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创面治疗技术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PPT课件

足部感染
神经病变 引起的溃疡
霉菌感染 (灰指甲)
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皮肤表现: 皮肤搔痒、干而无汗、肢端发凉。 浮肿或干燥、颜色变暗、有色素斑、 毳毛脱落。 肢端皮肤干裂或水泡、血泡,糜烂、 溃疡或坏疽、坏死。
其他: 可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感觉异常: 肢端刺痛、灼痛、麻木。 感觉迟钝或丧失。 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 间歇跛行、下蹲起立困难。
难治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特征
创面大 组织缺损多
高龄
严重感染
难愈性
病情延误 病程长
神经病变
合并多种 疾病
身体一般 情况差
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的治疗—多学科协作
创面 修复 骨科、整形外科 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科 内分泌科、心内科、感染科、 肾内科、神经内科
多学科的合作--预防糖尿病足病变
糖尿病教育护士
教授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
积极有效抗感染
积极搜寻感染病原菌 浅表感染多为葡萄球菌和/或链球菌所致 骨髓炎、深部脓肿呈多种需氧的G+球菌、 G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厌氧菌并 存所致
抗菌药物需长期使用,一般用到溃疡愈合为止 根据病原菌药敏选择敏感药物 临床现象对感染的判断更重要,如果溃疡分泌 物培养阴性,不要贸然停用抗菌药物 伤口局部不宜使用抗菌素,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溃疡和感染
坏死和截肢
怎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足病?
• 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 •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 足部畸形继发的各种损伤 • 感染
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因
• 搔抓皮肤溃破 • 水泡破裂 • 烫伤、冻伤 • 碰撞伤 • 修脚损伤、新鞋磨破伤等 • 医源性的损伤
糖尿病足诊疗指南PPT精品医学课件

湿性坏疽:多发生在肢端动、静脉血流同时受 阻、循环与微循环障碍及神经障碍。皮肤损伤、 感染化脓。 局部常有红、肿、热、疼、机能障碍,严重时 多伴有全身不适或毒血症、菌血ຫໍສະໝຸດ 等表现。坏疽的局部表现及分型
干性坏疽:多发生在肢端动脉及小动脉 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 使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时。但静脉血回 流仍畅通,组织液减少导致局部不同程 度的缺血性坏疽。
坏疽的局部表现及分型
混合性坏疽:多见于肢端某一部位动脉 或静脉阻塞,血流不畅合并感染。湿性 坏疽和干性坏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肢端 部位。一般病情较重、坏疽面积较大, 常涉及肢端大部或全足坏疽。
检查
查体 应行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部分的彻底查体。
检查
全面的神经学检查 反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查。 定性的感觉检查,如轻触觉、两点辨别觉、针
临床表现
常见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 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氏关节 (charcot)。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等。
临床表现
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 可听到血流杂音。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
临床表现
肢端皮肤易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 溃疡、坏疽或坏死。
坏疽的局部表现及分型
预防
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 并预防外伤。
预防
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
谢谢!
治疗—内科治疗
去腐阶段 患者经基础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在此 基础上重点放在去腐,手术清创,逐渐 清除坏死组织,加大引流深度,保持创 面清洁为生肌创造条件。
治疗—内科治疗
生肌阶段 患者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治疗,全身情 况明显好转,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坏 死组织逐渐清除。此时治疗重点是运用 各种生肌手段,促进坏疽局部肉芽新生, 使创面早日愈合。
干性坏疽:多发生在肢端动脉及小动脉 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 使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时。但静脉血回 流仍畅通,组织液减少导致局部不同程 度的缺血性坏疽。
坏疽的局部表现及分型
混合性坏疽:多见于肢端某一部位动脉 或静脉阻塞,血流不畅合并感染。湿性 坏疽和干性坏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肢端 部位。一般病情较重、坏疽面积较大, 常涉及肢端大部或全足坏疽。
检查
查体 应行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部分的彻底查体。
检查
全面的神经学检查 反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查。 定性的感觉检查,如轻触觉、两点辨别觉、针
临床表现
常见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 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氏关节 (charcot)。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等。
临床表现
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 可听到血流杂音。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
临床表现
肢端皮肤易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 溃疡、坏疽或坏死。
坏疽的局部表现及分型
预防
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 并预防外伤。
预防
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
谢谢!
治疗—内科治疗
去腐阶段 患者经基础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在此 基础上重点放在去腐,手术清创,逐渐 清除坏死组织,加大引流深度,保持创 面清洁为生肌创造条件。
治疗—内科治疗
生肌阶段 患者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治疗,全身情 况明显好转,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坏 死组织逐渐清除。此时治疗重点是运用 各种生肌手段,促进坏疽局部肉芽新生, 使创面早日愈合。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2023版)》解读PPT课件

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改进策略 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和评估,不 断完善和优化糖尿病足诊治流程 。
08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解读主要内容回顾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与分类
详细介绍了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同 时对糖尿病足进行了分类,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案与路径
根据糖尿病足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提供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 路径,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创面处理等。
制定背景及过程
背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规范糖尿病足的 诊治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2023版)》。
过程
制定过程中,专家们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了该临 床路径。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路径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教育内容
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足部护理重要性 、日常足部检查方法、合适鞋袜选择等 。
VS
教育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如口头讲解、图文资料、 视频教程等,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掌握相 关知识。
心理支持策略与技巧
心理支持策略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情感,提 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原则
01
基于糖尿病足诊治特点,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动
态性原则。
指标内容
02
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涵盖医疗资源配置、诊
疗流程、并发症发生率等多个方面。
指标权重
03
根据各项指标对糖尿病足诊治质量的影响程度,合理分配权重
2024版《糖尿病足》PPT课件

指导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 行足部护理,如清洁、保 湿、修剪趾甲等
强调家属在患者心理支持 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家 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提供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和建议,如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患者受伤等
2024/1/24
22
06
2024/1/24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糖尿病足的定义和Biblioteka 行病 学特点根据足部病变的性质和程 度,将糖尿病足分为0-4级, 级别越高表示病变越严重。
9
合并感染时诊断策略
2024/1/24
局部表现
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局部炎症表现。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 指标异常。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取分泌物或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 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指导抗感染治疗。
5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足部溃疡、 坏疽、感染等严重症状。此外,还可伴有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分型
根据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足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轻型 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轻度溃疡;中型表现为较深溃疡和感染;重型则出现坏 疽、截肢等严重后果。
2024/1/24
血压和血脂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 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 预防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6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
2024/1/24
血糖控制
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降低 神经系统受损的风险。
神经营养支持
强调家属在患者心理支持 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家 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提供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和建议,如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患者受伤等
2024/1/24
22
06
2024/1/24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糖尿病足的定义和Biblioteka 行病 学特点根据足部病变的性质和程 度,将糖尿病足分为0-4级, 级别越高表示病变越严重。
9
合并感染时诊断策略
2024/1/24
局部表现
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局部炎症表现。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 指标异常。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取分泌物或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 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指导抗感染治疗。
5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足部溃疡、 坏疽、感染等严重症状。此外,还可伴有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分型
根据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足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轻型 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轻度溃疡;中型表现为较深溃疡和感染;重型则出现坏 疽、截肢等严重后果。
2024/1/24
血压和血脂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 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 预防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6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
2024/1/24
血糖控制
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降低 神经系统受损的风险。
神经营养支持
糖尿病足的概述与处理ppt课件

Wagner Classification
0 1
Gram-positive cocci
2
3 4 Anaerobes 5
Gramnegative
rods
感染的处置
浅表溃疡(非要挟肢体的感染Non- Limb threatening) 清创一切坏死组织,部分运用抗菌敷料 口服针对球菌的抗生素,不需全身抗生素 深部感染〔肢体遭到要挟Limb threatening 〕 ——尽快外科切开排脓,切除坏死组织或血供较差组织包括
湿性愈合的优点
防止痂皮的构成 为创面愈合提供最好的环境:适当的温度与湿度 降低感染时机 改换敷料时不粘连伤口,减少机械性损伤,减轻伤
口的疼痛 可以管理不同程度的渗液,坚持适当的湿性环境,
而不是潮湿的愈合环境〔过湿会呵斥肉芽过度增生 和伤口周围皮肤浸渍〕 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节省换药时间 和开支 防水,提高生命质量,可以沐浴;防止伤口污染
感染的骨组织 假设需求思索血管重建 伤口细菌及血细菌培育 静脉运用广谱抗生素〔针对革兰氏阳性、阴性及厌氧菌〕 部分运用抗菌敷料
5.血管重建
血管介入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s
外科血管手术 Open Surgical
Procedures
治疗新进展
Vacuum-Assisted Wound Closure 伤口负压治疗 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Electrical Stimulation 电刺激 Hyperbaric Oxygen 高压氧 Mist Ultrasound 超声雾化 Prostaglandin E1 前列腺素E1 Growth Factors 生长因子 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新的抗感染药物 Grafskin (Apligraf) 无细胞真皮替代物 Dermagraft 人造皮肤
糖尿病足伤口处理及预防护理PPT课件【86页】_108

敷料上渗出液的性状、渗出量及颜色 敷料吸收情况,是否饱和 敷料是否与伤口有粘连及其程度 伤口周围皮肤是否有浸渍 是否引起过敏反应
.
换药时观察的内容
伤口愈合的征兆
肉芽组织有光泽 溃疡面积减小 创面的分泌物减少 疼痛减轻、水肿消失 创面异味消失 窦道变浅、变窄 边缘有新生上皮细胞
皮下组织 肌肉、肌腱 骨组织
.
糖尿病足分级(Wagner分级)
等级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临床表现 皮肤完整无开放性损伤,可有骨骼畸形 表皮损伤未涉及皮下组织 全层皮肤损害涉及皮下组织,可有骨骼、肌腱暴露 全层皮肤损害,伴有脓肿或骨髓炎 足部分坏疽(足趾、足前段) 全足坏疽
.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
伤口恶化的征兆
溃疡床颜色改变 黄色坏死组织出现 溃疡面积保持不变或
增加 分泌物增加 产生疼痛感 伤口有异味产生
.
创面的情况
换药计划的制定
换药频率: 根据创面情况制定适宜的换药频率: 2/日、1/日、1/隔日、3/周、2/周、1/周
敷料选择: 根据伤口的不同时期,选择合适的敷料,创造适 宜的愈合环境
肤所施的压力为10克 对足底多个固定部位进行
检查,便于评估和对比
.
相关检查--周围神经系统检查
震动感觉检查(VPT)
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 已经成为一种评判标准
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
0-15V 低风险
16-25V 中度风险
>25V
高风险
.
相关检查--周围血管检查
保护性温度觉——局部皮肤凉热感觉检查 Tip-Therm(Germany)凉热感觉检查设备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概论
.
换药时观察的内容
伤口愈合的征兆
肉芽组织有光泽 溃疡面积减小 创面的分泌物减少 疼痛减轻、水肿消失 创面异味消失 窦道变浅、变窄 边缘有新生上皮细胞
皮下组织 肌肉、肌腱 骨组织
.
糖尿病足分级(Wagner分级)
等级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临床表现 皮肤完整无开放性损伤,可有骨骼畸形 表皮损伤未涉及皮下组织 全层皮肤损害涉及皮下组织,可有骨骼、肌腱暴露 全层皮肤损害,伴有脓肿或骨髓炎 足部分坏疽(足趾、足前段) 全足坏疽
.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
伤口恶化的征兆
溃疡床颜色改变 黄色坏死组织出现 溃疡面积保持不变或
增加 分泌物增加 产生疼痛感 伤口有异味产生
.
创面的情况
换药计划的制定
换药频率: 根据创面情况制定适宜的换药频率: 2/日、1/日、1/隔日、3/周、2/周、1/周
敷料选择: 根据伤口的不同时期,选择合适的敷料,创造适 宜的愈合环境
肤所施的压力为10克 对足底多个固定部位进行
检查,便于评估和对比
.
相关检查--周围神经系统检查
震动感觉检查(VPT)
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 已经成为一种评判标准
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
0-15V 低风险
16-25V 中度风险
>25V
高风险
.
相关检查--周围血管检查
保护性温度觉——局部皮肤凉热感觉检查 Tip-Therm(Germany)凉热感觉检查设备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概论
糖尿病足创面处理PPT课件

重要意义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 May 2018, Vol. 10, No. 5
第20页/共23页
小结
1
以上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的清创及修复 方法,各医院应依 据患者情况及自身
条件合理选择
2
糖尿病足的发病 机制复杂,但缺 血、神经病变和 感染是导致组织 坏死和溃疡形成 的 3 个主要因素
第2页/共23页
定义
01
02
03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
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 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 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 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 染、溃疡形成和(或)
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大致分三种 类型:神经型、缺血
型、混合型
我国糖尿病足以混 合型为主,其次为 缺血型,而单纯神
经型少见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 May 2018, Vol. 10, No. 5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 May 2018, Vol. 10, No. 5
第4页/共23页
糖尿病足评估——溃疡分 级
Texas分级
分级
特点
分期
0级
足部溃疡史
A期
1级
表浅溃疡
B期
2级
溃疡累及肌腱
C期
3级
溃疡累及骨和关节
D期
特点 无感染和缺血
第7页/共23页
糖尿病足创面处理——抗感染
第8页/共23页
糖尿病足创面处理——抗感染
1
Wagner 1、2级,轻度 感染、营养状态尚良好、 入院前尚未应用抗生素 的患者,其感染以金黄 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 菌等多见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 May 2018, Vol. 10, No. 5
第20页/共23页
小结
1
以上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的清创及修复 方法,各医院应依 据患者情况及自身
条件合理选择
2
糖尿病足的发病 机制复杂,但缺 血、神经病变和 感染是导致组织 坏死和溃疡形成 的 3 个主要因素
第2页/共23页
定义
01
02
03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
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 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 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 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 染、溃疡形成和(或)
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大致分三种 类型:神经型、缺血
型、混合型
我国糖尿病足以混 合型为主,其次为 缺血型,而单纯神
经型少见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 May 2018, Vol. 10, No. 5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 May 2018, Vol. 10, No. 5
第4页/共23页
糖尿病足评估——溃疡分 级
Texas分级
分级
特点
分期
0级
足部溃疡史
A期
1级
表浅溃疡
B期
2级
溃疡累及肌腱
C期
3级
溃疡累及骨和关节
D期
特点 无感染和缺血
第7页/共23页
糖尿病足创面处理——抗感染
第8页/共23页
糖尿病足创面处理——抗感染
1
Wagner 1、2级,轻度 感染、营养状态尚良好、 入院前尚未应用抗生素 的患者,其感染以金黄 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 菌等多见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 ppt模板

前言
一、前言
02
病情评估
1. 病史采集
糖尿病病史
糖尿病类型、用药情况、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糖尿病并发症、营养状况、危险因素、吸烟史、家族史等
足部总体病史
既往足部感染、溃疡、截肢(趾)、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既往足部就诊病史;此次足部发病的诱因,肿胀、畸形、坏疽
足溃疡病史
足溃疡的部位、大小、持续时间,疼痛及疼痛部位、性质(静息痛、间歇性、胀痛),鞋具使用情况,外伤史,并发感觉障碍情况,就诊经过及用药、清创、手术史等
谢谢观看!
考虑覆盖厌氧菌
合并使用硝基咪唑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2周
3~4周
超过4周
同时参考临床反应和药敏培养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不同地域感染菌群有差异,选择时应注意。
1. 整体治疗——感染控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发病机制的治疗以及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具体推荐参考«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
任何红斑延伸>2 mm(创面周围)
无全身症状或感染的症状
严重感染
任何足感染与SIRS,下列症状存在2项及以上:
·体温>38 ℃或<36℃
·心率>90次/min
·呼吸频率> 20次/min或二氧化碳分压<32 mmHg (4.3 kPa)
·白细胞计数<4×109/L或>12×109/L,或不成熟 白细胞>10%
0级
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无溃疡
1级
足部表浅溃疡,无感染征象,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
2级
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
3级
深部溃疡,有脓肿或骨髓炎
一、前言
02
病情评估
1. 病史采集
糖尿病病史
糖尿病类型、用药情况、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糖尿病并发症、营养状况、危险因素、吸烟史、家族史等
足部总体病史
既往足部感染、溃疡、截肢(趾)、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既往足部就诊病史;此次足部发病的诱因,肿胀、畸形、坏疽
足溃疡病史
足溃疡的部位、大小、持续时间,疼痛及疼痛部位、性质(静息痛、间歇性、胀痛),鞋具使用情况,外伤史,并发感觉障碍情况,就诊经过及用药、清创、手术史等
谢谢观看!
考虑覆盖厌氧菌
合并使用硝基咪唑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2周
3~4周
超过4周
同时参考临床反应和药敏培养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不同地域感染菌群有差异,选择时应注意。
1. 整体治疗——感染控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发病机制的治疗以及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具体推荐参考«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
任何红斑延伸>2 mm(创面周围)
无全身症状或感染的症状
严重感染
任何足感染与SIRS,下列症状存在2项及以上:
·体温>38 ℃或<36℃
·心率>90次/min
·呼吸频率> 20次/min或二氧化碳分压<32 mmHg (4.3 kPa)
·白细胞计数<4×109/L或>12×109/L,或不成熟 白细胞>10%
0级
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无溃疡
1级
足部表浅溃疡,无感染征象,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
2级
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
3级
深部溃疡,有脓肿或骨髓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疮病例3
臀部Ⅳ期压疮
12
3
4
.
负压治疗 90天
47
压疮病例4
臀部Ⅳ期压疮
1
2
4 3
负压治. 疗45天
48
.
49
.
50
09/5/12
09/5/12
09/5/23
09/5/25
.
095/61 /5
.
52
.
53
.
54
.
55
1
23
.
56
超声清创联合创面负压治疗
.
57
清创前
清创中
清创后
.
23
创面处理技术应用
.
24
超声清创刀
超声清创刀作用机制
空化效应:强液体场(1-4W/cm²以上)气 泡崩溃时可达上千个大气压,产生微射流。
质点位移 振动加速度 声压的改变
.
25
重庆腾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6
.
27
清创前
清创中
清创后
清创后
.
28
清创前
清创后
清创前
清创后
.
29
.
30
.
31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
4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Wagner 2级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Wagner 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
6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Wagner 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
7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Wagner 5级
全足坏疽。
• 血管因素 • 神经因素 • 机体免疫功能 • 致病菌 • 原发病 • 伴发病 • 营养状态 • 组织修复功能
.
17
综合治疗的五个结合原则
• 内外科结合 • 局部与整体结合 • 中西医结合 •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结合 • 治疗与防治结合
.
18
综合治疗的五项措施
1.控制原发病、并发症 2.抗感染 3.扩血管、抗凝、溶栓、改善循环 4.改善全身营养状态 5.局部创面分级处理
.
32
.
33
剪、切、超声联合清创
.
34
创面负压技术治疗 糖尿病足溃疡的机理与应用
.
35
研究背景
2005年,美国率先
采用一种新的治疗手
段——创面负压真空
吸引技术,使大量难
以愈合的伤口(包括
糖尿病足溃疡)在不
长的时间内得以愈合
.
36
创面负压技术作用原理
.
37
创面负压技术的原理
1. 从创面吸走渗出液,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同时清除 坏死组织;
.
89
治疗组=890nm红外仪 对照组=金纳多
葛焕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2007 ,11(5):8.65-867
90
治疗仪疗效
✓改善血循环 ✓改善感觉、减轻疼痛 ✓减轻炎症水肿,促进创面愈合
.
91
改善微循环
激光多谱勒扫描显示局部循环的增加
400% 增加
基点
40% 增加
MIRE 安慰剂(热量)
糖尿病足创面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
.
1
主要内容
• 创面评估 • 超声清创技术 • 智能创面负压技术 • 富血小板凝胶技术 • 美国890nm红外线治疗技术 • 创面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
.
2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Wagner 0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
3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Wagner 1级
.
8
足病溃疡创面类型
.
9
感染性创面分类
• 开放性低压力型创面 • 开放性高压力型创面
• 不全开放性高压力型创面
• 湿性创面 • 干性创面 • 干湿性创面
.
10
开放性低压力型创面
.
11
开放性高压力型创面
.
12
不全开放性高压力型创面
.
13
湿性创面
.
14
干性创面
.
15
干湿性创面
.
16
足溃疡发病和愈合相关原因
.
19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
.
20
抗菌治疗
• 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药 • 广谱抗菌素使用 • 革兰氏阳性球菌、耐酶菌株 • 足量、疗程使用 • 抗真菌治疗
.
22
改善周围循环药物的合理应用
• 抗凝疗法 • 纤维蛋白溶解疗法(溶栓) • 降纤疗法 • 抗血小板聚集疗法 • 扩张血管疗法 • 脂质调节与降脂疗法
2. 增加创面血流; 3. 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加速肉芽组织生成; 4. 保持创面适度湿润; 5. 减少有害物质如乳酸的堆积; 6. 减少细菌生长,改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7. 血供 --供氧 --营养供给 --生长因子
.
38
病例
创面负压治疗前(绿脓杆菌感染) 2007/07/06
治疗前
.
39
伤口处理中
.
40
治疗中 2007/08/06
.
41
治疗后4周 2007/09/21
.
42
压疮病例1 臀部Ⅳ期压疮
2007/09/24
溃疡深度6.5cm
.
43
使用负压治疗20天后
2007/10/15
.
44
创面负压治疗30天
2007/10/29
.
45
压疮病例2
1
2
Ⅳ期压疮负压治疗后
3
4
.
46
能量:780 mw,光能治疗 不同于一般红外线 ——热能治疗
.
87
医用红外线分类
➢近红外线:波长760nm~1500nm, 5~10毫米深度
➢远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 小于2毫米深度。
.
88
治疗仪机理
890nm红外线照射组织,促使组织产 生NO,NO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 循环、抗炎症及促进骨的形成。
清创+负压治疗后 清创后
.
58
.
59
清创前
清创后
清创前
清创后
.
60
清创后+负压治疗中
.
61
.
62
清创前
左足
清创后
负压治疗
负压治疗
35天
55天 .
63
病例6
1
2 右足
3 4
负压治疗 35天
清创+负压治疗
.
64
治疗65天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 APG )
取患者自身外周静脉血,经离心、 分离、浓缩制得的富含血小板血浆,按 一定比例与凝血酶一钙剂混合凝固形成 。它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能加速创面 愈合,已在创伤修复领域得到应用。
.
80
APG所包含的血小板a一颗粒贮存了多种生 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TGF、血小板衍生血管形 成因子(PD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一FGF)、 ,当血小板活化后,这些因子从a-颗粒中释放 ,参与组织的修复。
2004年国外有作者开始将APG用于治疗糖 尿病足溃疡,发现其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 。
.
81
.
82
两处创面两种治疗方法对照
.
83
.
84
美国890nm红外线治疗仪 原理与应用
.
85
8个治疗片型
.
4个治疗片型
86
治疗仪特点
近红外线: 890nm,穿透深度可达10毫 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