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
鳗鱼的特点

鳗鱼的特点
鳗鱼是一种鱼类,具有以下特点:
1. 鳗鱼在由大海向内河游动时,有着很强的趋流性,特别是在河口能活跃地溯流而上,进入淡水水域生长育肥。
而成缓则顺流而下的习性,在潮汐的作用下由江河经河口进入大海产卵。
2. 鳗鱼喜欢群集,不仅在自然水域里可以见到它们聚集成群,或多尾鳗鱼集中躲在隐蔽处。
在养殖环境下,它们也喜欢成群挤在管道中、食台上或其他隐蔽处藏身。
3. 鳗鱼具有夜行性,白天潜伏水底,夜晚集群溯流而上,昼夜呈垂直分布。
鳗鱼不喜欢强光,但对弱光则表现出明显的趋光性。
4. 鳗鱼的嗅觉十分灵敏,在自然界中鳗鱼靠嗅觉来判断食物的位置和识别方向,以利自己的生存。
在养殖水域中鳗鱼也是靠嗅觉来判断是否投饵和投饵的位置,甚至在浑水中也能很快找到食物,自如地摄食。
5. 鳗鱼在中国分布于长江、闽江、珠江流域及海南岛,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其次是欧洲、非洲和美洲。
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强、喜流水、好温暖和穴居的特点。
6. 鳗鱼具药用价值,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肾固冲、祛风除湿等功效。
鳗鱼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高。
鳗鱼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鳗鲡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 上有售),并在每50公斤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 素(维生素A、B、C、E)50克~60克、鱼肝 油1.5公斤~2公斤(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 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 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 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 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 般每亩产800公斤~1000公斤。
鳗鲡常在夜间捕食,食物中有小鱼、蟹、 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食动物腐败尸 体,更有部分个体的食物中发现有高等植物 碎屑。摄食强度及生长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增 强,一般以春、夏两季为最高。
池养的鳗鲡在盛夏时摄食强度降低。水 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食欲下降,生长 减慢;10℃以下停止摄食。冬季潜入泥中, 进行冬眠。鳗鲡能用皮肤呼吸,有时离开水, 只要皮肤保持潮湿,就不会死亡。
鲡 鳗
鳗鲡似蛇,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主要分 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流域、海南岛及江河湖泊中。 鳗鱼统称为鳗鲡,它的性别原来最受环境因子和密度 的控制,当密度高,食物不足时会变成公鱼,反之变成母 鱼。在台湾河川中由于鳗鲡数量很少,所以大多是母鱼。
鳗鲡在陆地的河川中生长,成熟 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 产一次卵,产卵后就死亡。这种生活 模式,与鲑鱼的溯河洄游性 (anadromous)相反,称为降河洄游 性。其生活史分为6个不同的发育阶段, 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不同阶段的体型 及体色都有很大的改变: 1、卵期(egg-stage):位于深海产 卵地。 2、柳叶鳗(leptocephalus):在大 洋随洋流长距离漂游,此时身体扁平 透明,薄如柳叶,便于随波逐流。
鳗鲡传统名贵鱼类,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鱼类之一。 它的生长过程极为奇特,先是在海水 中产卵成苗, 后又进入淡水成长。鳗鲡在“绝食”一年半后仍能 生存,养殖的鳗鲡寿命可长达50年。鳗鲡的营养 价值非常高,所以被称作是水中的软黄金,在中国 以及世界很多地方从古至今均被视为滋补、美容的 佳品。日本人在冬天就常吃香喷喷的烤鳗饭以驱走 严寒,保持充沛精力。鳗鲡营养成分丰富,每百克 (100g)生鲜鳗鲡含水分61.1g、 蛋白质16.4g、 脂质21.3g、醣类0.1g、 灰分1.1g、 矿物质 95mg(毫克)、 维生素 230mg,还含有钙、 磷、 铁、 钠 、钾等物质。
食用鳗鱼的禁忌

食用鳗鱼的禁忌鳗鱼,是一种美味的海鲜食材,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食用鳗鱼的禁忌事项,以确保食用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与食用鳗鱼相关的禁忌以及饮食注意事项。
一、鳗鱼体内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鳗鱼体内可能会富集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二恶英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
因此,在购买和食用鳗鱼时,我们应选择正规和可靠的渠道,确保其来自环境质量较好的水域,以降低摄入这些有害物质的风险。
二、鳗鱼携带的寄生虫部分鳗鱼可能会携带显微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等。
食用未经过充分加热的鳗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引发消化道疾病,甚至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在食用鳗鱼前,务必将其彻底加热煮熟,确保食材的安全性。
三、鳗鱼的高脂肪含量鳗鱼属于高脂肪食材,每100克的鳗鱼中含有约10克的脂肪。
长期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肥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在食用鳗鱼时,应注意适量搭配其他蔬菜、粗粮等低脂食材,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四、过敏体质的人群对鱼类过敏的人群,包括对鳗鱼过敏的人,应当避免食用鳗鱼。
鳗鱼蛋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胃肠不适等症状。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食用任何可能引发过敏的食材。
五、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鳗鱼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例如,鳗鱼内的维生素K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抗凝血药物的效果。
因此,正在服用药物的人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饮食上注意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六、孕妇和儿童的禁忌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鳗鱼的消化能力较差,且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和寄生虫,其食用需谨慎。
孕妇和儿童在选择鳗鱼食材时,应优先选择经过充分加热和熟食的鳗鱼制品。
同时,对于饮食过敏的孕妇和儿童,应避免食用鳗鱼及相关制品。
总结:食用鳗鱼虽然具有美味和营养,但也存在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在购买和食用鳗鱼时,我们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食材的安全性;饮食上应适量搭配其他食材,保持饮食均衡和多样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避免食用;而孕妇、儿童和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更应该注意与鳗鱼相关的禁忌和相互作用。
鳗鱼的功效与作用

鳗鱼的功效与作用鳗鱼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海产品,广受欢迎。
它不仅可以被制作成各种美食,还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鳗鱼的七大功效。
首先,鳗鱼富含高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修复和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适量摄入鳗鱼可以有效补充蛋白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肌肉修复,对于儿童和运动员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鳗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系统非常重要,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堵塞的风险,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第三,鳗鱼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
维生素A 对视力保健有极大的益处,能够减少眼部疾病和眼疲劳的发生;维生素B12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也非常重要,可以预防神经衰弱和记忆力下降;维生素E则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此外,鳗鱼还富含磷、钾、镁、铁等多种矿物质。
这些矿物质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磷和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能够维持骨骼的健康;镁能够促进心肌收缩和舒张,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预防贫血。
另外,鳗鱼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皮肤的重要成分之一,能够提高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延缓皮肤衰老,预防皱纹的产生。
适量食用鳗鱼还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最后,鳗鱼还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的作用。
研究表明,鳗鱼中的活性多肽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过程,从而减缓衰老过程,保持身体年轻和健康。
综上所述,鳗鱼富含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保护皮肤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我们可以适量食用鳗鱼,获得这些营养物质的最大益处。
鳗鱼的正确养殖方法有哪些

鳗鱼的正确养殖方法有哪些鳗鱼外形像蛇。
一般来说同年龄的鳗鱼,雌鳗比雄鳗大,且体色也较淡。
鳗鱼是人们喜欢吃的,不过鳗鱼怎么养殖就不清楚了。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鳗鱼的养殖方法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鳗鱼的养殖方法1.养殖设施(1)鳗池规格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池四种。
鳗场中这些池子的比例分别为2:8:15:75,即一个50亩水面的鳗场,一级池1亩,二级池4亩,三级池7.5亩,成鳗池37.5亩。
这些池子的用途及规格如下。
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0.2克左右。
面积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鳗种。
面积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三级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
面积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
2米。
成鳗池: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150-200克的食用鳗。
面积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2)鳗池形状与结构各级鳗池的形状以圆形或正方形切去四角为好。
根据鳗鱼善逃、难捕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特点,在结构上必须具备防逃、易捕和注排水方便的功能。
池壁有用块石、砖浆砌,混凝土现浇和混凝土预制板拼切三种形式,四周池壁垂直光滑,壁墙高0.8-1.6米,壁顶用盖板"压口",盖板伸向池内5-10厘米,堤面要高出水面0.3-0.5米。
池底有锅底形和平底形两种,要求坚硬、不漏水。
底铺20厘米厚石渣,耙平压实后,再铺5厘米黄沙密缝,一级池还应用水泥砂浆抹底,以便收苗。
锅底形的排水中设在池底中央最低处,平低形池底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和排水口交叉相对。
注水口设在池壁顶上,高出池塘最高水位20-30厘米,并伸向池内30厘米左右;排水口设在注水口对面,外围有三道闸门;第一道网闸起防逃作用,用不锈钢网或聚乙烯筛绢网,其网目,鳗苗池为1-1.5毫米,鳗种池为1.5-2毫米,成鳗池为2-4毫米。
鳗鱼要怎么养

鳗鱼要怎么养鳗鱼的特征:鳗鱼外形像蛇,属鱼类,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一般来说同年龄的鳗鱼,雌鳗比雄鳗大,且体色也较淡。
鳗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流域、海南岛及江河湖泊中。
全世界鳗鱼主要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及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分布在大西洋外,其馀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区域。
鳗鱼要怎么样:一、养殖池塘条件1、池塘呈长方形,面积为6~12亩,池深1.4~1.7米。
2、亩安装增氧机功率0.5千瓦,每口池边对角安装2只水车式增氧机,池中部安装1~4只叶轮式增氧机,并配齐电力设施。
二、投苗前期准备1、苗种准备:投苗前2个月与南通徐龙标粗苗场签定日本鳗黑仔代培合约,并派专人前去负责监督整个标苗过程。
发货苗种要求规格为30~50尾/斤,80尾/斤以上苗不得超过2%,畸形率小于1‰,不能检测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
2、饲料准备:与鳗鱼饲料厂签订订货合同,要求饲料场出具近期呋喃类代谢物检测合格报告、质量安全报告及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证书。
3、商品渔药准备:商品渔药全部向武汉农大科洋生物工程公司采购,并经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后备案存档,中途不得使用未备案的商品渔药。
4、池塘水一次性加满,并以蛛虫煞星杀死水中的浮游动物及小杂鱼、鱼卵,3~5天后池水呈黄绿色。
三、养殖管理1、饲料投喂:饲料加水拌成面团状投喂,干粉与水的比例为小鳗时1:1.2,以后至大鳗逐渐减少至1:1,投喂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量主要根据摄食速度、力度及水质、天气变化每日看食调整。
2、水质调节:水质调控以生石灰、杀虫药为主。
下雨后、加水后一般以生石灰调节水质,一发现水中浮游动物破坏水质,即用杀虫剂杀死,以调节水质。
每亩池塘根据投放时间及鳗鱼起捕时间亩投放鳙鱼夏花150~1000尾,黄颡鱼苗200~1000尾,可以用来净化水质,降低池水有机质含量。
3、病害防治:日本鳗适应性较强,病害不很突出,出口鳗养殖的一般病害是以防为主,即通过水质调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手段。
鳗鱼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 等,并用篱笆或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水口,在鳗种下池前10~15天每1000平方 米用生石灰100~125千克清池消毒,彻底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然后在鳗种下池前5~7天注水0.6~0.7米深, 进水口用60目筛子过滤。最后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泼施腐熟猪牛粪300~400千克,待水呈淡绿色或黄褐色 后再放鳗种,使其下池后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饵料。15天左右将池水加深至1.5米。
鳗鱼饲料中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鳗鱼饲料要求高蛋白和高脂肪;在高密度的鳗鱼养殖过程中,要靠高的投喂率促进鳗鱼的生长,就需要添加 一些助营养物消化和抗压的添加剂,如酶类(蛋白酶、脂肪酶)、促脂肪消化吸收的卵磷酯、胆碱、胆汁酸等和 维生素等。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
世界鳗鱼产品分为天然捕捞品和养殖产品,国外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使得鳗鱼养殖呈发展与保护并重的态势, 近些年世界鳗鱼养殖产量呈不断增长趋势。鳗鱼的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3万吨左右,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其次是 欧洲、非洲和美洲。鳗鱼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我国港澳、东南亚、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 区,产品主要是烤鳗、活鳗和冻鳗,其中烤鳗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90%以上。
鳗鱼
鳗鲡科长条蛇形鱼类
01 形态特征
03 分布范围 05 养殖技术
目录
02 生活习性 04 物种种类 06 产业发展
07 相关菜谱
09 运输管理
目录
08 食用禁忌 010 文化
基本信息
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溪滑、青鳝、日本鳗,鱼类一种。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 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 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鳗鱼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鳗鱼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本文将介绍鳗鱼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需要了解鳗鱼的特点和适宜养殖环境。
接着,将详细介绍鳗鱼的养殖场所选择、水质管理、饲料喂养和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能够给有意进入鳗鱼养殖行业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鳗鱼的特点和适宜养殖环境鳗鱼是一种贝氏鳗科的鱼类,具有细长的身体和呈灰黑色的外表。
其肉质鲜美,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销售价值。
鳗鱼适宜生活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中,并对湖泊、池塘、河流等环境适应性较强。
因此,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和保持良好的水质对鳗鱼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鳗鱼的养殖场所选择首先需要选择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鱼塘或水池作为养殖场所。
鳗鱼适宜生活在水温控制在20℃-25℃的环境中,因此选择信阳黄河鳗鱼场所要注意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温。
同时,鳗鱼对水体的流动性要求较强,因此场所的水流要均匀、稳定,避免穴洞或堆积物阻止水流。
在饲养密度方面,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促进鳗鱼的生长,但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鳗鱼长得缓慢,并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三、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养殖鳗鱼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维护良好的水质:1. 避免过量投放饲料,以防止饲料残渣过多造成水体污染;2.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例如氨氮、硝酸盐和pH 值等,确保水质处于适宜范围;3. 定期清理养殖场所,包括鱼尸、鱼粪和杂物等,保持水体清洁;4. 使用植物料理水质,如河蚌、浮游植物等,帮助净化水体。
四、饲料喂养鳗鱼的合理饲喂可以促进其生长和健康。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人工饲养和自然饲养相结合的方式。
在选择饲料方面,可以使用优质鱼类饲料、蛋白质饲料和混合饲料等。
饲料的投喂量要适量,以避免浪费和水质过度污染。
此外,定期检察鱼体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五、常见疾病预防养殖鳗鱼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1. 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2. 做好防治常见寄生虫的工作,例如水霉、鳃丝虫等;3.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水体清洁,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4. 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引发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鳗之养殖法
一、鳗鱼之生态
A. japonica:为长鳍型, 温带性种, 产地在太平洋、中国、日本、白仔溯河期在日本为10月~翌年5月, 中国为12月~翌年4月。
影响海鳗苗泛期的因素:
1.水温:鳗苗溯河的水温包括海水与河水水温,8~10℃为起始
上溯温度,最适温度为12~14℃。
2.潮汐:鳗苗溯河量大潮多,小潮少;涨潮多,落潮少;满潮
时最多。
3.时间:以日落后2~4小时为多,若逢涨潮则更多。
由于鳗苗
在光强时多伏在水底或砂石之间,光弱时大量溯河,且
鳗苗在夜间垂直上浮于水面,对红光、紫光有趋光习性,
适于夜间灯光诱捕。
4.淡水:鳗苗对水的盐度十分敏感,一般在河水入海口附近鳗苗
较多,在流量大的河口鳗苗最多。
因而在沿海建有”挡
潮闸”,进行开闸放淡水引苗。
5.水流:鳗苗有明显的趋流性,鳗苗进入淡水之后逆流而上进入
江河。
6.水质:鳗苗回避污染的水质,未被污染的海区、河口鳗苗的数
量多。
7.风向与风力:溯河鳗苗以无风或微风天气为多,在上风处鳗苗
较多,风力过大影响上溯量。
溯河期之大小:
A. japonica:52~65m/m, L:58.394±0.068, W: 0.12~0.21g, 每
kg重之苗, 尾数在5000~8000尾之间, 依产地而异, 台湾产者以5000~6000P/kg, 而朝鲜产者较小, 在7000~8000P/kg。
二、池塘设施:
养殖池设备: 白仔池、黑仔池、中鳗池、成鳗池。
A. japonica:砖造、土池、砌池皆宜(池壁湿润时附着力强易逃逸)。
水车数为一亩一台车叶式增氧基,在夏季气温高, 光照强,投饵台上须有遮光网盖在池子上, 以免水温升得太高。
三、仔稚鱼之饲养管理:
1、白仔之放养:
水温:10~15℃开始索饵(10℃以下不摄饵)以活饵(丝蚯蚓、红虫、蚬肉……)经2周投喂,依放养量之70~80%摄饵(驯饵率), 其次逐渐转变为活饵和白仔粉料混合投喂。
给饵量约为放养量之12~15%经30~50天后大小有明显差异,所以每10~15日分养一次,须选别分养。
表一 20 天诱食时间安排
白仔鳗放养密度:
殖专业户,继续养成鳗。
2、黑仔之放养:
日本幼鳗摄食强度较弱,摄食时间长,故最好采取少量多餐喂食,以20分钟内吃完为好。
夏季高水温期可适量减少投喂量,以避免残饵导致水质恶化。
黑仔阶段每日分别在6:00、14:00、20:00投喂,晚上占六成,幼成鳗每日分别在6:00及14:00投喂,14:00占六成。
一般规格在100~200P/Kg间,选择体格健壮、无伤无病的黑仔来放养。
投放前袋内水温与池子相差不要超过3℃为宜,在清晨投放最好。
投放的密度及往后选别的投放密度如下表:
四、粉状饲料的使用方法:
表之不同规格日投饵率,初步算出投饵量,并根据以下“四看”适当调整投饵量。
(1)看水温:水温低于10℃或高于31℃要停料,水温20-28℃正
常喂料。
(2)看水质:水质肥少投、水质瘦时多投,水质差时停投,并立
刻换水。
(3)看天气:晴天风和日丽多投、高温低气压时少投。
(4)看吃食情形:鳗鱼在食台抢食、大量踊上把料抬起者多投;
鳗不抢食,无法把料抬起者少投并找出不抢食原因进行
改善。
2、鳗料加水量及鱼油的添加:加水比例如上表所示,白仔料、黑仔
料调软一些,成鳗料可调硬一些(水的量少一些),以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流失。
加水的同时,也把鱼油加入,一般冬季水温较低时鱼油添加5~8%,夏季水温高时添加3~5%。
3、打料时注意事项:打料的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通常以料出
现光泽及粘弹性时便停止打料,良好的打料技术可使料在水中较不易流失。
4、料的储存与保质:
(1)料开封后立刻使用,如用不完,把封口包扎好。
(2)料放置于阴凉干燥、阳光照射不到之处,以木板垫高堆放。
(3)防止鼠、虫害进入仓库污染饲料。
五、鳗鱼浮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鳗鱼浮料是新一代的鳗鱼饲料,它可以取代传统的鳗鱼粉料,尤其是在现今鳗鱼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使用鳗鱼浮料更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最好方法。
其主要有以下几项特点:
1、降低饵料成本,料肉比在1.3-1.5之间(依鱼体上市规格而有
差异);优质的饲料由于营养价值较高,所以必须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行投喂,否则会造成饲料之浪费以至于成本增高。
2、规格大小一致,,用浮料投喂的鳗鱼,由于吃食量较为平均且喂
饲餐数增加,规格较为平均,大小参差不齐的现象减少;
3、节省人力、电力,浮鳗料不需打料,直接投喂即可;
4、属高效环保饲料,可减少水质污染而降低水质处理剂之费用。
5、鱼体疾病较少,大多数鳗鱼疾病的产生,最先皆由肠胃道疾病
开始,以致免疫力下降,而导致鱼体死亡,所以使用优质高营养的饲料,可使肠胃道消化吸收机能较完善,使鳗鱼死亡率降低。
6、减少鱼体缺氧的状况,鱼体肠胃道耗氧减少由于鱼体在吃食过
程中是必需要消耗氧气的,由于使用优质高营养的饲料所以肠胃道消化吸收机能较完善,所需耗氧气能量较少,始鱼体对饲料的吸收能力加强。
7、鱼体呈成长速度较快,由于优质高营养的饲料,投饵量减少餐
数增加的缘故,对于肠胃道短的鳗鱼,所能吸收的营养份较为充足,所以可以减少养殖周期。
鳗鱼浮料因为其特殊的加工工艺及配方,使用上也和传统粉料有所不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方法:
依上述鱼体规格计算出日投喂量后,分2次投喂(清晨及黄昏)。
将每次的投喂量再以6:4的比例分2次投喂,这2次的间隔时间为1小时,例:若每天的投喂量为40公斤,清晨、黄昏各投喂20公斤,这20公斤清晨6:00第一次投12公斤,隔1小时清晨7:00后再投喂8公斤,如此类推。
必须严格控制投喂量,不可因鱼抢食很凶就增加投喂量,否则易造成鱼过饱而胀死。
注意事项:
1、若在半盐水中养殖,饲料要先用淡水浸泡3-5分钟后投喂。
2、日本鳗在冬天不宜使用鳗鱼浮料。
3、袋开封后,没有用完者要包扎好袋口。
六、饲料投喂及转料管理
1. 摄食行为:
A.夏天晚餐不可喂太饱以免引发消化性疾病。
B.在料台旁打水车,或以干净的蓄水池水冲水。
C.在黄昏依然有强光时,料台周围围上黑网,盖上料台盖。
D.弱势使用粉料,可将料篮吊深一点。
2. 摄食量:
其冬季特别是温差大且水质环境差,另外夏季多雨的季节温差亦会变大,底池恶化时其摄食量很低,如此其所吃入的饲料只够维持其身体的基本代谢能量,自然无法增肉,长期累积下来换肉率自然就差了,因此可:
a. 作简易的保温设施。
b. 特别加强水质及底池的管理及上述的A~D点。
3. 转料时之训饵管理
若是使用黑仔白仔粉料之客户,若是要转为浮料时之处理方式:
1、停料三日,使鳗苗处于饥饿之状况,再进行投喂
2、依序递减粉料量,于粉料打料的过程中,加入浮料约20﹪的量,
第二日粉料递减而增加浮料量约40﹪、第三日60﹪、第四日
80﹪,依此方式逐渐增加浮料,鳗鱼即可完全接受浮料。
七、体型参差的处理:
1. 小池并多分养,约45~60天分养一次(但夏季高水温期,最好选择
夜间凉爽时段操作)。
2. 少量多餐。
3. 使用浮料。
八、溶氧与温度:
水中溶氧乃是最佳之消毒药剂,当池塘中之厌氧性细菌繁生时鳗鱼的得病率就会增高,所以增氧设备对鳗鱼之养成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另一方面鳗鱼养殖所使用的一些粉料,非常容易污染水质而且鳗鱼之排泄速率极快,水质时常会有过肥且缺氧的现象,水车增氧更是重要
夏季高水温期,更要注意提供充足的溶氧及水流,当夏季光照强时,会发生水温分层的现象,鳗鱼在高低水温层徘徊时,很容易发生下痢(肠胃炎)的状况,而导致死亡,另外在雨季来临时更要注意水车的开启。
九、水质及底池:
1. 流水可促使池中水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鳗鱼之摄食及成长。
2. 水色不宜太浓。
3. 由于鳗鱼的鳃部对于水质的变化相当敏感,所以水中有害物质如
阿摩尼亚、亚硝酸不可过高。
4. 底池乃水体之根,一定要常常照顾,以免倒藻或反底而造成鳗鱼
大量的损失。
十、疾病:
1. 预防胜于治疗─定期消毒及驱虫。
2. 早期发现尽早治疗─勤于观察鳗体及水体的健康。
3. 特别提醒几种疾病要注意:
a. 红头病
b. 赤鳍病
c. 烂鳃病
d. 鳔线虫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