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

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人们从一个楼层运送到另一个楼层。
而电梯轿厢的荷载计算是电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电梯轿厢荷载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电梯轿厢的荷载是指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通常以公斤(kg)为单位。
而荷载计算公式则是用来计算电梯轿厢的荷载的数学公式,它通常包括几个关键参数,如轿厢自重、承载物重量、电梯速度等。
在计算电梯轿厢荷载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轿厢自重。
轿厢自重是指电梯轿厢本身的重量,包括轿厢本体、门、门套等部件的重量。
通常情况下,轿厢自重可以通过电梯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来获取,或者通过实际称重来确定。
其次,还需要考虑承载物重量。
承载物重量是指电梯轿厢内乘客和货物的总重量。
在实际运行中,电梯轿厢通常会承载不同重量的乘客和货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估算承载物重量。
一般来说,电梯设计时会考虑到最大承载物重量,以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载。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梯的速度。
电梯的速度对轿厢荷载的计算也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电梯的速度越快,轿厢荷载也越大。
因此在计算轿厢荷载时,需要根据电梯的设计速度来确定具体参数。
在实际计算中,电梯轿厢荷载的计算公式通常为:轿厢荷载 = 轿厢自重 + 承载物重量。
其中,轿厢自重和承载物重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计算轿厢自重时,可以通过电梯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或者实际称重来获取。
而承载物重量则需要根据电梯设计时考虑的最大承载物重量来确定。
除了上述基本公式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电梯的安全系数、使用环境等。
在实际设计中,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通常会在轿厢荷载的计算公式中引入安全系数,以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载。
总的来说,电梯轿厢荷载的计算是电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果。
电梯的承重力计算公式

电梯的承重力计算公式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在建筑物内部垂直运输人员和货物,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在设计和制造电梯时,承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入手,介绍电梯承重力的相关知识。
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 g。
其中,F为承重力,单位为牛顿(N);m为电梯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在实际应用中,电梯的质量通常是已知的,因此我们只需要计算重力加速度g,即可得到电梯的承重力。
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物理常数,通常取值为9.8米每秒平方。
它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也是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近似为9.8米每秒平方,因此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将重力加速度取为9.8米每秒平方。
在计算电梯承重力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电梯本身的质量以及电梯内部的人员和货物的质量。
电梯的质量通常由制造厂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确定,并在电梯的相关资料中进行标明。
而电梯内部的人员和货物的质量则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电梯时更好地理解电梯的负荷情况,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电梯的设计负荷和使用情况,通过计算承重力来确定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从而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超载,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除了电梯的承重力,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的结构强度和安全装置等方面的因素。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风荷载、地震力等,因此在设计和制造电梯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
此外,电梯还需要配备各种安全装置,如限速器、紧急制动器等,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总之,电梯承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 g,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梯的承重力,从而确定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保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超载,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电梯数量确定方法一、一般指标一般,决定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参数为电梯数量、承载能力与额定速度。
1、输送能力能满足5分钟高峰期的乘梯要求,就可以认为电梯的选用是合理的。
2、电梯到达门厅的时间间隔不应太长,一般要求不应超过2-3分钟。
简单的估算办法:电梯从底层直达顶层应不超过45—60s——同时符合了消防电梯要求。
3、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应尽量缩短。
这是为了满足乘客的心理要求。
比较能接受的限度是:候梯时间不超过30s,乘梯时间不超过90s。
二、规范指标《住宅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电梯的规定4、《住宅设计规范》4.1.7 条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4.1.9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的规定,其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条规定,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中应设消防电梯。
第6.3.2条规定,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允许设站间层不超过两层。
减少电梯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及减少损坏率。
在《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解释: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
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测定,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
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
最近,首规委住宅专家组讨论,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完整word版)电梯设计计算书

计算者:总经理:ZFTG1600/3.0-JX(VVVF)乘客电梯设计计算说明ZFTG1600/3.0-JX(VVVF)绿色节能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是经国家特种设备管理局批准研制的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后,采用优化设计而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有加减速度曲线圆滑、乘座电梯舒适感好、运行平稳、速度快噪音低、环保节能等优点。
我们的电梯采用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出产的电梯专用变频器:LEFT型,功率37KW。
控制系统采用32位微机控制,主要控制原器件选用日本富士电机公司(FUJI ERECTRIC)的产品。
轿厢是用板式压制的结构件,强度高、刚性好、美观大方。
而安全件则选用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所检验为合格的产品,如安全钳、限速器、门锁、缓冲器、上行保护装置等。
设计的ZFTG1600/3.0-JXW(VVVF)乘客电梯特性如下。
1. 该款电梯的最大特点是:节约能原、每年可为用户节省约100天的电费,每台比传统电梯节省30%的电能。
是一款以绿色节能为核心的全电脑模块化控制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
无齿轮曳引机与有齿轮曳引机的区别在于:有齿轮曳引机的传动的方式是电动机将动力通过齿轮变速箱传动到曳引轮;而无齿轮曳引机则在设计上省略了齿轮变速箱,其传动方式是由电动机直接带动曳引轮,避免了传动过程的机械磨损和能耗。
另一方面和传统的感应电动机相比,永磁电动机无需耗费电能来产生励磁,因而进一步节省了电能。
永磁无齿轮曳引机具有振动小的效果,闭环的门操作系统,开关门动作平稳。
结构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较轻,降低了电梯对建筑结构的要求,节省了建筑的空间。
先进的技术则代表着更卓越的性能,零件少意味着成本的降低,。
珠江富士在继续秉承其电梯产品安全,可靠和耐用的同时,在产品开发中应用价值工程,降低了电梯系统的成本,并将这一成果回馈给用户。
更高的性价比,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理念熔入产品设计中,产品安全可靠、乘座舒适,门光幕保护以及盲文呼梯按钮大大方便了特殊人群。
办公建筑设计中对电梯运力的计算表

1、 关键术语:5分钟的运力(日本自用取20%,出租15%,电梯等候时间( 原理:假设最高峰期上行层层停,下行不停;或下行层层停,上行不停 电梯高峰期运行时间=电梯上行时间+电梯下行时间+上人时间+下人时间 电梯上行时间=到每层的时间(每层叠加) 电梯下行时间=电梯从顶层到底层的时间(加速时间+最大速度的运行时间 上人时间=开门时间+关门时间+人员进入时间(每人时间*满载时的人员数 下人时间=开门时间(每人时间*满载时的人员数)+开门时间(每人时间 等候时间=电梯高峰期运行时间/电梯的台数 运送全部人员所需的时间=总人数/等候时间 5分钟的运力=5分钟/运送全部人员所需的时间 相关经验值: 电梯开门时间 2秒 电梯关门时间 2秒 人出入轿厢的时间(每人) 1秒 常见不同速度的电梯的加减速度的时间 1.75-2.2秒 2.0-2.5秒 3.0-3.0秒 电梯满载人员数(1350KG): 15 人 常见不同速度的电梯的加减速度的距离 1.75-1.9米 2.5—3.9米 3.0-4.5米 常用办公楼层高的电梯层间运行时间
备注
需根据层高查表
需填写
需根据电梯速度查表 需根据电梯速度查表 需根据电梯速度查表 需根据电梯速度查表 需填写 需填写 需填写
需根据电梯的载重量填写
需填写
需填写 需根据电梯的载重量填写
需填写
需填产总建筑师 《建筑创作》2011.08
(日本取值30-35秒) 上行不停。 下人时间
速度的运行时间+减速时间) 满载时的人员数) 每人时间*满载时的人员数)+人员出电梯的时间(每人时间*满载时的人员数)
3.5-3.5秒
4.0-4.0秒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一、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表1 电梯的分类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二、电梯参数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 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二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2.5 m/s;15~25层为~2.5 m/s;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表4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注: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随建筑物的业态及使用情况而不同,所取数值为经验值;2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4确定电梯载重量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5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2 ms;20-30层-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表 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 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住宅高层建筑划分的标准与电梯数量

住宅高层建筑划分的标准与电梯数量住宅高层建筑是指楼层较高的住宅建筑,一般来说,它们在城市中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能够提供较多的居住空间,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在规划和设计住宅高层建筑时,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划分不同的用途区域,并确定合适的电梯数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划分标准与电梯数量计算方法。
一、住宅高层建筑划分标准1.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住宅高层建筑可以分为公寓式、连体式和独立式等几种类型。
公寓式住宅一般采用单元式布局,每层楼有多个单元;连体式住宅是指多个住户之间通过墙体相互连接的建筑;独立式住宅是指每户人家对应一个完整的建筑物体。
2. 根据居住人口划分:住宅高层建筑一般是根据居住人口的多少来划分用途区域的。
常见的划分包括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等。
根据不同的户型,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3. 根据功能划分:住宅高层建筑还可以根据功能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等。
这样的划分可以使住宅高层建筑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
二、电梯数量计算方法电梯数量的合理配置对于住宅高层建筑的运作和居民的出行非常重要。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每个楼层的人口数量。
根据国家标准,一般情况下,每台电梯的设计载荷为900kg,每人计算约为75kg。
2. 楼层数量:楼层数量是指住宅高层建筑的总楼层数。
一般来说,楼层数越高,所需的电梯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3. 电梯速度:电梯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出行效率。
一般来说,住宅高层建筑的电梯速度为1米/秒,速度越快,所需数量也就越多。
4. 动研比:动研比是指人们在住宅高层建筑中使用电梯的比率。
根据国家规范,一般情况下,动研比为1:10,即每十个住户中有一个住户使用电梯。
在进行电梯数量计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计算每台电梯的设计载荷:根据人口密度和每人计算重量,计算出每台电梯的设计载荷。
电梯对角线计算公式

电梯对角线计算公式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尺寸的计算至关重要。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电梯对角线的计算公式,这可是个有趣又实用的知识哦!咱们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起。
前几天我去一个新建成的写字楼,那里面的电梯看起来宽敞又明亮。
当时我就好奇,这电梯的对角线到底有多长呢?因为我带了一个比较大的箱子,就想估摸一下能不能顺利放进去。
要计算电梯对角线的长度,其实就是运用勾股定理。
假设电梯的长为 a ,宽为 b ,那么对角线的长度 c 就可以通过公式c = √(a² + b²) 来计算。
比如说,有一个电梯,长是 2 米,宽是 1.5 米。
那咱们来算算它的对角线长度:首先计算 2 的平方是 4 ,1.5 的平方是 2.25 ,两者相加就是 4 + 2.25 = 6.25 。
然后对 6.25 开平方,得到的结果约是 2.5 米。
所以这个电梯的对角线长度大约就是 2.5 米。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公式的应用可广泛啦!比如在装修的时候,要搬运一些大型的家具或者设备进电梯,如果提前知道电梯对角线的长度,就能判断能不能装得下,免得白费力气。
再比如说,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电梯的时候,也得用上这个公式。
他们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人流量等因素,合理地确定电梯的尺寸,以保证电梯既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又不会浪费空间。
还有啊,有时候我们在乘坐电梯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其实电梯的大小和对角线长度也会影响我们的乘坐体验。
如果电梯太小,人多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拥挤;而如果对角线长度足够大,空间宽敞,大家就会感觉舒适很多。
回到开头我提到的那个写字楼的电梯,后来我经过计算,发现我的大箱子是能够放进电梯的,心里那叫一个踏实!总之,电梯对角线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
无论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还是对于建筑设计和装修等方面,了解这个公式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以后在遇到与电梯尺寸相关的问题时,能够想起这个小小的公式,让它为我们解决实际的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电梯一、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
表1 电梯的分类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
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
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
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
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二、电梯参数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1.额定载重量。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
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
2)额定速度。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
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
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等系列。
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
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
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
(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
(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
(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
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
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
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
(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
(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
(二)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
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
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
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
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
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
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2.5 m/s;15~25层为~2.5 m/s。
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
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
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
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
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
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
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
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
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
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
表4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注: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随建筑物的业态及使用情况而不同,所取数值为经验值。
(2)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
(4)确定电梯载重量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
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
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
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
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5)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2 ms;20-30层-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
表 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
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
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
(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
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
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
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
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