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二三副综合《船舶管理》教学大纲
《船舶管理 》课程设计介绍

6、学习情境和任务设计
学习情境
任务
1.“安达”轮的救生、消防设备的准备与检查 学习情境:根据船公司的安排,“安达”轮的本航次任务是完成宁
波北仑到美国长滩的杂货运输,现公司安排您到“安达”轮任 三副,要求您完成与原三副的交接工作,提交《船舶救生设备 检查表》、《船舶消防设备检查表》、《消防、救生设备登记 、维护保养记录》、《三副交接报告》。
1、船舶救生、消防设备配置要求认识 2、救生设备的检查与准备 3、消防设备的检查与准备 4、三副职务交接
2、“安达”轮的助航仪器设备、航海图书资料准备与检查 学习情境:根据船公司的安排,“安达”轮的本航次任务是完成宁
波北仑到美国长滩的杂货运输,现公司安排您到“安达”轮任 二副,要求您完成与原二副的交接工作,提交《助航仪器设备 检查表》、《航海图书资料检查表》、《二副交接报告》。
二副职务规则、《 SOLAS》公约、国内法 规
序
学
号
时
6
2
7
2
8
2
9
2
10
2
11
2
Page 14
单元标题 助航仪器的检 查与准备
航海图书资料 的检查与准备
二副职务交接
航前会议、航 行计划认识
三副开航前的 检查与准备
二副开航前的 检查与准备
7、课程进度设计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能力训练 项目名称
知识目标
学生会进行助航 仪器的检查与准 备
助航仪器的检 查与准备
使学生熟悉二副职务规则 、《SOLAS》公约和我国 法规规定对各类船舶助航 仪器配置具体要求
学生会进行航海 图书资料的检查 与准备
航海图书资料 的检查与准备
船舶管理课程标准整理版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航海技术修读学期第5学期教材名称课程代码0812047 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 4 课程类型 A 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海船船员二/三副适任证书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泉州师范学院航海学院5月《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也是国家海事局规定的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的五门考证科目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掌握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中有关船舶安全作业、运营、船舶防污染与应急管理、船员管理、海事预防与处理的基础知识, 具备遵守公约和法规进行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检查和管理, 能胜任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副、三副等一线岗位的工作能力, 。
本课程在《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之后开设、可与《船舶值班与避碰》同时开设, 以强化航海技术专业理论和管理方面知识的系统化、从而使航海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2设计依据( 思路)本课程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 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而设置。
船舶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让甲板部船员掌握船舶安全作业、运营、检查、应急反应和海事处理等的相关公约和法规内容, 使甲板部船员能够按照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来组织作业, 运营和货物装卸, 应对安全检查, 做好应急训练、船员分工和管理工作, 预防船舶污染和海事处理, 是确保船舶安全、实现船舶管理职能的主干课程, 是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的必考课目。
因此, 本课程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 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 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船舶管理要求相结合。
船舶管理课程标准130129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航海技术修读学期第5学期教材名称课程代码0812047 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 4 课程类型 A 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海船船员二/三副适任证书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泉州师范学院航海学院2014年5月《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国家海事局规定的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的五门考证科目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掌握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中有关船舶安全作业、运营、船舶防污染与应急管理、船员管理、海事预防与处理的基础知识,具备遵守公约和法规进行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检查和管理,能胜任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副、三副等一线岗位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之后开设、可与《船舶值班与避碰》同时开设,以强化航海技术专业理论和管理方面知识的系统化、从而使航海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2设计依据(思路)本课程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而设置。
船舶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让甲板部船员掌握船舶安全作业、运营、检查、应急反应和海事处理等的相关公约和法规内容,使甲板部船员能够按照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来组织作业,运营和货物装卸,应对安全检查,做好应急训练、船员分工和管理工作,预防船舶污染和海事处理,是确保船舶安全、实现船舶管理职能的主干课程,是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的必考课目。
因此,本课程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船舶管理要求相结合。
共划分了船员管理、安全运营与作业、船舶防污染、船舶应急、船舶安全检查和海事处理等工作任务。
新培纲沿海航区二三副船舶管理1

应急照明正常,消防皮龙(水带)及水枪放置在消防栓附近的消防皮龙箱内,处于可使用状态并摆放整
齐,没有被挪作他用;②检查确认消防员装备与紧急逃生呼吸装置中的供气瓶完好、无泄漏;③对灭火探
测和报警系统进行手动测试;④对灭火探测和报警系统的主控面板进行外观清洁、检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______。①经主管机关型式认可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②经主管机关认可的污水粉碎和消毒系统;③容积
足够储存所有生活污水的集污舱;④港口接收设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 根据《MARPOL73/78》附则 V 的规定,特殊区域外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排放入海的垃圾有______。
性评价和管理复查程序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2. 关于 SMS 的外审,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初次审核是对船舶建立并运行的 SMS 的首次审核
B. 中间审核是按 SMS 外审要求在 SMC 有效期的中期前后进行的审核
C. 换证审核是 SMC 到期前进行的审核,以确定能否为该船核发新的 SMC
D. 临时审核是当船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为确认 SMC 证书的有效性而进行的审核
13.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 5 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各章的规定不适用于
______。①为保障船舶安全所需要排放者;②为救护海上人命所需要排放者;③由于船舶或其设备遭到意
外损坏,已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仍需排放者;④经公司批准为特殊目的而要求排放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培训大纲熟悉训练 内容:船舶管理
《船舶管理》最终大纲(120211)

船舶管理9401: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402: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403: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404: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405: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406: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6.3.3.7 油类记录簿 6.3.4 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6.3.4.1 定义与分类 6.3.4.2 检验与证书 6.3.4.3 应急计划 6.3.4.4 货物记录簿 6.3.5 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6.3.5.1 定义与适用范围 6.3.5.2 包装、标志 6.3.5.3 货运单证及运输要求 6.3.6 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6.3.6.1 定义与适用范围 6.3.6.2 检验与证书 6.3.6.3 生活污水系统与标准排放接头 6.3.6.4 排放标准 6.3.7 防止垃圾污染规则 6.3.7.1 定义与适用范围 6.3.7.2 垃圾处理规定 6.3.7.3 公告标牌、管理计划、垃圾记录簿 6.3.8 防止大气污染规则 6.3.8.1 证书与检验 6.3.8.2 排放控制要求 6.3.8.3 防止大气污染的主要控制措施 6.4 压载水公约、规定与操作指南 6.4.1 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6.4.2 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规则 6.4.2.1 定义与适用●●◎◎○○○○○○ ○○○○ ○○○○ ○○○○○○○○ ○○○○○○ ○○○○○○○○ ○○○○ ○○○○ ○○○○○○○○ ●●●●◎◎ ●●●●○○○○○○ ○○ ○○◎●◎●116.4.2.2 压载水管理计划◎●6.4.2.3 压载水管理◎●6.4.2.4 压载水更换◎●6.4.2.5 沉积物管理◎●6.4.3 控制和管理压载水指南6.4.3.1 船舶和港口国程序◎●6.4.3.2 记录和报告程序◎●6.4.3.3 船舶操作程序◎●6.4.3.4 海上更换压载水安全指导◎●6.5 美国油污法6.5.1 赔偿责任限制(包括《海岸防卫及海上运输法案》) ◎○6.5.2 对船方的管理要求 对船员的要求、对液货船航行安全标准的常用规定◎○6.6 国内环境保护法规6.6.1 海洋环境保护法6.6.1.1 总则○○○○○○○○ ○6.6.1.2 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 染损害○○○○○○○○○6.6.2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6.6.2.1 一般规定◎◎○○○○○○ ○6.6.2.2 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6.6.3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6.6.3.1 一般规定◎◎○○○○○○ ○6.6.3.2 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 ○6.6.3.3 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及其有关作业◎◎○○○○○○ ○7 船舶应急7.1 应急的组织与准备127.1.1 应急准备工作要点 7.1.2 船舶应急部署要点 7.1.3 船舶应变部署表与应变须知 7.1.4 应急反应计划 7.2 应急行动 7.2.1 船舶自救行动 7.2.2 紧急情况下保证人员安全的行动 7.2.3 应急行动基本程序 7.2.4 弃船时的应急行动 7.2.5 船舶失火时的应急行动 7.2.6 船舶发生爆炸时的应急行动 7.2.7 船舶碰撞时的应急行动 7.2.8 船舶搁浅和触礁后的应急行动 7.2.9 船体破损进水应急行动 7.2.10 船舶发生溢油后的应急行动 7.2.11 救助落水人员的应急行动 7.2.12 救助遇险船舶、遇险艇筏上人员的应急行动 7.2.13 救助海上漂浮遇险人员行动 7.2.14 恶劣天气条件下释放救生艇行动 7.2.15 防反海盗行动 7.3 保持救生、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 7.3.1 救生设备状态保持 7.3.2 消防设备状态保持 7.4 应急训练与演习 7.4.1 对船舶应急演习的策划与监督 7.4.2 应急演习的要求与组织7.4.2.1 消防演习要求与组织◎◎◎◎◎◎◎◎ ◎◎◎◎◎◎◎◎◎ ◎◎◎◎◎◎◎◎◎ ◎○○○○○○◎◎◎◎◎◎◎◎◎◎◎◎◎◎ ◎◎◎◎◎◎◎◎◎◎◎◎◎◎◎ ◎◎◎○○○○○○ ○◎◎○○○○○○ ○◎◎○○○○○○ ○◎◎○○○○○○ ○◎◎○○○○○○ ○◎◎○○○○○○ ○◎◎○○○○○○ ○◎◎○○◎◎○○◎◎○○○○◎◎○○○○○○ ○◎◎◎◎◎◎◎◎○○◎○◎◎○○◎◎◎○ ◎137.4.2.2 弃船演习要求与组织◎◎○○◎◎◎○ ◎7.4.2.3 应急舵演习要求与组织◎◎○○○○◎○ ○7.4.2.4 油污应急演习要求与组织◎◎○○○○◎○ ○7.4.2.5 人员落水与救助演习要求与组织◎◎○○○○◎○ ○7.4.3 船上训练与授课◎◎○○○○◎○ ○7.5 有关应急措施方面图书资料的使用7.5.1 国际船舶医疗指南或等效国内出版物使用简介○○○○○○7.5.2 国际信号规则医疗部分使用简介○○7.5.3 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指南使用简介○○8 船舶资源管理8.1 船舶资源管理8.1.1 “资源”的定义与内涵○○○○8.1.2 “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内涵○○○○8.1.3 船舶资源的构成、特点、分配与排序●●●●8.1.4 船舶资源管理作用与目的○○○○8.2 疲劳与压力○○○○8.3 决策与领导力○○○○8.4 人为失误与预防8.4.1 人为失误◎◎◎◎8.4.2 情境意识◎◎◎◎8.5 通信与沟通○○○○8.6 团队与团队管理○○○○9 远洋运输相关知识9.1 国际贸易术语FAS、FOB、CIF、C&F 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 ○FOB、CIF 术语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装卸费用条款的衔接9.2 远洋货运单证149.2.1 装船单证9.2.1.1托运单、装货单、载货清单、载货运费清单、 提单◎9.2.1.2 收货单、装货清单、危险货物清单、货物配 积载图◎◎9.2.1.3 大副批注●9.2.2 卸船单证9.2.2.1 过驳清单、卸货报告、货物溢短单、货物残 损单、提货单◎◎9.2.2.2 提货单的签发◎9.3 港口使费的构成 港口使费的构成及港口使费征收的主要依据○9.4 船舶代理与船舶进出港口手续 9.4.1 船舶代理 船舶代理的概念;船舶代理权;船舶代理的种类;船 ○舶代理服务范围;船舶代理的使用9.4.2 船舶进出港手续 船舶进港手续;船舶出港手续◎10 班轮运输、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10.1 班轮运输10.1.1 班轮运输基本概念及特点◎10.1.2 提单定义、作用与分类;预借与倒签提单◎○10.1.3 提单签发与转让;凭保函签发提单、无单放货等可 能引起的法律后果及相应的处置注意事项◎10.1.4 提单正面记载事项及其法律意义◎10.1.5 提单背面条款1510.1.5.1 法律选择条款、管辖权条款、运费和其 他费用条款◎10.1.5.2 承运人的责任与责任期间、危险货物条 款、舱面货条款、冷藏货物、选港货物◎○条款、装卸和交货条款等10.1.6 约束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有关国际公约与国内法 规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和鹿特丹规则 的主要内容(承运人责任期间、承运人义务、承◎运人免责、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时效等);我国《海商法》中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第 1~ 6 节的主要内容 10.2 集装箱运输10.2.1 集装箱货物的装箱与交接方式○○集装箱货物的装箱方式;集装箱货物交接方式10.2.2 集装箱运输主要货运单证集装箱设备交接单、集装箱装箱单、场站收据、特 ○○殊货物清单10.2.3 集装箱提单集装箱提单应记载事项;集装箱背面条款(承运人、 承运人责任期间、舱面货选取择、赔偿责任限制条○款、时效条款、铅封条款、检查条款)10.3 多式联运的概念 多式联运的基本概念;多式联运成立的基本条件○11 不定期船运输11.1 不定期船运输概述不定期船运输的特点;不定期船运输的种类;航次租船、 ◎○16定期租船、光船租赁、包运租船的特点11.2 航次租船11.2.1 航次租船合同的概念◎○11.2.2 航次租船合同主要条款的解释及其法律上的意义11.2.2.1 船舶说明条款;预备航次条款;装卸费 用条款;租船合同下的提单条款;罢工、 ◎战争、冰冻条款等11.2.2.2 受载期与解约日条款;货物条款;装卸 港口条款(包括安全港口的概念);装卸时间条款(包括装卸时间的规定、装卸 准备就绪通知书、装卸时间事实记录、◎○装卸时间的起算与止算等);延滞、速遣条款11.3 定期租船 11.3.1 定期租船合同的概念○○11.3.2 定期租船合同主要条款的解释及其法律上的意义 11.3.2.1 船舶说明条款;船速与燃油消耗条款; 航行区域条款;租金支付及撤船条款; ◎出租人责任与免责条款等11.3.2.2 交、还船条款;租期条款;货物条款;安全港口条款;停租条款;承租人指示 ◎○条款12 海上旅客运输与海上拖航12.1 海上旅客运输12.1.1 海上旅客运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承运人和旅客的 主要权利和义务○1712.1.2 雅典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976 年议定书与 2002年议定书) 适用范围;承运人责任期间;承运人责任;承运人○责任限制;行李灭失或损坏通知;诉讼时效12.2 海上拖航 12.2.1 海上拖航合同的概念和分类○○12.2.2 海上拖航合同中承拖方与被拖方的权利和义务 适航与适拖;内部责任划分;对外责任;拖航与救助○○13 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法律与实务 13.1 船舶碰撞13.1.1 船舶碰撞的概念 船舶碰撞的概念以及成立条件○○13.1.2 船舶碰撞责任基础及碰撞责任划分 船舶碰撞责任基础及判断标准;船舶碰撞责任的划 ○ ○分13.1.3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举证要求;船舶碰撞损害赔偿 ○ ○的基本原则;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确定13.1.4 船舶碰撞管辖及法律适用 有关船舶碰撞案件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的规定○13.1.5 船舶碰撞事故处理 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后船长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注意 ◎ ○事项13.2 海难救助13.2.1 海难救助的概念○○海难救助的概念;海难救助成立的条件;海难救助的形式1813.2.2 海难救助行为与救助报酬海难救助行为;海难救助报酬(当事人、确定救助 报酬应遵循的原则、确定救助报酬时应考虑的因○○素)13.2.3 海难救助国际公约1910 年救助公约中的主要规定;1989 年国际救助 公约中的主要规定;两个公约的不同之处;“特别○补偿条款”的实质与意义13.2.4 海难救助合同海难救助合同的种类;劳氏救助合同(LOF 1980、 LOF 1990、LOF 2000)的主要内容;不同版本的○劳氏救助合同的主要区别;中国海仲委救助合同的主要内容13.2.5 海难救助的实施 救助人与被救助人的义务;救助船船长与被救助船 ◎ ○船长应注意的事项13.3 共同海损13.3.1 共同海损的概念 共同海损的概念;共同海损的构成要件○13.3.2 共同海损的牺牲和费用 共同海损的牺牲项目;共同海损的费用项目○13.3.3 共同海损事故处理 发生共同海损后船长应采取的行动和注意事项◎14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油污损害赔偿14.1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14.1.1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概念○14.1.2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方法○1914.1.3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律内容○14.2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14.2.1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概念○14.2.2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特点○14.2.3 CLC 和 HNS 公约简介○15 海上保险、保赔与海事争议15.1 海上船舶保险15.1.1 海上保险的概念 海上保险的意义、种类、术语及内容○○15.1.2 海上船舶保险被保险人的义务○○15.1.3 船舶保险条款(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船舶保险条款” 为例)险别(全损险、一切险)与承保范围;基本○○险的除外责任;保险期限;免赔额15.2 船东互助保险15.2.1 世界主要船东互保协会的介绍◎○15.2.2 船东互保协会的性质与功能◎○15.2.3 船东互保的承保范围与除外责任◎○15.2.4 船东互保协会可给予的技术支持◎○15.2.5 船东互保协会的使用◎○15.3 海事争议处理15.3.1 调解 概念;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15.3.2 海事仲裁 概念;特点;仲裁协议的内容与效力○○○15.3.3 海事诉讼概念;诉讼管辖的概念;海事保全的概念与海事强 ○ ○○20。
三副培训大纲(最新)

.6了解国际卫生条例
.7了解海事劳工公约
.8了解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
.9了解联合国海洋法等国际公约
3.6.2监督遵守国内法规要求(10h)
了解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海船船员值班规则、船舶登记条例、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船舶进出中国口岸检查办法、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船舶引航管理规定、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中国船舶报告系统管理规定、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检验检疫规定、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则、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监督管理办法、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海上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船员条例、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船员违法记分办法等
职能3: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操作级)
3.1确保遵守防污染要求
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止污染程序
关于为防止海洋环境污染采取的预防措施的知识
关于为防止污染程序和所有附属设备
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3.1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止污染程序
.1了解船舶污染海洋的途径(1h)
.2了解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1h)
.3反应团队经验的决策制定
.4决断和领导力,包括动机
.5情境意识的获取和维持
.6工作表现的评估
.7短期和长期策略
3.7.3了解和具备决策制定技巧(2h)
.1情境和风险评估
.2生成选项的确定和考虑.Βιβλιοθήκη 功能课程选择.4结果有效性评估
.5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技巧
.6权威和决断
.7判定
.8应急和人群管理
3.7.4具备任务和工作量管理的能力(2h)
.2船上和岸上的有效沟通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船舶管理”是船舶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气)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
它是在技术基础和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使过去也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的理论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化。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轮机部船员的劳动组织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有关防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的法规要求、掌握船舶甲板机械的结构原理、操作管理,使学生掌握船舶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知识。
基本要求:1.了解船舶轮机部的有关安全营运方面的规章制度2.熟悉船舶轮机部船员职责和值班规则3.了解船舶防污染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国内法规,证书及技术与装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管理要求。
4.掌握轮机部在各类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操作管理的知识5.了解船舶甲板机械的结构原理,掌握甲板机械的使用、操作管理要求。
6.掌握船舶管系的组成、作用和使用管理。
7.熟悉船舶物料和备件的管理知识。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0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船舶人员管理STCW78/95公约及我国船员管理条例概况、轮机部船员职责,值班标准重点:STCW78/95公约及值班标准课题二、船舶管系船舶管系的分类、作用、布置要求、使用管理及维修重点:船舶管系的布置要求、使用管理现场教学:船舶通用管路系统的认识与操作课题三、船舶物料、备件管理船舶备件的申请与管理、船舶物料的管理、工具的管理重点:船舶物料的管理课题四、船舶营运安全管理各类交通安全法规及对船舶轮机部的要求、标准、程序,了解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和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船舶进出口的有关规定重点: ISM规则课题五:船舶安全应急处理机仓应急设备的布置、要求和管理、轮机部安全操作原则,在搁浅、碰大风浪、全船失电等应急情况下按预定程序应采取的行动,船内通讯设备及报警设备使用重点:轮机部安全操作原则,在各种应急情况下按预定程序应采取的行动,船内通讯设备及报警设备课题六:船舶防污染管理国际防污染法规、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法规、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装备的结构及操作与管理的要领、船舶正常营运期间所应具备的各类防污染文件及在实施中的具体要求重点:MARPOL73/78防污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油类记录簿的填写注意事项、油水分离器的操作管理演示教学:油水分离器的操作课题七:船舶甲板机械的管理定量泵—换向阀式和双向变量工作液压舵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撞杆式和转叶式转舵机构;三点浮动杠杆追随机构;舵机管理要点;吊杆式和旋转式起货设备;液压锚机;液压绞缆机,自动系缆机;液压甲板机械维护管理要点。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102课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它的任务是:讲授船舶安全管理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国内法定要求和有关管理规章等主要内容,为安全科学地管理船舶、组织生产、及时处理有关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管理、防止污染等基本知识和能力,达到《STCW78/95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船舶操作级驾驶员的适任标准。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值班驾驶员的岗位职责(包括船舶应急)要求;2、掌握有关安全规章制度;3、掌握国际和国内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定要求;4、掌握有关防止海洋污染的法定要求;5、掌握船舶应急时值班驾驶员工作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履行值班驾驶员基本职责的初步能力;2、能够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能够遵守有关安全管理法定要求;4、能够遵守国际、国内关于防止海洋污染的法定要求;5、能够完成值班驾驶员在船舶应急中的工作。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海洋的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绪论了解船舶营运安全与现代安全管理知识。
(二)船员职责了解船舶船长、大副的基本职责。
掌握船舶二/三副基本职责。
掌握停泊值班职责。
掌握值班驾驶员装卸货值班职责。
掌握二/三副开航前准备职责。
掌握航海仪器、图书管理职责。
掌握救生、消防培训、设备管理职责。
掌握职务交接职责。
(三)安全生产、防污染规章1、船上安全管理制度掌握驾驶台规则内容及航行中如何遵守。
掌握我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中“驾驶、轮机联系制度”的全部规定。
掌握航海日志记载和管理要求、重大记事栏、法律意义。
掌握车钟记录簿记载和管理要求、主要记载符号(国标)。
掌握自动舵的使用时机、禁止使用的条件。
掌握船员日常防火防爆注意事项。
2、船舶安全操作规定掌握救生艇安全操作的全部内容。
掌握高空、舷外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掌握系、泊作业前的准备和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本大纲依据STCW78/95公约及马尼拉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而编写。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船舶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海船甲类三副所要求的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海船沿海航区二∕三副的基本职务职责和值班职责,了解船舶安全生产规定,了解船舶与船员管理国内立法的有关规定,了解船舶防污法规及相关知识,掌握船舶应急的基本知识等。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污染程序
1.1 预防措施知识
1.1.1 预防船舶污染环境的措施:船舶污染海洋的途径、防止污染的措施
1.1.2 防污公约基本知识:公约的主要框架结构、公约的议定书内容
1.2 防污程序和设备
1.2.1 防油污程序和设备:防油污结构和设备要求、防止操作性污染排放标准、防止和控制事故性
污染的程序和措施、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油类记录簿;
1.2.2 防止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程序和设备:定义与分类、防止操作性污染排放标准;
1.2.3 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程序和设备:对有害物质的包装要求
1.2.4 防止生活污水污染城西和设备:生活污水系统与标准排放接头、排放标准、接受设施;
1.2.5 防止垃圾污染程序和设备:适用船舶要求(公告、计划等)、垃圾处理规定、垃圾记录簿;
1.2.6 防止大气污染程序和设备:污染物的定义
1.3 环境保护法
1.3.1 海洋环境保护法:总则、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法律责任:
1.3.2 防污条例:海洋环境应急能力、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过驳等作业活动、船舶污染事故
的应急处置、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
1.4 积极措施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2. 保持船舶的适航性
2.1保证船舶具有适宜的稳性:公约与规则的有关规定、我国法定规则有关内容;
2.2保证船舶具有适宜的吃水差:公约与规则的有关规定;
2.3保证船舶强度不受损伤:公约与规则的有关规定
3. 监督遵守法定要求
3.1 海洋法基础知识:海域概念及其法律地位、无害通过权;紧迫权;登临权;油污干预权知识
3.2 涉及海上人命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的IMO公约的基本实际知识
3.2.1 SOLAS公约:公约的功用、基本构架、适用范围与例外;航行安全;
3.2.2 ISM规则:主要内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关键性操作、审核与发证
4. 有关国内法规的知识
4.1 海上交通安全法:适用范围与主管机关;对船舶和人员的要求;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规定;安全
保障与危险货物运输;海难救助与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
4.2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适用范围和主管机关、事故报告要求、事故船舶检验要求、事故调
查处理和调解、违反条例的处罚
4.3 船舶检验:船舶检验的目的、机构、种类;船级检验,包括CCS的船舶入级通则、常用船级符号
和附加标志、保持船级得各种检验等;法定检验,包括《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规定的法定检验种类、必须申请附加检验的情况、国际公约及我国法规涉及的法定检验;
4.4 船舶登记条例:应依法登记的船舶和登记条件、船舶登记种类及船籍港、船舶登记的主管机关和
应办理登记的情况、船舶国籍和国籍证书、船舶标志、法律责任、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和方便旗船舶概念;
4.5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适用范围与主管机关、最低安全配员原则
4.6 海船船员值班规则:主要内容、港内值班、驾机联系制度;
4.7 船舶安全检查规则:适用范围与主管机关、安全检查内容、船舶安全检查程序、缺陷处理、法律
责任;
4.8 船舶签证规则:适用范围与主管机关、一般规定(航次签证)、特别规定、船舶签证簿、监督检
查与法律责任;
4.9 船员管理法规:劳动合同、船员条例、海员证和船员服务部等相关规定
4.10 海事行政处罚: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船员违法几分管理
4.11 船舶升挂国旗管理办法
4.12 船舶引航管理规定
4.13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
5. 保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保安及救生、消防和其他安全系统的工作状态
5.1保持救生、消防及其他安全系统的工作状态:救生设备状态保持、消防设备状态保持
5.2 在失火、爆炸、碰撞或搁浅时限制损害和救助本船的行动:船舶失火时的应急行动、船舶发生爆
炸时的应急行动、船舶碰撞时的应急行动、船舶搁浅和触礁后应采取的行动、船体破损时进水是的应急行动、防海盗的行动
6. 制定应急和损害控制计划并处置情况
6.1 应急基础知识:定义与特征、船舶紧急情况的类型与应急行动的种类
6.2 应急行动:常规的应急行动、值班驾驶员的应急要点
6.3 应急的组织与准备:应急准备工作要点、船舶应急部署要点、船舶应变部署表与应变须知
7. 领导力和团队技能的运用
7.1 运用据侧技能的知识和能力:“决策”的定义、种类及“决策”的普遍性;决策反映团队的协作
能力与经验;决策的步骤;决策的风格;影响决策的因素;船舶短期策略的确定;
7.2 工作态度与行为:态度及其构成、作业、种类与态度的一致性;行为及构成行为的条件行为的基
本模型;关注态度与行为,建立良好的船舶关注氛围;
7.3 预防人为失误:人为失误的种类;“失误链”及其征兆;“情景意识”的概念、构成、作业与影
响因素
7.4 信息与沟通:通信及沟通的定义,方式及特点、有效沟通的原则、内部沟通与通信(方式及要点、
与引航员的沟通要点)、外部通信(方式及要点)、通信与沟通的障碍与改进措施
8. 船舶安全作业
8.1 船员部门分工与船员职务:船员职务、船员调动交接
8.2 船上安全作业有关规定:规章制度(驾驶台规则、船员日常防火防爆守则)、安全操作程序(开
行前准备;系、离泊作业安全要求;自动舵使用规定;雾航规定;大风浪中航行规定;封闭舱室作业规定;救生艇安全操作;上高、舷外作业安全)
8.3 法定记录的管理:航海日志的记载与管理、车钟记录簿记载和管理要求;
(二)、课时分配
序号内容
理论课时强化学时
1 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污染程序16 8
2 保持船舶的适航性10 4
3 监督遵守法定要求13 8
4 有关国内法规的知识12 6
5 保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保安及救生、消防
和其他安全系统的工作状态 6 2
6 制定应急和损害控制计划并处置情况 4 2
7 领导力和团队技能的运用10 4
8 船舶安全作业 4 2
合计75 36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船舶管理》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3、IMO.《STCW》78/95公约
4、《船舶安全与管理》陈伟炯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
采用日常考核与结束课程考核相结合,各占一定的比例。
日常考核以课堂提问为主;结束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
2、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实践讲解,适当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本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条件允许,可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船上去参观访问,以增加感性认识。