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

合集下载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

交通流量分析一、计算标准参数设定: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交通流量分析是考虑一般乘客的上下班及午饭时间等高峰时的运输能力,因此只考虑客梯,不计算消防梯(服务梯)。

2. 额定人数:载重量÷75Kg/人(国标GB7588-2003规定)5分钟输送率:11~15%(写字楼的理想参数);4~6%(公寓的理想参数)5%(酒店的理想参数)平均运转间隔时间:30~40秒(写字楼);60~90秒(公寓);40秒以下(酒店)3.载客占有率:考虑到写字楼客梯的实际使用率,因此将实际载客人数定位额定人数的80%。

4.人口计算方法的说明:●根据贵司提供的办公楼的楼层建筑面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每层楼的人口:楼层建筑面积×80%=楼层有效面积楼层有效面积÷20m2/人=每层楼的人口因此1600㎡÷20m2/人=80人/F●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电梯服务人口:P1-2:38F-42F为80人×5 F=400人P3-4:1-37F为80人×17F=1360人P5-8:1-20F为80人×20F=1600人5.特别说明尽管高峰期的交通流量分析不考虑消防梯(服务梯),但是鉴于消防梯的相关规定,消防电梯必须满足运行时间不大于60秒(地上首层到顶层)。

(一)P1-2注:群控、速度统一。

(二)P3-4注:群控、速度统一。

(三)P5-8三、交通流量分析结果:以上的得出结论:P1-2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不足(2-37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3-4 服务楼层应设为1,21-37F(2-20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5-8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和五分钟输送率均不稍差(20层以上不停)。

自用可以满足,零租不够用。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完整版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完整版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 1.5m/s;10-20层 1.75-2m/s;20-30层 2.5-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一、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表1 电梯的分类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二、电梯参数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 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二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2.5 m/s;15~25层为~2.5 m/s;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表4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注: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随建筑物的业态及使用情况而不同,所取数值为经验值;2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4确定电梯载重量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5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2 ms;20-30层-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表 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 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电梯流量分析(仅供参考)任何一座建筑物其基本功能多是为满足人们办公、休闲、娱乐、居住的需求,毫无疑问,楼宇的通行流量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面积和人流密度,它主要涉及如下的几个方面:一、公共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二、紧急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三、公共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四、紧急疏散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五、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其中,第五项的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极为重要,它的设计合理性将决定楼宇的运行和使用效率,主要设备包括电梯、扶梯、人行道等,下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方法。

迄今为止,电梯的流量计算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全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或理论计算公式,大多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评估,因为很多情况下,在楼宇选用电梯设备时,预先根据楼层面积和功能尽可能合理的估算人流数,和实际相比总是有一些出入,再加上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为此,电梯设备流量计算的结果也是大致的,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那么,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依据那些数据或经验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括号内数字为经验系数)1、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可说是用途,如酒店、机场、商场、办公、写字楼、住宅、专用等;2、建筑物的总客流量人数,是指可预先合理估算的整栋建- 1-LN FUJI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筑最大的客流人数;3、单位时间内最大的流动人数,一般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4、高峰时最大的流动人数,是指每天上班、中休、下班时间段内,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5、单楼层平均流动服务人数,是指每一楼层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人数;6、人流结构系数,是指老人、儿童、妇女、青壮年等年龄性别结构系数;7、电梯的载重量;8、层高及提升高度;9、集选模式;10、群控模式;电梯的流量分析的目的是达到最合理的选择配置电梯的数量、载重量、速度等指标,在尽量满足运输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梯设备资源,它涉及到经济效率比这个概念,理论上,电梯的数量愈多、速度愈高、载重量愈大,楼宇的运输效率越高,但经济性不佳,造成资金和电梯资源的浪费。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入输出,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在进行电梯配置时,电梯台数、额定速度及载重的确定依据,并通过实例介绍电梯流量分析的计算过程。

关键字:电梯交通系统;电梯配置;高层建筑物;流量分析1 引言在电梯行业把大楼配置电梯这一过程称为“流量分析”,主要是根据大楼的类型、建筑面积、楼层高度、楼层数等一些信息,依据相关公式,科学的计算出该大楼合理的电梯配置数据。

通过“流量分析”来配置电梯,可以保证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从而保证大楼的服务质量。

2 电梯配置原理2.1 电梯交通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包括建筑物性质、电梯自身特性以及电梯运行模式在内的系统称为电梯交通系统。

电梯系统是由很多输入和输出组成,总共具有三十多个。

输入量指的是对整个系统有影响的变量。

一般情况下,从整个系统的整体出发,我们通常把以下4个变量作为输入量是比较合理的。

(1)建筑物的类型m1;(2)建筑物的规模m2;(3)电梯的服务方式m3;(4)轿厢门宽j。

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出量指的是该系统对外界有影响的变量,通常也指开发商与乘客关心的信息,也是衡量电梯配置性能指标的参数。

该系统主要的输出量有以下4个:(1)5min载客率CE;(2)平均间隙时间AI;(3)平均候梯时间AWT;(4)平均行程时间AP。

2.2 电梯交通系统配置流程图1 电梯配置过程流程图3 实例分析3.1 工程概况假设有一栋办公楼的,总楼层为21层(地面上层数),单层高为4.2m,每层建筑物的面积为2304m2,现对其进行电梯配置。

3.2 流量分析对电梯进行流量分析时,首先作以下假设(1)办公楼上班时间固定(即存在上班高峰);办公楼的有效利用率为0.75;每人占地面积为12平方米;. 办公楼总的出勤率为0.9(即每天上班人数占总上班人数的比例);由于办公楼具有高峰期,计算过程中电梯的负载因为为0.8(即占电梯额定载重的80%);假设每位乘客的体重为75kg;电梯加速度为0.65m/s2 ;电梯开门宽度为1000mm,其对应的宽度修正系数为0.9;电梯的基站在第一层。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估算
一、甲级办公楼电梯的配置要求:
1、每台电梯(1000kg/台)的服务办公面积不超过5000M2。

2、平均候梯时间不超过40s。

3、电梯的5min运载能力在11%~15%之间。

二、本工程甲办公楼电梯的配置估算:
1、计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
本工程办公楼层总人数:
低区(4F~21F):1500x75%X18/10=2025
高区(22F-38F):1500x75%x17/10=1912
2、每台电梯预计停站数F:
方案一:低区:1F、4F~21F;高区:1F、22F~38F;
方案二:低区:B3~21F;高区:B3~3F、22F~38F;
3、确定电梯总行程H:
方案一:低区H1=83.4M,高区H2=152.8M
方案二:低区H1=95.9M,高区H2=165.3M
4、确定电梯额定载人数R:
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18人)。

5、确定电梯的速度V(m/s):V≥H/30(最佳),V≥H/45
低区V1:2.0 m/s~3.0 m/s;高区V2:3.5 m/s~5.0 m/s
电梯交通流量估算
备注:建筑面积、层数及停站均按目前概念方案考虑。

电梯流量分析原理

电梯流量分析原理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NO − 1 LC 2 NP = NO (1 − ( ) ) NO
这里:NP为电梯可能停站层数 NO为电梯服务层数,通常为开门的层数 LC2为电梯轿厢计算乘客数,通常为轿厢最大载 重人数×0.7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RTT = Tp + Td + Tr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CIBSE的电梯分析标准 的 梯分析标
CIBSE的电梯分析标准 的 梯分析标
希尔顿电梯分析标准 尔顿电梯分析标 梯分析
5分钟运载率CE 12-15% 42秒 平均等待时间 25-30秒 平均等待间隔
洛阳逸林酒店电 洛阳逸林酒店电梯参数
5分钟运载率CE 14.58% 43.70秒
平均等待时间 26.22秒 平均等待间隔
洛阳逸林酒店电 洛阳逸林酒店电梯参数
Thanks
这里:RTT为电梯运行周期 Tp为乘客进入轿厢的总时间,按每人1.4秒计算 Td为开关门的总时间,由可能停站数和开关门 时间计算而得 Tr为轿厢行程总时间,由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电梯分析中的重要公式:
RTT = Tp + Td + Tr
这里:RTT为电梯运行周期 Tp为乘客进入轿厢的总时间,按每人1.4秒计算 Td为开关门的总时间,由可能停站数和开关门 时间计算而得 Tr为轿厢行程总时间,由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电梯分析基本原理 —以洛阳逸林的输入输出关系图 梯分析的输
电梯分析的主要输入参数: 电梯分析的主要输入参数:
楼层数量(No of Storey) 底层大厅高度(Lobby Height) 标准层层高(Height of Individual Floors) 电梯服务层数(Number of Stops) 建筑入住人数(Building Population) 组内电梯数量(No of Lift in a Group) 电梯载重量(Lift Capacity) 电梯梯速(Rated speed of the lift)

电梯流量分析课件

电梯流量分析课件
电梯流量分析课件
目录
• 引言 • 电梯流量基础知识 • 电梯流量分析方法 • 电梯流量优化策略 • 电梯流量管理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电梯流量的重要性
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的重 要工具,其流量大小直接影响到 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乘客的出行
体验。
电梯流量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能 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减少 等待时间,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电梯流量优化策略
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减少电梯停靠次数
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减少 电梯不必要的停靠次数, 提高运行效率。
快速响应
优化电梯的召唤响应程序 ,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运 行效率。
节能运行
采用节能技术,如变频控 制、能量回馈等,降低电 梯运行能耗。
合理配置电梯资源
增加电梯数量
根据建筑使用需求,合理增加电 梯数量,提高运载能力。
02
电梯流量基础知识
电梯流量的定义与计算
电梯流量定义
电梯在单位时间内运送乘客的数 量。
计算方法
通过电梯的运载能力、运行次数 和每次运载的乘客数量来计算电 梯流量。
影响电梯流量的因素
建筑物的功能和楼层高度
乘客流量分布
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和楼层高度会影响 电梯的使用频率和流量。
不同时间段和楼层的乘客流量分布不 均,影响电梯的整体流量。
06
总结与展望
电梯流量分析的总结
电梯流量分析的意义
通过分析电梯的流量数据,可以了解电梯的运行状况,发现潜在 问题,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电梯流量分析的方法
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对电梯的流量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
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
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
≥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层2.5-3 m/s;30-40层4 m/s;40-50层5 m/s;50-60层6 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下表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

第七步,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
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

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下表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

电梯选配时的交通流量分析
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
简介:办公楼、饭店和医院需用的客梯如同其他运输设施一样应当仔细地规划
关键字:办公楼、饭店和医院需用的客梯如同其他运输设施一样应当仔细地规划
客流计算:
客流计算是基于建筑物的数据。

即楼层数、楼层间距、不同楼层的功能,以及一天当中客流密度的有关资料。

根据用户提供的原始资料,可采用计算机进行客流分析,然后给确定出电梯配置的建议。

计算是运用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者的丰富经验,所以,按照下述的建议一定能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

初步设计:
建筑设计中,在规划第一个楼层时,就应该把电梯系统及其井道规划好。

否则以后就会引起建筑设计的修改。

如果到时候修改建筑设计已经不能了,那么电梯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也就实现不了。

因此,建议客户尽可能早地与厂方或就近的中迅公司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下述资料可供客户粗略地确定电梯的主要数据,电梯数量、载重量、速度及空间需要。

但是,使用图表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地面上部层站数 =最高20层
2.一个主楼层 =在上行高峰时,所以乘客需要的楼层
3.平均楼层间距 =3.0~3.6米。

楼内如有车库、咖啡馆、饭店或大型休息室,请及时与厂方或当地中迅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在运输客流方面,电梯的特性取决于下述三个因素:
1)轿厢从地面楼层到顶层的理论运行时间(不考虑加减速度)。

2)高峰运行时(例如早晨上班时),主楼层的发车间隔。

3)在5分钟内必须运走的楼内人数的百分比(缩写为:PQ5)。

PQ5的标准值:
12.5%~16%为楼内无上述高峰异常客流,例如,在办公楼内只有一个公司;或多个公司,但上班时间不一样。

再如,旅馆。

16%~25%为楼内有高峰异常情况客流,例如,办公楼内只有一个公司,统一的上下班时间;再如,医院有一定的探视时间。

在不能提供楼内人数的情况下,下述因素可用于初步估算:
办公楼一人占用净办公面积为10平方米。

旅馆占用系数为0.85~1。

“理论运行时间”与“间隔”特性,决定了电梯输送客流的能力。

选择特性使用表:
图1上表为高标准要求。

理论运行时间:最大20秒。

间隔:最大25秒
图2上表为一般标准要求。

理论运行时间:最大25秒。

间隔:最大31.5秒。

在这些图表中曲线内包含的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第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所需电梯数量,第二个阿拉伯数字表示这些电梯的载重量(参见图上的解释),额定速度在图的左边线上表示。

查图表的方法如下:
选定PQ5百分数线,根据地上楼层中的总人数找到相应点向上做垂线,在纵坐标上找到地面楼层数的响应点,向右作水平线,交点所在区域即为最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