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音乐与绘画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和绘画教案初中

音乐和绘画教案初中

教案题目:音乐与绘画的跨界融合——初中音乐、美术联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体会跨界融合的美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绘画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与绘画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艺术创作的创新。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绘画的基本概念:介绍音乐和绘画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2. 音乐与绘画的关系:分析音乐与绘画在节奏、旋律、色彩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3. 音乐与绘画的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创作实践,让学生体验音乐与绘画的融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优美的音乐或一幅生动的绘画作品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音乐与绘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3. 关系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音乐与绘画在节奏、旋律、色彩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4. 案例欣赏:展示一些音乐与绘画融合的案例,如音乐主题绘画、绘画主题音乐等,让学生感受跨界融合的美感。

5. 创作实践:分组进行音乐与绘画的创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两者的融合过程。

6.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绘画的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音乐与绘画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运用音乐与绘画的能力。

4. 学生对跨界融合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音乐与绘画的教材、资料。

2. 音乐与绘画的案例作品。

3. 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等)。

4. 音响设备。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与绘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发挥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3.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音乐与绘画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4. 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体验艺术的魅力。

5.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和绘画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体验跨界融合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基础。

乐器美术绘画教案初中

乐器美术绘画教案初中

乐器美术绘画教案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构造。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乐器的美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乐器的分类和特点2. 绘画材料的选择和运用3. 绘画技巧的指导4. 团队合作创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乐器的特点和构造。

2. 学生分享对乐器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等。

2. 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三、绘画实践(20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乐器的美感,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学生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乐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练习绘画乐器的心得。

二、团队合作创作(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团队合作创作。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乐器的美感,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学生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各组展示自己的团队合作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器的特点和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绘画乐器,并尝试创新。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乐器的美感的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乐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初中音画交融教案

初中音画交融教案

初中音画交融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课程类型:融合课程课时: 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画交融的概念,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音画交融的概念与特点2. 音乐与绘画的关系3. 绘画表现音乐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画面。

2. 学生分享自己听音乐时的想象和感受。

3. 教师引导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at music and painting can be integrated, and that this integration can create a stronger artistic impact.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画交融的概念,解释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2. 教师通过示例,展示音乐如何影响绘画的创作和表现。

3. 教师讲解绘画表现音乐的方法与技巧,如色彩、线条、形状等。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音乐进行创作。

2. 学生通过绘画表现音乐,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音画交融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创作一幅音画交融的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画交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素材:各种风格的音乐片段。

2.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铅笔等。

音乐和绘画教案初中

音乐和绘画教案初中

音乐和绘画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和绘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2.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音乐和绘画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选取一些富有情感和主题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绘画:通过观察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语言表现音乐感受,如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音乐的动态、情感、空间等特征。

三、教学步骤1. 音乐欣赏:选取一首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引导他们关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绘画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引导他们理解这些元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通过线条的流畅与否、色彩的明暗、形状的大小等表现音乐的动态、情感、空间等特征。

3. 绘画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运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水彩、蜡笔等,不受限制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从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音乐和绘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在音乐欣赏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而且能够在绘画创作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艺术领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魅力音乐教案美术初中

魅力音乐教案美术初中

魅力音乐教案美术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与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感受音乐与美术的相互交融。

2. 通过欣赏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2. 音乐欣赏3. 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2.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美术的方式表现这段音乐吗?”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美术的关系。

二、音乐与美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如:音乐可以激发美术创作的灵感,美术可以形象地表现音乐的情感等。

2. 教师展示一些音乐与美术相互交融的例子,如:音乐专辑封面设计、音乐会舞台设计等。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美术的方式表现音乐,如:画出音乐的场景、人物等。

四、美术创作(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音乐与美术的关系。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与美术,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美术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力。

3. 学生对音乐与美术的热爱程度。

警察音乐教案美术初中

警察音乐教案美术初中

教案名称:警察音乐美术课年级:初中学科:音乐、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警察歌曲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对警察歌曲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警察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警察的工作内容和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警察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尊敬警察、遵纪守法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警察歌曲的学习2. 警察美术作品欣赏与创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警察歌曲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对警察歌曲有什么了解?警察歌曲有哪些特点?二、警察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警察歌曲《人民警察之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2.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警察歌曲的主题和内涵。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警察歌曲的感悟和理解。

三、警察美术作品欣赏(20分钟)1. 教师展示警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2. 分析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警察工作场景和精神风貌,引导学生理解警察的职责和使命。

3. 学生谈谈自己对警察工作的认识,以及作品中所传达的警察形象。

四、警察美术作品创作(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警察为主题,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2.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对警察歌曲和美术作品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悟?二、警察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警察歌曲,如《警察蜀黍》、《守护平安》等,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警察歌曲的共同特点和主题。

三、警察美术作品欣赏(20分钟)1. 教师展示更多警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谈谈自己对警察工作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作品中所传达的警察形象。

四、警察美术作品创作(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警察为主题,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初中美术旋律音乐教案

初中美术旋律音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旋律与音乐》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旋律的概念,理解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旋律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旋律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旋律的构成及其变化。

2.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教师提问:你们能听到音乐中的什么元素?比如节奏、音调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旋律的概念,解释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旋律的构成和变化。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画出旋律线。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音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旋律的感觉。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对旋律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聆听音乐,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画出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课堂实践环节,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对旋律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旋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旋律的变化,以及如何用绘画表达出旋律的感觉。

《第二单元听乐赏画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听乐赏画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听乐赏画红旗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聆听《红旗颂》这首音乐作品,感受乐曲中红旗飘扬、昂扬向上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乐器演奏或歌唱来表达对红旗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聆听《红旗颂》这首乐曲,感受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并能够通过乐器演奏或歌唱来表达对红旗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感受音乐与绘画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需要准备《红旗颂》这首音乐的音频文件以及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教师需要准备乐器或伴奏音乐,以便学生进行演奏或歌唱练习。

3. 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和《红旗颂》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红旗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感受,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操作方法:教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音乐视频画面,同时结合PPT展示相关画面和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5分钟2. 知识讲解:介绍红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背景和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红旗的文化内涵和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操作方法:教师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

教学时间:10分钟3. 听赏环节:播放《听乐赏画红旗颂》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和思考,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表现。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操作方法: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自主聆听、感受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音乐与绘画》教案
初中音乐《音乐与绘画》教案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找出音乐与绘画的要素,体会音乐与绘画的联系。

2、学生能够尝试用绘画表现音乐,用音乐表现绘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上过很多门课,下面我就说两门课,你们根据我说的这两门课的特征来猜一猜我说的是哪两门课?
师:第一门课每周都只上一节课,你们在课上可以用五颜六色的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生:美术课
师:第二门课也是每周只上一节,你们都会到一个特殊的教室上课,在课上可以欣赏到很多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还可以学唱很多好听的歌曲。

生:音乐课
师:大家都猜出是音乐课和美术课,你们觉得音乐与绘画有没有联系呢?
生:有,没有……
师:我们有了两种答案,那么你们能说说原因吗?
生:讨论
师:那么,音乐与绘画究竟有没有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
1、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
师:我们在美术课上都会画一些静物或风景,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下面我们就试试用绘画来表现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

首先,我先放几段音乐片段,你们想一想能用一种什么样的线条来描绘,为什么?
播放《梁祝》、《大海呀,故乡》
生:《梁祝》这段旋律比较舒缓,优美,速度慢,用平滑的曲线来描
绘。

《大海呀,故乡》速度时而缓慢,时而急速,旋律是上下波动的,体现大海的波浪起伏,用波浪线来描绘。

2、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
师:你会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个音乐片段?播放《命运》
生:黑色、灰色……
师:好,那我们看看这里用了什么色彩?播放DVD
《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势力,贝多芬号召人们起来和命运抗争,激发人们同封建势力搏斗。

我们可以看到乐曲一开始那种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用了黑色来表现,到后面有了一段比较抒情的旋律,仿佛人们战胜了命运,从黑暗走向了光明,色彩也变的明亮起来。

3、听音乐联想画面
师:我们刚刚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和色彩来描绘音乐,下面我们把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我们欣赏一段音乐,你来联想一幅画面,大家可以动笔画一画。

播放《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组曲》中的《日出》,同学边听边作画。

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师:你们怎么想到这些的呢?
生:这段音乐的旋律很优美,很舒展,就让我联想到清晨日出的景象……
4、总结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进行绘画?
师:刚才你们边听音乐边作画,而且画的非常好,那么你们是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来进行绘画的呢?
生:旋律起伏、音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5、欣赏绘画作品联想音乐
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作品中有两个人物,我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学的描述中你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是什么样的?
生: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富人,他很胖,穿着也比较华丽、富有,他的神情显得很自满、狂妄、傲慢……
第二个人物是一个穷人,他很瘦弱,穿着很破旧,他看见富人后显得
很紧张、不安,看上去他很可怜……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描述的很清楚。

其实,这两个人物是画家写生中的两个人物,原本不在一个作品中,但是,由于他们两人有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就让他们在音乐中相会了,让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交谈。

那么,如果你是作曲家的话,你会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你会用什么乐器?比如在音区的选择上,在力度、旋律上?
生:表现富人在低音区,用大号演奏;表现穷人在高音区,用长笛来演奏……
表现富人力度强,表现穷人力度弱……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的。

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钢琴版)
师:(边欣赏边介绍)一开始在低音区富人出现了,作曲家用间歇的节奏,出人不意的重音表现了自满、狂妄的富人。

紧接着,在高音区可怜的穷人走来了,描写穷人的音乐很快,表现了他看到富人后的紧张、不安和害怕。

两个主题同时出现了,似乎他们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什么。

低音区富人粗暴的音调始终占有音响上的优势,而高音区穷人的细弱的音调则显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最后富人用粗暴的音响将穷人的音响打断,仿佛可怜的穷人被蛮横无理的富人赶跑。

我们欣赏的是用钢琴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管弦乐是如何表现的?用了那些乐器?
生:表现富人用的是弦乐,表现穷人用的是小号……
师:此曲是用弦乐群来表现富人,用加了弱音器的小号来表现穷人的。

6、总结绘画中的哪些因素让你觉得有音乐的存在?
师:这首作品我们就欣赏到这里,你们想一想绘画作品中的哪些因素让你觉得有音乐的存在呢?
生: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色彩……
三、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与绘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我们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起伏、音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美丽
的画面;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存在。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音乐与绘画联系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