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行为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
考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的重要选择,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的唯一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动机,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考研信息,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对考研的认知、动机、准备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侧重于了解大学生考研的个性化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1.考研动机多样化:调查显示,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学术研究、逃避就业压力等。
其中,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学历对于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
2.考研准备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在考研准备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系统性的复习计划、学习效率低下等。
这可能与大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学习规划能力有关。
3.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如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录取规则等。
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考试成绩。
4.心理压力大:访谈中发现,一些考研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期望、自我期望和同辈压力等方面。
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考试表现产生不良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完善考研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考研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考研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考试动态、经验分享等,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考研动态。
3.开展心理咨询辅导:高校应关注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4.个人层面: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了解考研政策,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一、本文概述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升,大学生考研已成为众多学子的重要选择。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考研意愿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
本报告基于调查结果,对大学生考研意愿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考研辅导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广大大学生在规划自身学术发展路径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地域的大学生群体,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变量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
接下来,本报告将分别从考研意愿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大学生考研意愿分析。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我们向全国范围内的各大高校发送了电子问卷链接,邀请大学生参与调查。
在线问卷的设计涵盖了考研意愿、动机、备考情况等多个维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考研心态。
为了获取更丰富的数据和信息,我们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我们选择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通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了解他们的考研意愿及其背后的原因。
在样本选择上,我们力求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调查样本覆盖了不同地域、不同高校类型(如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我们还特别关注了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以更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考研意愿。
最终,我们共收集到有效问卷份,访谈记录份。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关于大学生考研意愿的调查报告。
三、大学生考研意愿现状分析近年来,大学生考研意愿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考研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通过考研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精选7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篇1近几年来,考研热是一浪接着一浪,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考研人数也是几创新高。
如今考研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多数毕业生要找份工作已不容易,更别说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社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全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考研以及就业的看法,并且对于现实形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
调查简介本次调查以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一共设置了18道题,其中包括12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道程度题和1道开放题。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回收了16份有效问卷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
这种调查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避免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减少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能够更客观地答题。
问卷调查在取样上也不受限制,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
但问卷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二)典型调查法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是一些既有可能会选择考研又可能选择就业的人群。
这种调查方法缩小了范围,具体深入。
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就业与考研的比例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而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
这与现实形势是符合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趁早找到工作从而步入社会接触社会。
而小部分同学则追求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二)考研的目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研的同学相当一部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知识与更高的学历。
少部分同学则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
这说明同学们还是以知识获取为主,方便就业为辅进行考研。
(三)考研的专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方便更倾向于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大部分同学考研是为就业做准备,考研则是为了未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和影响。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选择。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动机、准备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分析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看法和准备情况。
2、访谈: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思考和实际经历。
3、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考研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1)支持考研:约60%的大学生表示支持考研,认为考研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反对考研:约30%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考研,认为考研压力较大,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3)中立态度:约1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对考研持观望态度。
2、大学生对考研的动机(1)提升学历:约7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的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拓宽就业渠道:约50%的大学生认为考研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
(3)追求学术兴趣:约2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兴趣,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3、大学生对考研的准备情况(1)准备充分:约4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考研的准备,包括复习计划、资料收集等。
(2)准备不足:约5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准备不足,需要加强复习和资料收集。
(3)无准备:约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尚未开始准备考研。
4、大学生对考研面临的困难(1)学习压力:约6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压力,需要克服时间管理和心理压力。
(2)经济压力:约40%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压力是考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
(3)就业压力:约3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也是影响考研决策的一个因素,担心考研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四、分析讨论1、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1)高等教育普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考研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篇一: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愈来愈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以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自XX 年开始考研人数大幅增加,考录比例也逐年提高,随着考录比例的提高,反过来又刺激考研人数的增加。
在校大学生出现考研热原因是多方面的,考研热又会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置好考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关键。
为了深切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窗提供一些信息,真实地了解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帮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熟悉,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出现考研热的原因(一)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生需求的增加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社会对人材的需求愈来愈大,学历层次愈来愈高,现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材的竞争。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以科研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其培育的人材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知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必然会越发引发人们的重视。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研究生的扩招一方面知足了社会各方面对研究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
(二)躲避就业压力此刻就业门坎愈来愈高,许多用人单位唯高学历不用,不怕牛鼎烹鸡,就怕招不到大材,显得单位档次低。
就是一些小型企业招聘一名文秘人员也提出了非研究生不要的条件,在这样大的就业压力眼前,本科毕业生深感自己的学历偏低,与其委曲求全,不如再拼搏几年。
这样,很多大学生抱着高一级学历就可以博得更多机缘、多一个竞争砝码、少一份就业压力的想法报考研究生,不能再也不次踏上寒窗苦读之路。
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考研已经成为了许多本科生们所选择的一种升学方式。
作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升学方式,考研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这里将对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及总体情况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2021年5月调查人数:200调查对象:大学生问卷内容:考研的认知程度、是否打算考研、考研的原因、对考研的看法等。
总体情况:1. 考研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考研有一定的认知,其中有超过50%的人认为考研是一种较好的升学方式,有20%左右的人表示不太清楚或者知道得不够全面。
2. 打算考研的情况在调查中,有65%的人表示打算考研,其中47.5%的人明确表示要考研,有17.5%的人表示还没有确定是否考研,而35%的人则表示不会考研。
3. 考研的原因在考研的原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人选择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作为考研原因,有30%的人选择了“增加就业竞争力”,还有少数人选择了“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及兴趣”作为考研原因。
4. 对考研的看法在对考研的看法方面,超过50%的人表示认为考研是一种有用的升学方式,而27.5%的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压力很大的学习方式,还有少部分人则认为不了解。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1. 考研的认知程度在当代大学生中,对于考研的认知度普遍较高。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超过50%的人认为考研是一种较好的升学方式,这反映了大众对考研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
2. 打算考研的情况近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打算考研,其中又超过半数的人明确表示要考研,这个数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重视程度。
3. 考研的原因在考研的原因方面,有70%的人选择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这个数据说明考生在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上投入了更加充分的精力。
4. 对考研的看法在对考研的看法方面,超过50%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有用的升学方式,许多人意识到了考研对自己求职和事业的影响。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根据对大学生考研的调查报告分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点和发现:
1. 考研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他们认为考研可以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并增加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 考研的选择: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专业与他们本科的专业相近或者相关。
他们认为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支持可以使他们更容易适应考研的学习和研究。
3. 考研的备考方式:大学生们普遍采用了制定详细备考计划、参加培训班和网课、刷题、阅读论文等方式来备考。
他们均表示备考过程较为艰辛,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 考研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在备考期间普遍面临着来自家庭、同学和自身的压力。
压力主要来自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学术压力、经济负担以及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等方面。
5. 考研的收益:大多数大学生们认为考研的收益是值得的,他们认为通过考研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开拓职业发展道路,以及增加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大学生考研的决策主要是出于提升自己学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他们通过制定备考计划、参加培训班和网课等方式备考,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家庭、同学和自身的压力。
然而,大多数考研生认为考研所带来的收益是值得的,他们相信通过考研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大学生考研行为调查报告摘要度过丰富多彩的四年大学生活,同学们都开始计划自己今后人生的前行的方向。
大学毕业之后是直接工作或是进入更高的学术平台继续深造?这成了同学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中国考研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
进入更高的学术平台继续深造,这是很多大学生考研的初衷,但是根据社会资料显示,现如今的考研大军中许多考生考研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继续深造自己。
因此,我们小组以北津学院100位考研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当面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学生考研行为调查,希望可以了解我校学生考研行为方面的情况。
也为更多想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
关键词:考研目标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现今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立马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之中。
但是由于大学生刚刚毕业,学术水平、专业能力稍显不足。
因此大学生找工作难,就逐渐变成一个社会的普遍问题。
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加入考研的队伍,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继续深造或者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社会调查显示,从2009年开始,中国考研人数不断上升。
由2009年的124.6万上升至2013年的176万。
2014年考试人数略微下降,较2013年相比下降了4万人。
考研人数的不断上升,但是考研过程中的问题却也不断暴露出来。
列如,同学们考研初衷,不都是为了在更高的学术平台继续深造。
自己考研只是在跟风或者是害怕进入社会,想推迟自己进入社会的时间。
其次便是有许多的大学生考研违背了国家设置研究生学院的目的,把研究生学院当做是一个功利场,甚至是考作弊来通过研究生考试。
因此我们做这次调查报告的意义在于认识清楚同学们考研目的,树立同学们正确的考研观念。
也为即将准备考研的考生们收集一些考试信息。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我们调查小组的调查时间是2014年6月份,此次调查中,我们主要采取使用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的全体在校学生。
本次一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18份,回收率为98.33%,其中有效问卷为117张,有效率为99.15%。
在本次随机进行的调查中,男生被调查人数为45人,占总数比列为38.46%,女生被调查人数为72人,占总数比列为61.54%。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简要分析1.您对考研是否清楚的认识?从我们读书学习开始,就被教导着,在做一项事情前,一定对于该件事情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好像打仗一样,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因此这一个问题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考研考生们对于考研态度以及考研关注度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一个问题调查基本数据如下:有59位占总数50.43%的同学对于考研有很清楚的认识,有33位占总数的28.21%的同学对于考研有基本的认识,有25位占总数21.37%的同学对于考研没有很清楚的认识。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于考研还是有很清楚的认识的,所以我校的考研考生对于考研有着认真的考研态度以及高度的考研关注度。
2. 您的性别是?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学校中女同学获得奖学金的人数远远高于男同学获得奖学金的人数,而且参与考研大军女生人数要多于男生人数,学习态度方面呈现着“阴盛阳衰”的局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十分清楚了解到考研男女生比列的构成。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男生被调查人数为45人,占总数比列为38.46%,女生被调查人数为72人,占总数比列为61.54%。
下图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我校考研学生中,男生人数要少于女生人数。
3.您什么时候开始有考研想法的?设计这个问题我们主要想了解各个年纪的学生对于考研志向确立的时间。
这样可以知道同学进入大学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所示:有20位占总数的17.09%的学生为大一学生。
有48位占总数的41.03%的学生为大二学生,有49位学生占总数的41.88%的学生为大三学生。
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大多数同学的都是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才开始决定自己的考研意向的。
4.您为什么选择考研?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想知道我校考研同学的考研初衷是什么。
因为我们小组认为,只有当同学们有了清晰合理的考研初衷才会使获得不断的学习动力,支撑自己的考研之路。
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所示:有62位占总数的52.99%的同学选择了希望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有29位占总数的24.79%的同学选择了在自己专业上继续深造,有13位占总数的11.11%的同学选择了来自家庭方面的要求,有13为占总数的11.11%的同学选择了想推迟进入社会的时间。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校考研学生中有大部分的同学的考研目的是想获得一份高薪的工作,这样可以让自己以后的物质生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还有一部分占较大比列的同学是为了自己在专业上的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考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这样的同学很难在考研的道路中坚持下来。
5.您打算考取哪类院校?不同的院校的研究生学院的学术能力水平存在在着许多的差距,因而考取难易也就存在着不同。
这样问题的设立是由于我们小组想了解同学们对于自身学习能力水平的自我估计。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所示:有43位占总数的36.75%的同学选择了普通院校,有64位占总数的54.7%的同学选择了211、985院校,有10位占总数的8.55%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学校的研究生学院。
从上述调查可以了解到,我校考研学生的自我估计呈自信态度,有很大的决心和雄心。
6.对于考研学校的选择,您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我们小组准备这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同学们对于考研学校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所示:有49位占总数的41.88%的同学选择了学校的学术能力和学习资源,34位占总数的29.06%的同学选择了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复习状况而定。
有10位占总数的8.55%的同学选择了考取的难易程度,有24位占总数的20.51%的同学选择了今后个人的发展。
结果如下图所示。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学生对于考研学校的选择趋于理性的状态。
7.您觉得备考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有与研究生考试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因而就注定了这场考试的难度。
在以往考研过程许多备考考生遇到了许多的难题,因此我们希望了解我校备考考生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为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一些建议。
由于该题是多选,因此我们小组统计出了同学们选择的最多的3个选项。
它们分别是:考研科目难度大、心态有波动和毅力不够。
则有可以说明同学们考研遇到难题主要还是来自于自身的学识与心理方面。
8.您觉得考研准备中,复习起来最难的是哪个科目?这个问题设立可以使我们具体的了解同学们在考研准备当中所遇到的困难与同学们学科学习能力的不足。
这样有利于有利于学校即使针对同学们的情况提供一些相应的帮助。
本题是多选题,根据调查结果,同学们选择最多的是数学和英语,所占比列分别是96%和97%。
从以上可以得知同学们考研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数学和英语。
9.您最想了解以下哪些与考研有关的情况?设计这个问题我们主要目的就是为备考考生服务的,希望可以为各位备考考生提供更多的考研信息。
其中被访问的同学们中最想了解的三个情况是:考试重点的划分、复习时间安排、复习技巧。
因此学校方面可以根据这几点为同学们做出一些安排。
10.您打算跨专业考研吗?同学们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面临专业的选择。
但是所选专业是否真正是同学们所喜欢的呢?我们小组设计这个问题可以知道同学们对于自己专业的态度,了解同学们是否真正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同学们今后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情况。
调查数据如下:我校有62位占总数的55.56%的同学选择是,有55位占总数的47.01%选择不是。
从上述可以知道我校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
11.您当初对于考研成功的期望值是什么?考研时一趟艰苦的旅程,这需要同学们具有高度的自信心,有了自信才有勇气跨过考研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
调查数据如下:有34位占总数的29.06%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成绩好,有把握考上研究生。
71位占总数60.68%的同学选择了只要尽力就好,过程比结果重要。
有12位占总数的10.26%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学习成绩差,考上的几率很小。
由此可知,我校学生的考研心态还是很平和稳定的。
12. 您主要复习方式是?考研的复习方式很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效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调查结果如下所示:有59位占总数的50.24%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复习,有58位占总数的49.57%的同学选择了上补习班。
这说明我校考研学生对自我的知识水平有着合理认识。
13. 您想考什么类型的研究生学位?学术型硕士教育是国家为了培育教育和科研型人才为主,授予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专业型硕士教育史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所新增的一种硕士,培育养的是现在社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一般来说学术型硕士考试要难于专业型硕士。
调查数据如下所示:有90位占总数76.92%的同学选择了专业型硕士,27位占总数23.08%的同学选择了学术型硕士。
由此可以知道,我校考研学生目的大多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工作。
四、调查小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学生的考研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考研同学中男女生生比列基本相同。
有很多的同学是大三才开始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大学毕业以后想走的道路,这样时间有点晚,所以学校应该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为同学们做一些毕业规划的讲座,及早使同学们确立自己的学校奋斗目标。
而且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同学们考研的目的大多数还是为了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去研究生学院区深造自己,这样会使同学们的物质心理加重,不利于学校朴实求学风气的发展。
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的考研学校选择机会较少,考研难度相比于名校学生难度要高。
因此我校学生的考研心态呈一种理性姿态,而且我校考研学生心态比较平和,这样有利于考研考试的准备。
而且我校考研学生的复习方式充分结合了自身的能力水平。
由此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小组认为我校考研学生考研行为目的明确,对于自己有着合理的规划。
五、结语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因此我国现阶段有许多的大学生就选择了考研这一条道路。
越来越多的同学认为,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人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今后的物质生活。
但这条认识真的是正确的吗?其实社会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我们在社会中可以清晰的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改变和提高自己。
国家设立研究生的目的还是主要培育学术型人才,为国家服务,我们不能带着太强的功利心去度研究生。
这样不利于我国研究生水平的提高,这样会阻碍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1]李志强,蔡宏宇.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2]林梅,李粼玮,谢起慧,檀晔,单保爽.研究生考证面面观[J].中国研究生.2011.(10).[3]谢德兴.迷茫与反思:读研两年来的一点体会[J].中国研究生.2011.(10).[4]苏建美,王阳,董微,韩佳宁.研究生如何顺利就业[J].中国研究生.2011.(12).[5]何俊杰.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研究生压力应对[J].中国研究生.2012.(6).[6]林秋云.“中国制造”下的学术道德[J].中国研究生.2012.(7).[7]邓松.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研究生招生风险及其规避[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8]刘汕.中美高校研究生教学模式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6).[9]王建华,唐建荣,吴林海.基于分类推广的研究生差别化培养模式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10]赵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基于部署高校与地方高校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