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

合集下载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

交通流量分析一、计算标准参数设定: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交通流量分析是考虑一般乘客的上下班及午饭时间等高峰时的运输能力,因此只考虑客梯,不计算消防梯(服务梯)。

2. 额定人数:载重量÷75Kg/人(国标GB7588-2003规定)5分钟输送率:11~15%(写字楼的理想参数);4~6%(公寓的理想参数)5%(酒店的理想参数)平均运转间隔时间:30~40秒(写字楼);60~90秒(公寓);40秒以下(酒店)3.载客占有率:考虑到写字楼客梯的实际使用率,因此将实际载客人数定位额定人数的80%。

4.人口计算方法的说明:●根据贵司提供的办公楼的楼层建筑面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每层楼的人口:楼层建筑面积×80%=楼层有效面积楼层有效面积÷20m2/人=每层楼的人口因此1600㎡÷20m2/人=80人/F●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电梯服务人口:P1-2:38F-42F为80人×5 F=400人P3-4:1-37F为80人×17F=1360人P5-8:1-20F为80人×20F=1600人5.特别说明尽管高峰期的交通流量分析不考虑消防梯(服务梯),但是鉴于消防梯的相关规定,消防电梯必须满足运行时间不大于60秒(地上首层到顶层)。

(一)P1-2注:群控、速度统一。

(二)P3-4注:群控、速度统一。

(三)P5-8三、交通流量分析结果:以上的得出结论:P1-2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不足(2-37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3-4 服务楼层应设为1,21-37F(2-20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5-8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和五分钟输送率均不稍差(20层以上不停)。

自用可以满足,零租不够用。

电梯选型报告范文

电梯选型报告范文

电梯选型报告范文一、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方便人们出行的重要任务。

电梯的选型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运行效率以及乘客舒适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选择电梯型号对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电梯的选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为建筑项目选择合适的电梯提供参考。

二、需求分析1.建筑物类型电梯的选型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类型。

建筑物可以分为住宅、商业、办公和公共设施等不同用途的建筑。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电梯的需求有所不同。

住宅多采用小型低速电梯,商业和办公楼则需要中型或大型电梯来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公共设施如机场、火车站等通常需要大型和高速电梯。

2.峰值乘客流量峰值乘客流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乘坐电梯的人数峰值。

乘客流量直接影响电梯的载客能力需求。

通过分析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人流分布,可以大概估计出峰值乘客流量,从而选择合适的电梯型号。

3.建筑物高度和层数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也是选择电梯的重要考虑因素。

建筑物高度过高,需要选择高速电梯以保证运输效率。

层数较多的建筑,需要选择容量较大的电梯以满足乘客需求。

4.使用环境和要求电梯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

例如,室内电梯和室外电梯的防护要求不同,室外电梯需要具备防水、防晒和防腐蚀的能力。

一些特殊场所,如医院、海洋平台等,对电梯的卫生和耐腐蚀性有更高的要求。

三、电梯选型方案根据需求分析,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电梯型号:1.住宅电梯对于住宅建筑,我们建议选择小型低速电梯。

该型号的电梯具有较小的载客量,适用于住宅楼和小区内人流较少的情况。

同时,这种电梯的设计也更加轻巧,适合在狭小空间内安装。

2.商业电梯商业楼和办公楼通常需要满足较大的乘客流量,因此我们建议选择中型或大型电梯。

这种电梯具有较大的载客量和运输能力,能够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同时,商业电梯通常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公共设施电梯对于机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我们建议选择大型和高速电梯。

新苑房地产办公楼项目电梯选配方案分析

新苑房地产办公楼项目电梯选配方案分析

新苑房地产办公楼电梯选型方案分析一、项目概况:新苑房地产办公楼为综合写字楼,每层建筑面积约1000平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米,设地下室-1层、地上1-4层裙楼、5-28层主楼,共29层,-1到28层电梯提升高度约101米,1到4层裙楼提升高度约21米。

二、电梯运输能力计算及参数选择:根据有关统计,高层高档写字楼按下述方法计算:1、建筑物总人数估算:按20平米/人估算。

本项目估算约为1500人。

2、5分钟输送能力计算:在建筑物人流高峰期的情况下,要求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达到总人数的11%-15%。

本项目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要求约200人。

3、乘客候梯时间:乘客心理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高档写字楼电梯平均运行间隔40秒、住宅楼电梯平均运行间隔60-90秒。

4、电梯速度选择尺度:对于高档写字楼,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按我国国情和经济合理原则,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速度选择基准尺度为:10层以下1.0-1.5米/秒、10-20层1.75-2.0米/秒、20-30层2.5-3.0米/秒、30-40层4米/秒、40-50层5米/秒、50-60层6米/秒。

5、载重量的选择原则:速度2-2.5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公斤,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公斤,星级酒店和甲级写字楼大多选择载重量≥1350公斤的电梯,以便提高运载能力,突显建筑物档次。

6、电梯服务方式:集选、并联、群控三种方式,2-3台电梯一般为并联服务,3台以上电梯一般选择群控方式。

7、电梯数量的确定:根据5分钟输送能力要求,以单梯计算后累加进行确定。

本项目单梯5分钟按来回运行3次计算,需要200人÷3次÷13人/次=5台载重量1000千克、速度2.5米/秒的客梯。

三、蒂森克虏伯电梯报价方案分析:蒂森克虏伯电梯报价方案:设L1-L4共4台载重1350公斤、速度3米/秒、29层29站群控电梯作为主楼运行电梯,设L5共1台载重1000公斤、速度2.5米/秒、28层28站客梯作为消防电梯,设L6共1台载重1000公斤、速度1.6米/秒、4层4站客梯供裙楼专用。

浅谈高层住宅和办公建筑的电梯系统设计

浅谈高层住宅和办公建筑的电梯系统设计

浅谈高层住宅和办公建筑的电梯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

其中,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建筑和电梯的品质、建筑和安装工程质量、检验维护水平等几个方面。

舒适性主要体现在电梯的加减速度控制、振动控制、噪音控制、平层控制以及温度调节等方面。

以上两方面的性能参数应在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掌控,本文不做赘述,在此仅就电梯系统的高效性-即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探讨。

下面以一栋高层住宅和一栋高层写字楼为例,参考国内外相关电梯标准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数据对高层民用建筑的电梯系统配置进行分析。

其中住宅楼总高度为90m,层数为30层,每层层高为3m,每单元共有5户;办公楼高度为99m,层数为21层,首层层高5m,标准层层高4.5m。

首层为大堂,标准办公层每层办公人数为130人。

一、住宅电梯的选配在目前的很多设计中,住宅建筑的电梯数量、载重量、梯速等多由建筑设计单位根据经验值确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不少住宅项目存在上下班时段电梯运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认为,住宅电梯也要遵循其设计标准,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才能合理的选配。

做到满足住户需求,同时又不致过大的占用公共面积。

1.1住宅电梯设计标准高层住宅电梯设计在平均间隔时间和5分钟运载能力上,国内外常用的标准如下:1.1.1平均间隔时间关于住宅电梯配置的国内标准为JG/T5010-92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其中,根据每台电梯在主楼层上的最大间隔时间,为电梯运行规定了60s、80s、100s 三个级别,标记为级别60,级别80和级别100。

1.1.2电梯运载能力电梯运载能力主要反映的是在电梯使用高峰时段,电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运载的人数与大楼总人数的比值,住宅楼用梯高峰时段为上下行双向交通阶段,该交通流量基于长期以来的统计结果,且相对办公楼来说比较分散,国内外标准对于住宅建筑5分钟运载能力的要求低于办公楼的标准。

1.2住宅電梯参数的选择为了使住宅电梯系统能够满足上述间隔时间和运载能力的要求,我们对本项目住宅电梯配置的三个关键因素-电梯数量、电梯载重量和电梯速度分别进行分析。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电梯是现代高层商务楼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施,它的运行管理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交通运输质量和服务品质。

因此,本文将从电梯运行安全、效率、节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一些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的建议,以期能够对高层商务楼的电梯运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安全管理在高层商务楼中,电梯的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电梯的乘客安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电梯的安全维修:对于电梯的维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其中包括维修的时间、人员、工具等细节。

同时应该加强对电梯维修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维修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维修的水平,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电梯的保养:电梯保养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电梯的适应性和耐用性达到较好的程度,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

对电梯的保养工作,应该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并严格遵守保养时间表和规范,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电梯选型:电梯的选型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人员流量等因素来决定。

在选型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电梯的安全标准,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

4.应急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电梯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例如在发生火灾、断电等情况下,电梯应该自动停止运行,并保证内部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灯光、警告灯、语音提示等方式提醒乘客,让他们理解电梯当前的状况,以防止乘客发生恐慌。

二、效率管理电梯在高层商务楼中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设施,其运行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交通流量和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电梯调度:电梯的调度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方式、随机等候方式等。

在调度中,应该尽量减少人员等待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2.电梯容量:电梯的容量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人员流量来确定。

在高峰期,可以延长电梯运行时间,增加运行速度,以应对人员流量的增加。

3.电梯维保:定期维护保养是保证电梯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

电、扶梯选型分析与指南——如何根据交通流量及建筑用途选配电梯

电、扶梯选型分析与指南——如何根据交通流量及建筑用途选配电梯
• 提升高度≤ 50米 电梯速度选择≤ 1.0米/秒 • 提升高度≤75米 电梯速度选择≤1.75米/秒 • 提升高度≤90米 电梯速度选择≤2.5米/秒
注:人在电梯内停留时间不超过60秒
SIWEI SALES TRAINING
选型的分析与指南
载重量
• 首先要确定电梯的安装场所和井道的大小
• 商住楼
电梯载重≥1000Kg
• 多用户的写字楼 电梯载重≥1350Kg
• 大型百货商场 电梯载重≥1600Kg
• 公寓和小型医用建筑 电梯载重≥900Kg
• 住宅楼(一梯不超过4户)电梯载重量≥750Kg
• 工厂厂房 电梯载重量1000Kg-5000Kg
注:乘客的体重按75KG计算.
SIWEI SALES TRAINING
SIWEI SALES TRAINING
SIWEI SALES TRAINING
选型的分析与指南• 写ຫໍສະໝຸດ 楼:•1、效率第一

2、形象档次

3、消防梯

4、智能化管理

5、人机界面的选择
SIWEI SALES TRAINING
选型的分析与指南
• 载货电梯: 一般功能要求较少,可选用交 流双速 控制,厅轿门用喷漆钢板
SIWEI SALES TRAINING
选型的分析与指南
选型时需考虑的要素
• 必须考虑到电梯所服务的环境及 用途:如办公楼、商场及宾馆等。
• 楼层 • 大楼内外人员的流量:
上行高峰、下行高峰、层际客流 • 客流是连续而不均匀的,具有随机性
SIWEI SALES TRAINING
选型的分析与指南
• 环境档次 • 电梯系统本身的特点: • 如主要参数、控制方法等。 • 为了满足客流量,必须采取相应的电梯控制

高楼大厦的电梯系统设计

高楼大厦的电梯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在现代都市中成为了常见的建筑形态。

然而,一栋高楼大厦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独特与美观,它还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出行需求,特别是电梯系统的设计。

电梯系统的设计对于高楼大厦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舒适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高楼大厦的电梯系统需要考虑人流量和建筑布局。

因为大厦内的人流量通常非常大,所以电梯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建筑布局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减少电梯的等候时间,还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例如,在大厦中设置多个电梯井可以分散人们的出行需求,减少等候时间。

另外,应该根据大楼内不同楼层的人流量情况,合理地安排不同的电梯服务。

其次,高楼大厦的电梯系统需要注重安全性。

电梯的安全设计是保障人们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

电梯系统应该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例如,设置电梯故障自动报警装置和消防设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电梯装有防止超载的系统,能够避免因重量超载而发生故障。

同时,电梯的维修与保养也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另外,高楼大厦的电梯系统还需要兼顾舒适度。

舒适的电梯环境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为了提高舒适度,电梯设计应该考虑到噪音和震动的控制。

采用先进的减震和降噪技术能够减少电梯运行时对人体的不适感。

此外,电梯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控制也需要注意,保证乘客在电梯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高楼大厦的电梯系统设计对于大厦的使用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人流量和建筑布局是电梯系统设计的关键,安全性和舒适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在设计高楼大厦电梯系统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电梯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只有这样,高楼大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出行需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梯流量分析参考标准

电梯流量分析参考标准

流量分析的参考标准垂直运输手册(The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Handbook)
日本电梯协会标准(Japan Elevator Association)
术语说明:
(1)5分钟处理能力(%/5min) 百分比:
5分钟处理能力是指每五分钟内,电梯在单向能运送人数占服务区域总人数的百分比。

它测算在客流峰值的5分钟内一组电梯可以从大厅运输走的乘客数,一般用5分钟内运送人数占需要电梯服务的人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为了合理的安排电梯,需要的处理能力被假设等同于客流高峰5分钟的客人到达率。

(2)平均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是指某一台电梯刚离开到下一次电梯来到的时间间隔。

它测算同一组电梯中平均到达首层大堂的时间间隔,可衡量等候时间。

(3)上行高峰模式:
上行高峰模式指的是客流主要是从建筑物外部集中在首层大堂向建筑各层上行的交通模式。

办公楼属于此交通模式。

(4)双向交通模式:
双向交通指的是当进入建筑物内部和从建筑物内离开的客流大致上平衡时的一种交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公寓酒店和宾馆的情况,客流的进出建筑物基本是平衡的,很少集中上行或下行的情况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写字楼品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电梯交通流量是衡量一个写字楼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青岛天泰金融大厦电梯优化配置的设计实践为例,阐述了电梯的流量分析和选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梯系统流量分析选型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to office building of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quality, the elevator traffic flow is the measure of a office building quality important index. This paper to Qingdao day financial building’s elevator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levator traffic analysis and selection, hope to be helpful to you.
Keywords: elevator system flow analysis selection
以下结合青岛天泰金融大厦工程实践着重分析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优化配置的问题:
1工程概况
青岛天泰金融广场项目是一座高品质写字楼,设计为30层(地上层数),层高为3.6m,每层建筑面积为1800m²,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4000m²;
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推算:以5000m²每台估算,可知每部核心筒电梯设计配置数量为11台,其中客梯10部,消防梯1部,分别均匀布置在核心筒内。

2流量分析
(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
①办公楼为多租户,不固定上班时间;按照办公楼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0.7,本工程使用面积15平方米一个人进行计算。

②出勤率(即平均每天使用电梯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5% 。

⑧电梯负载因数0.8(额定人数在轿箱中一般没有满员);高峰期停站率80%。

④电梯加速度为0.8m/s² ;电梯损耗时间为运行一周时间的5%。

⑥每次停站开关门的时间为5.4s;每位乘客平均进出时间为2.4s.
⑥每位乘客体重为75Kg;1350Kg乘坐18人,1500Kg乘坐20人。

⑦写字楼共30层,服务层数为30层。

⑧电梯系统主人口设在首层(100 %)
(2)计算步骤
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建筑使用面积10-15平方米/人;天泰金融广场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总人数为:(54000m²* 0.7)/15 *0.85 =2142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

办公楼:平均5000平米/台;电梯数量54000m²/5000约等于11台,方案布置11台,10台客梯,1台消防电梯。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

优良的操纵控制可以减少电梯可能的停站数,使负载和运行间隔均匀,从而缩短候梯时间和乘梯时间,节省能源,延长电梯寿命。

所以操纵控制方式是电梯选型配置非常重要的内容。

目前使用的控制多是集控、并联控制和群控。

在楼层较多的建筑中,分区分段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系统造价。

在高层办公楼中,有两种分区方式:奇偶分区和分段分区(区中区或称设转换厅的分区方式一般用在超高层建筑中)图1
经过对相同建筑的模拟计算对比,得出结论:分段分区比奇偶分层停靠方式有更多优点。

分段分区方式相比奇偶分区方式,低区部分的电梯减少了总行程,并可选择梯速相对较低的电梯,更为经济;高区部分则拥有了较长段的快速通行区,有利于发挥高区的速梯优势,更加高效,这种优势直接体现在上班早高峰时段中。

经过计算得出结论:本项目电梯操纵系统采用分区群控设置,低区:6台客梯(服务20层);高区:4台客梯(服务10层):消防梯1台。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按照表1选取。

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查表得出结论:30办公楼,电梯速度区间V取3.0m²/s-3.5 m²/s,电梯载重量m≥1350kg,本项目选定梯速V=3.5m/s,梯重m=1350kg。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见表2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电梯运行一周的时间(RTT ):指电梯到达始发站开门瞬间开始计算,直到电梯下一次达到始发站开门瞬间所经过的时间。

它包括乘客进出电梯的时间T1、电梯开门的时间T2、电梯运行的时间T3,损耗时间T4。

即RTT= T1+T2+T3+T4。

电梯平均间隔时间(INT ):是粗算一组电梯群控状态下到达基站的相邻轿箱的时间间隔。

电梯间隔时间等于INT= RTT/N(电梯群数))。

平均候梯时间(AWT):从乘客在厅站登记呼梯信号直至电梯轿厢开始启动离开这一楼层的平均时间。

该参数对乘客的耐心和情绪有重大影响,是衡量电梯服务质量的最直接指标。

一般对于甲级写字楼AWT要小于30s。

AWT=K * INT, K 为经验值选取见表3。

有关写字楼理论运行及平均间隔时间标准间表4
以6台低区客梯, 服务楼层20层,电梯选择V=3.5m/s,M=1350kg为例计算平均间隔时间及侯梯时间电梯运行一周的时间(RTT )
RTT=T1+T2+T3+T4=195.39s。

其中,T1=2.4* 0.95*18 *0.8=32.83s(其中0.95为进出电梯系数),
T2=20* 70% * 5.4=75.6s, T3=20*3.6/3.5*2=41.14s, T4=0.05*(T1+T2+T3)=7.48s;电梯平均间隔时间(INT):INT= RT’T/N(电梯群数)=157.05/6=26.17s,平均候梯时间(AWT): AWT=K *INT=0.6 x 26.17s =15.7s( K为经验值取0.6见表3 )以上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5.7s为
Satisfactory满意标准,远远小于30s甲级写字楼标准。

同理验证高区4台群控电梯取V=3.5m/s,M=1350kg亦符合标准。

INT’=23.84sRTT’=95.76s AWT’=16.69s
第七步,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CESmin见表5
电梯运载能力:理论上等于一组群控电梯在高峰期间5min运送的乘客占服务楼层总人数比值CESmin;CESmin= QSmin/Q总
其中QSmin1=(5*60/26.17)*18(电梯载重人数)*0.8=165人;
QSmin2=(5*60/23.84)*18(电梯载重人数)*0.8=181人;
CESmin= QSmin1/Q1+ QSmin2/Q2
其中Q1+Q2=Q总Q1=(1800*20*0.7)/15*0.85=1428人
Q2=(1800*10*0.7)/15*0.85=714人
CESmin=(165/1428+181/714)/2=18.45%
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

针对出租型办公楼来说,5分钟输送能力一般为18.45%,符合Excellent的标准。

3建议性结论
根据以上流量分析,笔者认为客梯选用3.5 m/s, 1.35T,比较合适。

对于单控的消防电梯不参与流量分析,由于每层均停站,建议将速度定为1.5m/s即可z重量选择1.05T。

主要参数定位后,便于施工图设计单位进行基坑、井道和机房的提前设计。

备注:本项目低区也可选用2.5m/s,1.35T的客梯亦满足要求。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