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中考杠杆专题特训
浙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科学习题课件第3章3.4.2杠杆的应用

夯实基础·逐点练
7 (中考•成都)如图是三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请你为铁 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 ___C_____(填“A”“B” 或“C”)剪刀,这样选择的目的 是为了省____力____。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 由于铁匠师傅需要剪掉比较坚硬的铁皮,故需要较省
力的机械,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选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的杠杆,三幅图中只有C图的动力臂是大于阻力臂的。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如图所示,小王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 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 500牛,且AB =1.5米,BC=0.3米,CD=0.2米,则要撬动该石块 所用的最小力为多少牛?
夯实基础·逐点练
解:当以 B 点为支点时,1 500 牛×BC=F1×AB, F1=1 5001牛.5米×0.3米=300 牛, 当以 D 点为支点时,1 500 牛×CD=F2×AD, F2=(11.55+000牛.3+×00.2.2米)米=150 牛, 故要撬动石块所用的最小力为 150 牛。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由图可知动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
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 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L1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 L2>L1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
整合方法·提升练
10 瓶盖起子有图(a)(b)两种用法,A、B是开盖时起子和瓶盖
探究培优·拓展练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颈椎的是_A_、__B_、__C_(多选)。 A.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B.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 C.低头看书久了应适当抬头,以缓解颈椎承受的压力
探究培优·拓展练
18 (中考•潍坊)现有下列实验器材:铁架台、卷尺、质量 为m0的钩码一个、细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 一个实验方案,测出一支粗细不均匀竹筷的质量,要 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可画图辅 助说明)。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杠杆练习班级姓名一.杠杆作图1如图12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 的力臂L2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3请在图10中画出杠杆的支点O、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4图4是用杠杆吊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
对支点O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细绳对杠杆的拉力的示意图。
5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
6图4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
7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º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 的力臂,并可求出拉力的大小F1= N 。
8如果将图8甲所示斜拉索桥梁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抽象成如图8乙所示的模型,O为支点,请在简化后的模型中标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9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10如图8所示,均匀杆可绕O转动,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示意图和力F的方向。
11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
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 (I)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 (2)F1的力臂。
12请在图17中画出力F的力臂。
13在图9中画出小锤所受阻力F2以及动力F1的力臂.14是壁挂式书架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
]二杠杆实验;OABPF130°图9图9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 _. (2)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a 所示位置,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适当调节. (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 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b 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 _____. (5)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2图8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八)练习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初中科学
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4浙江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月考) 如图所示,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均匀硬棒重为G,在棒的一端 始终施加水平力F,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提起至虚线位置的 过程中 ( C ) A.F的力臂变小,F的大小变大 B.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变大 C.F的力臂变大,F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小 D.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大
初中科学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4浙江杭州余杭联盟学校月考) 如图,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将边长5 cm的 正方体甲通过轻质细绳系于正上方杠杆A点,将物体乙(G2=4 0 N)放在B点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 Pa,已知OA=0.2 m, OB=0.1 m,求:
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
解析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甲OA=G乙OB,设两球体积为V,则 有ρ甲VgOA=ρ乙VgOB,化简得ρ甲OA=ρ乙OB,因为OA<OB,所以ρ甲> ρ乙,A错;同时浸没在水中,由于体积相等,所受浮力F浮相等,故杠 杆左边有G甲OA-F浮OA,右边有G乙OB-F浮OB,因为OA<OB,所以G 甲OA-F浮OA>G乙OB-F浮OB,杠杆A端下降,B错;切去相同体积时, 此时杠杆左边有G甲OA-ρ甲ΔVOA,右边有G乙OB-ρ乙ΔVOB,因为ρ 甲OA=ρ乙OB,所以ρ甲ΔVOA=ρ乙ΔVOB,所以G甲OA-ρ甲ΔVOA=G乙 OB-ρ乙ΔVOB,故杠杆仍然平衡,C对;假设两球同时向O点移动相 同的距离l,则杠杆左边有G甲OA-G甲l,右边有G乙OB-G乙l,因为G甲
(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
初中科学
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 增大 。
(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杠杆基础知识 3 杠杆的应用 4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5 杠杆的作图题练习 6 杠杆的应用题练习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杠杆基础知识
杠杆的定义
杠杆是一种简单 机械
杠杆由动力臂、 阻力臂和支点组 成
杠杆原理是平衡 状态下力与力臂 的乘积相等
杠杆的应用可以 实现省力、改变 力的方向和省距 离的目的
杠杆的组成
杠杆:由动力臂、 阻力臂和支点组 成
动力臂:使杠杆 转动的力所通过 的路径
阻力臂:阻碍杠 杆转动的力所通 过的路径
支点:杠杆转动 时的固定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的定 义:杠杆在力 的作用下保持 静止或匀速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用:在费力的同时,可以省距 离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
定义:杠杆两边的力臂相等,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应用:天平、翘翘板等平衡装置。 特点:平衡时,两边的力矩相等。 原理:杠杆平衡原理。
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实例
省力杠杆:开瓶 器、扳手等工具, 利用杠杆原理, 使力量放大,轻 松完成工作。
题目:一个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若用5N的力使杠杆平衡, 则动力是多少?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Fra bibliotek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练习目的:掌握作图技巧,提高 解题能力
练习答案:根据题目要求,正确 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作图题练习三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二轮复习杠杆滑轮加强专题(带答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二轮复习杠杆滑轮加强专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源后,司机按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端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自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比甲省力B. 甲比乙省力C. 甲比乙省功D. 乙比甲省功2.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
如图,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两车的质量必须相等B. 两车的速度必须相等C. 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 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3.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F2的功率为0.6WB. 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C. 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4.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
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A. B. C. D.5.某种活动黑板的示意图如图,两块形状相同的黑板的重力均为C,其上端分别用两根绕过两只定滑轮的纸绳相连。
当其中一块黑板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另一块黑板同时做等速反向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力,每根绳的拉力为()A. 2GB. GC. G/2D. 06.育英学校高中部扩建,需要在新旧校址间建立一座桥梁。
工人王师傅借助河中石头,要把竹竿尽可能深地插入湖底淤泥,如图所示,效果最好的是()A. B.C. D.7.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G,滑轮重2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
2020中考专题训练---杠杆 附答案教师版

2020中考专题训练---杠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镊子B. 独轮车C. 起子D. 扳手【答案】A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仍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A. 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B. 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C. 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D. 左侧增加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外移一格【答案】 D3.如图所示的杠杆AOB,O为支点,在B端挂一重物G,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在A端施加一个拉力,其中拉力最小的是()A. F1B. F2C. F3D. F4【答案】B4.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甲和F乙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如图甲、乙所示),将其一端缓缓抬离地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甲>F乙,因为甲图中的动力臂长B. F甲<F乙,因为乙图中的阻力臂长C. F甲>F乙,因为乙图中时阻力臂短D. F甲=F乙,因为两图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答案】 D5.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挂上重为G1、G2的物体时,杠杆平衡,此时AO 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G1、G2的关系为()A. 无法判断B. G1=G2C. G1>G2D. G1<G2【答案】 D6.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B. 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C. 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D.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相反【答案】C7.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A. 苹果的重力B. 桔子的重力C. 杆对桔子的支持力D. 苹果对杆的压力【答案】D8.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A. 一直是省力的B. 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C. 一直是费力的D. 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答案】B9.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一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关于杠杆BOA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是省力杠杆B. 一定是费力杠杆C. 一定是等臂杠杆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答案】 D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10.如图所示是“用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所用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牛,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牛。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杠杆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撬棍到复杂的机械装置,杠杆原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深入理解杠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杠杆的基本概念。
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这个固定点被称为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则被称为阻力。
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则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要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我们需要知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个等式始终成立。
通过这个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解决很多与杠杆相关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来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例 1:有一根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阻力为 20N,求动力的大小。
首先,我们知道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设阻力臂为 L,则动力臂为 4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得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20N×L÷(4L)= 5N。
例2:在一个杠杆中,动力为30N,动力臂为06m,阻力臂为03m,求阻力的大小。
同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动力×动力臂÷阻力臂=30N×06m÷03m = 60N。
在实际生活中,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我们常见的跷跷板就是一个等臂杠杆。
当两个体重不同的人坐在跷跷板的两端时,如果他们与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跷跷板就会保持平衡。
再比如,开瓶器就是一个省力杠杆。
开瓶器的动力臂远远大于阻力臂,所以我们只需要用较小的力就能轻松地打开瓶盖。
而钓鱼竿则是一个费力杠杆。
钓鱼竿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虽然我们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提起鱼,但却能使鱼移动较大的距离,方便我们控制和操作。
在解决杠杆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浙教版科学中考集训:6.1 简单机械(杠杆)(含解析)

中考特训6 简单机械6.1 杠杆重难考点清单一、杠杆力臂作图二、杠杆最小力,力的动态变化三、能否再次平衡四、杠杆考虑重力时的解答计算五、不均匀杠杆平衡问题六、支点移动时的分析,如吊机七、杠杆与浮力、压强、滑轮等结合分析、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 始终作用于A 点且与OA 保持垂直(OA 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 .拉力F 逐渐变小B .由于拉力F 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 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C .拉力F 逐渐变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动力F 的力臂L 始终保持不变,阻力为圆柱体的重力G 始终大小不变,由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时,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又因为FL=GL ′,所以动力F 逐渐变小。
注意:需要找出的等量关系。
动力臂大小不变,重力的大小不变。
根据杠杆平衡就可以找出力F 大小与重力臂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 O ,在杠杆的 A 点始终作用竖直向上的力 F ,将重为 G 的物体匀速提升,则力 F 的大小( C );重力的力臂的大小 ( B );拉力的力臂的大小 ( B )A 、逐步变大巧玲珑B 、逐步变小C 、始终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下最小、如图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
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 C )A.8N B.12N C.16N D.18N、如图所示,货物G重280N,动滑轮重20N,为使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为(杠杆重、绳重、摩擦都忽略不计)( B )A、100NB、200NC、300ND、400N【解析】物体和动滑轮由2段绳子承担,∴杠杆A的力:F A=1/2(G+G动) =150N;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 A×OA=F×OB,150N×4L=F×3L,∴F=200N;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中考杠杆专题特训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杠杆上放着质量不相等(m1>m2)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运动相等的时间,则杠杆A.仍平衡B.大球那端下沉C.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3.下列各图中错误的是()A.B.C.D.4.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为避免没水吃,三个和尚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如图所示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申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B.甲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C.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D.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5.如图所示,下列各图完全正确的是()A.磁体间的磁感线B.通过透镜的光线C.拉力F及其力臂l FD.导体运动产生电流6.如图所示,AB是可绕O点转动,绳AD连在以A为圆心的弧形导轨MN上,D可在MN上自由滑动,当绳的D端从N向M滑动的过程中,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则AD上拉力的变化情况:()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G,滑轮重2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A.210N B.280N C.420N D.240N8.生活中利用杠杆的事例很多,某同学分别用图示甲、乙两种方法扛着同一物体行走,感觉物体放的位置不同,效果不—样,体会到杠杆使用大有学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大于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B.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小于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C.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D.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9.在下图中,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应是()A.F1B.F2C.F3D.F410.长为L,重为G的均匀木条,支在中间刚好平衡,如果在其左端锯下全长的1/4,叠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如图,则杠杆()A.仍然平衡B.左端下降C.右端下降D.无法判断二、探究题11.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杠杆作出了科学的说明。
某物理小组探究如图1所示的一杠秤,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杠秤上标有刻度,提纽在B 点,秤钩在A 点,O 点为刻度的起点(为零刻度点,在B 点左侧)。
用刻度尺量出1OA l =,2OB l =。
(1)秤钩不挂重物时,秤砣挂在O 点时杠秤平衡,则重心C 应在B 点的_________侧(选填“左”“右”或“不确定”)。
设该杠秤秤砣的质量为m ,则杠秤自身重力(不含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积是_______________。
(2)物理小组利用空瓶(空瓶质量比秤砣质量小一些)、细线测原有秤砣的质量。
方法是:用细线系在空瓶上并置于__________点,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杠秤恰能平衡,相当于新做了一个秤砣,再把它挂在秤钩上,移动原秤砣位置至杠杆平衡,秤杆上的读数即为原秤砣质量。
(3)物理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如果杠杆受两个阻力,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 l F l F l =+阻阻阻阻动动”如图2所示。
则上一问中实际上只有刻度尺利用科学推理也可以测得秤砣质量,方法是:设想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原秤砣甲、乙将甲置于A 点,乙置于B 点右侧某点,杠杆恰好平衡。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量出长度1l 、2l 后,只需从B点起向右量出长度___________,该位置杠秤上的读数即为秤砣的质量m 。
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2)小明又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是___N。
(每个钩码重0.5 N)(3)如图丙所示,小科实验时在一平衡杠杆的两边放上了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用刻度尺测出l1和l2,则2l1____3l2(选填“>”、“<”或“=”)。
三、填空题13.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 :OB=1:2,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零。
当乙浸没在某液体中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6000Pa,甲的底面积S甲=10-2m2,乙的体积V乙=2×10-3m3。
则乙物体受的浮力F乙浮= __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g=10N/kg)14.小佳同学在进行有关杠杆的实验时,遇到了以下几个场景。
请你和小佳共同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中,小佳所在小组在进行该实验时,有人提出了“所用的杠杆为什么通常选取中心做支点?”他们讨论后得出如下观点,你最赞同观点_______。
A.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使力臂跟杠杆重合便于读取力臂C.便于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D.杠杆自身的重力过支点,不影响杠杆平衡(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甲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________ (选填“仍平衡”、“左边下降”或“右边下降”)。
(3)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
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
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
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的方向应_______。
A.垂直于OA B.竖直向上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四、简答题15.为探究平衡木受力特点,喜爱体操的小薇设计了一个平衡木模型。
整个装置如图甲所示A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C处固定一竖直硬杆,硬杆的底部安装了压敏电阻片R,R所在的电路放在了硬杆内(整个装置除硬杆以外,其他部分的重力均不计),且AB=5m,OA=BC=1m,电源电压恒为3V,硬杆底部R阻值随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AB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当重360N 的小薇站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1)小薇在A点时,C处受到硬杆的拉力;(2)小薇在A点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小薇距A点多少米?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向远离支点的方向运动中两球相对于支点的力矩变化,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杠杆的移动方向.解:开始时两球平衡,即力矩相等;当运动时,两球速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则大球的力矩增加的快,所以大球的力矩会大于小球的力矩,杠杆向大球那端下沉.故选B.【点评】本解法通过比较力矩的变化量来求出运动后的力矩,解答起来更容易一些,做题时一定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只想着比较后来的力矩.2.A【详解】A.杠杆AB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ABC是省力杠杆,A正确;B.D处刀刃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B错误;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错误;D.指甲刀有三个杠杆,一个省力和两个费力杠杆,D错误。
故选A。
3.C【详解】A.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A正确。
B.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故B正确;C.力臂是过支点O到F的垂线段,故C错误;D.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则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故选C.4.B【详解】AB.以细绳和扁担相接触位置为转轴,设小和尚对扁担的支持力为1F,力臂为1L,瘦和尚对扁担的支持力为2F ,力臂为2L ,由杠杆平衡关系可知1122F L F L =小和尚受到的压力为'1F ,根据力的相互性,则有'11F F =瘦和尚受到的压力为'2F ,则有'22F F =联立可得''1122F L F L =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即为了减小'2F ,可以增大2L ,或减小1L ,故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CD .以胖和尚肩部为转轴,水桶a 的重力大小为a G ,力臂为3L ,水桶b 的重力大小为b G ,力臂为4L 。
由杠杆平衡关系可知a 3b 4G L G L =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可以减小4L ,增大3L ,故CD 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5.C 【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 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 极;(2)根据凹透镜起发散作用进行判断;(3)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即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4)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就产生了电流。
【详解】A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 极出发,回到S 极,故A 错误;B .凹透镜起发散作用,而图中的折射光线起汇聚作用,故B 错误;C .力臂是支点到力F 作用线的距离,故C 正确;D .闭合回路中的导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一致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 错误。
故选C 。
6.C 【详解】在杠杆AB 中,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A 端的拉力竖直向下时,OB 和OA 分别是两侧力臂的长,此时A 端力臂最长,而当力的方向发生转动时,力臂都会减小,要想使杠杆继续平衡,就必须施加更大的力才行。
因此,当拉力的D 端从N 向M 滑动过程中,拉力应先变小,后变大,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
7.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所以,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F /=(G+G 动)/2=(400N+20N)/2=210N ;由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F·OA=( F /·4OA)/3,所以,F= 4F //3=280N 。
考点:动滑轮;杠杆平衡条件 8.B 【分析】把木棍与肩膀接触处看作支点,阻力为物体的重力,找出不变量和变化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动力的大小关系;人对地面压力等于人和物体的总重,分析两种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关系即可。
【详解】AB .用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把木棍与肩膀接触处看作支点,阻力为物体的重力(阻力不变);由图可知,两种情况下动力臂几乎相同,而甲图中物体离肩膀较近,阻力臂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知,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较小,故A 错误、B 正确; CD .人对地面压力等于人和物体的总重,同一个人挑着同一个物体,则两种情况下地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故C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