/T 7025.1-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7025.2-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GB/T 7025.3-1997。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0.4、0.5/0.63/0.75、1.0、1.5/1.6、 1.75、 2.0、2.5、 3.0、3.5、 4.0、 5.0、 6.0。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 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一、一般指标 一般,决定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参数为电梯数量、承载能力与额定速度。 1、输送能力能满足5分钟高峰期的乘梯要求,就可以认为电梯的选用是合理的。 2、电梯到达门厅的时间间隔不应太长,一般要求不应超过2-3分钟。简单的估算办法:电梯从底层直达顶层应不超过45—60s——同时符合了消防电梯要求。 3、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应尽量缩短。这是为了满足乘客的心理要求。比较能接受的限度是:候梯时间不超过30s,乘梯时间不超过90s。 二、规范指标 《住宅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电梯的规定 4、《住宅设计规范》4.1.7 条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4.1.9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的规定,其根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条规定,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中应设消防电梯。第6.3.2条规定,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

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允许设站间层不超过两层。减少电梯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及减少损坏率。 在《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解释: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 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测定,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最近,首规委住宅专家组讨论,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6.3.3.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3.3.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6、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7025.1-7025.3-1997)的规定:“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0m”。该标准规定住宅电梯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见表4.1.9。

电梯数量估算

电梯数量计算(z) 2010-03-23 17:50:16 电梯数量估算法 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 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 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 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 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 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N=KPT/240R 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

办公楼(同时上班K=25%~16%)(不同时上班K=16%~12.5%) 旅馆(K=12.5%~5%) 住宅(K=5%)医院(K=22%) 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 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10=0.55*总面积) 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P=3.5*总户数) 医院(P=1.1床位数) 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 办公楼T=2H/V+1.25(F+1)(V+3.5)+2R 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 e)确定电梯的速度V 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 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 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 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 (为了能消防共用条件,我一般选>11人) 嘿嘿~~这么麻烦就为了计算电梯所须台数 总结 电梯台数=乘客的集中率*电梯总人数*电梯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0电梯的额定人数) 错别字比较多~~不敢恭维~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更正:“部”

计算电梯台数

计算电梯台数 12层及以上的住宅至少两部电梯。 目前一些房地产商认识到设施好坏关系到销售难易,多层住宅也增设电梯。 电梯数量估算法 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 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 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 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 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N=KPT/240R 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 办公楼(同时上班K=25%~16%)(不同时上班K=16%~12.5%) 旅馆(K=12.5%~5%) 住宅(K=5%)医院(K=22%) 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 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10=0.55*总面积) 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 (P=3.5*总户数) 医院(P=1.1床位数) 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 办公楼T=2H/V+1.25(F+1)(V+3.5)+2R 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 e)确定电梯的速度V 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 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 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 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

工程量计算清单表

花架工程量清单表

花架工程量计算:0.2307 1.平整场地: S=园路长×宽=34.5×3=103.5m2; 2.混凝土柱基开挖地坑土方量: V=长×宽×高×10=0.9×0.9×0.45×10=3.645m3; 3.基柱混凝土垫层: V=长×宽×厚×10=0.9×0.9×0.04×10=0.3240m3; 4.混凝土基础: V=长×宽×厚×10=0.716×0.716×0.67×10=3.4348m3;5.回填土: V=V挖土方量-V埋入地下混凝土柱基-V柱基混凝土垫层=3.645-2.307-0.2501=1.088m3; 6.花架横梁: 花架横梁总工程量V=一个花架横梁体积×花架横梁个数=长×宽×高×17=3.6×0.08×0.2×17=0.9792m3; 7.花架纵梁: 花架纵梁总工程量V=一个花架纵梁体积×花架纵梁个数=长×宽×高×2=15.75×0.1×0.25×2=0.3938m3;

8.花架檩: 花架檩条总工程量V=一个花架檩体积×花架檩个数=长×宽×高×5=15.75×0.08×0.2×5=1.26m3; 9.花架柱: 花架柱总工程量V=一个花架柱体积×花架柱个数=长×宽×高×10=0.5×0.5×2.280×10=0.7m3; 10.粗磨石花岗岩凳面: 粗磨石花岗岩凳面总工程量V=一个粗磨石花岗岩凳面×粗磨石花岗岩凳面个数=长×宽×厚×8=3×0.4×0.08×8=0.768m3; 11.粗磨石花岗岩凳柱: 粗磨石花岗岩凳柱总工程量V=一个粗磨石花岗岩凳柱×粗磨石花岗岩凳柱个数=长×宽×高×16=0.3×0.15×0.32×16=0.2304m3; 12.梁柱饰面油漆: 横梁的总表面积=(3.6×0.2+3.6×0.08+0.08×0.2)×2×17=34.816m2; 纵梁的总表面积=(15.75×0.1+15.75×0.25+0.1×0.25)×2×2=22.15m2; 柱的总表面积=2.28×0.5×4×10=45.6m2; 梁柱饰面油漆总工程量S=横梁的总表面积+纵梁的总表面积+柱的总表面积=34.816+22.15+45.6=102.566m2;

电梯常用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 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 )(102 v K)(1 Q kW N η -= 式中: 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 (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 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 102 v 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 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 η 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 例 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 kW Qv K N 2.768 .01025 .02000)5.01(102)1(=???-=-= η 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 ()Nm n 9500Ni η Μ1 1= ,

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 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 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 η=0.87~0.82; 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 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 实际正常运行最大扭矩M 按超载10%计算(平衡系数?按最小取值)。 m)(N 2r g )QD (1.1Μn 1?-= k , M <M 1则满足要求。 4 曳引机主轴最大静载荷T H)(kg)q m Q )(P 90sin(αr 1 H q m r 1.25Q P T 22111++?-+++= ?, 式中,m 1为曳引绳根数;q 1为单根绳质量,kg/m ;m 2为平衡链根 数;q 2为平衡链质量,kg/m ; H 为提升高度,m ;?1,为平衡系数最大值;α为曳引包角。 5 满载轿厢盘车力F 1计算 2 11D η i r g )QD (1F n k -= 式中 D 2为盘车轮直径。 如果F1>400N,需有紧急电动操作。 例 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 如不设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手动盘车时作用在手轮上的力S 是否符合要求?(不考虑曳引钢丝绳、随行电缆自重) 解: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电梯 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 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

最新版土建工程量计算表格_(实用版)

工程名称: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园区XXXX工程 序号定额编号分部分项工程数量单位计算式计算结果位置建筑面积#######m2 #NAME?0#NAME? 一、土石方工程 1平整场地#######m2 #NAME?0#NAME? 0.000#NAME? 2机械土方#######m3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3机械土方人工修边坡,三类土#######m3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NAME?0#NAME? 4基坑回填土m3 #NAME?0#NAME? 5基坑排水m2 #NAME?0#NAME? 6人工挖地槽,深1.5m以内m3 #NAME?0#NAME?

工程名称: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园区XXXX工程 序号定额编号分部分项工程数量单位计算式计算结果位置1砖基础#######m3 #NAME?0#NAME? 2200厚砼空心砌块外墙m2 #NAME?0#NAME? 3200厚砼空心全外墙m2 #NAME?0#NAME? 4300厚砼空心外墙m2 #NAME?0#NAME? 5200厚加气砼内墙m2 #NAME?0#NAME? 6100厚加气砼内墙m2 #NAME?0#NAME? 8砖砌女儿墙m2 #NAME?0#NAME? 9零星砌体m3 #NAME?0#NAME? 三、混泥土及钢筋混泥土 1C25独立基础#######m3 J1#NAME?1*1*0.3*34#NAME? J2#NAME? 1.2*1.2*0.3*17#NAME? J3#NAME? 1.4*1.4*0.3*7#NAME? J4#NAME? 1.6*1.6*0.4*8#NAME? J5#NAME? 1.8*1.8*(0.3+0.1)#NAME? J6#NAME?2*2*(0.3+0.1)*14#NAME? J7#NAME? 2.2*2.2*(0.3+0.1)*2#NAME? J8#NAME? 2.4*2.4*(0.3+0.1)*23#NAME? J9#NAME? 2.6*2.6*(0.3+0.1)*8#NAME? J10#NAME? 2.8*2.8*(0.3+0.1)*7#NAME? J11#NAME?3*3*(0.3+0.1)*9#NAME?

电梯参数计算公式

电梯选用参数 Q 额定载重量Q=400kg v e额定速度v=0.4m/s 轿厢尺寸(宽*深*高)开门方式 开门尺寸(宽*高)1000mm *1300mm *2100mm 旁开双折 800mm *2000mm H trv最大提升高度H trv =12m C i电梯曳引绳曳引比Ci= 2:1 d r n s 曳引绳 绳径 绳数 4-φ8,产品规格:8×19s曳引钢丝绳 d r =8mm n s =4 D t曳引轮直径D t =200mm D p导向轮、轿顶轮、对重 轮直径 D p =200mm K dz平衡系数K dz =0.45 P 轿厢自重P=400kg W yys 曳引钢丝绳重量: 每米重0.218kg/m w yys =55.6kg W dl 随行电缆重量: 每米重 7米重量 W dz对重重量600kg a max加减速度最大值0.5m/s2 曳引机、电动机参数 α曳引轮包角α=180度β曳引轮槽型中心角β=90度γ槽角度γ=30度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η=0.9 N m电机功率 1.1kw 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0.7955m/s

n\m电机转速76 rpm 轿厢导轨T75 限速器动作速度0.536m/s<V动<0.64m/s 安全钳瞬时式动作 缓冲器聚氨酯,行程H=60mm 一、电动机功率计算 对于交流电梯而言,当平衡系数K dz≤0.5时,通常用下列公式计算,即能满足要求:N=(1- K dz)Qv l /(102ηCi) (KW)(1) 上式中:K dz——平衡系数;φ=0.45 Q——额定载荷;Q=400Kg 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v l =0.7955m/s 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取η=0.9 C i——曳引机曳引比;C i =2:1 代入(1)式, N=(1-0.45)×400×0.7955/(102×0.9×2)=0.95(KW) 选用VM450曳引机,电机功率N=1.1KW,其功率满足上式计算要求。 二、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 根据公式:V=π×D×n m / (60×C i) 上式中:D ——曳引轮节圆直径, D=200mm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一、电梯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 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 (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 (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

关于电梯数量的相关设计规范

关于电梯数量的相关设计规范 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8.1 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 2 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 3 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 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三、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4.1.7(条文解释)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如何确定,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目前北京、上海大都采用后一种方法。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确定,国内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各种不同计算公式不下五、六种。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计算所规定的未知数亦不一样,而且不少系数是按经验或实测而定,因此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如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为,板式住宅在66~120之间;塔式住宅在56~84户之间,认为每台电梯服务100户是合理的。上海市的资料表明,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每台750 kg速度为1m/s的客梯可服务60~100户。最近,北京首规委住宅专家组讨论,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总结:本项目保障房共161户,25层(含两层裙楼)。标准层面积389平方米,每层七户,使用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是满足设计要求的。 佛山市德富恒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4.8.25

建筑电梯数量设计简易计算方法

可以依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及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 4.1.4 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条文说明(这里说的很详细):4.1.4 调查中,发现各地很多办公建筑的电梯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上、下班时间拥挤不堪,并影响办公工作效率。故对电梯的数量作了规定,根据2003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对电梯数量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文见表1: 表1 电梯数量、主要技术参数表 标准数量额定额定 载重量速度 建筑类别经济级常用级舒适级豪华级 (kg) (m/s) 按建筑面积 6000 5000 4000 <4000 m2/台 m2/台 m2/台 m2/台 630 0.63 办按办公有效 3000 2500 2000 <2000 800 1.00 使用面积 m2/台 m2/台 m2/台 m2/台 1000 1.60 按人数 350 300 250 <250 1250 2.50 公人/台人/台人/台人/台 1600 注:本表的电梯台数不包括消防和服务电梯。 表1中,建筑标准分为四级,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对办公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常用级”作为最低限是合适的,故本条规定电梯数量一般应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设一台,此处“办公建筑面积”是指电梯所服务的总建筑面积,不包括裙房中商场、营业厅等面积。如果消防电梯或服务电梯是独立设置,那么该电梯无法与其他电梯共同发挥作用,故不能计算在电梯数量内,反之,可以计算在内。电梯载重量建议选择1000kg和大于1OOOkg,因办公建筑上下班人流较为集中,大容量电梯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电梯速度建议采用1.60m/s以上,大型高层或超高层办公建筑

电梯数量计算公式

电梯数量计算公式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 =11人(800KG) 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 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 N=KPT/240R 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 办公楼(同时上班 K=25%~16%)(不同时上班 K=16%~ 12、5%)旅馆(K= 12、5%~5%)

住宅(K=5%)医院(K=22%) 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 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 /10=0、55*总面积)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P=3、5*总户数) 医院(P=1、1床位数) 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 办公楼T=2H/V+1、 25(F+1)(V+3、5)+2R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 e)确定电梯的速度V 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 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 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 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 (为了能消防共用条件,我一般选>11人) 嘿嘿~~这么麻烦就为了计算电梯所须台数总结 电梯台数=乘客的集中率*电梯总人数*电梯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0电梯的额定人数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地坑地面承受载重: 4gn(P﹢Q) P—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额定载重量。 g?—重力加速度9.8m/s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 n=60?/p 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 P=1?K QV 102η或P=1?K QV线 102ηi P—电动机功率(Kw) K—电梯平衡系数; Q—额定载重(Kg); V—额定速度(m/s) V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η—机械传动总功率 i—钢丝绳绕绳倍率 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 υ= πDN 60i?i? υ—电梯额定速度(m/s)

D—曳引轮计算直径 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 i?—减速比i?=Z? Z? =蜗轮齿数/蜗杆头数 i?—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 W=G+KQ 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 G—轿厢自重 Q—额定载重量 K—平衡系数,取0.4~0.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n=60?(1-S)/P n—电动机转速 ?—电源频率 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 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 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 S=πD IR ?n N S—轿厢位移 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 R—减速比

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 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 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 静载安全系数: 静=Pn T 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 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 n—钢丝绳根数 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 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 M=W·D 2ie M—制动器制动力矩 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 D—制动轮直径 i—减速箱减速比 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1.5。直流电梯取1.1~1.2) 液压电梯运行速度计算公式: υ=Q(流量)/A(柱塞面积)=Q/(πd?/4)(d为柱塞直径)

电梯设计层数要求

《住宅设计规范》 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1.4: 一、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3.1.8条电梯。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二、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 三、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四、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 五、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第3.1.4条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消防电梯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住宅。 6.3.2:高层建筑每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500m2设1台≥1500 m2,≤4500 m2设2台>4500m2设3台 6.3.3: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